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心中的“110”》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小学道德与法治-《心中的“110”》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小学道德与法治-《心中的“110”》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小学道德与法治-《心中的“110”》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小学道德与法治-《心中的“110”》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目标

1.树立安全意识,意识到社会的复杂性,初步建立人际安全防范意识,能预防拐骗、盗窃、性侵。

2提高分辨能力,人际交往中懂得自我保护,学习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

重难点

1.识别潜藏在人际交往中的危险,懂得如何应对拐骗、盗窃、性侵等危险情况。

2.学会遇到危险时的自救自护方法

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ppt和《小兔子乖乖》动画视频

教学过程

活动一、有点警惕性

导语: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今天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个动画故事吧。

1.观看《小兔子乖乖》动画视频,激活儿童小时候不能给人随意开门的记忆。

师:同学们故事里谁来敲门了呢?

(生答:大灰狼)

兔子们开门了吗?)

(生答:没有)

师:谁回来的时候才要开门呢?

(生答:妈妈)

师:小兔子们知道,陌生人敲门时是不能够随意开门的。

2.激发学生与小兔子比赛的兴趣,能够坚持谁来都不开门的原则。

师:小朋友们你们能够像小兔子一样,陌生人来了不开门吗?

(生答:可以)

教师小结:同学们很棒,无论什么人,我们都坚持一个原则——陌生人敲门就不开。

3.小游戏:猜一猜。

师:这是一个关于大猩猩的小游戏哦!如果猜错了你要站起来模仿一下大猩猩哦。

有只黑猩猩在上午7点还在睡觉,突然有个人敲门7次。原来是猩猩的好朋友带来了惊喜早餐。他带来了7种猩猩最喜欢吃的东西:巧克力派,芝士,巧克力糖,面包,炒饭,牛奶,还有香蕉!你觉得猩猩应该先开什么呢?请把你的答案写在纸上,一旦写上就不能改了。

生答:开口、开门、开礼物等。

师:答案是,开口。一听到有陌生人按门铃,一般会习惯性地问:“谁啊?”接着打开门,然后再打开自己爱吃装有食物的盒子。恭喜你!加入模仿猩猩队伍。大部分同学以为是开门,千万不要轻易开门,开门前一定问问是哪位。下面请猜错了的模仿一下大猩猩吧。(出示模仿猩猩的动画)

师:小兔子和大猩猩都没有开门,下面我们就来演一演,看看同学们是否会开门。(进行模拟表演)

(二)模拟表演(课本62页)

1.分角色扮演。

师:同学们你们都有独自在家的经历吗?

预设:生1答:有一次妈妈出去买菜了,我一个人在家写作业。

生2答:有一次爸爸需要加班,我一个人在家。

师:很多同学都有独自在家的经历,那如果你独自在家听见敲门声,你该怎么办呢?

师:我来扮演敲门的张叔叔。“咚咚咚”,有人在家吗?

(扮演的学生在屋内不说话)

师:哦!家里没有人。

师:“咚咚咚”,家里有人吗?我来帮你家修煤气!

师:“咚咚咚”,我是邻居王奶奶。

师:“咚咚咚”,我是送快递的!

师:“咚咚咚”,我是你妈妈的同事,你妈妈要我来你们家等她,让我进来吧!

……

(不论以任何理由要求学生开门,学生就是不开门)

师小结:看来我们都坚守了一条,不随便给陌生人开门!

2.智捉小偷。(教材63页,用现场讲解的方式呈现)

思考与交流:

(1)你最欣赏陈宇的什么表现?(生答:冷静,有智慧,聪明等。)

(2)换你会怎么做?(生答:拨打110或者打电话给爸爸妈妈等。)

3.教师小结

看来生活中我们一个人一定要提高警惕,把门窗关好,锁好。注意:

