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地下室后浇带质量控制的施工监理浅谈地下室后浇带质量控制的施工监理摘要:后浇带被广泛用于不设温度伸缩缝的超长建筑和不设沉降缝的高层建筑,但如果在后浇带施工过程中未把控好施工细节,就难以充分发挥其作用,甚至可能给整个建筑结构带来安全风险。对此工序进行有效监理,是确保后浇带施工质量的手段之一。基于此本文结合具体工程实例,介绍了监理环节的地下室后浇带施工质量控制要点,旨在有效提高地下室后浇带的施工质量,进而确保建筑整体施工质量。关键词:地下室后浇带;质量控制;施工监理;0引言文章基于后浇带施工质量对工程总体质量的重要影响,以及施工监理在施工质量控制中的重要作用,探讨监理阶段后浇带施工质量控制,旨在明确控制要点,这对于提高后浇带施工高质量乃至整个建筑项目的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工程概况结合某高层建筑的地下室工程施工实践,研究解决由建筑物不均匀沉降、内外温差和混凝土收缩引起的结构裂缝问题。在不损害混凝土结构的完整性和抗变形性的情况下,对其中的特定部分进行后浇带施工。由于高层建筑混凝土温缩、干缩引起的变形是一个长期过程,同时考虑沉降因素的影响,需要在建筑结构混凝土收缩以及沉降趋于稳定后才能开展后浇带施工,而且后浇带施工间隔时间要尽量长,某高层建筑后浇带施工示意图如图1所示。2地下室后浇带设计监理核查要点2.1后浇带尺寸参数及形式(1)地下室结构后浇带宽度一般在700~900mm之间,具体应根据地下室顶板、底板等综合情况确定,原则上应在保证结构构造要求的基础上,尽量减少后浇带宽度;(2)后浇带形式可根据具体施工项目地下室结构、墙体厚度、防水标准等因素合理确定,后浇带形式种类和应用条件如表1:表1:后浇带形式的应用条件序号后浇带形式应用条件01直缝型后浇带厚度≦300mm墙体02台阶型后浇带600mm﹥厚度﹥300mm的墙体,若空间受限,可坡口型代替台阶型03凹型后浇带厚度≧600mm的墙体,若空间受限,可多边凹型代替普通凹型2.2后浇带布置位置设计(1)后浇带布置位置,直接影响后浇带结构抵抗沉降或温度缝功能的发挥,必须在合理位置设置后浇带,抑制沉降和温度缝的产生和发展;(2)为保证地下室结构整体性,降低防水施工压力,后浇带结构位置原则上应尽量选择荷载变形较小的区域;(3)在一般高层建筑中,后浇带是地下室结构中不可或缺的结构类型之一,一般有800mm、1000mm、1200mm三种标准宽度;(4)为提高后浇带混凝土与原混凝土的结构整体性,后浇带内应根据设计图纸布置和焊接加密钢筋网和密封钢板,并浇筑膨胀混凝土。2.3后浇带构造钢筋设计(1)后浇带内主筋及构造钢筋布置形式,应结合后浇带形式和钢筋布置位置综合确定;浅谈地下室后浇带质量控制的施工监理全文共1页,当前为第1页。(2浅谈地下室后浇带质量控制的施工监理全文共1页,当前为第1页。(3)沉降后浇带的主要功能,是防治不同主体结构因沉降差异造成的沉降裂缝,因为不同主体结构沉降差异量级通常为毫米级,因此钢筋形变带来的应力可以忽略,因此常采用贯通布置;(4)考虑到后浇带构造时间与浇筑时间间隔较长,应对主筋及构造筋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避免其在潮湿环境下出现锈蚀,影响混凝土浇筑后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握裹力。2.4后浇带防水密封设计(1)后浇带防水设计应遵循整体、局部相结合的原则;除应做好后浇带结构整体性密封防水设计,防治潮湿环境对结构整体性能造成影响之外,还应做好后浇带接缝位置的密封防水设计,避免接缝处渗水对结构造成长期水害,留下影响结构病害隐患;(2)以高层建筑地下室结构后浇带防水工程为例,可设置复合式防水系,保证结构密封性,避免水份渗漏造成地基出现大幅度、不均匀的沉降现象,给主体结构整体性和建筑整体性造成质量隐患;复合式防水系设计,一般分为两步进行,一是进行外贴式止水带设计;二是进行膨胀止水条设计;(3)外贴式止水带预埋:外贴式止水带设计宽度为30cm,粘贴方向应与后浇带方向一致,为确保贴合紧密性,应提前在混凝土中预埋止水带的一端,预埋长度应为止水带长度的1/2;(4)膨胀止水条。在后浇带上提前设计轴线方向与后浇带边缘线保持平行,且宽度略宽于止水条的贯穿凹形槽道,凹槽宽度应设计在止水条直径1.5倍宽度以内,以防治因混凝土浇筑、振捣造成的止水条上浮或位移;凹槽高度设计为止水条截面直径的1/2为宜;3房建地下室后浇带施工监理控制要点3.1施工筹备阶段的监理控制要点(1)在施工准备环节,施工监理方必须事先进入施工现场,在施工单位开始施工之前要与施工方进行充分沟通,施工监理单位应该选派专业能力强的监理人员负责后浇带的施工监理;(2)常驻项目监理负责人,要做好监理团队的培训工作,确保监理团队充分认识到后浇带施工质量控制对于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性;(3)工程监理单位项必须遵守建筑工程监理管理相关规定,并选用合适的专业监理工程师和监理人员全程进行旁站监理。