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冬季运动项目的体育科技发展现状与对策_第1页
我国冬季运动项目的体育科技发展现状与对策_第2页
我国冬季运动项目的体育科技发展现状与对策_第3页
我国冬季运动项目的体育科技发展现状与对策_第4页
我国冬季运动项目的体育科技发展现状与对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冬季运动项目的体育科技发展现状与对策

如今,我国体育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其具体措施如下:一是各级体育行政部门高度重视体育科技工作,体育系统科技意识普遍增强。其次,体育科技投入不断增加,体育科研条件显著提高。第三,体育科技的需求非常丰富。社会各界科技力量参与体育科学研究的热情显著提高,体育队伍不断增强。第四,体育科学研究的果实数量和质量显著提高,体育科技在解决运动实践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科学研究和训练实践相结合,提高运动绩效的质量,将科技含量纳入科技水平。特别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提出的“科技奥运”理念的指导下,体育科技呈现出“百花齐放、百花齐放”的繁荣环境。中国体育科技的发展处于最好的发展阶段。冬季运动项目是我国实现“奥运争光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第19届冬奥会金牌“零”的突破以来,特别是经过第20届冬奥会科技备战工作,我国冬季运动项目体育科技保障能力、服务水平和攻关能力都有了长足进步,涌现出一批较高水平的科研人才和科技成果。但是,与多数夏季运动项目相比,我国冬季项目的科研条件、科技资源、科技人才仍显不足,冬季运动项目整体研究水平不高。因此,为了适应我国冬季运动项目发展需要,必须紧紧抓住当前我国体育科技发展大好机遇,借鉴我国备战夏季奥运会科技工作经验,不断提高我国冬季运动项目的科学研究水平,为我国冬季运动项目又好又快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一、夏季运动的科技准备和冬夏两季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申办成功以来,我国体育科技工作得到快速发展,尤其是体育科技在奥运备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科技需求方面,动提出科技需求,并得到科技服务2008年北京奥运备战周期,科技工作受到了各级领导的重视,具体反映在各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和国家队主动提出科技需求,积极依靠科技攻关和科技服务,在队服务的科技、医务人员受到运动队的尊重和欢迎。本备战周期,广大教练员、科研人员更新了科研观念,科研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科研保障系统逐渐完善,体育科技力量不断壮大,重点研究领域取得了较大进展,科研与训练实践进一步结合,金牌越来越多地体现了科技含量。(二)建立以“科研”为原则的科研管理体系1.进一步促进体育科研服务和服从于备战奥运的实际需要08奥运备战周期,以促进科研和运动训练实践紧密结合为目标,推进科技管理改革。始终坚持把满足一线需求、解决实际问题作为科研管理工作的基本导向,正确处理、全面提高训练水平与提高科学研究水平的关系,坚持科研课题必须来源于运动实践一线,科研过程管理主要依托运动项目管理中心,科研成果的评价必须以实践效果为主要标准,不断改革和完善科研组织实施的方式。在科研攻关课题的立项管理方面,科研选题来自于一线的国家队,根据运动训练实际的需求提出;课题立项评审,由项目管理中心负责组织,课题评审专家组要求有国家队的主(总)教练员参与评审,在立项过程中,通过供需双方的沟通,增强科研课题的针对性。科研经费的配给、课题承担单位和承担人主要由各运动项目管理中心确定,国家队成为科研课题的“甲方”,根据运动训练的科技需要确定科研的投入。在攻关项目的过程管理方面,充分依托各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和国家队,实施全过程跟踪管理。在攻关项目的结果管理和评价方面,强调把是否解决训练实践中提出的关键问题,科研成果能否应用于训练实践,有关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和国家队是否满意作为主要依据和最终的考核标准;在科技经费的管理方面,改革了过去由科教司统一管理的方式,由运动项目管理中心根据每年的科研课题经费额度来分配经费并进行管理。这种管理方式逐步改变了过去科研人员拿到课题后,游离于运动实践一线之外,热衷于“论文情结”的现象;同时,运动队管理人员、教练员主动参与科技管理方面,也提高了自身参与科研、主动接受现代运动训练科技手段和方法的意识,应该说,在多数奥运会项目中,解决了过去长期存在的体育科研纸上谈兵,体育科研和运动训练“两张皮”的问题,体育科技真正融入到运动训练实践之中。2.积极推进科技创新,体育科研贴近运动训练实践,参与和帮助解决运动训练的关键问题创新是科技进步的源泉,是促进运动成绩提高的关键。在备战过程中,针对国家队在训练和比赛中遇到的疑难、关键问题或具有共性、基础性的问题,进行科研攻关和科技服务,在专项训练规律、运动员体能恢复与运动营养、运动员心理训练理论与方法、运动伤病防治、反兴奋剂、专项训练及比赛器材装备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紧密联系实践的创新研究。