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化学学科x_第1页
认识化学学科x_第2页
认识化学学科x_第3页
认识化学学科x_第4页
认识化学学科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认识化学科学一、正确理解化学科学思想1.化学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科学探索肉眼看不见的粒子(微观粒子)——原子、分子的特征和行为,引导着人们来认识整个物质世界。2.化学科学研究对象是在原子、分子、离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相互变化以及变化过程中的能量关系。原子核结构的变化主要是物理学研究对象。3.化学科学的特征是识别分子与物质,制造新分子和新物质。4.化学科学的发展方向:(1)微观层面上操纵分子和原子、组装分子材料、分子器件和分子机器等;(2)安全合理开发、应用能源和资源;(3)开发各种新功能材料;(4)改善环境;(5)合成新的药物,寻找有效的预防、治疗疾病措施。5.化学科学研究方法有科学探究、实验求证、归类比较、定量研究。二、化学用语

化学用语是表示物质组成、结构和变化规律的一种具有国际性、科学性和规范性的书面语言。化学用语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用语表示物质化学变化的化学用语表示物质结构的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原子离子分子式、化学式、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最简式(实验式)化学方程式、电离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电极反应式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的形成符号结构示意图电子式1.元素符号:(1)表示一种元素;(2)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3)表示金属元素的单质;(4)表示无固定分子组成的非金属单质(如:碳、硅、硫等单质)和惰性气体。如:H、He;N、Na、Ne;P、Pb、S、Se等。

要准确记住七个主族元素的符号和一些常见的过渡元素的符号,如:Ti、V、Cr、Mn、Fe、Co、Ni、Zn、Cu、Ag、Au、He、Ne、Ar、Kr。书写元素符号一定要规范。(一)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用语表示元素的化学符号表示意义说明:核素符号既可表示中性原子,也可表示简单离子。如:

3.离子符号:离子符号在原子或原子团的右上角用“数字加‘+’或‘-’”表示,数字“1”省略。如:Cl-、CH3COO—、、、Na+、、Mg2+。离子的电荷数原子个数质量数质子数质量数为A质子数为Z的X的一个原子元素符号n化合价4.微粒结构示意图表示微粒的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分层排布情况的示意图如:硫原子结构示意图:★核外电子排布规律:1)、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

;2)、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2个);3)、次外层电子数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原子结构示意图:

NaClF-离子结构示意图S2-

288+16Ca2+

288+20易错提醒:注意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离子结构示意图的区别,离子结构示意图中电子数不等于核电荷数,金属阳离子的电子层数与金属原子的电子层数一般不相等。如:1.化学式:使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称化学式,化学式是含义广泛的化学用语。2.分子式: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分子组成的式子,仅表示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如:氨NH3、二氧化碳CO2、硫酸H2SO4、乙烯C2H4、苯C6H6、葡萄糖C6H12O6。①分子式只用于由分子组成的物质,②分子式一般由实验测得,它既能表示一种物质,还能表示组成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及组成分子的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二)表示物质结构和性质的化学用语3.最简式: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最简原子个数比的式子,如:NaCl、SiO2、乙烯CH2、葡萄糖CH2O、Ca(NO3)2。在用于表示离子化合物、多原子的非金属单质等物质时使用最简式,习惯上称为化学式。5.结构简式:是结构式的简便写法,即将结构式中的原子间的短线省略,即省略C—H键和C—C键,突出基团的结构特点。一般用于表示有机物的结构,如乙醇的结构简式可表示为:CH3—CH2—OH、CH3CH2OH或C2H5OH。4.结构式:表示物质内部结构中各元素原子的排列和结合方式的式子.用“-”表示一对共用电子对。如:乙醇结构式:易错提醒:注意分子式与最简式、结构简式与结构式的区别。离子化合物无分子式,只有最简式,如Na2SO4是最简式,不是分子式。结构式需要将分子中每一个化学键进行表达。如H2O2的结构式H—O—O—H。(5)电子式:在元素符号周围用“·”或“×”表示其最外层电子数的式子。如氯原子的电子式