(1)不要随意给陌生人开门。

(2)判断出有危险时及时拨打110报警。

(3)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应对坏人。三年级道德与法治学情分析一、学生个性分析:三年级的小学生是形成自信心的关键期。他们在接受别人的评价中能发现自身的价值,产生兴奋感、自豪感,对自己充满信心;有的还表现出强烈的自我确定、自我主张,对自己评价偏高,甚至有时“目空一切”,容易导致自负的心理。相反,有的孩子由于成绩不良或某个方面的缺失,受到班级同学的歧视,往往对自己评价过低,对自己失去信心。2、情绪不稳定:三年级学生由于生活经验不足,他们在陌生、严肃、冲突、恐怖、约束、遭受指责等情况下,容易产生紧张的情绪,自我调节能力比较差,难以释放心理的压力,这样就容易使他们的心情变坏。他们喜欢与伙伴共同游戏、学习,但情绪很不稳定,容易激动、冲动,常为一点小事面红耳赤,而且情绪变化极大,并且表露在外,心情的好坏大多数从脸上一望便知。3、自控力不强:从三年级开始,学生进入少年期,此时会出现一种强烈要求独立和摆脱成人控制的欲望,因此他们的性格特征中也会表现出明显的独立性。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外部控制的依赖性逐渐减少,但是内部的自控能力又尚未发展起来,还不能有效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日常行为。二、学习方面从三年级开始,学习需要拿出真本事。三年级课程似乎一下子变得难了,许多事情都要靠自己的努力去解决。我们一定要记住:教育孩子的时候要用拇指别用食指。当然,表扬、鼓励也要注意方式,应该多精神的、少物质的,尽量不要用钱去贿赂孩子。当孩子学习马虎时,我们要及时督促,严格教育,更不能听之任之,过于迁就,溺爱孩子。效果分析学生的参与性,体验性是现代教学中所提倡的,也是实施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一环。虽然在这节课中学生的参与度,体验度已占有比例,但在较重要的环节中没有加深,假如在重要之处加深,可以使学生对内含得以更深的理解。在学生各种感官运用中,脑的运用是最困难的,也是最容易的。困难的是教师无法把握思维的内容,但最易把握的是学生的思维方向。因为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触及学生的思想,从而更好地把握学生的思维方向,使教师的引导变得更容易。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分析一、三年级上册教材总体特点三年级上册教材的学习对象是刚刚升入中年级的学生。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为主,思维直观、具体、形象。

三年级学生:抽象思维开始形成,逐渐向深刻发展。三年级教材既兼顾儿童特点,又注意教材具有的思维含量。(一)单元主题指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四个问题域四个单元不是四个领域的知识体系,而是学生进行自主探索的四个领域。每个单元的问题域体现了鲜明的价值导向:《道德与法治》是体现国家意志的课程,承载着重大的历史使命,体现了鲜明的价值导向,具有其它学科课程所不能替代的育人功能。这些价值观在教材中并没有用概念直接表达,而是引导学生经过探究后获得感悟并内化于心。(二)教材编写以“学”为主线,“教”隐含在学习活动之中1.学生的生活经验是教材范例设计的基础教材以源于学生生活的范例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通过交流或反思生活得到认识和情感上的提升。第一课以婴儿、幼儿、小学三个阶段的范例唤起学生生活经验。2.将活动“蓝本”植入教材以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第2课用游戏、做家务、交流、推荐好书、制作书签5个活动让学生体验学习快乐。教材中还有到野外和社会上观察活动,5分钟妈妈体验活动,独自一人在家的演一演活动等。3.设置多种栏目来引导学生参与不同类型的学习活动三年级教材的栏目共8个:活动园、交流园,故事屋、阅读角、美文欣赏、知识窗、小贴士、相关链接。除此之处,还有一些隐含的活动,如38页“小小故事会”,39页的“制作感谢卡”。各栏目的活动意图活动园:需要学生亲身实践、体验、动手的活动,既包括班级、小组的现场活动,也包括课外的社会学习活动。交流园:学生课堂上的观点交流和思想分享活动,也包括观点碰撞的辩论活动。故事屋:古今中外的名人故事。三上16页美国核物理学家拉比的故事,21页鲁迅的故事。阅读角:同龄人的作品、适合儿童阅读的寓言、童话,或者是成人带有哲理性的文章。三上25页“我心爱的校园一角”,39页“学生的关心让我感动”,53“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76页“爱的味道”、82页“回‘老家’过春节”。美文欣赏:多是来自名家的经典作品,包括诗歌和散文。三下27页“温情的大雁”。知识窗:知识性内容的给予,包括法律条文的呈现。三上42页和55页和三下55页、89页的法律条文。小贴士:侧重学习探索活动注意事项的提示与提醒,尤其是方法和安全方面的提示、提醒。三上26页小组活动提示、30页画平面图提示、57页关于安全游泳的提示、59页打火警电话的提示。相关链接:链接相关的新闻事件和其它。56页“一天内16名学生溺亡”。4.以卡通儿童来激活、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活动,表达情感共鸣、进行总结提示三上的卡通儿童共吐了56个泡:33个是激发学生思考的;16个是引导学生活动的;7个是进行总结和表达情感共鸣的。5.以大量的留白给儿童提供思考和活动的空间(共31处留白)留白的设计体现了新的教材观,过去认为教科书是权威,学生必须记住并践行这些权威的知识和规范。而今留白设计,体现了把学生的生活经验放在与教材经验平等的地位,形成一种互动关系,学生可以向教材表达。6.注重对学生社会性和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三年级教材注重了对学生社会性学习能力和研究性学习方法的指导,提供了搞调查的基本范式:调查对象、调查路径和方法、调查中注意的礼仪,如何填写调查报告等。(三)法治教育以融合的方式体现在三年级教材中法治教育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重要的教学内容,全套教材法治教育方式主要体现为三种类型:前法律教育。教材中在中低段涉及了许多关于规则和规范的教育、基本文明素养的培养、基础性的道德教育的内容。这些可称之为“前法律教育”。发生在儿童能够理解法律范畴之前,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法律教育,但这些教育有法律教育意义,能够为后续进行的严格意义上的法律教育内容奠定基础。如《上学路上》《校园里的号令》《班级生活有规则》《这些是大家的》《我们不乱扔》《大家排好队》《我们小声点》。融合式法律教育。教材中很多法治教育点是融合到各个年段相关的主题教育之中的,采用分散嵌入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

