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悼亡诗的抒情模式_第1页
唐代悼亡诗的抒情模式_第2页
唐代悼亡诗的抒情模式_第3页
唐代悼亡诗的抒情模式_第4页
唐代悼亡诗的抒情模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TOC\o"1-5"\h\z摘要 2关键词 2Abstract 2Keyword 2\o"CurrentDocument"一、 抒情主客体 3\o"CurrentDocument"二、 抒情主题 4\o"CurrentDocument"三、 抒情方式 5\o"CurrentDocument"(一) 景物抒情 5\o"CurrentDocument"1.借景抒情 5\o"CurrentDocument"触景生情 6\o"CurrentDocument"咏物抒情 7\o"CurrentDocument"(二) 今昔对比 7\o"CurrentDocument"(三) 用典抒情 8\o"CurrentDocument"(四) 写梦抒情 8\o"CurrentDocument"(五) 写泪抒情 9\o"CurrentDocument"注释 10\o"CurrentDocument"参考文献 10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本科毕皈诚信声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唐宋悼亡诗的抒情模式摘要:本文主要论述唐宋悼亡诗的发展概况,具体探析其抒情模式的内涵:丈夫和亡妻分别为抒情主客体;“抚存悼亡,感今怀昔”是其抒情主题;其抒情方式有景物抒情,今昔对比,用典抒情,写梦抒情和写泪抒情等。关键词:唐宋;悼亡诗;抒情模式LyricPatternsoftheElegiacPoetryinTangandSongDynastiesAbstract:ThispapermainlydiscussesdevelopmentsituationsoftheelegiacpoetryinTangandSongDynasties,andconductsin-depthanalysisofconnotationoflyricpatternsofthepoetry--ahusbandisthelyricalsubjectandadeceasedwifeisthelyricalobject;"tomournforthedeceasedwifeandcomfortthelivingthroughrecallingthepastdaysandexpressingthefeelingoflifenowadays"isthelyricaltheme;andmainlyricalstylesarelistedasfollows:takingadvantageofasceneoranobject,comparingthepresentwiththepast,makinguseofallusions,describingadreamandwritingtearstoexpressemotions.Keyword:TangandSong;theelegiacpoetry;thelyricpattern悼亡诗是伴随着人类情感和民俗文化的发展而产生并发展起来的祭悼文学的一个分支,也是一种特殊的古代诗歌类型。它以抒发悼亡之情为中心,是一种典型的抒情性作品,同时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和情感价值。悼亡诗古已有之,潘岳之后正式成为专指悼念亡妻的诗作的专有名词。悼亡诗以潘岳悼亡诗为范式因袭演进,唐宋时期到达第一个发展高峰。唐宋时期可谓是悼亡诗发展史上的成熟时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承上启下的过渡时期。