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_第1页
《论语》十二章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_第2页
《论语》十二章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_第3页
《论语》十二章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_第4页
《论语》十二章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才LarryBirdMagicJohnsonMichaelJordan“轴心时代”雅斯贝尔斯:

人类历史上古希腊、古印度和古中国,几乎都在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之间,诞生了奠定各自文明基础的伟大思想家,他们又奠定了人类文明的基础。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古印度有释迦牟尼,古中国有老庄孔孟等。

雅斯贝尔斯说:“人类的精神基础同时或独立地在中国、印度、波斯、巴勒斯坦和古希腊开始奠定,而且直到今天,人类仍然附着在这种基础之上。”诸子百家部编教材语文

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二单元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

。贤哉,回也!”子曰:“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为人谋而不忠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三人行知识回顾必有我师焉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是

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

篇,以

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教育原则等。作品多为语录,但辞约义富,有些篇章形象生动,其主要特点是语言简练,浅近易懂,而用意深远,有一种雍容和顺、纡徐含蓄的风格,能在简单的对话和行动中展示人物形象。自宋代以后,被列为“四书”之一,成为古代学校官定教科书和科举考试必读书。(宋儒把

合称为“四书”。)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20语录体《论语》《大学》《中庸》《孟子》梁启超《要籍解题及其读法》:《论语》一书,……则字字精金美玉,实人类千古不磨之宝典。盖孔子人格之伟大,宜为含识之俦(人类)所公认,而《论语》则表现孔子唯一之良书也。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后世尊为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孔子通晓六艺,实行有教无类,收徒讲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惯例,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一生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晚年修订六经。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研读文本

无:通“毋”,不要。敏于事而①慎于言:敏,勤勉。而①,表并列。就有道而②正焉:就,靠近,看齐。而②,表顺承。正,形容词作动词,匡正。已:同“矣”,句尾语气词,表陈述,相当于“了”。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①慎于言,就有道而②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

孔子说:“品德高尚的人吃东西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舒适,做事勤勉,言谈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状语后置句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慎于言就有道正物质言行道德安贫乐道君子好学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研读文本

从《学而》这段话,理解孔子是怎样阐述“好学”的?“好学”的表现有三条:第一条是在物质条件上,不追求安逸和享受,即“食无求饱”“居无求安”;第二条是在言行上,做事敏捷,说话谨慎;第三条是不断向有道德的榜样人物学习,及时匡正自身的行为。第一条重在排除干扰,第二条重在实践锻炼,第三条重在虚心请教。对“君子”来讲,这都是为学必需的功课。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儒家的学习内容,不仅是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培养德行。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

研读文本

而:表假设,如果。如……何:固定句式,译为“怎样……呢?”佾:奏乐舞蹈的行列,表示社会地位的乐舞等级、规格。一佾指一列八人,八佾八列六十四人。按周礼规定,只有天子才能用八佾,诸侯用六佾,卿大夫用四佾,士用二佾。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

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怎样对待礼呢?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怎样对待乐呢?”

