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安置失地农民社会交往与城市文化适应集中安置的失地农民社会交往与城市文化适应_第1页
集中安置失地农民社会交往与城市文化适应集中安置的失地农民社会交往与城市文化适应_第2页
集中安置失地农民社会交往与城市文化适应集中安置的失地农民社会交往与城市文化适应_第3页
集中安置失地农民社会交往与城市文化适应集中安置的失地农民社会交往与城市文化适应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集中安置失地农民社会交往与城市文化适应集中安置的失地农民社会交往与城市文化适应

一、城市文化的适应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边界向农村扩张,越来越多的农民加入了失去土地的农民队伍。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失地农民总数将达1亿人以上(杨傲多,2009)。城郊大量失地农民被疾速成为城市社区居民,他们不仅需要面对身份的改变,更需要实现在就业方式、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以及价值观、生活态度等一系列的转变,这些转变其实就是他们对城市文化的适应。从某种意义上讲,失地农民城市文化的适应过程就是他们不断建构新的社会交往网络的过程。失地农民建构新的社会交往网络规模越大、从社会网络中获取的社会资源越多,他们就越能更好地适应城市的生产与生活,实现由农民向市民的角色转变,这如同埃弗里特·M·罗吉斯(1988)所说的:“交往就像从大社会中射出的一道光,照进他们与世隔绝的社会,使传统的农民逐渐开始步入现代世界”。因此,以失地农民的社会交往网络为切入点来研究其与城市文化适应的关系有其重要的价值。而本研究之所以把集中安置的失地农民作为研究对象,不仅是因为大量的失地农民主要被采用了集中安置的方式,据《城市化过程中农民的社会保障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研究》课题组(2006)的调查数据显示,全国约有87%的失地农民被集中安置,还因为集中安置使失地农民的居住空间比过去的村落聚居更显密集,村民之间的空间距离更为缩小。被集中安置的失地农民社会交往格局会呈现出怎样的特点?这种交往格局与其城市文化适应是怎样的关系?这些内容的研究应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二、数据来源与研究工具(一)安置小区概况问卷调研选择了人口达100多万、建成区面积126平方公里的浙中地区J市作为样本选择地,并考虑安置时间和空间差异、是自建房安置还是统一建公寓房安置等因素,选择了何宅、洪坞和金桂苑三个小区。其中何宅小区位于市中心最繁华地段,是原何宅村100多户人家400多人的安置小区。小区于2000年开始拆迁重建,家家都超标建设了6层高的楼房,是典型的城中村。小区居民的房子大部分用于出租,目前租房户达到了3000多人。洪坞小区离繁华的商业地带约3公里路程,于2003年开始拆迁建设,原洪坞村480多户共1000多人以自建房的形式安置在这个小区,也是典型的城中村。目前每家至少拥有一幢5~7层的楼房,大部分房子用于出租,租房户近5000人。金桂苑小区离繁华的商业地带约4.5公里路程,是清江桥村2000多村民的安置小区。小区分两期,分别建成于2006年和2008年,共计37幢楼房全部由开发商统一建造,每户至少分到两套以上的公寓房(村民以每平方米660元的价格购买)。村民的房子基本没有出租,一部分空置,另一部分已被转让出去,因此,小区里有一定数量的外来购房户。课题组在三个小区共计向失地农民发放问卷200份,并获得有效问卷159份和部分访谈资料,被调查对象基本情况见表1。(二)城市文化适应自编调研问卷,一方面对集中安置的失地农民的社会交往从交往对象、交往意愿、交往数量和性质、交往的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设计;另一方面对城市文化适应从三个层面(技术、制度和观念层面)设计了23个项目(实际统计分析时采纳了20个项目),以全面考察集中安置的失地农民城市文化适应的整体状况。问卷大部分项目采用Likert多选项量表法,依次赋值4、3、2、1分,得分越高表示交往和适应程度越好。所有数据采用SPSS11.5进行统计处理和分析。三、结果分析(一)失地农民的社会交谈网络格局变动众所周知,农村的社会交往具有完全不同于现代工业社会的特征。农民由于职业场域与居住场域的重合,长期以来更多的是通过血缘、地缘建构起来的较为封闭的、稳定的社会关系。如今,当失地农民被集中安置进入城市社区生活后,他们的社会交往网络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表2数据显示,失地农民与原村里人密切交往的比例为52.2%,与亲戚密切交往的比例为25.2%,两项合计达到了77.4%。而失地农民与同事密切交往的比例只占14.5%,与市民密切交往的比例只占6.3%,两项合计为20.8%,这说明集中安置的失地农民的社会交往网络依然保持了农村熟人社会人际交往的鲜明特征,呈现出高度的内倾化、同质化态势,与城市社会以业缘为基础的人际交往特质有很大的差距。(二)集中分配的失地农村社会交流模式与城市文化的适应性1.基础条件:失地农民与东北部上的私家车关系网如上所述,集中安置的失地农民依然保持着一种格兰诺威特(1973)所说的“强关系”。但在熟人交往内部,这两种交往也呈现出不同的变化特征。个别访谈得知,三个小区的失地农民与亲戚交往都有一定的下降,但与原村里人的邻里交往反而比过去更为密切。这种邻里相亲的“强关系”维持确实能为集中安置的失地农民的城市文化震惊提供庇护场所,有利于帮助他们消除对城市文化的陌生感,但也会造成他们在农村生活形成的旧观念和旧习惯难以改变,不利于其适应城市生活。