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讲-激励理论_第1页
第4讲-激励理论_第2页
第4讲-激励理论_第3页
第4讲-激励理论_第4页
第4讲-激励理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鼓励理论及其应用组织行为学课程之四鼓励概述鼓励理论鼓励实践在人类的所有行为中,大都藉由适当的鼓励策略,来促使个人发挥潜能,并到达组织目标。

拿破仑曾说:“只要有足够的勋章,我就可以征服全世界。〞

艾默森〔RalphW.Emerson〕也曾说过:“没有热忱,就无法完成伟大的事业。〞一、鼓励概述鼓励的涵义鼓励的理论层次鼓励的根本要素鼓励的功能98769876㈠鼓励的涵义激发鼓励立足人本需求,唤起目标兴趣,采取有效手段,调动发奋努力。人本需求引发动机激励行为实现目标需要满足㈡鼓励的理论结构理论结构本体论(原理)

特征论(激励对象)

操作论(如何激励)㈢鼓励的根本要素需要动机环境刺激行为因短缺引发的某种渴望需要是人类活动〔心理和行为〕的原动力需要是鼓励的历史起点、逻辑起点需要既有类别又分层次需要动机就是指向目标的心理活动动机的特征动机是一种目标性很强的心理活动,它不是行动,而是行动的前夜〔奏〕;它不是本能心理,而是目的心理。动机的作用唤起行为;选择目标;维持指向;强化技能;调整方向。动机环境营造竞争的气候环境。高尚的竞争是一切卓越才能的源泉。[英国]休谟:?论艺术和科学的兴起与进步?刺激望梅止渴破釜沉舟金榜提名行为影响行为的因素问题群体动力场理论模型列温〔K·Lewin〕群体动力场理论认为:行为是个体特征与环境的函数。其公式为:B=f〔P·E〕影响个人行为的“四因素论〞模型美国心理学家。1890年9月9日生于普鲁西省的莫基尔诺〔现波兰境内〕。1914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27年任柏林大学教授。1933年移居美国,先后在斯坦福大学、康奈尔大学任教。1935~1944年任艾奥瓦大学教授。1944年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群体动力学研究中心主任。主要著作有:?关于人格的动力理论?(1935)、?拓扑心理学原理?(1936)、?社会科学中的场论?(1951)等。

美国心理学会的两任主席、心理学史家E.博林和G.墨菲曾高度评价了莱温,说他“可能是时代精神的代言人〞,“在社会心理学者中,他的工作一直保持着突出的地位〞。物质环境体质环境人的行为社群环境符号因素影响个人行为的”四因素“模型㈣鼓励的功能1、满足功能针对特定需要满足双向目标符合递增开展2、引导功能3、期望功能4、价值功能鼓励活动的价值在于:鼓励、倡导人们去追求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的目标,如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二、鼓励理论㈠内容型鼓励理论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马斯洛根本论点

〔1〕只有尚未满足的需要才能影响行为;〔2〕低一层次需要得到根本满足之后,较高层次需要才发挥对人行为的推动作用;〔3〕人的行为主要受优势需要的驱使。?布登勃洛克一家?是德国作家托马斯.曼(1875-1955)早期写的一部长篇小说。它通过一个资产阶级家庭在经济、社会地位和道德等方面的衰落和瓦解,深刻地揭示了德国市民社会灭亡的必然趋势。作品本身具有较高的艺术性,描写手法深微细致、丰富多姿,好似现实生活复现在我们眼前,却又比现实生活来得集中、来得完美。1929年,作者本人以这部篇幅极至浩瀚的小说获得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布登勃洛克一家?描写的是吕贝克望族布登勃洛克家族四代人从1835年到1877年间的兴衰史。通过布登勃洛克家族在垄断资产阶级家族的排挤、打击下逐渐衰落的历史描写,详细的揭示了资本主义的旧的刻意盘剥和新的掠夺兼并方式的剧烈竞争和历史成败,成为德国19世纪后半期社会开展的艺术缩影。但因作者受叔本华、尼采哲学思想的影响,小说对帝国主义势力持无能为力的消极态度,对自由资产阶级抱无可奈何的哀惋情绪。

【作者简介】

托马斯.曼是德国20世纪主要作家,?布登勃洛克一家?是其成名作,1929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尚有?魔山?等。经济进步的“布登勃洛克动力〞一个人大富之后,是否还需努力做事?赚来的钱应用什么地方?人生未来动力在哪里?