,氯分子的电子式:,钠原子的电子式:Na×,氯化钠的电子式:Na+[

]-,可以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电子式的书写写电子式时,阴离子要用[]号,并在其右角上表明所带电性和电量;阳离子除铵根离子和水合氢离子外,一般就是其离子符号。电子式的书写包括:分子、原子、简单离子、某些复杂离子(如OH-、NH4+)、基(-CH3、-OH)、共价化合物、离子化合物及其形成过程。注意:①只有阴离子和NH4+和H3O+才需要中括号。②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形成过程时注意:左边以原子的电子式形式出现。常见离子或化合物的电子式:(1)NH4+

H3O+

S2-

,O22-

NHHHH+OHHH+S2-O2-O(2)CS2

,H2O

HClO

,

NaOH

CSSOHHOClHOH-Na+ClNaNaO2-NaClMg2ClO··::O··::·Na·Na[]++2-电子式书写的“六项”注意(1)分清化学键的类型:如H2O2的电子式为

,而不是

(2)确认每个原子周围的电子数或电子的空间排列:如CO2的电子式。为

,而不是

。(3)理清原子间的连接顺序:如HClO的电子式为

,而不是

。(4)不能因同种微粒而合并:如Na2S的电子式为

,而不为

。(5)不能漏掉未成键电子对:如NH3的电子式为

,而不是

。(6)区别对待阴离子及复杂阳离子:如NH4Cl的电子式为

,而不是

。6.化合价(1)含义:一种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跟其他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化合的性质,叫做这种元素的化合价。(2)表示方法:化合价符号是在原子团的元素符号正上方用“‘-’或‘+’加数字”的形式表示元素的化合价,数字“1”不省略。如:(3)计算原则: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4)常见元素化合价:Na、K、Ag、H:+1;Ca、Mg、Ba、Zn:+2;Al:+3;Fe:+2,+3;Cu:+1,+2;Mn:+2,+4,+6,+7;F:-1;Cl、Br、I:-1,+1,+5,+7;O:-2,-1;S:-2,+4,+6;P:-3,+3,+5;N:-3,+2,+4,+5;C:+2,+4,0;Si:+4,0。

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因为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相同)2.质量守恒定律应用

化学变化只能改变物质的组成,但不能创造物质,也不能消灭物质,所以该定律又称物质不灭定律。质量守恒定律内涵主要包括:①反应物总质量与生成物总质量守恒。②溶解、结晶过程中溶质总质量守恒。③可逆反应过程中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守恒。(三)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3.守恒法则在化学中的应用范围主要包括:①元素守恒——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元素守恒包括原子守恒和离子守恒。②电子守恒——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等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③电荷守恒——在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溶液呈电中性,反应前后离子所带电荷总量不变。④化合物的化学式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4.化学方程式①

概念: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②书写化学方程式应注意的问题A.必须尊重客观事实和化学反应规律,不能主观臆造实际上不存在的物质和不能发生的化学反应(如:2Fe+6HCl=2FeCl3+3H2↑应写成Fe+2HCl=FeCl2+H2↑)B.注明必要的反应条件。如加热(或用“△”)、高温、煅烧、加压、催化剂等C.必须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数相等.化学方程式要配平,并用“=”连接反应物和生成物.若反应是可逆反应,用“”表示。由于有机化学反应比较复杂,通常用“”表示。如:FeCl2+2Cl2=2FeCl3应写为2FeCl2+Cl2=2FeCl3I2+H2=2HI应写为I2+H22HICH4+2O2=CO2+2H2O应为CH4

+2O2燃烧

CO2

+2H2D.生成物中有气态物质,应在气态物质化学式的右边注“↑”,在溶液中发生反应时有难溶性物质或微溶性物质生成,应在相应的化学式右边注“↓”如:AgNO3

+NaCl=AgCl↓+NaNO35.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可以表示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及分子数物质的量(或气体体积)、质量之比各物质物质的量之比:气体的体积比:分子数之比:质量之比:(1:1:2)(1:1:2)(1:1:2)(2:71:73)