试简要分析“仁”和“礼”“乐”的关系。①礼、乐都是制度文明,而仁则是人内心的道德规范,是人文的基础。乐必须反映人的仁德。同时,乐是表达人思想情感的一种形式,在古代,它也是礼的一部分。因此,礼与乐都是仁的外在表现。这里,孔子指出礼、乐的核心与根本是仁,没有仁德的人,根本谈不上礼、乐的问题。②仁是孔子学说的中心,它来自固有的道德,是礼、乐的根本。礼讲究谦让敬人,乐需要八音和谐。一个人没有仁的本质,则无谦让敬人、和谐无夺等美德,即便行礼奏乐,也不具有实质意义。所以,人而不仁,礼对他有什么用?人而不仁,乐对他有什么用?这里就是说不仁之人,是用不了礼、乐的。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八佾》)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孔子主张恢复周礼。按周礼规定,只有天子才能用八佾,诸侯用六佾,卿大夫用四佾,士用二佾。季氏是正卿,只能用四佾,他却用八佾。孔子对于这种破坏周礼等级的僭越行为极为不满,因此,在议论季氏时说:“在他的家庙的庭院里用八佾奏乐舞蹈,对这样的事情,季家都忍心做了,还有什么事情不忍心去做呢!”研读文本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杨伯峻(1909—1992)中华书局编审,语言学家,文献学家如何理解孔子追求的“道”?据杨伯峻统计,“道”字在《论语》中出现过60次,作为名词时有四种意思:1.笼统的术语,指道德(本立而道生)、学术(吾道一以贯之)或方法(不以其道得之);2合理的行为(三年无改于父之道);3.道路、路途(中道而废);4.技艺(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研读文本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朝:名词作状语,在早晨。闻道:得知真理。夕:名词作状语,在晚上。孔子说:“在早晨得知真理,(即使)在晚上死去,也没有遗憾。”成语:朝闻夕死这句话体现了孔子对于“真理”具有怎样的态度?“道”在此处特指儒家的“仁义之道”。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是孔子的道德价值观,也是“朝闻道,夕死可矣”一句话所包含的深刻内涵。这句话阐述了孔子执着追求真理的精神,以及为追求真理而献身的牺牲精神。殉道精神矢志不渝研读文本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孔子说:“君子明白的是义,小人知晓的是利。”孔子认为君子与小人在“义利观”上有什么不同?

孔子认为,君子明白的是义,小人知晓的是利。也就是说,在道义和利益的取舍上,君子更重视道义,当道义和利益发生冲突时,他们会“见利思义”,而小人更注重利益,他们往往“见利忘义”。对道义和利益不同的认识是区别君子和小人的关键所在。研读文本

贤:形容词作名词,贤人。而:表承接。省:反省,检查。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孔子说:“看见贤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到没有德行的人,就要在心里反省自己(是否有这样的缺点)。”宾语前置句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成语:见贤思齐齐:形作动,向……看齐。内:名作状,在心里。

自我反省是道德修养的一种方法,经常反省自已,可以去除心中的杂念,理性地看待自己,快速地改掉自己的缺点,完善自己的道德境界。孔子认为道德修养的方法之一是见贤思齐。见到强于自己的人,要向他学习,努力向他靠齐;见到不如自己的人,要反省自已哪些地方还有欠缺,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完善自已。这句话反映出孔子的什么思想?

研读文本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孔子说:“质朴超过文采就会粗野鄙俗,文采超过质朴就会虚饰浮夸。文质兼备,配合适当,这样之后才可以成为君子。”然后:这样之后。

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颜渊》)

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文”与“质”的关系?

孔子所说的“文”,指合乎礼的外在表现;“质”,指内在的仁德。只有具备“仁”的内在品质,同时又合乎“礼”并表现出来,方能成为“君子”。“文”与“质”的关系,亦即“礼”与“仁”的关系。这一方面体现了孔子所竭力推崇的“君子”之理想人格;另一方面反映了孔子一以贯之的中庸思想,即不主张偏胜于文,亦不主张偏胜于质,而主张不偏不倚,执两用中。

文与质是对立统一、相互依存的,不可分离。孔子认为只有两者配合得当才是完美的。研读文本

而:表并列。以为:把……当作。已:停止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以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担当的责任重大,而且路程遥远。把仁作为自己担当的责任,不也是很重大吗?到死才停止,不也很遥远吗?”宾语前置句社会责任与担当

宋代张载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研读文本

为:动词,堆积。覆:倾倒。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子罕》)

孔子说:“好比堆土成山,只差一筐土没有成功,这时停下来,是我自己停下来的。又好比填平洼地,虽然只倒下一筐土,如果决定去做,是我自己要坚持的。”平:形作动,填平。覆:倾倒。判断句

孔子用堆土成山和填土洼地两个比喻,阐述了功亏一篑和持之以恒的道理,说明进退主动权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以此勉励自己和学生无论在学问上,还是道德上,都不可半途而废,应坚持不懈。这句话蕴含了哪些道理?比喻论证堆土成山功亏一篑填土洼地持之以恒吾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研读文本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孔子说:“聪明的人不会迷惑,仁德的人不会忧虑,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智者为何“不惑”?智慧的人不会疑惑。因为他知道事情的大小、轻重、缓急、本末,判断力自然就强。

勇者为何“不惧”?

