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市横店镇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检测语文试卷_第1页
浙江省金华市横店镇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检测语文试卷_第2页
浙江省金华市横店镇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检测语文试卷_第3页
浙江省金华市横店镇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检测语文试卷_第4页
浙江省金华市横店镇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检测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金华市横店镇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检测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0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4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我们一向关注传播的内容,但是现在随着传播媒介的快速更新换代,人们开给意识到,媒介形态本身对社会结构的影响同样不可忽视。最早的传播活动是借助语言进行的,由于言语稍纵即逝,具有特殊记忆力的人便拥有了一定的话语特权,这就是历史上祭司之类的人在一定程度上能控制首长的原因。随着文字及书写材料的出现,人类进入了文明社会。但是,文字本身也造成新的社会隔阂。因为它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字世界,造成识字者与文盲之间难以逾越的鸿沟。说话是通过生活就能获得的能力,识字和书写则需要长期的学习,只有极少数人有机会掌握这种技艺并成为统治者,构成一种等级性极强的线性的社会权力链。文字虽然可以较长久地记录下历史的信息,然而手写文字对信息的复制效率过于低下,难以形成规模化的传播,社会交流的扩大要求人们设想可以复制文字的传播技术,于是,印刷术应运而生。印刷术的发明通常被视为信息传播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11世纪,中国人毕异发明胶泥活字印刷术,在几百年内,这一发明并没有被用于新闻的规模化传播。在1450年前后,德国人谷登保重新发明出了活字印刷术,这项技术即被广泛应用。印刷文化蕴藏了最近数百年人类的深刻思考,但是它的解放意义仍然是有限的,它在一个较大的范围内又形成了新的传播垄断,因为数量巨大的没有足够读写能力的人自然被排除在外。随着19世纪中叶工业化国家普及国民教育,废除知识税,报刊得以进入千家万户。信息流动的加快,打破了社会的封闭状态,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众传播首次显现出自己的力量。从19世纪的电报、电话、电影,到20世纪的广播、电视、卫星通信、计算机网络,电子煤介不知不觉中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电子媒介打破了传播的文化条件的限制。电话、广播诉诸人的听觉,电视、网络传播同时诉诸听觉和视觉,没有受过任何教育的人也能够通过自己的耳朵、眼睛获得信息。特别是电视和网络。它们把人们的视觉和听觉都调动了起来,将鲜活生动的声音和画面展现在人们面前。无形中,电子媒介改变了原有的社会结构。现在,继续分别讨论印刷、广播、电视、电话、网络传播的意义正在减弱。所有的传媒技术的数字化已经成为可能,“传播媒介”正在成为一个包容性术语。这对社会结构的影响同样是巨大的,既有正面的,当然也有许多意料不到的法律和道德的新问题。当我们自豪地回顾数百年来传播科技如何深刻影响着社会结构的时候,忧虑同样也相伴着。一旦这些不断更新的传播科技成为我们生活中须臾不可分离的东西,那么一种新的异化或统治便产生了。我们可能成为新的传播科技的奴隶,而痴迷于电视、网络的现象不过是一种极端的表现。人们创造了新的传播科技,会不会反过来被自己创造的东西所异化?不论未来的传播科技会变化出多少更新鲜的媒介形态,这个问题始终应引起我们的警觉与思考。(摘编自陈力丹《传播媒介变迁的社会影响》)材料二:从高中语文课本收入传播学文章,到近年来多省的高考语文试题涉及媒体的社会动员功能、信息茧房等传播学理论。专家认为,随着传媒的发展,媒介使用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关系越来越紧密,特别是青少年甚至儿童,他们不仅是被动地接收信息,也可能成为传播者,因此,我们对传媒知识普及,媒介素养教育应该更加重视,大力推广。根据CNNIC发布的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0年3月,中国网民规模为9.04亿,较2018年底增长7508万,互联网普及率达64.5%;手机网民规模达8.97亿,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3%。中国的网民规模已达到世界第一,互联网媒介越来越社会化、生活化,只有增强民众的媒介意识,提升其媒介素养,民众的文明素质、社会的稳定和谐、中国的软实力才能得到进一步提升。而青少年作为最容易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群体,理所当然成为提升全社会媒介素养的重要一环。当下,人人都有麦克风,网络媒介的赋权使得人们在表达自我的同时,也可能会给他人带来言语甚至实体上的伤害,在朋友圈骂人已经侵犯了他人的名誉权:种种情绪化的言论和表达常常在网上掀起一场又一场骂战;谣言的散布与传播消耗公众爱心、浪费社会资源;人肉、诋毁、谩骂导致的网络暴力甚至可以将一个人摧毁……社会上此类乱象、问题的发生,归根结底都与民众的媒介素养低下有关。因此,媒介素养应当在全社会引起重视,未来网络世界的受害者,下一秒,或许就是你我。