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的阅读技巧_第1页
文言文的阅读技巧_第2页
文言文的阅读技巧_第3页
文言文的阅读技巧_第4页
文言文的阅读技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的阅读技巧先看一段文言文:章溢,字三益,龙泉人。黄寇犯龙泉,溢从子存仁被执,溢挺身告贼曰:吾兄止一子,宁我代。贼素闻其名,欲降之,缚于柱,溢不为屈。文段中几个加点字的意思的确定就要根据上下文提供的语境来进行推断。下面就以降字为例来说明推断的过程。因为从文中贼素闻其名,缚于柱,溢不为屈来看,是说贼平时就听到章溢的大名,想招降他,而章溢不屈服。但这个词语粗略一看会发生误解,可以理解为另一种意思,那就是贼寇们平时听到章溢的大名,想投降他,这就大相径庭了,因此借助上下文语境推断时一定要瞻前顾后,注意上下文所提供语境与推断的词语之间的相关性,保证推断的正确性。根据上下文可知,这里的降应该是使投降或招降之意,动词的使动用法。另外,确定一些虚词用法与意思,其实也是利用上下文提供的语境来推断,如而的用法基本有两大类:顺接或逆接(转折)。在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个句子中,青取之于蓝与青于兰前后句意思不是连贯的,而具有相反性,不是顺接而是逆接,所以而就是表示转折关系的,解释为但或但是。利用上下文语境进行推断实际上是利用词语使用的情境与文章逻辑进行判定词语意思,其中词语与上下文的逻辑关系非常重要,因为所有的文章总是用一定的逻辑结构和语言形式进行表达,所以理解文章及语言表达逻辑的同时也就理解了词语的意思和文章的相关内容。二、 借助词语或句子对称结构推断从形式来看,并列式结构的词语,前后两部分的应该是对称的,有些词语的意思是相反或相近的,如词语若即若离的结构就是这样,若即与若离前后对称。离的意思非常清楚,而并列式结构的词语前后两部意思是不会重复的,那么离和即意思应该相反,这样就可以自然地推断出即的意思应该是靠近、接近之意。还如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两句结构形式,前后也形成一个对称结构,通过观察和揣摩可知,这里的群贤与少长、毕与咸、至与集在词性与意义方面是相对称的,而且对称位置上的词语意思有相似性。其中群贤容易理解,据此我们可以推断少长是指年轻和年龄长的人,是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毕与咸、至与集分别是意思接近的词语在对称结构中的运用。在文言文中,对称结构的词语和句式非常常见,所以借助词语或句子的对称结构推断文言文词语意思是文言文阅读中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三、 借助课本已学词语意思推断借助已学词语意思推断就是利用中学阶段已经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有关词语意思来推断新的文言阅读材料中与学过的词语形式相同的词语的意思,这种推断实际上是一种知识之间的联想,是利用旧知识理解新知识的能力。这种推断有一个前提就是,学生要对课文中学过的知识要充分掌握,非常熟悉。如20xx年安徽省语文高考文言文部分的两个翻译中有关词语的推断:(1) 太祖初入关,祥与晋公护俱在晋阳,后乃遣使迎致之。(2) 时既与梁通好,行李往来,公私赠遗,一无所受。其中致和行李两个词语,在这两句中也都是难点,不好解释,但这两个词语在高中语文课文中都出现过,学生也学过,可以利用课文中学过的意思进行推断。在韩愈的《祭十二郎文》(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中有一句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汝,其中致的意思是接或接来;在《烛之武退秦师》(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里也有一句话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其中行李为使者之意。把学过的这两个意思分别代入阅读材料原文,根据上下文提供的语境,再进行推敲,经过验证是正确的,所以文言文阅读,课内的基础知识支持也很重要。四、借助熟悉的词语意思推知陌生词语意思熟悉的词语是指对其意思掌握的比较透彻、明白,能运用自如的词语。根据熟知的词语、成语意思来推知陌生词语的意思,也是文言文阅读的一种基本能力。如20xx年语文高考海南、宁夏卷的文言文阅读第一题C选项:于是夜缱兵出,薄其营(缱的意思见课文《烛之武退秦师》),其中薄试题中解释为削弱。通过语境还原后发现,薄解释为削弱并不通顺。而我们联系日薄西山这个成语中的薄是迫近的意思,并把这个意思放到原文中去验证,也是是符合语境的,上下文意思也是通顺的,即朱昭于是趁着夜晚从城墙上放下士兵,逼近西夏人的营地,引起其惊慌,城里的官兵乘机大声叫喊,追逐,杀死和俘获了很多敌人。五、根据汉字形体结构推知词语的意思众所周知,汉字是表意文字,大部分从汉字,从其形体构造就可以看出其意义,所以利用汉字的形体构造就可以推知有些文言文词语的意思。