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赖斯的级差含义研究_第1页
格赖斯的级差含义研究_第2页
格赖斯的级差含义研究_第3页
格赖斯的级差含义研究_第4页
格赖斯的级差含义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格赖斯的级差含义研究

1.般会话含义与级差含义gris(grise1989)根据“修订后的奥卡姆剃须刀”的原则,将交流内容分为说话和内容。我认为的话是完全属于语言学习,而不是语义学。所含中的一般会话含义是某些语词的使用不依靠语境带有的含义,既与语义内容相关,也与语用成分相联。这说明一般会话含义既有会话含义的特征,也有规约意义的特征(张绍杰2008:196)。因此,所言和所含的严格区分与一般会话含义的两面性相互矛盾。级差含义作为典型的一般会话含义一直受到后格赖斯语用学者的关注,并且他们提出了不同的解释模式。本文首先回顾级差含义的提出及其特征,然后考察不同的解释模式,最后提出我们对级差含义的看法。2.s,w,kas新格赖斯语用学的代表人物Horn首次把“级差”(scale)引入语用学,并提出了霍恩级差(Hornscales)。霍恩级差定义为:要使<S,W>构成霍恩级差,必须:1)S、W词汇性质相同;2)S、W属于同一个语义场。那么,将S和W分别嵌入任意的句子框架A内得到A(S)和A(W),我们就得到:如果S的信息量大于W的信息量,则A(S)必须单向蕴含A(W)(Horn1972)。Horn(1984,2001)指出霍恩级差是不可逆的单向蕴含关系。他把格赖斯的会话准则简约为相互对立的Q-原则(即“提供足量的信息”)和R-原则(即“提供必要的信息”)。根据Q-原则,如果S和W构成霍恩级差<S,W>,则说话人说A(W),即隐含“┓K(A(S))”。也就是说,就说话人所知,强于W所含的信息量的陈述是不成立的。因此,级差含义具有否定的特征。Horn(2005)认为级差含义是说话人意义,而不是听话人推导的(默认)意义1。3.国外研究中关于“认同”和“关联论”的研究后格赖斯语用学者对Horn关于级差含义的解释提出了前未所有的质疑和挑战。国外研究主要有两大派:默认解释模式(defaultmodel)和关联论模式(relevancetheoreticmodel)。这两大派对级差含义的本质以及其推导模式的解释存在很大差异。下文详细阐述。3.1语境是级差含义2的表达默认解释模式认为级差含义是突显的、无标记的和自动的默认意义,代表人物有Levinson、Recanati和Bach。Levinson是最早提出级差含义是默认意义的学者之一。他的观点如下。第一,他提出了推导级差含义的Q-原则。Q-原则完全建立在语言形式的特征和话语内容上,与语境无关(Levinson2000)。第二,级差含义是听话人推导的意义,是不依赖语境的,而且是语言结构带有的默认意义。第三,级差含义的推导不需要命题的完整加工,因此推导过程是局部的,而不是整体的。Recanati批评Levinson观点,强调语境在解释级差含义中的作用。在他看来,级差含义是通过自由扩充的语用过程激活的默认含义2,是自动的、无意识的和非推导的意义。自由扩充指,尽管句子的逻辑形式不存在空缺,我们依靠语境对其进行概念充实(Recanati2004,2010)。任何一个语言表达式在语境中可以通过自由扩充得到比它字面意义更确定的解释。在级差<all,some>中,“some”和“all”在特定语境下构成对比,“some”的意义充实为“somebutnotall”。只要“some”和“all”构成对比,不管使用什么样的话语结构,“some”的意义就能扩充为“somebutnotall”。自由扩充不需要整个命题的完整加工就可以实现。强调级差含义是依靠语用过程激活的默认意义的另一位学者是Bach。他对级差含义的解释总结如下。第一,级差含义属于隐性含义(impliciture)。隐性含义指暗含在所言中的一种含义,完全不同于所言,但又是从所言中推导出来的,与会话含义有根本区别(Bach1994)。级差含义不是会话含义。第二,级差含义是依靠“扩展”(expansion)充实的默认意义。