第05章脂类代谢2_第1页
第05章脂类代谢2_第2页
第05章脂类代谢2_第3页
第05章脂类代谢2_第4页
第05章脂类代谢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

脂类代谢MetabolismofLipid杨涛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12023/10/162脂肪肝病理图片动脉粥样硬化2023/10/163第七章脂类代谢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甘油三酯代谢第三节磷脂代谢第四节胆固醇代谢第五节血浆脂蛋白代谢2023/10/164第一节概述一、脂类的结构与功能二、脂肪酸的命名及分类三、脂类的消化与吸收2023/10/165一、脂类的结构与功能脂类(lipids)——脂肪和类脂脂肪(fat)——

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类脂(lipoid)——胆固醇(cholesterol,CHOL)胆固醇酯(cholesterolester,CE)磷脂(phospholipid,PL)糖脂(glycolipids,GL)2023/10/166一、脂类的结构与功能(一)脂肪1.结构2023/10/167甘油CH3-CH2-CH2-……-CH2-CH2-COOH脂肪酸(fattyacid,FA)2023/10/168HOOC(CH2)nCH3

CH2OOCHCH2OHOOC(CH2)nCH3H3C(CH2)nCOOHHHH甘油一酯甘油二酯甘油三酯FAFAFA甘油2023/10/169一、脂类的结构与功能(一)脂肪

1.结构2.分布(1)脂肪组织(2)可变脂:95%2023/10/1610一、脂类的结构与功能(一)脂肪

1.结构2.分布3.功能(1)储存能量、供给能量(2)保温、保护内脏器官2023/10/1611一、脂类的结构与功能(一)脂肪(二)类脂1.结构

2023/10/1612胆固醇酯FA胆固醇2023/10/1613甘油磷脂FAFAPiX甘油X=水胆碱乙醇胺丝氨酸甘油肌醇磷脂酰甘油等

2023/10/1614鞘脂鞘磷脂鞘糖脂FA鞘氨醇FAPiX鞘氨醇FA糖鞘氨醇2023/10/1615一、脂类的结构与功能(二)类脂

1.结构2.分布(1)生物膜(2)固定脂:5%2023/10/1616一、脂类的结构与功能(二)类脂

1.结构2.分布3.功能2023/10/1617第一节概述一、脂类的结构与功能二、脂肪酸的命名及分类三、脂类的消化与吸收2023/10/1618二、脂肪酸的命名及分类(一)命名2023/10/1619△编码体系

从脂酸的羧基碳起计算碳原子的顺序ω或n编码体系从脂酸的甲基碳起计算其碳原子顺序系统命名法

标示脂酸的碳原子数即碳链长度和双键的位置不饱和脂酸命名2023/10/162016151413121110987654321

-末端羧基端碳原子编号系统名:9-十六碳一烯酸,16:19惯名:软油酸、棕榈酸CH3-CH2-CH2-CH2-CH2-CH2-CHCH-CH2-CH2-CH2-CH2-CH2-CH2-CH2-COOH-1-2-3-4-5-6-7

-编号

-7不饱和脂肪酸21二、脂肪酸的命名及分类(一)命名(二)分类2023/10/1622碳原子数目——偶/奇数碳FA碳链长度——长链(20)、中链、短链FA(10)双键数目——饱和/不饱和FA2023/10/1623哺乳动物不饱和脂酸按

(或n)编码体系分类2023/10/1624常见的不饱和脂酸2023/10/1625二、脂肪酸的命名及分类(一)命名(二)分类(三)必需脂肪酸2023/10/1626三、脂类的消化与吸收(一)消化

1.部位——小肠上段2.需要胆汁酸盐协助2023/10/1627脂肪消化酶2023/10/1628亲水侧疏水侧甘氨胆酸的立体构型2023/10/1629脂肪消化酶2023/10/16302023/10/1631三、脂类的消化与吸收(一)消化

1.部位2.需要胆汁酸盐协助——乳化3.消化酶及消化过程2023/10/1632消化酶及消化过程乳化消化酶甘油三酯产物食物中的脂类2-甘油一酯+2FFA磷脂溶血磷脂+FFA磷脂酶A2胆固醇酯胆固醇酯酶胆固醇+FFA