如20xx年高考江西卷,翻译家人晌见者,悉骇愕,罔测所指。其中晌字就比较陌生,但仔细观查其形体,仍然可以或得其意思。首先,偏旁目字表明可与看有关系,而间有空隙之义,所以整个词义就是从空隙中看也即窥视之义,进而全句也就可以顺利翻译出来。当然,在平时的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学习并给给学生传授一些汉字形体结构方面的知识,让学生养成自觉从字形推知文言词语意思的习惯,也能引起学生学习文言的兴趣。再如对适童贯领兵道府下,谒不得入,馈之不受。贯怒,归而谱之。上曰:此人素如此,汝不能容邪?一句的翻译。其中谱字的意思比较陌生,但仍然通过其形体结构推知其意思。谱是言字偏旁,其意思一定与言语有关。联系贯怒,归而谱之整个意思,童贯在发怒的情况下,一定说的不是好话,再根据皇上说的此人素如此,汝不能容邪?可知,童贯说的是诬蔑性的话,即谱可能就是诬蔑、诬陷等意思。在阅读过程中对词语意思的推断实际上是阅读者的阅读逻辑与文章的表达逻辑的重合,是阅读者对文章内容的正确猜测与理解,也是阅读者良好阅读习惯与思维品质的体现,而以上这些推断文言词语意思的方式并不是孤立使用,而是互相联系,在许多情况下,可以综合运用,效果更好。文言文的阅读技巧2第一步:快速浏览题目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浏览题目有助于同学们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所以,接到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首先应该快速浏览文段后的题目。第二步:仔细分析标题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都会给出标题。留意并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因为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例如,在一次测试中考了一个楚人学舟的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这个主谓结构的标题概括了文段的主要内容,我们看了标题就知道文段的主要内容了。总之,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可使我们快速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第三步:结合注释速读全文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会给出注释。这些注释有助于同学们准确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所以,千万别忽略这些注释,而应结合注释速读全文。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阅读全文的过程中,碰到拦路虎千万别停下来苦苦思索,而应继续阅读。总之,速读全文,不求完全读懂,能明白文章的大概意思就可以了。第四步:对症下药解答问题。课外文言文阅读问题设计有三种类型,即词语解释题、句子翻译题和内容理解题。对于不同的题目则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1) 词语解释题。这类题目多数是考查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而这些文言实词基本上都是同学们在课内文言文中学习过的。解题时,应先套用我们学习过的文言实词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2) 句子翻译题。翻译句子要解释出关键的字词的意思,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年号、人名、地名、官名、物名、书名、国名等专有名词保留原样,不用翻译。例如:庆历(年号)四年春,滕子京(人名)谪守巴陵郡(地名)。可把这个句子译为: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了官,做了巴陵郡的太守。二是句子中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应删去。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者也表判断,无义,应删去,可把这个句子译为:陈胜是阳城人。三是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调整。例如:甚矣,汝之不惠(主谓倒装)!可把这个句子译为:你也太不聪明了。四是所翻译的句子若是省略句,则要把省略了的成分增补出来。例如: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省略主语)。