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社会学院本研贯通人才培养方案_第1页
哲学社会学院本研贯通人才培养方案_第2页
哲学社会学院本研贯通人才培养方案_第3页
哲学社会学院本研贯通人才培养方案_第4页
哲学社会学院本研贯通人才培养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哲学社会学院本研贯通人才培养方案一、简介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有机衔接本科生与研究生阶段的知识学习、科研训练和能力培养,构建一流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兰州大学本研贯通人才培养计划实施办法》,结合我院实际,制定《哲学社会学院本研贯通人才培养方案》。哲学学科简介基本情况:本学科1975年筹建哲学系,1978年开始本科招生。1985年建立中国哲学硕士点并开始研究生招生。哲学学科现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为甘肃省重点学科。本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为C+。据广州日报数据和数字化研究院(GDI智库)发布的“GDI大学一流学科排行榜(2020)”,兰州大学哲学学科位于榜单第26位。四十多年来,本学科汇聚了韩学本、刘文英、袁义江、林立等一批杰出学者,为党和国家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社会栋梁。现有专任教师28人,具有博士学位者占比86%,教师年龄、学缘、职称结构好,国际化程度高。本学科主办学术期刊《科学·经济·社会》。学科方向与优势特色:四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哲学学科一直注重原典教学和学术创新。八个二级学科聚集力量、蓄势待发。现下设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和科学技术哲学四个学科方向,并在马克思早期思想、中国哲学思维方式、心性-功夫论、德国哲学、阿拉伯哲学、农业伦理学等研究方向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社会学学科简介基本情况:社会学专业1996年开始招收社会学专业本科生,2002年招收硕士研究生,2006年成为甘肃省重点学科,2010年开始招收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MSW),2020年获批国家一流社会学专业建设点,并入选首批国家老龄科研基地。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拥有一支学科梯队合理、学科特色鲜明、科研与实践结合紧密的教学研究团队。教师队伍中教授4人,青年研究员1人,副教授9人,讲师1人,形成了西部社会学、环境社会学、民族社会学、人口社会学、社会政策与社会评价、社会调查方法、贫困与社会性别等社会学优势学科方向。依托教师的科学研究项目,社会学专业学生参与了大量的社会调查实践。专业的培养与训练使学生具备了系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操作能力,一批优秀的社会学专业学生活跃于相关领域,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学科方向与优势特色: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的培养理念,让学生在完成专业基础理论和方法学习的基础上,在教师的指导下自选研究课题,自主开展项目研究,使学生真正成为专业基础扎实、综合素质优良、行动能力强的创新型人才。以科学研究带动本科教学提升,将本科生开展科学研究纳入本科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社会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兰州大学社会学专业的鲜明特色。二、培养定位与目标兰州大学以建设双一流大学、培养面向未来的精英为目标,培养品德高尚、理想远大、人文底蕴与科学素养深厚、理论基础与专业技能扎实,具有健康体魄与家国情怀、国际视野与面向未来的创新引领型人才,这同时也是哲学和社会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哲学社会学院本硕贯通培养方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探索多维度考核评价模式,着力实现学生成长、国家选才、社会公平的有机统一。服务国家战略,招生培养一批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青年学生进行长期哲学、社会学专业培养,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输送优秀后备人才。具体而言,哲学和社会学专业本硕贯通培养方案计划培养既具有敏锐哲学、社会学意识,又具有浓郁人文情怀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既有扎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又能切入时代大问题的本硕贯通毕业生。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精英教育与公民教育相结合,培养视野开阔、基础扎实、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毕业生;培养面向未来,面向实践,既能够进一步从事哲学、社会学或其他学术领域、尤其是战略领域的研究,又能够在各行各业从事具体工作的优秀人才。三、素质与能力要求本硕贯通培养方案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总体达到以下三项基本要求:思想素质。