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二感悟价格的魅力_第1页
项目二感悟价格的魅力_第2页
项目二感悟价格的魅力_第3页
项目二感悟价格的魅力_第4页
项目二感悟价格的魅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感悟价格的魅力

项目二知识脉络图

感悟价格的魅力

理解需求理论需求需求的表示方法需求定理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学会供给理论

认识均衡理论及其运用熟悉弹性理论及运用供给供给的表示方法供给定理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均衡的定义均衡价格的决定均衡价格的变动均衡价格理论的应用弹性的一般含义需求价格弹性其他几种常用的弹性

【学习目标】通过本项目的学习,掌握需求与需求量的含义、供给与供给量的含义,影响需求和供给的因素,需求与供给的表示方法,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理解均衡价格理论的形成及其在经济中的应用,掌握弹性的含义,熟悉需求弹性理论,能够分析其与收益的关系,了解其他弹性理论。微观经济学的核心问题是价格理论,而价格要通过市场上商品的需求和供给共同决定。19世纪西方有一句名言:“教会鹦鹉说‘供给和需求’,也就教会了它经济学”。供给和需求作为经济学中最重要的两个名词,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因此,本项目将首先分析需求、供给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均衡价格及相关的弹性理论。任务1理解需求理论

【案例导入】和尚与梳子[案例分析]把木梳卖给和尚,乍听起来真有些匪夷所思,也不免觉得有些滑稽。和尚对梳子怎么会有需求呢?我们在心里也许会画出一个大大的问号。一般来说,和尚尽管有足够的钱去买梳子(有支付能力),但却不会有购买欲望,从而就不会形成有效的需求(需求是指有支付能力的购买欲望)。但是换一种思维,却可以产生不同的结果。需求是可以创造的,只要是支付能力与购买欲望统一在一起,就会产生有效的需求。任务1理解需求理论

一、需求1.需求与需求量需求(Demand),是指消费者在某一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需求的两层含义(1)消费者有购买的欲望。例如和尚一般不买梳子,再比如,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英国企业界为开辟了中国这样一个大市场而高兴,他们把大批的棉布、棉纱,甚至吃饭的刀叉、娱乐的钢琴都运到中国,结果却都未卖掉。(2)消费者有相应的支付能力。比如说,我们都有购买高档别墅的欲望,可是别墅价位过高,多数人支付不起,所以,需求难以实现。任务1理解需求理论

因而,不同于人类无限多样的需要(Needs)或者说欲望(Wants),需求由欲望而产生,但欲望不等于需求,需求是购买欲望与支付能力的统一,两者缺一不可。即:

需求=购买欲望+支付能力【想一想】消费者有了购买欲望,需求就产生了吗?任务1理解需求理论

【课题讨论】英国人的梦想破灭了

鸦片战争以后,英国商人为打开中国这个广阔的市场而欣喜若狂。当时英国棉纺织业中心曼彻斯特的商人估计,中国有4亿人,假如有1亿人晚上戴睡帽穿睡衣,每人每年仅用两顶睡帽一套睡衣,整个曼彻斯特的棉纺厂日夜加班也不够,何况还要做其他衣服呢!于是他们把大量洋布运到中国。结果与他们的梦想相反,中国人没有戴睡帽的习惯,衣服也习惯用自产的丝绸或土布,洋布根本卖不出去。

问: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经济问题?任务1理解需求理论

需求分为个人需求和市场需求。个人需求是指单个消费者(家庭)对某一种商品的需求,即对应于该商品的每一价格,消费者(家庭)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而市场需求是指对应于某一种商品的每一可能价格所有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总和。可见,个人需求是构成市场需求的基础,市场需求是所有个人需求的总和。在经济学中需求量(QuantityDemanded)和需求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需求量是指在某一时期内,在某一特定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而需求是指商品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一种关系,反映的是在不同的价格水平下商品的需求量。任务1理解需求理论

