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_第1页
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_第2页
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_第3页
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_第4页
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油气勘探的理论与方法第一节油气勘探的理论一、世界油气勘探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一) 初期阶段-原始找油理论(19世纪40年代以前)早期油气勘探活动中,由于人们缺乏对地质规律的认识,没有相应的理论指导,找油工作主要是依赖对自然现象的直观感觉进行的。如利用油气苗找油,靠迷信观念布井等。钻井的方式为顿钻及麻花钻,深度不超过500〜1000公尺。勘探方法仅限于钻井法。勘探领域局限于油气苗附近和浅层。缺乏地质研究,勘探效率低,成本高。代表性成果:我国自流井气田、巴库苏拉汉、巴拉汗浅油层及中东的一些油泉和浅油层。(二) 中期阶段-圈闭找油理论(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40年代)人们在长期寻找和利用石油和天然气的生产实践中,随着地学水平的提高,逐渐认识到,油气的聚集常和地下构造有关。•找油理论1:线状分布理论--油气田呈线状分布,沿出油点的直线上找油。这一认识对解释盐丘翼部分布的油田有效,因盐丘构造多沿断裂分布。•找油理论2:背斜理论一石油聚集于背斜构造的顶部,沿构造等高线分布,背斜高点找油最有利。19世纪后期,美国的怀特发表了背斜聚油的论文。“背斜聚油理论”大大提高了油气勘探的成功率。在“背斜论”的指导下,油气勘探由单纯依据油气显示,转为依据背斜构造。地面地质测量寻找背斜构造成为找油的主要依据,地质家正式成为找油必不可缺少的专业人才。1917年美国石油地质家协会成立,确立了石油地质家在油气勘探中的主导地位。勘探领域扩大,主要为山前坳陷,山间坳陷。在石油成因理论上,认为石油是由生物形成的有机成因理论逐渐抬头,最后占据主要地位。该理论指导油气勘探工作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该理论至今仍起着重要的作用。油气勘探方法也有了很大发展,除在露头区采用地质法(地质填图找背斜)外,在覆盖区产生并逐步完善了重、磁、电、地震等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在寻找背斜圈闭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为在钻井中划分出油气水层,电测和地质录井方法都有了相应的发展。钻井技术普遍提高到旋转钻水平,井深超过千米。通过进一步的勘探实践,人们发现油气聚集的场所不仅包括背斜,还包括其它场所,如地层圈闭,于是提出圈闭的概念及找油理论,后来又逐渐提出复合圈闭、隐蔽圈闭等概念。这一时期的代表性成果:我国老君庙油田、科威特布尔干披覆背斜油田(K砂岩储层)、沙特加瓦尔油田(J碳酸盐岩)。(三)世界油气勘探进展阶段-盆地找油理论(20世纪中叶以后)

20世纪中叶,随着圈闭聚油理论进一步发展,人们开始认识到控制油气聚集的更宏观因素。沉积盆地找油理论的提出,是石油地质学从实践到认识的一次重要飞跃。从沉积盆地整体出发,系统分析油气藏形成的基本地质条件、油气源与圈闭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配置关系,逐渐缩小勘探靶区,提高油气勘探成功率。盆地找油的实质是源控论和圈闭论的有机结合,系统研究油气藏形成的石油地质条件和油气分布规律,这是现代油气勘探理论的基本指导原则。70年代后期提出和迅速发展起来的含油气系统理论,是对盆地找油理论的系统总结和发展。