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3-2024学年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3-2024学年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3-2024学年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3-2024学年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动物受到惊吓刺激时,兴奋经过反射弧中的传出神经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使其分泌肾上腺素;兴奋还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心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B.惊吓刺激可以作用于视觉、听觉或触觉感受器C.神经系统可直接调节、也可通过内分泌活动间接调节心脏活动D.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会使动物警觉性提高、呼吸频率减慢、心率减慢2.某同学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最适浓度的实验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在正式实验前先做一个预实验,目的是避免实验误差B.插条不能带幼叶或幼芽,以免自身产生的生长素影响实验结果C.沾蘸法适用于较低浓度溶液及空气湿度较大、遮阴环境D.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扦插枝条,生根数量可能相同3.对强脚树莺的数量调查可采用鸣叫计数法。用录音机记录强脚树莺的鸣唱,测量并绘制音图结构(如下图),可精准确定每只个体独特的音调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同一强脚树莺在不同时期音调变化基本相同B.独特的音调变化是进行种群数量调查的基础C.此方法对动物干扰小,有助于保护濒危物种D.鸣叫计数法不能应用于种群密度的抽样调查4.如图表示电流计测量装置(电极均置于膜外),其中箭头a表示施加适宜刺激,阴影表示兴奋区域。用记录仪记录b、c两电极之间的电位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刺激a处,电位计指针先向左偏转再向右偏转B.刺激a点时钾离子会快速内流形成动作电位C.如果在b和c之间的中点刺激,电流计指针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D.a点未受刺激时,膜外为负电位膜内为正电位5.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共同进化实质上是不同种群都向着适应环境的方向变异和进化B.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自然选择导致基因型频率定向改变的结果C.基因库间的差异可能导致不同物种间生物的基因不能自由交流D.基因频率较大的基因所控制的生物性状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较高6.如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下列关于自然选择的叙述正确的是()A.a表示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B.b表示地理隔离,是新物种产生的必要条件C.d表示生殖隔离,是新物种产生的标志D.同一物种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能导致种群基因库的差别越来越大,但生物没有进化7.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产热增多B.大量出汗后,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尿量增加C.进食后不久,血糖浓度上升,胰岛素的分泌增加D.剧烈运动后,血液中的乳酸增加,pH值下降不明显8.(10分)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有关稳态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会引起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减少B.垂体可以通过产生促激素作用于甲状腺、性腺和胰岛等调节生命活动,维持稳态C.在寒冷环境中,下丘脑是产生冷觉的中枢,可以分析、综合并使有关神经兴奋D.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可以形成多级反馈调节,有利于精细调控二、非选择题9.(10分)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构成,具有多方面的作用,具体如下图。分析图解并回答相关问题:(1)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2)血浆中的葡萄糖是重要的供能物质。维持血糖含量相对稳定的激素主要是___________。葡萄糖进入红细胞与氧气进入红细胞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血细胞中的白细胞具有防御功能,根据功能可确定图中d细胞是________,f细胞是________。(4)为了探究血浆pH维持的机制,某同学以清水、缓冲液(含Na2HPO4、KH2PO4的溶液,pH=7)和血浆为材料进行实验,主要实验步骤如下:加入25mL实验材料→测pH并记录→滴加5mL0.1mol/LHCl、摇匀→测pH并记录→倒去烧杯中溶液后充分冲洗→重复实验并记录。实验开始时三种材料的pH都应测量,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每组实验结束时均应冲洗烧杯,再进行下一组实验,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14分)图甲表示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和部分物质沉,图乙表示某种群迁入该生态统一段时间内种群增长倍率和时间的关系,图丙是能量流动示意图,图丁是有关的食物网。