直接的法律教育。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材专门按法治教育的体系集中安排法治教育内容,可称之为直接的法律教育。二、三年级上册教材体现的新思想

1.体现了新的学习观综合的学习观念(知识学习、生活与社会技能学习、道德学习、终身学习)。快乐学习观(学习本身是快乐的,苦中有乐)。人人都能学得好(蕴含多元智能观,学会时间管理,掌握学习方法)。2.体现了新的智能观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提出:人的智能存在着个体差异,每个人具有不同的智能优势。因此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上就有不同的长处和闪光点。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学习上的潜力,树立学习的自信心。3.体现了新的师生观(三上二单元35页)在儿童心目中,教师通常都是正确的、公正的,值得信任的。但随着儿童年龄增长,他们会发现老师也有不完美之处,老师的不完美会给儿童内心带来巨大的冲击。儿童会感到不舒服、委屈、愤怒、难过,甚至抵触。教材既让学生了解老师工作的辛苦,也引导学生认识老师也有不完美的地方。当老师做法不合适的时候,帮助学生学习与师长沟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4.体现了新的爱父母观爱父母、孝敬父母不代表对父母无限度的服从,父母亲也是人,他们也有着人性的弱点和缺点。爱是具有双重含义的。教材77页设计了一个孩子帮爸爸改掉不健康习惯的具体情境,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家庭情况,尝试着帮父母改掉一个不健康的习惯。让学生懂得对父母的爱也包含帮助父母改正不健康的习惯。5.体现了新的安全教育观把安全教育上升到生命教育的高度来认识。从生命来之不易、生命不可重来的角度来讨论安全的话题,将外在的安全教育转变为内外需求的安全教育。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学会保护宝贵的生命,这既是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情感基础,也是安全教育的最终目的所在。6.正确认识陌生人我们常常教育儿童不与陌生人交往,如果在儿童时期就禁止儿童和陌生人交流,会造成儿童的道德冷漠,也不利于儿童的人际交往,甚至影响到他们成人以后的人际交往。7.将道德教育建立在对人理解的基础之上研究表明亲社会行为水平高的儿童是那些对他人情感、处境更的准确理解的儿童。8.注重对学生道德智慧的提升提升学生的道德智慧是本教材编写时的关注点。道德智慧的核心是对生活中的道德问题具有敏锐的思辨能力。当面对道德困境时,从认识上知道如何解决,从实践上知道如何去做。能处理好各种人生事务。一个有道德智慧的人能究天人之际,观古今之变。对道德现象不但“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行善也要动脑筋、讲方法、了解需要,不恰当的行善也可能成为一种伤害。9心中的“110”一、快乐填空。1.生活中总会遇到()。2.我们年龄小,()还不强。如果()不够,一些居心不良的人就会钻空子。3.我们要在生活中学会面对陌生人,既不能把陌生人当成坏人,也要有一定的(),有()的意识。二、选择乐园。1.当你一个人在家时,有陌生人来敲门,你应该()。A.立即开门,热情接待 B.拒绝开门,也不理睬C.婉言拒绝,不开门可把来人姓名事由记下发现家里被盗,应该()A.进去看看少了什么东西 B.拨打电话110报警 C.吓得幵始大哭3.如果你发现邻居家起了大火,你会( )。A.装没看见,反正不是我家 B.冲进火海,抢救财产C.赶快拨打119报警,并及时通知大人,想办法救火4.放学后,在校门口有人拦住小娟说她爸爸住院了,要领她去看爸爸,小娟应该()。A.跟着他走 B.不去理睬他 C.回学校向老师求助三、明辨是非。(正确的画“V”,错误的画“X” )1.一个人在家时,严禁给陌生人开门。 ()2.长得严肃的陌生人是坏人,长得不严肃的陌生人是好人。 ()3.路上遇见陌生人问路,要热心地带他们到要去的地方。()4.在大商场里不能随便跟别人走。 ()5.我们要有警惕心,不能听信陌生人的话。 ()6.放学后,我们不要在校外逗留,应尽快回家。 ()四、情景再现。1.小明放学回家,刚走出校园门口,迎面遇上一个人,说是小明的爸爸让他来接小明回家,小明应该怎么做?贝贝不想一放学就回家,他喜欢在路上玩耍,这时候有一个阿姨过来说带他去旁边的游乐城玩,贝贝应该怎么做?小强在路上摔倒了,一位陌生的叔叔过来把小强扶起来,小强刚打算给叔叔道谢,想起妈妈说过出门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于是就走开了,如果你是小强,你会怎么做?五、智慧问答。1.放学后,一个陌生人说是你爸爸让他接你回家的,你该怎么办?2.如果发现家里被盗,你如何拨打报警电话?儿童独自在家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六、小小辩论会。丹丹说:“我妈妈说了,陌生人都是坏人,我们不要和陌生人有任何来往。”聪聪说:“有的陌生人不怀好意,会危及我们的安全,但是大部分陌生人会像熟人一样关心、爱护、帮助我们,我们要正确对待他们。”聪明的小朋友,你更认可谁的观点呢?为什么?七、交流广角。和几位小朋友交流交流你与陌生人之间印象深刻的故事,并写下来。《心中的“110”》教学反思整个课堂教学一气呵成,在不知不觉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感受、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了教学目标。但是课堂上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1.教师的语言应该以简洁、明了为主,引导的话要以有针对性为最佳,引导的语言过于多,不但会影响到学生的思维,而且会使学生的兴趣受到影响。所以,使用简洁、明了的引导词在教学过程中显得非常重要。