本硕贯通培养方案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培育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求真、求善、求美,追求真知、探索真理,培养高尚、正直的道德修养,立志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做出贡献。要追求身心协调,培养丰富的人文涵养,积淀知识底蕴,塑造全面发展的审美境界。健康体魄。本硕贯通培养方案要求学生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和军事训练要求。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具有健全的心理素质和强健的体魄。具有基本体育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技能。专业要求。哲学专业本硕贯通培养方案要求学生需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的理论与历史,以及逻辑学、伦理学、美学、宗教学、科学技术哲学等领域的专业知识。准确理解与把握本专业的根本问题,能够有效跟踪哲学——科学最新发展方向,了解学术前沿动态和热点问题。具有较强的阅读、思辨、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具有敏锐的问题意识,既能够沉潜于思想世界、保持思想的品格与尊严,又能够适应社会、适应生活;有能力运用所学所思贯通传统与现代、“中学”与“西学”、思想与现实之间的隔阂,并善于在现实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达到专业阅读水平,具备基本的外文写作能力。社会学专业本硕贯通培养方案要求学生立足于“一带一路”要道的西部中国社会,着力培养全球眼光、中国意识与西部责任担当皆具,同时,掌握学术研究交叉融合的前沿领域与中国西部社会的区域特点,具有领导力、交叉研究意识以及社会学专业研究能力的学术型人才。具体而言,培养学生熟练掌握社会学专业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具备国情意识和国际视野,具备联系中国社会实际并运用量化或质性研究方法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跨文化沟通和自我调适的能力、服务社会与管理社会的能力,具备较高理论素养、较强实践与创新能力的人才。四、选拔方案本硕贯通计划学生的选拔,由教务处和研究生院联合统筹组织,由哲学社会学院具体实施。本科学籍第二学年末,符合申请资格的本科生,可自愿向学院提出申请,通过选拔者方可进入本硕贯通计划学习。学院组织专家组,对学生进行选拔。选拔工作实施细则详见《哲学社会学院本研贯通计划学生选拔工作实施细则》。五、学制、学分及授予学位(一)学制本硕贯通基本学制为6年:“2+1+3”。其中“2”为本科四年制的本科大类学习年限,“1+3”为本研贯通学习年限。(二)学分本研贯通计划学生在本科阶段前两学年与非计划学生培养方式一致,学分要求一致;从大三学年开始,在参与原培养任务的基础上,为其配备专门导师,开展针对性科研训练,并设置学年论文任务。从大四学年起,正式进入研究生课程学习阶段,与非计划研究生学分要求一致。退出本硕贯通计划的学生,在原专业继续完成本科学业,所修课程及学分根据原培养方案进行认定和转换。1.本科:哲学专业:145学分(本科)社会学专业:145学分(本科)2.硕士研究生:哲学学科:总学分≥32学分,其中课程学分≥26学分,必修环节6学分社会学学科:总学分≥33学分,其中课程学分≥27学分,必修环节6学分(三)学位本研贯通学习的学生按照不同培养层次授予学位:前四年为本科生学籍,满足本科毕业要求授予学士学位;后两年为研究生学籍,满足硕士学位授予要求授予硕士学位。七、本科所修课程要求哲学专业:(一)公共课1.公共基础课公共基础课包括思想政治类、外语类和军体类课程,由学校统一开设,所有专业学生均须修读。共计35个学分。类型课程号课程名称周学时学分开课学期思想政治类130900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31130900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332130900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331309004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4441309005形势与政策121-5外语类1307001大学英语3121-4军体类5604001体育141-41604001军事理论课1412.专业大类基础课哲学社会学院哲学专业归属于人文专业大类(含文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外国语学院、哲学社会学院等专业)。为突出大类培养、强化学科交叉,专业大类基础课旨在奠定学生本专业或跨专业学习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之深厚基础,为学生本专业或跨专业的深入学习、自主选择提供专业交叉融合和学业进阶的路径。专业大类基础课由该课程的相关学院负责,面向人文专业大类的学生统一开设。专业大类基础课须修读不少于8个学分,其中,《职业生涯规划》、《兰大导读—哲学概论》、《逻辑学导论》为必选课。类型课程号课程名称周学时学分开课学期专业大类基础课1301000文学概论2211301004戏剧影视艺术概论22213070992外国文学概论22113070991外国文化概览2221303001史学概论3321304027哲学概论3311304028逻辑学导论3311304103A职业生涯规划(专业导读)222(二)专业课专业课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了解本专业的前沿科学技术和发展趋势,培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专业课分为专业核心课、专业限选课。1.专业核心课专业核心课是本专业学生掌握和提高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必修课程。专业核心课共计14门,须修读38个学分。