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传统公共建筑复原研究从奈良、京都的历史遗迹看日本的文化遗产保护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8c71cd89894f08f7ab21145a7fca22c/88c71cd89894f08f7ab21145a7fca22c1.gif)
![日本传统公共建筑复原研究从奈良、京都的历史遗迹看日本的文化遗产保护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8c71cd89894f08f7ab21145a7fca22c/88c71cd89894f08f7ab21145a7fca22c2.gif)
![日本传统公共建筑复原研究从奈良、京都的历史遗迹看日本的文化遗产保护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8c71cd89894f08f7ab21145a7fca22c/88c71cd89894f08f7ab21145a7fca22c3.gif)
![日本传统公共建筑复原研究从奈良、京都的历史遗迹看日本的文化遗产保护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8c71cd89894f08f7ab21145a7fca22c/88c71cd89894f08f7ab21145a7fca22c4.gif)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日本传统公共建筑复原研究从奈良、京都的历史遗迹看日本的文化遗产保护
日本兴福寺五重塔作为日本的发源地,太原集佛教、雕像、圣地、雕刻、绘画等重要文化财产于该市,并被称为“社会寺庙之都”。奈良素以历史遗迹保存丰富著称,1998年“古都奈良的历史遗迹”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包括东大寺、兴福寺、春日大社、元兴寺、药师寺、唐招提寺6座寺庙和春日原始森林、平城宫遗址8处遗迹。东大寺始建于743年,是圣武天皇倡导兴建的皇家佛寺,并作为全国分寺的蓝本。平安末期和战国时代,因战火被烧,重建时金堂的宽度缩小了三分之二,面阔57米,进深50米,但仍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木构建筑。金堂内供奉的本尊卢舍那大佛高15米,仅次于中国西藏扎什伦布寺的大佛,为世界第二大佛。752年,从印度请来的僧人主持了盛大的开眼供养,是当时全国的一大盛事。现存佛像为17世纪重铸,但铜莲座上的莲花瓣仍是8世纪的原物。如今,东大寺已成为奈良的象征。兴福寺是8世纪由统治者藤原氏兴建的寺庙,顶盛时期单体建筑多达175座。1180年在平氏的讨伐下,兴福寺全部被毁,其后历经14年才得以重建。著名的五重塔就是1426年重建的,但1717年的一场大火又烧毁了大半堂舍,只有东金堂、五重塔、北圆堂、三重塔幸存下来。明治时期,在神佛分离政策的影响下,兴福寺几乎成了一座空寺。1881年,兴福寺得到重建的许可,逐渐开始恢复。日本古代的土木结构建筑与中国的古建筑属同一体系,很多遭受火灾及国内战争的破坏,但由于得到重建,大量历史遗迹保存至今。从1998年起,日本开始着手复原兴福寺昔日壮观伽蓝的工作。他们非常重视对遗址的考古发掘和调查工作,考古人员采用传输带对遗址内的填土进行筛捡,以寻找复原依据。因此,日本具有丰富的古建筑考古发掘和复原的经验。为了保持奈良的古都风貌,日本加大对传统街区保护的力度,规定一切古代建筑俱不准拆除毁坏,且不准兴建无关的现代建筑。从奈良地铁站沿登大路前行,仿佛穿越时空隧道,渐渐进入方圆数平方公里的“春日原始森林”。这里林木茂盛,草地辽阔,东大寺、法隆寺、春日大社等历史遗产分布其间,曾被当作神祗来供养的鹿,闲散于林中和寺庙前后,或悠闲地吃草,或与游人玩耍。位于登大路边的奈良国立博物馆与奈良町民居隔路相望,建筑风格与奈良町民居十分协调。在兴福寺放生池猿泽池边,保存着大量格子样式的优美人家,日本称为“传统建筑群保存地区”。有些民居经改造辟为小酒馆,可以无需花钱进去休息,让人们领略到日本的生活方式。街区内往往立有“传统建筑群保存地区”的石柱,并以星星标明沿街风情程度,星星数量越多,表明历史风情越浓郁。游人徜徉其间,始终可以看到兴福寺五重塔优美的身姿,让人顿感时光倒转。奈良作为日本历史、文化和精神的起源之地,被称为“日本人心灵的故乡”,果不其然。