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入世后的对外贸易发展_第1页
山西入世后的对外贸易发展_第2页
山西入世后的对外贸易发展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入世后的对外贸易发展

山西省位于中国中部,位于黄河东部,太行山以西。总面积15.6万平方公里,总面积3300万。它拥有11个市和119个县(市、区)。山西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凭借着丰富的矿产资源,经过多年的努力,山西已成为以煤炭、电力、冶金、化工、建材、机械为支柱产业的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改革开放以来,山西同全国一样,也经历了一个不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过程,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后的5年来,全省上下积极应对挑战,努力化解不利因素,充分发挥竞争优势,全省外向型经济有了迅速发展,对外开放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入世5年来,山西累计实际利用外资32.86亿美元,占到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4.56%,而且利用外资呈现出大项目多、跨国公司投资增加的特点。截止到2005年底,在山西已开工投产的外商投资企业900余家,外商投资企业工业产值占全省工业产值的4.9%,进出口贸易额占到全省的12.7%,吸纳安置就业人数30余万。2006年以来,山西省委、省政府进一步加大了对外开放的力度,3月份召开了全省对外开放工作会议,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对外开放的政策、措施,随后又组织了“港洽会”、“沪洽会”等大型招商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全省扩大开放、招商引资的步伐。1—11月份,全省外商投资合同额达到11亿美元,增长7.93%,实际使用外资4.16亿美元,同比增长196.45%。外商投资企业的迅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山西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国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外贸经营主体不断壮大,结构持续优化入世5年来,随着我国贸易环境、待遇的改善,以及全省经济结构调整、产业水平的提高,全省的对外贸易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进出口总额从入世前2000年的17.6亿美元,增长到2005年的55.6亿美元,年均增长43.2%,进出口总额累计完成182.65亿美元。特别是2004年,实现出口额连跨30亿、40亿美元两大台阶,增幅居全国之首。外贸依存度由2000年的14.06%提高为2005年的21.63%,同时,外贸结构不断优化,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成为外贸增长的新亮点。2005年全省机电产品进出口总值13.78亿美元,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2.92亿美元,分别比2000年增长了218.24%和873.33%。随着我国履行入世承诺,放开外贸经营权,变审批制为备案制,我省的外贸经营主体也不断壮大,截止到2005年底,全省拥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已达2000家以上,比2000年增长143%,同时外贸经营主体的结构也进一步多元化,股份制、民营企业已占到50%以上。到2005年底,与山西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已达148个。2006年以来,我省对外贸易仍保持良好势头。1—11月份,全省进出口总额58.83亿美元,同比增长15.64%,其中出口完成37.74亿美元,增长17.08%,进口完成21.09亿美元,增长13.16%。预计全年进出口总额将再创历史新高。特别是,机电产品、不锈钢板材等附加值较高的产品成为我省2006年出口的主要增长点,全年可望新增出口5亿美元以上。农产品、纺织品和陶瓷、玻璃制品的出口也将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农村市场现状及特点2001-2005年,山西流通业取得较大发展,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大幅增长,增幅居全国前列,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完成4199.4亿元,平均增长12.8%,截止到2005年底,全省各类市场达1288个,其中亿元以上商品市场23个。“万村千乡”、“双促”工程和“三绿”工程的启动,使山西农村市场显现良好的发展态势。现代流通方式加快推广,大型超市、便利店、连锁店、专卖店快速发展,流通业已成为山西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就业富民的重要渠道、地方税收的重要来源,山西流通业的对外开放正在稳步推进。重点项目,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带动经济快速发展全省开发区建设在清理整顿的基础上,牢固树立“三为主、两致力、一促进”的办区方针,使各开发区逐步成为了对外开放的窗口和招商引资的载体。2001—2005年,全省省级以上开发区累计完成区内生产总值833.34亿元,年均增长41.14%,引进资金337.08亿元,增长6倍多。截止到2005年底,全省开发区累计入区企业4200多家,其中外商投资企业170家,高新技术企业500家,共吸纳社会就业24.5万人。特别是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太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两大国家级开发区呈现出了发展迅速、效益突出的良好态势,带动全省开发区成为山西经济新的增长点。进入2006年,开发区的发展增速不减。1-11月份,全省省级以上开发区实际使用外资1.41亿美元,增长458.26%;引进国内资金122.8亿元,增长124.13%;进出口贸易完成5.98亿美元,增长37.38%;科工贸总收入1151.7亿元,增长39.47%;区内生产总值343.49亿元,增长19.92%;税收收入28.42亿元,增长52.23%。外经企业发展现状2001-2005年,山西对外经济合作营业额累计完成4.8亿美元,年均增长34.19%;外派劳务累计8531人次,年均增长8.81%,2006年1-11月份,全省外经新签合同额2.34亿美元,增长11.16%;完成营业额2.63亿美元,增长40.82%。截止到2005年底,全省具有对外经营资格的外经企业已发展到34家,基本上形成了一支门类齐全、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经营队伍,业务领域从以建筑为主的承包工程,发展到路桥、水利、农业、电子、渔业、机械加工、饮食服务业等20多个行业门类,涉及30多个国家和地区,外经工作的市场多元化格局初步形成,并呈现出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积极参与的特点。中巴中心、运城制版厂等一批大型对外投资项目的建成投产,毛里求斯纺纱厂中标被列为境外投资贸易合作区,对提高山西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充分利用好“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发挥了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积极加强国际合作2001—2005年,山西与亚洲开发银行、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在重大项目基础上的合作领域不断拓展。亚行对山西能源和环保产业进行重点支持和援助。山西与亚洲开发银行签署了清洁能源战略合作备忘录,并成为其在中国的第一个战略合作伙伴。同时,山西与世界银行共同推进清洁发展机制(CDM),并成功实施了我国第一个CDM项目。山西与德国北威州政府正式签署联合公报,搭建起两省州之间战略合作平台,在高层互访、经贸往来与合作、人员交流与培训等方面开展了全方位的合作。山西与美国怀俄明州建立了清洁能源合作伙伴关系,并就煤层气的开发利用、煤炭深加工及煤化工技术开发等多领域合作达成谅解备忘录。同时,山西还加强了同国内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等三个最重要的经济区域的合作,多角度、多层次、多方式的立体开放格局正在逐步形成。总之,入世5年是山西经济应对挑战、克服不利、扩大开放、融入国际的一个至关重要时期,在山西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山西的外向型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未来几年,特别是“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