胰脂酶

辅脂酶

微团(micelles)2023/10/1633三、脂类的消化与吸收(一)消化(二)吸收

1.部位——十二指肠下端、空肠上段2.方式2023/10/1634中链及短链脂酸构成的TG

乳化吸收脂肪酶甘油+FFA门静脉血循环肠粘膜细胞2023/10/1635长链脂酸及2-甘油一酯肠粘膜细胞(酯化成TG)胆固醇及游离脂酸肠粘膜细胞(酯化成CE)淋巴管血循环乳糜微粒(chylomicron,CM)TG、CE、PL+载脂蛋白(apo)B48、C、AⅠ、AⅣ溶血磷脂及游离脂酸肠粘膜细胞(酯化成PL)36脂蛋白

37甘油一酯途径(甘油三酯合成途径之一)

CoA+RCOOH

RCOCoA

脂酰CoA合成酶

ATPAMPPPi

酯酰CoA

转移酶

CoAR2COCoAR3COCoACoA酯酰CoA

转移酶小肠粘膜细胞38甘油三酯的消化与吸收

2023/10/1639第一节概述一、脂类的结构与功能二、脂肪酸的命名及分类三、脂类的消化与吸收2023/10/1640第七章脂类代谢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甘油三酯代谢第三节磷脂代谢第四节胆固醇代谢第五节血浆脂蛋白代谢2023/10/1641第二节甘油三酯代谢一、分解代谢二、合成代谢2023/10/1642一、分解代谢(一)脂肪动员(二)甘油分解(三)FA氧化分解(四)酮体的生成与利用2023/10/1643(一)脂肪动员1.定义2.过程2023/10/1644甘油三酯的消化与吸收2023/10/1645CH2OH

HCOHCH2OHCH2OHR2-C-O-CHCH2OHO=--H2OR1COOH甘油二酯脂肪酶H2OR2COOH甘油一酯脂肪酶----CH2-O-C-R1R2-C-O-CHCH2-O-C-R3O=O=O=

H2OR3COOH甘油三酯脂肪酶O=O=---CH2-O-C-R1R2-C-O-CHCH2OH2023/10/1646(一)脂肪动员1.定义2.过程3.限速酶激素敏感性甘油三酯脂肪酶(hormone-sensitivetriglyceridelipase,HSL)2023/10/1647(1)脂解激素

如胰高血糖素、去甲肾上腺素、ACTH、TSH等(2)抗脂解激素如胰岛素、前列腺素E2、烟酸等

2023/10/1648脂肪动员过程脂解激素-受体G蛋白ACATPcAMPPKA+++HSLa(无活性)HSLb(有活性)TG甘油二酯(DG)甘油一酯甘油FFAFFAFFA甘油二酯脂肪酶甘油一酯脂肪酶

HSL-----激素敏感性甘油三酯脂肪酶49(二)甘油分解1.肝、肾:2023/10/16502023/10/1651葡萄糖或糖原丙酮酸乙酰CoACO2+H2O2023/10/1652(二)甘油分解1.肝、肾:2.脂肪、骨骼肌:2023/10/1653(三)FA氧化分解1.部位2.过程3.生理意义4.FA的特殊氧化形式2023/10/1654FA活化成脂酰CoA(胞液)脂酰CoA进入线粒体脂酰CoA的

-氧化(线粒体)乙酰CoA进入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线粒体)2023/10/16552.过程(1)FA活化成脂酰CoA要点:a.b.c.2023/10/16562.过程(1)FA活化成脂酰CoA(2)脂酰CoA进入线粒体2023/10/1657

胞液外膜内膜基质

*脂酰转移酶ⅠRCO~SCoA

HSCoA

肉碱RCO-肉碱

转位酶RCO-肉碱

脂酰转移酶ⅡRCO~SCoA

肉碱HSCoA

2023/10/1658HOOC-CH2-CH-CH2-N+-CH3

OHCH3CH3L-

-羟-

-三甲氨基丁酸肉碱2023/10/16592.过程(1)FA活化成脂酰CoA(2)脂酰CoA进入线粒体要点:a.b.2023/10/1660关键酶

612.过程(1)FA活化成脂酰CoA(2)脂酰CoA进入线粒体(3)脂酰CoA的氧化2023/10/1662脱氢加水再脱氢硫解含偶数碳原子的饱和脂肪酸2023/10/1663脱氢加水再脱氢硫解脂酰CoAL(+)-