唐宋悼亡诗一方面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初步成形并获得初具规模的发展的悼亡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继承了前代发展成果,另一方面又为明清时期悼亡诗的发展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唐宋时期的的悼亡诗不管在主题,还是表现方法上都已经相当成熟,取得了比较大的成就。唐代出现了韦应物、元稹、李商隐、韦庄等悼亡大家,元稹《三遣悲怀》至今脍炙人口。作为“一代之文学”[1]的唐诗在中国文学史上有极高的地位,唐一代的悼亡诗也蔚为大观。悼亡诗的数量大大增多,名作纷呈,如杜审言、李白、韦应物、孟郊、元稹、李商隐、赵嘏等都或多或少有悼亡诗名作。就悼亡诗数量分布而言,唐代悼亡诗多集中于中晚唐时期,初盛唐诗作中悼亡诗寥寥无几。宋代悼亡诗亦成绩斐然,梅尧臣、苏轼、张耒、王十朋、陆游、戴复古、刘克庄、吴文英等都有悼亡名作传世。而且,宋代,词为其“一代之文学”,悼亡诗发展到宋代自然也出现了悼亡词,苏东坡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贺铸的《B^天-半死桐》更是传唱千古而不衰。而词,其实是诗的一种特别的形式,故而将悼亡词归入悼亡诗中进行研究也是差强人意的。事实上,悼亡诗词的抒情模式确实在很大部分上是重合的。所以,后文就将悼亡词纳入悼亡诗中,不再做特别区分。从以上叙述可知,唐宋悼亡诗在整个悼亡诗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也很有值得进一步研究的社会意义和文学意义。历来学者对于唐宋悼亡诗在社会学,历史发展脉络和单人单篇等方向上也的确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并取得了较丰硕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多多少少会涉及到唐宋悼亡诗的抒情模式,但是很欠缺专门的深入研究。然而,如上所述悼亡诗是一种典型的抒情性诗歌类型,所以从抒情角度研究悼亡诗又是非常有必要的,研究悼亡诗的抒情模式可谓是研究悼亡诗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笔者选择唐宋悼亡诗的抒情模式问题,试图做一些具体的探析。然而,何谓“抒情模式”,至今都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大多数学者将它当成抒情方式的别称使用。本人细究之,认为抒情模式与抒情方式既有重合的部分也有不一样的地方。从宏观角度来说,抒情应该包含抒情主体,抒情对象,抒情主题,抒情方式等内容。抒情模式就是指成为模式的抒情内涵,即已然成为模式的抒情主体,抒情对象,抒情主题,抒情方式等抒情内涵。抒情模式和抒情方式相重合的部分就是成为模式的抒情方式。所以,分析唐宋悼亡诗的抒情模式,即是分析唐宋悼亡诗那些成为模式的抒情主体,抒情对象,抒情主题,抒情方式等。接下来,笔者将从这几个方面逐一进行论述。一、抒情主客体悼亡诗自潘岳之后成为特指丈夫悼念妻子的诗作,如此抒情主体自是“丈夫”,而抒情对象就是已故的“妻子”。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妻子悼念亡故的丈夫的诗作却是寥寥可数,这是悼亡诗成为“夫悼妻”专称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明显反映出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男女地位的不平等。在一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社会,女诗人已经是屈指可数了,女子的悼亡诗也就不会多了。