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保试点地区农户参保意愿与收入的影响因素分析农户参加新农保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广东珠海斗门、茂名茂南的调查_第1页
新农保试点地区农户参保意愿与收入的影响因素分析农户参加新农保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广东珠海斗门、茂名茂南的调查_第2页
新农保试点地区农户参保意愿与收入的影响因素分析农户参加新农保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广东珠海斗门、茂名茂南的调查_第3页
新农保试点地区农户参保意愿与收入的影响因素分析农户参加新农保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广东珠海斗门、茂名茂南的调查_第4页
新农保试点地区农户参保意愿与收入的影响因素分析农户参加新农保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广东珠海斗门、茂名茂南的调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农保试点地区农户参保意愿与收入的影响因素分析农户参加新农保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广东珠海斗门、茂名茂南的调查

一、缴费标准与养老金待遇根据国务院关于新型农村社会健康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16岁以下的农村人口,未缴纳城市职业基本养老金的人,可以参与新型农村社会健康保险的(以下简称新型农村保险)。新农保基金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构成。参加新农保的农村居民个人缴费标准目前设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5个档次。养老金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支付终身。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标准为每人每月55元,年满60周岁、符合相关条件的参保农民可领取基本养老金(新华网,2009-9-7)。从2009年10月起,新农保在全国10%的试点县推开。对于新农保,农户愿意接受吗?接受的程度如何?哪些影响因素会导致他们的接受与否与接受的程度?基于此,本文以广东珠海斗门区与茂名茂南区这两个试点县(区)为例,通过实地调查与访谈,探讨农户对新农保的参保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在计量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参保意愿的影响因素,以期对新农保在整个广东乃至全国的全面推广提供具有普遍意义的借鉴。二、调查设计与调查过程珠海市斗门区地处珠江三角洲西南端,全区辖井岸镇、斗门镇、白蕉镇、乾务镇、莲洲镇5个镇,100个行政村。农业以种植水稻、甘蔗和水产养殖为主,农业人口22.4万人,2008年斗门区农业GDP达到17.0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008元,人均纯收入中非农收入占近70%。本次调查分别从5镇当中随机各选了4个村,总计20个村,200个农户。茂名市茂南区位于广东省西南部的粤西地区,现辖金塘镇、公馆镇、高山镇、新坡镇等8个乡镇、138个行政村,农业人口39万人。2008年茂南区农业GDP达到23.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276元,人均纯收入中非农收入占近40%。本次调查分别从8镇中随机抽取金塘镇、公馆镇、高山镇、新坡镇4个镇,每个镇选取5个行政村,总计也是20个村,200个农户。本次调查采取深入农户家庭、田间地头与农户进行面对面的结构式访谈,由调查人员在问卷相应的栏目进行记录的方式进行。问卷设计是否科学、正确,对调查数据的质量将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在设计问卷前,笔者对关于农户行为决策的国内外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搜集、整理与阅读,掌握了影响农户行为的具体因素,并进行了概括、总结和提炼,结合新农保的相关内容,初步形成了调研的问题。为更好地反映所调查地区农户的实际情况,笔者在珠海斗门区斗门镇对10个农户进行了首次小规模访谈。通过开放式的面谈,让农户列举出他们所关注的其他问题。