2.影响需求的因素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取决于诸多因素,在一种商品市场上,影响该商品需求的主要因素包括如下几点:(1)商品本身的价格(P)(2)消费者的收入水平(Y)(3)消费者的嗜好或者偏好(H)(4)其他相关商品的价格(X)(5)人们对未来的预期(E)如果消费者预期某种商品的价格未来要上涨,消费者就愿意增加现在的购买;如果消费者预期某种商品的价格未来要下降,消费者就愿意减少现在的购买,等待未来再购买。例如人们预期鸡蛋未来价格会上升,一般现在就会多买一点鸡蛋存放在冰箱里。在金融市场(如股票和债券市场)和房地产市场,预期特别重要。当人们认为在不久的将来,股票、债券和房地产的价格将上升时,现在就会多购买这些商品。此外,人口规模或人口结构、政府的消费政策等都会对商品的需求产生影响。任务1理解需求理论

二、需求的表示方法1.需求函数需求函数(DemandFunction)就是用来表示某种商品的需求量与影响该商品需求量的因素之间依存关系的函数。如果我们把某种商品的需求量视为因变量,把影响人们对这种商品需求的各种因素视为自变量,我们可以得出一个需求函数,记作:

(2.1)上式中,

代表对该商品的需求数量,P代表商品本身的价格,Y,H,X,E,…分别代表影响该商品需求的各种因素。方程(2.1)表示

这个变量与P,Y,H,X,E,…等变量之间存在着函数关系,也就是说,

数值的大小是由P,Y,H,X,E,…的数值决定的,并且随着后者的变化而变化。在影响商品需求的诸多因素中,商品本身的价格是最重要、最直接的因素。为了便于分析,可以假定其他影响因素不变,把商品本身的价格作为影响需求的唯一因素,需求函数可以表示为:

(2.2)公式2.2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和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任务1理解需求理论

2.需求表需求表(DemandSchedule)是描述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某种商品的每一可能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序列表。需求表可以直观地表明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需求表具体分为个人需求表和市场需求表。个人需求表描述的是某消费者(家庭)的个人需求量与价格对应的表。把某一商品每一价格下的所有个人需求量加总,就构成了该市场上与每一价格对应的市场需求量。表2-1为某一市场上商品的个人需求和市场需求随价格的变化而变化的需求表。任务1理解需求理论

价格(元)消费者甲的需求量(千克)消费者乙的需求量(千克)市场的需求量(千克)101000150025002090013002200308001100190040700900160050600700130060500500100070400300700表2-1

消费者甲和乙对某商品的需求3.需求曲线如果我们把需求表中表示需求量与商品价格之间关系的数据描绘在平面坐标图上,就可以得到一条曲线。这种表示需求量与商品价格关系的曲线,就称为需求曲线(DemandCurve)。例如,把表2-1的数据描绘在平面坐标图上可以画出图2-1,其中,横轴OQ表示商品的需求量,纵轴OP表示商品的价格,曲线、、分别表示消费者甲、乙和市场的需求曲线。需求曲线显示了在假设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关系。曲线上的点表示在特定价格下消费者能够选择购买的数量。图2-1某商品的需求曲线根据表2-1绘制的需求曲线是一条直线,这是一条特殊的需求曲线,一般来说,需求曲线是曲线型的,但是在微观经济分析中,为了简化分析过程,在不影响结论的前提下,大多使用线性需求曲线,也就是需求曲线的直线形式。线性需求曲线的一般表达式为:(2.3)其中,a,b为常数,且a,b>0图2-1中的需求曲线具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向右下方倾斜,即它的斜率为负值。它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需求量和价格之间成反方向变动。任务1理解需求理论

三、需求定理1.需求定理由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量随着价格上升而减少,随着价格下降而增加,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这种关系对经济中大部分物品都是适用的,因此,可以得到这样一条规律:在影响需求量的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存在着反向变动关系,即需求量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增加。这种现象被经济学家称为需求定理或需求规律(TheLawOfDemand)。任务1理解需求理论

【资料传真】商品价格下降带来什么?在货币收入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格下降会引起以下效应: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为了分析这两种效应,让我们看看当某种商品价格下降消费者会作出怎样的反应。例如,假设某商场张贴出海报——娃娃哈纯净水降价了。可能带来的结果是:1.消费者的收入相对增加了,比以前更富有了,相应的购买力增加了。可以购买更多的娃娃哈纯净水和其它相关商品。这是收入效应在起作用。2.消费者可以放弃另一种饮料的消费,增加更多娃娃哈纯净水的消费。这是替代效应在起作用。[分析]娃娃哈纯净水的价格下降使消费者状况变好,消费者的购买力提高。娃娃哈纯净水的消费比另一种饮料的消费变得更便宜了,这种替代效应使消费者选择更多的娃娃哈纯净水和更少的另一种饮料。任务1理解需求理论

