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民居建筑浅谈色彩在中国传统民居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摘要,我国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就在各类建筑中运用各种色彩,用来提高各类建筑的艺术欣赏价值,表现各类建筑文化丰富的象征意义。中国唐代之前的建筑里没有五彩缤纷的色彩,主要显现的是木材建筑材料的本色原色。关键词:中国:传统民居建筑:色彩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拥有辽阔疆域,悠久的历史,多种多样的自然环境,不尽相同的社会经济环境。在历史发展的漫长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各地不同的民居建筑形式,纷繁复杂的地理环境烙印深深地印在了传统的民居建筑之中,栩栩如生地反映了人与自然环境、人与社会的关系。如果说西方的建筑是一部石头的史诗,那么拥有上下五干年文明历史的中国的建筑就是一部木头的史诗。古代建筑的颜色最初是体现自然的功能,中国唐代之前的建筑里没有五彩缤纷的色彩,主要显现的是木头材料的本色。直到唐代,在建筑上有了规划的统一,礼部主管建筑,建筑上体现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就此产生了。在此时期的建筑中,通常运用白色与朱纤的结合,由此产生了悦目鲜艳、明快简洁的色彩之美。特别是当统治阶级皇室特用的色彩一一黄色成为专用色后,皇帝住的宫殿和皇家寺院主要以黄色、红色为主色调,红色、蓝色、青色等则为王府官宦等级运用的建筑色彩色调,而民间屋舍只能用里色、灰色、白色等色调。总的来说,从唐朝开始到明清时期漫漫历史长河之中,山于封建等级制度日趋完善,色彩在建筑上也逐渐分出等级。可以这样说,中国历史上的建筑色彩运用是封建统治阶级用来维护自己利益的一种表现。色彩,是建筑的视觉艺术之一,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变幻莫测、五彩缤纷的色彩世界中,人们在视觉上感受的色彩丰富多样。色彩按不同种类可以划分为原色、复色和间色,作为色彩的样貌系别而言,则主要分为有彩色系和无彩色系两大类。无彩色系包括灰色,人们一说到灰色,大多会把它与悲观、消极、伤心等词关联想象在一起,但是我们现在看到的遗留下来的老四合院的灰色调却不完全是悲观、消极、伤心建筑文化理念的体现。灰色色调本身具有一种弹性,相比黑色来说更加内敛,含蓄,相比白色而言史显深沉、优雅,灰色色调是介于白和黑两色之间的一种中立色彩,从色色调这种色彩属性表现了一种高雅、谦让、中庸、温和、平凡的意蕴,北京四合院和安徽徽派的建筑色彩中的灰色色调正是表达了这样一种情绪。中国传统民居建筑如何正确地运用色彩,对表现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功能、反映建筑特征至关重要。本文探寻色彩与中国传统民居建筑设计的关系,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色彩在中国传统 设计中的作用和重要性。中国传统民居建筑色彩具有地域性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对色彩的偏好喜爱有所不同。例如,北方民居建筑的代表一一四合院,其主要颜色构成是红、灰、绿。作为民居的四合院主色调是灰色,如灰墙、灰瓦。灰色是建筑材料的原色,由于封建社会对建筑装饰有严格等级规定,普通民居不可用琉璃瓦,也不可用红墻。配色是红色,一方面是中国传统文化对红色的偏爱,另一方面是在建筮制造时,为保护木柱建材,在木柱上昴刂的涂料中掺入了猪血。绿色是院子里的绿植。普通的居民四合院也采用高彩度的朱红色彩,但是朱红色彩运用是有限制的,通常只用在建筑屋檐的连檐瓦凵花门垫板,或者运用在强调明暗对比或强调某些特殊部位的地方。而南方民居建筑的代表一一徽派建笪,其色彩特点为粉墙瓦,高高的马头墙,灰黑的鱼鱗瓦、灰白的墙体,层叠错落,相映生辉。徽派建筑的色彩与其建筑材料息息相关,其建筑多就地取材,采用当地的竹、木、砖,石。选材注重材料本身的色彩、花纹、质地,注重“帅法自然”,使其与环境和谐统一。徽派建筑色彩的黑白灰并非纯粹的黑白灰,由于气候、风化水气、环境色的原因,使其建筑呈现一种冷暖相交的多元色,以暖木色点缀为主,简洁而富有变化、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色彩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民居建筑民居建筑中所用的色彩设计需要考虑该建筑与其周围环境的关系。这里所说的环境,指自然环境,即建筑周围的山水及自然风光等自然环境。在运用民居建筑色彩时,要把民居建筑色彩与周围环境尽可能和谐统一,互相尊重,达到协调一致的色彩效果《、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色彩可以传递传统文化信息例如居住建筑之一的四合院,其彩绘、装修、雕饰都体现着传统文化和民风民俗,表现出人们对美好、幸福、吉祥、富裕的追求向往。如花瓶内安插月季花的图案寓意“四季平安”以寿字、蝙蝠组成的图案样式寓意“福寿双全”。四合院设计是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典型代表,是中国传统建筑形式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精髓,它凝聚建筑艺术和历史文化于一体。