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一等奖_第1页
43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一等奖_第2页
43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一等奖_第3页
43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一等奖_第4页
43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一等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材料一《时务报》于1896年8月9日创刊于上海,总经理汪康年,主笔梁启超,先后任撰述的有麦孟华、徐勤、欧榘甲、章太炎等。《时务报》以宣传变法维新、救亡图强为办报宗旨,载有上谕、奏折、论说、中外杂志、域外报译等。许多文章议论新颖,文笔活泼,深受知识界欢迎。数月间销量增刊万余份,风靡海内,“为中国有报以来所未有”。百日维新期间,被清政府改为官办,派康有为督办。于1898年8月8日终刊。《时务报》在维新变法运动中起了重要作用。材料二报纸除了有娱乐民众的功能之外,在政治方面经常成为讥讽时政的阵地或政党的喉舌。(1)《时务报》是哪一派别创办的报刊?再举这一派别所办报刊一例。提示:维新派。《中外纪闻》、《强学报》。(2)这一派别办的报纸有什么显著特点?提示:报刊内容与当时政治活动联系非常密切。(3)结合材料分析大众报业有何作用?提示:①报道新闻,时效性强,是当时人们了解国内外大事的重要渠道。②具有传递信息、传播知识,开启民智、立言议政和舆论监督的功能,对社会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③娱乐民众。材料一中国大众传媒发展情况表(1985~2000年)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每百户拥有家用电器统计(台/百户)材料三互联网是魔幻的第七大洲,在这里,每个人只需敲几下键盘就可以了解到世界上的所有知识。——英特尔公司副总裁肖恩·马洛尼(1)根据材料一分析,表格中四种传媒的发展速度,哪种最快?说明了什么问题?并据材料分析互联网的普及是否影响了其他传播媒介的地位。提示:互联网的发展速度最快。说明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信事业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的普及不但没有削弱其他媒介的地位,而且同其他媒介一起出现了向上发展的趋势,有实力的传统媒介机构都建有自己的网站,争夺网络媒介的一席之地。(2)材料二的表格反映了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提示:表格反映了自改革开放以来,录音机这种传统家用电器的比重有所下降;影碟机从无到有,逐渐推广;电冰箱、洗衣机、彩电比重迅速上升。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家用电器数量、种类都有很大改观。(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肖恩·马洛尼把因特网称为“魔幻的第七大洲”的缘由。提示:互联网具有传播信息、休闲娱乐等功能,集报纸、广播和电视三大媒介的优势于一体。1.1872年,有人作诗云:“见闻历历备于此,读之可惊复可喜。费去十文买一纸,博古通今从此始。”诗中所提的“纸”是()A.传单B.信件C.报纸D.书籍【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根据所学及材料中“一纸”、“博古通今从此始”可以判断出材料讲的是报纸的功能。2.(2011·浙江学业水平测试)右图所示是1896年创办于上海的一份著名报刊,下列有关此报刊的说法,正确的是()A.开创了近代国人办报的先例B.近代第一份通俗性报刊C.有利于推进变法、开启民智D.拉开了近代报刊业的序幕【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时务报》是维新派创办的报刊,办报是维新派推进变法、开启民智的重要手段,所以C项正确。1873年,汉口出版的《昭文新报》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专供市民休闲娱乐的如电影、体育、戏剧等才是通俗性报刊,《时务报》不属此列。19世纪40年代,在华传教士兴起办报热潮,拉开了中国近代报刊业的序幕,所以A、B、D三项不正确。3.2010年世界杯足球赛在南非举办,人们大多通过电视转播了解比赛情况。100年前,中国人除了到现场观看比赛外,还能通过什么途径知道奥运会的比赛情况()A.听广播B.看报刊C.看电视D.上互联网【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广播是20世纪20年代初产生,电视是20世纪30年代问世,互联网1993年才在中国开通。所以100年前能通过看报刊知道比赛情况。4.1909年初,《大公报》上的一篇文章称“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做游历,看看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看得见一样……时常看看,岂不比听戏强得多么?”使人们“开眼界”的是()A.电视B.电影C.报纸D.广播【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注意关键词“如同身历其境,亲眼看得见一样”,C、D两项不具备上述特点,电视晚于电影诞生。5.(2011·江苏学业水平检测)某制片公司拍摄一部电影,影片反映的是1915年的上海发生的故事,其中不可能出现的场景是()A.住在西式洋楼里的洋人吃西餐B.轮船往来于黄浦江上,人力车穿梭在大街上C.报童在大街上叫喊“卖报!卖报!”D.大街上张贴着《歌女红牡丹》的电影海报【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A、B、C三项在1915年的上海都有可能出现。