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路基篇266021.编制根据 -1-187352.风险评定对象及目的 -1-314433.风险评定程序和评定办法 -2-281424.路基工程概况 -3-151035.风险评定内容 -4-18106.风险评定成果 -12-195047.风险管理应急预案 -13-桥梁篇1471.编制根据 -16-332.桥梁工程概况 -17-214243.风险评定点 -20-89184.风险评定程序和评定办法 -20-266265.风险分级及接受准则 -21-114646.桥梁工程风险评定内容 -24-213697.风险评定成果 -28-隧道篇196661.编制根据 -29-10802.工程概况 -30-226283.工程特点及安全风险评价 -31-294264.风险清单表 -35-303165.初始风险等级评定 -36-272776.残存风险等级评定 -37-190587.高风险产生因素 -38-36098.安全监控重点 -38-42389.强化安全风险管控,实施分级管控 -39-路基篇1.编制根据(1)《铁路建设工程风险管理技术规范》(铁总建设【】131号)。(2)《铁路建设工程安全风险管理暂行方法》(铁建设【】162号)。(3)11月中国铁路总公司鉴定中心《新建XXXXXX至准东铁路XXXXXX段初设审查意见(稿)》。(4)国家、铁道部规定的安全规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国务院有关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401)、《铁路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方法》等规程、规定。(5)有关印发《乌鲁木齐铁路局建设系统安全质量风险管理实施细则(暂行)》的告知2.风险评定对象及目的评定对象:XXXXXX至准东线S1标路基高陡边坡工程XXXXXXXX标段路基风险评定工点表序号桩号填方高度序号桩号填方高度1DK3+4627.01526DK9+7398.1432DK3+7098.47527DK9+7707.9613DK3+7407.72928DK9+7908.164DK6+4727.86929DK9+8008.3395DK6+5028.26330DK9+8198.6866DK6+5318.63831DK9+8248.6237DK6+5379.22832DK9+8458.4068DK6+5608.6133DK9+8599.3879DK6+6008.65534DK9+9139.40710DK6+6408.1435DK9+9449.40411DK6+6597.74536DK9+9499.40312DK6+8417.4937DK9+9699.97213DK6+8698.55438DK10+0009.17514DK6+8758.44139DK10+0399.12215DK6+9027.93440DK10+0549.19416DK7+0937.55241DK10+0957.62917DK7+1328.12842DK10+1157.91318DK7+1428.35943DK10+1217.89519DK7+1698.69844DK10+1507.82320DK7+2119.30345DK10+1908.21221DK7+2129.36646DK10+2308.58522DK7+24510.42947DK10+2548.83423DK7+28210.63848DK10+2778.16824DK7+3209.78549DK10+2988.11825DK7+3637.88550DK10+3158.08评定目的:通过对风险评定,识别全部潜在的风险因素,拟定风险等级,提出风险解决方法,将各类风险降到可接受水平,从而达成保障安全、保护环境、确保建设工期、控制投资提高效益的目的。后果或损失与评定目的关系见下表后果或损失与评定目的关系表评定目的后果或损失安全风险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工期延误工期风险工期延误、经济损失投资风险经济损失环境风险环境破坏、经济损失3.风险评定程序和评定办法3.1风险评定的基本程序1、对初始风险进行评价,对初始风险进行识别,形成风险清单表,分别拟定各风险因素对目的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2、分析各风险因素的影响程度(权重),并进行多风险因素综合影响分析;3、评价初始风险等级;4、根据评价成果制订对应的风险解决方案或方法;5、对风险进行再评价,提出残留风险等级。3.2评定办法风险预计和评价可采用专家调查法、风险矩阵法、层次分析法、故障树法、含糊综合评定法、蒙特卡罗法、敏感性分析法等办法。由于铁路路基风险评定刚刚起步,在缺少足够数据的状况下,可重要采用主观预计的办法,即由评定单位对风险因素的发生概率和权重做出一种主观预计。4.路基工程概况本段线路西起在建北阿铁路终点XXX站(不含)DK1+250,下穿克拉玛依至XXX高速公路、经交恩托哈木村至红墩站(关站)DK16+000,新建线路长14.75km,其中路基长度为13.715km,占正线长度的92.298%;大中桥全长0.70793km,占正线长度的4.700%,隧道长度为0.324km,占正线长度的2.197%。区间路基断面方为118.8877×104m3,其中填方106.8148×104m3,挖方12.0729×104m3,借土填方91.3455×104m3,圬工方为5.9472×104m3。本段共设梁式大桥2座合计531.95延米,梁式中桥3座合计179.98延米,新建涵洞80座合计1612.49延米,其中圆涵17座,框架箱涵62座,倒虹吸1座;隧道1座合计324米;防护栅栏30.173公里。