二、中国油气勘探理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油气勘探勘探理论的四次大的飞跃:(1) 继大庆油田发现后建立的陆相生油和陆相大油气田形成理论;(2) 继渤海湾盆地油气区发现以后,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油气分布理论,包括源控论和复式油气聚集理论;(3) 继任丘油田发现后形成的古潜山油田的勘探理论;(4) 正在形成和完善的前陆盆地油气勘探理论、隐蔽油气藏勘探理论。(一)陆相沉积盆地生油理论陆相生油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地质推测、岩石化学、有机地球化学三个主要阶段。中国陆相生油理论的要点:①陆相湖泊具有生油气条件,我国陆相油源丰富。②油源条件的好坏受控于古气候、古沉积环境。③陆相盆地的明显特征是高沉积速率。④陆相沉积盆地,碎屑岩沉积占绝对优势,区域性油气运移距离较短,也能形成大型油气田或大型油气聚图8-3箕状凹陷和复式油气藏聚集带空间分布模式图(据康玉柱,2004)A-凸起型聚油带;B-断阶型聚油带;C、D-中央凸起型聚油带(其中C代表挤压背斜聚油带集带。(二)油气分布的源控理论基本思想:有效烃源岩分布区基本控制了油气田的大致分布范围。有利生油深坳(凹)陷控制了油气的形成和分布有利生油深坳(凹)陷具备了油气形成的区域条件。由于其深度大,因而富含大量有机质(生油体积大)和有较好的热转化条件,同时,具有较好的保存条件和压力体系,有利于油气富集(图5-37、图7-3、图7-4、图8-1)面临生油深坳(凹)陷的同生二级构造带是最有利的油气聚集带有利生油区基本上控制了油气的区域形成和分布,在这个范围内的圈闭又控制了油气富集的场所。陆相与海相盆地在沉积类型、相带分布及断层发育等方面的差异控制了油气分布的差异性。“源控论”与“圈闭论”结合是当今油气勘探的基本指导原则。不仅适用于陆相沉积盆地,而且也适用于海相沉积盆地。“源控论”从客观上反映了烃源岩在油气藏形成中的物质基础作用。(三)复式油气聚集理论

图8-2图8-2渤海湾盆地复式油气聚集带类型(据邱中建,1999)(a)逆牵引背斜带为主体的复式油气聚带;(b)挤压构造带为主体的复式油气聚带;(c)底辟隆起为主体的复式油气聚带;(d)披覆构造带为主体的复式油气聚带;(e)地层超覆带为主体的复式油气聚带;(f)地层超覆不整合“基岩”块体油气藏为主体的复式油气聚带;(g)地层不整合为主体的复式油气聚带;(h)砂岩上倾尖灭带为主体的复式油气聚带。复式油气聚集带是指位于同一构造单元之上,彼此具有相同的成藏地质背景和密切成因联系的若干个油气藏的集合,其中以一种油气藏类型为主,而以其它类型油气藏为辅,具有成群成带分布的特点,在平面上和剖面上构成了不同层系、不同类型油气藏叠加连片的含油气带。复式油气聚集带主要受二级构造带、区域性断裂、区域性岩性尖灭带、物性变化带、地层超覆带和地层不整合等多种因素控制,而其中某一种因素在油气聚集和富集过程种起了主导作用(图8-2、图8-3)(四)古潜山油气田勘探理论=J(四)古潜山油气田勘探理论=J古潜山油气田勘探理论主要包括:(1) 古潜山油气藏的类型及相应的模式。潜山油藏主要划分为块断山油藏、褶皱山油藏、残山油藏三种主要类型。(2) 成油模式:“新生古储”型潜山油气藏的重要成油机理是“早期抬升、中期埋藏、晚期稳定”。近油源;具有断层和不整合两种运移通道。(3) 潜山储集体的储集空间类型(裂缝、溶孔(洞)),潜山油气藏高产的条件。(4) 潜山及潜山内幕的地球物理响应特征。(五)中国古生代海相生油理论中国古生代海相成油理论的主要内容:多时代生油岩(震旦一奥陶系、志留一泥盆系、石炭一二叠系);多期生烃、多期成藏(海西期、印支一燕山期、喜山期);多时代成油组合(震旦一奥陶系、志留一泥盆洗、石炭一二叠系);多成藏模式(古生古储、后生古储、后生中储、后生新储);多期长距离运移油气;多油气相态并存(重油、中油、轻油、凝析油、挥发油、湿气、干气),不同成熟度油气并存,不同烃源岩油气并存,不同期生成的油气并存等;油气分布规律:油气主要分布在古隆起、古斜坡、区域性不整合、断裂带及各种扭动构造带。