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声现象》评估测试卷(无答案)_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声现象》评估测试卷(无答案)_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声现象》评估测试卷(无答案)_第3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声现象》评估测试卷(无答案)_第4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声现象》评估测试卷(无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声现象》评估测试卷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共22分,1~8单选,每小题2分,9~10多选,每小题3分,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不得分)1,按照民间传统习俗,迎亲队伍时常以敲锣打鼓、吹唢呐等方式来营造热闹喜庆的场面.关于唢呐与锣鼓的发声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锣、鼓和唢呐的声音都是因为振动而产生的B.只有唢呐的声音是因为振动而产生的C.只有鼓的声音是因为振动而产生的D.只有锣的声音是因为振动而产生的2.2030年我国将实现航天员登月计划,在月球上漫步的航天员须借助无线电通信设备才能进行交谈,其原因是()A.月球上声音传播速度快 B.月球上只能传递超声波C.月球上是真空,不能传声 D.月球上航天员声带无法振动发声3.部分智能手机有智慧语音功能,手机主人说出已录入的“唤醒词”就可以唤醒手机,这是利用声音特性中的()A.音调 B.响度 C.频率 D.音色4.笛子是一种常见的管乐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笛子发出的声音是由空气柱振动产生的B.笛声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C.用不同的力度吹奏主要改变了声音的响度D.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了声音的音调5,某市隆重举办了先进教师报告会,其中关于活动现场声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主持人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听众耳朵的B.会场只要有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C.当我们靠近舞台时,听到声音的音调变高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6,如图所示是一款磁悬浮蓝牙音箱,它由一个球形音箱和一个磁悬浮底座组成,音箱悬浮在空中,一边旋转一边播放歌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磁悬浮蓝牙音箱是高科技产品,不需要振动就能发声B.歌声是通过空气传到人耳的C.调节音量开关使音量增大,声音的响度会变大D.人们可以分辨出音箱播放的乐曲是钢琴还是小提琴演奏的,是根据音色不同判断的7.在地球上,生灵之声包含着丰富多彩的情感,天地之声吐露着无穷无尽的秘密,根据所学物理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交响音乐会中,我们通过音色能分辨出乐器的种类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火山喷发、雷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在发生前会先发出次声波D.中考期间,学校周边道路禁止鸣笛,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8,如图所示的现象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甲图:弹奏古筝时,手在不同位置按弦,目的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B.乙图: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绳上的乒乓球,球多次被弹开,说明发声体在振动C.丙图:抽掉玻璃罩中的空气,听到闹钟铃声的音量不会变化D.丁图:摩托车上装有消声器,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的传播9,如图甲、乙所示,这是将一些声音输入同一设置的示波器后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音调和乙的音调相同 B.甲的音调比乙低C.甲的响度比乙小 D.甲、乙的音色相同10,关于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演奏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音调B.乙图中,敲锣时用力越大,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C.丙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手机铃声越来越大D.丁图中,分别轻敲桌面和重敲桌面,听到声音的音调不同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28分)11,音乐课上,同学们饱含深情地演唱“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歌声是由声带产生的.听到的歌声是通过传人人耳的.在需要安静环境的医院、学校附近禁止鸣笛是在处减弱噪声.12,发展海洋科研是推动强国战略的重要方向.我国自主研发的深海水声学探测器,安装了包括导航、水声通信测速、图像信号传输等多部不同功能的声呐,由此可以说明声音可以传递,声呐使用时发出的是(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这种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13.如图所示,小明在筷子的一端捆上棉花蘸水后充当活塞,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中,做成“哨子”.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声,这哨声是由的振动产生的,上下推拉活塞,改变了声音的,当筷子不动,用不同的力吹管时,改变了声音的14,小方看到在70周年国庆阅兵现场布置了很多的扩音设备,查阅资料后得知:好的扩音设备都有高保真度,这是保证了原声和扩音后声音的和不变,频率为30000Hz的超声波与频率为200Hz的可听声同时在空气中传播,它们的速度(选填“相同”或“不同”).15,如图所示,医生通过听诊器可以了解病人的身体状况,这是利用声来传递(选填“能量”或“信息”);病人心脏跳动声通过橡胶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使用橡胶管是为了提高声音的(填声音的特性).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3小题,共30分,第16题8分,第17题12分,第18题10分)16.图中是利用钢尺探究声现象的实验情景.(1)将钢尺紧压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发出声音,说明声音是产生的.(2)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发出声音的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发出声音的不同.(3)将钢尺伸出桌面的一端对着点燃的蜡烛,拨动钢尺发现烛焰熄灭,说明声音可以传递17,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1)如图①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这说明了(2)如图②所示,为了验证(1)中的探究结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3)如图③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可以传声.(4)如图④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将听到并由此推理可知:18,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他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表中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小华又借来一个能够测量声源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的琴弦进行实验.(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的琴弦进行实验.(3)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4)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5)该探究实验采用的物理研究方法是四、计算应用题(本题共2小题,共20分,第19题10分,第20题10分.解答时,要求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计算步骤等,只写出最后结果不得分)19.阅读下面的短文.潜艇的“耳目”——声呐潜艇最大的特点是它的隐蔽性,作战时需要长时间在水下潜航,这就决定它不能浮出水面使用雷达观察,而只能依靠声呐进行探测,所以声呐在潜艇上的重要性更为突出,被称为潜艇的“耳目”.(如图所示)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的频率大多在10~30kHz,由于这种声波的频率较高,可以形成较强的指向性,声波在水中传播时,如果遇到潜艇、水雷、鱼群等目标,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波被声呐接收,根据声信号往返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声呐发出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后面均称“回声”)的音调就会有所变化,它的变化规律: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声呐靠拢;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远离声呐请回答以下问题:(1)人耳能够听到声呐发出的声波的频率范围是kHz到kHz.(2)①如果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发出的声波信号在10s内接收到经潜艇B反射回来的信号,且信号频率不变,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s1是m.(设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为1500m/s)②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继续监控潜艇B,突然接到潜艇B反射回来的声波频率是变低的,且测出潜艇B的速度是20m/s,方向始终在潜艇A、B的连线上,经1min后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s2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