遇到这个问题的人可以读一读德国作家托马斯·曼的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这部小说描写了布登勃洛克家族的兴衰史。这个家族经历了从追求富裕,到追求政治地位,再到追求精神享受的历程。当他们失去追求时,就演出了一幕豪门恩怨。经济学家把鼓励他们不断追求的目标称为经济进步的“布登勃洛克动力〞。这种动力推动一个人、一个家族和一个国家的进步。当这种动力失去时,衰亡就要开始了。

布登勃洛克动力德国作家托马斯·曼?布登勃洛克家族——一个家族的衰落?老子一生节俭追求财富成为一方富户儿子家庭富裕追求地位成为议员孙子有钱有势追求精神成为音乐家结论:需要及其开展是一切行为的动力源泉思考:如何针对需要层次理论,采取相应的鼓励措施?生理需要平安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待遇、奖金;住房福利;工作时间适当。雇佣保证;劳保制度;医疗保健制度;退休金制度。团体活动方案;领导关心;利润分享方案。晋升、表彰方案;奖励制度;选拔进修制度。决策参与制度;柔性化管理;分权、授权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孔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人,游于艺。〞PK残缺孔子马斯洛A.需求开展B.需求内容C.需求轨迹D.人性假设自上而下自下而上道、德、仁寓于艺中高需求未含低需求圆满纯本杂本E.思想功德天地人和谐开展天地人恶性竞争比较类别对管理实践的启示1、正确认识被管理者需要的多层次性;2、找出受时代、环境及个人条件差异影响的优势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鼓励。思考:知识分子、年轻人、贫困者主导需要有何不同?2.奥尔德弗的ERG理论奥尔德弗美国耶鲁大学组织行为学教授.他在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根底上,把职工的需要分为三种:生存(existenec)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和平安需要关系(relation)需要.包括社交、人际关系、相互尊重的需要.成长(growth)需要.包括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ERG理论的根本观点