3.2后浇带施工技术方案的监理审查要点(1)常驻工程监理负责人应敦促施工方事先准备好后浇带施工方案,将施工图提交给监理工程师,监理工程师根据施工图进行技术审查,确保施工方案与施工图纸相符,特别是需要审核地下室结构后浇带施工中的模板支护、钢筋布设、混凝土浇筑等施工工序的施工工艺和应急预案是否合理;(2)检查后浇带模板支护施工方案的相关设计、计算是否合理;(3)检查后浇带施工顺序是否合理,所用施工材料、模板材料、围护措施是否符合施工质量要求;(4)检查混凝土的配制,掺合料的选择、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浇筑后的养护方法是否符合质量要求;(5)只有上述审查项目均合格后,监理人员才能同意施工方开始后浇带施工。3.3后浇带预留阶段的监理控制要点(1)建议使用焊接钢网代替常规模板,以确保先浇带混凝土不渗入到预留后浇带中。一旦焊接钢筋网入模,应第一时间做好固定措施,并应在其背面添加方木以增加其刚度,提高抗变形能力;(2)在进行先浇结构混凝土浇筑之前必须适当地密封后浇带模板口,防止先浇带混凝土混入。现场监理人员需要旁站监理后浇带的预留施工,特别要关注焊接钢筋网的刚度以及模板口是否密封良好;浅谈地下室后浇带质量控制的施工监理全文共2页,当前为第2页。(3)在后浇带中设施钢筋是隐蔽工程,因此,监理人员需要进行重点旁站监理,监理过程如图2浅谈地下室后浇带质量控制的施工监理全文共2页,当前为第2页。(4)严格检查后浇带施工中用到的各种建筑防水材料,如止水带、止水条的质量,制定并认真执行进场验收监理制度,重点检查防水材料的尺寸、外形、规格是否符合质量要求;(5)重视后浇带施工中的模板支设以及拆除环节的监理,确保模板的独立性,防止后浇带模板与其他模板一同拆除,导致工程结构受力状态发生明显变化,进而影响结构稳定性,甚至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3.4后浇带浇筑阶段的监理控制要点(1)在浇筑后浇带之前要湿润浇筑表面,事先铺一层厚度为10cm的素水泥砂浆,并根据施工设计中规定选用对应标号的混凝土进行浇筑,为了起到弥补混凝土收缩变形的作用,后浇带混凝土浇筑面应略高于原始结构表面;(2)在浇筑过程中,监理人员要全程旁站监理,保证浇筑施工过程符合施工设计要求,监督施工单位进行试验浇筑,并及时全面记录可能影响后浇带施工质量的各种因素,以供将来查询。(2)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要及时覆盖薄膜并洒水养生,施工监理人员应该监督施工单位定期洒水,确保后浇带混凝土表面始终保持湿润,等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再监督施工人员进行模板拆除作业;(3)在与后浇带边沿相距300mm的范围内设置围堰,在围堰中储水,目的是检查后浇带的抗渗性。在所有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之前,监理人员不能批准施工方进行后续施工。结论综上所述,施工现场旁站监理工作成效,对高层建筑地下室后浇带施工质量的影响较大。本文从施工准备环节、留置后浇带、浇筑后浇带等三个环节入手探讨监理阶段的地下室结构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与厨师合同样本
- 事故报告合同标准文本
- 代办入户合同样本
- 乒乓球馆租赁服务合同样本
- 信贷顾问合同样本
- 公司广告正式合同样本
- 交五险合同样本
- 买卖分期合同标准文本
- 业主家装合同标准文本
- 亲属房屋转让合同样本
- 古代汉语-形考任务1-3-国开-参考资料
- 盐源县县属国有企业招聘工作人员真题2024
- 工业废水处理技术作业指导书
- 2025年第六届中小学全国国家版图知识竞赛测试题库及答案
- 液动力PPT最终版
- 单位消防安全三自主两公开一承诺登记表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 二级妇产医院标准
- 坊子实验小学《学情会商制度》
- 国际商务函电Unit-5-Quotations--offer-and-counter-offerPPT优秀课件
-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记录表模版.doc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