可把这个句子译为:他们(主语)就用朱砂在绸子上写上陈胜王三个字。(3) 内容理解题。一般来说,作者通过短小的文言语段,记叙一件事,表达一个中心或一种哲理。所以我们了解了全文的内容后,还要进一步思考作者蕴藏在文章里的写作意图。有时作者将主旨蕴藏在叙事的整个过程中,我们就要思考事件的含意;有时作者在文章的结尾时发表议论,直抒胸臆,以此来揭示文章的中心,我们也要倍加注意。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作者将自己的写作意图蕴藏在叙事和写景中,直到文尾,才卒章显旨,赞颂了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旷达胸襟,勉励自己和朋友以天下为己任,抒发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解决这种类型的题目有三种方法:第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第二,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第三,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实词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在文言文中,实词是大量的,掌握较多的文言实词,是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关键。学习文言实词,应特别注意它在语法上的三个主要特点:一是一词多义,二是词义的古今变化,三是词性的活用。第二,词义有所变化。①所指范围扩大了,如江古代专指长江,河古代专指黄河,现在泛指一般的江河。古代的脸只指面颊,现在指整个面部。②所指范围缩小了,如臭古代泛指气味,现在只指臭味。亲戚古代指包括父母兄弟在内的内外亲属,现在只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外亲。③意义完全不同,如古代的走相当于现在的跑,古代的羹指带汁的肉或肉汤,现在通常指用蒸、煮等方法做成的糊状食物。④意义只有细微的差别。如购古代指悬赏征求,甚古代主要指厉害、严重。第三,一词多义比较普遍。即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具有不同的含义。同一个词的几个意义之间,往往有一定的联系,其中一个是本义,其余的是引申义。本义就是一个词本来的意义,引申义是指从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掌握了词的本义,就能以简驭繁,事半功倍。如朝服衣冠的朝应读zhao,义为早晨,所以引申为朝(cho)拜,如皆朝于齐的朝就是朝拜义;由朝拜又进一步引申,指大臣朝拜皇帝的地方,即朝廷,如于是入朝见威王的朝。一般说来,古汉语辞书中所列的第一个义项往往就是它的本义,其他的则是引申义。第四,有通假字。要确切地掌握某个文言实词的含义。一是要树立一个观念,就是文言词义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中的词义,不能用今天的词义来解释文言实词。二是要把一个词语放到具体的上下文中去辨析,即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确定其含义。三是要勤查工具书,最好是先确定它的本义,再看看这里用的是本义还是引申义。这样日积月累,多读多记,自然就能对文言实词具有较丰富的知识。虚词与实词:虚词是没有完整的词汇意义,但有语法意义或功能意义的词。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文言文常见虚词有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反之则为实词,也就是考试时经常考到的那些,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在文言文中,实词是大量的,掌握较多的文言实词,是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关键。事理检验法通过常识或所学知识推断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若不能切合常理和事理,就要考虑是否有通假现象。语境推断法看实词在文言文中是否符合上下文,切合语境,常见的。是实词的褒贬异议。语法推断法借助语法知识分析特殊实词的含义。互文见义法同义对应和反义对应结构句式相同,可利用上下文的对照来推断成语推断法我们可以在所知道的成语中推断出文言文中实词的含义,看迁入是否顺畅。文言实词释义九法:解答文言文试题的关键在于牢固掌握文言基础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分析判断的综合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注重实词、虚词学习,逐个落实词义、用法,进而把握文言句式的特点。