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学教案_第1页
高中生物学教案_第2页
高中生物学教案_第3页
高中生物学教案_第4页
高中生物学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高中生物学教案第一篇:高中生物学教案高中生物学教案作者:吕梁学院生命科学系生物科学专业李娟平授课内容: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授课班级:5、6班教师:李娟平授课日期:20XX年5月教材:高中生物必修一一、学习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达到以下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细胞代谢的概念;掌握酶的作用和本质;理解酶的特性。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观察、分析的思维能力。3、情感目标:形成严谨的实验科学态度。二、二、教学重点:酶的作用、本质。三、三、教学难点: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原理;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四、五、四、教学指导本节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密切,许多实例都来源于生活甚至我们自身。为了实现以上的学习目标,同学们应该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从生活中寻找例子,并尝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探究式的学习最后掌握本节的学习内容,达到本节知识与生活实例的融会贯通。六、五、教学过程1、导入: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78上的“问题探讨”,并对提出的三个讨论问题加以讨论,得出初步结论。2、新授:1)酶的作用和本质:A.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这些化学反应统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B.实验原理:新鲜肝脏研磨液含有过氧化氢酶,三价铁离子是一种无机催化剂,它们都可以催化_______________分解成_______和_______。目的: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分解的快慢,了解酶与普通催化剂的催化效率的差别。材料选择:新鲜肝脏研磨液,质量分数为3.5%的FeCl3溶液,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卫生香,火柴,试管,试管架,滴管,大烧杯,温度计。思考:(1)为什么要用到温度计和卫生香?(2)能否用火柴或酒精灯替代卫生香?方法步骤:试管号过氧化氢溶液实验处理过氧化氢分解速度(气泡多少)点燃的卫生香检测结果分析2ml无__________无助燃性__________22ml90°C水浴加热__________有助燃性__________2ml滴加3.5%的FeCl3溶液__________助燃性较强__________42ml滴加20XX肝脏研磨液2滴__________助燃性最强__________思考:(1)在细胞内是否也能通过加热来提高反应速率?(2)3号和4号试管没有经过加热也产生了大量气泡,这说明了什么?(3)3号与4号试管相比哪支试管中的反应速率快?这说明了什么?C.活化能:分子从__________转变为容易方式化学反应的__________所需要的能量称为活化能。D.酶的作用: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__________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E.酶的概念: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F.酶的本质:有机物(大多数是__________,少数是__________)。2)酶的特性:A.酶的特性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影响酶的反应速率的因素:(1)温度:在一定范围内,酶的催化效率随着温度的上升而_______。使酶的活性最强、催化效率最高的温度称为_____________。(2)pH值(酸碱度):不同的酶其催化作用的最适pH是__________。偏酸偏碱会使蛋白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酶自身浓度:酶的自身浓度对反应速率____________________。(4)底物浓度:在一定范围内,酶的催化效率随着底物浓度的上升而_________,但超过该范围后,酶的催化效率将_________________。六、达标练习(当堂完成)1、能够促使唾液淀粉酶水解的酶是()A.淀粉酶B.蛋白酶C.脂肪酶D.麦芽糖酶2、在植物细胞工程中常常需要去掉细胞壁,在不损伤植物细胞内部结构的情况下,下列哪种物质可用于去除细胞壁?()A.蛋白酶B.纤维素酶C.盐酸D.淀粉酶3、在人体和高等植物体内,pH由4上升到10的过程中,酶的催化效率将()A.先升后降B.不断上升C.不断下降D.先降后升4、(20XX年晋城高二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酶洗衣粉就是将酶直接加到洗衣粉中B.目前常用的酶制剂有四类: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蔗糖酶C.温度、酸碱度和表面活性剂都会影响酶的活性D.普通洗衣粉只是缺少酶,不会污染环境5、酶的本质是____________,其中大多数是_______________,少数是_______________。第二篇:高中生物学入门高中生物学入门芦雪英一、关于生物学生物学是研究生物各个层次的种类、结构、功能、行为、发育和起源进化以及生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的科学。人也是生物的一种,也是生物学的研究对象。生物学作为一门基础科学,传统上一直是农业和医学的基础,涉及种植、畜牧、养殖、医疗、制药、卫生等等。随着生物学理论与方法的不断进步,它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大。现在,生物学的影响已经扩展到食品、化工、环境保护、能源、冶金等方面。