类型课程号课程名称周学时学分开课学期专业必修课1304029中国哲学通论3311304030西方哲学通论3311304031马克思主义哲学史3321304037中国哲学原著选读3321304038西方哲学原著选读3321304032伦理学基础3331304041古希腊哲学2231304040先秦哲学2231304039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读3331304034宗教学基础3341304035美学基础3341304042近代西方哲学2251304036科学技术哲学3351304046宋明理学2252.专业限选课专业限选课是提升学生专业素养,拓展专业思维,培养专业兴趣的重要课程。学生应至少修够23个学分,11门次课程。其中,《哲学课外阅读》具体修读要求为:由学院统一列出书单,要求学生根据书单内容选择性阅读,每学期至少阅读完1部著作,并在学期末提交1篇读书报告。类型课程号课程名称周学时学分开课学期专业限选课程1304033形而上学2231304045数理逻辑2231304053中世纪哲学2241304062专业外语2241304203两汉哲学2241304069魏晋玄学2241304087道家与道教2241304197科学技术史2241304044知识论2241304047应用伦理学2251304063分析哲学2251304071近现代社会批判思想2251304070中国美学史2251304068佛教哲学2251304049西方马克思主义2261304043现代西方哲学2261304072语言哲学2261304075政治哲学2261304048近现代中国哲学2261304079儒家心性论研究2261304082专业论文写作2261304085艺术哲学2271304093哲学前沿讲座115/61304050哲学课外阅读01-8(三)选修课选修课由专业大类选修课、全校任选课和通识课程组成。1.专业大类选修课人文专业大类(含文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外国语学院、哲学社会学院等专业)的选修课程,旨在为人文专业大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创造多种能力与素质提升的学习路径,实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主旨。专业大类中各专业开设的选修课供专业大类内部学生选修,选修课的修读学分须不少于12个学分。类型课程号课程名称周学时学分开课学期专业大类选修课1304054诗学研究2231304167《理想国》导读2231304055康德哲学研究2231304169古希腊语基希腊语基础23341304056心灵哲学2241304058生态哲学与生态文明2241304052人工智能2241304198《老子》研究2241304199《庄子》研究2251304200道家德性论研究2251304057现象学研究2251304066海德格尔研究2251304074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2261304078先秦道论研究2261304201佛教经典研读2261304077当代法国哲学2261304202明清儒学2261304081《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2271304059《周易》研究2271304076文化哲学2271304051尼采哲学研究2271304083阿拉伯哲学研究2271304086人生哲学2271304092比较哲学2272.全校任选课全校任选课由全校所有专业(本专业除外)所开设的专业课(含专业核心课和专业限选课)构成。本专业学生须修读不少于6个学分的全校任选课。3.通识课程通识课程由五个类别主题的相关课程组成,以促进学生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有机结合,达成学生品德高尚、理想远大、人文底蕴深厚、科学与艺术素养提升、具备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五个主题包括:(1)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2)科学精神与生命关怀;(3)社会科学与现代社会;(4)艺术体验与审美鉴赏;(5)思维训练与科研方法。通识课程必须从非学生所在院系开设课程中选修符合以上五个类别主题的课程,且每个类别的课程修读不少于2个学分。如果选修的全校任选课的多余学分符合以上通识课程的基本要求,可以认定为通识课程学分。本专业学生须修读不少于10个学分的通识课程。(四)第二课堂成绩单在校期间须获得至少7个“第二课堂成绩单”学分方可毕业。其中社会实践、生产劳动各2个必修学分,思想成长1个必修学分;创新创业、志愿公益、文体活动各1个学分,从以上3类中选修2个学分。工作履历、技能特长据实记录。(五)实习实践、毕业论文1.集中实践环节大三下学期,学生在此期间集中开展实践活动,充分提升实习实践能力。2.毕业论文毕业论文共6学分,答辩通过后获得相应学分。本研贯通计划学生在大三学期下,学生根据导师要求,接受专业化学术指导和科研训练,并撰写学年论文。学院对本研贯通计划学生实施综合考察,作为审核学生在大三学年培养成效的依据,学年论文是综合考察的一部分。在综合考察通过的情况下,学年论文可充当毕业论文。社会学专业:(一)公共课1.公共基础课公共基础课包括思想政治类、外语类和军体类课程,由学校统一开设,所有专业学生均须修读。共计35个学分。类型课程号课程名称周学时学分开课学期思想政治类1309060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31130906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332130906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33130906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4441309064形势与政策21-5外语类1037276大学英语3121-4军体类5051001体育241-41304164军事理论课412.专业大类基础课哲学社会学院社会学专业归属于社会科学专业大类。