3.需求定理的例外在一般情况下,需求定理对大多数商品都适用,但也会出现例外情况。比较重要的例外主要包括:(1)某些炫耀性商品。例如,珠宝、项链、豪华型轿车等商品,是用来显示人的社会地位与身份的,如果价格下降,它们不能再代表这种社会地位与身份,消费者对它们的需求量就会减少。(2)某些珍贵、稀罕性商品。例如,古董、古画、珍邮等商品,往往是价格越高越显示出它们的珍贵性,从而对它们的需求量就会越大。(3)某些低档商品。某些商品在特定条件下当价格下跌时,需求会减少;而价格上涨时,需求反而会增加,这即是以英国人吉芬而得名的“吉芬商品”

(GiffenGoods)。任务1理解需求理论

在以上三种情况下,需求曲线可能呈现向右上方倾斜的斜率为正的情况,如图2-2所示。任务1理解需求理论

(4)某些投机性商品。例如,股票、黄金等商品,投资者往往是“买涨不买跌”,如果商品小幅度变动,需求按正常情况变动;大幅度变动,人们就会采取观望的态度,需求将呈现不规则的变化。这种情况下的需求曲线可能呈现如图2-3的形态或其他不规则形态。需求定理反映了一般商品的客观实际,但并不排除某些特殊商品的例外,这些商品只占极小的一部分,因此,需求定理并没有因此而遭到破坏。任务1理解需求理论

四、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要了解需求曲线的移动,必须区分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这两个概念。

1.需求量与需求的区别需求量与需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需求量是在某一给定的价格下,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在图形上,需求量是需求曲线上的一个点。需求是指在不同价格水平下的不同需求量的总称,这种不同价格下相对应的不同需求量总称为需求。在图形上需求是指整个需求曲线。任务1理解需求理论

2.需求量的变动需求量的变动指的是在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如消费者的收入、嗜好、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等)给定的条件下,由某商品自身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它表现为在一条既定的需求曲线上点的变动,简称点移动。任务1理解需求理论

3.需求的变动需求的变动指的是在某商品自身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如收入变动等)。这里的其他因素变动是指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嗜好和消费者预期的变动等,也即非价格因素的变动,在几何图形中,需求的变动表现为整条需求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简称线移动。任务1理解需求理论

【课题讨论】怎样区别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任务2学会供给理论

[案例分析]

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但国人出国旅游却“爆买”马桶盖、净化器、奶粉……国内生产的粗钢每斤价格与“白菜”相差无几,产能过剩成了重大包袱,但精钢特钢却需大量进口。

因此,当前中国经济放缓,看似是有效需求不足,实则有效供给不足,结构失衡、供需错配才是深层症结。当前供给和需求两手都得抓,但主次要分明,要把改善供给作为主攻方向。任务2学会供给理论

一、供给1.供给与供给量供给是与需求相对应的概念供给(Supply),是指生产者(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如一个月或一年等),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商品数量。任务2学会供给理论

同样的,在经济学中供给量(QuantitySupplied)和供给也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供给量是指在某一时期内,在某一特定的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出售的商品数量,而供给是指商品供给量与价格之间的一种关系,反映的是在不同价格水平下商品的供给数量。个人供给是指单个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商品的数量;市场供给是指在某一时期内,所有生产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商品的全部数量。供给市场供给是个人供给的总和。任务2学会供给理论

2.影响供给的因素同需求量的决定一样,影响供给的因素也很多,有经济因素,也有非经济因素,主要包括:(1)商品本身的价格(P)在影响某种商品供给的其他因素(如其他商品的价格和生产要素的价格)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商品的价格越高,生产者愿意供给的数量就越大;反之,商品的价格越低,生产者愿意供给的数量就越小。(2)生产要素的价格生产要素的价格构成了商品生产的成本,所以在商品自身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生产要素价格下降,生产成本降低,企业盈利增多,就会增加这种商品的生产,从而使这种商品的供给量增多。反之,生产要素价格上升,会使商品的成本增加,从而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利润减少,供给量减少。任务2学会供给理论