扩展指,虽然话语的命题内容完整,但需要概念上的强化,使交际的意义充分表现出来,它必须在具体语境中才能完成。第三,级差含义是听话人依靠语境推导的默认意义,推导过程是整体的,即命题完整加工后才能推导出级差含义。从上述我们看出,即使在默认解释模式内部,他们对级差含义的解释也存在很大分歧,集中在语境的作用和级差含义是否是推导的意义这两个方面。下文还要探讨。3.2级差含义conceclusion以Sperber、Wilson和Carston为代表的关联论学者认为,没有必要区分一般会话含义和特殊会话含义。他们对级差含义的解释如下。第一,级差含义不是默认意义,听话人必须在具体的语境中才能推导级差含义。关联论否定默认意义的存在(Carston2004)。第二,级差含义不是隐性含义。它是通过概念收缩(conceptnarrowing)对显性内容语用扩充得到的显性含义(Carston2009:53)。把级差含义看作是显性含义而不是隐性含义可以避免格赖斯循环3(Grice’scircle),因此关联论摒弃了格赖斯所用的“所言”这个术语。第三,级差含义是听话人依靠关联原则推导出的意义,而不是说话人意义。关联涉及两个方面:一方面假设足够的效果,另一方面假设必要的最低之力。级差含义的推导只需听话人耗费最低加工之力。语境关联完全可以保证级差含义的推导。基于以上三点,关联论认为级差含义是在特别语境下听话人基于关联原则推导出的对所言扩充的显性含义,而不是默认意义。4.国内级差含义研究的进展综观国外语用学者对级差含义的解释,他们的研究有以下四个特点。第一,国外级差含义研究的目的一致。它们都致力于解决级差含义的两面性与含义推导模式之间的问题,而且它们都承认级差含义是对所言扩充的意义。第二,国外级差含义研究形成了两大派观点,但是它们的界限并非严格划分。激进默认解释学者(如Levinson)和激进语境论学者(如关联论学者)的观点相互对立:前者认为级差含义是语言结构带有的、不依赖语境推导的默认意义,而后者认为级差含义是依赖语境推导的显性含义,它与语言结构无关。温和语境论学者Recanati和Bach试图在两个激进者中间走折衷路线:他们既承认语境在识别级差含义中的作用,也承认级差含义是默认意义。第三,国外级差含义研究的方法多样性。国外语用学采纳了心理认知实验、优选论和语料库的研究方法,这为级差含义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并且使词汇语用学和实验语用学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冉永平2005;Ran2006;周榕、冉永平2007)。他们的研究目的基本都是基于关联论的框架质疑默认解释模式,进而证明级差含义不是默认意义。第四,国外级差含义研究出现“一边倒”的趋势,即倒向了关联论。默认解释模式内部没有形成解释级差含义的一致观点,而关联论学者对级差含义的解释趋于一致。关联论学者率先采纳心理认知实验和语料库的研究方法,对Levinson的默认解释模式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质疑和批判,并且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Noveck&Sperber2004,2007;Wilson&Carston2007)。5.创建级差含义作为语义的和语用学通过国外级差含义研究现状的回顾和对其研究特点的分析,笔者发现这些研究对级差含义的解释存在明显的理论分歧。概括如下:非蕴含关系集合是否产生级差含义?Horn(2009)明确指出,只有单项蕴含为特征的关系集合才能产生级差含义,这点得到了Levinson(2000)和Huang(2009)的赞同。但是,Hirschberg(1991)认为非蕴含关系集合也能产生级差含义4,并系统地归纳了产生级差含义的所有集合:量词排序、情态排序、逻辑连词、数词排序、不定和有定、等级实体、状态和属性、时间排序、空间排序、过程阶段和前提、整体/部分以及类型/子类型。B:Ihavea(pet)turtle.