根据格伯纳的“涵化理论”,大众传播的“象征性现实”对全社会具有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效果”,这主要表现在形成当代社会观和现实观的“主流”,而电视媒介在“主流形成”过程中尤其发挥着强大的作用,它可以超越不同的社会属性,在全社会范围内广泛“培养”人们关于社会的共同印象。这种“涵化”,对青少年的影响尤其大。青少年是网络世界的原住民,如今,短视频、直播几乎已经超越了电视的作用,培养和影响着当代青少年的兴趣、世界观、价值观。从去年山东女孩哲哲模仿短视频自制爆米花被炸伤身亡,到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沉迷游戏无法自拔、网红的低龄化趋势,青少年了解世界的渠道异常丰富,但由于筛选信息的能力不足,很容易被网上鱼龙混杂的内容裹挟,被“培养”成低俗、扭曲的人。为了青少年健康成长,除了在视频平台上线“青少年防沉迷系统”等硬性措施外,加强对青少年的蝶介素养教育,培养学生看待媒介、辨别信息的能力,是一种更为长远、有效的柔性措施。(摘编自《陈力丹文章入选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1.下列对“传播媒介”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语言作为最早的传播媒介,是通过生活就能获得的能力,但不具有长效机制,记忆力超强的人拥有话语特权,掌握一定的社会控制权。B.文字作为传播媒介,可以长久记录信息,但本身造成了新的社会隔阂,识字者与文盲之间难以沟通,复制效率不高,不利于规模传播。C.印刷术提高了信息复制的效率,但读写能力不足的人处于劣势,随着社会的发展,国民教育的普及,有所改观,彰显大众传播的力量。D.电子媒介作为新兴的传播媒介,打破了传播的文化条件限制,有利于人们获得视听信息,改变了社会结构,也产生了可以预见的新问题。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不断更新的传播科技目前已经成为生活“必需品”,人们将成为新的传播科技的奴隶,甚至会产生极端的表现。B.高中语文课本收入传播学文章,高考语文试题涉及媒体传播学理论,是因为传播媒介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紧密。C.在媒介使用中,人们既可能是传媒的客体也可能是传媒的主体,对民众普及传媒知识、提升媒介素养值得重视。D.如今,短视频、直播等媒介的影响超越了电视,青少年作为网络世界的原住民尤其要注重世界观价值观的培养。3.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A.新冠疫情期间,志愿者们在医院入口处帮助教会老年人下载“行程码”和“健康码”,便于他们顺利入院就医。B.据报道,在不到4个小时的时间里,来自安徽省50个贫困县的102个农产品亮相某直播平台,销售额超过千万元。C.某小学开展“护苗行动”,转发“网络谣言常见的N个特征”“清朗网络,从我做起”等博文,吸引广大儿童参与。D.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要求“控制电子产品使用”“实施网络游戏总量调控”.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3小题,15分)鸡毛汪曾祺西南联大有一个文嫂,她靠给学生洗衣服、拆被窝维持生活。每天大盆大盆地洗。她在门前的两棵半大榆树之间拴了两根棕绳,拧成了麻花。洗得的衣服夹紧在两绳之间。风把这些衣服吹得来回摆动,霍霍作响。大太阳的天气,常常看见她坐在草地上(昆明的草多丰茸齐整而极干净)做被窝,一针一针,专心致志。学生叫她文嫂,她管学生叫“先生”。时间长了,也能分得出张先生,李先生……但是,没有一个先生知道文嫂的身世,只知道她是一个寡妇,有一个女儿。人很老实。虽然没有知识,但洁身自好,不贪小便宜。文嫂养了二十来只鸡。这些鸡都长得极肥大,很肯下蛋。隔多半个月,文嫂就挎了半篮鸡蛋,领着女儿,上市去卖。蛋大,也红润好看,卖得很快。回来时,带了盐巴、辣子,有时还用马兰草提着一块够一个猫吃的肉。文嫂的女儿长大了,经人介绍,嫁了一个司机。这司机是下江人,他来看过老丈母,每次回来,会给文嫂带点曲靖韭菜花,贵州盐酸菜,甚至宣威火腿。下江人女婿答应养她一辈子。文嫂胖了。文嫂生活在大学的环境里,她隐隐约约地知道,那些“先生们”将来都是要做大事,赚大钱的。但联大的人都有点怪,如今且说一个人。此人姓金,名昌焕,是经济系的。其怪异处不胜枚举,总括起来有三点:一是他所有的东西都挂着,二是从不买纸,三是每天吃一块肉。他在他的床上拉了几根铁丝,什么都挂在这些铁丝上,领带、袜子、针线包、墨水瓶……他每天就睡在这些丁丁当当的东西的下面。学生离不开纸。怎么穷的学生,也得买一点纸。金先生从不花这个钱。为什么要花钱买呢?纸有的是!联大大门两侧墙上贴了许多壁报、学术演讲的通告、寻找失物的启事,形形色色、琳琅满目。这些启事、告白总有一些空白的地方。金先生每天晚上就带一把剪刀,把这些空白的地方剪下来,并把这些纸片,按大小纸质、颜色,分门别类,裁剪整齐,留作不同用处。他每晚都开夜车。开夜车伤神,需要补一补。于是他按期买了猪肉,切成大小相等的方块,借了文嫂的鼎罐(他借用了鼎罐,都是洗都不洗就还给人家了),在学校茶水炉上炖熟了,密封在一个有盖的瓷坛里。每夜用完了功,就打开坛盖,用一只一头削尖了的筷子,瞅准了,扎出一块,闭目而食之。然后,躺在丁丁当当的什物之下,酣然睡去。因此,同屋的那位中文系夜游神送给他一个外号:“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可是金先生倒不在乎,他很快就要毕业了,并已经在重庆找好了事,就要离开西南联大,上任去了。这时,文嫂丢了三只鸡,一只笋壳鸡,一只黑母鸡,一只芦花鸡。这三只鸡不是一次丢的,而是隔一个多星期丢一只。早上开鸡窝放鸡时还在,晚上回窝时就少了。文嫂到处找,也找不着。她又不能像王婆骂鸡那样坐在门口骂——她知道这种泼辣做法在一个大学里很不合适,只是一个人叨叨:“我口乃(的)鸡呢?我口乃鸡呢?……”文嫂出嫁的女儿回来了。文嫂吓了一跳:女儿戴得一头重孝。她明白出了大事了。她的女婿从重庆回来,车过贵州的十八盘,翻到山沟里了。女婿的同事带了信来。母女俩顾不上抱头痛哭,女儿还得赶紧搭便车到十八盘去收尸。女儿走了,文嫂失魂落魄,有点傻了。但是她还得活下去,还得过日子,有很多先生都毕业了,要离开昆明,临走总得干净干净,来找文嫂洗衣服,拆被子的多了。有的先生要走了。行李收拾好了,总还有一些带不了的破旧衣物,这些先生就把文嫂叫了来,随她自己去挑拣。