(3)生产的技术水平在一般情况下,生产技术的提高会使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生产者的利润,生产者就会提供更多的产量。反之,当技术水平较低时,供给量减少。任务2学会供给理论

(4)其他相关商品的价格在两种替代商品之间,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对另一种商品的供给减少,对这种商品的供给增加;反之,供给减少。例如,小麦价格不变而棉花价格提高,生产者将缩减小麦种植面积,多生产棉花。这表示棉花价格的提高会引起小麦供给的减少。当小麦价格不变而棉花价格下降,生产者会减少棉花的生产,增加小麦生产,使小麦供给量增加。(5)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如果生产者对未来的经济持乐观态度,预期未来价格会上涨,生产者往往会扩大生产,增加商品供给;反之,如果对未来的经济持悲观态度,则会减少供给。任务2学会供给理论

(6)政府的政策

对一种商品的课税会使卖价提高,在一定条件下会通过需求的减少而使供给减少。反之,减少商品税收负担或政府给予补贴,会通过降低卖价刺激需求,从而引起供给增加。

此外,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和政治气候的突变也会影响供给,如自然灾害、战争、政治事变等都会使生产者的生产经营活动无法正常进行,给供给带来重大的影响。

影响供给的因素要比影响需求的因素复杂得多,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市场上,供给要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还应该强调的是,供给的变动与时间因素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在价格变动之后的极短时期内,供给只能通过调整库存来作出反应,变动不会很大。在短期内可以通过变更原料、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来调节供给,变动会较大。但只有在长期中才能变更厂房、设备等生产要素,使供给适应价格而充分变动。任务2学会供给理论

二、供给的表示方法1.供给函数

同需求函数一样,如果把影响供给的因素视为自变量,把供给量视为因变量,则可以用函数关系来表示影响供给的因素与供给量之间的依存关系,这种关系用函数来表示,即供给函数(SupplyFunction)。以

代表供给量,P,a,b,c,d,…分别代表商品自身的价格、生产要素的价格等影响该商品供给的各种因素。则供给函数表示为:

(2.4)为了简化分析,同样的,可以假定其余因素都是给定不变的,仅分析价格变化对该商品供给量的影响,供给函数可以表示为:

(2.5)公式2.5表示商品的供给量和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任务2学会供给理论

2.供给表供给表(TheSupplySchedule)是指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某种商品的价格与对应的供给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供给表可以直观地表明价格与供给量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供给表具体分为个人供给表和市场供给表。描述某个生产者(企业)与价格相对应的供应数量的表,称为个人供给表。把某一商品(也就是该商品市场)所有生产者的供给加总求和,就构成了该市场上与每一价格对应的市场供给表。表2-2是反映某一商品市场上个人供给和市场供给随价格的变化而变化的供给表。价格(元)生产者A的供给量(吨/日)生产者B的供给量(吨/日)市场的供给量(吨/日)1012320358305712408917501012226012152770151833表2-2生产者A和生产者B对某商品的供给任务2学会供给理论

3.供给曲线把表2-2的数据描绘在平面坐标图上可以画出一条曲线,即供给曲线(TheSupplyCurve)。如图2-6所示,其中,横轴OQ表示商品的供给量,纵轴OP表示商品的价格,曲线SA、SB、S分别表示生产者A、B和市场的供给曲线。(a)生产者A和B的供给曲线

(b)市场的供给曲线

图2-6某商品的供给曲线任务2学会供给理论

根据表2-2绘制的供给曲线是一条直线,这是一条特殊的供给曲线,一般来说,供给曲线是曲线型的,但是在微观经济分析中,为了简化分析过程,在不影响结论的前提下,大多使用线性供给曲线,也就是供给曲线的直线形式。线性供给曲线的一般表达式为:

(2.6)

式中,c、d为常数,且c、d>0

从图2-6中可以看出,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商品的供给量与价格一般是正相关的,它的斜率为正值。供给曲线(S线)显示了在影响供给的其他因素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供给量随着商品价格的上升而增加,随着商品价格的下降而减少。