如果考虑仿生学的因素,它还影响到了机械、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等等诸多领域的发展。二、生物学科对社会的发展、人类进步的作用⒈达尔文的进化论是人类思维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它动摇了当时社会体系和宗教信仰的基础,否定了上帝创造人。⒉,施来登(1838年)和施旺(1839)细胞学说的产生对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特别是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等重要学科分支的产生起到了奠基作用,有力地推动了生物学的发展,使生物学的研究进入了细胞学的水平。⒊1953年2月28日,沃森和克里克建立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DNA双螺旋模型的提出为现代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20XX生物学最伟大的发现。随后在生命科学领域特别是在分子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以及生物工程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蛋白质工程等研究领域产生了很多重大的成果和突破。例如生物制药、动植物组织培养、转基因生物、动植物克隆、基因芯片、新品种培育等等,形成了巨大的生产力和创造力,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⒋1998年11月,汤姆生和约翰.霍普金斯用不同的方法获得了具有无限增殖和全能分化潜力的人胚胎干细胞。,这为许多人类难治性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心脏病、糖尿病、帕金森病等的细胞替代治疗带来了希望。⒌1997年2月,绵羊“多利”诞生,这意味着人类可以利用动物身上的一个体细胞,产生出与这个动物完全相同的生命体,打破了千古不变的自然规律。但是克隆技术就如同原子能技术一样,是一把既能造福人类,也可祸害无穷的“双刃剑”。三、我国生物学家对世界的贡献⒈克隆先驱―童第周:童第周主持撰写的论文《鲤鱼细胞核和鲫鱼细胞质配合而成的核质杂种鱼》,以中英文发表在1980年第4期出版的《中国科学》上。这是世界上报道的第一例发育成熟的异种间的胚胎细胞克隆动物。⒉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袁隆平院士对中国农业乃至整个中国人民生活的影响巨大而久远。从一般杂交稻的研究成功到超级杂交稻一期、二期再到三期,他将我国水稻的产量从平均亩产300公斤左右先后提高到500公斤、700公斤、800公斤。为解决粮食危机作出了重大贡献.⒊生化界泰斗―邹承鲁:1965年邹承鲁等科学家完成了牛结晶胰岛素的合成,这是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多肽类生物活性物质。四、初高中知识的链接、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观察细胞的结构;第三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第四章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病毒链接必修一章走近细胞、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观察细胞的结构;第二章细胞的生活链接必修一第三1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3、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缔造者链接必修一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4、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二章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第三节基因的显性和隐性链接必修二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二章第二节基因在染色体上.5、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二章第四节人的性别遗传链接必修二第二章第三节伴性遗传6、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二章第五节生物的变异链接必修二第五章基因突变和其他变异7、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三章生物的进化链接必修二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链接必修三第一节细胞生活的环境、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六章生命活动的调节链接必修三我第二章第一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第二节通过激素的调节、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链接必修三第二章第四节免疫调节、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三节开花和结果链接必修三第三章第二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中无籽果实的形成原理、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园第三单元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三章第一节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第五章第一节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链接必修三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在稳定性、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章认识生物的多样性第三章保护生物的多样性链接必修三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五、学习高中生物的基本方法⒈掌握规律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生物有自身的规律,如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生物与环境相协调等。