请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甲分析,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___进入生物群落;生态系统能量不循环流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无机物可被生物群落重新利用。(2)由图乙可知,种群密度在第_____________年时,达到种群的环境容纳量(K值)。种群密度在第10—30年时期内,种内斗争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3)若此草原向森林群落演替,在这一演替过程中,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_____________的能力。(4)图丙中A表示_____________。初级消费者到次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________。(5)假设鹰从各条食物链中获得的能量是均等的,若鹰体内有机物增加15g,至少需要消耗植物_____________g。11.(14分)下图为大鼠视网膜局部神经细胞间的突触示意图,分布于乙膜上的NMDA(谷氨酸受体)不仅能识别神经递质还是-种离子通道蛋白。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____________。图中甲膜属于神经元的____________。(2)当神经冲动传到BC末梢,甲膜内的____________释放谷氨酸,谷氨酸与乙膜上的____________结合,引起钠离子以____________方式进入GC,诱导其释放内源性大麻素,此时GC细胞膜电位变化是____________。(3)内源性大麻素和甲膜上的大麻素受体结合,可抑制Ca2+通道开放,使BC释放的谷氨酸____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上述调节机制保证了神经调节的准确性。(4)图中过程③表示甲膜对谷氨酸的回收,某药物A能够抑制过程③,会导致GC____________。(5)某同学认为:①③过程说明兴奋可在两个神经元间双向传递,你觉得他的说法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12.为研究吲哚乙酸(IAA)与脱落酸(ABA)的运输特点,用放射性同位素14C标记IAA和ABA开展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图中AB为茎尖切段,琼脂块①和②中出现较强放射性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琼脂块③和④中均出现了较强放射性,说明ABA在茎尖的运输_________(填“是”或“不是”)极性运输。综合以上描述,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从____________运输到_____________,而不能反过来运输,也就是只能单方向地运输。(2)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研究发现,生长素的作用表现出_____________;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3)下图中代表单子叶农作物的曲线是_______(填序号),除去双子叶杂草所用的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最好在图中_______(用字母表示)左右。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D【解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动物的生命活动由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神经调节比激素调节更加迅速准确,激素调节在神经调节的影响下进行。肾上腺素具有促进肝糖原分解而升高血糖、心跳加快、呼吸加快等作用。【详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在突触部位以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形式传递,A正确;惊吓刺激可以通过图像、声音、接触等刺激作用于视觉、听觉或触觉感受器,B正确;由题中信息:兴奋经过反射弧中的传出神经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使其分泌肾上腺素,从而加快心跳,说明神经系统可通过内分泌活动间接调节心脏活动。由题中信息:兴奋还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心脏(效应器即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心脏),说明神经系统可直接调节心脏活动,C正确;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会使动物警觉性提高、呼吸加快、心跳与血液流动加速,D错误。故选D。2、D【解析】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一般先做预实验,确定最适浓度的大致范围,然后在预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实验。处理插条的方法包括浸泡法和沾蘸法,生长素类似物浓度较低时适用于浸泡法,浓度较高时适用沾蘸法。【详解】A、在正式实验前先做一个预实验,目的是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条件,避免人力、物力的浪费,不能避免实验误差,A错误;B、插条带幼叶或幼芽容易生根,不同实验组的插条带幼叶或幼芽的情况属于无关变量,各组保持相同即可,B错误;C、沾蘸法适用于较高浓度溶液,C错误;D、由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扦插枝条,生根数量可能相同,D正确。故选D。3、D【解析】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调查植物或活动能力小、活动范围小的动物的种群密度可用样方法;调查活动能力强的动物的种群密度可用标记重捕法。图示是采用鸣叫计数法统计鸟的种群密度。