社会科学专业大类还包含新闻与传播学院、法学院、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经济学院、管理学院、草地农业科技学院等学院所开设的专业。为突出大类培养、强化学科交叉,专业大类基础课旨在奠定学生本专业或跨专业学习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之深厚基础,为学生本专业或跨专业的深入学习、自主选择提供专业交叉融合和学业进阶的路径。专业大类基础课由该课程的相关学院负责,面向社会科学专业大类的学生统一开设。专业大类基础课须修读不少于8个学分,其中,《社会学概论》与《社会研究方法》为社会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类型课程号课程名称周学时学分开课学期专业大类基础课1306001管理学原理3311306002组织行为学3321311009政治学原理3321311010国际政治概论3311304103社会学概论4411304105社会研究方法4421305001经济学原理3311309020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4411039021中国政治思想史333(二)专业课专业课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了解本专业的前沿科学技术和发展趋势,培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专业课分为专业核心课、专业限选课。1.专业核心课专业核心课是本专业学生掌握和提高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必修课程。专业核心课共计7门,须修读下列所有课程,共计21个学分。类型课程号课程名称周学时学分开课学期专业核心课1304108文化人类学概论3311033312古典社会学理论3321033357现代社会学理论3331304106社会统计学3331304117经济社会学3331304109社会工作概论3341304143社会问题研究3362.专业限选课专业限选课是提升学生专业素养,拓展专业思维,培养专业兴趣的重要课程。专业限选课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应至少修够34个学分。类型课程号课程名称周学时学分开课学期专业限选课程(必修)1401204高等数学3311401222概率论与数理统计3321304028逻辑学导论3311304103A职业生涯规划(专业导读)2221304107数据分析与统计软件应用3331304110社会学原著导读(课外阅读)1111304144市场调查方法3361304145社会人类学方法336在专业限选课中,8门为必修课程,共计21学分。其中,《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和《逻辑学导论》这3门课为专业基础课;其余5门课程均为专业实践类课程。特别说明的是,《社会学原著导读(课外阅读)》具体修读要求为:由学院统一列出书单,要求学生根据书单内容选择性阅读,每学期至少阅读完1部著作,并在学期末提交1篇读书报告。在专业限选课中,选修课程须修读不少于15个学分。由学生自主选择修读。类型课程号课程名称周学时学分开课学期专业限选课程(选修)1304111人口学概论3221304112中国社会思想史3321304113西方社会思想史3321304114社会学原著选读2231304115社会心理学3331304116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3331304118质性研究方法3341304119量化研究方法3341304120文化社会学3341304121城市社会学3341304122福利社会学3341304123社会政策3341304124医疗与健康社会学3341304166国际发展学概论3341304125社区概论3351304126消费社会学3351304127发展社会学3351304128知识社会学3351304129道德社会学3351304130组织社会学3351304131人口社会学3351304132农村社会学3351304133网络社会学3351304134民族社会学3351304135科学社会学3351304136社会保障概论3351304137社会工作理论3351304138专业外语2251304139中国社会专题研究3351304140文化人类学理论3351304141环境社会学3361304142社会工作伦理3361304146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3361304147社会性别概论3361304148宗教社会学3361304149教育社会学3361304150政治社会学3371304151法律社会学3371304152家庭社会学3371304153犯罪学3371304154西北少数民族与宗教3371304155老年社会学3371304156社会工作实务3371304157社会评估2271304158学术论文写作2271304159人类学专题研究3381304160民俗学概论3381304161伊斯兰文化研究338(三)选修课选修课由专业大类选修课、全校任选课和通识课程组成。1.专业大类选修课社会科学专业大类(含新闻与传播学院、法学院、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经济学院、管理学院、草地农业科技学院等专业)的选修课程,旨在为社会科学专业大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创造多种能力与素质提升的学习路径,实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主旨。专业大类中各专业开设的选修课供专业大类内部学生选修,选修课的修读学分须不少于13个学分。哲学社会学院社会学专业所开设的专业大类选修课程供本专业学生以及其他专业大类的学生修读。《社会学前沿》为社会学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程。