再如徽派民居建筑,其代表元素为极具个性的白墙瓦、变通的小窗、细纹的墙角、铺满青砖的步行道、镂空的通而不透的屏风墙,以及富有文化色彩的石雕、砖雕和木雕。中国民居在外在色彩形式上,千百年来都是雅致的黑白灰为主,素色原色是其主要特色,黛瓦白墻形成了很好的宁静效果,给人以淳朴清爽之感。一些传统民居还体现了道家崇尚自然的美学思想,在民居建筑上表现为飘逸.,雄浑、淳厚、古朴,淡泊、天真、稚拙等风格。这些极具特色的建筑为中国传统民居建筑装饰色彩起到了领头的作用,为中国古建筑的传承点燃了希望。四、中国传统的装饰色彩被赋予了美好的含义如四合院的许多彩画纹饰都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和吉祥寓意。还有徽派特色的大型屋脊脊吻装饰件:正吻、蹲脊曾、垂脊吻、角戗、套兽等,它们的来历都附会了许多有趣的传说,诸种说法皆为庇护平安、寄寓生生不息之吉意。五、中国传统民居建筑色彩有其基本原则l.地方特色。许多民居建筑具有自己特有的色彩,在对民居建筑进行色彩设计时,要注重当地的地方色彩特色与色彩协调。一个成功的建筑物外表面色彩的设计,主要看它是否能把周围的建筑物与传统文化的色彩协调起来。不同的文化背景具有不同民居建筑的色彩构成要素,这从世界各地不同地域的民居建筑的形象中可以得到佐证。环境与建筑色彩相互结合,贵在统一与和谐。2,迎合人的心理。每当人们想起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物,紧接着就是对该建筑或厚重、或明快,或浪漫等印象的色彩联想。优良的建筑色彩构成,能使居住在其中的人们得到愉快的视觉美感享受:反之则会带来视觉环境污染,让人心情不安和烦躁。3、整体统一协调。建筑离不开色彩,色彩是表达建筑内涵最直接的方式。建筑不仅包括建筑物外形轮廓的变化,还包括建筑外表面色彩的丰富多样性。在民居建筑的色彩设计中必须从建筑物整体上考虑,处理好各个细节部位,让整体与部分和谐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使其整体感强且色彩丰富,同时兼顾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也要考虑色彩的流行性、象征性等诸多因素。六、结语民居建筑要有整體效果,就不能缺少色彩的协调作用。色彩是民居建筑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中国传统民居建筑色彩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东方色彩体系。安详宁静的传统民居建筑,这是前人带给我们的财富,前人的艺术与文化要加以保护更要去学习了解,进而加强对传统民居建筑色彩的研宄与运用。通过探宄前人在当时对色彩的理解,我们从中也得以窺视当时的文化生活、风俗、艺术发展情况,了解其对色彩的运用方法,它所表达的意义,它所达到的效果等。通过对其研宄与认识,将这些经验加以总结和拓展,以此引发一个理念,即色彩在中国传统民居建筑设计中具有重要意义,倡导人们去探索前人遗迹,发扬中国古代文化。参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3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2章 三角形2.5 全等三角形第5课时 SSS说课稿 (新版)湘教版
- 2024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17课《草房子》说课稿 鄂教版
- 25《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说课稿)-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 第一章 电磁感应 4 楞次定律说课稿 教科版选修3-2
- 2025深圳市途安汽车租赁有限公司租赁合同
- 2025地区代理合同样式详细版
- 2024年四年级英语下册 Unit 5 What will you do this weekend Lesson 27说课稿 人教精通版(三起)
- 2023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第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第2节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说课稿 (新版)新人教版
- 个人消防安装合同范例
- 俄罗斯电梯采购合同范例
- 一人出资一人出力合伙协议范本完整版
- 2022年北京海淀区高三一模物理试题和答案
- 施工工法的编写与申报(完整版)
- 歇后语大全500条
- 2024年北京法院聘用制审判辅助人员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浙江省农发集团社会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慢性压力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与调理方法
- 杏花乡卫生院岗位说明样本
- 《白蛇缘起》赏析
- 苏教版2022-2023学年三年级数学下册开学摸底考试卷(五)含答案与解析
- 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英语备课组工作总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