下面介绍几种文言实词词义的推断方法:从字形推词义。在汉字中,形声字占大多数。形声字分声符和意符两部分,其中的意符为我们推断字义提供了条件。例如:樯橹灰飞烟灭,其中的橹我们知道是木制的船具,而对樯就不甚理解,但我们知道樯从木,同橹字联合成词,都属船具,便可推知樯橹有船的意思,使用了借代的修辞格。从通假字推字义。文言文中的通假字是理顺文句的一种障碍,但我们只要根据通假字规律,就可以推出本字的含义来。例如:兵不顿而利可全,把顿理解为劳顿,就成了武器不劳顿就可以取得完全的胜利,意思显然不通,这时顿的意思就成了理解全句的关键了。这时,如果我们根据同音形似通假的规律,联想到表示不锋利意思的钝字,就可以将全句译为(未经战斗)武器还很锋利而胜利可以完全取得了,句意就通畅明白了。根据词语结构推词义。汉语的构词规律是有法可循的,循其构词法就可以推断词义了。例如:民殷富而不知存恤中存恤,这是一个并列关系的词组。我们只要知道恤有怜悯之意,那么,存与之同义并列,就具有与恤有联系的安抚之意了。又如存亡之理中的存亡是反义并列,存就有生存的意思。按互文推词义。互文这种组合格式是古汉语中常见的现象。例如: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这里的殚和竭是互文。如果知道竭的意思是尽,就可以推知殚的意思也是尽了。凭对文推词义。在句中,如果表达的意思互为相反,其所用词语的一方对另一方就构成了反义。例如: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我们知道终日与须臾。是反义对文,这样就可以由终日是整天、时间长的意思推知须臾的意思是时间短了。凭上下文推词义。这种方法就是结合上下文的语意来推断出要解释的词语的含义。例如:缪贤对赵王称赞蔺相如时说臣窃以为其人勇士中的勇士,如果解释为勇敢或勇气显然不妥,但如果联系到后面词语有智谋和他在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中的表现来推敲,就可以推知勇士在句中是指有胆识的人。随文引申推词义。词有本义和引申义。如果我们按词的本义解释不通时,就可以从词的引申义去考虑。例如:朝服衣冠,窥镜中的窥的本义是从小孔或隙缝向里看,按这一本义显然解释不通,我们可以顺其本义联想而推断出是照的意思。填补省略成分推词义。在文言文中,有些句子的成分被省略,这无疑增加了理解句意的难度。例如: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中的奔字意义难以落实,若在奔字后面补上一个马字,则奔字意义就可落实为奔跑的马,这样整个句子就文通字顺了。用析句法推词义。在文言文翻译和理解中,可以利用对句法的分析来确定词类,再据词类去推求词义。这种方法,对解释跨几个类别的多义词、活用词、通假字、虚词的作用较大。例如:信字在烟涛微茫信难求一句中,从结构上看是在状语难和谓语求的前边,可以推断其词性为副词,这样就可以解释为确实的意思了。上面谈的几种释义方法,在解题中可以根据题干和题肢的具体要求采用某一种,也可以综合运用,从不同的几个侧面加以反复推断,以提高解题的准确率。指人的:鲁迅、农民、工人、作家、老师、学生指物的:日、风、山、马、稻子、飞机、原子、计算机、车辆、纸张、道德、法律、文化表时间的:春天、明年、早晨、星期天、现在、刚才表处所的:马来西亚、北京、凯旋门、大庆、亚洲表方位的:上、下、前、左、右、东、南、内、外(单纯的)以上、以前、以东、上边、上面、东边、西边、里头、外头、中间(合成的)(二) 动词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等的词。例如:表示动作行为:走、坐、听、看、批评、宣传、保卫、学习、研究、进行、开始、停止、禁止表示存在变化消失:存在、在、有、等于、发生、演变、发展、生长、死亡、消灭表示心理活动:爱、恨、伯、想念、打算、喜欢、希望、害伯、担心、讨厌表示判断:是表示可能意愿必要(助动词):能、能够、会、可以、愿、愿意、肯、敢、要、应当、应该、配、值得表示趋向(趋向动词):上、下、进、出、回、开、过、起、来、上来、下来、进来、出来、回来、开来、过来、起来、去、上去、下去、进去、出主、回去,开去、过去(三) 形容词形容词是表示人和事物的形状、性质或表示动作、行为的性质状态的词。例如:表性质的:好、坏、伟大、勇敢、优秀、聪明、老实、鲁莽、大方、软、硬、苦、甜、冷、热、坚固、平常表形状的:长、短、大、小、粗、细、红、绿、平坦、整齐、雪白、笔直、绿油油、血淋淋、骨碌碌、黑不溜秋表状态的:快、慢、生动、熟练、轻松、清楚、马虎、干脆表数量的:许多、好些、全部、全、整、多、少(四) 数词数词是表示数目和次序的词。表示数目多少的叫基数词。如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亿、零。表示次序先后的叫序数词。如第一、第二、第三等等。此外还有倍数、分数、概数。倍数是由数词加量词倍构成,如一倍、五倍、十倍。分数常用固定词组表示。格式是几分之几。概数的表示法有两种;第一,在基数后面分别加上多、把、来、上下、左右等,如一百多、一千左右;第二,相邻的两个基数连用,如三四(个)、十七八(个)、五六百(个)。此外,三两(个)。三五(个)等两个基数连用的习惯用语也表示概数。