羟脂酰CoA

酮脂酰CoA脂酰CoA+乙酰CoA脂酰CoA

脱氢酶反⊿2-烯酰CoAL(+)-β羟脂酰CoA脱氢酶

NAD+NADH+H+⊿2--烯脂酰CoA

水化酶H2OFADFADH2β酮脂酰CoA

硫解酶CoA-SH645652.过程(1)FA活化成脂酰CoA(2)脂酰CoA进入线粒体(3)脂酰CoA的氧化要点:a.b.c.2023/10/1666四个连续的酶促反应①脱氢②加水③再脱氢④硫解

脱氢加水再脱氢硫解含偶数碳原子的饱和脂肪酸2023/10/16672.过程(1)FA活化成脂酰CoA(2)脂酰CoA进入线粒体(3)脂酰CoA的氧化(4)乙酰CoA进入三羧酸循环(TCA)2023/10/1668

NADH+H+

FADH2

H2O呼吸链1.5ATP

H2O呼吸链2.5ATP乙酰CoA彻底氧化三羧酸循环生成酮体肝外组织氧化利用2023/10/1669(三)FA氧化分解1.部位2.过程3.生理意义4.FA的特殊氧化形式2023/10/1670FA活化成脂酰CoA(胞液)脂酰CoA进入线粒体脂酰CoA的

-氧化(线粒体)乙酰CoA进入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线粒体)2023/10/16713.生理意义(1)提供大量能量2023/10/1672脱氢再脱氢

NAD+NADH+H+加水H2OFADFADH2

硫解

CoA-SH脂酰CoA合成酶肉碱转运载体ATPCoASHAMPPPiH2O

1.5ATPH2O

2.5ATP线粒体膜TCA-10ATP73活化:消耗2个高能磷酸键

氧化:

每轮循环

四个重复步骤:脱氢、水化、再脱氢、硫解产物:1分子乙酰CoA1分子少两个碳原子的脂酰CoA1分子NADH+H+1分子FADH2

FA氧化的能量生成

——以16碳软脂酸的氧化为例2023/10/16742023/10/16757轮循环产物:8分子乙酰CoA7分子NADH+H+7分子FADH2能量计算:

生成ATP

8×12+7×3+7×2=131

净生成ATP

131–2=1292023/10/16767轮循环产物:

能量计算:

生成ATP

8×10+7×2.5+7×1.5=108

净生成ATP

108–2=106

7分子FADH2

7分子NADH+H+8分子乙酰CoAATP的生成(偶数碳脂肪酸)β-氧化的次数生成的乙酰CoA数脂肪酸活化消耗的ATP数2023/10/1677软脂酸与葡萄糖在体内氧化产生ATP的比较2023/10/1678(三)FA氧化分解1.部位2.过程3.生理意义4.FA的特殊氧化形式2023/10/16794.FA的特殊氧化形式(1)不饱和FA的氧化2023/10/1680不饱和脂酸

氧化顺⊿3-烯酰CoA顺⊿2-烯酰CoA反⊿2-烯酰CoA⊿3顺-⊿2反烯酰CoA

异构酶

氧化L(+)-

羟脂酰CoAD(-)-

羟脂酰CoA

D(-)-β羟脂酰CoA

表构酶H2O81亚油酰CoA(⊿9顺,⊿12顺)3次

氧化十二碳二烯脂酰CoA(⊿3顺,⊿6顺)十二碳二烯脂酰CoA(⊿2反,⊿6顺)⊿3顺,⊿2反-烯脂酰

CoA异构酶2次

氧化82八碳烯脂酰CoA(⊿2顺)D(+)-

-羟八碳脂酰CoAL(-)-

-羟八碳脂酰CoA4乙酰CoA4次

氧化

-羟脂酰CoA

表构酶烯脂酰CoA

水化酶12CH3cOHOSCoA3834.FA的特殊氧化形式(1)不饱和FA的氧化(2)过氧化酶体中FA的氧化2023/10/1684长链脂酸(C20、C22)

(过氧化酶体)脂肪酸氧化酶(FAD为辅酶)较短链脂酸(线粒体)

氧化854.FA的特殊氧化形式(1)不饱和FA的氧化(2)过氧化酶体中FA的氧化(3)奇数碳FA的氧化2023/10/1686IleMetThrVal奇数碳脂酸胆固醇侧链CH3CH2CO~CoA