第一,同一层次的需要少量满足后,会产生更强烈需要;第二,较低层次需要满足的越充分,对较高层次的需要越强;第三,较高层次需要满足的越少,对较低层次需要那么更强迫.该理论不仅是“满足---上升〞而且有“受挫---倒退〞.ERG理论与我们关于个人差异的观点更为一致.诸如教育、家庭背景和为文化环境这样的变量可以改变个体拥有的一些需要的重要性或驱动力量。同时说明,文化差异对人的需要种类的排列顺序有一定的影响。ERG理论代表了关于需要层次的一种更为有效的观点。3.鼓励---保健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弗雷德里克-赫兹伯格提出。其根本观点〔1〕企业中影响人的积极性的因素可以分为:鼓励因素和保健因素。〔2〕鼓励因素常与工作特点、内容有关,如工作富有成就感、工作本身、责任、晋升、成长等。这些因素如能得到满足,就能直接产生鼓励作用。保健因素往往与工作环境、外部因素有关,如公司政策、监督、人际关系、公司环境、工资等这些因素如处理不当,会产生不满意态度,应加强保健。〔3〕满意与不满意是一个二元连续统一体: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满意〞,不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不满意〞。3.鼓励---保健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来的。赫茨伯格认为,使员工感到满意的因素与使员工感到不满意的因素是大不相同的。使员工感到不满意的因素往往是由外界环境引起的,使员工感到满意的因素通常是由工作本身产生的。前者称保健因素,后者叫做鼓励因素。504030201001020304050成就认可工作本身责任感开展提升公司政策和行政管理技术监督系统与主管的关系工作条件薪金与同级的关系与下级的关系地位工作平安性个人生活69%31%19%81%保健鼓励保健因素与鼓励因素高度的工作不满意感高度的工作满意度传统观点高度的工作不满意感很低或没有的工作不满意度赫兹伯格观点(保健因素的作用)很低或没有的工作满意感高度的工作满意度(鼓励因素的作用)外在因素的鼓励內在因素的鼓励外在因素的鼓励强调工作本身的价值和鼓励作用,尽量做到:兴趣——工作匹配;工作丰富化,提高工作本身的挑战性和意义;正确发放工资、奖金,防止其变为保健因素。双因素理论的启示:4.成就需要理论大卫-麦克利兰,美国心理学家.他主要关注三种需要:成就需要追求卓越、成功的内驱力权利需要支配别人的需要合群需要建立亲密关系的需要三种需要都有价值,但成就需要对个人、企业、国家具有重要意义高成就者喜欢的工作能提供个人的责任反馈适度的冒险性成就需要理论的应用把握高成就需要的个性特征提供组织支持高成就需要的人优先选择职业忠诚合群需要和权利需要对人的成功有密切关系通过培训激发员工的成就需要(二)过程型鼓励理论1.期望理论美国心理学家佛隆,1964年提出.只有在预期行为有可能到达目标的情况下,才会产生鼓励的行为。动机水平=期望值×效价M=∑E·V佛隆根据人的行为目标的层次性,把期望分为两类:(1)通过努力到达一定的工作成绩的可能性,第一层目标EI;(2)到达工作成绩后获得适当报赏的可能性,第二层目标EⅡ.报赏是多元的,既多种效价Vⅰ;报赏又可能为正或负,相应采取多种工具Iⅰ.激励努力工作工作成绩报赏报赏1报赏2报赏3报赏4报赏n目标Ⅱ目标ⅠEΙI

i,EⅡ期望理论告诉我们:有期望那么激发动机,三个重要的概念: 努力能达成绩效的期望 绩效能带来报酬的期望个人对报酬的偏好与价值努力与工作成绩的关系培养能力工作成绩与奖酬的关系科学奖酬、制度诚信奖酬与满足的关系合理的效价水平2.目标理论美国马里兰大学洛克教授提出。设置适宜的目标是激发动机的重要过程。目标设置应考虑三个方面:A.目标具体性B.目标难易C.目标可接受性目标理论的意义、局限性意义:A.最直接的鼓励方法、技术。B.使各级管理人员都能经常受到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的鼓励,对目标过程适时反响。局限性:不能包医百病.适用于一切领域、行为、组织。科技创造性质的劳动风险、不确定性大。3.强化型鼓励强化理论是斯金提出的,其内容是:1〕强化类型:教助:积极强化、消极强化;抑制:惩罚、消退。2〕强化程序:A.固定比例强化B.可变比例强化C.固定间隔强化D.可变间隔强化3〕强化的原那么A.奖惩结合B.奖主罚辅C.及时强化D.奖人所需,丰富变化公平理论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公平理论--横向比较

个体不仅只关心自己努力所获报酬的绝对数字,而且也关心与他人报酬的比较数字。OA

OB

IA

IB?

代表公平

代表不公平

Outcome :得到Input :投入A:自己 B:比較對象公平理论—纵向比较个体不仅关心自己目前的投入与所获得报偿的比值,同时关心自己过去投入与过去所获报偿的比值,只有相等时他才认为公平。

OPOH

IPIH?