(五) 代词代词是有代替、指示作用的词。代替人或事物名称的叫人称代词;表示疑问的叫疑问代饲。指称或区别人、物、情况的叫指示代词。人称代词可分三种:第一人称指说话一方,单数用我,复数用我们或咱们。第一人称指听话的一方,单数用你,敬称用您;复数用你们,敬称用您几位、您诸位。第三人称指说话和听话以外的第三方,一单数用他、她、它,复数加们,它不指人而指物。我们和咱们的用法并不完全一样。咱们一定包括说话人和听话人的双方,可以称为包括式,我们和咱们在同一场合出现,我们只包括说话人在内的若干人,排除听话人,可称为排除式。例如几位客人向主人告别时说:我们走了,咱们再见吧。但是,普通话我们可以是排除式,也可是包括式。例如:你以为妈怕穷么?怕人家笑我们穷么?王先生,你放心去吧,过几天我们一定去看你。例①我们是包括式,包括说话人和听话人双方,例②是排除式,不包括听话人。咱有时相当于我,有时相当于咱们。人称代词:我、咱、你、您、他、她、它、我们、咱们、你、们、他们、她们、它们、自己、自个、儿、别人、人家、大伙儿、大家、彼此疑问代词:谁、什么、哪、哪儿、哪里、哪会儿、多会儿、几、多少、怎样、怎么、怎么样、多指示代词:这、那、这儿、这里、那儿、那里、这会儿、那会儿、这些、这么些、那些、那么些、这么、这样、这么样、那么、那样、那么样、这么、那么文言文的阅读技巧3文言文阅读的复习,首先要掌握阅读方法。许多学生往往不认真读文章,而只是到文中去寻找答案。文章没有读懂,想正确回答问题是不可能的。做文言文阅读题可以分三步进行:第一步,通读全文,整体感知。通读必须完成以下五个任务;了解记叙的是什么事;弄清所记之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简析所记之事涉及什么人,他们之间有没有主次之分,关系如何;查看记叙中作者有没有议论,议论什么;留心叙事方法上有什么特点。如果文言语段是议论性的文字,就要找出表明论点的句子,再找到证明支撑论点的论据,最后看看是用什么方法证明论点的。第二步,品读细节,把握人物。了解了文章的主要情节内容后,要想进一步体会文章主旨,自然离不了人物,而把握人物形象则要关注人物描写,尤其是一些细节描写往往能传达出人物的品质和内心。要注意品读这些细节,如;揣摩人物语言的语气,关注神态的变化,注意动作的指向等,从而明白人物的真正意图。因此,品读人物言行,人物的性格、为人也就了然于心,对文章主旨的把握也必然顺理成章了。第三步,精读文章,对症下药。深入到文章内部,利用文章本身的语境、命题的题目、文章中的原话、注解及文章的主旨来解答相关试题,对症下药。词语解释题。解题时,应先套用我们学习过的文言实词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句子翻译题。翻译句子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首先直译,在草稿上把关键的字词的意思解释出来;然后意译,将句子的大致意思写出来。筛选信息题。要求同学们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能够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类,从而体现出对文章理解的程度。涉及提取的信息内容是;表现人物行为举止特点的信息;(教学论文)体现人物志向和思想主张的信息;反映人物道德情操或才智的信息;展现人物性格和情感的信息。筛选并提取文中信息,是建立在理解文章基础上的,它可以促进我们在阅读过程中达到读懂读通所有材料的目的。归纳概括题。对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进行综合的判断,要求答出某个论点的根据、某个事件发生的原因、某种发展导致的结果等。这是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综合能力。具体内容有;某个论点的依据;某种现象的本质;某件事发生的原因及结果;某个人物的思想性格等。观点态度题。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可从文体特点人手;记叙性文体,作者的观点态度往往会融会在他所叙述的人物和事件中,也有少数文章,在开头或结尾有简要的议论,概括时就应抓住这些特点。议论性文体,作者观点就是文章的论点。同时注意两点;一是概括完整性、全面性,作者的情感态度包含的几个方面都要顾及,不要以偏概全,丢三落四;二是概括的准确性、恰当性,不夸大,不缩小,不绝对化,恰如其分地概括。其次,对课内文言文应有一个系统全面的复习,如将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等加以整理,把文言文的文学常识列一个表格;这样更方便复习。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课文的主旨,做更深入的思考,并且能有独特的个人情感体验,古为今用;在实际生活中体会其哲理。对课外文言文应该按照课内文言文的阅读要求进行模拟训练;对课外选文中的意蕴比较丰富的句子,要能用自己的话进行表达,或是用现代汉语进行翻译;对课外文言文的内容,要能按要求进行分析,有自己的独到的见解。