本线重要工点类型有路堤坡面防护、风蚀路基工程、风吹雪路基工程等。对风险评定目的工程概况及控制方法叙述以下:4.1DK3+462~DK10+3154.1.1概述路基重要以填方形式通过,最大填方高度10.6m。工点位于XXX红墩镇与奎阿高速公路相交处。山间盆地,地形平坦、开阔,局部略有起伏,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高程约680~740m。段内有克兰河流过,水系发育,沟渠纵横,地表多为耕地。4.1.2解决方法风吹雪防护形式根据设计院实验段拟定的设计图纸组织施工。4.5DK4+969~DK5+5804.5.1概述路基工点长611m,最大挖方深度11.3m。工点位于XXX红墩镇与奎阿高速公路相交处。山间盆地,地形平坦、开阔,局部略有起伏,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高程约680~740m。段内有克兰河流过,水系发育,沟渠纵横,地表多为耕地。4.5.2解决方法本段岩石路堑须避免使用大爆破作业,采用控制爆破方法,并作好炮孔覆盖和排架防护方法。边坡应严格按照分级、分段开挖,及时加固的原则进行,并尽量避免雨季施工,严禁长大拉槽开挖后不及时支护引发边坡溜坍、工程滑坡等状况发生。及时清理危石,修建拦截设施,并设警示标志。5.风险评定内容5.1风险指标体系路基高陡边坡风险指标体系项目阶段施工办法目的风险风险因素或风险事件施工图爆破法安全、环境、质量、投资、工期塌方落石大变形其它5.2风险因素核对表路基风险因素核对表风险事件风险因素塌方落石大变形其它地形陡峻★★★地质岩性及风化程度★★构造(向斜、背斜、断层)★★地下水★★不良地质顺层★★危岩落石★特殊岩土膨胀岩★★设计状况常规设计★特殊设计路基边坡高度★★长度坡率★★★支挡★★其它注:其中打“★”表达该风险因素对风险事件有影响5.3路基风险分级和接受准则1、铁路路基风险分级涉及事故发生概率的等级原则、事故发生后果的等级原则和风险的等级原则。2、事故发生概率的等级分成五级,以下表所示:事故发生概率等级原则概率范畴中心值概率等级描述概率等级>0.31频繁发生50.03-0.30.1可能发生40.003-0.030.01偶然发生30.0003-0.0030.001极少发生2<0.00030.0001极不可能发生13、事故发生后果的等级分成五级,多种后果的等级原则以下表所示:经济损失等级原则后果定性描述灾难性的很严重严重较大的轻微的后果等级54321绝对经济损失(万元)EL≥100005000≤EL<100001000≤EL<5000100≤EL<1000EL<100相对经济损失(%)EL≥10050≤EL<10020≤EL<505≤EL<20EL<5注:1、“EL”为经济损失;2、相对经济损失的基数为原工程的造价;3、后果等级取决对经济损失或相对经济损失中对应的最高等级。(1)经济损失是指风险事故发生后造成工程项目发生的多种费用的总和,涉及直接费用和事故解决所需的多种费用,可按绝对经济损失和相对经济损失进行评定。(2)人员伤亡是指在参加施工活动过程中人员所发生的伤亡,根据人员伤亡的类别和严重程度进行分级,以下表所示:人员伤亡等级原则后果定性描述灾难性的很严重严重较大的轻微的后果等级54321人员伤亡数量(人)F≥30或SL≥10010≤F<30或50≤SL<1003≤F<10或10≤SL<50F<3或10≤SL或MI≥5MI<5注:F=死亡人数SL=重伤MI=轻伤(3)工期延误是指工程风险事故引发的工程建设时间的延长。应按控制工期工程和非控制工期工程进行分级,采用绝对延误时间和相对延误时间进行评定,以下表所示:工期延误等级原则后果等级54321控制工期工程绝对延误时间(月/单一事故)>126-123-60.5-3≤0.5相对延误时间(%)>5020-5010-205-10≤5非控制工期工程绝对延误时间(月/单一事故)>2412-246-121-6≤1相对延误时间(%)>10050-10025-5010-25≤10注:1、相对工期延误的基数为原工程的工期;2、后果等级取决对延误时间或相对延误时间中对应的最高等级。(4)环境影响是指路基施工对环境可能造成的破坏、污染或造成的不良社会影响,根据其影响程度进行分级,以下表所示:环境影响等级原则后果定性描述灾难性的很严重严重较大的轻微的后果等级54321自然环境影响涉及范畴非常大,周边生态环境发生严重污染或破坏涉及范畴很大,周边生态环境发生较大污染或破坏涉及范畴较大,周边生态环境发生污染或破坏涉及范畴较小,临近区域生态环境发生轻度污染或破坏涉及范畴很小,施工区生态坏境发生少量污染或破坏社会环境影响恶劣的,或需转移安置1000人以上严重的,或需转移安置500-1000人以上较严重的,或需转移安置100-500人以上需考虑的,或需转移安置50-100人以上轻微的,或需转移安置不大于50人(5)稳定影响是指路基建设和运行可能诱发社会矛盾、群体性或个体极端事件等造成的负面影响,根据其涉及范畴、影响程度进行分级,以下表所示:稳定影响等级原则后果等级54321稳定影响绝大部分群众故意见,反映及其强烈,引发大规模群体事件大部分群众故意见,反映特别强烈,引发较大规模群体事件部分群众故意见,反映强烈,引发矛盾冲突多数群众理解支持但少部分人故意见,通过有效工作可防备与化解矛盾绝大多数群众理解支持,极少数人故意见,矛盾易化解(6)功效缺失是指路基质量风险事件可能造成的工程预定功效的丧失或缺失,是质量风险发生的后果,可按功效缺失程度进行分级,以下表所示:功效缺失等级原则后果等级54321功效缺失成都完全丧失施工功效重要功效缺失重要工程部分缺失辅助功效严重缺失辅助工程部分缺失4、路基工程风险等级可根据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等级和后果等级分为极高、高度、中度、低度四级,以下表所示:风险等级原则后果等级
