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法律化与起搏器在公安机关中的应用_第1页
道德法律化与起搏器在公安机关中的应用_第2页
道德法律化与起搏器在公安机关中的应用_第3页
道德法律化与起搏器在公安机关中的应用_第4页
道德法律化与起搏器在公安机关中的应用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道德法律化与起搏器在公安机关中的应用

中国对勇敢法律的关注始于20世纪90年代。最初的促进因素是社会上“英雄流血”的现实。目的是探讨勇敢与法律关系,寻找“英雄血流”的解决办法。在这个过程中,对勇敢法律问题的研究与全国勇敢立法形成了良性互动。许多代表提出了全国立法建议和建议。然而,全国人大内政司法委员会认为,“英勇行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必须给予奖励和保护。”。但见义勇为行为一般由道德规范调整,是否要用法律来规范,各方面意见分歧较大。”这一结果表明,现有的研究成果不足以提供见义勇为立法的理论基础。实际上,见义勇为行为不仅和民法、刑法、行政法、劳动法、社会保障法相关,甚至和宪法相关。如此复杂的法律关系,不是不需要独立的法律予以调整(尤其是在近年来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见义不为和越来越多的因见义勇为而引起的法律纠纷的情况下),而是要对道德法律化进行重新审视,在见义勇为立法的理论基础上达成共识。一、法律化的限度对于持有道德法律化观点的人来说,道德法律化是一个客观的事实存在。而在反对者眼里,甚至道德法律化这一概念本身都是值得争议的。面对如此巨大的分歧,我们如果试图在二者之间建立沟通的桥梁,则必须首先站在他们各自的立场上,分析他们眼中道德法律化的内涵。关于道德法律化的正当性或必要性,支持论者普遍认为,一方面是出于法律对道德价值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出于道德对法律功能的需要。法律对道德的需要表现为道德是良法与恶法的评判标尺以及法律的原则和规范直接来自道德。而道德对法律功能的需要,则源于道德自身的非自洽性基础上的法律对道德的维护性。也即道德自身无法对破坏它的行为给予强制性严惩的先天性不足,客观上就需要另一规则体系加以弥补。可见,法律是在道德协调力不足之后出现的一种社会关系调整方式。在道德法律化支持论者看来,道德和法律具有的正义性、普适性、“义务”性、调整范围的交叉性及价值目标的一致性,构成了道德法律化的学理基础。法律的生成规律和法律发展的历史进程,也从经验层面验证了道德法律化的必然。支持论者对道德法律化的价值和效果予以了高度评价。有学者在区分基本道德和非基本道德的前提下,提出道德法律化是指基本道德的法律化,并指出这种法律化不仅使基本道德的普遍化成为可能,也使非基本道德有了更广阔的空间。因为当基本道德普遍化并成为一种普遍有效的社会规范时,非基本道德才有生长的空间,进而才会推动整个社会的道德进程。也有学者从法制现代化的高度,认为应该将道德法律化作为促进社会法制建设的手段,作为法治国家和道德建设的方向,认为“越是文明发达、法制完善健全的国家,其法律中所体现的道德规范便越多。可以说,一个国家的法制是否完善和健全,主要取决于道德规则被纳入法律规则的数量。从某种意义上讲,在一个法制完善和健全的国家中,法律几乎已成为了一部道德规则的汇编。”尽管道德法律化具有正当性,并具有重要的价值,但道德法律化应该有限度,这是支持论者的共识。有学者提出道德法律化应坚持适度原则,一是全民性原则;二是抑恶性原则;三是非心性原则;四是缺失性原则。有学者从道德与法律关系的角度出发,提出道德的法律化是社会道德、客观道德的法律化,是基本的社会道德的法律化,是社会道德中涉及人的行为层面的法律化,而不能是个人道德、主观道德的法律化、理想的社会道德的法律化和涉及人的思想品质层面的法律化。无疑,支持论者在道德法律化限度的把握和规定上存在着差异,但从道德法律化限定的范围来看,避免因道德法律化导致的道德对法律的过度依赖及由此产生的道德弱化是设定道德法律化限度的初衷。反对者对道德法律化的批评与支持论者的观点几乎是针锋相对的。有学者通过对道德与法律的逻辑前提、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分析,提出道德法律化是一个虚假而危险的命题,并指出,道德法律化主张内隐着善的合法化和恶的非法化及道德约束手段的刚性化两个子命题,极易造成道德标准绝对化和道德约束不道德化、强权化倾向,与道德的根本精神完全相左,可能会对道德造成致命的伤害。有学者在论及道德法律化的现实效果及远期影响时,提出道德法律化很难成为改善社会道德状况的良药,并指出了“法律纸面化”的担忧以及由此带来的人们在道德上的自律能力慢慢退化甚至丧失等更为严重的问题。因此,反对论者完全冲破了支持论者所坚持的道德法律化的限度,呼吁在法治建设中不能推行道德法律化。