以科技创新推动训练创新,很多科研成果在备战过程中得到应用,为改进和提高训练质量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三)运动员管理服务目前,运动员医疗服务、运动训练监控、技战术分析、心理训练、专项训练器材、对手信息收集与分析、数据库和网络等体育科技成果已经在国家队备战工作中全面应用。1.加强了运动员医疗服务工作。我们开通了国家队运动员医疗的绿色通道,组织多家医疗单位,建立了医疗专家会诊和巡诊制度,深受运动队欢迎,已经成为一项基础性、常规性的科技医疗服务工作。2.重视运动员膳食营养。我们在运动队中开展运动营养知识的宣传教育,对运动员的营养和膳食进行跟踪监测,根据运动项目及运动员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膳食和营养计划,应用《运动员膳食营养分析与管理系统》为国家队提供服务。3.关注运动员心理科技服务工作。通过编写《运动员心理咨询手册》、《运动员心理调节日记》和《运动员心理调节功能性音乐》等手册,普及和推广心理训练;针对运动员的心理特点对运动员的心理状态进行咨询和调整,为运动员在大赛中稳定发挥水平提供服务。4.加强制胜规律研究,发挥多学科联合攻关作用。国家体操队在雅典奥运会后,加强了项目致胜规律研究,对体操训练系统的各要素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形成了“以伤病预防和康复性体能训练为突破口,以研究新规则下中国体操致胜规律为关键,以比赛心理稳定性为重点”的指导思想,构建了体操夺金控制系统,提高了科技服务水平,保障了训练和比赛。(四)运动员仪器与设备保障情况在奥运科技备战工作中,坚持“以备战促发展,以发展促备战”,统筹安排好科研攻关、科技服务与基础性研究、人才培养、条件建设的关系,在完成好2008年奥运会任务的同时,为使我国体育科技的总体水平和科技实力上一个台阶,进一步加强了体育科技基础条件建设,大力改善体育科研条件。1.加强训练基地的科研仪器设备建设。从2001年开始,根据国家体育总局直属训练基地的项目设置和实际需要,逐步为训练局、奥体中心、射击射箭中心、自剑中心、冬季中心、北京体育大学、秦皇岛等7个训练基地配备先进的科研仪器设备,重点解决体能康复、科研监测和力量训练等仪器设施,使这些基地的科研条件得到较大的改善。2.加强国家队便携式仪器配置。2005年,为没有固定训练基地的国家队或难以进入固定基地训练的国家队配备必要的便携、实用的小型科研测试仪器,以满足国家队进行日常科学训练的需求。2006年专门为高原训练基地配置仪器设备,为解决高原科学化训练提供了有力的保障。3.开展国家队体育科技信息化平台建设。为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国家队科学训练和管理水平,满足2008年奥运备战需要,国家体育总局在17支国家队建立了体育科技信息化平台。该平台为教练员不断深化对项目发展规律的认识,科学地制定训练和比赛计划提供参考依据。4.加强重点实验室建设。为备战2008年奥运会科技任务的需要,2002年以来,在国家体育总局直属单位组织实施训练监控、运动心理、运动医学、运动营养、体育信息、体能训练与恢复等6个重点实验室建设。为了充分利用好地方的体育科技资源,调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有关高校、科研机构参与体育科技工作的积极性,2006年开始,在全国筹建了一批既能为国家队转训期间提供科研攻关与服务,又能为地方搭建高水平的研究平台,在全国布局建立一批重点实验室,其中也包括冬季项目重点实验室。(五)组建以专家为核心的研究团队,领导团队的建设,提高科技保障水平奥运会科技工作是个较大的系统,有效的组织工作非常重要,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备战中,通过组建4个“奥运科技专家组”,36支国家队科研团队,近千名参与奥运科研攻关项目的科研人员等构成三个层次科技服务保障体系,全方位服务于国家队。1.建立国家队科研团队负责人制度。为进一步发挥举国体制的优势,吸纳全国高水平科技人才参与备战奥运会的科技工作,我们在36支国家队(组)建设形成集训练监控、体能训练、运动营养、医务监督等多学科综合参与的科研团队,确定了各国家队科研团队负责人,建立了一套与训练紧密结合,高效的、具有合力的科技保障运行机制,整合科研力量,开展多学科、综合性科研攻关,解决国家队备战中的关键问题,实现运动训练全方位科技保障。2.成立备战奥运专家组。为充分发挥高水平科技专家在科学化训练中的作用,为缓解国家队对科技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与驻队科技力量不足、水平不高的矛盾,成立了备战08奥运科技专家组。专家组是集全国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和学者,组成高原训练、训练监控、伤病防治与康复、心理调控等4个专家组。专家组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国家队的科技需求,以“专家下队”等形式,采取指导、咨询、巡诊、会诊等办法,有针对性地解决当前训练中的问题。3.加强了国家队驻队科技人员、医务人员配置,加强体能、康复、心理等紧缺人才和在一线工作的科技医疗人员的培训工作。逐步完善训练、科研、医疗三位一体的科技服务体系,制定和认真落实各项医务制度,科技保障制度,积极做好运动员伤病的预防和治疗工作,促进科学训练水平的不断提高。二、中国冬季运动项目的科学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效(一)重视科技攻关,为冬奥会训练研究奠定基础据统计,备战2006年冬奥会,国家体育总局2003—2005年冬季运动项目科研课题投入400万元,立课题14项。