2.学生的参与性,体验性是现代教学中所提倡的,也是实施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一环。虽然在这节课中学生的参与度,体验度已占有比例,但在较重要的环节中没有加深,假如在重要之处加深,可以使学生对内含得以更深的理解。

3.在学生各种感官运用中,脑的运用是最困难的,也是最容易的。困难的是教师无法把握思维的内容,但最易把握的是学生的思维方向。因为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触及学生的思想,从而更好地把握学生的思维方向,使教师的引导变得更容易。

4.时间的控制一直是教学中困难之一。自我反思发现自身原因:一直担心教学内容讲的太快,没等到下课教学内容便结束了。在这次内容准备中,担心使我准备的内容过多,使教学中最后一个环节即“说体会”没有实施。

5.应变能力是一个有素质教师必须具备的条件。应变能力的强与弱是平时教学经验的积累。我将在以后的工作中为自己创设更高的条件锻炼自己。本人能力有限,瑕疵颇多请大家多包涵、批评、指正。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在当今世界,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国际竞争的加剧推动着基础教育课程向着更加重视公民道德教育,更加重视创新意识培养的方向发展。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重任,要求基础教育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o""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从幼儿生活向\o""小学生活过渡并逐步适应学校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儿童品德和行为习惯、生话态度、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品德与生话课程根据社会与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而设置,旨在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在充满探究与创造乐趣的童年生活中,为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打下基础。一、课程性质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以\o""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本课程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一)生活性本课程视儿童的生活为宝贵的课程资源.课程\o""学习本身是儿童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真实体验生活、主动参与生活、创造生活的过程。

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生活中的需要和问题为出发点;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为课程的基本追求。

(二)活动性

本课程超越单一的书本知识的传递和接受,以活动为教和学的基本形式。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各种主题活动、游戏或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的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和主动建构来实现。

(三)综合性

本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具有综合性.课程设计体现儿童与自然、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我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体现品德教育和生活教育有机融合;\o""教学活动体现儿童的生活体验与道德体验,知识\o""学习与社会参与、问题探究等彼此渗透、相互促进,实现生活、\o""教学、发展的三位一体。

(四)开放性

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o""教学目标随着儿童生活及活动过程的变化和需要不断调整;\o""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儿童生活的各个方面;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以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o""教学时间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灵活而弹性地延展;课程评价走向开放、多元,全面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会关心、积极探究是课程的核心