银阁寺—京都享誉世界的庭园建筑与传承千年的祭祀活动794年,桓武天皇为革新朝政,将都城从山城长冈(今京都市西郊)迁至地势险要的京都盆地,并仿照中国唐朝的长安城建造都城,定名平安京,即和平与安宁之意,从此开创了日本历史上的平安时代。1467年京都毁于战争,后经安土桃时代重建,到1869年迁都东京,京都作为首都的时间长达1075年,故有千年古都之称。京都名胜古迹众多,亭台楼阁星罗棋布,尤以精致的庭园建筑享誉世界。日本的庭园受中国古代建筑和禅宗思想的影响,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们大体可分为两类:一是假山式,用庭园中央的池塘表示大海,堆起土配上岩石来表现山峦,如金阁寺;一是枯山水式,即不用水而以白砂来表现大海,用砂纹表现水流,其间散置几组石组象征海岛,如龙安寺、银阁寺等。在京都西北岚山风景区,分布着京都最负盛名的庭园建筑,它们或为皇太子礼佛的场所(仁和寺),或为将军所建的佛舍利塔(金阁寺),或为武家的禅宗寺院(龙安寺),堪称世界园林的杰作。金阁寺位于京都北山的一个小湖上,是足利义满1397年建的别庄,义满死后,改为鹿苑寺。该寺以用金箔装饰的舍利殿金阁而闻名,并埋有释迦的佛骨。金阁有三层:第一层为法水院,第二层为潮音阁,第三层为究竟顶。其中第二、三层的外墙贴满金箔,塔顶尾部装饰着一只金铜合铸的凤凰,堪称一绝。1950年被火焚毁,1955年重建。穿过一片茂密的松林,一进园就看到位于湖边的金阁,在清澈湖水的照映下,湖面上波光粼粼,金光闪闪。银阁寺位于京都的东侧,与金阁寺遥相呼应,是幕府将军足利义政于1482年按照金阁寺的造型在东山建造的山庄,但未及竣工他就去世了,后人根据他的遗愿改为禅寺,俗称银阁寺。银阁寺并没有镶装银箔,只涂上了白漆,第一层为心空殿,供坐禅修道之用,第二层为潮音阁,供奉观音像。阁前是用颗粒均匀的白沙堆成的沙海及月坛,分别取名银砂滩和向月台,象征在月明之夜,月光把银砂滩和银阁寺映成一片银白,印证了日本庭园为内心庭园的立意。白砂边种植低矮的松柏,仅起点缀砂面的作用。整个庭园细腻、别致,是日本枯山水园林的杰出代表。龙安寺占地仅450平方米,最负盛名的是它的石庭。它建于室町时代(1373~1573年),采用当时从中国传入的盆石手法,并综合了佛教禅宗北画的意境构建而成。参观石庭时,游人需脱下鞋,缓步穿过挂有书道的厅堂,来到石庭前:在一个长庭中铺着白色砂砾,砂面上耙出圆形和长条形的波纹,象征着平静浩瀚的大海。15块庭石分组散配在砂砾中,象征海面上的孤岛。游人一边在室内茗茶,一边静观这枯山水,一种神圣和静谧油然而生。仁和寺是皇太子建造的寺庙,作为自己礼佛、敬佛的场所。该寺有气势恢弘的大门,高耸的五重塔,连绵不断的长廊,高大的本堂,显示了皇家园林的风范。京都的四大名园桂离宫、仙洞御所、修学院离宫和京都御所,作为国家重点保护的世界文化遗产,不对游人开放。参观者需要向有关部门提出正式申请,并交纳可观的参观费,得到许可后方可参观。由于保护得当,有些寺已出现厚厚的青苔而被称为苔寺。日本的历史文化与中国古代文化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早在5世纪,日本就开始吸收中国古代文化,如文字、儒教、工艺技术等。7世纪,圣德太子推行“大化改新”,先后派出数批遣唐使到中国学习,更加积极地摄取中国文化。710年日本定都平成京(今奈良市),并仿造当初的唐长安城建造都城,建立了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国家。后由于“大化改新”实施的公土公民制的瓦解,贵族势力不断膨胀,794年迁都平安京(今京都市),直至1869年迁都东京。奈良和京都作为日本文化艺术的摇篮和中心,保留了大量的历史园林建筑,反映了日本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巨大成就。早在1897年,明治政府就颁布了《古社寺保护法》,标志着日本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步入法制化管理的轨道。此后一系列相关法律如1899《遗失物法》、1919年《古迹名胜纪念物保护法》、1929年《国宝保存法》的颁布,逐步形成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体系。1949年4月26日,奈良的法隆寺金堂发生火灾,致使日本描绘在木构建筑上最古老的壁画毁于一旦,这件事直接催生了日本1950年颁布实施《文化财保护法》。经1955年修改,确立了重要无形文化财指定制度,用于保护传统文化艺术。