根据访谈结果对设置的问题重新进行了必要的修订。为保证问卷更加科学合理,摆脱由于笔者的知识面所带来的局限性,初始问卷设计完成后,笔者请教了社会保障方面的有关学者与政府官员,并对问卷进行了局部修正。在大规模的调查开始之前,专门对由本科二、三年级学生组成的调查小组进行了专题培训,要求他们熟悉问卷中的相关概念的含义与问卷的结构,对农户不懂之处要耐心地进行解释与引导。最终形成有效问卷378份,问卷有效率达94.5%。三、农民的基本情况以及参与新型农村保险的热情本文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了录入、整理与分析,结果如下:(一)调查对象的年龄、性别与就业比例调查显示,两地区农户家庭人口规模约为4.3人,其中斗门的井岸镇农户家庭人口最少,为3.9人,而茂南区高山镇农户家庭人口最多,为4.6人;在户均耕地面积上,珠海斗门明显低于茂名茂南,茂名的高山镇户均耕地面积达到了7.9亩,而珠海斗门的井岸镇却只有3.2亩,相差近1倍多;户主的平均年龄为52.6岁,最高的镇(新坡镇)平均达到55.8岁,而井岸镇户主的平均年龄为48.9岁;调查对象平均受教育的年限为5.4年,即小学未毕业,只有珠海斗门井岸镇、斗门镇户主分别达到了7.2年与6.8年;在非农就业的比例方面,由于珠海斗门境内工业、第三产业较茂名茂南区发达得多,农户家庭非农就业的比例明显高于茂南,非农就业所创造的收入比例更是高出茂南2倍以上;户主务农的年限,斗门白蕉镇平均为16.5年,而茂名茂南的高山镇则达到了25.1年。(二)缴费天数参保数额根据新农保个人缴费基数的不同,将农户分为不愿意参加、参加个人缴费基数为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个档次。分别从总体、区域、家庭规模、户主耕地面积、户主年龄、户主受教育的年限、户主家庭非农收入的比例与户主务农的年限分析其参加意愿。1.新农保险意识宣传方面调查显示,有24.8%的农户不愿意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从调查所反馈的原因来看:有25.5%的农户还不知道有新农保这项新的政策;有29.8%的农户反映听说过这项政策但还缺乏具体了解;有24.5%的农户认为家庭收入较低,承担不起;有10.6%的农户对新农保能否让自己得到保障持怀疑态度;9.6%的农户对新农保能否持续运作明显缺乏信心而不愿意参加。在余下的75.2%愿意参加新农保的农户中:随着农户个人缴费基数档次的提高,农户选取的比例越来越少,在个人缴费基数的最高档(500元),愿意参加的比例仅为5.3%。2.组织缴费个数由于珠海斗门与茂名茂南的经济发展水平、农业发展的程度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别,两地的农户参加新农保的意愿以及选取的个人缴费基数的比例也存在不同。调查显示,不愿意参加的农户茂南区要高出斗门区近32%,而选取缴费基数100元、200元作为参保的农户的比例茂南区分别要高出斗门区近4%。在个人缴费基数比较高的300元、400元、500元区间,经济发展程度比较高的斗门区农户选取的比例要更高些,分别比茂南区高出近21%、41%与60%。这说明,农户参保的意愿与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3.缴费个数对参保家庭的影响农户家庭的人数不同,对于农户的选择意愿有着直接的影响。调查表明,在不愿参加的农户家庭中,5人以上的家庭占了绝大多数,达到54.3%。有意思的是,与此相反,选取个人缴费基数500元作为参保的农户中,55%是3人以下的家庭,5人以上的家庭仅占到15%;3人以下的家庭随着个人缴费基数的递增,选取参保的农户的比例越大,而5人以上的家庭随着个人缴费基数的增加,选取参保的农户的比例越来越小,而4~5人的农户家庭随着个人缴费基数的递增,除选取个人缴费基数为500元的比例减少外,其他基数选取参保的农户的比例却较为平稳。这可能是由于家庭人数的增加,农户所要承受的负担就越大,若再选取较高的缴费基数,对于5人以上的家庭来说,确实是要付出一笔不菲的支出,也可能是对于家庭人数较多的农户来说,由于子女较多,将自己的养老寄托在子女身上,传统的“养儿防老”的传统根深蒂固。相反,对于家庭人口较少的农户来说,有可能是由于子女较少,往往将自己的养老寄希望于社会保险而选取相对较高的缴费基数。4.小户与一般户参保时的保障作用分析根据耕地面积的大小,学者们普遍把农户分为小户、一般户、大户:小户指耕地面积大于3亩、小于5亩的农户;一般户指耕地面积大于等于5亩、小于10亩的农户;大户指耕地面积大于等于10亩的农户(关俊霞等,2007)。调查表明,不愿意参加新农保的农户中,小户与一般户占了近2/3,同时,大户所占的比例竟然达到43.6%,出现这种现象,可能是小户与一般户由于土地规模有限,在家庭收入基本以务农收入为主而收入不高的情况下,故而选择不愿意参加,有43.6%的大户选择不愿意参加则更充分地印证了土地作为农户保障的最大支撑,有其他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大户由于土地经营面积较大,可以凭借相当数量的土地对家庭起到养老保障的作用。