悼亡诗中妻子的形象几乎都是很美好的,善良贤惠是她们共同的特点。古时,丈夫在外人面前称自己的妻子为“荆妻”,这是一种谦称,同时也说明封建社会的妻子一般是要照顾丈夫的起居生活,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与未曾谋面的人结为夫妻,婚后又要以夫为天,遵从三从四德,并且又是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古训下成长起来的妻子。婚后丈夫子女就是她们生活与生命的重心,她们对丈夫多是惟命是从,百依百顺。用心并尽心照顾丈夫子女是她们唯一的人生任务。这样的妻子在丈夫的心中怎能不美好?再者,悼亡是比较庄重严肃的事情,古有“死者为大”的说法。悼亡诗作为悼亡作品的一种类型,自是和其他悼亡文体一样,总要“歌功颂德”一番。人已亡去,人们总会宽容地总结其一生,如其人生历程及其成败得失,更多的是将其不好的一面尽量淡化或是直接抹去,而详其美善的一面。所以就算妻子有一些不是很好的一面,只要不是很过份,当妻子已逝,丈夫记忆中更多的是妻子美好的一面。又因为封建社会中女主内男主外,所以丈夫对妻子的记忆多是日常起居中的妻子形象。因此悼亡诗中的悼亡对象大多数是勤于家务、美好贤惠的妻子形象。贺铸著名悼亡词《鹧鸪天•半死桐》“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之句中的“挑灯夜补衣”,再现了亡妻日夜辛劳,甘于过清苦生活的场面,由此可见妻子赵氏在贺铸记忆中最深的印象是她夜里挑灯缝补衣物的画面。元稹的《遣悲怀》三首其一中的妻子形象可以说是典型的贤妻。这首诗是元稹为悼念亡妻韦丛而作。韦丛是太子少保韦夏卿的小女,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和元稹结婚,当时她二十岁,元稹二十五岁。婚后生活比较贫困,但韦丛很贤惠,毫无怨言,夫妻感情很好。过了七年,元稹任监察御史时,韦丛就病死了,年仅二十七岁。元稹悲痛万分,写了不少悼亡诗,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遣悲怀三首》。首两句“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指出了韦氏身份的高贵和婚后生活的艰辛,诗人的愧疚之情也溢于言表。中间四句“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用具体事例说明了夫妻二人生活的贫困,同时塑造出了一位吃苦耐劳、守苦安贫、体贴和心疼丈夫的贤妻形象。妻子搜寻自己的衣物,卖掉自己的金钗,来为丈夫添衣买酒。妻子拿野菜当饭,靠古槐落叶添薪,但她对这样的苦日子,不仅毫无怨言,反而苦中有乐,从中体味出甜来。妻子如此体贴贤惠,对自己如此真心实意,何人得之不幸,失之不痛呢?难怪元稹结句有“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妻已亡去,自己除了设斋祭奠还能为妻子做些什么呢?悲痛无奈之情已然溢于行间,第三首的“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更进一步表达了自己对妻子的怀念之情。二、抒情主题悼亡诗的主题,顾名思义就是悼念亡人,抒发对亡妻的怀念之情以及抒写失去妻子后的痛苦伤心,所谓“抚存悼亡,感今怀昔”⑵,以此来表现妻子的美好以及自己对妻子的深情。另外,也有少数诗作流露出对妻子的悔恨之情。如陆游著名的《沈园》诗二首,其虽是忆旧,实系悼亡,而且悔恨之情、遗憾之意溢于言表。不得不指出的是,悼亡诗中丈夫所抒发的悼亡之情其实具有很强的伦理色彩,颇受社会道德方面的影响和限制,以致悼亡诗的写作平台颇有些诗人表现自己深情痴情的秀场的意味。封建社会几乎都是包办婚姻,夫妻双方结发之前很可能都没有见过面,这样以来夫妻之间的感情中爱情的成分就不会很多,伦理亲情成分可能更重,以至于悼亡诗中的情感的伦理色彩浓厚,妻子对丈夫来说更多的是照顾自己日常起居的那个人。