羧化酶(ATP、生物素)CO2D-甲基丙二酰CoAL-甲基丙二酰CoA消旋酶变位酶5

-脱氧腺苷钴胺素琥珀酰CoATCA87(三)FA氧化分解1.部位2.过程3.生理意义4.FA的特殊氧化形式2023/10/1688一、分解代谢(一)脂肪动员(二)甘油分解(三)FA氧化分解(四)酮体的生成与利用2023/10/1689(四)酮体的生成与利用1.酮体的定义2.酮体的生成3.酮体的利用4.生理意义5.酮体生成的调节2023/10/16901.酮体的定义乙酰乙酸、

-羟丁酸、丙酮脂肪酸氧化——乙酰CoA

TCA酮体(肝脏)

2023/10/16912.酮体的生成(1)部位(2)原料(3)过程2023/10/1692CO2CoASHCoASH

NAD+NADH+H+β-羟丁酸脱氢酶HMGCoA

合酶乙酰乙酰CoA硫解酶HMGCoA

裂解酶932.酮体的生成(1)部位(2)原料(3)过程要点:a.b.c.2023/10/16943.酮体的利用(1)部位(2)过程2023/10/1695

NAD+NADH+H+琥珀酰CoA琥珀酸CoASH+ATPPPi+AMPCoASH琥珀酰CoA转硫酶(心、肾、脑及骨骼肌的线粒体)乙酰乙酰CoA硫激酶(肾、心和脑的线粒体)乙酰乙酰CoA硫解酶(心、肾、脑及骨骼肌线粒体)963.酮体的利用(1)部位(2)过程要点:a.b.c.2023/10/16974.生理意义(1)肝脏、正常、能源(2)节省(3)防止(4)酮症酸中毒2023/10/16982乙酰CoA乙酰乙酰CoA乙酰CoA乙酰乙酸HMGCoAD(-)-

-羟丁酸丙酮乙酰乙酰CoA琥珀酰CoA琥珀酸酮体的生成和利用的总示意图2乙酰CoA992023/10/161002023/10/161015.酮体生成的调节(1)饱食及饥饿(2)肝细胞糖原含量及代谢的影响(3)丙二酰CoA抑制脂酰CoA进入线粒体2023/10/16102抑制脂解,脂肪动员饱食胰岛素进入肝的脂酸脂酸

氧化酮体生成饥饿脂肪动员FFA胰高血糖素等脂解激素酮体生成脂酸

氧化(1)饱食及饥饿2023/10/16103糖代谢旺盛

FFA主要生成TG及磷脂乙酰CoA

+乙酰CoA羧化酶丙二酰CoA

反之,糖代谢减弱,脂酸β氧化及酮体生成均

加强。(2)肝细胞糖原含量及代谢的影响2023/10/16104丙二酰CoA竞争性抑制肉碱脂酰转移酶,抑制脂酰CoA进入线粒体,脂酸

氧化减弱,酮体生产减少。(3)丙二酰CoA抑制脂酰CoA进入线粒体2023/10/16105(四)酮体的生成与利用1.酮体的定义2.酮体的生成3.酮体的利用4.生理意义5.酮体生成的调节2023/10/16106一、分解代谢(一)脂肪动员(二)甘油分解(三)FA氧化分解(四)酮体的生成与利用2023/10/16107第二节甘油三酯代谢一、分解代谢二、合成代谢2023/10/16108二、合成代谢(一)FA合成(二)甘油来源(三)TG合成(四)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重要衍生物2023/10/16109(一)FA的合成1.部位2.原料乙酰CoA、ATP、HCO3-、NADPH、Mn2+2023/10/16110

乙酰CoA的主要来源柠檬酸-丙酮酸循环乙酰CoA

氨基酸

G(线粒体)胞液111线粒体膜胞液线粒体基质丙酮酸丙酮酸苹果酸草酰乙酸柠檬酸柠檬酸乙酰CoA

NADPH+H+

NADP+苹果酸酶CoA乙酰CoAATPAMPPPiATP柠檬酸裂解酶CoA草酰乙酸H2O柠檬酸合酶苹果酸CO2CO2112113NADPH的来源磷酸戊糖途径(主要来源)