经事后分析检验证实,失地农民与原村里人、亲缘之间是密切交往关系的群体,其适应总分的均值显著低于与其他几类对象密切交往的群体,特别是与原村里人密切交往的群体,其适应总分均值最低,与其他几类群体的适应差异最为显著。2.失地农民的业务拓展情况在现代城市,人际交往是以业缘为基础,具有开放性和异质性强的特点。因此,集中安置的失地农民新的业缘关系的建立和拓展是他们融入城市文明、实现角色转变的关键。表2的数据表明,失地农民与同事密切交往的比例只占14.5%,其新的业缘关系并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而经事后分析检验,失地农民与同事建立密切交往关系的群体,其适应总分的均值显著高于与其他三类对象密切交往的群体,这说明促进失地农民建立更多的业缘关系将有助于他们更好地适应城市社区生活。3.失地农民与市民交往情况的分析市民作为城市文明的演绎者,其生产方式、行为习惯、价值观念等与失地农民有很大的不同。集中安置的失地农民要融入城市社会,必定无法回避与各行各业形形色色的市民的交往。目前,失地农民与市民的交往及其与城市文化适应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失地农民和市民的交往意愿与其城市文化适应。表3数据显示,失地农民表达出较强的向外拓展社会交往网络的意愿,其“比较愿意”与“很愿意”和市民交往的比例达到了70.5%,而事后分析检验证明,失地农民比较愿意和很愿意与市民建立交往关系的群体,其适应均值显著高于不太愿意、不愿意与市民建立交往关系的群体。因此,引导更多的失地农民以主动积极的态度去建构开放式的社交网络,能促进他们更好地去适应城市生活。第二,失地农民与市民来往的数量、性质与其城市文化适应的关系。失地农民与市民之间“来往很多”和“来往较多”的占了43.4%,“来往较少”和“从不来往”的占56.6%;失地农民与市民之间来往的最主要原因是“陌生人之间的简单买卖关系”(占40.3%),其次是“志趣相投”的交往关系(占35.2%),“新的邻里”与“商业伙伴”关系的比例非常低,分别只占10.1%和5.7%。这样的交往数量和关系性质意味着集中安置的失地农民在与市民的交往上已经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事后分析检验表明,失地农民与市民来往很多和较多的群体,其适应总分均值显著高于来往较少和从不来往的群体;失地农民与市民之间建立了“生意伙伴”、“志趣相投”、“新的邻里”关系的群体,其适应总分均值都显著高于他们之间是“陌生人的简单买卖关系”的群体,但前三类群体相互之间的适应均值差异不显著。这就意味着进一步促进失地农民在更大规模上建立与市民的“生意伙伴”关系、“志趣相投”关系和“新的邻里”关系将有助于他们对城市文化的适应。第三,影响失地农民与市民交往的因素分析。表4的数据显示,影响失地农民与市民交往的主要原因是“没有什么共同话题”、“没有必要跟他们交往”、“不知怎样跟他们交往”,这样的选择反映了失地农民与市民的生活圈子交叉太少,现有交往圈的封闭性很强。正是这种交往圈的隔离使失地农民觉得和市民缺少共同话题,同时也不知怎么与市民交往,让部分失地农民感觉没有必要与市民进行交往。因此,只有打破失地农民和城市居民交往网络分离的局面,才能让失地农民尽快融入城市社会。从上述对失地农民与市民交往情况的分析可见,失地农民正在努力建构新的社会交往网络,正如英格尔斯(1992)所指出的:“农民与市民接触的经验,也许能成为促进现代化的学校”。但失地农民交往密切的对象中只有6.3%是市民,这一数字也反映出他们亟需加强与市民的密切交往。四、从思想上入手,发挥社会各基层的作用对于集中安置的失地农民而言,尽快突破交往的封闭性现状,建立更大规模的、更为密切的新的社会交往网络,是他们成功融入城市社会、实现由农民向市民完美转身的当务之急。为此,不仅集中安置的失地农民需要为之付出更多的努力,社会各界尤其是作为集中安置策略制定者的各地政府更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行动。1.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失地农民对外拓展社会网络的意识和能力。帮助集中安置的失地农民融入城市社会网络,一个基本的途径就是通过教育培训提高他们在城市的就业率,扩大业缘交往。但要实现和提高就业,失地农民人力资本的提升固然重要,但其是否愿意就业的态度更为重要。政府应从集中安置的失地农民的思想观念教育入手,做到思想观念教育与文化技能培训齐抓并行。2.借助大众传媒力量,引导市民接纳失地农民。交往是一种双向的互动,在集中安置的失地农民与市民的交往上,与失地农民主动积极的交往态度不同的是,市民对失地农民大多延续了一贯以来的排斥态度。市民对失地农民的排斥固然与失地农民把原有的文化和生活模式集中呈现在安置区域相关,但更多的还是基于根深蒂固的对乡村文化和农民的歧视。而市民对失地农民的“刻板印象”某种程度上与媒体的片面化报道有着直接的关联。长期以来,农民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他们只能被动地接受来自大众传媒的选择性呈现,而传媒对失地农民的报道却常常充斥着贬低化甚至妖魔化倾向,这样的报道势必会在市民受众中形成对失地农民的“刻板印象”,从而加深他们与失地农民的隔阂。因此,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其掌控的传媒系统的正确引导,多从正面宣传失地农民对城市化的贡献,让市民能认识到失地农民在城市化中起到的积极作用;多客观公正报道失地农民在城市文化适应中付出的努力,改善失地农民在市民眼中野蛮、愚昧和粗俗的形象,让广大市民能理解和接纳他们并乐于和他们交往。3.社区居委会要努力为失地农民的交往搭建良好的平台。社区是失地农民生活、居住、休闲、社会交往甚至感情寄托的场所,也是造就城市现代人的组织形式、教育基地和活动中心。社区居委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