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近岸海洋环境自动监测系统的研制_第1页
南极近岸海洋环境自动监测系统的研制_第2页
南极近岸海洋环境自动监测系统的研制_第3页
南极近岸海洋环境自动监测系统的研制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极近岸海洋环境自动监测系统的研制

作为地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北极是世界气候变化的重要敏感区和驱动区。进行极地海洋环境的监测与研究,对于揭示极地海洋环境的快速变化及其对地球变化的响应与反馈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受极地恶劣气候条件的限制,目前对极地海洋环境的调查活动主要集中在南极无冰的夏季,采用传统的船基调查方式开展。由于海冰的限制,对极地冰下(或水下)观测手段还很缺乏,无法得到全年连续的监测数据。这大大制约了对相关海洋科学过程的深入研究。为了能够深入了解极地海洋的物理和生物学过程,分析生态系统与环境快速变化之间的相关性,以我国南极长城站近海作为试验区,研制了一套适用于极区的站基海洋动力和生态环境自动监测系统,并分别于2009年11月—2010年1月、2010年11月—2011年1月随中国第26次、第27次南极考察队在南极长城站长城湾海域进行了布放和运行。1水下数据接收系统系统按功能分为水下测量系统、数据传输和供电系统、数据接收系统三部分。水下测量系统对包括温度、盐度、深度、pH、有效光合辐照度(PAR)、氧化还原电位(ORP)、叶绿素、海流在内的生态要素及动力要素进行长期连续监测;数据传输和供电系统即数据传输和供电电缆,由岸站实验室引出经桥架进入潮间带预埋管,之后沿着海底连接到水下数据采集系统,主要负责岸站到水下测量系统的供电传输,并将水下测量系统采集的数据传至岸站实验室的上位机;数据接收系统由上位机及数据采集软件组成,负责定时从水下测量系统读取监测数据(系统示意图见图1)。水下测量系统由剖面测量部分和坐底测量部分组成。剖面测量部分主要由第一层剖面测量单元、第二层剖面测量单元、第三层剖面测量单元组成,其中第一层剖面测量单元、第二层剖面测量单元固定在承重缆上对温度、盐度、深度、叶绿素、PAR、ORP和pH七个参数进行测量,第三层剖面测量单元固定在坐底平台上对温度、盐度、深度三个参数进行测量。坐底测量部分即测量海流的ADCP,固定在坐底平台的常平架上。水下测量系统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2结构设计系统的结构设计主要包括系留部分及控制舱的设计。系留部分包括坐底平台、Kevlar承重缆、主浮体、释放机构、常平架以及系统连接装置。2.1其余的设计2.1.1平台的重量要求坐底平台有锚定整个系统、安装常平架、控制舱、释放机构等功能。为保证系统的稳定,坐底平台必须有足够的重量。但是考虑系统布放和回收的难度,坐底平台不宜过重。坐底平台采用“天圆地方”的框架结构,材料选用316L不锈钢棒。平台上除了安装用于固定ADCP的常平架外,还要固定释放机构、控制舱等。根据力学计算结果,通过增减锚块调节坐底平台的沉重。2.1.2系统分组成设计常平架又称万向环,由底盘、外转环、内转环、转轴和连接板四部分组成(见图3)。本系统中常平架内置于坐底平台的顶部,其上固定ADCP,通过沿两个垂直的转轴旋转保持ADCP竖直工作姿态。常平架的材料选用316L不锈钢,其表面进行防腐喷涂处理。2.1.3重建缆及其他重缆等数在系留系统中通过特殊材料加工的卸扣将主浮体、承重缆、测量单元、坐底平台等依次连接。在主浮体和第一层剖面测量单元之间接入防腐材料制成的转环以释放海流带给系统的扭矩。2.2聚甲醛材料的选用控制舱(见图4)用来放置控制电路、数据采集电路等。控制舱外壳选用耐腐蚀的聚甲醛材料,控制舱的设计考虑了耐压、密封等问题。同时,由于控制电路放置于舱内,故控制舱内部结构设计采取了防电磁干扰措施。系统的结构设计完成后,其水下工作平台示意图如图5所示。3系统控制3.1数据传输装置系统采用单片机实现测量系统的电源控制和数据采集功能。电缆数据传输采用串行通信的方式,由于是长距离(传输距离1km)传输,综合考虑选用RS485总线实现系统数据传输。系统的测量传感器包括第一层的SBE16-A,第二层的SBE16-B以及底层的SBE37和ADCP。