品德与生活教育应当引导儿童在体验自身生活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学会热爱生活、创造生活;在服务自我、他人和集体的行动中,学会关心、\o""学习做人;在与自然以及周围环境的互动中,主动探究,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

童年是一个蕴藏著巨大发展潜力的生命阶段.童年生活具有不同于成人生活的需要和特点,它本身蕴藏着丰富的发展内涵与价值。学校生活是童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并享受愉快、自信、有尊严的学校生活是每个儿童的权利。

(三)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德育离不开儿童的生活

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感悟与行动。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和真实道德冲突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良好品德的培养必须在儿童的生活中进行。

(四)让教与学檀根于儿童的生活

儿童的知识是通过其在生活爱活动中的直接体验、思考、积累而逐步建构起来的;儿童的发展是其怀着对生活的热爱,通过参与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与外部环境积极互动而逐步实现的。课程必须植根于儿童的生活才会对儿童有意义,\o""教学必须与儿童的生活世界相联系才能真正促进儿童的成长。三、课程设计思路

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三条主线和四个方面构成课程的基本框架。三条主线是:·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四个方面是;·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

·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

三条主线和四个方面交织构成儿童生活的基本层面.

健康、安全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础,它旨在使儿童从小知道珍爱生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获得基本的健康意识和生活能力,初步了解环境与人的生存的关系,为其一生身心健康地发展打下基础。

愉快、积极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主调,它旨在使儿童获得对社会、对生活的积极体验,初步懂得和谐的集体生活的重要性,发展主体意识,形成开朗、进取的个性品质,为其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打下基础。

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是儿童自身的道德需求,也是社会的要求.它旨在使儿童形成对集体和社会生活的正确态度,学会关心,学会爱,学会负责任,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为其成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o""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民打下基础。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是儿童个性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时代提出的要求。它旨在引导儿童学会\o""学习,发展认识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性,利用自己的知识和聪明才智去探究或解决问题,让生活更丰富更美好,并在此过程中充分地展现并提升自己的智慧,享受创造带来的欢乐。

品德与生活课程旨在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本课程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以下四个方面的目标。

(一)情感与态度

·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挚爱生命,热爱自然。

·自信向上,诚实勇敢,有责任心。

·喜欢动手动脑,乐于想象与创造。

(二)行为与习惯

·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习惯。

·乐于参加劳动和有意义的活动。

·保护环境,爱惜资源。

(三)知识与技能

·掌握自身生活必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具有与同伴友好交往、合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会常识.·初步了解有关祖国的知识。(四)过程与方法·体验提出阿题、探究或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过程。·初步体验与社区和社会生活相联系的\o""学习过程。·\o""学习几种简单的调查研究方法并尝试应用

健康、安全地生活

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l.按时作息,生括有规律。2.养成良好的饮食和个人卫生习惯。3.生活中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4.爱护家庭和公共环境卫生。5.知道初步的保健常识并在生活中运用。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6.了解天气,季节变化对生活的影响,学会照顾自己。7.了解儿童易发疾病的有关知识,积极参加预防疾病的活动。8.使用玩具、设备进行活动时,遵守规则,注意安全。9.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和安全标志,遵守交通规则。不到危险的地方去玩,避免意外伤害。10.了解当地多发的自然灾害的有关知识,知道在紧急情况下的逃生或求助方法。适应并喜欢学校生活11.在学校里情绪安定,心情愉快。12.熟悉学校环境,能利用学校中的卫生保健设施。

愉快、积极地生活

愉快、开朗1.喜欢和同学、老师交往,高兴地学,愉快地玩。2.亲近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自然的美。3.在成人帮助下能较快地化解自己的消极情绪。积极向上4.能看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并为此而高兴。5.在成人的引导下学会正确地对待自己的\o""学习成绩。6.在成人帮肋下能定出自己可行的目标,并努力去实现。7.\o""学习欣赏自己和别人的优点与长处,并以此激励自己不断进步。有应对挑战的信心与勇气8.\o""学习与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愿意想办法解决。9.敢于尝试有一定难度的任务或活动。

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学会做事,学会关心1.做事认真负责,有始有终,不拖拉。2.爱父母长辈,体贴家人,主动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3.关心他人,友爱同伴,乐于分享与合作。4.认真完成自己承担的任务。遵守社会道德规范5.懂礼貌,守秩序,爱护公物,行为文明。6.能初步分辩是非,做了错事勇于承认和改正,诚实不说谎。7.尊重社会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爱惜他们的劳动成果。8.爱护动植物,节约资源,为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9.喜欢集体生活,爱护班级荣誊。10.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主要物产等有关知识,感受家乡的发展变化。11.热爱革命领袖,了解英雄模范人物的光荣事迹。12.尊敬国旗、国徽,学唱国歌。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