代表公平

代表不公平

OP:自己现在所得IP:自己现在投入OH:自己过去所得IH:自己过去所投期望理论鼓励理论的整合模型动机个人能力行为报酬任务了解

绩效外在报酬內在报酬是否公平滿足三需求論三需求论目标理论归因理论增強理论双因子理论需求理论公平理论鼓励理论的应用主要讲三个问题:把握鼓励对象的特征,恪守鼓励的根本原那么,选择正确的策略方法。〔一〕鼓励对象的特征

在实际工作要实施正确的鼓励,就必须把握鼓励对象的特征:1、个体需要的特征白领与蓝领,新员工与老员工,男女与员工2、团体的特征情感相互依赖,成员互补互动,共同的目标3、组织的特征共同利益,观点一致,相互吸引,兴趣相近,共同经历,类似背景,领导方式,制度规定,情感优先,兼顾效率。4、群体的特征分工与合作并存,义务与权利对等,制度与习俗共需〔二〕鼓励的根本原那么1、一般原那么:因人而异奖惩适度鼓励公平奖励正确的事〔二〕鼓励的根本原那么2、高级原那么时机均等把握时机鼓励民主

两袋投入、正负结合足够力度、合理落差1、经济鼓励法

2、任务鼓励法

3、纪律鼓励法

4、政治鼓励法

5、情绪鼓励法

6、关心鼓励法

7、尊重鼓励法

8、行为鼓励法

一、中国古代的鼓励方法

早在西方鼓励理论提出两千多年前,中国古代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就总结治国统兵实践经验,提出了一系列鼓励的方法。

方法之一:鼓励下属“士为知己者死〞。

方法之二:“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

方法之三:“任贤律己〞,“身先士卒〞。

方法之四:“上下同欲者胜〞。

二、西方管理理论提出的鼓励方法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对管理活动进行系统研究,产生了管理理论。西方管理理论经历了从把人看作是“经济人〞到把人看作是“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复杂人〞的演变过程。由于对人的假设这一前提不同,提出的理论不同,主张的鼓励方法也就不同。

方法之一:“葫萝卜加大棒〞。

方法之二:满足“社会人〞的需求。

方法之三:“寻找人的自我实现〞。

方法之四:多种鼓励方法并用。方法之一:“葫萝卜加大棒〞最初西方产生了以泰勒为主要代表人物的古典管理理论。该理论把人假设为“经济人〞,认为人的行为是在追求本身最大的利益,工作的动机只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因而主张实行刺激性的工资报酬制度——差异计件工资制。泰罗研究分析了工时,制定出一个定额或标准,然后根据工人是否完成其定额而采取不同的工资率,以鼓励工人努力工作,完成定额。这种理论还认为,人的情感是非理性的,会干预人对经济利益的合理追求,组织必须设法控制个人的感情。为此,提出了一系列的管理控制制度,对违纪者处分。人们把这种理论提出的鼓励方法俗称为“葫萝卜加大棒〞的方法。

方法之二:满足“社会人〞的需求“葫萝卜加大棒〞的方法后来逐渐暴露出其局限性。到本世纪20年代前后,美国梅奥等人依据霍桑试验的材料提出了“社会人〞的假设,初创了行为科学。这种理论认为,满足人的社会需求,往往比经济报酬更能调动人的积极性。工人的社会需求的满足程度决定他们生产率的上下,物质刺激只具有次要作用。因而主张采取多种方法满足“社会人〞的需求。如,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明确人的责任;使做出成绩者得到提升;使人得到重视和开展,等等。

方法之三:“寻找人的自我实现〞本世纪四十年代末,西方盛行“自我实现人〞假设。这种人性假设的核心思想就是认为人都有一种想寻求工作上的意义,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即“自我实现〞的欲望。主张创造一种适宜的工作环境,促使人们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自我实现人〞的观念使鼓励方法有了根本性的改变。前面两种方法都是从外部条件来满足人的需要,即实施的是外来的鼓励。这种理论认为,外来的鼓励和控制会对人产生一种威胁,造成不良后果。它主张内在鼓励,即通过自我鼓励和自我控制来调动人的积极性,满足人的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样人就会获得长足和持久的工作动力。

方法之四:多种鼓励方法并用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沙因提出了“复杂人〞假设。“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这些不同假设,各自反映出当时的时代背景,并适合于某些场合和某些人。但人有着复杂的动机,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一两种,也不能把所有的人都归结为同一类人,且人的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