乙酰CoA的主要来源柠檬酸-丙酮酸循环乙酰CoA

氨基酸

G(线粒体)胞液114(一)FA的合成1.部位2.原料3.过程2023/10/16115脂肪酸中碳原子的来源

CH3CH2(CH2CH2)6CH2COOH

乙酰CoA

丙二酸单酰CoA

起始物

2023/10/161163.过程(1)丙二酸单酰CoA的合成(2)软脂酸的合成(3)其它FA的合成2023/10/16117(1)丙二酸单酰CoA的合成乙酰CoA羧化酶(生物素)*CH3CO~SCoAADP+PiHCO3-

+H++ATPHOOC-CH2-CO~SCoA

长链脂酰CoA-柠檬酸异柠檬酸+脂肪酸合成的关键酶要点:a.b.c.2023/10/16118(2)软脂酸的合成a.重复加成反应,每次循环延长2个碳原子8CH3-C~SCOA+7ATP+14NADPH++14H+CH3(

CH2)14COOH+14NADP+

+8CoASH+

7ADP

+7Pi+

6H2O脂酸合成酶2023/10/16119(2)软脂酸的合成a.重复加成反应,每次循环延长2个碳原子b.由脂酸合成酶催化2023/10/16120多酶体系(含7种酶蛋白)多功能酶(一条多肽链)脂酸合成酶大肠杆菌哺乳动物2023/10/16121*脂酸合成酶大肠杆菌多酶体系

脂酰基载体蛋白(ACP-SH)-脂酰基转移酶丙二酰COA-酰基转移酶β-酮脂酰合成酶β-酮脂酰还原酶β-羟脂酰脱水酶烯脂酰还原酶硫酯酶ACPSH2023/10/16122CoA的磷酸泛酰巯基乙胺基

ACP的磷酸泛酰巯基乙胺基

2023/10/16123酰基载体蛋白(ACP),其辅基是4´-磷酸泛酰氨基乙硫醇,是脂酰基载体。´2023/10/16124

AT=脂酰转移酶,MT=丙二酰转移酶,CE=β-酮脂酰合成酶)KR=β-酮脂酰还原酶,DH=脱水酶,ER=烯脂酰还原酶,TE=硫酯酶2023/10/16125三个结构域:底物进入缩合单位、还原单位、软脂酰释放单位126*软脂酸的合成过程——真核生物*底物进入

乙酰CoAE1-S-乙酰基

丙二酰CoAE2-S-丙二酰基脂酸合成酶乙酰基(第一个)丙二酰基2023/10/16127缩合CO2还原NADH+H+NAD+脱水H2O再还原NADH+H+NAD+128*转位丁酰基由E2-泛-SH(ACP上)转移至E1-半胱-SH(CE上)ACPSC=OCH2CH2CH3CEHSSO=CCH2CH2CH3CEACPHS转位129经过7轮循环反应,每次加上一个丙二酰基,增加两个碳原子,最终释出软酯酸。CESO=CCH3ACPSC=OCH2—COO-CESO=CCH2CH2CH2CH2CH3ACPSC=OCH2—COO-

CESO=CCH2CH2CH2CH2CH2CH2CH3ACPSC=OCH2—COO-

O-O=CCH2CH2CH2CH2CH2CH2CH3CH2CH2CH2CH2CH2CH2CH2CH2CEACPHSHS+4H++4e-CO2CESO=CCH2CH2CH3ACPSC=OCH2—COO-

4H++4e-CO24H++4e-CO2130软脂酸合成的总反应

CH3COSCoA

+7HOOCH2COSCoA

+

14NADPH+H+CH3(CH2)14COOH+7CO2

+6H2O+8HSCoA

+14NADP+8CH3-C~SCOA+7ATP+14NADPH++14H+CH3(

CH2)14COOH+14NADP+

+8CoASH+

7ADP

+7Pi+

6H2O脂酸合成酶2023/10/16131软脂酸的合成总图132(2)软脂酸的合成a.重复加成反应,每次循环延长2个碳原子b.由脂酸合成酶催化2023/10/16133(3)其它FA的合成a.碳链缩短——线粒体内氧化b.碳链延长

内质网中——丙二酰CoA为供体;脂酰基连在CoASH上反应;

线粒体中——乙酰CoA为供体;c.不饱和FA的生成2023/10/16134(3)其它FA的合成c.不饱和FA的生成

动物:

4、5、8、9去饱和酶;

植物:

9、12、15去饱和酶;2023/10/16135在饱和脂肪酸中引入双键(去饱和酶)CH3(CH2)14COSCoA+NADPH+H++O2CH3(CH2)5CH=CH(CH2)7COSCoA+NADP++2H2O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合成动物细胞:内质网上镶嵌有Δ4、Δ5、Δ8、Δ9去饱和酶。2023/10/16136亚油酸的合成1373.过程(1)丙二酸单酰CoA的合成(2)软脂酸的合成(3)其它FA的合成2023/10/16138(一)FA的合成1.部位2.原料3.过程4.调节2023/10/161394.调节(1)代谢物的调节作用(2)激素的调节2023/10/16140乙酰CoA羧化酶的别构调节物抑制剂:软脂酰CoA及其他长链脂酰CoA激活剂:柠檬酸、异柠檬酸进食糖类而糖代谢加强,NADPH及乙酰CoA供应增多,有利于脂酸的合成。大量进食糖类也能增强各种合成脂肪有关的酶活性从而使脂肪合成增加。(1)代谢物的调节作用2023/10/16141+脂酸合成胰岛素

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生长素脂酸合成﹣﹣TG合成乙酰CoA羧化酶的共价调节

胰高血糖素:激活PKA,使之磷酸化而失活胰岛素:通过磷蛋白磷酸酶,使之去磷酸化而复活

(2)激素的调节作用2023/10/16142(一)FA的合成1.部位2.原料3.过程4.调节2023/10/16143二、合成代谢(一)FA合成(二)甘油来源(三)TG合成(四)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重要衍生物2023/10/16144*3-磷酸甘油主要来自糖代谢。*肝、肾等组织含有甘油激酶,可利用游离甘油肝、肾甘油激酶

ATPADP2023/10/161453-磷酸甘油脱氢酶NADH+H+磷酸二羟丙酮3-磷酸甘油NAD+2023/10/16146(三)TG的合成1.部位2.原料3.过程2023/10/161471.部位肝脏:肝内质网合成的TG,组成VLDL入血。脂肪组织:主要以葡萄糖为原料合成脂肪,也利用CM或VLDL中的FA合成脂肪。小肠粘膜:利用脂肪消化产物再合成脂肪。2023/10/161482.原料(1)甘油和脂酸主要来自于葡萄糖代谢(2)

CM中的FFA(来自食物脂肪)2023/10/161493.过程(1)甘油一酯途径(小肠粘膜细胞)(2)甘油二酯途径(肝、脂肪细胞)2023/10/16150甘油一酯途径

CoA+RCOOHRCOCoA脂酰CoA合成酶ATPAMPPPi

酯酰CoA

转移酶

CoAR2COCoAR3COCoACoA酯酰CoA

转移酶151甘油二酯途径酯酰CoA转移酶

CoAR1COCoA酯酰CoA

转移酶

CoAR2COCoA磷脂酸磷酸酶Pi酯酰CoA

转移酶

CoAR3COCoA152甘油三酯(肝脏、脂肪组织)磷酸甘油脂肪酸甘油的磷酸化乙酰CoA

糖代谢磷酸二羟丙酮2023/10/16153葡萄糖/脂肪酸循环

(肌肉)甘油三酯/脂肪酸循环

(脂肪组织)

注意葡萄糖的影响5脂肪代谢的调节154脂肪酸在肝中的代谢去向与分流155二、合成代谢(一)FA合成(二)甘油来源(三)TG合成(四)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重要衍生物2023/10/16156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PG)血栓烷(thromboxane,TX)白三烯(leukotrienes,LT)(四)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重要衍生物2023/10/16157(四)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重要衍生物1.PG、TX、LT的结构及命名2.PG、TX、LT的合成3.PG、TX、LT的生理功能2023/10/16158第二节甘油三酯代谢一、分解代谢二、合成代谢2023/10/16159第七章脂类代谢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甘油三酯代谢第三节磷脂代谢第四节胆固醇代谢第五节血浆脂蛋白代谢2023/10/16160第三节磷脂代谢一、概述二、甘油磷脂的合成代谢三、甘油磷脂的分解代谢四、磷脂与医学的关系2023/10/16161甘油磷脂

——由甘油构成的磷酯鞘磷脂

——由鞘氨醇构成的磷脂X指与磷酸羟基相连的取代基,包括胆碱、水、乙醇胺、丝氨酸、甘油、肌醇、磷脂酰甘油等。FAFAPiX甘油FAPiX鞘氨醇2023/10/16162功能:含一个极性头、两条疏水尾,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双分子层。