在悼亡诗中常看到:夫妻间的相亲相爱多表现为两人患难与共及在饮食起居、生命安危上的照看,而较少对志趣、个性、心理的探讨与理解。即如元稹那篇悼亡名作《遣悲怀》中,妻子韦丛亦以一个操劳家务、坚忍勤劳的形象出现。诗人深情追忆的是妻子生前对自己物质生活上的照顾,难脱自然生存的渴求与顾念。韦应物《往富平伤怀》中,也透露着对妻子在世时照顾自己的留恋:“出门无所忧,返室亦熙熙。今者掩筠扉,但闻堂稚悲。”再者,悼亡诗的主题除了悼念亡妻之外,还有自悼,即在沉痛的悼亡情中织入时世身世之慨。面对死亡,诗人难免会想到人生苦短无常,难免想起一些不如意的事情或是自己不如意的处境而自悼自伤。李商隐是悼亡亦自悼的代表诗人。李商隐夫妻伉俪情深,妻子却先他而去;诗人才高志大,却命运多舛。诗人一生的悲惨遭遇与他的婚姻家庭密切相关,这就使得他在悼念自己妻子的时候,必然溶入对时世身世和人生感慨。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诗人是在悼妻,也是在悼已;在悼念与自己恩爱情深的妻子,更是悼念自己怀才不遇的一生。他的悼亡诗读之令人扼腕叹息。其诗《房中曲》中的“今日涧底松,明日山头蘖”之句,一笔写尽了历史长河中身贱受抑的才俊之士的悲情呼号。《正月崇让宅》中的“先知风起月含晕,尚自露寒花未开”之句,悄无声息地传达了诗人一生穷厄困顿、沧落艰虞的悲凉。《因寄》中的结句说“腹疾俱难遣,夜正长”,不仅写出了痛的绵长和夜的黑暗,更暗示了妻子虽已去世,早已种下的悲剧却仍在继续,诗人受贬遭抑的悲剧仍在继续,那种时世身世之感慨俱在诗句里。《七月二十九日崇让宅宴作》:“露如微霰下前池,风过回塘万竹悲。浮世本来多聚散,红蕖何事亦离披?悠扬归梦惟灯见,嗯落生涯独酒知。岂到白头长只尔?崇阳松雪有心期。”王氏亡故后,诗人再回崇让旧宅,物是人非,意绪寥落,不胜感伤。昔日恩爱夫妻,如今生死两隔。漫漫长夜,惟有旧时孤灯伴他入梦,嗯落生涯,正含有人间久别成悲的况味。这首诗将悼亡与悼己自然而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倍增悲伤与无奈之感。三、抒情方式抒情,即表达情思,抒发情感。文学上,抒情指以形式化的话语组织,象征性地表现个人内心情感的一类文学活动,它与叙事相对,具有主观性、个性化和诗意化等特征。抒情方式,即是作者为了达到自己想要的抒情效果而采用的方式。抒情方式具体又可分为借景抒情法、触景生情法、托物言情法、直抒胸臆法、融情于事法和融情于理法等。这是对抒情方式的一个比较狭窄和传统的界定。由于本文是从宏观角度来定义抒情,所以对抒情方式界定的范围也相对有所拓展。本文中的“抒情方式”偏向于指作者抒情时所用的写作方法,即诗人为了达到想要的抒情效果而采用的艺术手法、表现手法以及表达技巧。由此一来,唐宋悼亡诗的抒情方式可罗列很多条目,然而本文的论述对象是那些唐宋悼亡诗抒情模式中的抒情方式,即已然成为模式的抒情方式。这样,范围就大大缩小了,典型性意义也大大加强了。中国诗歌美在含蓄,这是不争的事实。中国诗歌大都不约而同地追求含蓄美,情深而不直露,唐宋悼亡诗也不例外。这是中国抒情诗歌与西方抒情诗歌一个显著的区别。西方抒情诗歌热烈而直白,甚至有些露骨。笔者认为,中国诗歌在这一方面略胜一筹。而这种含而不露,内敛而深情的抒情效果就是通过各种不同的抒情方式的应用达到的。接下来,笔者就一一论述笔者自己总结出来的几种典型的抒情方式。(一)景物抒情景物抒情,就是指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抒情,可分成借景抒情、触景生情和咏物抒情三大类。借景抒情借景抒情又称寓情于景,是指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通过景物来抒情。