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酸说课稿范例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238dbd432d4867509490b2c311d9a48/a238dbd432d4867509490b2c311d9a481.gif)
![乙酸说课稿范例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238dbd432d4867509490b2c311d9a48/a238dbd432d4867509490b2c311d9a482.gif)
![乙酸说课稿范例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238dbd432d4867509490b2c311d9a48/a238dbd432d4867509490b2c311d9a483.gif)
![乙酸说课稿范例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238dbd432d4867509490b2c311d9a48/a238dbd432d4867509490b2c311d9a484.gif)
![乙酸说课稿范例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238dbd432d4867509490b2c311d9a48/a238dbd432d4867509490b2c311d9a48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版本,下载可自由编辑乙酸说课稿范例课题: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酸
敬爱的各位评委,友爱的各位同学,大家下午好!今日我说课的内容是乙酸。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以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Ⅱ为教材,乙酸是第三章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其次课时的内容。
乙酸的俗名是醋酸,是同学常见常用的生活用品,九班级化学已经简洁介绍了乙酸的用途,本节课在此基础之上,从组成和结构角度进一步熟悉其性质、存在和用途。乙酸又是典型的烃的'衍生物,从烃的衍生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动身,能够让同学知道官能团对有机物性质的重要影响,在同学头脑中建立烃基与官能团位置的立体结构模型,为同学进一步学习有机化合物打下方法论基础。
二、教学目标
依据高一同学的特征,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以及教材的编排意图,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学问技能方面,要知道乙酸的分子结构,掌控乙酸得主要性质;认识酯化反应及其历程;认识乙酸的用途;初步学习制备乙酸乙酯的试验技能。
过程与方法方面,利用设计试验探究乙酸的酸性强弱,体悟科学探究的过程,利用制备乙酸乙酯,进一步学习观看、比较、归纳等科学方法的运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利用设计试验、试验操作,体悟胜利感,激活学习爱好,培育求实、自主、探究、合作的优良品质。利用生活情况的解释,让同学进一步理解“化学是一门有用性很强的学科”。
教学重难点
综合以上教学目标,我把乙酸的化学性质定为本节教学的重点。由于乙酸与乙醇的分子间脱水形式有两种可能,在酯化反应中毕竟按哪种方式脱水,是无法在本节利用试验进行验证的,只能利用“示踪原子法”的讲解和模拟反应历程来说明。所以酯化反应的历程是本节的难点。
三、学情分析
就学情而言,同学在日常生活中已积累了一些关于醋酸的熟悉,并且已经知道了酸的一些通性,为本节课探究乙酸的性质奠定了肯定的学问阅历基础,而且本阶段的同学已经初步具备了科学探究的力量。
四、说教法和学法
基于以上对学情的分析,依据有机物学问的教学特征,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纳试验探究法和多媒体帮助教学法。引领同学从生活体悟动身,设计试验探究乙酸的酸性强弱;亲自试验制备乙酸乙酯,体悟科学探究的过程,从而突出本节的重点;利用多媒体模拟反应历程,突破难点;鼓舞同学用所学的学问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拥有胜利感,体悟化学学科的有用性。
五、说教学程序
为了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本节支配以下六个部分。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醋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行缺少的调味品,那么大家知道醋的来历吗?然后我叙述醋的来历的小故事,引起同学深厚的爱好。并指出醋中含有3%—5%的乙酸,乙酸的俗称就是醋酸。我从与同学日常生活亲密相关的问题入手,自然引入新课,充分调动同学的学习爱好。
(二)自主探究乙酸的物理性质
在化学上我们研发一个物质的性质,一般都要研发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乙酸物理