任务2学会供给理论

1.供给定理含义在影响供给量的其他因素给定不变的条件下,某商品的供给量与其价格成同方向变动,即供给量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增加,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减少。这种现象普遍存在,被称为供给定理(供给规律)(TheLawOfSupply)。供给定理同样是通过科学的假设而得出的,它以影响供给量的其他因素给定不变为前提。供给定理所说明的供给量与价格的同方向变动关系可以用生产成本来解释。在经济中,作为生要素的资源总是有限的。供给增加,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因此,只有在商品价格上升时,供给才会增加。这一点将在生产理论中进一步说明。任务2学会供给理论

【知识拓展】供给定理的例外许多的经验显示,大多数商品的供给都符合供给定律。不过,供给定律也有例外的时候。例如劳动也是一种商品,但这种商品并不始终遵循供给定理。如图2-7所示,在开始阶段,工资即劳动价格上升时,劳动的供给会增加,但当工资增加到很高水平后还在增加,劳动的供给不仅不会增加,反而会减少。因为此时劳动者对闲暇的需要极为强烈,并且工作较少的时间就能取得同样或更多的收入,所以劳动者会选择减少工作时间,相应增加更多的闲暇时间。因此,劳动的供给曲线可能呈现先递增,后递减的向后弯曲型的曲线。任务2学会供给理论

四、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要了解供给曲线的移动,也必须区分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这两个概念。与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的区分道理一样,它们的区别主要在于引起这两种变动的因素是不相同的,并且这两种变动在几何图形中的表现也是不相同的。1.供给量和供给的区别供给量是既定供给曲线上的点。供给是指整条供给曲线。供给量是在给定价格下卖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商品量。供给是指在不同价格水平下的不同供给量的总称。概念不同图形不同任务2学会供给理论

2.供给量的变动供给量的变动,指的是在影响供给的其他因素(如生产技术、生产要素的价格等)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商品本身价格的变动所引起的供给量的增加或减少。任务2学会供给理论

3.供给的变动供给的变动,指的是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的变动所引起供给量变动。这里的其他因素变动是指生产要素价格、生产技术水平或预期等非价格因素的变动。任务3认识均衡理论及其运用

【案例导入】歌星的高收入合理吗?

任务3认识均衡理论及其运用

[案例分析]歌星的高收入是由歌星的供给和公众的需求决定的,这是市场机制作用的结果,既然对歌星的消费需求如此之大,而供给方又稀缺,也就是说在市场上少数著名歌星有完全垄断地位,因此他们的高收入不仅是合理的也是公正的,少数歌星是竞争出来的。当看到一夜走红的歌星收入高于我们这些十几年寒窗苦读的普通工薪阶层许多时,心中难免有不平衡之感,不过,从经济学的理性来看,歌星的高收入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因此歌星一定程度的高收入是合理的,但不应过高,案例中的歌星门票高的原因除了市场供求因素以外,难免存在着炒作的嫌疑。任务3认识均衡理论及其运用

一、均衡的含义均衡的最一般的意义是指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西方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学的研究往往在于寻找在一定条件下经济事物的变化最终趋于相对静止时的均衡状态。任务3认识均衡理论及其运用

二、均衡价格的决定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TheEquilibriumPrice)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与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在均衡价格水平下供求相等的数量被称为均衡数量(TheEquilibriumQuantity)。任务3认识均衡理论及其运用

如图2-11所示,D曲线和S曲线的交点E所对应的价格

和产量

分别为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那么,商品的均衡价格是如何形成的呢?商品的均衡价格表现为商品市场上需求和供给这两种相反的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也就是市场竞争的结果。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价格高于均衡点时,就会出现供过于求,生产者之间就会竞争,结果将迫使商品的价格降低。反之,在价格低于均衡点时,就会出现供不应求,这种情况将导致一部分准备购买商品的人提高其出价,从而导致价格上升。买卖双方的竞争,将最终驱使供求不等的非均衡状态逐步消失,市场价格自动地回复到均衡价格水平。任务3认识均衡理论及其运用

