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酸腐病的发生与防治_第1页
葡萄酸腐病的发生与防治_第2页
葡萄酸腐病的发生与防治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葡萄酸腐病的发生与防治

水果腐败是近年来葡萄果实严重损害的一种。该病害具有发生普遍、传播速度快、产量损失大和难以防治等特点,通常在葡萄生长后期发生,造成成熟期果实大量腐烂。果园管理不当时,葡萄损失率为30%~50%,有些葡萄园损失甚至高达80%,不仅直接影响葡萄的产量与质量,而且还影响葡萄酒的产量和品质,严重限制了我国葡萄产业的发展。然而,国内关于葡萄酸腐病的相关研究报道却很少,且仅为停留在简单的症状描述、发生危害和部分防治方法的报道,目前国内还未见不同葡萄品种田间发病情况调查的相关报道。针对上述情况,笔者在葡萄酸腐病的盛发期,调查了北京地区24个不同葡萄品种酸腐病的田间发生情况,并用病情指数进行了差异显著性和聚类分析,拟明确北京地区种植的部分葡萄品种田间的发生危害情况,为该病害的防治提供依据。1材料和方法1.1种植葡萄品种的试验试验分别于2010年8月在北京房山波龙堡葡萄庄园品种观测圃内,2011年8月在北京通州张家湾葡萄园生产田内进行,调查了11个酿酒葡萄和13个食用葡萄品种田间酸腐病的发生情况。1.2果穗腐烂面积田间调查每个品种设3个取样点,每点60穗葡萄,共180穗,按照果穗的腐烂面积分5级记载,分级标准如下。0级:全穗无腐烂;1级:果穗腐烂面积占总面积≤25%;2级:25%<果穗腐烂面积占总面积≤50%;3级:50%<果穗腐烂面积占总面积≤75%;4级:75%<果穗腐烂面积占总面积≤100%;5级:果穗全部腐烂。根据调查的数据,计算病穗率和病情指数,计算公式如下:调查数据用DPS系统进行处理,用Duncan新复极差法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并采用最长距离法对各个品种的病情指数进行聚类分析。2结果与分析2.1尼’和‘梅鹿吾’和’雷僚’的数量不同采用1.2所述的病害调查方法,于2010年8月下旬在葡萄酸腐病的盛发期,对北京房山波龙堡葡萄酒庄园种植的11个酿酒葡萄品种进行了酸腐病的田间发生情况调查。调查田中的这些品种种植在同一地块,具有相同的栽培和管理条件,果穗不套袋,结果见表1。从表1可见,11个酿酒葡萄品种均可发生酸腐病,但不同品种发病程度差异很大。对病情指数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发现,在5%水平上,品种‘维奥尼’和‘梅鹿辄’与‘胡桑’、‘赤霞珠’、‘小芒森’和‘小味尔多’存在显著性差异;‘雷司令’、‘佳美’和‘长相思’与‘赤霞珠’、‘小芒森’和‘小味尔多’存在显著性差异;这11个酿酒葡萄品种酸腐病田间发生程度从轻到重的顺序为:‘小味尔多’>‘小芒森’>‘赤霞珠’>‘胡桑’>‘阿拉奈尔’>‘品丽珠’>‘长相思’=‘佳美’>‘雷司令’>‘梅鹿辄’=‘维奥尼’,这些品种的病情指数分别为2.08、3.33、4.17、5.83、8.75、9.17、16.25、16.25、16.67、20.00和20.00。在1%极显著水平上,品种‘维奥尼’和‘梅鹿辄’与‘小芒森’和‘小味尔多’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余7个品种与以上4个品种差异不显著。为了进一步明确11个酿酒葡萄品种酸腐病田间发病程度轻重的类型,以病情指数作为统计指标,以最长距离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见图1。