性质的学习我采纳由同学自主探究的方法,让同学调动五官,去看、去闻,然后总结出乙酸的主要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三)试验探究乙酸的酸性强弱
学校的时候同学已经学习过乙酸是一种有机酸,具有酸的通性,那么酸具有哪些通性呢?利用这一问题的提出,我从同学已有的学问结构入手,能够削减同学对新学问的生疏感,降低同学的心理难度。利用回忆,同学能够归纳出酸能够使指示剂变色,能和活泼金属反应,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等等。这时,我乘胜追击,乙酸与我们常见的酸,例如亚硫酸、碳酸相比,酸性强弱如何呢?争论是制造的催化剂!这时我将同学分成几个小组并用多媒体展现试验仪器及药品,分组争论试验方案,争论之后,同学可能得出不同种试验方案,如使用紫色石蕊试纸,与金属、碱等反应,与碳酸钠、亚硫酸钠混合等。得出方案后,我鼓舞同学利用动手试验验证自己的想法,最终得出乙酸的酸性是小于亚硫酸和大于碳酸的,充分体悟了科学探究的过程。
知道是什么就会想问为什么,乙酸具有酸性,那么乙酸为什么具有酸性呢?物质的性质是由其结构打算的,那么使乙酸表现酸性的官能团是什么呢?这时我展现乙酸分子的结构模型,并指出羧基。由性质追踪物质的结构,由物质的结构解释物质的性质,在同学的头脑中进一步树立了结构打算性质的化学观念。
(四)进一步探究乙酸的化学性质——酯化反应
俗话说,“酒是陈的香”,在酒贮存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奇异的化学反应生成了有香味的化学物质呢?此时,我让同学思索乙醇氧化能够变成什么物质?是不是乙酸和乙醇之间发生了奇异的化学反应?从而引起了同学进一步探究乙酸性质的欲望。接着我让同学利用所供应的试剂和仪器亲自制作出这种具有香味的物质。在试验之前,我将展现试验用品和装置,展现试验的步骤和留意事项。同学在我的指导下利用试验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上层获得无色油状的液体,并有迷人的香味。这时我指出这种具有迷人香味的液体就是乙酸乙酯。此时引出酯化反应的定义可谓水到渠成。酯化反应生成了水,组成水的一个氢原子和一个羟基是从何而来呢?这时同学能想到两种反应的途径,我利用同位素示踪法的介绍,多媒体模拟反应历程,帮忙同学建立起在酯化反应中是酸脱羟基,醇脱氢的熟悉,从而突破了难点。再供应乙酸、乙醇及乙酸乙酯的沸点、密度、溶解性等数据,引领同学思索,在反应中饱和碳酸钠起着什么作用呢?使同学的学问获得升华。在此环节中,不仅强化了同学的试验技能,也培育了同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力量。
(五)整理归纳,强化方法
在课的结尾师生共同回顾总结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乙酸的性质以及学习这些学问的重要方法,并将乙酸的性质和上节课所学的乙醇的性质作比较,形成整节内容的学问网络。
(六)运用学问,解决问题
学习学问并不是将学问束之高阁,而是要将学问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这时我用多媒体列诞生活中乙酸的一些用途,要求同学利用本节课所学学问去解释,既检验了新学问的学习,又体现了课标的要求——教学要与生活实际亲密相关,也让同学进一步理解“化学是一门有用性很强的学科”。
六、教学特色
纵观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我由生活走进化学,利用探究试验来突出重点,利用多媒体手段突破难点,最终又应用所学学问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现了化学新课程由“生活走进化学,由化学走向社会”的教学理念。
七、板书设计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酸
(一)物理性质
(二)化学性质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现代家居装饰艺术与科技融合的探索
- N2级护理测试题(含答案)
- 数学教学发言稿简短
- 家庭教育发言稿简短的
- 大学生美工设计个人实习工作计划范文
- 小学教师年度总结
- 公司个人工会工作计划
- 暑假两个月减肥计划
- 电影音效处理让观影体验更完美
- 国有资产(房屋)租赁合同范本
- 圆圈正义:作为自由前提的信念
- 一次性纤维环缝合器
- 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
- 2023年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单招考试职业技能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儿科抗生素使用
- 中国教育公益领域发展报告
- 第2章第1节有机化学反应类型课件高二下学期化学鲁科版选择性必修3
- 绿化工程承包合同 绿化工程承包合同范本(二篇)
- 建筑财务出纳年终总结PPT模板下载
- GB/T 9574-2001橡胶和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试验压力、爆破压力与设计工作压力的比率
- 三位数乘一位数练习题(300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