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2023-2024学年 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一 免疫学的应用同步课件_第1页
【高中生物】2023-2024学年 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一 免疫学的应用同步课件_第2页
【高中生物】2023-2024学年 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一 免疫学的应用同步课件_第3页
【高中生物】2023-2024学年 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一 免疫学的应用同步课件_第4页
【高中生物】2023-2024学年 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一 免疫学的应用同步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节免疫学的应用目标素养1.运用结构与功能观,概述疫苗的作用及疫苗发挥作用的机理。2.能够向家人及他人宣传预防流感等传染病的知识,结合自身情况选择接种流感疫苗及其他疫苗。3.理解器官移植面临的问题,并认识到仅靠目前的医疗技术和科技发展水平,并不能解决供体器官的短缺问题,认同器官捐献。知识概览一、疫苗1.概念通常是用

灭活的或减毒

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2.作用原理接种疫苗后,人体内可产生相应的

抗体

,从而对特定传染病具有抵抗力。3.特点特异性和

记忆

性。4.应用机理人们根据

免疫反应

的规律来设计的,促进对机体有利的免疫反应,从而维护人体健康。5.实例(1)目前,预防传染病的疫苗有天花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和麻疹疫苗等。(2)人乳头瘤病毒疫苗可以预防由HPV引起的几种子宫颈癌,是世界上第一个预防癌症的疫苗。(3)我国首个DNA疫苗获得新兽药证书,用于预防某个亚型的禽流感。微思考1人体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后,一段时间内,当H1N1侵染机体时,机体不易患病,其主要原因是什么?提示: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后,机体产生了抗体和记忆B细胞。记忆B细胞受到H1N1刺激后,会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浆细胞,进而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使人体对H1N1具有抵抗力。微判断11.疫苗必须包含一个完整的病原体。(

)2.疫苗只能用于一种传染病的预防。(

)3.患免疫缺陷病的儿童,依然可以通过接种疫苗预防相关疾病。(

)×××微训练1

下列有关疫苗的叙述,错误的是(

)A.疫苗可有效预防自身免疫病B.可用灭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疫苗C.有些疫苗可通过口服方式给药D.疫苗可诱导机体产生特定的抗体答案:A解析:疫苗对自身免疫病无效,A项错误。疫苗通常用灭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B项正确。有些疫苗可通过口服给药,如脊髓灰质炎疫苗,C项正确。疫苗属于抗原,能诱导机体产生特定的抗体,D项正确。二、器官移植1.概念医学上用正常的器官置换

丧失功能的器官

,以重建其生理功能的技术。2.器官移植面临的问题:

供体器官短缺

和免疫排斥的问题。3.器官移植容易失败的原因进行器官移植手术后,免疫系统会把来自其他人的器官当作“非己”成分

进行攻击。4.器官移植的条件只要供者与受者的主要HLA有一半以上相同

,就可以进行器官移植。5.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大大提高了

器官移植

的成活率。微思考2白细胞为什么能够识别并攻击移植的外来器官?提示:白细胞能够识别移植器官的组织相容性抗原。微判断21.只有供者与受者的主要HLA完全相同,才可以进行器官移植。(