在课题实施过程中,注重调动社会科技力量参与,增强创新活力,如2003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所承担的科研攻关课题,使我国冬季项目拥有了科技含量高和具有创新价值的成果;注重训练装备的研发,开展了《便携式数控冰刀测量与研磨机的研制》、《数控冰刀测量与研磨机实用化和服务》等攻关研究;注重科研攻关的实效性,如沈阳体育学院承担的《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备战06年冬奥会综合攻关研究》课题,为运动员在比赛中成绩的取得奠定了强有力的支撑。如北京体育大学承担的“短道速滑国家队备战2006年第20届冬奥会科技攻关研究”课题组,主要对“运动员有氧和无氧能力的诊断与冰上陆上训练主要肌肉用力特征分析”课题攻关研究。经过这一课题的研究,队伍的专项力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并在比赛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二)引进先进的仪器设备,保障冬季项目的科研条件1.科研基地仪器设备条件得到改善。在国家体育总局专项资金和冬运中心辅助资金的支持下,分批投入940万元,购置了力量训练、科研测试、体能恢复和医疗康复4大类200多件仪器设备,极大地改善了冬季项目科研条件。2.为国家队配备先进的便携式科研仪器设备。针对冬季运动项目训练地点分散和比赛地点经常变化等特点,根据备战需要,为承担奥运任务的国家队配备了52类89件先进的便携式科研仪器设备,提高了国家队科技保障水平。(三)重视冬奥会科技的研究,发挥技术保障作用1.筹建冬季运动训练科研基地,谋求多方科研单位的合作,借助科研院所丰富的人力和智力资源,提高各国家队科研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冬季运动项目管理中心与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合作,建立了“国家体育总局冬运中心北京体育大学备战2006年冬奥会科研工作站”。由北京体育大学派出教授和研究生,针对冬季运动项目的实际需要,通过科研攻关、随队科技服务、专家授课、教练员运动员管理人员的短期培训、信息交流等多种形式,为各国家队的科学化训练提供了科技保障。2.建立了科研监测系统。各项目国家队和国家集训队购置了科研设备,建立了科研监测系统,配备了随队科研人员。在生理生化、运动员伤病防治及疲劳监控等方面及时进行监督处理,为教练员参考科学数据,安排训练量和强度、调整训练安排提供了科学根据。3.加强冬季运动项目重点实验室建设。为提高冬季运动项目科研实力,充分发挥举国体制优势,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冰雪项目研究。我们在省(市)新建立的28个国家体育总局重点实验室中有4个是专门为冬季运动项目所设立的。它们分别是沈阳体育学院、哈尔滨体育学院、吉林体育学院和黑龙江省体育科学研究所。这些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将在冬季运动项目的科研攻关与服务上发挥重要作用,其中,沈阳体育学院在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速度滑冰、跳台滑雪、U型场地单板雪上技巧等方面优势明显;哈尔滨体育学院的重点实验室已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特点,不但科研成果丰富,而且科研成果转化工作也做得比较好,如“短跑道速度滑冰模拟力量训练器”、“高山滑雪模拟训练器”、“越野滑雪模拟训练器”、“磨滑雪板机”、“新型冰刀连接装置”等已获得国家专利,并在国家队运动员训练及省高校运动训练队中得到应用,其研制的“GTL一1型高架托拉式滑雪索道”在滑雪场得到应用,不但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也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研制出的“坡齿式四季滑雪塑料滑道”成功实现了冬季运动项目“雪陆双周期”的教学训练目标,2005年研制的“普及型KLAP教学冰刀”填补了我国在新式冰刀方面的技术空白,已获得实用新型专利。4.组建了备战冬奥会科技专家组。为充分发挥“举国体制”优势,组织全国科研院所、体育学院的资深专家组成备战冬奥会科技专家组,根据备战需要,采取专家下队监测指导、专题讲座、专家会诊等方式,从伤病防治、理疗恢复、膳食营养、心理调控、体能训练等方面为国家队备战冬奥会提供全方位的科技服务。(四)中国体育科学研究与科技服务综合研究的成果获得部分认可在备战2006年冬奥会期间,广大体育科技工作者与教练员、运动员密切合作,课题立项紧密结合实际,勇于创新,不断提高冬季运动项目训练的科学化水平;课题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训练实践,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为我国健儿在2006年冬奥会上取得优异成绩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这些研究成果得到各方面的认可,多项研究成果获得中国奥委会的奖励,其中,“第二十届冬季奥运会短道速滑夺金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综合研究”项目获第二十届冬奥会科技奖励一等奖;“第二十届冬季奥运会自由式滑雪夺金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综合研究”和“第二十届冬季奥运会花样滑冰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综合研究”项目获第二十届冬奥会科技奖励二等奖;“第二十届冬季奥运会速滑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综合研究”、“第二十届冬季奥运会科研信息综合研究”和短道速滑滑行数据测量技术的研究获第二十届冬奥会科技奖励三等奖。