三、油气勘探理论进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油气勘探理论的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盆地综合评价和预测理论;以有机地球化学为基础的综合评价和预测理论;以含油气系统为基础的综合评价和预测理论;以层序地层学为基础的综合评价和预测理论;储层沉积地质学评价理论。第二节油气勘探方法目前的油气勘探方法基本可以分为四类:地质调查技术(地面地质勘查、油气资源遥感、非地震物化探、地震勘探)、井筒技术(钻井、录井、测井、测试、试采等)实验室分析与模拟技术、地质综合研究技术。其中地质调查技术、井筒技术与实验室分析与模拟技术基本上都是以采集各种数据和信息为主要方法,并通过资料的处理与解释,从不同的侧面来再现地下地质情况。而地质综合研究技术则通过利用上述技术手段获得的信息和解释成果进行综合研究,其最终目标是对勘探对象与勘探目标进行系统化、定量化的综合评价,直接为勘探部署决策服务,这类技术包括盆地模拟与资源评价技术、区带评价技术、圈闭评价技术、油气藏描述技术等。一、油气地质调查与分析技术(一)地面地质测量地面地质测量是最古老的地质调查技术,是获得区域地质资料最直接和最可靠、经济的方法,具有技术简单,成本低的优点。主要是通过野外地质露头的观察、油气苗的研究,结合地质浅钻和构造剖面井等手段,查明生油层和储油层的地质特征,落实圈闭的构造形态和含油气情况。该方法是在地层露头区或者薄层覆盖区找油的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主要任务:①观察、丈量主要的沉积地层剖面,从地表露头和其它施工坑道、钻孔取样进行分析鉴定,重点解决地层时代、生储油条件;②进行油气苗调查,确定其产层,取得油气分析数据,以便分析油气苗的成因和油源;③参照遥感解译成果,确定盆地边界,并有针对性地收集有关资料,了解盆地的地质结构、区域构造轮廓与大断裂展布;④通过地面地质调查了解地面地理条件,为部署物化探做准备。(二)专题或综合地质分析研究在油气勘探各个时期,根据勘探工作需要,进行各方面的专题或综合地质分析研究。如开展地层、构造、岩相古地理、生储盖、水文地质等方面的专题研究。地质研究贯穿于油气勘探开发的全过程,在不同的勘探阶段,根据已有的资料和勘探需要,都需要开展专题或综合地质分析研究,为下一步勘探评价提供依据。二、 地震勘探技术地震勘探技术是应用最广、用途最多、精度较高的物探方法。应用地震资料可以分析区域构造和局部构造;研究主要地质界面特征。地震勘探可以分为概查、普查、详查、精查四个阶段。概查主要任务:结合地面地质调查和其它资料,查明盆地的地质结构,包括盆地的边界、基岩的起伏特征、沉积岩体的厚度等,确定含油气远景区,并为部署区域探井提供依据。普查主要任务:基本搞清基底以上各构造层的基本形态、主要断裂展布,划分区域构造和二级构造带,为优选有利区带、确定探井井位提供依据。地震详查主要任务:在有利的区带上开展的地震勘探工作,主要查明二级构造带上圈闭的形态和基本要素,通过地震资料的特殊处理,寻找岩性圈闭和其它非构造圈闭。结合探井资料,开展储层横向预测,为选取有利局部构造、断块或者潜山等提供地质依据。地震精查主要任务:提供准确的油气藏顶面构造形态,预测油气层的分布,进一步查明油气层的构造形态与内部结构,进行储层参数的地震反演,研究油气层物性,为油气田开发提供研究资料。三、 非地震物探技术非地震物探是重力、磁力、电法勘探的总称。主要以岩石密度差、磁性差、电性差为依据,通过在地表或地表上空的地球重力场、电场、磁场特性的变化,来达到反映地下地质特征的目的。其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①反映地壳深部结构及其特点;②反映基底顶面深度与起伏状态,以及基底断裂与岩性;③在条件有利情况下,反映沉积盖层的构造特征。重力、磁力、电法勘探是研究区域构造的重要方法,互相配合使用,可以为大地构造单元的划分提供依据,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圈定有利构造。