仁者为何“不忧”?勇敢的人不会畏惧。因为真正的勇者不在于行为壮烈,而在于内心强大,不存在惧怕之心,横逆忧患之来,淡然处之,方为大勇。为什么仁德的人不会忧虑呢???仁者为何“不忧”?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里仁》)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忠”“恕”与“仁”之间有何关系?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恕”,即推己及人,指的是用自己的心来推想别人的心,自己不想要的,不施加给别人。“忠”即积极为人,指的是自己想站得住(指立身),也让他人站得住;自己想行得通(事业通达),也让他人行得通。这两者都是崇高的思想品德修养,强调的是“修已”。它们在根本上与“仁”是相同的,所以常把两者看成是“仁”的实践原则。研读文本

其:大概。恕:用自己的心来推想别人的心,即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子贡问道:“有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孔子说:“大概就是‘恕’吧!自己不喜欢的,不要强加给别人。”定语后置句

为什么孔子认为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是“恕”而非“忠”?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值得充分肯定的,但孔子为什么不说“己所欲,施于人”呢?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自己的理解。仁者为何“不忧”?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里仁》)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仁德的人不会忧虑。因为仁德的人行恕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推己及人)就不会招人怨恨,行忠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即积极为人)则会令人感激,人际关系处理得完善了,就不会忧虑。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

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

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一个人要达成完美的人格修养,即成为“君子”,智、仁、勇三者缺一不可。研读文本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

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约束自我,使言行归复于先王之礼,就是仁。一旦做到克己复礼,全天下都会称赞你是仁人。实践仁德依靠的是自己,难道要靠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克己复礼的细则。”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看,不合于礼的不听,不合于礼的不说,不合于礼的不做。”颜渊说:“我虽然不聪颖,请允许我实践这些话。”

从某一层面来说,仁是礼的内在化和自觉;礼显然不是人的本性所固有的,但礼是社会人生所必须的;拥有仁德,关键在自己,自己不追求,自己不努力,再好的目标也等于零。

如何理解孔子关于“仁”的回答?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颜渊》)面对不同的弟子问仁,为何孔子的答案会不一样?司马耕字子牛。牛多言而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子曰:“雍也可使南面。”(《雍也》)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观表现出“仁”之意蕴丰厚、博大精深研读文本

何莫:为什么不。迩之事父:从近处讲(可以懂得如何)侍奉父母。之,音节助词,无义。事,侍奉。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

孔子说:“年轻人为什么不学习《诗》呢?《诗》可以激发人的感情,可以观察政治的得失、风俗的盛衰,可以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可以(在礼的准则下)讽刺时政。从近处讲(可以懂得如何)侍奉父母,从长远讲(可以懂得如何)侍奉君主。而且能多认识鸟兽草木的名称。”《诗》——教化作用、文化地位如何理解“《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观: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

群: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怨: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论语》十二章各章关键词:君子:第1、4、6章论“仁”:第2、7、9、10章论“道”:第3、8章

修己与待人:第5、11章

学习《诗》的重要性:第12章

分别用哪些方法阐述了哪些观点?章节主要观点说理方法第一章君子要安贫乐道,就有道而正理论论证第二章礼、乐以仁为基础第三章执着追求“道(真理)”第四章君子重义轻利对比论证第五章虚心学习,自我反省第六章文质兼备,方为君子第七章以仁为己任,意志坚强理论论证第八章不半途而废,持之以恒比喻论证第九章智、仁、勇成就完美人格理论论证第十章克己复礼为仁第11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第12章《诗》的社会功用理论论证,又称演绎论证,是根据一般原理或结论来论证个别事例的方法。即用普遍性的论据来证明特殊性的论点。他是一个志在报国却无人重用的闲人,又是一个周游列国又苦寻门路的忙人,更是一个到处碰壁但从不回头的强人。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雅斯贝尔斯说:“人类一直靠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飞跃都回顾这一时期,并被它重新燃起火焰。”孔子:有理想的人不伤心

