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当前公务员纪律惩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纪律惩戒工作是督促行政机关公务员遵纪守法,保证政府政令畅通,维护正常行政管理秩序的重要措施。公务员队伍的行为是否规范,纪律是否严明,惩戒是否到位,事关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如何加大对公务员纪律惩戒工作,提升公务员整体形象,是一个值得重视的现实问题。一、现实问题《公务员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以下简称《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以下简称《廉政准则》)的颁布实施,为依法开展公务员纪律惩戒工作,实现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提供了法规依据。但是在推行这些法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因惩戒机制不到位而出现的现实问题。(一)对惩戒工作认识有偏差。主要表现在对纪律惩戒的态度不坚决,有思想顾虑。一是“家丑不外扬”思想严重。少数领导干部错误的认为惩戒就是亮自己的丑,揭自己的短,因而对本单位出现的违纪违法现象消极怠慢,能遮则遮,能捂则捂,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致使一些违法违纪行为得不到应有的惩处。二是“惩戒就是得罪人”观念作祟。少数执纪人员的原则性不强,思想包袱较重,担心依法执纪会得罪人,在关键时候会丢选票,丢荣誉,使自己处于不利形势。三是“纪律惩戒与己无关”的错误认识。有少数公务员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认为纪律惩戒是人事教育、纪检监察的事,只要自己不违法违纪,不损害自己的切身利益,可以对纪律惩戒工作置之不理。四是“从轻惩戒就是保护公务员”观点错位。持这种观点的大有人在,能从轻的从轻,能不追究的不追究,认为这样就是更好地保护公务员。其实不然,这样不仅不能起到“保护”作用,反而会害了他们,使小错酿成大错,导致不可收拾。(二)纪律惩戒执行难度大。执法执纪难度大是当前纪律惩戒工作中的突出问题。首先,少数单位在执法执纪中失之于宽、失之于软问题严重,对公务员监督约束不力,错失了及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时机。其次,针对出现问题不是严肃查办,警示他人,而是遮遮掩掩,袒护说情,瞒案不报,欺上瞒下,甚至压案不查,真案假查。第三,由于受职能交叉等因素的影响,人事教育、纪检监察等相关职能部门缺少必要的沟通和协作,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纪律惩戒的力度。第四,纪律惩戒的落实效果不佳。有的形式上进行了追究和惩戒,实际上对责任人员采取了变通补偿,使纪律惩戒尤如“镜中月”、“水中花”,失去了实质意义。(三)纪律惩戒和教育管理相脱节。在纪律惩戒工作中,少数单位重惩戒、轻教育的问题相当严重。他们往往重视对断,其说服力和公正性令人置疑。二、主要成因当前纪律惩戒工作与法制建设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其中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少数领导干部本位思想严重。由于受经济、稳定和政绩等诸多原因的影响,有的地方和单位领导本位思想严重,事事以自我为中心,以利益为出发点,认为只要不影响整体利益和工作任务的完成,搞不搞纪律惩戒无关紧要。认为搞纪律惩戒反而不利于单位团结、队伍稳定和地方经济发展,有时还会影响个人政绩和前途。一些基层领导对纪律惩戒概念不清,认识模糊,态度犹豫,对单位中出现违法违纪和腐败现象不敢管,不敢查,造成行动上的失察、失管、失控。有的领导干部搞“两套方案”,明的支持纪律惩戒工作,暗的对违纪违法公务员姑息迁就,放任自流,甚至无原则地加以袒护和纵容。这样也会给其他公务员造成犯不犯错一个样、违不违纪无差别的错觉,长此以往,法律规章和纪律惩戒形同虚设,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和伤害到大部分遵纪守法的公务员。(二)个别地方法规宣传培训力度不够。受说教、讨论等传统宣传培训方式的制约,个别地方法规宣传培训力度不够,部分公务员对《公务员》、《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等法规的认知度不高,社会上学法遵法用法的氛围不浓厚。有些单位在法规学习中,只图形式好看,不求内容效果,组织大家学一学、念一念、议一议就算了事。一些单位舆论导向有误,只重视正面宣传,而忽视反面警示,对自己有利的就大肆宣扬,对自己不利的就避而不谈,尤其是不敢旗帜鲜明地与各种违法违纪和腐败现象作斗争,造成一部分公务员不学法、不懂法、不用法,我行我素,想怎么干就怎么干,有时连自己已违法违纪还不清楚。还有少数单位只重视惩戒,而忽视了对受惩戒人员的跟踪管理和他人的教育。因为教育管理跟不上,公务员惩戒期间情况不清楚,工作生活困难得不到及时解决,很容易让受惩戒公务员有一种被组织抛弃的感觉,从这个角度来看,纪律惩戒没有达到惩处一个、教育一片的效果。(三)部分公务员的错误心态在作崇。当前纪律惩戒工作不力,应该说有部分公务员的错误心态起了推波助澜作用。一是存在同情心理。有的认为被惩戒公务员政治上已经受到了影响,经济上再受损失,有点儿说不过去;有的认为基层公务员工作辛苦,生活清苦,在惩戒时应给予适当“关照”,不要扣发奖金或降低其工资待遇。