概率等级轻微的较大的严重的很严重的灾难性的12345频繁发生5中度高度极高极高极高可能发生4中度高度高度极高极高偶然发生3中度中度中度高度极高极少发生2低度中度中度高度高度极不可能发生1低度低度中度中度中度5、铁路路基工程应根据其工程性质和环境条件,分阶段制订风险接受准则和风险控制原则,风险管理应针对不同等级的风险,采用不同的风险接受准则。风险接受准则与采用的风险解决方法风险等级接受准则解决方法低度接受可不采用方法,但需关注,避免风险等级上升中度可接受宜采用有效方法解决,并进行风险监测高度不盼望应重视并采用有效方法解决,加强风险监测极高不可接受必须高度重视并规避,否则必须采用有效方法解决5.4风险清单表序号风险事件风险产生的因素风险源类别后果1塌方地形、地层岩性、断层破碎带、地下水、施工办法地质、地形因素人员伤亡、耽搁工期2影响现有构筑物临近公路、房屋等现有构筑物施工,使其开裂、沉降、破坏等地质、地形与设计因素人员伤亡、干扰正常使用、耽搁工期3大变形岩性及风化程度、构造、地下水、挤压性地层、膨胀岩等地质与设计因素影响功效、耽搁工期4危岩落石堑顶存在不稳定石块,不均匀风化,产生掉落危岩地质因素人员伤亡、机械受损5环境开挖路堑、堆砌土方、变化天然地形地貌地质与设计因素可能发生次生环境灾害5.5初始风险评定通过对路基的地层岩性、工程地质、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及特殊地质进行具体分析后,统计出不采用任何方法状况下的目的风险等级(初始风险等级表)及施工过程中采用方法后风险等级(残存风险等级表),见下表:路基工程风险评定表序号里程长度风险因素风险事件及初始风险施工过程解决方法风险事件及残存风险塌方落石大变形分段、跳槽施工去除危岩、设立防护加固方法施工办法排水塌方落石大变形概率等级后果等级风险等级概率等级后果等级风险等级概率等级后果等级风险等级概率等级后果等级风险等级概率等级后果等级风险等级概率等级后果等级风险等级1DK3+462~DK10+3156853风吹雪,路堤填方最高10.6m33高度22中度33高度分段、跳槽施工设立防护方法路堤分层填筑、提高压实原则设立临时排水设施12低度12低度11低度2DK4+969~DK5+580611危岩落石及风吹雪,路堤填方最高11.3m33高度22中度33高度分段、跳槽施工去除危岩、设立防护方法、设立土工格栅加固边坡小炮爆破、分层开挖、增强瞭望,并进行高速公路交通管制,放炮结束,拟定安全然后放行,正常通车设立临时排水设施12低度12低度11低度5.6初始风险解决方法为进一步减少风险,对解决方法进行进一步阐明。5.6.1路堤填筑作业(1)进行土石方工程作业前,做好必要的地质、水文和地下设备(如电缆、管道等)的调查和勘查工作。路堑开挖前,先做好引、截、排水和防渗设施。施工中如遇地下水涌出,先排水,后开挖;每级边坡开挖后及时施作坡面防护和排水设施。(2)在不稳定的地面斜坡及易于倾塌滑动的斜坡上施工时,人行道离填方坡脚线不不大于5m,并设立警示标志。(3)配合机械作业的清底、摊铺、整平、修坡等人员,在机械回转半径以外工作。(4)暴雨、大风等气候条件下,提前对现场机械采用防护方法,状况恶劣时停止作业。(5)大型机械作业或多机配合作业时,设立专人统一协调指挥施工。(6)自卸车严禁在走行中卸土,卸土下方不得有施工作业人员。(7)填筑施工严格按照设计规定控制路基填层面和表面路拱横坡坡度,避免路基积水引发下陷。(8)取土场底平顺并设临时排水方法,避免积水浸泡造成边坡坍塌,严禁掏底取土。坑边周边设立必要的警示标志和安全防护设施。5.6.2路堑(1)高边坡、不良地质段、周边环境复杂、爆破施工等路堑工程应编制对应的安全施工方案,并贯彻实施。(2)路堑开挖前,先做好引、截、排水和防渗方法。每级边坡开挖后及时施工坡面防护和排水设施。(3)路堑施工期间,由专人对施工影响范畴内的状况进行监测、巡逻,发现异常状况立刻停工,撤离机具和人员,并及时采用安全方法。(4)开挖高陡边坡、坍毁、落石和岩堆地段路堑,先清理危岩,修建拦截方法,并设立警示标志和专人防护。清理危石、刷坡自上而下进行,严禁上下重叠作业。(5)路堑施工分段分层开挖、支护,作业面互相错开。(6)严禁在松动危石下作业。相邻挖方作业时,互相距离不不大于3m,严禁面对面开挖作业。严禁在松动危石下方、滑坡体范畴内停留和停放机具。(7)放炮作业时在距离放炮点半径300米地方,进行高速公路交通管制(临时停车),放完炮后拟定安全,能够放行通车。5.6.3爆破施工(1)爆破器材的采购、运输、贮存、使用、销毁等应符合国家现行规定和安全技术规程的规定。(2)作业人员严禁穿戴极易引发静电的衣服和携带手机等物品。(3)钻眼机械支架设立稳固,钻眼时避免凿穿残留炮孔,严禁在残眼上钻孔。钻眼与装药在同一分区严禁平行作业。(4)在通过计算的安全距离以外设立警示标志和必要的围挡,安排警戒人员,商定预警、起爆、解除警戒信号,避免无关人员进入现场。(5)对爆体采用必要的减震、覆盖防护方法。(6)爆破后对影响范畴内的边坡、现有设施等进行检查,清理危石,确认其安全性。5.6.4环保本线所经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施工过程中重视环保,并采用必要的方法,规划好施工车辆运行线路,减少对沿线自然环境的破坏。施工中产生的废水、废渣等严禁乱排、乱堆,符合本地环保部门的规定,做到保护环境,文明施工。5.7残存风险等级评定通过对路基工程初始风险等级的评定,对安全等级为“高度”、“极高”的风险事件施工中必须采用有效的方法,使风险减少到能够接受的范畴。6.风险评定成果通过本次风险评定,对各目的路基工程初始风险等级进行统计,初步识别路基工程存在塌方、危岩落石、大变形等风险,对风险等级鉴定为“高度”、“中档”等级的风险采用对应的施工方法后,鉴定其残存风险为“低度”风险。因此路基在施工安全目的风险方面都是能够接受的。