)2.器官移植存在的普遍问题包括免疫排斥和供体器官短缺等。(

)3.在进行器官移植时,使用免疫抑制剂可以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

)×√√微训练2医生给一个肾衰竭病人移植了一个健康的肾。尽管医生的手术做得很成功,但几周后,这个移植的肾仍然坏死了。这里所提到的移植的肾属于(

)A.病原体 B.吞噬体C.抗体 D.抗原答案:D一

免疫预防与免疫治疗问题探究《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自2019年12月1日起开始施行。疫苗和公众健康直接相关,涉及公共安全和国家安全,和一般药品相比具有特殊性。下表是某公司生产的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说明书(部分)。主要成分本品系用狂犬病毒固定毒株aGV,接种于Vero细胞(生物反应器微载体),培养后收获病毒液,经浓缩、灭活、纯化,加入适量的人血白蛋白、硫柳汞稀释分装而成注意事项(1)本疫苗不能进行血管内注射,禁止针头插入血管;(2)抗狂犬病血清(或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和本疫苗绝不能使用同一支注射器,也绝不能在同一部位注射;(3)禁止臀部注射;(4)疫苗接种时,忌饮酒、浓茶等刺激性食物及剧烈运动等;(5)疫苗有异物、瓶有裂纹或标签不清者,均不得使用;(6)本疫苗禁止冻结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公司生产的人用狂犬病疫苗是经过灭活处理制成的,灭活疫苗和减毒疫苗有哪些不同?提示:灭活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使其灭活,丧失毒力,但仍保留其免疫原性而制成的疫苗;减毒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在人工条件下使其丧失致病性,但仍保留其繁衍能力和免疫原性而制成的疫苗。(2)为什么注意事项中特别强调“抗狂犬病血清(或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和本疫苗绝不能使用同一支注射器,也绝不能在同一部位注射”?提示:抗狂犬病血清(或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属于抗体,该公司生产的人用狂犬病疫苗属于灭活的病原体,属于抗原,如果使用同一注射器或在同一部位注射,可能直接引起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失去效果。(3)患有免疫缺陷病的儿童,能否接种疫苗?尤其是减毒疫苗?提示:患有免疫缺陷病的儿童接种疫苗时应使用灭活疫苗,切忌接种各种减毒疫苗。灭活疫苗和减毒疫苗的差别在于灭活疫苗中的病毒不具有感染性,在体内不能增殖,已丧失或减弱致病性,但仍然保持免疫原性,接种后可以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达到保护作用。减毒疫苗可以在接种者的体内增殖,长时间和机体细胞发生作用,诱导产生较强的免疫力,然而患免疫缺陷病的儿童自身的免疫力不足,接种减毒疫苗后不但没有免疫作用,反而会感染病毒导致严重后果。归纳总结1.免疫预防与免疫治疗的比较比较项目免疫预防免疫治疗概念通过接种疫苗,诱发机体产生免疫反应通过接种针对某种病原体的抗体而获得免疫力目的被病原体感染前的预防被病原体感染后的治疗或紧急预防比较项目免疫预防免疫治疗方法把疫苗接种到人体内,使人产生对传染病的抵抗能力,增强人的免疫力;初次接种引发初次免疫反应,两次或多次接种可使机体产生更多的记忆细胞在人体受病原体感染后,通过输入抗体、胸腺素、细胞因子等调整人的免疫功能,使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增强,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比较项目免疫预防免疫治疗注射的物质疫苗抗体、细胞因子和血清等实例①新生儿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注射卡介苗等②各年龄段健康人群注射乙型肝炎疫苗①向甲型H1N1患者体内输入康复者的血清(其内有相应抗体)②向被狂犬咬伤的人体内输入狂犬病毒抗体2.区分自然免疫和人工免疫(1)自然免疫:在自然状态下病原体感染而使机体获得的针对相应病原体的免疫能力。如人体感染天花病毒后不再患天花。(2)人工免疫:由人工注射相应抗原或抗体而获得的免疫能力,即预防接种获得的免疫力。如人工注射天花疫苗可预防天花。3.使人体获得免疫力的方法曲线解读(1)方法①表示免疫治疗,是给患者注射抗体,以消灭抗原,如当某人患甲型肝炎时,由于已经感染病原体,此时最好采用方法①。(2)方法②表示免疫预防,是在患病前给个体注射疫苗,使机体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这种方法要比直接注射抗体获得的免疫力更持久。典例剖析【例1】

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需在一定时期内间隔注射三次,其目的是(

)A.使机体积累更多数量的疫苗B.使机体产生更多种类的淋巴细胞C.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抗体和记忆细胞D.使机体产生更强的非特异性免疫答案:C解析:接种乙型肝炎疫苗之所以要在一定时期内间隔注射三次,目的就是激发机体的二次免疫反应,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抗体和记忆细胞。学以致用1.下图是一正常人接种疫苗后体内抗体产生的反应记录。下列有关疫苗接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接种不同的疫苗,具有使抗体甲产量增加的作用,使免疫反应加强B.疫苗接种追加第二剂,短时间内即可产生大量抗体C.疫苗接种追加第二剂后,非特异性免疫发挥功能,使体内产生大量抗体D.疫苗接种追加第二剂后,第一剂残留的具有专一性的抗体大量增生答案:B解析:接种不同的疫苗,只会产生不同种类的抗体和记忆细胞,不会使抗体甲产量增加,A项错误。产生抗体的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C项错误。同种疫苗再次接种后,再次免疫产生的抗体大量增加,D项错误。二

器官移植及免疫学的其他应用问题探究目前,我国有尿毒症患者数百万人,治疗尿毒症的有效手段是肾移植。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进行肾移植前,为什么都要先进行配型,检查供体和受体之间的组织相容性呢?提示:若配型不合适,移植的肾会被免疫系统当作抗原进行攻击。(2)若移植的肾由于免疫排斥而死亡,在此过程中哪种免疫细胞起主要作用?提示:细胞毒性T细胞。(3)在进行器官移植时,如何减轻或消除免疫排斥反应,提高器官成活率?提示:尽量让HLA配型一致;服用免疫抑制药物;利用自体干细胞培养出来的器官进行移植。归纳总结1.器官移植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办法(1)免疫排斥问题:使用免疫抑制剂。(2)供体器官短缺问题:加大自愿捐献器官的宣传力度;利用自体干细胞培养组织、器官。2.免疫诊断(1)概念:应用免疫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诊断各种疾病和测定免疫状态。(2)方法:免疫诊断包括放射免疫、酶联免疫、化学发光等。酶联免疫试剂具有成本低、可大规模操作等特点;而化学发光试剂具有灵敏、快速、稳定、选择性强、重现性好、易于操作、方法灵活多样的优点。典例剖析【例2】