特别是在区域勘探阶段,在查明区域构造特征方面,具有快速经济的优点。四、 油气资源遥感调查利用遥感技术获得的大量数据,应用图像处理、统计分析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手段,解译和分析地质构造和圈定油气富集区,具有概括性、综合性、宏观性和直观性的特点。包括两大技术:遥感石油地质信息提取和分析技术、烃类微渗漏遥感直接检测技术。五、 地球化学勘探油气化探是通过系统测试分析自然界中与油气有关的化学异常,来评价区域含油气远景,寻找油气藏的一种直接找油技术。成本低,便于在各种地表条件下使用。根据研究内容,地球化学方法分为两类:(1) 研究岩石及油气水的原生地球化学特征、与生油岩有关的地球化学作用和指标。(2) 研究油气藏中高浓度集中的油气,向周围介质(岩石、土壤、地下水)扩散和渗滤而产生的次生地球化学变化。在地面研究地下油气藏对周围介质的影响和变化,进一步划分出地下可能存在的油气藏位置。(一)油气化探的基本原理油气田从形成到消失,烃类及伴生物逸散至近地表可以形成地球化学异常。在获得各种介质的地球化学指标之后,可圈定这些异常。油气化探数据处理:可压制和消除干扰,提取异常,结合地质条件的综合分析,以确定有利的勘探远景区或目标。常用的数学地质方法:数据标准化、趋势分析、判别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等(图8-4)(二)油气化探的主要方法据取样位置分:空中化探、近地表化探、井中化探空中化探:主要研究大气层中的气体成分组成和含量,特别是烃类物质的变化规律。近地表化探:以地壳表层为对象,通常只限于侵蚀面以上的地质空间范围,可以用来进行有利含油气区带预测和圈闭含油气性评价。井中化探:主要研究储层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生油岩和储层评价,发现和预测油气层及油气性质,为合理选择试油层位和近地表化探服务。据分析介质的差异分三类:气态烃测量法、土壤测量法、水化学测量法气态烃测量法:烃类中C1—C5因在近地表的温度、压力条件下呈气态存在,所以可用直接测量气体的办法来探测。常用的方法包括游离烃测量,即对土壤中采集到C1—C5游离烃进行色谱分析,依其烃类组成特征达到寻找油气之目的。土壤测量法:针对土壤样品,多指标分析、研究。包括酸解烃、蚀变碳酸盐(AC)、热释汞、紫外荧光法、微量铀、碘测量等方法。水化学测量法:利用盆地中的水介质携带的油气生成、运移的信息,来寻找油气的方法。主要分析指标包括:C1—C5的浓度、苯系物和酚系物的溶解度、水总矿化度、水中的U6+、I-等无机离子浓度等。六、 地热分析技术盆地的热史决定了其中生油岩母质的受热过程及化学反应特点。研究热史主要有构造热演化法、古温标法及将二者相结合的方法。地温资料主要可应用于:推测和研究古地温,研究区域地质构造特征,直接寻找油气藏。七、 井筒技术井筒技术是以钻井工程为代表的系列勘探技术,它是以钻井工程为作业主体,配置有钻井液、井孔、测井、中途测试、录井、试油等诸多的井筒服务技术部门,由于它们直接接触油气层,因而是一种相对直接的油气勘探技术。(一)钻井技术钻井技术是发现油气田最直接的勘探技术,按照勘探阶段的区别和研究目的的不同,探井可以分为科学探索井、参数井、预探井、评价井(包括滚动评价井)等类型。科学探索井简称科探井,一般是在没有研究过的新区,为了查明区域沉积层系、地层接触关系、生储盖及其组合特征等,评价盆地的含油气远景,或者是为了解决一些重大地质疑难问题和提供详细的地质资料而部署的区域探井。钻探深度一般较大,研究项目比较齐全,要求高。参数井也是一种区域探井,是在地震普查的基础上,为查明一级构造单元的地层发育、沉积剖面、接触关系、生烃能力、储盖组合,并为物探、测井解释提供参数为主要目的的探井。预探井是在地震详查的基础上,以局部圈闭、新层系或构造带为对象,以揭示圈闭的含油气性,发现油气藏,计算控制储量(或预测储量)为目的的探井。主要任务是找油和探明储量。