风险管理的动态性是由客观因素的多变以及对地质因素理解的局限所决定的,施工前需制订风险处置预案,做好应对突发风险的准备工作,加深地质勘查和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状况对风险进行再评定,妥善解决风险事件造成的不利后果,以合理的成本确保安全、可靠地实现预定的施工目的。7.风险管理应急预案为确保正常施工,防止突发事件以及某些预想不到的、不可抗拒的事件发生,事前有充足的技术方法准备、抢险物资的储藏,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国家财产和经济损失,提迈进行风险分析和防止。7.1应急工作原则坚持“安全第一,防止为主,综合治理”、“保护人员安全优先,保护环境优先”的方针,贯彻“常备不懈、统一指挥、高效协调、持续改善”的原则,构建“构造完整、功效全方面、反映敏捷、运转高效”的事故应急体系,全方面提高施工过程中解决可预见和不可预见突发事件的能力,将紧急事件局部化,在可能的状况下予以消除,避免次生灾害发生。7.2危害体现形式(1)施工现场方面:重要有人员高处坠落、触电,施工现场爆破作业,交通事故,机械设备故障,边坡坍塌或其它构筑物和设施坍毁等危害。(2)自然灾害方面:重要是暴雨、雪灾等给人员、设备和工程建设带来危害。(3)公共安全方面:重要有疾病、中毒等对人员造成的危害。7.3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金建明副组长:毛雪峰、于红利、张亚杰组员:雷阿利、杨岳、张伟、王纪朗、庄波涛、王运、邵定峰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下设通信联系组、技术支持组、安全保卫组、抢险救援组、后勤保障组、物资设备组、医疗救援组。项目经理为各项目部抢险救援组组长,其它组由施工指挥部部门负责人担任组长7.4应急响应突发事件发生后,必须快速做出反映,组织本单位专业救援队伍进行先期处置,快速控制危险源和现场,疏散现场人员,组织作业人员自救互救;加强对突发应急事件的监视、控制;立刻向本地人民政府、上级主管机构报告有关状况。(1)组织营救和救治受害人员,疏散、撤离、安置受到威胁的人员等救助方法。(2)快速消除突发应急事件的危害和危险源、划定危害区域、加强巡逻、维持社会治安等控制方法。(3)针对突发应急事件可能造成的损害,封闭、隔离或者限制使用有关场合,中断可能造成损害扩大的活动等保护方法。(4)对现场加强监测,避免疫病、环境污染等次生、衍生和耦合事件发生的防止方法。(5)抢修被损坏的通信、供水、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提供生活必需品、临时避难场合等安定公众生活的方法。(6)决定启用本级机构储藏的应急救援物资和设备、应急专项资金,必要时征收、征用其它急需的物资、设备,或者组织有关公司生产应急物资,组织运输公司运输应急救援人员和物资等保障方法。7.5应急物资保障应急物资的准备是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保障,项目部根据潜在事故性质和后果分析,规定各项目分部配备应急救援中所需的救援机械和设备、交通工具、医疗设备和药品、生活保障物资、施工机械、钢材、木材等,使其在数量、性能、类型满足救援规定。并在施工现场建立消防器材架及消防设备、设施。7.6应急结束工程突发应急事件的危害已经停止,事故现场得以控制,伤亡人员、被困人员已经救出并得到妥善救治和基本安置,造成的次生、衍生和耦合灾害隐患消除后,经事故现场应急指挥机构同意后,现场应急结束。结束后明确:事故状况;上报事项;需向事故调查解决小组移交的有关事项;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总结报告。7.7培训与演习(1)项目部组织各分部要做好事故的防止、避险、自救、互救等知识的宣传教育,并在明显位置公布上一级及社会有关部门应急电话。(2)项目部根据危险源辨识确认的重大风险工点和作业内容,制订对应应急处置预案,并报监理和建设单位审核同意。(3)对本项目施工进展状况做好应急培训计划,策划应急演习方式。(4)加强预案的传达与培训和模拟演习,使员工熟知预案,提高防灾、抗灾、救灾能力。安质部定时检查本单位各项应急预案的贯彻状况,每季度检查一遍应急救援物资、材料和设备,每六个月最少应急演习一次。(5)项目部应急小组组织各分部进行急演习工作。每次演习结束,对演习状况进行总结和评定,及时修订和完善应急预案。桥梁篇1.编制根据(1)《铁路建设工程风险管理技术规范》(Q/CR9006-)。(2)《铁路建设工程安全风险管理暂行方法》(铁建设【】162号)。(3)《铁路隧道风险评定与管理暂行规定》(铁建设【】200号)。(4)年3月,中国铁路总公司工程设计鉴定中心《新建铁路XXXXXX至准东线XXXXXX段初步设计批复意见(铁总鉴函〔〕190号)》。(5)国家、铁道部规定的安全规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国务院有关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401)、《铁路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方法》等规程、规定。(6)有关印发《乌鲁木齐铁路局建设系统安全质量风险管理实施细则(暂行)》的告知。2.桥梁工程概况2.1工程概况本段线路西起在建北阿铁路终点XXX站(不含)DK1+250,下穿克拉玛依至XXX高速公路、经交恩托哈木村至红墩站(关站)DK16+000,新建线路长14.75km,其中路基长度为13.715km,占正线长度的92.298%;大中桥全长0.70793km,占正线长度的4.700%,隧道长度为0.324km,占正线长度的2.197%。