公元前497年,即周敬王二十三年,晋国的六卿中,中行氏和范氏与其余四卿为敌,双方交战于朝歌。齐国与卫国联合,支持二卿,站在他们一边的,还有鲁国。当时代理鲁相的孔子在“堕三都”的斗争中,受挫于三桓的势力,离任去齐。旋即返鲁去卫,与弟子们一同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旅程。

这一年,孔子五十五岁,已经过了“知天命”的岁数。但他是个幸运的人,因为他高寿,享年七十三岁(已经远远超出中国古人的平均寿命),还有十多年可以在各国间建立自己的学术声望。但他也是不幸的人,每到一个国家,那个国家没过多久就受到内、外战乱的威胁,影响孔子一行安危,构成了他前往另一个国家的动因。

其实,这不是孔子第一次离开鲁国。他年轻的时候去过东周国,据说曾向周王室守藏室史老聃“问礼”,当时周室正发生“王子朝之乱”,周敬王外逃,他的叔叔王子朝占据了王都洛邑。第二年晋国召集各国接济周王,主持勤王的正是晋卿赵鞅。三十五岁时,孔子还因为鲁昭公和国内三大贵族“三桓”首领季平子开战,东逃到了齐国。但齐相晏子反对儒者,建议齐景公不要委孔子以重任。孔子在齐国三载,未能立足,只得返鲁。

此后孔子居鲁十余年,经历了鲁昭公的流亡,三桓成为鲁国事实上的执政者;吴国攻楚,楚国遭受重创;齐鲁结盟,共抗晋国;位于晋国东部和南部的卫、郑也从东周之初东扩西阻的对手,变成了共抗西敌的盟友。而孔子则在短期出仕之余,把时间用于招收弟子和讲学,他的大部分弟子都是这段时间里收的。

由于始终未能解决三桓与鲁侯之间的权力之争,让各项军政大权重归鲁定公手中,孔子很快卸任了短暂的大司寇职位,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周游列国。在之后的十余年中,孔子在各国之间颠沛流离。前493年,孔子离开卫国南下,这时晋国占领卫国戚城,齐、卫伐晋在即。他在途中过曹,适宋、郑,都没有找到合适的位置,不是被人企图杀害(宋国),就是“累累若丧家之狗”(郑国),直到到了陈国方才安居下来。

前489年,孔子离开陈国,前往蔡国,因为他居陈期间,频频遇到楚、晋、吴侵陈,居之不易。他刚到蔡国,又遇蔡侯为避楚国攻伐,迁去吴国境内,只能再度前往卫国。这次,就在陈、蔡之间,遭遇了著名的粮绝事件。《史记·孔子世家》言,陈、蔡之人“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当是战争状态使然。

前488年,孔子一回到卫国,即遇晋国侵卫。但这次,他一直坚持到前484年,才离开了居住五年的卫国,回到了故乡鲁国。此时已经是吴国开邗沟北进,介入齐、鲁政治,孔门弟子子贡将要纵横捭阖之际。

孔子最后一次返鲁时,已经六十八岁,他在故乡度过了最后五年的时光。曾摄鲁相事,又在卫、陈等国间辗转,此时的孔子对从政已经心灰意懒。虽然身处动荡之世,每到一国往往遇到诸侯攻伐(他在各国间的游走在很大程度上都与此有关),但他依然通过与弟子间的频繁交流,在《论语》《礼记》和《孔子家语》中,为我们留下了一个春秋时代末期、身居黄河下游的思想家对当下和未来的思考。

在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年)时,孔子以七十三岁高龄去世,而在此两年前,他已经编不动鲁国的国史《春秋》——《春秋》到前481年就结束了。