此外,对于小户与一般户来说,随着参保个人缴费基数的增大,选择该基数作为参保的农户的比例越来越低,大多数农户选择个人缴费基数为100元、200元、300元这3个较低的档次,而对于大户来说,随着个人缴费基数的增加,参保农户的比例越来越高,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小户与一般户由于土地耕作面积有限导致家庭收入有限不能发挥土地更大的保障功能,而务农收入又占据了家庭收入的绝对比例,故而将保障寻求于新农保层面,同时选取低端的缴费基数;而大户在国家鼓励种粮的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刺激下,务农收入可观,在有相当规模的土地作保障的前提下,要么选择不参保,要么选取缴费基数较大的品种参保,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5.是否参保年龄根据户主年龄的不同,本文将农户分为青年、壮年和老年:青年是指户主年龄≤40岁的农户;壮年是指41岁≤户主年龄≤55岁的农户;老年指户主年龄>55岁的农户。数据显示,在不愿意参保的农户家庭中,老年农户达到了55%以上,其中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年龄较大,接近参保受惠的时限较短,参保受惠的额度相对较低所导致,还有就是部分60岁以上的农户,按照新农保的政策规定,不缴费只要家庭成员参保,就可每月领取55元的基础养老金。数据显示,随着个人缴费基数逐渐增大,参保农户中,青年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而壮年与老年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小。6.不同缴费天数农户的教育年限对参保意愿的影响一般而言,小学毕业或未毕业所受教育的年限为6年以下,初中毕业或未毕业所受教育的年限为7~9年,高中毕业或未毕业所受教育的年限为10~12年,而大专以上毕业的农户所受教育的年限为15年以上。调查数据表明,不愿意参加新农保的农户52.1%为小学毕业或还没毕业的农户,其次为初中毕业或还没毕业的农户。随着个人缴费基数的增加,所受教育年限在9年以下的农户选择各档次参保意愿的比例逐渐下降,而所受教育年限在10年以上的农户选择各档次参保意愿的比例则逐渐上升。这可能是由于所受教育程度的不同,农户对新农保的认识、保障的观念有着不同程度的差异。7.家庭特征对新农保制度的认知根据家庭收入状况的不同,本文将人均纯收入低于广东省2008年农民人均线6399元的农户家庭称之为困难户,将人均6400~8000元的农户家庭称之为中等户,而将人均8000元以上的家庭称之为富裕户。调查结果显示,不愿参加新农保的农户中,困难户占了52.1%,说明新农保对困难家庭来说暂时还难以承受,而30.9%的中等户与17%的富裕户不愿意参加的原因则可能是多方面的原因,有对新农保的认识程度方面的,也有对新农保的保障功能持不信任态度的。困难户随着个人缴费基数档次的递增,农户选取的比例逐渐递减,500元档次的甚至没有困难户选择。在100~300元档次范围内,中等户选取的比例是递增的,而在400元、500元两个档次则选择的中等户的比例开始下降。对于富裕户来说,随着个人缴费基数的递增,农户选择的比例越来越大。8.个人缴费天数占缴费天数的比重较低非农收入主要指农户在闲时从事其他行业所获得的收入以及农户家庭成员在城镇打工的收入。调查表明,在不愿意参加新农保的农户中,非农收入所占比例高于51%的家庭占60.6%,而非农收入在30%以下的农户家庭选择不愿意参加的却只有8.5%。但随着个人缴费基数的递增,非农收入少于30%的家庭所选取的缴费基数的档次占该档农户的比例是递减的,500元档次中,非农收入少于30%的家庭甚至只占5%;非农收入所占比例在31%~50%区间的农户,则在各档次缴费基数中所占比例表现得趋于平稳,基本占1/3左右;而非农收入所占比例在51%以上的农户,随着个人缴费基数的递增,农户所选取的比例却呈现出递增的趋势,500元档次的缴费基数,甚至占60%。9.新农保政策诱导农户参保,将占比逐渐下降,在个人成长的农户所有农户缴费时,农户以基本养老保险为主,符合社会主调查表明,在不愿意参加新农保的农户中,农户务农年限在31年以上的占53.3%。随着个人缴费基数的递增,务农年限在10年以下的农户在选取缴费基数档次时,各区间段的农户所占的比例也同样递增;而务农年限在11~30年的农户所占的比例的变化却不大,相对较为平稳;务农年限在31年以上的农户则较多选择个人缴费基数在100元、200元的档次,以后随着档次的提高,所占比例的变化是递减的。