三、冬奥会冬奥会项目科技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综上所述,我国体育科技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体育科技在推进运动技术提高,促进体育事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几年冬季运动项目科技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备战2010年冬奥会的备战形势和国人的期待,对冬季运动项目科技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体育科技要为巩固我国冬奥会金牌项目,缩短潜优势项目赶超冰雪强国的差距,增强我国冬季项目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拓展和提高新的优势项目的水平起到支撑和保障作用。但是,我国冬季运动项目与夏季项目科技工作比较而言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冬季项目科技工作起步较晚、底子较薄;缺乏高水平的科研带头人,技术含量高的科研成果还不多,从事冬季运动项目科研人员数量少,科研队伍尚需加强;科研攻关和科技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多学科、综合参与的科研团队还未形成。现在距2010年冬奥会仅有两年的时间了,我们要认清形势,紧紧抓住当前体育科技发展的大好机遇,借鉴夏季运动项目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的成功经验,充分利用夏季运动项目的研究资源和研究队伍,扎扎实实做好新冬季奥运备战的科技保障工作,不断提高冬季运动项目科学研究水平。(一)进一步细化计划,明确发展目标冬季运动项目要根据总局《2001-2010年体育科技发展规划》和《体育科技“十一五”规划》所制定的发展目标与任务,进一步细化我国冬季运动项目科技发展计划,明确今后冬季项目科技发展的目标。计划的制定要着眼于巩固我国冬奥会金牌项目,提高潜优势项目的训练水平,增强我国冬季运动项目的综合实力,构建冬季项目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为冬季运动项目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坚实的科技支撑。(二)做好反思工作,改善科研条件坚持以备战促发展,以发展促备战的指导思想。2010年的冬奥会是我们冬季项目科技工作的重点任务,我们要尽最大努力,调动各方面力量来做好备战2010年冬奥会有关的科技工作,同时,我们要充分抓住备战冬奥会的机遇,全面提升我们体育科技的总体实力和水平,争取能够显著地改善我们的科研条件。具体措施:一是继续通过承担备战奥运会的攻关课题,调动全国的科技力量参与奥运会备战工作;二是通过开展重点实验室建设,引导全社会的科技力量做好国家队的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工作;三是进一步发挥高水平科技专家组在指导、咨询、巡诊、会诊等方面的作用。(三)重视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为冬季运动项目持续支持奠定坚实基础冬季运动项目发展离不开科研攻关和科技服务,实践证明,加大科研课题经费投入、加强体育科技基础条件建设,对于促进运动项目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可以解决项目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关键问题,从而提高我国冬季运动项目竞技实力。冬季运动项目要继续争取国家、地方对冬季运动项目的持续支持,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科研立项要坚持“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统筹考虑、系统安排,优化配置、整合资源”的立项原则,提高体育科技经费的使用效益,为科技攻关和服务提供物质保障。(四)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冬季项目要借鉴我国夏季奥运会备战科技服务保障体系,使科技工作全面服务于国家队的需要。应重点加强国家队驻队科技人员、医务人员配置,加强体能、康复、心理等紧缺人才和在一线工作的科技医疗人员的培训工作。加强科研团队建设,缓解国家队对不同学科的需求与驻队科研人员专业单一、数量不足之间的矛盾。同时,引导各国家队和科研单位或院校之间直接建立固定的合作伙伴关系,通过承担科研项目的方式,为备战奥运会的科技工作提供多学科的支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