测量数据通过双4通道的模拟开关,再经RS232接口芯片进入C8051单片机,然后由RS485接口芯片经RS485/RS232转换器传输到上位机。为了提高数据的安全性,对第一层第二层传感器附加储存器对测量数据实时存储。数据信息的传输过程见图6。3.2dc电源模块系统采用岸基有缆低压直流传输方式供电,水下部分采用DC-DC电源模块供电。由于电缆长期暴露在低温环境中,要求其具有良好的抗低温性能。为提高其耐磨性,防止海底对电缆内部电源线和信号线造成损伤,外加两层聚氨酯护套,中间采用铠装保护。3.3整体控制方案设计从传感器到控制舱间的传输,考虑到距离较长,第一层和第二层传感器的数据采集采用RS485总线实现传输;底层的ADCP和CTD距控制舱较近,采用RS232串口传输。软件设计方面,根据数据类型和海水层的不同,对第一层和第二层传感器采集数据进行时序设定,将两层数据采集时间错开,两层的数据采集时间分别为t0和t1(图7)。底层包括CTD和ADCP两个传感器,故也要分时进行数据采集(图8)。在采集数据时序划分基础上,进行软件设计,对各个传感器的采集数据是按照时序顺序执行,直到最后发送出去由上位机通过RS232接收,发送流程如图9所示。4上位机软件设计水下测量系统与岸站实验室内上位机之间的数据通信过程为上位机定时向水下采集系统发送采样指令,水下采集系统接收到采样指令后分时对各层传感器单元进行数据采集,然后把采集到的各传感器数据打包发送回上位机,上位机接收并处理数据。上位机软件利用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VisualBasic6.0开发。上位机软件包括三大功能:控制指令的发送及数据接收功能;自动发邮件功能;数据回放功能。前两个功能为定时自动执行,数据回放功能为手动执行。上位机定时通过串口向下位机发送控制指令,下位机接收控制指令并依次采集各个传感器数据,数据打包以后立即由串口发送至上位机,上位机接收数据包,在上位机软件界面上显示各传感器测量数据,并把数据按固定格式分别储存到指定路径下的两个文本文件:一个仅保存当日的采集数据;另一个保存所有采集到的数据,每次的采样数据都追加保存。上位机自动把保存当日数据的文件以附件的形式发送到指定电子邮箱。4.1上位机软件设计上位机通过“问答式”对下位机进行控制,上位机向下位机发送采样指令,下位机接收到采样指令后对进行分时采样,然后把数据打包发回,上位机收到数据后进行储存,同时在上位机软件界面上显示最近一次的采样数据。上位机软件界面如图10所示。上位机通过串口与下位机之间进行控制指令及监测数据的传输。在程序设计过程中,通过引用或设置MSComm控件的属性、事件和方法,实现上位机与下位机的串口通信。上位机控制指令的发送及监测数据接收流程如图11所示。上位机开始工作后,到达时间点后向下位机发送采样指令,下位机开始将采样数据包传输至上位机,接收完成后,上位机界面显示各传感器测量数据。采样数据同时被保存为文本文件,如图12所示。4.2至指定号码自动发邮件功能是定时把当日数据文件发送至指定邮箱。这样科研人员能够及时方便地获取南极长城湾海域生态环境及动力要素的监测数据。自动发邮件流程如图13所示。4.3数据曲线图的绘制上位机软件将数据保存后,不能直观查看某一传感器测量值的变化趋势。数据回放功能把各个测量值单独绘制随时间变化曲线,便于查看其随时间的变化趋势。选择单日数据文件进行数据回放时,绘制当日数据曲线;选择总的数据文件进行数据回放时,可以查看各个选定时间段内的数据曲线。数据回放流程如图14所示。利用微软MSChart控件绘制数据曲线图。添加MSChart对象以后,通过ChartType,Title,Footnote,Plot等属性对图表类型和外观显示等信息进行设置。采样数据按照图12中的格式进行保存,把各传感器数据从各次采样的数据中提取形成一个按采样时间排列的数组,再将数组赋值给MSChart对象的ChartData属性绘制出对应传感器数据的曲线图。数据提取过程如图15所示。5现场试验的完成情况现场试验的目的是要考核系统在南极环境中工作的可靠性,获得长期监测数据。2009年11月—2010年1月,2010年11月—2011年1月随中国第26次、第27次南极科学考察队赴中国南极长城站进行了系统的现场试验。第一次现场试运行以及第二次现场试验期间,该系统一直工作稳定。现场试验结果表明系统能够按照设计要求正常工作,水下测量系统到上位机的通讯正常,测量数据经上位机软件打包后能够通过邮件形式在每天指定时间发送到互联网上。6现场试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