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_第1页
第三节《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_第2页
第三节《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_第3页
第三节《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_第4页
第三节《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也称《费尔巴哈论》)是恩格斯在晚年所写的一部著作。这部著作写于1886年,1888年出版单行本。《费尔巴哈论》包括四个部分。基本内容是:第一部分论述黑格尔哲学的革命意义及其内在矛盾;第二部分论述哲学基本问题和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第三部分论述费尔巴哈在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第四部分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形成及其在哲学上引起革命性变革的基本内容。为了评论丹麦哲学家施达克所写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小册子,这是恩格斯写作此文的直接原因。施达克是丹麦的哲学家和社会学家,哥本哈根大学教授。当德国的一些新康德主义者攻击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说费尔巴哈从黑格尔主义转向唯物主义是个悲剧的时候,施达克在1885年写了这本小册子,在书中他力图保护费尔巴哈,把费尔巴哈说成是唯心主义者。《新时代》杂志编辑部邀请恩格斯写一篇文章予以评论,恩格斯于是写了《费尔巴哈论》。1、对哲学基本问题的概括及其意义恩格斯在总结哲学史的基础上提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1)这个论断告诉我们: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而不是“思维”和“存在”的问题。这就是说:哲学不是以“思维”和“存在”为研究对象,去形成关于“思维”和“存在”的某种知识,而是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作为“问题”来研究,考察和追究“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不能简单地、直接地归结为或等同于“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存在”范畴不等同于“物质”范畴,它不仅包括“物质”的存在,也包括“精神”的存在,即不仅指“意识外的存在”,也指“意识界的存在”。“思维”不仅是指关于思维对象的“对象意识”,而且是指构成、把握、统摄和反省“对象意识”的“自我意识”;不仅是指“思想的内容”,而且是指“思想的活动”。唯物主义存在思维物质对象意识自我意识唯心主义存在思维(3)在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解中,不能把“辩证法”问题排斥在外,而把哲学基本问题仅仅归结为“本体论”问题和“认识论”问题。而要把辩证法同哲学基本问题统一起来,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来理解和解释辩证法理论。哲学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即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第一方面(谁为第一性问题)→唯物主义(三种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辩证的唯物主义和历史的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两种基本形式: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第二方面(有无同一性问题)→可知论、不可知论2、马克思主义哲学、近代哲学、现代西方哲学与哲学的基本问题(1)近代哲学的“认识论转向”,它所批判的是,离开“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而直接断言“世界”;它所要求的是,在建立关于“世界”的理论之前,必须先有关于“认识”的理论;这种要求的实质是,哲学家必须把反省“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作为最重大的“基本问题”。因此,所谓的“认识论转向”可以概括为一个命题:“没有认识论的本体论为无效”。(2)现代西方哲学的“语言学转向”,它所批判的是,离开对人类“语言”的考察而直接断言“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它所要求的是,哲学家在建立关于人类意识和世界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论之前,必须先有关于“语言”的理论;这种要求的实质是,哲学家必须把语言作为研究“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的出发点。因此。所谓的“语言学转向”也可以概括为一个命题:“没有语言学的认识论和本体论为无效。”

(3)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思维的最本质最切近的基础是人类自己的实践活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所蕴涵的全部矛盾关系都植根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之中,“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的历史演化和历史发展都展开在人类实践的历史过程之中。因此,只有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出发,达到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实践论理解,才能正确地理解和解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实现的“实践论转向”。马克思主义实践论所理解的“现实的人”就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感性的活动”就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对象。这样,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就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人与世界之间的、现实的和历史地发展着的关系。3、对黑格尔哲学两重性的批判分析黑格尔哲学具有两重性:既有革命性的一面,又有保守性的一面。革命性是指他的哲学中的辩证法的方法;保守性的思想是指他是哲学体系。(1)以往的形而上学认为,人们一旦认识了真理,就不需要再前进了。它们把社会历史发展的一定阶段看成是完善的社会和国家,社会也不向前发展了。人们的认识和行动都达到了终点。黑格尔的辩证法宣告了这种形而上学思维方法的彻底破产。①在人的认识领域,同形而上学的看法相反,黑格尔的辩证法认为,人对真理的认识是一个由浅入深、通过无数相对真理逐步接近绝对真理的过程,但是,人们永远不会达到所谓最后的绝对真理。②在社会历史领域,同形而上学相反,在黑格尔的辩证法看来,人类的历史也是一个无限的辨证发展过程,根本不可能有完美的社会和完美的国家。(2)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思想和革命意义,只是他的方法必然要得出的结论,但是他本人从来没有这样明确地作出这个结论。原因在于黑格尔的辨证方法和他的哲学体系是尖锐矛盾着的。①在哲学的认识上,辩证法认为人的认识是个无限的发展过程,而黑格尔的哲学体系却要求有一个顶点。黑格尔把自己的哲学宣布为哲学认识发展的顶点,最后的绝对真理。这同他的辨证法所揭示的人类的认识应是一个无限的发展过程,永远不能穷尽绝对真理的观点,形成了尖锐的矛盾。②在历史的实践上,辩证法认为人类历史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而黑格尔的哲学体系却要求有一个尽善尽美的社会和国家。他认为当时的普鲁士王国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顶点,把封建的君主立宪制看成是人类最理想最完美的社会。他的方法认为社会的发展是无限的,没有永远不变的社会制度;而他的体系却认为社会发展到普鲁士王国达到了顶点,这二者之间也形成了尖锐的矛盾。4、对黑格尔“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命题的分析第一,黑格尔所说的“现实”的属性,仅仅属于那同时是“必然”的东西。在黑格尔看来,决不是一切现存的都是无条件地是现实的,只有具有必然性即符合规律性的东西,才真正是现实的,因而也是合理的东西。普鲁士国家在必然的限度内是合理的,反动的普鲁士国家虽然已经失去了存在的必然性,是恶劣的,而且尽管恶劣,它仍旧继续存在那么,这就可以用它的臣民的相应的恶劣来辩护和说明,即主要是因为德国资产阶级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