1.下列关于化学科学的认知不正确的是(

)A.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与理论相结合且实用的自然科学B.化学工作者的主要任务是为人类制造新物种和提供能量C.化学特征是识别和制造分子与原子D.化学工作者们可以从矿物、岩石或生物体内提取物种,也能制造自然界中还不存在的新物种解析:化学的特征是识别和制造分子,而不制造原子。C2.下面是人们对于化学科学的认识,其中不正确的是(

)A.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识别分子与物质,制造新分子和新物质的实用自然科学B.化学真正成为一门科学始于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C.人类于21世纪初揭示了生命的遗传物质DNA的结构和遗传规律D.尿素[CO(NH2)2]是有机化合物B解析:选项A正确,化学科学的主要特征是以实验为基础识别分子与物质,制造新分子和新物质;选项B错误,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只是起到进一步促进了化学学科的发展的作用;选项C正确,人类于2001年初完成人类自身基因DNA的测序工作,并了解其功能;选项D正确,尿素[CO(NH2)2]是有机小分子化合物。3.“墙脚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梅花味的原因是(

)A.分子很小B.分子是可分的C.分子之间有间隔D.分子在不停地运动解析:由于分子的不停运动,低沸点物质挥发,使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梅花味。D4.

下列物质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的是(

)A.Na2SO3B.SO3C.Na2SO4D.H2SO4解析:O:-2价、Na:+1价、H:+1价,所以B、C、D中S为+6价,A中S为+4价。A5.下列正确表示N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是(

)解析:Na是11号元素,核内有11个质子,核外有11个电子。A6.烧碱的化学式为(

)A.NaClB.NaOHC.NaHCO3D.Na2SO4解析:NaOH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NaCl俗称食盐;NaHCO3俗称小苏打。B7.泡菜腌制过程中产生NaNO2,NaNO2中的N元素的化合价为(

)A.+2B.+3C.+4D.+5解析:NaNO2中O:-2价、Na:+1价,N元素化合价为+3。B8.P2O5中P元素的化合价为(

)A.+3B.+5C.+4D.+6解析:P2O5中P元素的化合价为+5。B9.下面是人们对于化学科学的各种常见认识,其中错误的是(

)A.化学面对现代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显得无能为力B.化学将在能源、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安全应用方面大显身手C.化学的主要特点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D.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A解析:随着化学科学的发展,化学将在能源、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安全应用方面(环境保护)等方面大显身手,故A错、B对;化学的主要特点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化学可以识别、改变和创造分子;故C正确;D显然正确。特别提醒:化学是在原子、离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基本特征。即使在由经验化学向理论化学发展的今天,化学实验仍然是化学学科发展的最现实、最生动、最有效的物质载体。10.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氯化氢的电子式H+[]-B.镁的原子结构示意图:C.乙酸的结构简式C2H4O2

D.碳酸钠的电离方程式Na2CO3=Na++解析:氯化氢的电子式H,A明显错;B显然正确;乙酸的结构简式应为CH3COOH,C错;碳酸钠的电离方程式应为Na2CO3=2Na++,D显然错。B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是科学家研究的内容,与普通老百姓无关B.化学家可以制造出自然界没有的新物质C.化学研究将会日益加剧环境污染,最终导致人类的毁灭D.艾滋病疫苗的研究与化学无关,只与生物科学有关B解析:A明显错;利用化学可以合成新物质,故B正确;化学将在能源、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大显身手,故C错;艾滋病疫苗的研究离不开化学,当然与生物科学也有关;D显然错。12.下列科研成果不是由我国发明或创造的是(

)A.世界上第一个由人工合成的、具有生理活性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B.黑火药和造纸C.发现元素周期律D.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的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解析:俄国的门捷列夫,他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于1869年发现元素周期律,故选C。C13.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下列做法中,你认为错误的是(

)A.边观察边记录B.观察时必须实事求是C.观察时必须积极思考D.只有用肉眼观察到的生物才是真实的解析:比如说微生物用肉眼看不到,但是它也是真实存在的生物,故选D。D14.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下列关于该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质子数为7

B.最外层电子数为2C.核外电子数为7D.核外有3个电子层解析:该原子质子数为17;最外层电子数为7;核外电子数为17;故答案选D。D15.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煤的干馏B.石油的裂解C.煤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