课外文言文阅读能力不可能一蹴而就,要认真积累,反复训练,持之以恒,能力就会不知不觉提高了。总之,课外文言能力从课内迁移中得来,课外文言能力从反复训练中得来,课外文言能力从积累延伸中得来。古代流传下来的文言文多是经典之作,闪烁着古代作家思想与智慧的光芒,表达了古人对于真善美理想的执著追求。走进文言文,浸润其中,涵咏体味,丰富情感阅历,提升审美能力,增长人生智慧。文言文的阅读技巧4最近一次高三语文模拟测试,考后经过统计发现文言文阅读(该题总分15分)得分率偏低。通过细察学生答卷失分情况,以及跟部分同学的个别谈话、交流,发现造成得分率低的原因在于文章没有读懂。不管是单选题,也不管是翻译题;不管是实词解释,也不管是信息筛选与文意理解;其失误,主要在于对文章中的某些字、词、句没有准确理解,导致选择项是非无法断定,语句翻译含混不清或者完全背离原文意思。从文字层面疏通、理解文意,这是提高文言文阅读理解力的关键。而这就需要学习者阅读文言文时拥有一种沉潜的耐心。准确理解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与固定结构等等这些是达成文言文阅读文字层面理解的前提。单以实词理解而论,除了掌握各种文言实词推断的方法之外,还要养成自觉的积累意识和勤的习惯。高三复习阶段做文言文阅读训练题,仅仅满足于解答文章后面给定的习题,是远远不够的;而应该做到能贯通全文,力求不遗弃每一个自己不理解的字、词、句。而这就需要在解答文后习题之外额外投入一些时间,学会对文言文中自己感到疑难的字、词、句等语言点进行必要的注释、归类、整理,这样才能促进文言知识的积累。比较有效的做法是:1、 笔记整理在文言文阅读练习书页的空白部分,划出适当的区域,按重点实词、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逐项归类整理笔记(也可在文本上下行空白处加注,或者另用笔记本登记整理)。通过笔记整理,可以加深对难解字、词、句的识记。2、 设题自测在完成文言文后给定练习之外,针对文中难解的字、词、句,可自我设题,进行自测。比如将文中含有难解字词和特殊句式的语句画线标记,翻译成现代汉语,并标注关键得分点,经过这样的自测练习,也可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3、 聚类助记文言实词量的多寡是文言文阅读理解力提升的重要基础条件,采用相关义项实词归类聚合的梳理记忆的方法,这样就可让文言实词的记忆呈滚雪球似的扩展。文言文的阅读技巧5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亲爱的同学们也将步入紧张而充实的初三最后一学期的生活。初三是一个神秘的名词,它又是三年学习中终期的一个代名词。人生的道路虽然很长,但关键的往往却只有几步,而初三就是这关键几步中的第一步。我们只有迈好这一步,才能顺利通往人生的顶点。同学们,初三是机遇,初三是挑战,初三这座大山就横在我们面前。为此,我们只能选择拼搏,不能后退!寒窗九载,只剩最后一搏,同学们,再加一把劲,每天进步一点点,那就是成功,只要不放弃追求,就永远不会被打败!第一步:快速浏览题目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浏览题目,有助于同学们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所以,接到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首先应该快速浏览文段后的题目。第二步:仔细分析标题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都会给出标题。教师要指导学生留意并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因为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例如,在一次测试中,考了一个楚人学舟”的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这个主谓结构的标题概括了文段的主要内容,我们看了标题就知道文段的主要内容了。总之,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可使我们快速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第三步:结合注释速读全文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会给出注释。这些注释有助于同学们准确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所以,教师应提醒学生千万别忽略这些注释,而应结合注释速读全文。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提醒学生,在阅读全文的过程中,碰到“拦路虎”,千万别停下来苦苦思索,而应继续阅读。总之,速读全文,不求完全读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第四步:“对症下药”解答问题。