根据Hirschberg的解释,集合<pet,(pet)turtle>属于类型/子类型的关系。当说话人使用表示“子类型”的词项,他隐含否定使用其他子类型的词项。笔者认为,空间排序、整体/部分和类型/子类型等集合本质上是非蕴含关系集合,而且它们不产生级差含义。第一,根据级差含义的定义,如果说话人说出弱项,那么推论是说话人知道其强项不成立。如果关系集合是<pet,(pet)turtle>,则当B使用“(pet)turtle”时,它否定“pet”。既然不是“pet”,何谈是“(pet)turtle”?这陷入了自我否定的尴尬。笔者认为,产生含义的集合应该是<(pet)turtle,dog,cat>。当说话人使用“(pet)turtle”时,他隐含否定使用“dogs”或“cats”。第二,表面上看,集合<(pet)turtle,dog,cat>产生的含义具有否定的特征,但是它是级差含义吗?级差含义的核心是“级差”,即构成级差的词项的语义含量有大小之分,不存在等量可能性,这是称之为级差含义的前提条件。第三,<(pet)turtle,dog,cat>是非蕴含关系集合,因为“(pet)turtle”,“dog”和“cat”的价值量是对等的,不存在级差5。因此,非蕴含关系集合产生的含义满足不了称之为级差含义的前提条件,或者说,以非蕴含关系构成的集合根本不可能产生级差含义6,而产生其它类型的含义。再如,假如A和B在北京,我们看下面一段对话。(2)A:请问这趟列车到广州吗?B:它开往哈尔滨。在例(2)中,B的含义是“这趟车不开往广州”。从说话人的方位来看,“广州”和“哈尔滨”构成非蕴含关系集合<广州,哈尔滨>。“广州”和“哈尔滨”的语义含量是等同的,不存在级差,因此“这趟车不开往广州”不是级差含义。认为非蕴含关系集合产生级差含义与其集合内部的词项间不存在级差是相互矛盾的。级差含义是语义的还是语用的?级差含义与语义学和语用学的界面之争分不开。Levinson认为级差含义既是语义的也是语用的,而Recanati、Bach和关联论学者认为级差含义纯属语用的。Bach(2007:29)认为承认语义学和语用学之间存在界面的观点是引入歧途的,级差含义完全是语用的。笔者更趋向Levinson的观点,认为级差含义既是语义的,也是语用的,因为所含中区分的规约含义、一般会话含义和特殊会话含义构成意义的连续体:规约含义完全依靠语词的规约特征推导,完全是语义的;一般会话含义是某些语词的使用不依靠语境带有的含义,既与语义内容相关,也与语用成分相联;特殊会话含义与话语的语义内容无关,依靠语境推导,完全是语用的(张延飞、张绍杰2009)。图1显示,级差含义作为典型的一般会话含义具有两面性特征,这导致语义学和语用学形成了一个连续体。语义学-语用学连续体让我们很难断定级差含义到底属于语用学,还是属于语义学。级差含义与话语的真值条件内容相关,这决定它包含语义的成分。同时,级差含义又不完全等同于真值条件内容,它是说话人的意向意义,这决定它也是语用的。级差含义是不是默认意义?Levinson的解释模式受到了以关联论为理论框架的实验语用学和词汇语用学的批评。它们试图证明级差含义不是默认意义,进而否定默认意义的存在。但是,他们的研究成果都围绕批判Levinson的观点,而忽略了其他的级差含义默认解释模式。Recanati和Bach赞同关联论学者,认为级差含义是语境依赖的。从这点来看,关联论学者通过批判Levinson一家的观点否定诸多默认解释模式的研究成果,似乎以偏概全,可信度值得怀疑。在这样情况下,我们完全可以接受级差含义是默认意义。第一,级差含义完全可以依赖某些语词的结构激发,比如含义“somebutnotall”完全可以依赖“some”这个词本身的结构激发出来。第二,“默认”指听话人能够自动地、无意识地识别默认意义(Recanati2010;Jaszczolt2011)。因此,默认意义是通过不同的语用过程对所言进行省时省力、自动扩充的意义。第三,我们把级差含义看作是默认意义,它就为交际双方的话语理解提供了捷径,听话人可以省时省力、自动地推导级差含义。级差含义作为默认意义符合信息加工中的“最低力原则”,这与关联论所奉行的最低之力原则相互一致。级差含义是否与语言系统有关?