20世纪60年代以后,各地开发浪潮兴起,日本的历史街区、地方特色大量消失,针对《古都保存法》中未涵盖历史街区条款的情况,日本政府于1975年对《文化财保护法》进行修改,增设“传统建造物群”为新一类文化财产,设立了“传统建造物群保存地区”制度。“传统建造物群”是指那些具有较高价值的、与周边环境连为一体的、可作为历史景观的传统建筑群落。完备而系统的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法规为日本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法律保障,充分体现了日本对本民族历史文化遗产的珍视。天龙寺建于风景秀丽的岚山脚下,是一处面积较大的庭园,成园于1345年。宽敞气派的方丈(又叫本堂)与堂前的曹源池是这个庭园的特色,池周与方丈之间设置了一周园路,可以从不同角度欣赏池中的石组。曹源池为挖湖而成,从岚山上流淌下的溪水正可注入池中。池前有一石桥,池中散置数组立石,造型和水中的倒影十分独特,在曹源池中央的正面也可以看到这组造型刚健的潭石。更为美妙的是,气势雄伟的岚山无论从哪个角度都被借入园内,移步易景,变幻万千。除庭园外,京都亦以佛寺闻名于世,如东寺、清水寺等。东寺是京都最早的寺庙。清水寺为世界文化遗产,由中国唐代僧人慈恩大师于798年创建,最有名的是与本堂相连的戏台,建在高40余米的断崖上,是一座“悬造式”的建筑。为了承托起戏台,前端用139根高大圆木支撑起平台,叠起的木架高达6层,以与主殿处于同一平面上,格外壮观。日本人十分感慨先人的这一壮举,在日语中有“清水寺的戏台”这一典故,意即要像搭建清水寺戏台一样,再难也要完成,日本民族将这一壮举容入自己的文化,可见文化遗产对一个民族的影响。民俗文化也是日本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内容。京都作为民俗文化保存十分丰富的古都,有些传统文化活动保留至今,几乎每天都有庆祝活动和例行节日。最为热闹的是祗园祭(7月1日~29日)和时代祭(10月22日)。祇园祭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日本最具代表性的夏季祭祀活动。从7月开始操办,7月14日宵山,17日进行山铎巡行。每年都按固定的线路巡行,在巡行达到高潮的道路两边,设有有价参观席,必须提前很长时间订票。每年的这一天,来自日本各地及国外的古文化爱好者,都会特意赶来。祭祀活动由当地的财团、或中央储备金库、或企业提供赞助。市民们半个多月前就开始用传统的方法修造祭祀车,它是由粗大的方木构成前后人抬的杠子,中间是神居的房子,就像中国的八抬大轿。像这样的祭祀车要造十余个。7月14日这天,受台风影响,京都下起了小雨。这天,京都万人空巷,市民冒雨进行祭祀活动。他们穿着传统服装,做着传统的动作,神车前后是护神的人,道路两边则围满了游客,十分壮观。秋天举行的“时代祀“将京都成为首都后1000多年来的风俗习惯按各个不同年代的风貌列队展现,以再现京都的千年历史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数字逻辑基础》课件
- 《心肌梗死心电图》课件
- 《科技创新》课件
- 2025年凉山州货运从业资格证模拟考试下载什么软件
- 紫色插画风小学科学教学公开课互动课件主题
- 银行战略月报模板
- 中秋节历史文化探析模板
-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 对茶叶资源整合与市场营销的创新策略分析
- 学校开展交通安全教育主题活动方案
- 2024交管12123驾照学法减分必考题库附答案
- 脑脊液常规检查
- 2024年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附答案
- 柴油机油-标准
- 监狱安全课件
- 《初三开学第一课 中考动员会 中考冲刺班会》课件
- 护理干预在慢性病管理中的作用
- 2024年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英语/数学/语文)笔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四肢瘫痪的护理查房
-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护理查房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实践能力结业专科技能考核(全科医学科)妇科检查及分泌物留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