【详解】A、由图可知,同一强脚树莺在不同时期的鸣叫频率基本不变,即在不同时期其音调变化基本相同,A正确;B、不同的鸟的鸣叫频率不同即音调不同,所以独特的音调变化是进行种群数量调节的基础,B正确;C、由题干可知,该方法是用录音机记录强脚树莺的鸣叫,此方法对动物干扰小,有助于保护濒危动物,C正确;D、由题干可知,对强脚树莺的数量调查可采用鸣叫计数法,所以鸣叫计数法可以应用于种群密度的抽样调查,D错误。故选D。4、A【解析】当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由于钠-钾泵和钾离子通道的开放,使膜内外保持静息电位。当神经细胞受到刺激而兴奋时,钠离子通道开放,钠离子迅速进入细胞,使膜内外电位迅速发生逆转,产生动作电位。【详解】A、据图可知,刺激a处,兴奋先后到达b、c两电极,电流表指针会先向左偏转再向右偏转,A正确;B、刺激a处时,Na+会快速内流形成动作电位,B错误;C、若在b、c两电极的中点施加刺激,则兴奋同时到达电流表的b、c两电极,因此指针不会发生偏转,C错误;D、a处未受刺激时,其膜外为正电位,膜内为负电位,D错误。故选A。5、C【解析】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知识。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以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他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详解】A、共同进化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A错误;B、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自然选择导致基因频率定向改变的结果,B错误;C、基因库间的差异导致生殖隔离,使不同物种间生物的基因不能自由交流,C正确;D、基因频率较大的基因所控制的生物性状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不一定高,如某种群中的隐性基因a基因频率为0.6,而aa个体所占的比例为36%,并不占优势,D错误;故选C。6、A【解析】同一物种中的各个成员间可以正常交配并繁育出有生殖能力的后代。生殖隔离指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使亲缘关系接近的类群之间在自然条件下不交配,或者即使能交配也不能产生后代或不能产生可育性后代的隔离机制。【详解】A、a表示突变和基因重组,可以改变基因频率,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A正确;B、b表示生殖隔离,是新物种产生的必要条件,B错误;C、d表示地理隔离,可能会导致基因库的差别进而可能形成新物种,C错误;D、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基因频率改变一定会进化,D错误。故选A。7、B【解析】本题考查体温调节、血糖调节和水盐平衡调节的相关内容,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掌握程度。【详解】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促进细胞代谢,产热增多,A项正确;大量出汗后,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尿量减少,B项错误;进食后不久,血糖浓度上升,胰岛素的分泌增加,使血糖浓度下降,C项正确;剧烈运动后,血液中的乳酸增加,但由于血浆内缓冲对的存在,pH值下降不明显,D项正确。【点睛】乳酸进入血浆后,会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碳酸和乳酸钠,碳酸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通过呼吸作用排出,最终维持内环境pH相对稳定。8、D【解析】甲状腺激素的调节过程: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甲状腺激素,同时甲状腺激素还能对下丘脑和垂体进行负反馈调节。【详解】A、据反馈调节,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时,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就会增加,A错误;B、垂体可以通过产生促激素作用于甲状腺、性腺等,但胰岛素没有分级调节,B错误;C、下丘脑属于体温调节中枢,冷觉在大脑皮层中产生,C错误;D、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可以形成多级反馈调节,多级反馈调节有利于精细调控,从而维持机体的激素水平的稳态,D正确。故选D。二、非选择题9、(1).无机盐、蛋白质含量(2).胰岛素、胰高血糖素(3).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需要载体蛋白协助(4).吞噬细胞(5).T淋巴细胞(6).获得实验初始数据,以便与实验后溶液的pH比较(7).避免前面实验结束时溶液的pH对后面的实验影响【解析】人体的血浆中含有多种成分:葡萄糖、氨基酸、水、无机盐、激素、抗体等,其中葡萄糖能够为机体的多种生命活动供能;其中的血浆蛋白和无机盐可以维持血浆渗透压;血浆pH的稳定与HC03一、H3PO4-等离子有关;吞噬细胞能够参与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T细胞参与细胞免疫;B细胞参与体液免疫。因此,图中a表示葡萄糖,b表示蛋白质和无机盐,c表示缓冲物质,d表示吞噬细胞,e表示B细胞,f表示T细胞。【详解】(1)血浆中的无机盐和血浆蛋白等物质的含量是影响血浆浓度的主要因素,因此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这些物质的含量有关。(2)调节血糖平衡的激素主要有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此外还有肾上腺素;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氧气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两种方式的主要区别是协助扩散主要载体蛋白的协助。(3)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d表示吞噬细胞,f表示T细胞。