有关道德法律化问题的论争,似乎成为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笔者在研究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个有趣现象:一个先前论证了道德法律化的学理基础,提出“道德和法律在价值上的某种同一性和社会调控目标的一致性决定了道德法律化的可能性以及在社会利益多元化条件下道德调控力量的减弱决定了道德法律化的必要性”的学者,却在其后的研究成果中又从道德和伦理的关系出发,对自己的观点给予了否定,提出道德法律化是一种需要加以辨析的立法主张。看似儿戏,仔细分析却不难发现,作者是抱着极其认真的态度对待道德法律化问题的,之所以出现对自己观点的否定,是因为作者在道德和伦理等基本概念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把握上有了新的认识。笔者以为,基本概念的分析对我们正确对待道德法律化问题具有重要参考意义。如果对道德和伦理的概念及关系的不恰当理解成为我们把握道德法律化问题的障碍,那么科学把握道德和法律这两个基本概念应该成为我们解决道德法律化论争问题的关键。这让我们想起哈特和富勒之间有关道德与法律关系的世纪争论。简单来看,实证主义法学派坚持法律与道德之间的分离,而自然法学派则主张法律与道德的不可分,这几乎已成了法学史认识上的一个定论。但仔细分析,哈特所维护的“分离说”与富勒所主张的“结合说”是从不同的角度强调了对于维护法治至关重要的一面。哈特主张“分离说”是为了在法律实践中实现“忠于法律”的理想;富勒则认为,只有将“法律应该是什么”的道德内涵包括在法律这一概念中,法律才具有值得人们尊重的品质,“忠于法律”的目标才有可能得到真正的实现。可见,表面上截然对立的两个观点,达到的目标却是同一的。道德法律化问题的论争同样如此。如果我们抛开语义上的简单对立,挖掘道德法律化论争中的深层次内涵,就会发现无论道德法律化的支持者还是反对者,本身都是要寻找道德在社会关系调整中的有效性,都是要充分发挥道德作为社会调节手段在推进法治进程中的作用。只是基于基本概念的差异,导致了论争双方在理论上的分歧。因此,为了达成对道德法律化的共识,为了共同的目标能够实现,有必要建立一种对话的平台,而这个平台要建立在对道德与法律关系重新审视的基础上。二、道德法律化的基本道德道德与法律的关系问题,是法学、特别是法哲学的一个重大问题,更是一个世纪以来法学争论的一个热点。不仅庞德将其和法律的本质、法律历史的解说并列,称为最近一个世纪以来法学中最突出的三大问题之一,围绕法律与道德关系引发的争论更是引人注目,学者对法律与道德关系模式的概括竟有十余种之多。走出道德法律关系的泥潭,需要我们对道德和法律的概念内核予以明确。笔者以为,之所以在道德和法律的关系中出现诸多模式,源于道德和法律概念都是具有多重含义的概念体,并不是单一含义的概念。因此,要正确认识法与道德的关系,就必须首先正确界定法与道德的范围和结构,明确区分法和道的三个层次,即观念层次、规范或制度层次和秩序层次。笔者以为,对法律与道德的范围和结构的界定,可以成为打开正确认识道德与法律关系的路径。道德与法律的关系,实际上包括道德观念和法律观念的关系、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的关系、道德秩序和法律秩序的关系这三个同一层面上的关系,同时还包括道德观念与法律规范以及法律观念与道德规范等等诸多不同层次的关系,这些关系是我们研究道德法律化问题的基础。笔者赞同法律与道德在观念层次和秩序层次上是相通的,而二者的区别主要在第二个层次,即规范层次。因此,规范层次就成为我们把握道德法律化问题的关键。同为社会关系的调整方式,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是同一层次的,不存在相互转化问题,道德规范不能法律化。所谓道德法律化,是指道德观念的法律规范化,此时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共同对某种社会关系予以调整,从而形成了竞合。所以,道德法律化支持论者眼中的道德和法律分别是道德观念和法律规范,道德法律化是道德观念的法律规范化。反对者眼中的道德和法律皆是规范层次的概念,所以才会出现从逻辑前提、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出发,断定道德法律化是一个虚假而危险的命题。法治社会的追求,使我们在社会关系的调整手段上产生了片面认识,盲目盯着法治,而忽视德治。事实上,法律并不是法治社会调整各种社会关系的唯一手段。法治与人治相对,法治并不排斥德治。我们对道德法律化的最大误解,就是认为法律化以后道德便不再发生作用了。其实不管从道德与法律之关系而言,还是从道德与法律之相互作用而论,道德与法律始终是互动的。社会关系中有些领域由法律调整,有些领域由道德调整,但大部分社会关系由法律和道德等其他手段共同调整,如不得暴力伤害他人、不得用欺诈手段谋取利益、不得危害公共安全等等。所以,道德法律化实际上是一个实践命题,应从社会的实际需要来看某一道德调整的行为是否同时需要法律予以调整,也并不是有法律调整就不需要道德调整了。所以,在概念明确的前提下,我们争论的不是要不要道德法律化,而是什么样的道德要法律化,什么样的道德不能法律化;哪些道德要法律化,哪些道德不能法律化。笔者以为,目前最容易接受的观点是,法律化的道德都是社会的基本道德。