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天津的商业贸易与清代的三易_第1页
清代天津的商业贸易与清代的三易_第2页
清代天津的商业贸易与清代的三易_第3页
清代天津的商业贸易与清代的三易_第4页
清代天津的商业贸易与清代的三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清代天津的商业贸易与清代的三易

一、探索了探索运河运移的过程清朝的经济和政治重点是南北分离的。为了满足首都和军队的需求,清政府每年使用大量船只通过京杭运河将数万石粮食运到北方。这是清朝历史上发挥重要作用的运河。运河船及其下属运输船称为运河,运河船运输船的粮食称为运河。天津是这数百万石漕粮运达北方的必经之地,每年装满漕粮的漕船行抵天津,然后根据运达目的地的不同再从天津分别开向北京、通州、蓟州、易州等地区。然而这些原本应该进入京通边仓的漕粮有时会因下面两种原因被截留在天津。清廷为了确保漕粮能按时进入京通边仓,对漕船开帮、过淮、抵通、达京都有时间规定,但是在由南至北长达几千里的运河上往往会出现种种意外情况,致使漕船不能在规定的时间达到京通。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防止北运河结冰阻碍漕船南返而耽误下年新运,清政府就令将这些迟至漕船所载漕粮就近截留在天津。如康熙三十四年(1695),由于闸河水浅,漕船北来迟滞,于是将“未过(天)津关船七百余只,米十万石截留天津”。1077乾隆二十二年(1757),因运河水涨溢,漕船不能遄行,恐误其回空,于是“将金山等八帮共米三十万六千余石,暂行贮截天津北仓;九江前、后两帮共米八万六十余石,暂行截贮,露囤(天津)北仓;兴武四等九帮,共米三十一万八千余石,暂截贮,露囤近河之马家庄”。1078乾隆三十年(1765),漕船北上较往岁略迟,于是令“江西尾帮漕船,截留四十万石,收贮天津北仓,俟来岁春融,再行运通,俾得(漕船)及早回空,无误冬兑”。132下乾隆四十九年(1784),因漕船南来稍迟,于是“将江广重船于(天津)北仓截留,俾得迅速回空”。306下在清朝史籍中,关于这方面的记载不胜枚举,乾隆五十四年(1789)皇帝所下的一道谕旨似乎可以概括因漕船迟至而将漕粮截留在天津这一状况发生的经常性:“嗣后各省漕船有趱行未能迅速,抵通迟误,恐致沿途阻冻,不能及早回空,在(天津)北仓截卸。”1079另外,在清朝,当漕船行驶至天津时经常会遇到其以北运河水浅或者涨溢,从而使漕船不能顺利通过直达北京、通州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清政府也往往选择将漕粮截留在天津。如乾隆三十五年(1770),春末夏初雨少,北运河水浅,漕船被稽阻于此,于是将“未过(天)津之船粮,不拘何帮,截留二十万石,存贮天津北仓备用”。528上再如嘉庆十三年(1808),北运河水势旺盛,王家庄一带又有漫口,粮船挽运艰难,清政府恐漕船回空稽缓,于是派大臣“将在后船粮酌量截留,存贮(天津)北仓,妥为照料”。628二、天津截漕转运史料由于上述原因被截留在天津的漕粮都会在适当的时候再被转运至北京、通州或者其它地方。记载转运天津截漕的史料很少,其转运的具体情形势难详述。有幸的是,雍正初年任兵部侍郎的李绂在其文集《穆堂别稿》中留下了一篇详细记载其在雍正二年转运天津截漕至通州的日记——《漕行日记四》。1笔者试根据这篇日记的记载,复原一下当时的情形,并从中窥视清朝时期转运天津截漕具体过程。1.