三、均衡价格的变动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由该商品市场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所决定的。因此,需求曲线或供给曲线位置的移动会使均衡价格水平发生变动。下面将介绍有关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位置的移动对均衡价格以及均衡数量的影响。任务3认识均衡理论及其运用

1.需求变动对均衡的影响结论:在供给不变的条件下,需求的变动会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任务3认识均衡理论及其运用

2.供给变动对均衡的影响结论:在需求不变的条件下,供给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引起均衡产量同方向变动。任务3认识均衡理论及其运用

3.供求定理将上述两个结论归纳起来即为供求定理(TheLawofSupplyandDemand,也叫“三同一反”定理),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的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产量同方向变动,供给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变动,引起均衡产量的同方向变动。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如果需求和供给同时发生变动,则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变化是难以确定的,这要结合需求和供给变动的具体情况来确定。由于情况比较复杂,在此我们不做详细介绍。任务3认识均衡理论及其运用

四、均衡价格理论的应用——价格政策均衡价格理论描述了商品的供求数量和价格之间的关系。比如政府根据不同的经济形势会采取不同的经济政策,在此介绍两种政府常用的价格政策:支持价格和限制价格。任务3认识均衡理论及其运用

1.支持价格(最低价格)支持价格(TheSupportPrice),也称为最低价格,是指政府为了支持某一行业的商品生产而规定的该商品的最低价格。支持价格总是高于均衡价格的。政府实行支持价格的目的通常是为了扶植某些行业的发展,在农业领域,对农产品实施支持价格是各国普遍采取的政策。任务3认识均衡理论及其运用

这一政策的结果是商品过剩,因此为维持支持价格,就需要采取相应措施。这类措施有:一是政府收购过剩商品,或用于储备,或用于出口。在出口受阻的情况下,就必将增加政府财政开支。二是政府对商品的生产实行产量限制,但在实施时需有较强的指令性并且会付出一定的代价。任务3认识均衡理论及其运用

具体到我国来说,在目前的情况下采取对农业的支持价格政策是有必要的,对于稳定农业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一是稳定了农业生产,减缓了经济波动对农业的冲击;二是通过对不同农产品的不同支持价格,可以调整农业结构,使之适应市场的变动;三是扩大农业投资,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任务3认识均衡理论及其运用【课题讨论】2016年12月13日,国家人社部在其官网更新了最新的全国各地区最低工资标准情况,数据显示,上海月最低工资标准达2190元,为全国最高。小时最低工资标准最高的为北京,达21元。请问,最低工资标准是增加了失业还是减少了失业?任务3认识均衡理论及其运用2.限制价格(最高限价)限制价格(TheCeilingPrice)也称为最高价格,是指政府为了限制某一行业的商品生产而规定的该商品最高价格。限制价格总是低于均衡价格,其目的是为了稳定经济生活。限制价格政策一般是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运用,例如战争时期或自然灾害时期。任务3认识均衡理论及其运用【课题讨论】房地产调控政策对房产价格有什么影响?

结合上述材料,请从经济学的角度讨论政府干预政策对房地产价格有些什么影响?为什么这些政策的出台在某些城市已经见效,而在诸如郑州等城市好像效果并不是很明显呢?任务4熟悉弹性理论及运用【案例导入】

谷贱伤农与需求弹性农民需要面对来自于自然环境和市场的风险。他们即使投入了很大的力气和金钱耕种土地,恶劣的天气或严重的虫灾仍然有可能导致他们减产。另一方面,如果遇到少见的风调雨顺的好天气,产量增加,供给曲线外移,从而引起均衡价格下降,照样给农民带来损失。我国《五代史·冯道传》中也记载:有一天,明宗问冯道:“天下虽丰,百姓得济否?”道曰:“籴(dí)甚贵,伤民;甚贱,伤农。”这就是所谓的“谷贱伤农”。问:为什么会出现“谷贱伤农”的现象呢?[案例分析]由于粮食是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对粮食的需求最主要的是由对粮食的生理需求所决定的。此外,对当今大部分人来说,粮食方面的花费在全部花费中所占比例已经很小了,并且还会越来越小,这也导致人们对粮价的变化不敏感,即粮食的需求缺乏弹性。因此,农产品的丰收使供给曲线向右上方移动,但由于农产品均衡价格的下降幅度大于农产品均衡数量的增加幅度。最后农民的总收入反而减少。任务4熟悉弹性理论及运用一、弹性的一般含义什么是弹性呢?一般说来,只要两个经济变量之间存在着函数关系,我们就可以用弹性来表示因变量变动对自变量变动的敏感程度。弹性大小可以用弹性系数来表示。在经济学中,弹性系数的一般公式为:弹性系数=任务4熟悉弹性理论及运用设两个经济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为