区间路基断面方为118.8877×104m3,其中填方106.8148×104m3,挖方12.0729×104m3,借土填方91.3455×104m3,圬工方为5.9472×104m3。本段共设梁式大桥2座合计531.95延米,梁式中桥3座合计179.98延米,新建涵洞80座合计1612.49延米,其中圆涵17座,框架箱涵62座,倒虹吸1座;隧道1座合计324米;防护栅栏30.173公里。本线重要工点类型有路堤坡面防护、风蚀路基工程、风吹雪路基工程等。2.2重要设计技术原则(1)设计洪水频率桥梁、涵洞均采用1/100(2)最小曲线半径:普通1200m,困难800m。(3)设计活载新建铁路桥涵按“中—活载”。(4)立交净空及建筑限界立交净空规定按立交合同或有关主管部门意见办理。桥梁建筑限界:按客货共线铁路建筑限界(V≤160km/h)桥梁建筑限界图办理,同时应满足接触网等有关专业的规定。受水文控制的桥梁,桥下净空高度按《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第3.2.5条办理。排洪涵及浇灌涵净空,按《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第3.2.9条办理。2.3气象特性、工程地质、水文地质1、气象特性本线地处准噶尔盆地北缘,XXX山南麓,地处欧亚大陆腹地,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北部高大的阿尔泰山阻挡了北冰洋、大西洋上空吹过来的较湿润空气。气候特性:气候干燥,蒸发量大,夏季干热,昼夜温差大,冬季漫长且严寒,山区冬季积雪较深,积雪时间长。本阶段收集了富蕴县及XXX市气象资料,并结合地势、地貌特性稍作调节。根据收集的气象资料:年平均气温3.0℃~4.7℃,极端最高气温37.6℃~40.1℃,极端最低气温-43.5℃~-46.0℃,年平均降水量189.6~227.6mm,年平均蒸发量1104.2~1974.1mm,主导风向以W、WNW为主,年平均风速1.9~2.0m/s,最大瞬时风速22.1m/s,最大定时风速19.0~20m/s,年平均八级以上大风日数建议采用19.8天,最大积雪厚度75~94cm,建议采用最大冻结深度180cm。2、工程地质地层岩性沿线出露地层:涉及第四系、第三系及华力西期花岗岩。第四系重要为洪积层,分布于沿线大部分地表,重要为粉土、细砂、中、粗、砾砂及细、粗圆(角)砾土;第三系沉积岩下伏于第四系之下,重要为泥岩、砂岩,沿线重要地层岩性特性详述以下。(1)四系全新统(Q4)人工填筑土(Q4ml2):多分布于现有铁路、现有公路路堤、干渠堤坝、等建筑工程基础中,厚度0.5~5m。色杂,以细圆砾土、粉土为主。稍湿-潮湿,中密为主,Ⅱ级普通土。淤泥质粉土(Q4pl2):分布于鱼塘内,层厚0.5~1.5m。深灰色,土质不均一,具砂感,具腥臭味,稍密,潮湿-饱和,Ⅱ级普通土,σ0=60~100kPa。粉土(Q4pl2):广泛分布于地表,厚度普通0.3~1m,局部可达3m。土黄色,植物根系含量较多,手搓砂感较强,稍湿-潮湿,稍密-中密,Ⅱ级普通土,σ0=100~120kPa。粗砂(Q4pl5):分布于XXX车站附件,下伏于地表粉土,厚0.5~2m,灰黄色,颗粒不均,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不不大于2mm的砾石约占10%,稍密,饱和,Ⅰ级松土,σ0=200kPa。(2)第三系(N)泥岩夹砂岩(N2Ms+Ss):重要分布于DK0+000~DK1+220、DK2+600~DK3+850及DK14+114~DK14+259段,下伏于地表粉土。浅灰色、暗红色,成岩作用差,岩层产状近乎水平。泥岩:以黏土矿物为主,泥质构造,中厚层状构造;砂岩,灰-灰白色,砂质构造,泥质胶结,多以薄层夹于泥岩中;Ⅲ级硬土,σ0=200~300kPa。(3)华力西期侵入花岗岩花岗岩(γ4):广泛出露,灰色-棕黄色,中-粗粒构造,块状构造,交代作用不均匀,重要由斜长石、石英、角闪石及黑云母构成,岩石致密、坚硬,锤击声脆,岩石多遭不同程度压碎,节剪发育,表面岩体具球状风化。全风化-弱风化,风化层厚0.5~4m,Ⅳ级软石,σ0=400~800kPa;弱风化,Ⅴ级次坚石,σ0=1200kPa。地质构造(1)区域地质构造本区位于阿尔泰山南麓,在长久地质历史演变中经受了多期多次构造运动及不同应力场作用,地质构造复杂,构造形式繁多。无论岩层走向,褶皱方位,一系列的冲断层以及侵入岩的分布等方面均呈现出近北西-南东向展布,具向西撒开向东收敛的趋势。沿线通过阿尔泰褶皱系克兰地槽褶皱带。(2)沿线断裂构造沿线地质构造形迹较为复杂,除少部分东西向构造残迹外,重要为北西-南东向展布的压性、压扭性构造面及高角度的冲断层所构成的北西向构造体系。沿线通过地段为华力西期花岗岩,断裂构造发育不明显,对工程影响较小。2.4全线桥涵分布概况本段共设梁式大桥2座合计531.95横延米,梁式中桥3座合计179.98横延米,新建涵洞80座合计1612.49横延米,其圆涵17座,框架箱涵62座,倒虹吸1座。3.风险评定点根据《铁路建设工程安全风险管理暂行方法》(铁建设【162】号)规定,结合本线桥梁分布特点,本次风险评定点为:1、山区桥梁,含高陡边坡桥梁和高桥;4.风险评定程序和评定办法4.1风险评定基本程序1、对初始风险进行识别,形成风险源清单表;2、对初始风险进行评价,对各个风险因素评价其发生的概率和后果等级,并最后拟定出初始风险等级;3、根据风险评价成果和风险接受准则,制订对应的方案和方法;4、对风险进行再评定,提出残留风险等级。4.2风险评定办法风险预计和评价可采用专家调查法、风险矩阵法、层次分析法、故障树法、含糊综合评定法、蒙特卡罗法、敏感性分析法等办法。本次桥梁风险评定采用专家调查法,先由评定单位对风险因素的发生概率和权重做出一种主观预计,然后通过专家委员会对评定报告进行评审,对桥梁的风险等级及风险应对方法提出指导性意见。