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第二章 微专题二 化学计算常用方法 课件(29张)_第1页
2024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第二章 微专题二 化学计算常用方法 课件(29张)_第2页
2024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第二章 微专题二 化学计算常用方法 课件(29张)_第3页
2024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第二章 微专题二 化学计算常用方法 课件(29张)_第4页
2024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第二章 微专题二 化学计算常用方法 课件(29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微专题二化学计算常用方法[专题精讲]

对化学计算的考查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内容,化学计算能力的培养是教学重点之一。高考命题中,最常用的化学计算方法有“差量法”“关系式法”“极值法”“平均值法”“守恒法”等,在这几种计算方法中,依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是各种计算方法的基础。针对不同的题型,选择相应的不同方法是解题的关键。1.根据化学方程式的基本计算——比例式法

aA(g)+bB(g)===cC(g)+dD(g)化学计量数之比:a∶b∶c∶d质量之比:aMA∶bMB∶cMC

∶dMD物质的量之比:a∶b∶c∶d气体体积之比:a∶b∶c∶d

(同温同压下)

不同物质的相同物理量之间的换算可以按上述关系进行。解题时要注意化学方程式中各种物质对应关系的单位问题,同一物理量单位要一致。如果涉及两种物理量,只要做到两种物理量“上下一致,左右相当”即可。2.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巧思妙解——差量法

差量法是指根据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某种差量进行计算的方法。这种差量可以是质量、物质的量、气态物质的体积、反应过程中的热量等在反应中产生的差量,该差量的大小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有关量成正比。解题的关键就是利用相关差量与物质有关量的正比关系列出比例式,然后求解。

3.解答连续反应类型计算题的捷径——关系式法 关系式法适用于多步进行的连续反应的相关计算,以中间产物为媒介,找出起始原料和最终产物的关系式,可将多步计算一步完成。利用关系式解决多步反应的相关计算方便简捷。利用多步反应建立关系式的方法:

(1)叠加法(如用空气、木炭、水蒸气制取氨气)①C+H2O(g)②CO+H2O(g)CO+H2,

CO2+H2,④N2+3H2

2NH3,

③④叠加得:

3C+2N2+6H2O===3CO2+4NH3

由空气、木炭、水蒸气制取NH3

过程中,C和NH3

的关系式为3C~4NH3。①②叠加得:CO2+2H2;③C+2H2O(g)(2)元素守恒法4NH3+5O24NO+6H2O

2NO+O2===2NO2

3NO2+H2O===2HNO3+NO NO经多次氧化和吸收,最终氮元素可完全转化到硝酸中,由氮元素守恒知:NH3~HNO3。(3)电子转移守恒法由得失电子总数相等知,NH3

经氧化等一系列反应生成HNO3,NH3

和O2

的关系式为NH3~2O2。

4.有关混合物计算的“简化高手”——极值法

极值法是利用极限思维方式解决一些模糊问题的解题技巧,它是将题设构造为问题的两个极端,然后依据有关化学知识确定所需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极值,利用极值进行判断分析求出结果,有时也称为极端假设法。5.简化过程,妙用守恒——守恒法

所谓“守恒”就是物质在发生“变化”或两物质在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某些物理量的总量保持“不变”。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循某些守恒定律,在化学变化中有各种各样的守恒,如质量守恒、原子数目守恒、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能量守恒等。

[典例精析]角度1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基本计算——比例式法

解析:铁的还原性强于铜,将铁、铜混合粉末加入氯化铁溶液中,铁先与铁离子反应,氯化铁的物质的量是0.5mol, 由Fe+2Fe3+===3Fe2+56g2mol

由此可知,0.5molFe3+可以消耗14g铁,由于实际溶解的金属质量是18.0g-3.2g=14.8g,故两种金属都参与反应,且Fe3+完全反应,剩余的金属是铜,A、C错误;

答案:B[思维建模]

解题步骤(1)根据题意书写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2)明确已知条件,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是参加反应的纯净物之间的量的关系,因此,不纯物质的量必须换算成纯净物的量,未参加反应的物质要排除在外。(3)建立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比例关系,求出未知量。角度2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巧思妙解——差量法解析:根据反应前后气体的总体积,可用差量法直接求解。6NO+4NH35N2+6H2O(g)6mL4mL5mL6mLΔV(气体的体积差) (5+6)mL-(4+6)mL=1mL(理论差量)9mL6mL17.5mL-16mL=1.5mL(实际差量)

由此可知发生反应的气体共有15mL,还剩余1mL

气体,假设剩余的气体全部是NO,则V(NO)∶V(NH3)=(9mL+1mL)∶6mL=5∶3,假设剩余的气体全部是NH3,则V(NO)∶V(NH3)=9mL∶(6mL+1mL)=9∶7,但因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剩余气体实际上是NO、NH3

的混合气体,故V(NO)∶V(NH3)介于9∶7与5∶3之间,对照所给数据可知3∶2与4∶3在此区间内。答案:C[思维建模]解题的一般步骤

(1)准确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深入细致地分析题意,有针对性地找出产生差量的“对象”及“理论差量”。

(3)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出“理论差量”“实际差量”与物质相关量的比例关系,然后列比例式求解。

角度3解答连续反应类型计算题的捷径——关系式法解析:碳酸铜和碱式碳酸铜均可溶于盐酸转化为氯化铜,消耗1mol·L-1盐酸500mL,HCl

的物质的量为0.5mol,则CuCl2的物质的量为0.25mol。根据铜元素守恒可知,原混合物中含有铜元素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25mol,则灼烧等质量的混合物,得到氧化铜的物质的量为0.25mol,则得到氧化铜的质量为m(CuO)=0.25

答案:Cmol×80g·mol-1=20g。

角度4有关混合物计算的“简化高手”——极值法解析:提供1molCl-所需各物质的质量分别为物质的化学式MgCl2NaClAlCl3KClCaCl2提供1molCl-所需质量/g47.558.544.574.555.5

答案:B[思维建模]解题思路(1)极端假设。如:①把可逆反应假设成向左或向右进行完全。②把混合物假设成为某一纯净物。③把多个同时进行的反应假设成单一反应。(2)计算极值。(3)由极值进行讨论、分析、推理,从而得出合理答案。

角度5简化过程,妙用守恒——守恒法

【典例5】(2021年珠海调研)28g铁粉溶于稀盐酸,然后加入足量的Na2O2固体,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加强热,最终得到)的固体质量为( A.36g C.80gB.40gD.160g

解析:28g铁粉溶于稀盐酸中生成氯化亚铁溶液,然后加入足量的Na2O2

固体,由于Na2O2

固体溶于水后生成NaOH

和O2,本身也具有强氧化性,所以充分反应后生成氢氧化铁沉淀,过滤,将滤渣加强热,最终得到的固体为Fe2O3。根据铁原子守恒,n(Fe2O3)答案:B[思维建模]解题步骤④混合气体的密度约为1.52g·L

。其中正确的是(

角度6有关混合物计算的“简化方法”——平均值法

【典例6】(2021年衡水月考)标准状况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