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务农年限较短的农户,受传统保障思想的影响相对较少,易于接受新生事物,同时新农保的政策诱导就是大力吸引年轻农户参保。对于务农年限较长的农户来说,在受传统土地与养儿防老保障观念影响的同时,新农保的政策规定60岁以上的农户,可免费每月获得55元的基础养老金恐怕也是重要原因。以上调查的结果表明,不参加新农保的农户占了近1/4且呈现出以下特征: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家庭规模在5人以上;大多数为户均耕地面积较多的大户;户主的年龄偏大;户主受教育程度较低,大多数为小学文化水平;家庭人均纯收入中非农收入所占比例较低。调查结果同时表明,在愿意参保的农户中:农户选取个人缴费基数的档次与家庭规模、户主的年龄、户主的务农年限成反比,而与户均耕地面积、户主的文化程度、农户家庭的纯收入与非农收入所占的比例呈正相关。四、新农保参与率测算结果为研究农户参保的意愿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明确其影响程度和显著性,本文建立了参保意愿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模型,采用378个农户样本进行分析。根据上文的调查分析,模型引入以下解释变量:家庭的规模(Human,用X1表示)、户均耕地面积(Lad,用X2表示)、户主的年龄(Age,用X3表示)、户主受教育水平(Edu,用X4表示)、家庭人均纯收入(Incom,用X5表示)、非农收入所占比重(Pnaincome,用X6表示)、户主的务农年限(Year,用X7表示)。如果用Y表示愿意参加新农保人数的百分比,结合以上解释变量的线性组合,用表达式可表示为:Y=B0+B1X1+B2X2+B3X3+B4X4+B5X5+B6X6+B7X7结合表1数据,运用MATLAB6.5软件对模型求解,在置信度为95%的前提下,回归分析可得结果如下:Y=198.06856-6.3024X1-4.8146X2-2.7544X3+6.3241X4+19.9916X5-2.5552X6-1.3813X7对模型进行残差分析(见图1)所示:从残差图中可以看出,自变量对应的9个乡镇所反映的值均没有偏离主轴,并且从整体看,其波动范围也较为狭小,平均值都位于主轴的两侧,平稳性较高,这说明了模型的拟合度比较高,拟合效果较好,与调查所得出的结果基本一致。农户是否有意愿参加新农保的几个影响因素,从其系数能分析出各因素影响农户参与新农保的概率值。计量分析的结果表明:1.农户户主所受教育的年限、农户家庭纯收入这两个变量,检验水平显著,其系数符号为正。这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农户户主所受教育的年限越长、农户家庭纯收入越高,农户参保的意愿就越强。2.农户家庭的人口数、农户家庭的土地面积、农户的年龄、农户户主的务农年限、非农收入所占的比重,这5个变量在检验水平上也显著,但其系数符号为负。这说明,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农户家庭的土地面积越多、农户的年龄越大、农户户主的务农年限越长、非农收入所占的比重越高,农户参保的意愿就越弱。这是因为:(1)由于家庭人数的增加,农户所要承受的负担就越大而不愿意参保,同时由于子女较多,将自己的养老寄托在子女身上,传统的“养儿防老”的观念根深蒂固;(2)土地既是农户的生产要素,也是农户保障的重要来源,土地越多,农户从土地得到的保障就更强,农户作为理性人,对新农保支付的意愿降低就不难理解了;(3)按照新农保农户受惠的政策,农户在年龄达到60岁以后,只要家庭成员参加了新农保,就可每月得到55元的基础养老金,故而农户的年龄越大,其参保的意愿就越小;(4)农户户主的务农年限越长,其传统的土地保障、养儿防老的保障的意识越强,越根深蒂固,而对新事物的接受与采纳就相对要低,况且其务农的年限越长,越接近60岁这个无偿得到基础养老金的年龄越近,参保的意愿也会同样降低;(5)非农收入所占的比重越高,农户参保的意愿就越弱,这是因为非农就业的收入反映了农户家庭劳动力的配置状况,也间接反映了劳动力的比较收益或机会成本。五、新农保对农户参保意愿的影响根据本文调查以及实证计量分析的结果,本文提出如下几点建议:1.加大对新农保的宣传力度。调查表明,新农保之所以有近25%的农户不愿意参保,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新农保才刚刚开始试点,在不愿意参加新农保的试点地区农户中,有55.32%的农户就是因为对新农保缺乏了解而不敢贸然选择参保的。这其中,包括户均耕地面积在10亩以上的大户与非农收入所占比例达到51%以上的农户。因此,对于各级政府来说,通过各种途径、采取各种方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