5.风险分级及接受准则5.1风险分级桥梁风险分级参考《铁路隧道风险评定与管理暂行规定》拟定,具体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事故发生概率的等级原则、事故发生后果的等级原则和风险的等级原则。5.1.1事故发生概率的等级共分成五级,以下表所示:概率等级概率范畴中心值概率等级描述概率等级>0.31频繁发生50.03~0.30.1可能发生40.003~0.030.01偶然发生30.0003~0.0030.001极少发生2<0.00030.0001极不可能发生15.1.2事故发生后果的等级共分成五级,多种后果的等级原则以下表所示:(1)经济损失是指风险事故发生后造成工程项目发生的多种费用的总和,涉及直接费用和事故解决所需的多种费用,以下表所示:经济损失等级原则后果定性描述灾难性的很严重严重较大的轻微的后果等级54321绝对经济损失(万元)≥100005000≤EL<100001000≤EL<5000100≤EL<1000EL<100相对经济损失(万元)≥10050≤EL<10020≤EL<505≤EL<20EL<5(2)人员伤亡是指在参加施工活动过程中人员所发生的伤亡,根据人员伤亡的类别和严重程度进行分级,以下表所示。人员伤亡等级原则后果定性描述灾难性的很严重严重较大的轻微的后果等级54321人员伤亡数量(人)F≥30或SI≥10010≤F<30或50≤SI<1003≤F<10或10≤SI<50F<3或SI<10或MI≥5MI<5注:F=死亡人数SI=重伤MI=轻伤(3)工期延误是指工程风险事故引发的工程建设时间的延长。对不同性质的工程和建设工期,采用不同的延误时间。工期延误等级原则后果定性描述灾难性的很严重严重较大的轻微的后果等级54321控制性工程工期绝对延误时间(月/单一事故)>126~123~60.5~3<0.3相对延误时间(%)>5020~5010~205~10<5非控制性工程工期绝对延误时间(月/单一事故)>2412~246~121~6<1相对延误时间(%)>10050~10025~5010~25<10(4)环境影响是指铁路工程施工对周边建筑(构)筑物破坏或损害、环境污染等,根据其影响程度进行分级。环境影响等级原则后果定性描述灾难性的很严重严重较大的轻微的后果等级54321环境影响描述永久的且严重的永久的但轻微的长久的临时的但严重的临时的且轻微的注:“临时的”含义为在施工工期内能够消除;“长久的”含义在施工工期以内不能消除,但不会是永久的;“永久的”含义为不可逆转或不可恢复的。(5)稳定影响是指铁路项目建设和运行可能诱发社会矛盾,群众性和个体极端事件造成的负面影响,根据其影响程度进行分级。稳定影响等级原则后果定性描述灾难性的很严重严重较大的轻微的后果等级54321稳定影响绝大部分群众故意见,反映极其强烈,引发大规模群体事件大部分群众故意见,反映特别强烈,引发大规模群体事件部分群众故意见,反映强烈,引发矛盾冲突多数群众理解支持,但少部分故意见,通过有效工作可防备与化解矛盾绝大多数群众理解支持,极少数人故意见,矛盾易化解(6)功效缺失是指质量风险事件可能造成的工程预定功效的丧失或缺失,根据其影响程度进行分级。功效缺失等级原则后果定性描述灾难性的很严重严重较大的轻微的后果等级54321功效缺失程度完全丧失使用功效重要功效严重缺失重要功效部分缺失辅助功效严重缺失辅助功效部分缺失5.1.3事故发生后果等级划分事故发生后果的等级原则根据事故发生的概率和后果等级,将风险等级分为五级,以下表所示。风险等级原则后果等级轻微的较大的严重的很严重的灾难性的概率等级12345很可能5中度高度极高极高极高可能4中度高度高度极高极高偶然3中度中度高度高度极高不可能2低度中度中度高度高度很不可能1低度低度中度中度中度5.2接受准则与采用的风险解决方法风险接受准则与采用的风险解决方法风险等级接受准则解决方法低度可忽视这类风险较小,不需采用风险解决方法中度可接受这类风险次之,不需采用风险解决方法,但需予以监测高度不盼望这类风险较大,必须采用风险解决方法减少并加强监测极高不可接受这类风险最大,必须高度重视,普通应规避,否则要不惜代价减少,最少减少到不盼望的程度6.桥梁工程风险评定内容6.1高陡边坡桥梁和高桥6.1.1桥梁高墩概况本段共设梁式大桥2座合计531.95横延米,梁式中桥3座合计179.98横延米,新建涵洞80座合计1612.49横延米,其圆涵17座,框架箱涵62座,倒虹吸1座。本段桥梁墩身最高10.5米。6.1.2风险指标体系桥梁风险指标体系项目目的风险风险因素或风险事件施工阶段安全、环境、质量、工期、第三方下部构造施工风险自然环境影响风险第三方影响风险其它风险6.1.3风险清单表高陡边坡桥梁、高桥典型工点风险清单序号类型风险事件及产生因素险源类别后果1施工阶段特种设备(起重设备等)使用风险C工期延误、成本增加、人员伤亡2不良气象条件影响安全施工C工期延误、成本增加、人员伤亡3影响主体工程安全的施工质量风险事件C工期延误、成本增加、人员伤亡4高空作业风险C工期延误、成本增加、人员伤亡5其它:现场交通管理不到位,用电管理不到位等C成本增加、人员伤亡注:G--地质风险D--设计风险C--施工风险6.1.4初始风险评定高陡边坡桥梁、高桥典型工点初始风险等级表序号风险事件概率等级后果等级风险等级1特种设备(起重设备等)使用风险32中度2不良气象条件影响安全施工32中度3影响主体工程安全的施工质量风险事件23中度4高空作业风险32中度5其它:现场交通管理不到位,用电管理不到位等32中度6.1.5风险目的分析根据风险接受准则,风险等级为“低度”和“中度”的风险事件不需要采用风险解决方法。因此,仅对风险等级为“高度”和“极高”的风险事件研究对策。6.1.6初始风险解决方法针对以上风险源采用下列方法应对:1、特种设备使用安全方法(1)起重施工安全方法1)起重机必须严格按施工方案指定的型号、规格选用。