但电影《歌女红牡丹》是在1931年公映,所以不可能出现。6.(2012·大连高一检测)《步步为营》是大连电视台文体频道推出的一档深受观众喜爱的节目,通过每晚的现场直播,许多观众“打滚子”的水平得到提高。这一节目体现了电视作为大众传媒的功能是()A.体育赛事B.传播资讯C.娱乐D.远程教育【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问题的能力。从题干中“文体频道”、观众“打滚子”水平提高,可以看出体现了电视的娱乐功能。7.“它是魔幻的第七大洲,在这里,每个人……可以了解到世界上所有的知识”。“它”是指()A.报纸B.广播C.电视D.互联网【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从关键词“魔幻”“每个人”“所有知识”可以看出这应是互联网具有的特点。8.(2011·福建学业水平测试)2009年10月1日,建国60周年庆典在北京天安门举行。世界各地的人们第一时间获知这一盛况的主要途径是()①电影②电视③广播④互联网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题干中的“第一时间”,所以获知盛况的主要途径不包括电影,其他电视、广播、互联网都有即时性。所以选C。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西方列强的入侵,激起了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巨变。先进的知识分子痛于外患之凭陵,清廷之腐败,国亡之无日.认识到非革新不足以图存,然手无权柄可探,遂致力于办报,籍报纸传播其主张,以言论觉天下。——陈玉申《晚清报业史》材料二1895年到1898年,全国出版的中文报刊有112种,其中80%左右是中国人自办的。这些报刊中,影响较大的是鼓吹变法的政治性报刊,有介绍西方科学技术的,有专门报道市场调查的,此外还有专门为稍通文墨的人办的通俗报刊,有为妇女儿童们创办的妇孺报,也有为各行各业创办的行业报。这就是近代新闻史上的第一次办报高潮。——方晓红《中国新闻史》材料三(1)据材料一,指出近代有识之士倡办报刊的原因和主要目的。(2)据材料二,概括报刊这一传播媒体在当时发展的突出特点。(3)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这三份报刊所宣传的主要思想。(4)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报刊作为大众传播媒体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作用。【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回答第(1)题抓住关键词“列强入侵”“清廷腐败”“办报觉天下”,整理“原因和目的”。回答第(2)题注意关键词“中国人自办”“政治性报刊”“各行各业报纸”。第(3)题注重图片信息。答案:(1)原因:列强入侵,民族危亡;清廷腐败,政治黑暗(或内忧外患,危机日重)。目的:舆论宣传,唤醒民众,革新图存。(2)中国人自办为主;政论报刊影响最大;内容丰富,贴近民众。(3)宣传维新变法(或资产阶级改良、君主立宪也可),民主革命(或三民主义、民主共和也可),民主与科学(或反封建专制和封建思想也可)。(4)宣传进步思想文化,批判落后封建制度,唤醒民众觉悟,支持配合政治革命。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2012·广州高一检测)1878年3月7日,上海《申报》馆启示:“如远近诸君子,有已成未刊之著作,拟将问世,本馆愿出价购稿,代为排印。”这主要反映了()A.维新运动时期中国人办报的热情空前高涨B.新文化运动以后,阅读报刊成为民众不可或缺的生活内容C.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兴起的洋务运动等给报刊业带来的变化D.当时中国商人惟利是图【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由“1878年”可排除A、B两项。“出价购稿,代为排印”,并不能说明中国商人惟利是图。这只是报刊业发生的新变化。2.随着中国近代报刊业的发展,“文人论政”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促成这种现象出现的社会背景是()①列强侵华,民族危机②政府腐败,人民困苦③思想启蒙,民智渐开④民主实现,言路畅通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思想是社会现实的反映,近代文人论政是和近代的社会背景相关联的,和西学的传播,民智渐开也有关,所以①②③正确。④当时民主并没有实现。3.(2012·常德高一检测)20世纪前期的欧洲“巴黎、柏林或伦敦的嗜好和说话腔调,传播到国内最遥远的乡村。根深蒂固的地方文化开始被全国性文化取代。”促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媒介是()A.轮船与火车B.报纸和广播C.电视和电影D.网络与报纸【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材料信息“20世纪前期”、“嗜好和说话腔调,传播到国内最遥远的山村”,反映了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C、D两项不符合时间要求,A项不属于传播媒介。4.1896年8月14日《申报》刊登了一则广告:“徐园七夕设文虎(即灯谜)候教……又一村并演西洋影戏。”这则材料里蕴含的最恰当的历史信息是()A.上海开风气之先B.中国的电影首先在上海出现C.电影进口到中国D.上海报业非常发达【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信息和再认再现知识的能力。1896年,上海徐园“又一村”放映了“西洋影戏”,这是中国第一次进行电影放映。5.(2012·通州高一检测)右图取自1909年发行的《图画日报》,它描绘了当时上海人看电影的情景。