(4)根据题意分析,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血浆pH维持的机制,因变量是三种溶液的pH变化,因此实验开始时三种材料的pH都应测量,目的是获得实验初始数据,以便与实验后溶液的pH比较;为了避免前面实验结束时溶液的pH对后面的实验影响,在每组实验结束时均应冲洗烧杯,再进行下一组实验。【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血液的主要成分及,弄清楚血浆中相关物质和相关细胞的功能,并结合图形分析和判断图中各个字母代表的物质或细胞的名称。10、①.生产者的光合作用②.散失的热能不能被生物再利用(合理给分)③.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答全给分)④.40⑤.逐渐增强⑥.阳光等环境资源⑦.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⑧.3%⑨.875【解析】1.图甲表示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和部分物质流,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①单向流动:生态系统内的能量只能从第一营养级流向第二营养级,再依次流向下一个营养级,不能逆向流动,也不能循环流动;②逐级递减: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减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越多。

图乙表示某种群迁入该生态系统一段时间内,种群增长倍率(λ)和时间的关系,种群密度在前十年,λ一直保持在大约2.5左右,10年后λ逐年下降,在第40年时,λ=1,种群增长速率为0,达到种群的环境容纳量(K值)。

图丙表示能量流动示意图,由图可知,某营养级的摄入能=其同化能+其粪便能,所以A表示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B表示次级消费者的同化量,相邻两个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两个营养级的同化量之比。

关于能量流动的相关计算,有如下规律:①若某营养级的能量值计算涉及多条食物链时,按照食物供给比例,可以先分别单独考虑,然后求和。②能量的最值计算:计算能量的问题时,如遇到“至少需要”“最多利用”等字眼,所选用的传递效率为20%,在食物网中应选最短食物链计算;如遇到“最大消耗”“最少利用”等字眼,所选用的传递效率为10%,在食物网中则应选最长的食物链计算。【详解】(1)由图甲分析,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主要是通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进入生物群落。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不能循环流动的原因是生物代谢产生的热能不能被生物体再度利用。物质可以反复利用的主要原因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经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无机物可被生物群落重新利用。(2)由图乙可知,种群密度在第40年前,λ>1,即当年该种群的个体数量大于一年前该种群个体数量,说明该种群数量有所增加,第40年时,λ=1,种群增长速率为0,达到种群的环境容纳量(K值);当种群密度在第10~30年时期内,λ>1,种群数量逐渐增加,所以种内斗争逐渐增强。(3)若此草原向森林群落演替,在这一演替过程中,群落垂直结构的分层现象更明显,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4)据图丙分析,某营养级的摄入能=其同化能+其粪便能,所以A表示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初级消费者到次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44×107-1.9×106)÷(1.05×109-3.0×108)×100%=3%。(5)图丁中,鹰从各条食物链中获得的能量是均等的,若鹰体内有机物增加15g,计算至少需要消耗植物的能量传递效率应该按20%,所以至少需要消耗植物的量为15×1/3÷20%÷20%+15×1/3÷20%÷20%+15×1/3÷20%÷20%÷20%=875g。【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识图和图形转换能力。11、(1).电信号(2).细胞膜(突触前膜)(3).突触小泡(4).NMDA(谷氨酸受体)(5).协助扩散(6).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7).减少(8).持续兴奋(9).不合理,①是释放神经递质,传递兴奋的过程,而③是神经递质被重新吸收利用,不是传递兴奋的过程,因此兴奋在两个神经元间只能单向传递【解析】分析题图:Ca2+由膜外进入膜内,促进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接触,释放某种神经递质,将兴奋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图中①是神经递质的释放过程,②是钠离子内流过程,③是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被重新吸收利用。【详解】(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形式传导,在神经无之间以化学信号形式传递。甲膜是突触结构的突触前膜,也是细胞膜。(2)神经冲动传到BC末梢时,突触小泡会释放神经递质谷氨酸,神经递质谷氨酸与乙膜上的NMDA(谷氨酸受体)特异性结合,使钠离子通道打开,钠离子以协助扩散方式进入GC,诱导其释放内源性大麻素,同时使GC细胞膜电位翻转,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3)Ca2+由膜外进入膜内,促进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接触,释放某种神经递质。内源性大麻素和甲膜上的大麻素受体结合,抑制Ca2+通道开放,影响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接触,使BC释放的谷氨酸减少,实现通过负反馈调节机制保证神经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