它的特点是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也就是王国维先生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也。”[3]悼亡诗往往通过对墓地周围环境的描写或是对诗人自己所处之地环境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凄迷的意境,这就会用到借景抒情。傅若金的悼亡诗中就有不少环境描写,如《入室》云:“虚窗明月满,芳砌绿苔滋。”《悼亡》云:“凉月烛西楼,悲风鸣北林。”这些景致色调沉重,色彩暗淡,冷寂肃杀,凄迷萧疏。处于悼亡状态的诗人本来就情绪低迷颓丧,再加上悼亡氛围进一步渲染,很自然地形成一种凄迷的意境。韦应物《冬夜》“杳杳日云夕,郁结谁为开。单衾自不暖,霜霰已皑皑。晚岁沦夙志,惊鸿感深哀。深哀当何为,桃李忽凋摧。帏帐徒自设,冥寞岂复来。平生虽恩重,迁去托穷埃。抱此女曹恨,顾非高世才。振衣中夜起,河汉尚裴回。”太阳早已下山,诗人在一个霜霰漫天的寒冷冬夜,独自躺在并不暖和的被窝里,听着惊鸿的叫声,怀念着自己已经去世的妻子,也思考着自己怀才不遇的人生。此诗中,环境描写着墨并不多,但却很好地交代了季节、时间和天气状况,给情感的抒发提供了环境和空间,冷清寂静的氛围与作者此刻孤独沉郁的心情非常契合,达到了景中含情、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显而易见,借景抒情使得悼亡之情更加含蓄凄美,使得情感表达更有张力,创造了一种凄迷幽深的意境,使悼亡诗有达到情感美、意象美和意境美的完美结合的艺术效果,由此提高了悼亡诗的审美价值,给读者更多美的享受,使悼亡诗更加动情,更加动人。触景生情触景生情,是指触及外界景物而引起情思,发为感叹述怀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先写景,再抒情;也可以先抒发对景物的感受,然后再描写景物;还可以把二者交织起来,一边写景,一边抒情。写景是为了抒情,笔在写景,却应当字字关情。悼亡诗中的“抚存悼亡,感今怀昔”或起于眼前旧物,或落于眼前无人共赏之美景,或感于眼前衰败孤寂之哀景,存者触动情怀,情有所自,感无空发,览之凄切,感人至深。虽妻已亡,然妻之言行、妻之功德还留在心里。睹物则思人,念彼之功德,昔者心之所鹫,情之所依,一旦成空,存在之物也就异化为伤情之标记,可谓“旧日风烟草树,而今总断肠。”(刘克庄《风入松》其一)诗词中能触发悼亡情思的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某些特定地点中的景物,更能触发诗人悼亡之情亡妻生前的闺阁庭院或是夫妻二人曾一起途经或游玩过的地方的景物,就很容易引发悼亡之情。闺阁庭院是作者亡妻生前所生活的空间,因而这个小天地中的种种物象,诸如苔径凉阶、弱蕙衰兰、芜闺尘窗、孤帐空床、残灯虚座、余墨遗芳等,便最能触发和寓托作者悼念亡妻的感情,所谓抚存感往、睹物伤神是也。这些物象似乎都还残留着亡妻的气味,让诗人浮想翩翩,不能自已,于是它们就作为诗人情感的物化形态进入作品,便又构成一种凄寂而清冷、衰颓而黯淡的美感形态和景象。正如韦应物《伤逝》:“一旦入园门,四屋满尘埃。斯人既已逝,触物但伤摧。”所说,入门虽至家,然触目者尽为尘埃,怎能不触物伤情,触景生悲?《过昭国里故第》:“池荒野筠合,庭绿幽草积。风散花意谢,鸟还山光夕。宿昔方同赏,诅知今念昔。”过去共赏之庭院,今凄清衰败如许,怎不生今昔之叹,引起悼亡之情呢?《对芳树》:“迢迢芳园树,列映清池曲。对此伤人心,还如故时绿。”美景一如故旧,唯独不见妻子的倩影。物依旧,人已故。睹物思人,诗人追念之情缕缕传出。子女生活中的某些场景是悼亡的导火索妻子已逝,与妻子息息相关的亲人子女就会成为丈夫悼念亡妻的导火索。子女是夫妻二人爱情和婚姻的结晶,是妻子在世上的一份紧紧的挂牵所在,是如今将自己与妻子实际联系起来的唯一锁链。妻子刚刚过世,子女,尤其是年纪尚轻的子女,会嚎啕大哭,会问母亲怎么了,会询问母亲去哪了,会在梦里哭着呼喊母亲或者会哭着醒来。