协助转运天津截企业雍正二年二月二十日,兵部侍郎李绂缮写札子,奏请将雍正元年截留在天津的漕粮2转运至通州,并且详细条陈了转运漕粮至通州的一切事宜。另外,还奏请并获准了协助其转运天津截漕的官员,这些官员有通永道、通协副将塞都以及曾协助其在天津截留漕粮的天津卫守备张杰。是日,皇帝即予召见,并向其详询实施转运的各项事宜,准其:“尔言良是,札子已批,悉依所奏行矣。”召对完毕,李绂回到兵部衙门,发檄行知直隶巡抚及天津道镇,并径行通永道、通协副将,令其日暮出外城。2.仓场总督李二十一日早,李绂一行出京,中午抵达通州,副将塞都率领马步兵丁站队郊迎,通永道也赶来,李绂将已经奏请二人相助收米催船之事相告,然后到仓场总督衙门会晤法敏、陈守创二仓场总督,共商运漕之事。并就转运过程中之起米、收米、交米和雇船、浚河等关键环节进行责任划分。商毕,李绂笑曰:“果如是,吾无患矣。”3.准备在天津二十二日,李绂从通州行抵杨村。二十三日,抵达天津,是日以及翌日,启动漕粮起运前的准备工作。(1)封雇剥船的数量二十三日,李绂到达天津,张守备(杰)来迎,李绂将请其暂留协助起运之事告知,张守备应允:“自当随大人办完此事。”随即,道镇诸官及河间浦守(文焯)纷纷而至,其后,一同来到公馆。在公馆里,李绂首先询问封雇剥船的数量,天津道年裕回答说:“共一千四百余只。”其实当时能雇募到如此多剥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雍正年间,官方额设剥船被裁革,漕粮起剥都是雇募民船,虽然船户所得雇值不会被短少,但是他们畏惧管束,所以“每遇官顾(雇),辄避匿远地,津门四通水淀,汪洋数百里,芦苇深密莫可踪迹,差役以此为辞,因而贿纵,官府亦无可致诘”。为了避免转运时剥船难雇,于是去年在津截漕完毕后,李绂就嘱托守道及天津道,令“饬附近天津六、七州县官俱俟十二月冰冻,各船胶泊河干时,发封条封定,即无得诡避者”,所以此时才能雇觅到一千四百只剥船。是日,守道率顺德曾丞、胡倅同至,另外,又调州县佐贰首领官二十员,专司押运。(2)“日尚多,日而不雨也”二十四日早起,李绂率道镇诸官往教场察视米囤。李绂问:“曾有盗米者否?”总兵官徐仁回答说:“总兵仰体大人为国家出力,盛心看守,兵丁俱派最勤谨者,曾有一仓老鼠(通州谓盗米积贼为仓老鼠)自通州来盗米,即被兵丁拿获,交金同知杖惩,后无复觊觎者。”李绂又问:“曾有雨雪否?”徐仁回答:“雪犹可扫,雨则难免沾渍,去岁囤费省,苫盖薄也,赖朝廷洪福,大人忠诚,附近天津数十里内外并得雪,近日则各有微雨,独天津片地自囤米以来晴明至今,但起米为日尚多,将来雨水不无可虑耳。”李绂笑着说:“将来无可虑矣,君谓苫盖薄,故惧雨,旦晚当起米,即将起米之席增于未起之囤,每起十囤可增盖三、四十囤,但十日不雨,即五、六百囤俱可增席,起米尽前,加席尽后,不患席不敷也。”是日,又分遣差役往静海、靑县诸河道,及南北二淀池传齐所封剥船,刻期齐赴津门。而通州、武淸一路之潞河剥船,李绂自通州来时就饬令赴津伺候,通、武二州县共封船一千多只,此时陆续到达的已有五百余只。午后,州县及首领官又有十余人到来,于是李绂对道府诸官说:“明日可起米下河矣,春深雨水不测,早一日即可早那(挪)席片增盖未起之囤。”(3)《物权法》二四六条规定二十三日午后,李绂又会同诸位官员预定了起米规约,归纳起来,大概可以分为六条:第一,关于剥船起米的方法。先遣官将剥船编定号数,俱令其停泊在教场以南,“以五十船为一帮,挨次排列,听候起米,量船大小装载五十船,装足即委一首领官押令赴通,次号以次就岸”。第二,关于起米数量的计算方法。