评价井又称详探井,是在已经证实具有工业性油气构造、断块或其它圈闭上,在地震精查或三维地震的基础上,在预探所证实的含油面积上,进一步查明油气藏类型,确定油藏特征(原油性质、油气水界面、构造、油层厚度),评价油气田规模、生产能力、经济价值,落实探明储量为目的所部署的探井。(二) 录井技术录井技术的任务是在探井中及时准确地获得反映井下地质情况的各种信息,为找油找气和安全钻井服务。它以多参数、大信息量,现场快速、实时为特点,为识别和及时发现油气层、评价油气性质、选择试油层段、进行烃源岩的评价、储层评价、产能预测等提供依据。录井技术主要包括岩心录井、钻时录井、岩屑录井、钻井液录井、气测录井、荧光录井、地化录井等,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地下油气地质情况。各项录井技术相互配合使用,为油气勘探提供了丰富的地质信息,也为钻井工程的安全与高效施工提供了依据。(三) 测井技术测井作为井中地球物理勘探的主要方法,垂向上提供数量大、信息连续的资料,为认识地下地层的岩性、物性、含油性和研究沉积相、探测裂缝、确定地层异常压力、进行储量计算、检测钻井工程质量等提供可靠的依据。测井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测井地面系统向重量轻、成本低、功能强的方向发展。电阻率测井开始由裸眼井电阻率测井向过金属套管测井方向迈进。声波测井发展异常迅速。横波声波测井仪已经诞生,渗透率测井仪、声波地层倾角测井仪也将很快问世。核测井和核磁测井技术正突飞猛进,新型的能谱密度、中子和自然伽马组合测井可以对密度和自然伽马测量进行全谱分析,而以前的仪器只能进行窗口处理。成像测井技术的发展。目前声波成像、井下电视、电阻率成像测井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确定地层倾角、探测裂缝、定量评价薄层、确定孔洞位置;高分辨率成像测井为地层解释、储层评价提供了更为直观、更加逼真的资料。

(四)测试与试油技术油层测试与试油工作是油气勘探中及时、准确、直接评价油气层的重要手段,是对能否获得油气流的最后“确诊”。取得的数据主要包括:油分析数据,天然气分析数据,地层水分析数据,高压物性油气水分析数据,油气水产量、气油比、压力资料,温度数据等。这些资料的综合分析,可以确定油气层的产量、压力、产能、有效渗透率等。八、分析测试技术实验室测试分析技术是油气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实验室仪器设备、测试工具、模拟装置为手段,对油气勘探过程中所需要的岩石、沥青、油气水等样品进行直接分析,为地质综合研究提供资料。(一) 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测试分析技术主要有:(1)岩石超临界抽提技术;(2)有机岩石学分析测试技术;(3)岩石热解分析技术;(4)碳同位素分析测试技术;(5)显微红外分析技术。(二) 储层测试分析技术主要有:(1)油藏地球化学分析技术;(2)包裹体分析技术;(3)图像分析处理技术。第三节油气资源评价概述一、油气资源的概念及分级(一)油气资源的概念表8-1麦氏资源分类方箱(据USGS,1973)经济价值分类已验证的待发现的经济价值增加4经济的资源(储量)资源次经济的资源资源非经济的非资源地质保证程度增加 .一 油气资源是指地壳或地表天然生成的,在目前或将来,经济上值得开采的,而技术上又能够开采的油气总和。通常是指在某一特定时间,估算出的地层中已发现(含采出量)和待发现的油气聚集总量。已验证了的经济资源为储量。)油气资源分级分类原则:

主要依据地质把握程度、资源的经济价值、资源发现与否、近期可采性等分类(参见表8-1)。技术可行性角度分不可采部分、最终可采部分;经济可行性角度分经济的、次经济的、不经济的;根据验证程度分验证的、待发现的。非经济部分的矿藏,不管是已验证的还是待发现的,都不算作资源。已验证的资源是根据地质资料做过估计的矿藏的位置、规模、数量和质量,而且相当一部分经过钻井、测试等技术的直接测定。经济资源是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可以采出而又值得采出的油气。次经济资源是当前由于经济或(和)技术原因不能开采,而今后可能开采的油气。我国油气资源分级我国的油气资源分为五级:推测资源量、潜在资源量、预测储量、控制储量和探明储量。推测资源量:在勘探初期,根据区域地质资料,与邻区同类盆地进行类比,结合盆地或凹陷的初步地面地质调查、物探普查或参数井、地化资料估算出的油气资源量。潜在资源量:区带勘探阶段,根据地质、物探等资料,对具有含油气远景的各种圈闭逐项类比统计,按照圈闭法预测所得到的资源量为潜在资源量。预测储量:圈闭经过预探井钻探获得工业油气流、油气层或油气显示以后,根据区域地质条件的分析和类比,对有利区按照容积法估算的储量,它是评价井钻探方案部署的依据。控制储量:圈闭预探发现工业油气流后,在评价钻探过程中钻了少量的评价井后,经过油气藏描述、评价后,所计算的储量。它是进一步评价勘探、编制中长期开发规划的依据。探明储量:是指在油气田评价勘探阶段完成或基本完成以后,经过油气藏描述、评价,计算出的储量。它是编制油气田开发方案、进行油气田开发建设投资决策、进行开发生产管理的重要依据。油气资源和储量是一个与地质认识、技术和经济条件有关的变量,油气勘探开发的全过程,是油气资源量不断向储量转化,储量精度逐步提高,不断接近实际的过程。现场经常提到的地质储量,是指资源量中已经发现的部分,即在原始地层条件下,已发现储层有效孔隙中蕴藏的油气总体积,换算到地面条件下的油气总量。可采储量是在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下,从油气藏中可以采出的油气总量。二、油气资源评价的任务及内容(一)目的及任务通过油气资源评价,需回答三方面的问题:①不同油气勘探阶段的目标在哪里?②这些目标的各级资源量及其可能性如何?③最佳的石油资源评价(一)目的及任务通过油气资源评价,需回答三方面的问题:①不同油气勘探阶段的目标在哪里?②这些目标的各级资源量及其可能性如何?③最佳的石油资源评价地质评价资源*估算经济评价部署规划油气区盆地 区带 圈闭图8-5石油资源评价研究的基本内容与对象近、中、远期勘探方案是什么?油气资源评价的核心任务是为有效地寻找和评价油气田提供依据。(二)油气资源评价的主要内容油气资源评价以地质评价为基础,定量评价为重点,决策及部署规划为结果。油气资源地质评价是以油气聚集规律研究为中心,进而对勘探目标的各项石油地质条件进行具体的综合分析,并进行不同资源级别及类型的定量估算;最后进行地质风险分析与勘探策略研究。主要包括:地质评价、资源量估算、经济评价、部署规划。其研究对象为:油气区、盆地、(含油气系统)、区带、圈闭和油气藏、层系(图8—5)。勘探任务是提交不同级别的资源量和储量。三、油气资源评价的主要方法按照油气资源定量预测方法理论的差别,可分为体积法、成因法、类比法、历史外推法、油气藏规模概率分布规律法、发现过程模型法、综合预测法。(一) 成因法根据油气的生成、运移、聚集过程的基本理论,来估算生烃量、运移量和聚集量。最常用的方法主要有氯仿沥青“A法、干酪根降解的数学模型法和热模拟法等。基本计算思路是:先求出生烃量,然后分别确定排烃系数和聚集系数,三者相乘即得到油气聚集量(总资源量)。(二) 类比法储量丰度类比法是目前广泛使用、较简单的估算方法。适用于任何勘探阶段和地质条件。理论基础:油气资源的大小往往与沉积岩的面积、体积、堆积速率等因素存在一定的函数关系。通常在成熟探区,对不同类型地质单元进行大量统计的基础上,得到一些经验参数,然后应用到地质条件相似的地质单元中去。(三) 经验和历史外推法又称勘探效果分析法。主要适用于勘探程度较高的地区,勘探工作量投入比较均衡,没有大的起伏。主要包括经验外推法、油气田规模序列数学模型法、储产量分析法等。经验外推法是一个盆地发现高峰期已经过去,随着储量发现时间和钻井进尺的累积量增长,而呈现出下降趋势曲线,根据此曲线推测油气资源量。油气田规模序列数学模型法,是根据自然现象的概率分布特征来估算资源量。储、产量分析法是一种利用累计发现量与累计生产量之间的关系,求得最终累计发现量的方法。(四) 油气藏或圈闭规模概率分布规律法主要用来解释评价区资源量的结构,评价油气藏个数、最大油气藏、某一级别的油气藏个数;可用来校正由其它方法给出的资源总量Q。