常为花生四烯酸

甘油磷脂

2023/10/16163磷脂双分子层的形成2023/10/16164脂质体(liposome)细胞膜2023/10/16165甘油磷脂的分类2023/10/16166

(cephalin)(lecithin)磷脂酰肌醇

(phosphatidylinositol)磷脂酰丝氨酸(phosphatidylserine)2023/10/16167心磷脂(cardiolipin)2023/10/16168鞘脂(sphingolipids):含鞘氨醇(sphingosine)或二氢鞘氨醇的脂类。2023/10/16169X----磷脂胆碱、磷脂乙醇胺单糖或寡糖按取代基X的不同,鞘脂分为:鞘糖酯、鞘磷脂2023/10/16170第三节磷脂代谢一、概述二、甘油磷脂的合成代谢三、甘油磷脂的分解代谢四、磷脂与医学的关系2023/10/16171二、甘油磷脂的合成代谢(一)部位肝、肾、肠等组织最活跃内质网2023/10/16172二、甘油磷脂的合成代谢(一)部位(二)原料脂酸、甘油磷酸盐胆碱、丝氨酸、肌醇、ATP、CTP2023/10/16173二、甘油磷脂的合成代谢(一)部位(二)原料(三)过程1.甘油二酯途径2.CDP-甘油二酯途径3.其它途径2023/10/161741.甘油二酯途径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2023/10/16175丝氨酸2023/10/161762023/10/161772023/10/161782.CDP-甘油二酯途径磷脂酰丝氨酸、心磷脂、磷脂酰肌醇2023/10/161792023/10/16180磷脂酸转胞苷酸酶CTPPPiCDP-甘油二酯肌醇磷脂酰肌醇合成酶CMP磷脂酰肌醇磷脂酰丝氨酸CMP丝氨酸磷脂酰丝氨酸合成酶心磷脂CMP心磷脂合成酶磷脂酰甘油CDP-甘油二酯合成途径2023/10/161812023/10/161822023/10/16183(三)过程1.甘油二酯途径——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2.CDP-甘油二酯途径——磷脂酰丝氨酸、心磷脂、磷脂酰肌醇3.其它途径2023/10/16184(三)过程3.其它途径磷脂酰胆碱由磷脂酰乙醇胺从S-腺苷甲硫氨酸获得甲基生成。磷脂酰丝氨酸由磷脂酰乙醇胺羧化或其乙醇胺与丝氨酸交换生成。2023/10/16185二、甘油磷脂的合成代谢(一)部位(二)原料(三)过程2023/10/16186第三节磷脂代谢一、概述二、甘油磷脂的合成代谢三、甘油磷脂的分解代谢四、磷脂与医学的关系2023/10/16187三、甘油磷脂的分解代谢2023/10/16188PLA1PLA2PLCPLDPLB2PLB1磷脂酶(phospholipase,PLA)2023/10/16189四、磷脂与医学的关系(一)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2023/10/16190二软脂酰胆碱R1、R2为软脂酸

X为胆碱由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合成,可降低肺泡表面张力2023/10/16191四、磷脂与医学的关系(一)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二)急性胰腺炎(三)毒蛇咬伤(四)脂肪肝2023/10/16192第七章脂类代谢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甘油三酯代谢第三节磷脂代谢第四节胆固醇代谢第五节血浆脂蛋白代谢2023/10/16193第四节胆固醇代谢一、概述二、合成代谢三、胆固醇的转化2023/10/16194

ABC12345678910111213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D14胆固醇的结构——环戊烷多氢菲