挑完了,文嫂必让先生看一看,然后就替他们把宿舍打扫一下。金昌焕不声不响地走了。二十五号的朱先生叫文嫂也来看看,这位“怪现状”是不是也留下一些还值得一拣的东西。什么都没有。金先生把一根布丝都带走了。他的王国里空空如也,只留下一个跟文嫂借用的鼎罐。文嫂毫无所得,然而她也照样替金先生打扫了一下。她的笤帚扫到床下,失声惊叫了起来:床底下有三堆鸡毛,一堆笋壳色的,一堆黑的,一堆芦花的!文嫂把三堆鸡毛抱出来,一屁股坐在地下,大哭起来。“啊呀天呐,这是我口乃鸡呀!我口乃笋壳鸡呀!我口乃黑母鸡,我口乃芦花鸡呀!……”“我寡妇失业几十年哪,你咋个要偷我口乃鸡呀!……”“我风里来雨里去呀,我的命多苦,多艰难呀,你咋个要偷我口乃鸡呀!……”“你先生是要做大事,赚大钱的呀,你咋个要偷我口乃鸡呀!……”“我口乃女婿死在贵州十八盘,连尸都还没有收呀,你咋个要偷我口乃鸡呀!……”她哭得很伤心,很悲痛。她好像要把一辈子所受的委屈、不幸、孤单和无告全都哭了出来。(有删改)5.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错误的一项是(3分)A.小说开头写文嫂的勤劳、老实、洁身自好等特点,是为了表达作者对下层百姓的同情和对他们的赞美之情。B.文嫂尊称学生为先生,而“先生”并不知道文嫂的身世,金昌焕甚至还偷吃文嫂的鸡,作者用点面结合的方式说明联大学生冷酷无情,自私自利。C.文嫂的女婿人很好,经常来看望文嫂,并说要养文嫂一辈子,作者以“文嫂胖了”四字展现了文嫂的生活发生的改变。D.养鸡、卖鸡蛋是文嫂赖以生存的重要途径,三只鸡的丢失无异于使文嫂艰辛的生活雪上加霜,所以文嫂从金先生床下扫出鸡毛时忍不住嚎啕大哭。6.小说以“鸡毛”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7.小说是如何塑造金昌焕这一人物形象的?请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51分)(一)文言文阅读(3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甲)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过秦论》节选(乙)①君子曰:学不可以已。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③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④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ニ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劝学》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B.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C.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D.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八荒、六合,都是天下的意思,八荒,原指八方最边远的地方。六合,天地四方,泛指天下或宇宙。B.“崤函”此处指崤山和函谷关。C.“金”,指金属制的刀剑;“砺”指磨刀石。D.荀子,名况,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同早于他的孟子成为儒家中对立的两派。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甲文秦孝公重用即商鞅实行变法,奖励耕战,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不断增进农业生产。对外,秦与楚和亲,与韩订约,联齐、赵攻魏,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B.乙文“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这些效果的取得并不是因为人的本身有什么特异功能,而是因为凭借了自身内部的努力。C.乙文用“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提高人的水平的观点。D.乙文中排比句与大量对偶句穿插使用,使文章既整齐和谐,又变化流畅,反应了荀子文章议论透辟、笔势雄健的特点。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5分)(1)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5分)(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5分)(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5分)(二)古代诗文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和沈书记同访林处士①范仲淹山中宰相②下岩扃,静接游人笑傲行。碧嶂浅深骄晚翠,白云舒卷看春晴。烟潭共爱鱼方乐,樵爨谁欺雁不鸣。莫道隐君同德少,尊前长揖圣贤清。【注】①林处士;林逋,后人称其为和靖先生、林和靖。隐居西湖孤山,梅妻鹤子。②山中宰相:南朝梁时陶弘景,隐居茅山,屡聘不出,梁武帝常向他请教国家大事,人们称他为“山中宰相"。1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山中宰相”代称隐居的高贤林处士,“下崖扃"写其从山门中走出来。B.夕阳之下,西湖边的群山的深深浅浅的翠色异常夺目,天空的白云时聚时散。C.人与鱼共爱烟潭,打柴做饭与雁无争,描绘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D.尾联写诗人与林处士心意相通,也要隐居山林,故而在尊长前行长揖之礼。1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12分)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2分)(1)韩愈在《师说》中用“