掌握这些规律将有助于生物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如线粒体学习就应紧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规律:有双层膜,内膜向内折迭形成嵴,扩大了膜面积,有利于有氧呼吸酶在其上有规律地排布;因而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这样较易理解并记住其结构与功能。⒉观察比较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感知。生物学是实验科学,观察是获得生物知识的重要环节。如观察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生长发育等等,有效地发挥观察在生物学学习中的作用。而我们生物学的原理、规律都是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得来的。比较是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如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等等。比较时注意对比较对象全面了解,然后确定比较项目,并做到简明扼要,如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这两类生理过程,可从场所、条件、过程、结果、意义等进行全面了解。通过比较有利于理解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实质。中学生物概念多,易混难记,比较是有效的方法之一。⒊综合归纳综合归纳要做到“三抓”。一抓顺序、二抓联系、三抓特点。抓顺序就是要将各知识点按照本身的逻辑关系将其串联,如高中遗传的物质基础知识可按中心法则这一主线串联。抓联系,抓各知识点间的联系:如杂交育种与基因重组、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等。抓特点,就是要抓重点抓主流。综合归纳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不是大杂烩,应该将次要的东西简化甚至取消。⒋学会构建生物模型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的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描述,模型分为:物理模型:通过图片或自制模型实物模型能更直观地反应物体的结构,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如:细胞、细胞膜、细胞核、细胞器、DNA的结构。构建动态的物理模型能化解知识难点,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如:构建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变化、血糖的调节。概念模型通过分析大量的具体形象,分类并揭示其共同本质,将其本质凝结在概念中,把各类对象的关系用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来表述,用文字和符号突出表达对象的主要特征和联系。例如:用光合作用图解描述光合作用的主要反应过程,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等。数学模型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对研究对象的生命本质和运动规律进行具体的分析、综合,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如,数学方程式、关系式、曲线图和n表格等来表达,从而依据现象作出判断和预测。例如:细菌繁殖N代以后的数量Nn=2,孟德尔的杂交实验“高茎:矮茎=3:1”,酶活性受温度影响示意图等。⒌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分析问题用假说—演绎法解遗传探究题可使难题化简、用类比推理法分析问题,可做到举一反三.⒍、还需掌握好的记忆方法简化记忆法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记忆。例如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基本元素,四种基本单位,每种单位有三种基本物质,很多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苷酸链,成为一种规则的双螺旋结构。2联想记忆法即根据教材内容,巧妙地利用联想帮助记忆。即根据教材内容,巧妙地利用联想帮助记忆。例如记血浆的成分,可以和厨房里的食品联系起来,记住水、蛋、糖、盐就可以了(水即水,蛋是蛋白质,糖指葡萄糖,盐代表无机盐)。这样就记住了,而且不容易遗忘。3对比记忆法在生物学学习中,有很多相近的名词易混淆、难记忆。对于这样的内容,可以运用对比法记忆。对比法即将有关的名词单独列出,然后从范围、内涵、外延乃至文字等方面进行比较,存同求异,找出不同点。这样反差明显,容易记忆。例如同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等等。4衍射记忆法此法是以某一重要的知识点为核心,通过思维的发散过程,把与之有关的其他知识尽可能多地建立起联系。这种方法多用于章节知识的总结或复习,也可用于将分散在各章节中的相关知识联系在一起。例如,以细胞为核心,要衍射出细胞的概念、细胞的发展、细胞的学说、细胞的种类、细胞的成分、细胞的结构、细胞的功能、细胞的分裂等知识。⒎、最后要形成良好的学习常规。建立良好的学习常规,是学好生物学知识的重要保证,我们所说的学习常规,是指我们学习过程中必须注意的几个步骤,包括预习、听讲、复习和作业,总结等步骤。①预习:预习是在老师讲课前,先浏览一遍讲课内容,在浏览时,应用笔将自己认为是重点的内容划出来,将自己看不懂的内容标出来,将浏览后产生的问题记下来,有能力、有条件的还可以自己做出预习笔记。②听讲听什么?课堂上要做到“三听”,即听思路、听联系、听重点和难点。怎么听?首先,是前面提到的预习步骤要认真落实,使听讲能有的放矢。第二,听讲时要开动思维机器,通过听、看、写等方面,随着老师讲课要多思考,特别是围绕上面提到的“三听”来思考问题,在头脑中多问几个为什么。思考的问题,如果老师在讲课中已经讲到了,说明问题基本解决了,如果老师在讲课中没有讲到,则应该向老师提出。第三,多提问题。无论是课上想到的问题,还是课下遇到的问题,都应及时向老师提出,要有“刨根问底”的劲头儿。