“夫头囤口一名,船上一名,专司换筹,囤上用小筹,船上用大筹,抗夫抗米一石至船,缴小筹一根,即给与抗钱,小筹满十换大筹壹根,缴囤口存算,不得错误”。即用大、小筹计算起米的数量。第三,关于剥船食米、船户水脚。“剥船每百石给食米一石,委佐贰一员专司支放取领报查”。“船户水脚银亦委佐贰一员,专司给发取领报查”。“押运之官查明各船所装米数给与小票,执票验领脚银食米”。可见,剥船转运截漕米一百石给予食米一石,食米与水脚银的发放方法相同。第四,关于随同漕粮一起截留在天津的席片。“专委首领一员,按米数交与船户,带赴通州转交”。第五,关于剥运耗米。“剥船赴通交米,每百石例给与耗米一石,今俱令押运官自交,无庸给与耗米”。剥船转运天津截漕至通州,按旧例一百石给与剥船户耗米一石,但此次因是委派押运官运赴通州交纳,于是就再不给剥船户耗米。第六,关于起运时间及起运时的巡查。“每日在事官员、兵丁、胥役、斛手等听一炮齐集,二炮开斛。兵丁撒列围场,周流巡查,及禁止斛手作弊、抗夫盗米,俱照原囤米时察究”。可见,起米也有统一的时间。在起米的过程中,兵丁巡查严密。条约制定后,河间府守备浦文焯对不给剥船户耗米这一条规定提出了疑议,其进言说:“所定条约可谓周到,惟不给船户耗米,令押运官自行交仓,恐船户以交米非已事,任意偷盗,防之不胜防也。”李绂回应说:“吾已筹及此矣,兵法有二重一信,吾重赏重罚,行之以信,自可无患。明日即写小示百十张,遍贴沿河村庄,军、民、铺户人等盗买粮米者,立即严拿重究,凡耗折之米俱著买米之人赔补,自无敢买米者,既无买米之人,即船户侵盗亦无地可藏矣。至巡查之法,除运官与家人昼夜更番巡察外,自津至通水路三百一十五里,分为八站,每站约二十里,派塘汛兵丁五名,天津卫干役二名,按站巡查,如兵丁拿获一买米之人,卫役不知者,兵丁赏银五两,卫役责四十板,如卫役拿获,兵丁不知者,赏罚亦如之。此辈尚难尽信,再委才能州县正官一员,带领胥役沿河往来查察,如拿获一买米之人,将汛兵、卫役各责四十,倍赏该州县胥役。正官既不屑作此弊,人多又难于串商,加以赏悬于前,罚迫于后,安有不尽心查察者?”是夜,刻米数小票及领水脚银、食米状板,刷印千张,“次日,止须各填姓名,以免参差延误”。4.开米以发米二十五日早起,第一声炮响,李绂来到教场,道镇以下官弁、兵役人等也都到齐。二炮声响,开斛起米。至当日晚,共发米二万余石,剥船三帮当夜就开行押赴通州。二十六日,开斛发米。自此日起,除雨天停斛外,日均发米二万余石。至四月初六日,共发米近四十万石。在此期间,李绂既需督促官吏发米,又要关注天气阴晴变化和运河水情,其勤勉与辛劳,不言而喻。到四月初七日日中,漕粮起运完毕。李绂同道府诸官会算米数“升斗无亏”,所囤米“颗粒未坏”,费用有余,开明细册,日暮始散。三、转运天津截粮的官员是谁负责转运对象以上即是雍正二年转运天津截漕至通州的全过程,从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认识:首先,转运天津截漕是漕船北来迟滞和北运河因水浅或冻阻不畅,东南漕粮不能按期运抵京通仓时,临时增加的一个环节。众所周知,清季漕运是维系京师军民粮饷正常、充足供给的保证,也是支撑清朝统治机器有序运转的重要物资供应体系,备受历代清廷重视。天津截漕及转运这一临时环节的妥否也理所当然的受到清廷的关切与重视。这一点可以从转运漕粮前,雍正帝亲自召见曾经负责截漕的官员李绂,垂询“转运漕粮至通州的一切事宜”,批准协运官员,准其“悉依所奏行矣”等环节看得很清楚。