据图判断,以下关于画面的描述正确的有()①电光影戏即电影,票价只卖二十文②活灵活现景物真,观众面露诧异情③交头接耳说紫禁,争看清帝丢皇位④电影初创寂无声,旁有吹吹打打人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识图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图中“电光影”可知就是电影。1909年的电影还是无声电影,所以①②④正确。清帝丢帝位应是1912年,所以③错。6.(2012·杭州模拟)2010年世博会在中国上海举办,如果上海举办以“民国初年的上海”为主题的展览,以下情景不可能列入展览内容的是()A.看电视剧B.到徐园观看电影C.穿上中山装D.品尝西餐【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民国初年的上海可以看电影、穿中山装、品尝西餐。但电视是在20世纪30年代问世,中国第一家电视台出现是在1958年,所以民国初年不可能看电视剧。7.下列关于互联网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首先应用于军事领域B.推动了全球化的发展C.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D.20世纪40年代末,伴随计算机的发明而产生【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国际互联网是1969年出现的,是美苏冷战的产物。8.右图所示历史现象在中国最早出现于()A.20世纪70年代B.20世纪80年代C.20世纪90年代D.21世纪初【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1993年中国第一条互联网专线正式开通。所以是20世纪90年代。二、非选择题(18分)9.(2011·启东高一检测)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在1905年2月至9月之间,《申报》直接涉及革命党人活动的新闻仅仅只有3则:《乱首被获》(4月28日)、《拿获华兴会匪要电》、《又获华兴同仇各余党》。——朱英《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材料二1912年元旦的《申报》以显著地位刊登庆祝标语和祝词。其中一条标语是:“中华民囻万岁’。……在《共和国大总统履任祝词》的最后写道:“共和造端,一人首揭。毂我蒸民,振兴实业。四万万众,人足家给。轶美驾欧,扬我国力。”——根据《申报的兴衰》和《清末四十年申报史料》整理材料三“吾人仰望之中山,而事后追思事前之希望,果相仵(等同)乎?抑不相仵乎?此又足以系今日之怀思而惹全国之注目矣!”——《申报》1912年9月9日材料四20世纪《申报》大事年表(1)根据材料一、二,《申报》对辛亥革命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认为《申报》把“国”字改为“囻”的用意是什么?学者们认为《申报》的祝词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时代要求,试结合史实简要说明理由。(6分)(2)材料三所述是《申报》对辛亥革命较为客观的反思。结合史实,说明这一反思的社会依据。(6分)(3)根据材料四,指出《申报》在哪些领域具有历史研究价值?并简要说明理由。(6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题注意关键词“华兴会匪”“中华民囻万岁”。第(2)题注意材料出处“1912年9月9日”,此时清王朝被推翻,中华民国成立。第(3)题涉及《申报》在政治、经济、新闻业、教育方面贡献。答案:(1)态度:从漠视与非议到认同与赞赏。用意是表示国家由专制走向民主。当时中国深受列强侵略和君主专制的束缚;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有限,国家积贫积弱。因此,民族独立、民主政治、民生发展和国力增强在当时成为中华民族的时代要求。(2)社会依据: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成立中华民国,但没有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但民生发展步履维艰;打击了帝国主义统治,但未能实现民族独立。(3)领域之一:近代政治。《申报》对20世纪上半期国内政治大事的报道和评论。领域之二:近代新闻业。《申报》新闻编辑方法、报纸内容拓展的历史。领域之三:近代报业(或近代民族工业)。《申报》作为商业性报纸,在投资方式等方面的历史。领域之四:近代教育。《申报》的《教育新闻》栏目反映了近代教育的发展历史。1.甲午战争前,中国发行报刊的主要创办者是()A.商人B.洋务派C.传教士D.维新派【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和分析能力。19世纪40~90年代,在华传教士兴起了一股办报热潮,先后在中国创办了近170种中外文报刊,约占同时期中国报刊总数的95%。2.在下列文献中,反映20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国历史发展方向的是()A.《强学报》B.《新青年》C.《天朝田亩制度》D.《民报》【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20世纪第一个十年”应是1900年至1909年。A、C两项出现在20世纪前,《民报》创刊于1905年,《新青年》创刊于1915年。3.在晚清时期,假如你是一名维新派人士,你会选择什么武器来宣传政治纲领和开展政治斗争()A.报纸B.电影C.组织工人运动D.发动民众起义【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维新派通过创办报纸来宣传政治纲领和开展政治斗争。4.关于近代电影事业的发展,说法不正确的是()A.中国最早放映的电影是“又一村”放映西洋影戏B.中国人第一次尝试自摄影片《定军山》C.中国第一部有声影片《难夫难妻》D.目的是为揭露旧礼教对妇女精神毒害的影片是《歌女红牡丹》【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中国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