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有好奇心和多样的兴趣1.喜欢提问和探寻问题的答案。2.对周围环境充满兴趣,喜欢接触新鲜事物。设计与制作3.喜欢利用身边的材料自制小玩具、小礼物或布置环境等来丰富和美化生活。4.能根据需要曲手做简单的道具,小模型,小街品等来开展活动。敢于思考、\o""学习探究5.能积极地出主意、想办法来扩展游戏或推进活动。6.\o""学习用观察、比较、调查等方法进行简单的生活和社会探究活动。7.能与同伴交流、分享、反思探究的过程或成果。8.能对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与看法。9.\o""学习利用图书、电视、网络等多种方式收集需要的资料。10.在成人的帮助下,能总结、提升获得的经验或\o""信息。“课程内容”说明本课程内容为基本标准。在开展\o""教学活动和缩写教材时,在全面、准确地把握本课程标准的前提下,根据各地区、学校和儿童的实际可以有所调整。

“课程内容”中四个方面的内容虽然各有侧重,但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整体呈现的。在健康、们割裂开来。

安全的前提下,儿童的生活既要充满乐趣与色彩,也应当富有责任与创造。因此,在实施中不要将它

一、\o""教学建议

(一)深刻理解本课程的性质、特征和基本理念

本标准中关于课程性质、特征和基本理念的部分,集中体现了本课程的指导思想和核心价值,是课程的灵魂所在.在\o""教学中深刻地理解课程的本质,是实施课程的根本,也是保证课程质量的最重要、最基本的条件。

(二)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课程的目标是本课程的宗旨和价值导向。目标的四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在\o""教学过程中应全面地把握目标,始终把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作为\o""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改变追求表面的学业成果,忽视儿童的精神成长,忽视深层的志度、观念、思维方式、情绪情感发展的倾向;改变偏重道德说教、偏重形式,忽视儿童的真实体验与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倾向;改变偏重知识灌输或技能训练,忽视儿童的好奇心与实践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发展的倾向,确保课程目标的全面实现。

(三)正确认识教师的角色和作用

在本课程中,教师是儿童\o""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指导者。在\o""教学中,教师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不是“教”教科书的人,而是努力为儿童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的支持者;与儿童共同进行活动的合作者;在参与儿童活动的过程中,引导活动向正确方向发展,带领儿童向着课程目标前进的指导者。

在本课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通过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来实现。儿童在教师的支持和引导下,通过亲历活动去达到教育目标。

(四)把了解儿童作为\o""教学的基础

鉴于本课程的性质和特点,\o""教学必须以深人地了解儿童为基础。\o""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在了解儿童的实际生活和发展状况,掌握每个儿童的特点和各不相同的需要,了解其所在的家庭和社区的状况等基础上进行。(参见图1)

(五)以活动为数与学的基本形式

通过引导儿童主动参与各类活动来进行\o""教学,是本课程\o""教学的一大特点。在本课程中,儿童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活动主动地进行建构,而不是依赖教师的直接传授。\o""教学应引导儿童通过观察、调查、讨论、参观、访问、制作、种植、饲养、交流等多种方式进行\o""学习,与环境互动、与同伴合作,来获得对自然与社会的亲身体验和感受,获得丰富的知识或经验,获得创造性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图1品德与生活课程实施环节示意图(六)\o""教学过程的注意点1.\o""教学准备(1)尽可能通过多种方式了解儿童爱其家庭、社区的实际状况,重视做好课前的学情分析,根据不同地区与班级儿童的实际,制订有针对性的\o""教学活动计划。

(2)\o""教学活动的目标力求全面、明确、具体,并能通过活动得以实现。

(3)活动计划要注意个别差异,关注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考虑如何帮助每个儿童找到适合自己的活动,以促使他们积极地参与。

(4)\o""教学活动时间的安排要根据活动内容,有相对的灵活性、开放性。\o""教学可计划在一课时内完成,也可持续几课时或一段时间;可在课堂上完成,也可安排必要的课前准备活动或课后延伸活动来配合。2.\o""教学内容选择(1)源于儿童生活关注儿童的实际生活,关注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关注儿童成长中的困惑与问题,从中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作为\o""教学内容或课程的生长点,提高\o""教学的针对性。