孔子在世时,积极参与并努力实践的政治抱负,并没有留下太多实际的成就(除了帮鲁国拿回被齐国所占土地),但他始终没有放弃的,就是对自己心中那个“理想国”的向往。正是这个不竭的思想源泉,在他身后的二千多年的时间里,始终浇灌着后人的心灵之田。

孔子“理想国”的模板来自他向往中的尧、舜、禹的时代。他在《论语·泰伯》篇中,就毫无保留地歌颂了这三位先王的功绩,比如,称尧:“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这样美好的时代,具体来说,就是《礼记·礼运》中所谓“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大同”景象。

当然,“大同”过于遥远,相比这些久远的先王,孔子更推崇吸取了夏商之精华的周代制度:“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而周代的好处自然在于“周有大赉,善人是富。虽有周亲,不如仁人”。这种美好的社会就被对应地概括为“小康”。从诉求上讲,大同与小康并无本质区别,都是实现一种人们安居乐业的生活状态;区别在于,前者天然存在、无需额外条件,而后者需要执政者加以制度的保证。这种制度,就是孔子思想中最核心的“礼”,保证“礼”得以实施的人被称作“仁人”,其所具有的品德,也就是“仁”。

孔子认为,“礼”首先应在国家层面上,得到统治者的推广。其体现在于各种祭祀,包括天、地、祖先、山川、五祀(门神、灶神之属)。其中每一项并非空泛之谈,而是都有实际含义,比如祭天的意义在于,天气的变化决定播种、收割等农时农事的对应;五祀则涉及日常生活的各种制度、规则。其次,“礼”在更加具体的日常层面上,还直接体现在“货力、辞让、饮食、冠昏、丧祭、射御、朝聘”等,涉及每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礼记·礼运》中,孔子向弟子言偃展现了他以“礼”为核心的理想世界,并阐明了讲“礼”的目的和意义,在于“礼者君之大柄也,所以别嫌明微,傧鬼神,考制度,别仁义,所以治政安君也”。不过,这些“治政安君”之道并不完全为各国君主所理解。令身居卫国的孔子不由向弟子冉有感叹道:“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事实上,孔子曾经拥有过数年的施政经历:他于五十一到五十五岁期间(前501年—前497年)担任过鲁国的中都宰,并以大司寇行相事。他的施政经历以“堕三都”失败而告终。或许是觉得自己以“礼”为核心的治政安君策略过于抽象,孔子晚年时又向另一位弟子曾参,也就是未来的曾子,进一步阐明了“礼”的实际用途。只不过这次,孔子把说法换成了更加直白的“明王之道”。

曾子先替孔子向我们解释了何谓“明王”——“不劳不费之谓明王”。孔子指出,要实践与古代贤君一样的明王之道,需要做好“七教”和“三至”两大方面,实现“内修七教而上不劳,外行三至而财不费”,达到不费公帑也能守卫国家、外征强敌的强国目的。反过来说,“既劳又费”就是阻碍东周国家实现礼制明邦的最大阻碍。简而言之,军役、军费繁重,还总没有尽头。那么,“七教”“三至”何谓:

上敬老则下益孝,上尊齿则下益悌,上乐施则下益宽,上亲贤则下择友,上好德则下不隐,上恶贪则下耻争,上廉让则下耻节,此之谓七教。

至礼不让,而天下治;至赏不费,而天下士悦;至乐无声,而天下民和。明王笃行三至,故天下之君可得而知,天下之士可得而臣,天下之民可得而用。

为了帮助年轻的曾参理解一个完美国家的运行方式,孔子先用七组“上、下”对偶的排比句,具体描述了“礼”在操作层面的内容和社会功能。而这就是一种“仁君”的统治方式,它将为国家的良好运行提供社会大众的支持。当国家遵循“七教”,走上正轨之后,则可以通过“三至”,来实现“明王”的完美统治:对天下的贤良给予最大的尊崇(至礼),给天下的士人给予最不吝啬的奖赏(至赏),向天下的人民给予最好的礼乐(至乐)。有了这样的管理机制,能使君主得到百姓的拥护,民众亲附,军队出战得胜还朝。