2)高空作业下方须支搭安全网,在施工中确保安全网完整有效。高处作业必须按规定使用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悬空作业必须使用安全带,上、下棚架要通过落梯,严禁工作人员用攀爬方式上下棚架,落梯与棚架搭设要同时进行,高处作业要及时张挂安全网,工具用绳子吊在手上才干操作,以免工具滑落伤人,高处传递物品不准抛掷,应用绳子绑捆牢固后吊传,吊传物品时,下方设有围栏,并派有专人监护。3)现场施工机械具体安全及用电安全确保方法以下:多种机械操作人员和车辆驾驶员,必须获得操作合格证,不准操作与证不相符的机械,不准将机械设备交给无本机操作证的人员操作,对机械操作人员要建立档案,专人管理。应按机械设备的规定使用,不得超出规定的使用范畴或超负荷运转。操作人员必须按照本机阐明规定,严格执行工作前的检查制度、工作中注意观察及工作后的检查保养制度。操作人员应熟悉机械的性能和操作办法,并含有对机械发生事故时采用紧急方法的能力。驾驶室或操作室要保持整洁,严禁寄存易燃、易爆物品。操作人员不得私自离开工作岗位,严禁酒后操作机械,严禁疲劳作业,严禁机械带病运转或超负荷运转。机械设备在施工现场停放时,应选择安全地点,并将带负荷的部件放松,并设有制动、防滑、防冻方法。使用钢丝绳的机械,在运转中严禁用手套或其它物件接触钢丝绳,用钢丝绳拖、拉机械或重物时,人员要远离钢丝绳。起重作业严格按照《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和《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规定的规定执行。定时组织机电设备、车辆安全大检查,对检查中查出的安全问题,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调查解决,制订防备方法,避免机械事故的发生。加强安全教育,定时进行施工安全知识、交通法规等的教育,不停强化安全意识。驾驶车辆时,多种证件必须齐全有效,并虚心接受交通部门的监督与管理。在不良气候下行车,要集中注意力,慢速行驶,安全行车。汽车驾驶员要自觉恪守交通规则,同时要注意车辆维修保养,刹车和方向要敏捷可靠,杜绝带故障出车,不准开快车,不准酒后开车,不准领导干部开车,不准非驾驶人员开车。现场用电安全方法现场用电必须实施“一机一闸”制,严禁“一闸多用”。现场的配电箱应结实、完整、严密,应有门、有锁、有防雨装置,同一配电箱超出3个开关时,应设总开关,熔丝及热元件,必须按技术规定严格选用,严禁用铁丝、铝丝、铜丝等非专用熔丝替代。室内配电盘、配电柜要有绝缘垫,并要安装漏电保护装置。变压器必须设接地保护装置,接地电阻不得不不大于4Ω,变压器设护栏,设门加锁,专人负责,近旁悬挂“高压危险、请勿靠近”的警示牌。6.1.7残留风险等级通过对初始风险等级评定,对安全风险等级为“中度”及“高度”的风险事件必须采用有效的方法,使风险减少到能够接受的范畴。对初始风险采用对应的工程方法解决后来,进行残留风险评定,残留风险等级见下表。高陡边坡桥梁、高桥典型工点残留风险等级表序号风险事件概率等级后果等级风险等级1特种设备(起重设备等)使用风险11低度2不良气象条件影响安全施工11低度3影响主体工程安全的施工质量风险事件11低度4高空作业风险11低度5其它:现场交通管理不到位,用电管理不到位等21中度7.风险评定成果通过本次风险评定,对各目的桥梁工程初始风险等级进行统计,初步识别桥梁,特种设备施工风险、不良气象条件影响及高空作业施工风险,对风险等级鉴定为“高度”、“中档”等级的风险采用对应的施工方法后,鉴定其残存风险为“低度”风险。因此桥梁在施工安全目的风险方面都是能够接受的隧道篇1.编制根据(1)设计文献;(2)《有关印发加强铁路隧道工程安全工作的若干意见告知》(铁建设【】102号);(3)《铁路隧道风险评定与管理暂行规定》铁建设[]200号;(4)《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5)《铁路隧道防排水技术规范》(TB10119-);(6)《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401.1-J259-);(7)《铁路工程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原则》(TB10503-);(8)有关印发《乌鲁木齐铁路局建设系统安全质量风险管理实施细则(暂行)》的告知.2.工程概况新建XXXXXX至准东铁路S1标标段共有隧道1座:XXX隧道。XXX隧道位于XXX市阿苇滩乡,起讫里程:DK5+114~DK5+455,全长341m,明洞260米,暗洞81米,设计围岩级别Ⅳ级,为单线隧道。XXX端洞口地形平缓,高程732.6m,XXX端洞口桩号DK5+114,采用柱式明洞门,明暗分界里程DK5+174,接长明洞60m;富蕴端洞口地形较平坦,高程735.9m,洞口桩号DK5+455,采用柱式明洞门,明暗分界里程DK5+268,接长明洞187m。隧道设计为单面坡,坡度分别为3.0‰、5.5‰,隧道全线位于R=1200m曲线上。洞内碎石道床,轨道构造高79cm,列车设计行车速度120km/h。XXX隧道施工工法分段里程表3.工程特点及安全风险评价3.1地质构造本隧道地层相对简朴,隧道范畴内自地表往下以华里西期花岗岩为主,地表局部分布第四系冲积粉土,下穿高速公路地段为人工填筑高速公路路堤。地层岩性以下:人工填筑土(Q4ml2+6):为现有高速公路路堤,重要成分为粉土及细圆粒土,中密,稍湿,II级普通土。粉土(Q4al2):分布于局部地表,厚度不大于0.5m,灰黄色,土质不均,含碎石颗粒,稍湿,稍密,II级普通土。花岗岩(γ4):出露于大部分地表,局部下伏于第四系,内红色,青灰色,粗粒构造,块状构造,重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云母构成,节理裂缝较发育。