类型课程号课程名称周学时学分开课学期专业大类选修1311009政治学原理3311311010国际政治概论3311309020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4411306002组织行为学3321309021中国政治思想史3321302002传播学概论3321302003新闻理论332以下为社会学专业开设的专业大类选修课1304162社会学前沿3151304115社会心理学3331304122福利社会学3341304123社会政策3341304124医疗与健康社会学3341304125社区概论3351304126消费社会学3351304127发展社会学3351304139中国社会专题研究3351304141环境社会学3361304147社会性别概论3361304152家庭社会学3372.全校任选课全校任选课由全校所有专业(本专业除外)所开设的专业课(含专业核心课和专业限选课)构成。本专业学生须修读不少于6个学分的全校任选课。3.通识课程通识课程由五个类别主题的相关课程组成,以促进学生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有机结合,达成学生品德高尚、理想远大、人文底蕴深厚、科学与艺术素养提升、具备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五个主题包括:(1)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2)科学精神与生命关怀;(3)社会科学与现代社会;(4)艺术体验与审美鉴赏;(5)思维训练与科研方法。通识课程必须从非学生所在院系开设课程中选修符合以上五个类别主题的课程,且每个类别的课程修读不少于2个学分。如果选修的全校任选课的多余学分符合以上通识课程的基本要求,可以认定为通识课程学分。本专业学生须修读不少于10个学分的通识课程。(四)第二课堂成绩单在校期间须获得至少7个“第二课堂成绩单”学分方可毕业。其中社会实践、生产劳动各2个必修学分,思想成长1个必修学分;创新创业、志愿公益、文体活动各1个学分,从以上3类中选修2个学分。工作履历、技能特长据实记录。(五)实习实践、毕业论文1.集中实践环节集中实践环节为3学分。在经过通识课、基础课、理论课与方法课的学习之后,社会学专业本科生将在第6个学期结束之后,集中进行教学实践环节的集中实践。通过学生自主选择重要研究问题,设计研究方案,组建研究团队并付诸实施,完成研究并写作调研成果,进而对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集中训练。2.毕业论文毕业论文共6学分,答辩通过后获得相应学分。本研贯通计划学生在大三学期下,学生根据导师要求,接受专业化学术指导和科研训练,并撰写学年论文。学院对本研贯通计划学生实施综合考察,作为审核学生在大三学年培养成效的依据,学年论文是综合考察的一部分。在综合考察通过的情况下,学年论文可充当毕业论文。八、研究生贯通课程要求从大四学年起,本研贯通计划学生正式进入研究生课程学习阶段。根据学生所报专业,在导师指导下选择课程进行选课学习。(一)公共课程要求课程类别(学分要求)课程编号课程中文名称学分开课学期硕士公共必修课硕士生≥8学分30901200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秋必修309012002形势与政策1秋必修304012001自然辩证法概论1春、秋2选1,最小1学分,必修304012002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1春、秋307012001综合英语4春、秋2选1,最小4学分,必修307012000第一外国语(小语种)4秋(二)哲学学科学科通开课硕士生≥10学分304132002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研读2秋必修304132003中国哲学经典研读2秋必修304132004外国哲学经典研读2秋必修304132005逻辑学专题研究2秋必修304133001论文写作指导与专业英语(哲学)2秋必修学科方向课硕士生≥4学分304142001马克思主义哲学专题研究2春选修304142002中国哲学专题研究2春选修304142003外国哲学专题研究2春选修304142004伦理学专题研究2春选修304142005美学专题研究2春选修304142006宗教学专题研究2春选修304142007科技哲学专题研究2春选修研究方向课硕士生≥4学分304152001西方马克思主义专题研究2秋选修304152002国外马克思主义新思潮研究2秋选修304152003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2秋选修304152004先秦哲学研究2秋选修304152005宋明理学研究2秋选修304152006近现代中国哲学研究2秋选修304152007道家与道教哲学2秋选修304152008佛教哲学2秋选修304152009古希腊哲学专题研究2秋选修304152010分析哲学2秋选修304152011中国伦理学史2秋选修304152012西方伦理学史2秋选修304152013应用伦理学研究2秋选修304152014科技哲学原著研读2秋选修304152015技术哲学研究2秋选修304152016科技伦理研究2秋选修304152017阿拉伯哲学通史2春选修304152018伊斯兰文化研究2秋选修补修课程304192001中国哲学史0春、秋选修(跨专业学生必修)304192002西方哲学史0春、秋(三)社会学学科学科通开课硕士生≥11学分304132102西方社会学理论3秋必修304132103中国社会思想史3春必修304132104社会学研究方法3秋必修304133101论文写作指导与专业英语(社会学)2秋必修学科方向课硕士生≥4学分304142101社会学专题研究2春选修304142102人口学理论与方法2春选修304142103人类学理论与方法2春选修304142104高级社会研究方法2春选修研究方向课硕士生≥4学分304152101社会性别研究2春、秋选修304152102社会政策研究2春、秋选修304152103网络社会学研究2春、秋选修304152104环境社会学研究2春、秋选修304152105民族社会学研究2春、秋选修304152106人口与社会保障研究2春、秋选修304152107人类学原著选读2春、秋选修304152108组织社会学研究2春、秋选修304152109就业与理论实践2春、秋选修304152110老年社会学2春、秋选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