课外文言文阅读问题设计有三种类型,即词语解释题、句子翻译题和内容理解题。对于不同的题目则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1) 词语解释题:这类题目多数是考查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而这些文言实词基本上都是同学们在课内文言文中学习过的。解题时,应先套用我们学习过的文言实词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2) 句子翻译题:翻译句子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首先,在草稿上把关键的字词的意思解释出来(直译);然后,将句子的大致意思写出来(意译)。在翻译句子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年号、人名、地名、官名、物名、书名、国名等专有名词保留原样,不用翻译。例如:“庆历(年号)四年春,滕子京(人名)谪守巴陵郡(地名广。可把这个句子译为: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了官,做了巴陵郡的太守②句子中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应删去。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者也”表判断,无义,应删去。可把这个句子译为:陈胜是阳城人。③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调整。例如:“甚矣,汝之不惠(主谓倒装)!”可把这个句子译为:你的不聪明也太严重了。④所翻译的句子若是省略句,则要把省略了的成份增补出来。例如:“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省略主语)。”可把这个句子译为:他们(主语)就用朱砂在绸子上写上‘陈胜王’三个字。(3)内容理解题。解决这种类型的题目有三种方法:第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第二,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第三,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准确率较高。文言文的阅读技巧6你是否每次看到文言文就发慌,看到“之、乎、者、也'就不知道到底都是什么意思,实词、虚词傻傻搞不清楚?文言文阅读6-15分总是得分稀疏?方法小贴士:课内文言文考试的范围是初中教读篇目。复习时一要抓好重点。根据考纲的考查范围和要求以及自身的熟悉程度对复习内容进行取舍、侧重。一般考查常见的文言虚词、实词的含义和用法。实词则常常考查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的词语;对句子的考查则侧重于关键句子的句式和句意;对内容考查就与现代文基本相似。从字、词、句到文学常识以至思想感情、表现手法等,都要拎出要点,总结规律。二要选好篇目。选取教读篇目中那些文质兼美的文章,它们往往也是文言文中最典型的、知识的覆盖面最广的文章,这样复习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近两年的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大多选择故事型的文段。内容比较浅显,考察内容基本与课内部分相似。做题时一定要注意与课内学过的课文或知识点相联系,注重由课内向课外的迁移运用。文言文阅读题主要分为两类。一是翻译类:此类题解答思路是:粗知全文大意,把握文意的倾向性。详知译句上下文的含义,并逐字对应翻译,做好换、留、删、补、调。注意翻译时应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这些字词往往是得分点。还可由现代词、成语推导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另外还要注意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偏义复词等特殊现象。若直译不通,则用意译。须根据上下文推导,不拘泥于原文结构,联系生活实际大胆推想。二是启示类:解答这类题目时要注意思想倾向,抓住作者基本的感情立场,联系文章主要情节及主要人物,抓住评论性的语句从多角度、多侧面思考作答。文言文阅读比较晦涩枯燥,建议可以每天阅读一篇文言文,并带着问题去练习哦。文言文的阅读技巧7预备知识一:如何读懂选文先读最后一道题目,了解大致内容和主要事件。(此题如果要求“选择正确的一项”则除外)然后带着“何人?”、“何时何地做何事?”、“结果怎样?”、“为什么?”等问题对文段用心地默读文章,以“事件”为依据对文章分层,理清文章思路。(3)遇到实在不懂的字词,不必着急,同时必须用?