球状分化,强-弱分化,风化层后约2m。3.2隧道工程安全风险评价(1)隧道区地下水为基岩裂隙水,水位高程在731.6m-733.6m之间,赋存于基岩裂隙中,补给来源重要为地表耕地中浇灌水、大气降水、地表水渠下渗补给,水量不大。在隧道中涌水的可能性不大,可能在顺节理裂隙面有季节性渗水或滴水现象。环境水对混凝土具硫酸盐及氯盐侵蚀性,环境作用等级为H1。(2)隧道下穿奎阿高速公路,埋深2~6m,易发生隧道塌方。3.3风险评定对象及目的(1)评定对象:XXX隧道。(2)评定目的:侧重与安全风险,通过风险评定工作,识别全部潜在的风险因素,拟定风险等级,提出风险解决方法,将各类风险降到可接受水平,成而达成保障安全、保护环境、确保建设工期、控制投资、提高效益的目的,后果或损失与评定目的关系见下表1。后果或损失与评定目的关系表评定目的后果或损失安全风险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工期延误工期风险工期延误、经济损失投资风险经济损失环境风险环境破坏、经济损失3.4风险评定人员及办法参加风险识别人员由含有铁道工程或隧道专业3年以上工作经验,对工程风险有足够认识程度。参加风险评价人员技术职称为助理工程师及以上.高风险评定人员序号姓名专业职称备注1金建明土木工程高工项目经理2毛雪峰土木工程高工书记3张亚杰土木工程高工副经理4于红利土木工程高工总工5毛雪峰土木工程高工安全总监6雷阿利土木工程工程师工程部长7罗凯土木工程工程师隧道专业工程师8刘小东土木工程工程师路基专业工程师9毛毅成土木工程工程师桥梁专业工程师10权高峰土木工程工程师环水保工程师3.5风险评定程序1.风险评定基本程序⑴.对初始风险进行识别,形成风险清单表;⑵.对初始风险进行评价,对各个风险因素评价其发生的概率和后果等级,并最后拟定初始风险的等级;⑶.根据风险评价成果和风险接受准则,制订对应的方案和方法;⑷.对风险进行再评定,提出残留风险等级。2.风险源发生的等级和接受准则⑴.风险源事故发生概率的等级分成五级风险源发生概率等级原则概率范畴中心值概率等级描述概率等级>0.31很可能50.03~0.30.1可能40.003~0.030.01偶然30.0003~0.0030.001不可能2<0.00030.0001很不可能1注:(1)当概率值难以获得时,可用频率替代概率。(2)中心值代表所给区间的对数平均值。⑵.风险源事故发生后果的等级分成五级,多种后果的等级原则以下所示:①.经济损失是指风险事故发生后造成工程项目发生的多种费用的总和,涉及直接费用和事故解决所需的多种费用。济损失等级原则后果定性描述灾难性的很严重的严重的较大的轻微的后果等级54321经济损失(万元)>1000300~1000100~30030~100<30注:“~”含义为涉及上限值而不涉及下限值,下列各表均同。②.人员伤亡是指在参加施工活动过程中人员所发生的伤亡,根据人员伤亡的类别和严重程度进行分级人员伤亡等级原则后果定性描述灾难性的很严重的严重的较大的轻微的后果等级54321人员伤亡数量(人)F>92<F≤9或SI>101≤F≤2或1<SI≤10SI=1或1<MI≤10MI=1注:F=死亡人数SI=重伤MI=轻伤③.工期延误是指工程风险事故引发的工程建设时间延长。对不同性质的工程和建设工期,采用不同的绝对延误时间。工期延误等级原则后果定性描述灾难性的很严重的严重的较大的轻微的后果等级54321延误时间1(控制工期工程)(月/单一事故)>101~100.1~10.01~0.1<0.01延误时间2(非控制工期工程)(月/单一事故)>246~242~60.5~2<0.5④.环境影响是指隧道施工对周边建(构)筑物破坏或损害、环境污染等,根据其影响程度进行分级。环境影响等级原则后果定性描述灾难性的很严重的严重的较大的轻微的后果等级54321环境影响描述永久的且严重的永久的但轻微的长久的临时的但严重的临时的且轻微的注:“临时的”含义为在施工工期以内能够消除;“长久的”含义为在施工工期以内不能消除,但不会是永久的;“永久的”含义为不可逆转或不可恢复的。⑤.根据事故发生的概率和后果等级,将风险等级分为四级风险等级原则后果等级概率等级轻微的较大的严重的很严重的灾难性的12345很可能5高度高度极高极高极高可能4中度高度高度极高极高偶然3中度中度高度高度极高不可能2低度中度中度高度高度很不可能1低度低度中度中度高度⑥.风险源接受准则与采用的风险解决方法风险接受准则风险等级接受准则解决方法低度可忽视这类风险较小,不需采用风险解决方法和监测。中度可接受这类风险次之,普通不需采用风险解决方法,但需予以监测。高度不盼望这类风险较大,必须采用风险解决方法减少风险并加强监测,且满足减少风险的成本不高于风险发生后的损失。极高不可接受这类风险最大,必须高度重视并规避,否则要不惜代价将风险最少减少到不盼望的程度。4.风险清单表分析各隧道存在的风险因素、风险事件和风险后果,对隧道的风险进行阐明。XXX隧道风险清单表风险清单表编号日期隧道名称XXX隧道审核阶段施工阶段序号风险事件风险产生的因素类别后果备注1塌方XXX隧道浅埋,且高速公路正常通行,易形成塌方。G人员伤亡投资增加工期风险2大变形隧道围岩失稳,隧道全为Ⅳ级围岩,对进出口边坡及洞身稳定性有影响。G人员伤亡投资增加工期风险注:G-地质因素5.初始风险等级评定1.初始风险等级评定施工阶段风险较大,特别是安全风险,在条件允许时应尽量进行较为全方面的风险评定。由于施工阶段最重要目的就是顺利施工和确保安全,因此评定重点应放在安全上,以安全风险事故为重要评定目的。⑴隧道工程评定成果。通过对XXX隧道初始风险等级进行统计,隧道不存在“极高”风险,综合考虑各风险因素,XXX隧道等级为“高度”,初始风险等级评定XXX隧道施工阶段风险核对表风险事件风险因素突水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