甲型肝炎病毒的抗体在机体内可维持5年左右。下列对甲型肝炎免疫检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某人甲型肝炎抗体检测为阳性,则此人为甲型肝炎患者B.某人甲型肝炎抗体检测为阳性,抗原检测为阴性,则此人已痊愈但仍携带甲型肝炎病毒C.某人甲型肝炎抗原检测为阴性,则此人未接触过甲型肝炎病毒,且抗体检测必为阴性D.某人甲型肝炎抗体检测为阴性,则此人不可能患有甲型肝炎答案:D解析:某人甲型肝炎抗体检测为阳性,则推测此人接种过甲型肝炎疫苗,或曾经感染过甲型肝炎病毒,但不一定是甲型肝炎患者,A项错误。某人甲型肝炎抗体检测为阳性,抗原检测为阴性,则说明其不携带甲型肝炎病毒,B项错误。某人甲型肝炎抗原检测为阴性,则说明其不携带甲型肝炎病毒,不能说明其未接触过甲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也未必为阴性,C项错误。某人甲型肝炎抗体检测为阴性,则此人没有感染甲型肝炎病毒,D项正确。学以致用2.注射疫苗、抗体可以预防和治疗慢性疾病,而应用免疫抑制剂及免疫增强剂可以控制机体的免疫状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接种疫苗的目的是使机体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B.利用免疫增强剂可增强体液免疫对癌变细胞的清除功能C.免疫抑制剂能使辅助性T细胞的增殖受阻,有利于器官移植D.免疫排斥和供体器官短缺是器官移植普遍存在的问题B解析:接种疫苗的目的是使机体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A项正确。利用免疫增强剂可增强细胞免疫对癌变细胞的清除功能,B项错误。器官移植存在免疫排斥反应,而免疫抑制剂能使辅助性T细胞的增殖受阻,有利于器官移植,C项正确。免疫排斥和供体器官短缺是器官移植普遍存在的问题,D项正确。1.我国科研工作者研发了针对乙型肝炎患者的“三明治”疗法,即先注射“强效抗体(G12)”,再注射疫苗以激活宿主的体液免疫反应。保证“三明治”疗法后“终身”免疫机制的是(

)A.外源抗体G12

B.内源抗体C.记忆B细胞

D.T细胞答案:C解析:记忆B细胞可以长时间具有记忆功能,甚至使机体“终身”免疫。2.有一种“生物活性绷带”的原理是先采集一些细胞标本,再让其在特殊膜片上增殖,5~7天后,将膜片敷到患者伤口上,膜片会将细胞逐渐“释放”到伤口处,并促进新生皮肤层生长,达到愈合伤口的目的。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膜片“释放”的细胞能与患者自身皮肤愈合,与两者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B.种植在膜片上的细胞样本最好选择患者本人的干细胞C.若采用异体皮肤移植会导致排斥反应,主要是因为抗体对移植的皮肤细胞有杀伤作用D.人的皮肤烧伤后易引起感染,主要是由非特异性免疫机能受损所致答案:C解析:膜片“释放”的细胞能与患者自身皮肤愈合,与两者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的识别功能有关,A项正确。种植在膜片上的细胞样本最好选择患者本人的干细胞,这样不会发生免疫排斥反应,B项正确。若采用异体皮肤移植会导致免疫排斥反应,主要是因为细胞毒性T细胞对移植的皮肤细胞有杀伤作用,C项错误。皮肤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因此人的皮肤烧伤后易引起感染,主要是由非特异性免疫机能受损所致,D项正确。3.下图中的曲线显示了两种使人体获得免疫力的方法。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某人被患狂犬病的狗咬伤时采用方法②进行免疫比较好B.采用方法①可以使人获得比方法②更持久的免疫力C.采用方法②使人体获得抗体的过程属于细胞免疫D.医学上一般采用方法②进行免疫预防答案:D解析:人被患狂犬病的狗咬伤后,需要抗体尽快与抗原结合,而采用方法②进行免疫需要较长的时间,故用方法①较好;方法②是通过注射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会获得比方法①更持久的免疫力;产生抗体的过程属于体液免疫。4.禽流感病毒易在鸟类中暴发,人类也可能感染。经研究,可将禽流感病毒分为16个H亚型(H1~H16)和9个N亚型(N1~N9)。请回答下列问题。(1)禽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内环境后,

细胞产生抗体,当其侵入细胞后,需通过

免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