所谓基本道德是指与社会生活秩序密切联系,社会生活中最重要不可缺少的道德,因此,基本道德是社会生活有序化和规范化的基础。但基本道德不是永恒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变化的。因此,对基本道德的判断就成为道德法律化的首要问题。另外,不是所有基本道德都要法律化,是否法律化,则视道德调整本身是否足够,只有当社会需要时,基本道德才会法律化。笔者以为,基本道德的落实有一个过程,首先是依赖于人们自觉基础上的道德修养;其次是对那些不自觉者采用的道德规范。而法所调整的是道德规范所依赖的手段已失去作用的对象,通常就需要通过立法的办法,使“道德法律化”,即把公认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或法律观念)转化为具体的法律规则。当然这只是针对个别人严重违反此观念的行为。而且,在使用法律手段时并不意味着不再使用道德手段。相反,对大多数人来说,道德观念的落实依靠的仍然是道德修养或道德规范。三、道德与法的关系现有道德法律化的论争,已经自觉不自觉地将见义勇为的立法问题卷入其中,并呈现出比一般道德法律化问题更加复杂的情况。第一种观点认为,见义勇为行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般由道德规范调整,是否要用法律来规范,各方面意见分歧较大。这种观点的实质其实是对见义勇为立法持否定态度。第二种观点认为,社会上出现的越来越多的英雄流血又流泪的情况,已经使传统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无法应对自如,必须通过法律规定见义勇为人员的救济和保障机制,并倾向于对见义勇为单独立法。第三种观点认为,面对转型期社会道德评价失范、价值取向紊乱造成的道德约束力趋弱问题,对见义勇为仅靠宣传教育已不能完全奏效,必须立法,以法治德,并将“见危不救”定为犯罪,进行强制性的道德教育,以此促进道德行为的养成和道德理想的实现。见义勇为立法论争的真正解决,必须依靠道德法律化的相关理论。按照上文的观点,道德法律化是指基本道德法律化。随着法律进程的推进,基本道德会不断普遍化,而非基本道德也会因为基本道德的普遍化而成为基本道德。故而,见义勇为是否应该法律化,就要看其现阶段是否为基本道德,以及作为基本道德仅凭道德修养、道德规范是否能满足社会对见义勇为的需求。传统中国是伦理型国家,道德因素在社会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道德对于法律的介入是广泛的、普遍的,法律成为道德生活的见证和外部表现。”加之中国传统社会是典型的熟人社会,见义勇为因此成为优良的传统美德,并普遍被人们接受为调整社会关系的基本道德规范。事实上,在古代法中,也大量出现过道德法律化的情况,只是由于传统法所具有的特征,使得见义勇为立法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现代化以来,从传统人治社会向现代法治社会转变,法成为调整社会关系的主要方式。但道德观念并不因此销声匿迹,一些基本的道德观念,借助于立法成为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共同调整着社会关系。在见义勇为方面,我国并未制定专门的见义勇为法律,主要仍然靠道德规范予以调整。但是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变的过程中,见义勇为的伦理基础逐渐动摇。支配见义勇为的道德观念逐渐受到挑战,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不同主体之间的关系日趋复杂,英雄流血又流泪的事件层出不穷,因见义勇为引发的各种纠纷也日渐增多。这些问题和矛盾,都不是单纯靠道德规范能予以解决的。因此,必须通过立法,建立见义勇为人员的救济措施和保障机制。这也是各地制定见义勇立法的重点。但由于各地立法的不统一性,造成了地区差异和客观上的不公,大大影响了见义勇为立法的权威和效果,因此,国家可以考虑在适当时机对见义勇为进行单独立法。这正是上述第二种观点所主张的。对于见义勇为行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般由道德规范调整,不宜用法律来规范的观点,笔者不能苟同。该观点是建立在对道德法律化误解之上的,认为法律化以后道德便不再发生作用了。而且,认为道德法律化,就是要将道德义务法律化,而全然不顾所有义务和权利都是相对应的。就一个履行了见义勇为道德“义务”的人而言,他享有了获得社会尊重的“权利”。法律同样如此,法律不仅可以规定公民见义勇为的义务(当然笔者不赞同现阶段就设定这一义务),也可以规定见义勇为者的权利。法律不能够直接代替道德,但它能为促进道德发展提供必要的制度环境。如果一个公民事实上做出了见义勇为的行为,他可以通过法律获得救济和保障。其实,一个社会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首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