语言作为一个系统一直是语言学研究的热点(Sbisà2006)。笔者认为级差含义的推导离不开语言系统。首先,构成级差的语词必须满足词汇性质相同,而且属于一个语义场。级差是一个由不同的语义关系构成的语义系统,如图2。级差<all,most,many,some>和级差<5,4,3,2,1>是由不同语义关系构成的不同的语义系统。或者说,不同的词项组成级差的前提是它们都属于同一个语义系统。其次,语言是一个规约的符号系统,语言的使用依赖于语言的规约系统(Saussure1916)。语词符号同它所表示的意义,以约定俗成为宜;符号的任意性或规约性带来了霍恩级差的排列变化(徐盛桓1995)。或者说,级差内部词项间的语义关系已经规约化,它是一个规约的语义系统。在图2中,级差<all,most,many,some>的词项间的关系是规约的,即按照语义含量的大小排列,它们的顺序是all>most>many>some;而级差<5,4,3,2,1>的词项语义含量大小的顺序是5>4>3>2>1。基于上述两点,我们可以看出,级差作为一个语义系统,从系统和词项的关系来看,级差内部的词项属于同一个语义系统;从词项和词项间的关系来看,构成同一个级差的词项间的关系是蕴含关系。无论是说话人使用词项去表达级差含义,还是听话人推导级差含义,这都会受到语言规约系统的限制。最后,级差含义的推导依赖于语言规约。前面两点告诉我们,正是因为级差是一个规约的语义系统,说话人和听话人无法改变级差内部词项间的语义关系。规约保证了当说话人使用语义含量小的词项时,他隐含否定使用语义含量大的词项。规约存在于个体使用者的大脑中,听话人便可以依赖规约推导出级差含义。级差含义作为一种默认意义靠无争议的规约(conventionsofnoncontroversiality)推导(Atlas2005)。听话人完全可以不依赖格赖斯提出的合作原则,依靠语言的使用规约推导出级差含义。级差含义的推导离不开语言系统的规约性,也决定着它的两面性。级差含义是不是听话人推导的意义?语言学界对推论(inference)的解释主要体现为两大派:推论主义和反推论主义。就级差含义而言,Horn和Recanati站在反推论主义的立场,认为级差含义不是听话人推导的含义。而Levinson、Bach和关联论学者站在推论主义的立场,认为级差含义是听话人推导的意义。两派的差别在于:Levinson和Bach支持默认的推论,而关联论学者反对默认的推论。笔者倾向于Levinson和Bach的观点。首先,会话是理性的、合作的和有目的性的交际活动,它是互动的过程。因此,当说话人表达含义时,听话人就要推导其意向意义。虽然含义由说话人发出,但如果离开听话人的推导,它将毫无意义。其次,含义的推导过程有两种情况:费时费力和省时省力。既然级差含义看作是默认意义,听话人可根据语言使用的常规惯例自动地直接推导出级差含义。由于不需要依靠会话准则,听话人可以省略中间的推导步骤。从这点来看,级差含义的推导过程是省时省力的。最后,既然级差含义的推导依据语言使用的常规惯例,这种推导的过程完全不依赖语境,和语境无关。根据上述五点,笔者认为级差含义具有以下特征。第一,级差含义既是语义的,也是语用的。第二,级差含义是不依赖语境的默认意义,听话人可以省略中间推导步骤,直接得到级差含义。第三,听话人依赖语言使用的常规惯例自动地推导出级差含义。因此,级差含义是省时省力的、自动的、无意识的默认意义。6.级差含义的推导过程:依赖省时、经济、自动的语境,还是依赖关联原则?基于上述研究,笔者认为级差含义研究有以下三个发展趋势。第一,以心理认知实验为基础的实验语用学和基于语料库方法的词汇语用学是今后级差含义研究的主要方向。过去的级差含义研究缺乏有力的数据支撑,这使实验语用学和词汇语用学的长足发展成为可能,并成为今后级差含义研究所采纳的主要研究方法。比如,级差含义的推导过程是否依赖语境,是省时还是费时的,是自动的还是费力的?换言之,级差含义是依赖省时、省力、自动的语用过程推导出的默认意义,还是依赖关联原则推导出的显性含义?这些都是今后实验语用学和词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