”两句揭示士大夫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2)《劝学》一文中强调学习应当专一,如果不专一,便会像螃蟹一样一无所成的句子是“

,用心躁也”。(3)中国是一个有着尊师重道传统的国家,韩愈在《师说》中指出教师作用的句子是“

”。(4)《短歌行》中作者引用《诗经》中表达姑娘思念情人的来比喻渴望贤才的句子是“

”。(5)《归园田居(其一)》中通过“

”两句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生活十分闲适,有很多空闲时间。(6)曹操《短歌行》中“

?”两句以比喻的手法,以明月的可望而不可取,比喻求贤才而不得。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4小题,15分)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面小题(9分)水从冒水潭里流出之后,宣泄在一片石滩里,撞在各样石柱、石笋上,此景就名“水上石林”。云南的石林是看过的,那些无枝无叶的树,无言地伸向天空,让你感到生命的逝去;桂林的溶洞也是看过的,(),让你感到岁月的凝固。石头们只是同类相聚时,无论怎样表现,也不脱冰冷生硬,就像纯由男性表演的一场晚会。而现在,绿水碧波像一群姑娘欢快地冲入这片石林,大声喊着叫着,整个滩里银花朵朵,湿雾蒙蒙。游人从这块石跳到那块石,在流水的伴唱中,舞蹈着穿过这片已有亿万年的生命之林。水的结尾处是一个叫作“珍珠泉”的地方。平软的水波滑过整石为底的沟坡,在石面上滚成一颗颗的珍珠,又在阳光中幻出五颜六色,如一群快乐的孩子。突然这一切消失在一块巨石之下,当你急忙翻过石梁去寻,却只有无边绿树静无声。这水真是一个来无踪去无影的洛神。15.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那湿漉漉、阴沉沉的石笋、石塔,枯坐默守在幽暗中B.那石笋、石塔湿漉漉,阴沉沉地,在幽暗中枯坐默守C.那石笋、石塔湿漉漉,阴沉沉地,枯坐默守在幽暗中D.那湿漉漉、阴沉沉的石笋、石塔,在幽暗中枯坐默守16.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B.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C.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D.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17.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下面修改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石头们只是同类相聚时,无论怎样表现,也不脱冰冷生硬,就像一场纯由男性表演的晚会。B.如果只是同类相聚时,石头们无论怎样表现,也不脱冰冷生硬,就像一场纯由男性表演的晚会。C.石头们只是同类相聚时,无论怎样表现,也不脱冰冷生硬之感,就像一场纯由男性表演的晚会。D.石头们只是同类相聚时,无论怎样表现,也不脱冰冷生硬之感,就像纯由男性表演的一场晚会。18.在下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节日期间,无论是家人团圆,还是老友欢聚,“吃”往往是必不可少的。因此,节后很多人会增添新的烦恼,那就是“节日肥”“过年肥”,减肥也就提到日程上来。事实上,生活中你会发现,有许多整天嚷嚷着要减肥或者正在减肥的人,其实根本不胖,反而是一些真正应该减肥的人对此却毫不在意,那么,怎么判断是否需要减肥呢?从医学角度来说,身材是否肥胖,①