处于这般场景中的丈夫,怎能不怀念去世的妻子,倍感心痛和辛酸呢?所以,悼亡诗中有很多是通过写子女来抒写悼亡之情的。韦应物是通过写子女感受和表现来表达自己悼亡之情的第一人,其《往富平伤怀》中的“今者掩筠扉,但闻童稚悲”,就描写了一个年幼子女在家悲痛哭喊的生活场景来表现子女失去母亲之后的悲痛,也间接传达出诗人失去妻子之后生活中的辛酸和心中的悲苦,颇令人伤感。其《出还》中的“幼女复何知,时来庭下戏”所表达出来的悼亡之情则更令人辛酸。子女渐渐淡忘母亲离世这件事,诗人已经时常能够看到他们在庭院中快乐玩耍的场景。他们已然走出了悲伤,恢复了往日的欢乐,而诗人自己却仍沉浸在失妻的痛苦情绪中不能自拔。此句以乐景写哀情,一倍增其哀乐,感人至深。咏物抒情咏物抒情,是指有感于外物,通过对具体物象的描写来抒发情感的方法。梅尧臣《梨花忆》云:“欲问梨花发,江南信始通。开因寒食雨,落尽故园风。白玉佳人死,青铜宝镜空。今朝两眼泪,怨苦属衰公。”清明时节雨纷纷,梨花正值此时盛开。梅尧臣与其妻谢氏皆江南人,对江南梨花开放时天地间一片素白风光,多所赏玩。但是如今梨花依旧盛开,而如梨花一般高洁美丽的妻子却永远离自己而去了。诗人看见梨花而想起妻子,并且诗人心中那份哀伤悲苦通过梨花这一特别的物象抒发出来,含蓄真挚,感人至深。韦应物《悲纨扇》也是咏物悼亡的典型诗作。诗云:“非关秋节至,诅是恩情改。掩颦人已无,委箧凉空在。何言永不发,暗使销光彩。”用纨扇的妻子去世了,就算是炎热的夏天也没有人再用这把纨扇了。纨扇只能接受它永远被搁置在箧中,光彩慢慢黯淡下去的命运。诗人表面上是在为纨扇哀叹,实质上确是在为逝去的用扇人悲歌。这种间接的抒情方式使悼亡诗别有一番风味和韵致,情感抒发委婉而深沉,令人唏嘘不已。(二)今昔对比宋文帝刘义隆对袁皇后之死哀伤痛惜,下诏令当时的大文学家颜延之做哀策。此哀策文辞华丽,哀婉感人,宋文帝增加“抚存悼亡,感今怀昔”八字于其上。“抚存悼亡,感今怀昔”,实际上成了后世悼亡诗的一个传统。“抚存悼亡,感今怀昔”难免要涉及今昔不同的境况和心情,这都牵涉到今昔对比。事实上,悼亡诗也确实常常应用今昔对比,在“存、亡”、“今、昔”的对比思维中尽显哀情。悼亡诗中,有一类着重回忆过去,通过回忆亡妻在世时的的某些情景和细节来悼念亡妻,表现出妻子的美好形象,抒发对亡妻的怀念之情以及失去妻子后的痛苦伤心。有一类着重刻画现在,写自己及儿女亲人失去妻子后的伤心欲绝和孤独落寞,与妻子在世时的情形进行对比,来体现妻子的重要地位。还有一类,今昔对照中“今”与“昔”的成分旗鼓相当,并且诗中过去与今日的的对比几乎都是一对一地展开,相对平衡。韦应物悼亡诗中今昔对比手法的应用非常频繁,而且很典型。《出还》:“昔时喜还家,今还独伤意。入室掩无光,衔哀写虚位。”昔日妻在时的欢喜,今日妻亡后的悲伤,乐悲两端,今昔对比之中丧妻之痛跃然纸上。《往富平伤怀》:“昨者仕公府,属城常载驰。出门无所忧,返室亦熙熙。今者掩筠扉,但闻童稚悲”昔者熙熙,今者悲凄,天壤之别。元稹诗作《醉醒》:“积善坊中前度饮,谢家诸婢笑扶行。今宵还似当时醉,半夜觉来闻哭声。”中,今昔对比异常强烈。诗中截取一个典型的欢乐片段一一成亲当天诗人春风得意,狂歌痛饮韦家诸婢前呼后应,扶持而行,笑语不绝,那时诗人快乐地醉着,而“今宵”诗人一样喝醉了,但是却只剩自己一人,形单影只,并且本希望用酒来麻痹自己的诗人并没有达到他想要的效果,半夜仍是醒来了,还隐隐约约听到了哭泣声。这哭泣声是否真实存在不能断定,或许是诗人自己心里的哭声也不一定。此诗仅以"前度"与"今宵"两个醉酒情景的对比,就表现出诗人对往昔生活的深切怀念之情以及诗人如今心中深深的凄凉孤寂之感,使人觉得情感真实可信,具有很强的感染力。由此可见,应用今昔对比使悼亡诗具有很强的情感表现力和情感表现张力。在今昔对比中,并不需要诗人明说自己的痛苦与哀伤,其悼亡之情就会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读者也可以感受到他的情绪。今昔对比,可谓是一种四两拨千金的抒情方式,可以达到言简委婉而深情自现的抒情效果。