(2)符合国情和地区实际,从本校本班的实际出发

结合社会生活中儿童能够理解的重大事件或有意义的公益活动、\o""科学\o""技术的新成果、儿童感兴趣的当地的自然现象、与儿童关系密切的热点问题等开展\o""教学活动,保持课程内容的丰富与鲜活。(3)正确理解和应用教科书本课程的教科书是教师引导儿童开展活动的重要资源,也可视为帮助教师正确理解本课程\o""教学特点的“案例”。在使用教科书时,要避免照本宣科或生搬硬套,应结合实际创造性地选择适合的内容,生成适宜的活动,提高\o""教学的实效性。

3.活动组织

(1)选择适宜的活动形式活动形式要服从于内容,要符合儿童的生活经验、认识能力、\o""学习方式等,切忌脱离实际,为活动而活动,搞形式主义。教师可根据活动目标、内容、条件、资源、班额的不同,因地制宣、因儿童制宜,选择适宜的活动形式。(2)重视活动的整合与建续儿童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经验的积累、能力与智慧的增长是在其生活中综合地实现的,是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因此,加强教育活动之间的整合与连续对提高课程的实效性至关重要。

本课程活动应注意与班级活动、学校活动、少先队活动、社区活动、节日庆典活动等结合起来;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促进跨学科的联合\o""学习,不断扩展和深化儿童的经验和体验。

本课程活动应注意活动之间的相互联系,螺旋上升、层层递进.各单元之间、学期之间的活动相互呼应,相互强化,让课程能够持续不断地、广泛而探入地影响儿童的实际生活,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

(3)开放地组织活动本课程的活动应注意与家庭和社区合作,发掘和利用各方面的资源,打破封闭的、孤立的课堂中心模式,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建立校外活动基地等方式,为儿童开阔视野,更好地向自然\o""学习,向社会\o""学习,向各行各业的劳动者\o""学习创造条件。

4.活动指导

(1)让儿童成为活动的主人本课程的\o""教学应激发儿童主动想做什么,而不应是由教师支配儿童做什么。教师可以通过与儿童一起讨论活动计划,提供选择活动内容、方式或合作对象的机会,引导儿童积极地参与、发表自己的意见,根据儿童的反应爱时调整活动,让儿童参与活动评价等途径,发展儿童的自主性、思考与判断能力,让活动真正成为儿童的活动。(2)重视活动的过程活动过程是儿童的情感、态度、认识能力、品德和行为习惯、\o""学习方式与特点等比较充分地展现与逐步形成的过程。关注活动过程不仅为教师了解儿童提供了丰富的\o""信息,还为教育儿童、促进每个儿童在原有水平上发展提供了充分的依据与极好的机会。应重视活动过程的教育价值,不要仅以知识点的掌握或最终结果来判定儿童优劣。

活动过程中师生相互作用的质量、同伴问的冲突与合作、家庭或社会因素的影响等,都直接关系着儿童的感受、体验和认识,影响着教育的实际效果,是\o""教学中需要高度重视的因素。

(3)提高活动的质量

·活动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教师要善于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用正确的价值观进行引导,使儿童在自己喜欢的活动中获得发展。

·在开展活动时,要创设条件,力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平等地体验、经历活动过程,让所有学生都能够获得参加\o""学习活动的机会和权利。

·兼顾群体需要和个体差异,坚信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长处,对儿童的活动尽可能多地给予鼓励和积极的、建设性的意见,切实调动儿童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儿童尽可能多地体验到成功感,增强自信心。

·创设儿童自主选择活动的主题、内容、材料、方式,制订活动计划、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提供比较充分的自主探究、运用已有知识经验的时间和空间。

·引导儿童采用多样化的活动方式,尤其要鼓励儿童动手做,以多种形式如语言、绘画、\o""音乐、动作、表演、\o""作文等,表现与分享活动的成果。

·促进儿童之间的相互认同、相互\o""学习、相互支持、相互交流,帮助儿童在活动过程中学会正确地认识自己与他人,发现同伴的长处,获得合作、协商、对话、分享、尊重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

·不同活动有不同的特点,指导方式与儿童\o""学习方式也各有不同,在活动中要注意实事求是,灵活应对。

·合理地使用多媒体,广泛地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在活动中灵活利用。

·关注活动的后续效应,重视将\o""教学延展到课堂之外的儿童生活中。

·对教案和活动的设计、指导、效果等,进行有深度的自我评价与反愚,不断改进\o""教学。二、评价建议

本课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激励每个儿童的发展,促进每个儿童的品德发展与生活能力提升。本课程的评价以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为基本依据,充分体现本课程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特征,尊重每一个儿童在品德与行为习惯、生活态度及探究能力方面发展的独特性。本课程的评价与\o""教学实施、课程开发是一个整体。评价不仅是为了解儿童的\o""学习结果,它本身就是儿童丰富多彩的\o""学习过程。在评价过程中,儿童彼此间讲述活动过程、分享探究发现和活动体验、交流作品和活动心得,都是儿童\o""学习的生动体现。本课程评价倡导多元、开放、整体的儿童评价观。评价目标、内容、手段和方法,从单一、封闭走向开放、多元,评价过程从片面追求儿童的学业成绩,走向整体关注儿童的全面发展。(一)评价目标和内容的确定1.把单元主题与儿童的个性特点结台起来