。体质指数是用体重千克数除以身高米数之平方而得出的数字,国人的健康体质指数为18.5~23.9,如果低于18.5,就是偏瘦,不需要减肥,而高于23.9,就可以考虑减肥了。提到减肥,不少人都为之“奋斗”过,节食、跳绳、跑步都是常用的减肥方法。临床中还发现,很多人用不吃晚饭来减肥,这种方式不但难以长期坚持,②

,有人就因此得了严重的胃病。而且,如果以后恢复吃晚饭,

,甚至比以前更胖。不仅如此,不吃晚餐,营养素供给不足,蛋白质供应下降,肌肉量也会随之减少,体重反弹后,在同样的体重下,体脂率反而会比减肥前更高。因此,减肥一定要讲究科学。四、作文(60分)19.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聪明人把他的生活变得单调,以便使最小的事都富有伟大的意义。——(葡萄牙)费尔南多·佩索阿小时候,幸福是件很简单的事;长大后,简单是件很幸福的事。——(日本)宫崎骏幸福在于生命的单纯和精神的丰富。——(中国)周国平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谈你的看法。【注意】①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诗歌除外,不得少于800字。③不得抄袭、套作。参考答案与解析1.D

2.C

3.B

4.①首先提出,随着传播媒介的快速更新换代,媒介形态本身对社会结构的影响不可忽视;②接着,按时间顺序分析语言、文字、印刷、电子媒介等媒介形态对社会结构的影响;③最后指出新传媒技术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应引起我们的警觉与思考。5.B

6.①设置悬念,引起读者兴趣。小说以“鸡毛”为题奇特有趣,且小说并未马上提到鸡毛,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②呼应故事情节,揭示主题。标题与小说结尾部分文嫂发现鸡毛相呼应,并以此为引,勾起了文嫂对悲惨命运的宣泄,引起读者对文嫂的同情和对金昌焕的鄙视。③突出了人物形象。小说通过在金昌焕床下发现鸡毛这一事件,突出了金昌焕的自私、卑下、无耻。或④以“鸡毛”为题,寓指人生的琐碎和杂乱,反映出人生的苦难和人性的邪恶。

7.①讽刺手法的运用。例如作者将其怪癖搜罗,漫画般地凸显了金昌焕的行为习惯,最后用一个绰号将其丑态刻画得入木三分。②对比衬托。作者以文嫂的善良、洁身自好等特点与金昌焕做对比,突出金的自私、卑鄙、丑恶。③细节描写。例如写他“从不买纸”,每天晚上带着一把剪刀,把校园里各种启事、告白的空白处剪下;例如写他每天要吃一块肉,“打开坛盖”“瞅准了”“扎出”“闭目而食之”等动作细节描写,把这个人物的鄙吝、无聊、无耻表现得淋漓尽致。8.A