或其他记号来提示自己放放先读下文,也许过后联系上下文进行推导自然能明白,或者可以到题目中去找答案。预备知识二:官位变迁及官吏行为词:表被任以官职的:征、辟、察、举、召、荐、进、称、补、作、表、为、就表官职变化的:(1) 表任命的:授、拜、除、封;(2) 表提升的:擢、拔、陟、升、迁。(3) 表调动的:调、徙、转、改、放、出、出官;(4)表降职的:左迁、迁谪、谪、逐、贬、诎(黜)(5) 表罢免的:夺、黜、罢、免、去、废、蠲;(6) 表恢复的:复、还(7) 表兼代的:兼(表兼任);领(兼代);权,行,假,署(代理);(8) 表辞去的:辞、致政、告退、退、归故里(9) 跟俸禄有关的:俸、禄、秩、饷(10) 知(典、主)视事用事下车(伊始)掾丞洗沐乞骸骨致仕文言文的阅读技巧8【知识网络】一、“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要注意以下内容:归纳概括的原则:(1) 概括要完整、全面,不要以偏概全、丢三落四。(2) 概括要准确、恰当,不夸大,不缩小,不绝对化,恰如其分地进行概括。归纳概括的步骤和方法:(1) 整体阅读,总体把握,依据文体特点抓重点。阅读时要注意:①记叙性文字,要理清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前因后果;一般的传记文,要弄清作者记了哪几件事,表现了人物的哪些性格特点和精神风貌。②议论性文字要理清论点、论据及论证方法等。③说明性文字要理清说明对象、说明内容和说明方法。只有整体阅读,总体把握,才能高屋建瓴地驾驭阅读材料,才能准确、完整地去分析、评价人物和事件。(2) 善于抓中心句、找关键句,理清文章的层次。读一篇文章时,应当特别关注中心句、关键句,这样便于快速把握文意。中心句、关键句的位置,常在文章(或段落)的开头或结尾处,如《六国论》的中心句“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在文章的开头;《过秦论》中“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这个中心句在文末。再则,文章的层次结构,是文章的骨架和脉络,它具体展现作者记叙、描写、说明、议论的思路。而作者的思路是通过层与层之间、段与段之间的内在联系反映出来的。(3) 在把握要点和中心的基础上,分析判断提供选项的正误。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微末节的毛病,例如人物张冠李戴,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4) 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加深对文章内容及主旨的理解。归纳、概括时,要注意充分利用文章的题目、文中或文后的注释、文章出处、作者情况等信息,结合学过的有关知识作综合分析,从而多方面理解文章的内容。(5) 回文查对,将选项中现代文叙述文字与文言原文对应文字比照判断。文言文的阅读技巧9文言文阅读:(4—7题,19分,不能够低于13分)[约20分钟]文言翻译:(7题,10分,力争6分以上)[6分钟]虚词:18个虚词(之、其、而、则、以、于、为、何、乃、若、因、所、者、且、也、焉、乎、与)必须过一遍。句式和活用:明确类型和用法,参看句式、活用学案。翻译:注意直译,力求“信、达”,结合语境,疏通文句。【友情提醒】1、接触文言文阅读试题时,先要从整体把握阅读材料,了解材料所涉及的人物和事件;特别是事件,它或许是一件事的来龙去脉,或许是几件事的勾连组合。阅读时应注意文中的帝号、庙号、年号以及任职变化、空间位置转移的词语,因为这些词语能显示出文段的结构层次。由于试卷中有一道把握文意的题目基本上用白话陈述,其中只有少量信息有误,可在整体把握时参考。2、 解题时,必须看清题干的要求,尽快把握住命题意图,尤其在“选正确”还是“选错误”的问题上,不能犯低级错误。3、 解答文言词语理解题,既要调动头脑中的积累(成语、熟语、诗句),联系课内所学或平时所练,进行知识和能力的合理迁移,又要根据具体语境,作出合理的分析推断,千万不要死记硬背。特别是涉及一词多义的词,一定要联系语境确定其意。同时要联系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偏义复词等知识。4、 文言文翻译,要遵循“留、换、补、删、调”的原则。一定要直译,一般不允许意译,要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先将句子中的每个字都落实为现代汉语的解释,同时注意平时学习过程中强调的重点实词、重点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语、词类活用、重点句式、特殊语气在句中有没有体现,这些是重点的得分点,需要将特征翻译出来。翻译个别字的最常用方法就是把古汉语中常用的单音节词换成现代汉语中常见的双音节词。人名地名等专用名词不要翻译,无须自作聪明。再将这些字连成句,要求符合现代人说话习惯一“达”。连字成句时注意尽量多就少改,该补的一定要补出来,该调整顺序的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