2023/10/16195植物(29碳)酵母(28碳)2023/10/161962023/10/16197第四节胆固醇代谢一、概述二、合成代谢三、胆固醇的转化2023/10/16198二、合成代谢(一)部位组织:肝、小肠为主(成年动物脑组织及成熟红细胞除外)细胞:胞液、滑面内质网2023/10/16199二、合成代谢(一)部位(二)原料2023/10/162001分子胆固醇18乙酰CoA+36ATP+16(NADPH+H+)葡萄糖有氧氧化葡萄糖经磷酸戊糖途径乙酰CoA通过柠檬酸-丙酮酸循环出线粒体2023/10/16201二、合成代谢(一)部位(二)原料(三)过程2023/10/16202(三)过程1.甲羟戊酸的合成2023/10/162032023/10/16204合成胆固醇的限速酶2023/10/16205(三)过程1.甲羟戊酸的合成2.鲨烯的合成3.胆固醇的合成2023/10/162062.鲨烯的合成3.胆固醇的合成2023/10/16207(三)过程1.甲羟戊酸的合成2.鲨烯的合成3.胆固醇的合成4.胆固醇的酯化2023/10/16208(1)细胞内胆固醇的酯化RCO~SCoAACATRCOOHSCoAACAT:脂酰胆固醇脂酰转移酶胆固醇胆固醇酯2023/10/16209卵磷脂胆固醇脂酰转移酶(2)血浆中胆固醇的酯化2023/10/16210(四)调节1.HMG-CoA还原酶2.饥饿与饱食3.胆固醇4.激素2023/10/162111.HMG-CoA还原酶酶的活性具有昼夜节律性(午夜最高,中午最低)可被磷酸化而失活,脱磷酸可恢复活性受胆固醇的反馈抑制作用胰岛素、甲状腺素能诱导肝HMG-COA还原酶的合成2023/10/16212饥饿与禁食可抑制肝合成胆固醇。摄取高糖、高饱和脂肪膳食后,胆固醇的合成增加。2.饥饿与饱食2023/10/16213胆固醇可反馈抑制肝胆固醇的合成。它主要抑制HMG-CoA还原酶的合成。3.胆固醇2023/10/16214胰岛素及甲状腺素能诱导肝HMG-CoA还原酶的合成,从而增加胆固醇的合成。胰高血糖素及皮质醇则能抑制HMG-CoA还原酶的活性,因而减少胆固醇的合成。甲状腺素还促进胆固醇在肝转变为胆汁酸。4.激素2023/10/16215二、合成代谢(一)部位(二)原料(三)过程(四)调节2023/10/16216三、胆固醇的转化(一)转变为胆汁酸(bileacid)——肝脏(二)转化为类固醇激素——肾上腺皮质、睾丸、卵巢等内分泌腺(三)转化为7-脱氢胆固醇——皮肤2023/10/16217皮质酮皮质醇肾上腺皮质激素雌二醇睾丸酮性激素胆固醇胆汁酸胆固醇酯甘氨胆酸牛磺胆酸胆汁酸盐乙酰CoA7-脱氢胆固醇维生素D3UV2023/10/16218第四节胆固醇代谢一、概述二、合成代谢三、胆固醇的转化2023/10/16219第七章脂类代谢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甘油三酯代谢第三节磷脂代谢第四节胆固醇代谢第五节血浆脂蛋白代谢2023/10/16220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2023/10/16221第五节血浆脂蛋白代谢一、血脂二、血浆脂蛋白三、血浆脂蛋白代谢四、异常脂蛋白血症2023/10/16222甘油三酯的消化与吸收2023/10/16223一、血脂血浆中所含脂类统称血脂。包括:甘油三酯、磷脂、胆固醇及其酯以及游离脂酸。2023/10/16224血脂食物中脂类体内合成脂类脂库动员释放氧化供能进入脂库储存构成生物膜转变成其他物质2023/10/16225二、血浆脂蛋白血脂的转运形式:脂蛋白血脂+载脂蛋白游离脂酸+清蛋白复合体(疏水)(亲水)(亲水)2023/10/16226脂蛋白蛋白脂甘油三酯(TG)磷脂(PL)游离胆固醇(FC)胆固醇酯(CE)

apoA:AⅠ、AⅡ、AⅣ

apoB:B48、B100

apoC:CⅠ、CⅡ、CⅢ

apoD

apoE血载脂(apolipoprotein,apo)(一)组成2023/10/16227(二)结构2023/10/16228(三)载脂蛋白1.结合和转运脂质,稳定脂蛋白的结构2.参与脂蛋白受体的识别3.调节脂蛋白代谢关键酶的活性2023/10/16229(四)分类1.电泳法2023/10/16230(四)分类1.电泳法

CM

前2023/10/16231(四)分类2.超速离心法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lipoprotein,HDL)乳糜微粒(chylomicrons,CM)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lipoprotein,LDL)极低密度脂蛋白(verylowdensitylipoprotein,

VLDL)2023/10/162322023/10/16233

脂蛋白

脂蛋白的结构图电镜照片2023/10/1623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