有如上古贤王的当代“明王”/仁君,具备各种惜民、尚贤、兼听、明察的美德,其所建立的令所有人都满意,内部稳固、对外无敌的最佳国度,就是孔子心中始终追求的那个“理想王国”。

然而,当居卫的孔子再次面对冉有困惑的眼神时,他对自己心中这个“理想国”的建立,也未必如当初那般坚定。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孔子大概也明白,已过耳顺之年的他将无法再拥有另一个三十年,期待一位能带来仁政的明王了。

回到孔子与鲁国,他认为周人的“明王”之道在西周末期陷入衰退,而他所在的鲁国作为周公的封国,具有周初之礼复兴的最后可能性。这是他积极入世,希望通过参政实现自己的理想王国的根本原因。

然而,他或许无从意识到,春秋各国所作出的选择,与他身处的宏大时代相互交织。孔子身在山东半岛西部的鲁国,处在东亚人类迁移的交汇点上,沿着东部海岸线,吴国正在北进,破灭了孔子仕齐景公的可能。沿着黄河,晋国正在东压,让卫国无暇接受孔子的建议。而楚国沿着淮河向东前行,让陈国也供养不起孔子一行。位于黄河最下游的齐国被这三股势力压迫,时不时还要反弹到鲁国一下,让鲁国成为“四股”力量抗衡的“受力点”。

孔子治学、参政的出发点与鲁国的三桓有关。三桓的强势,僭越了鲁侯原本的权威,使原本的君臣之礼名存实亡。然而这种状况既无法全部归咎于三桓,又不能游离于鲁国所面临的局势之外。事实上,由于鲁国夹在几股力量的漩涡之中,鲁侯左支右绌无能为力,只能依靠国内现有的几大贵族。比如,前645年楚国伐徐,孟氏的公孙敖就以鲁国主帅身份领兵救徐。由于强敌环伺,领兵的贵族往往不及卸任,就将再度领兵出征,使得军事权力(及相应的征赋权)逐渐固定聚集在对应的家族手上,如此一来,鲁侯的可控人口就渐少,势力也日逊于三桓。(与鲁国相反的例子则是齐国,“高、国、鲍、晏”等公族因外战而凋零,给了移入的田氏取齐之机。)这样的局面,非一蹴而就,成为孔子在鲁国施政时无法打破的僵局。

孔子离开鲁国前往卫国,希望能在这个鲁国的同姓国家得到重用,但只留下对卫灵公的糟糕评价。其中一个原因或许在于,时值齐、鲁、郑、卫等东方国家抵御西面晋国的行动正在进行之中,卫灵公所关心的只是“军旅之事”,而孔子自认所能提供的“俎豆之事”,大抵只有改善“礼乐不兴、刑罚不中”的作用。

当然,旅卫之行,给了孔子重要的启发,使他感悟在强调“礼乐刑罚”之前,更应该建立让国家与百姓富裕的基础。所以,等孔子周游列国归来,再次回到鲁国,鲁哀公问政于他时,孔子不再急于“礼乐”的施政方案,而提出了更加务实的举措:“政之急者,莫大乎使且寿也。”而当哀公又问,如何保证“民富且寿”时,孔子给出了这样的方案:“省力役,薄赋敛,则民富矣;敦礼教,远罪疾,则民寿矣。”

鲁哀公并非不懂“轻徭薄赋、敦礼远罪”能使“民富且寿”的道理,然而为何知之而不为,非不愿也,是不能也。其中道理,他不好意思再问孔子,只能向孔子的弟子有若讨教“年饥,用不足,如之何?”面对粮食有限、国用不足的状况,有若提出了进一步减税的方案,并大义凛然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百姓足则国家足的道理不假,然而当鲁国接二连三遭遇征战时,供给不足便不再是国君单方面所能控制的。就在孔子与弟子们返回鲁国之前,正值(前488年)“吴来征百牢”,(前487年)吴国伐鲁,(前484年)鲁国联吴伐齐、战于艾陵等一系列大规模战事的发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