另外,负责转运天津截漕官员李绂费尽心思地对整个转运过程作周密安排,如为了保证有足够的船只转运截漕,其在头年就预先采取措施雇觅剥船;在具体的转运过程中,他也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如向皇帝奏请协同其转运截漕的官员、与其他官员商议转运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预案、制定转运规约等;而且他还亲自坐镇指挥整个转运过程,力求达到“米数升斗无亏,所囤米颗粒未坏”之结果。其次,转运天津截漕是一个复杂、费时、费事的事情。从其所用时间来看,从二月二十五日开斛,至四月初七日转运完毕,持续了近一个半月。从其所涉及的地点来看,其不仅涉及到起运地天津,还涉及到收粮地通州,以及从天津至通州的整个北运河,涉及的地方多,遇到的问题就多,需要解决的困难也就多。尤其是在转运漕粮的途中,若遇北运河水浅,剥船就需要等待水涨或者官府将河道挑浚后才能继续前进,这样必定会耽误时间。另外,为了防止剥船户在途中偷盗漕粮,负责人费尽心思想出预防办法,如李绂制定了“二重一信法”。从雍正二年转运天津截漕“米数升斗无亏,所囤米颗粒未坏,费用有余”这一点,可以想见负责转运漕粮的官员为此付出了何等多的心血。第三,关于负责转运天津截漕的官员。从上面所述的转运过程中可以看出,雍正二年负责转运天津截漕的官员依旧是雍正元年截留此批漕粮于天津的原班人马。主要负责人仍为兵部侍郎李绂,通仓官员、天津官员及附近州县官员一同协运。起运漕粮仍用原班人员,这一做法的目的很明确,一是截留漕粮时由这班人员负责,其对各方面的情况都比较熟悉,起运时也会得心应手。二是截留由其负责,转运仍由其负责,似乎有一种负责到底、责有所归的意味。第四,漕粮在天津的截留和转运,漕运旗丁从中得受了极大恩惠。这一点可以从雍正二年天津截漕转运过程中,李绂与湖广、江西运丁的对话中看出。三月十三日,李绂与诸官齐集公所,等待剥船回空,中午时分,有湖广、江西运丁十数人来叩首谢截留恩。李绂问:“此时何以尚未南归?”众丁回答说:“去岁羡银未及领,各帮留一二人守候,近始蒙坐粮厅给发,故来叩谢。”旧例,粮米每石给夫银一分,又每船给船头银四两,苇把银二钱,总曰羡银。因李绂去年冬天曾为其作书代请,所以前来叩谢。李绂又问:“此银发迟,致汝辈羁顿,又何以谢为?”众丁皆叩首说:“丁等蒙万岁圣恩,大人德意,此番截留,每船省银百余两,实戴数百两之惠,敢不叩谢?”李绂说:“知尔等积困,稍可纾尔力者,无不极力谋之,然未必船省银百余两也。”众丁说:“丁等悉数之,犹不止百金,自津至通,催船兵役二十余处,向俱有土物,约银二十余两。总督衙门、坐粮厅衙门、胥役、车戸、斛手、扒夫、抗夫俱有陋规,亦不下二十余两。又有三十六项无名费,亦十余两,茶果每船银十二两,投文每船一两,限单一两,自津至通舟中二十余人,往返食用一月余,亦不下十两,今俱省去,已八十余两。回空食米不给者四年矣,今悉蒙照抵湖南船装米六百余石,每船可得米二十三四石,江西船装米八百余石,每船可得米三十余石,羡银每船十二两,不及领亦已三四年,今又得此银,合回空食米计之,亦三四十两,非省百余金而何?”李绂又问:“所省百余金,何以又云戴数百金之惠?”众丁回答说:“昨岁非截留,则丁等尾帮必冻阻,即须今冬始得回南,多一年食用,非百金不可。丁等军船冻阻,今岁运丁或雇民船或造船,费数百金,例应助三之一,亦不下百余金,合计之则数百金矣。”另外,众丁又言:“现在船醵银一两为大人建生祠于天津,志不朽之感。”李绂连忙说:“尔辈误甚,此皆圣主天恩,吾何力之有?吾虽奏请,非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