,则弹性系数的一般公式还可以表示为:(2.7)式中,X为自变量,Y为因变量,E为弹性系数,

分别表示变量X、Y的变化量。该式表示:当自变量X变化百分之一时,因变量Y变化百分之几。弹性分为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需求弹性又分为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和需求交叉弹性。供给弹性主要指供给价格弹性。任务4熟悉弹性理论及运用二、需求价格弹性1.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及公式需求价格弹性(ThePriceElasticityOfDemand)简称需求弹性,它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其公式是:任务4熟悉弹性理论及运用在理解需求弹性的含义时要注意:

(1)在需求量与价格两个变量中,价格是自变量,需求量是因变量。所以,需求价格弹性是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

(2)需求弹性系数是需求量变动的比率与价格变动的比率之比,而不是价需求量变动的绝对量与格变动的绝对量之比。

(3)弹性系数的数值可以为正值,也可以为负值。对于任何一种正常商品来说,需求弹性都是负数,这是因为价格与需求量成反向变动关系。所以在实际运用中,为了计算和分析方便,一般在计算需求价格弹性时加上一个负号。任务4熟悉弹性理论及运用任务4熟悉弹性理论及运用2.需求弹性的类型不同商品的需求弹性是不同的。根据弹性系数的大小可以把商品的弹性分为五类,如图2-16所示:以上三种情况都是需求弹性的特例,在现实生活中是很少见的。任务4熟悉弹性理论及运用现实中常见的是以下两种。任务4熟悉弹性理论及运用3.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1)消费者对商品的需要程度;(2)商品的可替代程度;(3)商品本身用途的广泛性;(4)时间的长短;(5)商品在消费者预算支出中所占的比例。需要指出,一种商品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大小是各种影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所以,在分析一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时,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全面的综合分析。任务4熟悉弹性理论及运用【想一想】需求缺乏弹性与富有弹性有何区别?任务4熟悉弹性理论及运用4.需求弹性理论的运用在实际的经济生活中,会发生这样的现象:有的企业提高自己的产品价格能使自己的销售收入得到提高,而有的企业提高自己的产品价格,却反而使自己的销售收入减少。这意味着,以降价促销来增加销售收入的做法,对有的产品适用,对有的产品却并不适用。如何解释这些现象呢?这便涉及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和企业的销售收入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任务4熟悉弹性理论及运用我们知道,企业的销售收入即总收益等于商品的销售量(需求量)乘以商品的价格,即:上式中:TR

表示总收益;P表示价格;Q表示销售量。前面已经讲过,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表示商品需求量的变化率对于商品价格的变化率的敏感程度。这意味着,当一种商品的价格P发生变化时,根据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我们可以知道该商品需求量Q的变化情况,进而知道总收益的变化情况。任务4熟悉弹性理论及运用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和总收益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种情况:任务4熟悉弹性理论及运用结论:一般来说,某商品(如工业品)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则价格与总收益成反方向变动,即价格上升,总收益减少;价格下降,总收益增加。这个结论可以解释“薄利多销”这类现象。任务4熟悉弹性理论及运用如果某商品是缺乏弹性的,该商品的价格下降导致销售量(需求量)增加的幅度小于价格下降的幅度,总收益会减少。该商品价格上升时,销售量(需求量)减少的幅度小于价格上升的幅度,从而总收益会增加。任务4熟悉弹性理论及运用表2-3

需求价格弹性与销售收入的关系任务4熟悉弹性理论及运用三、其他几种常用的弹性1.需求收入弹性需求收入弹性(TheIncomeElasticityOfDemand)是指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消费者收入变动的敏感程度,是需求量变动的比率与收入变动的比率之比。其定义公式为:任务4熟悉弹性理论及运用在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既定的条件下,需求的收入弹性系数可正可负,并可据此来判别该商品是正常品或是劣等品。如果某种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系数是正值,即