评价的地区可大可小,从整个盆地到某个含油气区带。将所发现的油气藏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又划分出若干个勘探样本,即在某一含油气区或盆地内,到某一时间为止,所发现的油气藏的总和。应用该方法应具有边界条件:①给定最小工业油气藏或最小油气圈闭;②评价区的油气资源总量;③已发现的油气藏要达15〜20个以上;④最大工业油气藏。(五) 特尔菲法与专家系统是一种系统综合石油地质专家的经验、知识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油气资源评价方法。主要采用概率曲线法,将评价区进行有效划分,进而统计有关各项资料,分别根据不同专家的认识对其进行评价,最后平衡所有专家的认识,给出对某个盆地或区域的可靠的资源量。四、油气资源评价的盆地模拟技术盆地模拟(BasinNumericalSimulation),是通过计算机技术把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地球热力一动力学、地质流体动力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结合进来,首先建立表征盆地内与油气生成、运移、聚集有关的各基本地质过程的概念模型(或地质模型)。然后,根据概念模型的特点,用适当的物理、化学和动力学等方程来描述相关的地质过程,即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最后,根据盆地的地质特征确定定解条件、选择合理的数值解法,输入恰当的模拟参数,从时间-空间上对盆地的地质演化、有机质热成熟以及油气的生成、排驱、运移乃至聚集过程进行历史分析和定量描述。模拟能提供的图件类型主要有:盆地构造演化平(剖)面图、古孔隙度分布图、古压力(异常压力)等值线图、生烃层埋藏史图、成熟度(R。)等值线图、古地温分布平(剖)面图、古热流值等值线图、烃产率图、生烃强度、生烃速率、生烃量图、排烃强度、排烃系数、排烃量图、油气资源量分布图等。古流体势平(剖)面图、运移速度矢量图、烃饱和度分布图以及可能有利的油气聚集、分布图等。主要包括沉积埋藏史、构造发展史、热史、生烃史、排烃史和运聚史模拟等方面。第四节我国油气勘探的前景领域

前陆盆地勘探、大型古隆起勘探、叠合盆地勘探、海相碳酸盐岩、高成熟探区复杂岩性体勘探、东部深浅层勘探、天然气勘探、海域勘探及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等是我国油气勘探主要领域。一、前陆盆地勘探图8-6塔从全球板块构造理论的观点分析,位于造山带前缘的前陆盆地其石油地质条件非常有利。前陆盆地的含油气系统具有多时代烃源岩、多时代储盖图8-6塔二、大型古隆起勘探大型古隆起区是油气运移聚集的主要方向和最佳场所。中国的威远大气田、俄罗斯的罗马什金年产1亿吨的大油田等均属于此类型。塔里木盆地此类大型隆起很多,如塔中隆起、英买力隆起、塔东隆起、巴楚隆起。表8-2中西部前陆盆地成藏组合表(据宋岩,2005)地层准地吐哈盆地嗒里木库车塔西南麝若焉酒西盆地鄂尔多斯四川盆地沉积演化盆地西缘 西部阶段'克畛吐玉克油田伊拉湖油田公泉沟砖,/万/〃■胜金口油田都善油田丘陵油田丘东气田QT|北雁神连胜'/〃/西河浦纵〃7'吉迪克组7〃?哈、迪那七田©柯克亚气田〃/球雄依组/食英买7气'柯克亚气田网尔猝什组//wm不踊冷6南八仙气田.冷邮号*田力崛州田P,田田油田油-西油沁_克拉2气田大宛齐气藏牙哈气田,恰克目克勿儡‘也〃/新生代陆内前陆盆地沉积八仙气田马海气田冷湖四号油田6地层准地吐哈盆地嗒里木库车塔西南麝若焉酒西盆地鄂尔多斯四川盆地沉积演化盆地西缘 西部阶段'克畛吐玉克油田伊拉湖油田公泉沟砖,/万/〃■胜金口油田都善油田丘陵油田丘东气田QT|北雁神连胜'/〃/西河浦纵〃7'吉迪克组7〃?哈、迪那七田©柯克亚气田〃/球雄依组/食英买7气'柯克亚气田网尔猝什组//wm不踊冷6南八仙气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