二是不愿得罪人。有的认为大家低头不见抬头见,平时都有一定交情,纪律惩戒往往涉及被惩戒人员的切身利益,执纪人员因此担心严格执纪会得罪人,被人视为不讲情面,缺少人情味。三是纪律惩戒作用不大。目前有少数公务员认为,我端的是铁饭碗,吃的黄金饭,难进不易出,能上不好下,只要自己不犯大错误,纪律惩戒对我起不了什么作用,就算我小错不断,你纪律惩戒也只能望“错”兴叹,束手无策。(四)一些与纪律惩戒相配套机制相对滞后。一些配套的管理机制相对滞后,是纪律惩戒不能及时执行到位的一个重要原因。一是纪律惩戒内容不明确。如《公务员法》第五十三条三款规定:公务员必须遵守纪律,不得玩忽职守,贻误工作。并没指明哪些情况是玩忽职守,哪些情况是贻误工作,在实际操作中不好掌握。二是定性量纪时容易出现偏差。如《处分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有贪污、索贿、受贿、行贿、介绍贿赂、挪用公款、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或者他人谋取私利、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等违反廉政纪律行为的,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此条在定性上可以界定错误性质,但不能有效确定量纪标准,不知情节较轻和情节严重的界线如何划定。假如巨额财产来源不明只能给予纪律处分的话有些牵强或不当。如果量纪标准弹性较大必然会出现不同的惩处结果和惩戒力度有差异等问题。三是目前我国没有一部关于惩戒救济的完整法规。“有救济而无实效,就不是救济”,这也是我国在公务员纪律惩戒救济上的症结所在。受惩戒对象的申诉控告得不到有效救济,合法权益得到有力保障,必然影响纪律惩戒的效果。三、对策和建议(一)组建纪律惩戒工作机构,强化组织领导。一是各行政机关应将纪律惩戒工作纳入重要工作内容,组建由人事教育、纪检监察等部门共同参与的纪律惩戒机构,明确工作职责,赋予工作职权,彻底改变过去大家都在管、都管不好的局面。二是要注重与地方司法、纪检监察等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建立联系协作机制,定期互通信息,努力形成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三是要加强执纪队伍建设,关心支持纪律惩戒工作,让执纪人员放心大胆地工作,解决其后顾之忧。四是要积极推行公务员体制改革,全面推行公务员聘任制,打破铁饭碗,拉开待遇差距,建立难进易出、能上能下、多劳多得、定期流动的公务员管理新体制。(二)加大纪律惩戒力度,消除思想顾虑。各级行政机关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纪律惩戒工作,保证每一件纪律惩戒都能执行到位。在惩治态度一定要坚决,要树立“三个观念”,即严厉惩处就是对公务员最好的爱护,严肃整改就是对工作最好的促进,严格执纪就是树立部门最好的形象。在查处工作上一定要支持,只要是涉嫌违法违纪,不管职位高低,无论何种理由,都要依法依纪从严查处。必要时单位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调查处理情况,做纪律惩戒的坚强后盾。在惩戒执行上一定要从严,尤其是单位领导和从事纪律惩戒人员要消除思想顾虑,克服畏难情绪,绝不能以“保护干部”为借口,助长歪风邪气,努力营造一种惩恶扬善、扶正祛邪的良好氛围。(三)强化纪律惩戒法规教育,重视教育成效。各级行政机关要加大法规法纪教育力度,制定长中短相结合的公务员培训规划,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培训。当前要采取一些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方法,组织开展以学习《公务员法》、《处分条例》、《廉政准则》为主要内容的专题培训,让每位公务员知道什么能为,什么不能为,在什么情况下会受到纪律惩戒,在惩戒中如何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等。同时要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求人”原则,注重惩处与教育相结合,加强对受纪律惩戒公务员的跟踪教育,随时掌握其思想动态和工作情况,从根本上解决重惩戒、轻教育的问题。并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开展警示启廉、典型引廉、家庭助廉、文化倡廉教育活动,不断提高教育培训效果。(四)完善纪律惩戒长效机制,重视权益保障。各级行政机关要加强人事制度建设和创新,建立健全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和纪律惩戒机制。一是要依据《公务员法》、《处分条例》等法规,结合本部门工作实际,制定有针对性、有操作性、有执行力的纪律惩戒工作规定,明确量纪标准,细化惩戒内容,便于工作落实和执行。二是要完善与《廉政准则》相配套的操作规程和责任追究细则,确保实际操作有法可依,有规可查,有章可循。三是要建立健全公务员纪律惩戒救济法规,切实保护公务员的合法权益,对申诉控告的公务员实施有效求济。四是要开展一次纪律惩戒工作法规清理,该废止的废止,该修订的修订,该建立的建立,努力提高纪律惩戒工作的法制化水平。(五)加强纪律惩戒工作检查,维护纪律权威。要加强对《公务员法》、《处分条例》、《廉政准则》等相关法规贯彻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重点检查是否组织开展了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