课上没时间问,就课下问,最终要把自己的问题解决。第四,认真记好笔记。做到“三记三不记”即重点问题、疑难之处,书上没有的记;次要问题、易懂之点、书上有的不记。③复习和作业课下应该及时将当天老师所讲的知识复习一遍,这可以加强记忆,克服遗忘。每天的复习一定要避免机械的重复,而应抓住老师讲课的重点、知识的联系和老师讲课的思路,将老师讲课内容按照自己的理解,用语言表述一番。通过复习,加强了记忆,然后再来做作业,可以大大提高作业的效率,作业的困难、疑问、多可迎刃而解,而且通过作业又可进一步运用所学的知识,加深知识的理解和掌握。④总结总结是指在学习完某一章知识,对此章知识进行整理、重组,总结出该章知识的联系、知识的系统或知识的结构,以便我们能从知识的整体上把握知识,从而加深理解知识和灵活掌握知识。总结的方法一般可用构建知识网络的方法和纲要法。第三篇:生物学教案小学六年级下册关于小池塘大世界的生物学教案试讲人:刘伟小池塘大世界引入新课,讨论什么是生态系统。为了进一步了解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请学生看教材P.151[看一看,想一想],根据教材的要求,考虑以下几个问题并进行讨论。(1)这些生物各有什么特点?(2)这些生物之间是否有关系?(3)在这个环境中,生物要生存,还需要哪些条件?(4)在小麦成熟时,为了防止鸟吃小麦的种子,对这些田地加网,会出现什么新的问题?小结:从讨论的结果可以看到,一个环境中有各种生物。各种生物之间有着一定的关系。一些生物在自然界中是相互制约的。除此之外,生物要生存下去,环境中还要满足生物所需要的各种非生物因素。所以,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生态系统的概念:我们将在一定地域中,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整体,称为生态系统。根据地域不同,生态系统可以分为各种类型,如草原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等等。1.关于“生态系统的组成”:讨论:(1)各小组介绍本小组在校园观察时看到的生物。教师可以将学生看到的生物根据其营养方式写在黑板上。(2)校园中这些生物的营养方式是否相同?若不同,说明各类生物的特点。(3)以校园为一定的地域,在校园这个生态系统中,各类生物发挥的作用是否相同?若不同,各类生物各具有什么作用?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在生态系统中被称为生产者。各类动物不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只能吃现成的,因此称为消费者。细菌、真菌能把动物、植物的遗体分解成无机物,所以叫做分解者。讨论中,学生可能会提到蚯蚓这种动物,蚯蚓是属于消费者还是分解者,理由是什么。(4)有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等生物,是不是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缺少什么因素?(5)分析教材P.152图V-15“湖泊生态系统”、P.153图V-17“森林生态系统”有哪些成分组成。小学六年级下册关于小池塘大世界的生物学教案试讲人:刘伟生态系统中各种成分可以用P.153图V-16表示。小结:生态系统的成分应该包括2.“食物链与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存在着吃与被吃的关系,请学生将P.151图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用箭头表示出来。如:植物→昆虫→食虫鸟→鹰植物→吃草籽的鸟→鹰植物→兔→鹰小结: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这种关系,叫做“食物链”。一个生态系统中,有许多条食物链,这些食物链之间往往相互关联,形成网状联系,称为“食物网”。如P.153图V-17森林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提问:人类在生态系统中也占有一定位置。根据我们知道的人类的生物学特点,人类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是什么角色?3.关于“生态平衡”内容的教学:教师可以利用以上的食物链中几种生物的数量的变化来介绍生态平衡的概念。如食物链:植物→昆虫→食虫鸟→鹰,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几个问题:(1)这条食物链中的各种生物的相对数量关系如何?为什么?从总体的量上看,植物多于草食动物,草食动物多于肉食动物。(2)如果有人大量捕杀鹰,食物链中的其它生物的数量会发生什么变化?若大量捕杀食虫鸟,食物链中的其它生物的数量会不会发生变化?为什么?(3)这几种生物是什么关系?(4)P.153图V-17森林生态系统中,狐和蛇大量迁出,会不会影响该生态系统中其它生物的数量?为什么?小结:生态平衡的概念:在生态系统发展的过程中,各种生物的数量是在不断变化的。生物的生与死,迁入与迁出都会影响生物数量的变化。但是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的阶段,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称为生态平衡。读书P.154~155,讨论:(1)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2)这种平衡关系会不会被破坏?结合录像说明生态平衡被破坏后对环境的影响,特别是人类在生活与生产过程中造成的小学六年级下册关于小池塘大世界的生物学教案试讲人:刘伟生态平衡的破坏。一旦生态平衡被破坏,即生物之间的相对稳定的关系被破坏,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关系被破坏,就会带来不良后果,生活在该生态系统的各种生物以及人类自己将失去赖以生存的环境。提问:人类在与自然界的交往中应该注意些什么呢?4.本课小结:生态系统是生物生存的基本环境,生态系统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以及各种非生物因素组成。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整体,其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关系即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人类也是其中的一个成员。人类的各种活动必须尊重生态系统这一规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