本课程采用的基本\o""学习形式是单元主题\o""学习。教师在评价儿童\o""学习的时候,既要关注所有儿童都要达到的共同目标,又要关注不同儿童对该主题的独特表现和各自不同的优势。2.既关注目标及内容的整体性,又有所侧重、突出重点本课程“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四个方面的目标是有机联系的整体。在确定一个主题\o""学习的评价目标时,既要关注目标的整体性,又要避免平均主义,要根据主题的性质和特点突出重点目标。如在社会调查类活动中,可以在“过程与方法”方面有所侧重;在节日庆典类活动中,可在“情感与态度”方面有所侧重。3.把预设目标和活动的生成性结合起来在活动评价时,既要关注活动的既定目标,又不应拘泥于此,仅仅根据预设目标的达成度来评价活动的成功与否。本课程的评价应充分重视活动的生成性和儿童的实际表现,把预设与生成结合起来。

(二)评价方法的选择本课程的评价以质性评价为主,量化评价为辅,重视儿童在本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方面的个性化表现

采用的评价方法主要有:观察、访谈、问卷、成长资料袋评价、作品分析等。

1.观察。教师观察并记录儿童在活动中的各种表现,如儿童的行为、情绪情感、操作的情况、活动的状态等,以此对儿童进行综合评价。

2.访谈。教师通过开展与儿童各种形式的谈话,获得有关儿童发展的\o""信息,并了解儿童思想情感的变化。

3.问卷。教师设计问卷和组织儿童回答问卷,获得有关儿童发展的\o""信息。

4.成长资料袋评价。用成长资料袋或活动记录册等方式收集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各种资料。

5.儿童作品分析。通过对儿童各种作品、活动成果的分析,了解儿童活动过程和发展状况。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评价方法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为避免方法的局限性,在评价实施中要注意综合运用。

(三)评价的注意点

1.关注过程。重视对儿童活动过程的评价,重视儿童在活动过程中的态度、情感、行为表现以及付出努力的程度.如关注儿童在活动中是否积极投入,努力探索、思考、想办法解决问题、主动地与同学讨论、克服困难等。即使活动的最后结果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也应从儿童体验宝贵经验的角度加以珍视,而不是仅仅重视最后的结果。2.追求多元。评价主体多元,儿童既是评价的对象,也是评价的主体,积极鼓励儿童自评、互评,鼓励家长与其他有关人员的广泛参与;尺度多元,不用一个统一的尺度去评价所有儿童;尊重差异,关注每一个儿童在其原有水平上的富有个性的发展;渠道多元,分析儿童的言语或非言语表达,收集儿童的各种作品,汇集来自教师、同学、家庭等各方面的\o""信息,力求准确、全面地评价儿童。

(四)评价结果的解释与应用

教师应客观、全面、谨慎地解释评价结果,以获得对儿童全方位的、深入的了解,避免以偏概全.通过对评价结果的解释,教师不仅能够比较客观地评判每个儿童不同的发展水平和\o""学习状况,更重要的是能够发现每个儿童的个性特点、\o""学习特点、发展优势或进步等。以此为基础,教师可以进一步在后续活动中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从而帮助儿童不断积累成功体验,健康、自信地成长。不能用评价结果对儿童分等、划类、筛选,甚至作为惩罚儿童睁依据。

评价结果同时也是反思与改进教育\o""教学的重要依据。应利用评价结果进一步发现问题,改善\o""教学,切实提高课程质量。三、教材编写建议

(一)教材缩写的主要依据教材的缩写应充分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遵循党的教育方针,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本标准为主要依据,全面、准确地体现课程标准的精神。

(二)教材编写原则

1.思想性原则

教材的缩写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思想,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指导方针,遵循《公民道德建设实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有关精神,根据\o""小学低年级儿童品德发展的规律和认知特点,在整个教材中渗透对儿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重视儿童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的养成。

2.\o""科学性原则

教材的内容必须符合儿童品德发展的规律和教育规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活动的安排与呈现、版式的设计与表现等必须符合\o""小学1~2年级儿童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