图1中可见,当相似系数为5.00时,可将11个酿酒葡萄品种发病轻重划分为3类:第1类为‘小味尔多’、‘小芒森’和‘赤霞珠’,发病最轻,病情指数为2.08~4.17,第2类为‘胡桑’、‘阿拉奈尔’和‘品丽珠’,发病程度中等,病情指数为5.83~9.17,第3类为‘长相思’、‘佳美’、‘雷司令’、‘梅鹿辄’和‘维奥尼’,发病最重,病情指数为16.25~20.00。2.2不同葡萄品种酸腐病发生情况2011年8月下旬对北京通州张家湾葡萄园内13个食用葡萄品种进行了酸腐病田间发生情况调查,结果见表2。所调查的葡萄品种在同一果园,具有一致的栽培和管理条件,为常规管理,非避雨栽培,果实套袋。从表2可见,所调查的13个食用葡萄酸腐病的田间发生轻重程度不同。在5%水平上,品种‘亚都蜜’与‘茉莉’、‘红伊豆’、‘巨峰’、‘黑奥林’、‘世纪无核’、‘玫瑰香’和‘龙宝’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里扎马特’与‘茉莉’、‘红伊豆’、‘巨峰’和‘黑奥林’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13个食用葡萄品种酸腐病的田间发病程度从轻到重的顺序为:‘茉莉’>‘红伊豆’>‘巨峰’>‘黑奥林’>‘世纪无核’=‘玫瑰香’>‘龙宝’>‘黄意大利’>‘京蜜’>‘金香玉’>‘魏可’>‘里扎马特’>‘亚都蜜’,这些品种的病情指数分别为1.00、3.33、4.67、5.00、7.00、7.00、7.33、9.33、9.58、10.42、10.67、15.67和18.00。在1%极显著水平上,品种‘亚都蜜’与‘巨峰’、‘红伊豆’和‘茉莉’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余各品种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根据13个食用葡萄品种感染酸腐病的病情指数,以最长距离法进行聚类,结果见图2。从图2可见,当相似系数为5.00时,可将13个食用葡萄品种发生轻重程度划分为3类:第1类为‘茉莉’、‘红伊豆’、‘巨峰’和‘黑奥林’,发病最轻,病情指数为1.00~5.00,第2类为‘世纪无核’、‘玫瑰香’、‘龙宝’、‘黄意大利’、‘京蜜’、‘金香玉’和‘魏可’,发病程度中等,病情指数为7.00~10.67,第3类为‘里扎马特’和‘亚都蜜’,发病最重,病情指数为15.67~18.00。3病害发生情况调查研究试验对24个不同葡萄品种进行了酸腐病的田间发生情况调查,结果表明:在所调查的11个酿酒葡萄品种中,‘小味尔多’、‘小芒森’和‘赤霞珠’田间酸腐病发病最轻,‘胡桑’、‘阿拉奈尔’和‘品丽珠’发病程度中等,‘长相思’、‘佳美’、‘雷司令’、‘梅鹿辄’和‘维奥尼’发病最重;在13个食用葡萄品种中,‘茉莉’、‘红伊豆’、‘巨峰’和‘黑奥林’发病最轻,‘世纪无核’、‘玫瑰香’、‘龙宝’、‘黄意大利’、‘京蜜’、‘金香玉’和‘魏可’发病程度中等,‘里扎马特’和‘亚都蜜’发病最重。试验所调查的这些品种均集中种植,栽培管理条件一致,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2010-2011年这些品种在田间对酸腐病的抗感性情况,但是,由于影响该病害发生轻重的因素较多,要对这些品种进行抗病性划分,仍然需要几年数据的积累,需进一步调查研究。近年来,随着葡萄产业在我国的急速发展,出现了大量不同的葡萄品种,并不断扩大种植面积,但在引进和育种的过程中,一般只注重葡萄的高产优质,对品种的抗病性问题重视不够,结果在生产上造成了一定的损失。另外,由于果农过度的追求高产,也造成了近年来葡萄酸腐病的严重发生,使得葡萄酸腐病成为生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