9D

10B

11.(1)对内制定法律制度,致力农耕纺织,修造防守和进攻的战具,对外采用连横的策略来使诸侯们互相争斗。(2)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就智慧明达,行动也没有过错了。12.D13①表达了诗人对林处士的智慧和悠然自在的生活状态的欣赏之情。首联称林处士为“山中宰相”称赞其智慧,写其“笑傲行”,描写其悠然自在的生活状态,诗句中充满欣赏之情。②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的湖、山美景的喜爱之情。中间两联描写了西湖的美景,有“碧嶂”“晚翠”“白云”“烟潭“鱼”“雁”等,喜爱之情溢于言表。③表达了诗人想要追随林处士学习为政智慧的心愿。尾联直抒胸臆,称林处士为“圣贤”“长揖”描绘出恭敬的态度,写出了向林处士学习的心愿。14(1)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2)蟹六跪而二鳌,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者也(4)青青子衿,悠悠我心(5)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6)明明如月,何时可掇15.D

16.B

17.C18.①可以通过体质指数判断;②而且会影响身体健康;③就会恢复以前的体重。19【立意】1.生活因简单而幸福;2.物质至简,精神富足;3.控制欲望,追求幸福。做简单的富人“我要做远方的忠诚的儿子,和物质的短暂情人。”海子为了他的诗歌王国,抛别世俗的束缚,在走向远方的路途上以梦为马,一往无前。而我们,终究以何为追求?我,选择做一个精神富有的人。简单的人是幸福的。他竭力去做一件简单的事,以使得精神世界富足。正如苏轼,当他放下外物的牵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便拥有了一颗轻松豁达的心。喜爱拾荒的少年三毛是简单的,一截树枝,一个不完美的琉璃球,构成了三毛缤纷的童年。她对幸福的追求如此简单,又如此终身不渝。当住进撒哈拉沙漠,拾荒者依然在挖掘幸福。沙漠中不知何人丢弃的彩色地毯,半埋于黄沙的骆驼头骨……悉数被她收藏进家中,与她共度浪漫的生活。简单的人是富有的,因为他能看见杂花生树,草长莺飞;能尊重水滴石穿的努力,也能享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闲适;能欣赏单调简单的生活,也能在微小的事物中发现幸福的意义。至此,我们才晓得,原来富有不限于财产的多少,而是指精神的广阔。如此看来,追求简单,不正是在追求有意义的生活吗?不正是在追求幸福吗?聪明人把生活变得单调,以便使最小的事都富有伟大的意义。简单,并不意味着家徒四壁、食不果腹,而是指身无物质的束缚和羁绊,拥有着生命的单纯。就像庄子,楚王欲以国事相累,庄子持竿不顾,他宁愿选择曳尾涂中,正因为生活的简单,生命的单纯,他活成了我们精神上的一轮明月。陶渊明是简单的,尽管“结庐在人境”,却有不为物所累的境界,东篱采菊,不经意间看见南山之上的一抹云霞,便快意于心了。木心是简单的,家徒四壁,一无所有,而片片页页的文字却彰显了他生命的从容之态,别人的万丈深渊是他的鹏程万里。梭罗追求追求简单化的物质生活,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同时把因物质生活简单化而节省下来的时间,用于精神生活的丰富上。他们的生活一样的简单,但谁能说他们不幸福?周国平先生说:“生命的单纯和精神的丰富是好的品质,具备这两种品质,也就具备了幸福的能力。”做一个生活简单,精神富有的人吧,勇敢地挣脱物质的牵绊,简单地生活,以一颗纯粹的心去拥抱精神的丰盈和浪漫,这才是一种无量的幸福。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D.“可以预见”错误。由原文“我们可能成为新的传播科技的奴隶,而痴迷于电视、网络的现象不过是一种极端的表现。人们创造了新的传播科技,会不会反过来被自己创造的东西所异化?不论未来的传播科技会变化出多少更新鲜的媒介形态,这个问题始终应引起我们的警觉与思考”可知,这些问题都是不可预见性的。故选D。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A.“人们将成为新的传播科技的奴隶,甚至会产生极端的表现”错误。由原文“我们可能成为新的传播科技的奴隶,而痴迷于电视、网络的现象不过是一种极端的表现”可知,选项说法过于绝对。B.“是因为传播媒介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紧密”错误。由原文“专家认为,随着传媒的发展,媒介使用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关系越来越紧密,特别是青少年甚至儿童,他们不仅是被动地接收信息,也可能成为传播者”可知,原因是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甚至儿童不仅是被动地接收信息,也可能成为传播者。D.“短视频、直播等媒介的影响超越了电视”错误由原文“如今,短视频、直播几乎已经超越了电视的作用,培养和影响着当代青少年的兴趣、世界观、价值观”可知,原文中是“几乎超越”,选项说法绝对化。故选C。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二的主要观点是“重视传媒知识普及、推广媒介素质教育”,而选项B说的是网络直播在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