,表示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随之增加。该商品为正常品。正常品的需求收入弹性系数可以等于1,大于1(奢侈品)或小于1(必需品),它们也分别为单位弹性、富有弹性和缺乏弹性。如果某种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系数是负值,即

,表示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反而下降。该商品为劣等品。任务4熟悉弹性理论及运用任务4熟悉弹性理论及运用2.需求交叉价格弹性需求交叉价格弹性(The

CrossElasticityOfDemand)是指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另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或是某商品的需求量变动的比率与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比率之比。其定义公式为:任务4熟悉弹性理论及运用2.需求交叉价格弹性需求交叉价格弹性(The

CrossElasticityOfDemand)是指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另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或是某商品的需求量变动的比率与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比率之比。其定义公式为:任务4熟悉弹性理论及运用需求交叉价格弹性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它取决于商品之间的关系,即两种商品是替代品还是互补品,并由此可以通过交叉弹性的正负性来度量商品之间关系的密切程度。如果商品X、Y的需求交叉弹性是正值,表示随着Y商品的价格提高(降低),X商品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减少),则X、Y商品之间存在替代关系,为替代品。如果商品X、Y的需求交叉弹性是负值,表示随着Y商品的价格提高(降低),X商品的需求量也随之减少(增加),则X、Y商品之间存在互补关系,为互补品。如果商品X、Y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为零,则说明X的需求量并不随Y商品的价格变动而发生变动,X、Y既非替代品亦非互补品,它们之间没有什么相关性,是相对独立的两种商品。例如,汽车价格升降与食盐的消费没有关系。任务4熟悉弹性理论及运用【课堂讨论】公园领导层的做法是否合理?某公园扩建急需资金,公园领导层商量决定提高门票价格来增加门票收入,这样可以弥补资金的短缺。你认为公园领导层的做法是否合理?任务4熟悉弹性理论及运用任务4熟悉弹性理论及运用比较上述两个式子可见,点弹性和弧弹性的本质是相同的。它们的区别仅在于:前者表示自变量变动量较大时的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弹性,而后者表示自变量变动量无穷小时的曲线上某一点的弹性。在计算弧弹性的时候,还需要注意一点,拿需求价格弹性来说,具体如图2-17所示:

当价格P从5元下降为4元时(即从a点到b点),需求价格弹性为:当价格P从4元上涨为5元时(即从b点到a点),需求价格弹性为:任务4熟悉弹性理论及运用该公式通常被称为弧弹性的中点公式。(资料来源: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六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8月)知识小结

需求是指消费者在某一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量与价格是负相关的。影响需求的因素主要有:商品本身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消费者的嗜好(偏好)、其他有关商品的价格、人们对未来的预期等。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如一个月或一年等),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商品数量。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供给量与价格是正相关的。影响供给的因素主要有:商品本身的价格、生产要素的价格、其他有关商品的价格、生产技术水平和政府的政策、厂商对未来的预期等。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的市场需求与其市场供给相等时的价格。供求定律描述的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产量同方向变动,供给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引起均衡产量同方向变动。均衡价格理论的应用常见有支持价格和限制价格两种。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需求交叉弹性分别测算在其他因素不变情况下,需求量变动对商品自身价格、消费者收入、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动的敏感程度。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价格与总收益成反方向变动;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价格与总收益成同方向变动。一、名词解释需求

需求量

供给

供给量

需求定理

供给定理

均衡价格

供求定理

需求价格弹性

需求收入弹性

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知识训练

二、单项选择题1.消费者预期某商品未来价格上升,则其对商品当前的需求(

)。A.不变B.增加C.减少D.不确定2.需求曲线是一条(

)曲线。A.向左下方倾斜的B.向右上方倾斜的C.向右下方倾斜的D.直线型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均衡价格随着(

)。A.需求的减少和供给的增加而上升B.需求的增加和供给的减少而上升C.需求和供给的增加而上升D.需求的减少和供给的增加而下降4.如果某商品需求富有弹性,则该商品价格上升会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