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2-T+3498-2023载白僵菌螟黄赤眼蜂防治大豆食心虫技术规程_第1页
DB22-T+3498-2023载白僵菌螟黄赤眼蜂防治大豆食心虫技术规程_第2页
DB22-T+3498-2023载白僵菌螟黄赤眼蜂防治大豆食心虫技术规程_第3页
DB22-T+3498-2023载白僵菌螟黄赤眼蜂防治大豆食心虫技术规程_第4页
DB22-T+3498-2023载白僵菌螟黄赤眼蜂防治大豆食心虫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CCSICS65.020CCSB05吉 林 省 地 方 标 准DB22/T3498—2023载白僵菌螟黄赤眼蜂防治大豆食心虫技术规程TechincalcodeofpracticeforsoybeanborercontrolTechincalcodeofpracticeforsoybeanborercontrolbyTrichiogrammachiloniscarryingBeauveriabassiana2023-09-282023-11-16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发布前 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吉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正坤、李启云、路杨、隋丽、周淑香、赵宇、毛刚、刘剑。载白僵菌螟黄赤眼蜂防治大豆食心虫技术规程范围本文件确立了载白僵菌螟黄赤眼蜂防治大豆食心虫的程序,规定了载白僵菌螟黄赤眼蜂防治大豆食心虫的原材料准备、载菌和放蜂等阶段的操作指示,描述了防治记录及档案等追溯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利用载白僵菌螟黄赤眼蜂防治大豆食心虫。(GB/T19562大豆食心虫测报调查规范GB/T25864—2010球孢白僵菌粉剂DB22/T2865—2018DB22/T3199—2020DB22/T2865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DB22/T2865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载菌螟黄赤眼蜂TrichogrammachilonisIshiicarryingBeauveriabassianaVuill携带球孢白僵菌孢子的螟黄赤眼蜂。放蜂器releasedeviceofTrichogrammaspp.DB22/T2865—2018,3.5]4防治流程防治流程包括原材料准备、载菌和放蜂3个阶段,程序流程如图1所示。图1防治流程螟黄赤眼蜂载菌前螟黄赤眼蜂的质量至少应符合DB22/T3199—2020附录A中合格蜂要求,具体指标见表2。螟黄赤眼蜂载菌前螟黄赤眼蜂的质量至少应符合DB22/T3199—2020附录A中合格蜂要求,具体指标见表2。表2螟黄赤眼蜂质量分级标准6载菌助剂喷雾0.001g/mL淀5原材料准备质量应符合GB/T25864—2010中4.2要求,具体指标见表1。表1球孢白僵菌粉剂控制项目指标项目指标含孢量高孢粉≥1000亿孢子/克低孢粉(100±10)亿孢子/克孢子萌发率高孢粉≥90%低孢粉≥90%毒力LT50高孢粉LT50≤5d低孢粉LT50≤6d杂菌率高孢粉≤5%低孢粉≤10%干燥减量高孢粉≤10%低孢粉≤10%细度高孢粉全部通过160目筛低孢粉全部通过35目筛贮存稳定性在5℃条件下贮存180d,孢子萌发率大于标明值的80%抽样检验项目优质蜂合格蜂不合格寄生率/%≥85.080.0~84.9<80.0羽化破壳率/%≥80.065.0~79.9<65.0绿卵率/%≤2.02.1~4.0>4.0单卵蜂数/头80.0~100.070.0~79.9<70.0遗留蜂率/%≤15.015.1~25.0>25.0畸形蜂率/%≤5.05.1~10.0>10.0雌蜂百分比/%≥85.080.0~84.9<80.0按照28g球孢白僵菌高孢粉与1000mL柞蚕卵的比例,将润湿的柞蚕卵与球孢白僵菌孢子粉进行混合,使柞蚕卵表面均匀吸附球孢白僵菌孢子,每个放蜂器放100粒柞蚕卵。每头赤眼蜂携带1×104个以上的球孢白僵菌孢子。7放蜂时期按照GB/T19562中要求对田间大豆食心虫成虫进行调查,当大豆食心虫成虫出现时开始第一次放蜂;间隔5d~7d,进行第二次放蜂;视大豆食心虫发生程度,进行第三次放蜂。数量每公顷每次投放45个放蜂器,每个放蜂器含100粒柞蚕卵。20m~23m7d8记录档案8记录档案对防治过程、防治效果及时详细记录,定期归档。档案保存期限至少2年以上,做到可追溯。记录内容见表3和附录A。表3大豆食心虫防治过程记录序号放蜂地点放蜂时间防治面积放蜂器投放数量(个)备注附录A(资料性)大豆食心虫防治效果记录按照GB/T19562中第2章的规定,在防治田和未防治田中,随机各选择1000m2,按对角线法取5点,每点1m2,割取点内所有大豆植株,分别从防治田和未防治田的混样中取出1000粒以上的大豆,调查虫食豆粒数。调查结果记入表A.1。虫食率和防治效果分别按式(1)和式(2)计算,将结果填入表A.1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