(三) 用典抒情用典是古诗中一种共同的修辞手法,悼亡诗中也不例外。只是悼亡诗中所用典故相对比较集中,即数量不多,重复率比较高,常用的如半死桐、头白鸳鸯,牛衣、庄子击缶而歌等。“半死梧桐”的典故原出于枚乘《七发》中的龙门之桐,“其根半死半生”句,晋崔豹《古今注》中说:“合欢树,似梧桐,枝叶繁,互相交结。半死桐,实喻丧偶之至哀也。”张耒组诗《悼亡九首》其五有“新霜已重菊初残,半死梧桐泣井栏。”之句,李峤代人所做悼亡诗有“簟怆孤生竹,琴哀半死桐。”之句,当然,最著名的是贺铸《鹧鸪天•半死桐》中的“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两句。半死桐,其实就是诗人将失去妻子之后痛苦憔悴的自己自比为半死的梧桐树。一方面,这个典故本身暗含比喻,将悲伤痛苦这种无形的情绪用意象形象地刻画了出来,使之变得具体可感。另外,此典故本身还具有浓厚的悲剧色彩,与悼亡诗的悼亡主题和氛围十分契合,所以使用半死梧桐这个典故又可以加重悼亡诗的悲剧色彩,有助于诗人悼亡时悲痛情绪的表达。古时又有牛衣对泣的典故,其出处为汉班固《汉书卷七十六赵尹韩张两王传第四十六》:“初,章为诸生学长安,独与妻居。章疾病,无被,卧牛衣中,与妻诀,涕泣。其妻喝怒之曰:‘仲卿!京师尊贵在朝廷人谁逾仲卿者?今疾病困厄,不自激昂,乃反涕泣,何鄙也!’”王章在妻子如此的激发下奋起,后显贵。如此可见,牛衣对泣,包括夫妻共守穷困,相濡以沫,同舟共济,共创未来等十分丰富的内涵。正因如此,“牛衣”二字在悼亡诗中复现频率很高,刘禹锡《谪居悼往》中就有“牛衣独自眠,谁哀仲卿泣。”之句。谪居期间,诗人本就身心俱疲,很需要妻子的鼓励,可是妻子已然去世,只剩下自己一人面对这漫长而艰苦的人生。仅“牛衣”二字既表明了这首诗的一个重要主题悼亡,也表达了妻子的去世对自己精神上的打击,进而表现了妻子在自己心中的重要地位。用这些与夫妻有关的典故可以让悼亡诗情感表达不失含蓄,也有益于悼亡诗的言简而意赅,浅言而意深。中国诗歌之所以寥寥几十字就可以表达无限的内涵,用典是它的一种很重要的方式。除了可以达到言简意赅的效果之外,用典还有一种不经意间起到的作用,那就是它可以帮助判断诗歌的主题和类型。上文提到的那些典型的典故甚至可以说是判断诗歌是否为悼亡诗的一个重要标志。(四) 写梦抒情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是虚妄的映现,是人在无意识的条件下,旧有的表象的奇妙组合,是人内心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梦境的出现,受着现实生活的影响,受着人的内在欲望的影响。弗洛伊德说:“梦是一种充满含义的精神活动,它的动力始终是欲望渴望获得满足。”[4]“甚至包含着痛苦内容的梦也会被分析出来是欲望的满足”。[5]而悼亡诗恰恰是这种“痛苦内容”的“欲望满足”。时过境迁,物是人非,既然现实生活中无缘与妻子相见相守,诗人只能祈盼梦中重逢,寄情于梦中。正因如此,梦成为了悼亡诗表达至性真情,展现凄婉悲怆之感的媒介,悼亡诗中通过写梦中及梦醒后的情景和心情来悼亡的诗作也为数不少。元稹怀念韦氏的悼亡诗中,有《感梦》、《梦井》、《江陵三梦》、《梦成之》、《六年春遣悲怀八首》其六都是与梦有关,诗人对爱妻思念至深,故而时时梦中见到妻子。因思而梦,恍惚间似乎妻子并没有离开自己,,妻子还像以前那样关心自己。《梦井》、《江陵三梦》还详细地叙述了梦境前后的经过。在《江陵三梦》中,韦氏来到诗人眼前,“依稀旧妆服,腌淡昔容仪”,一如往日那样勤劳地操持家务,“分张碎针线,^叠故帼帏”。她抚摸着女儿,一遍又一遍叮嘱诗人,要好好照顾女儿,说话间泪落如雨。她叹息自己没有儿子,只有这么一个年纪尚小的女儿,不知道饥寒,而诗人又有公事在身,怎能顾及女儿呢?奴仆们大多爱欺骗、隐瞒,诗人在家的时候还好,出门后把女儿托付给谁呢?……诗人从梦中惊醒,只见月光照在床前,万籁俱寂,唯有虫声在草丛间游动,哪里还有妻子的影子?“百年永已决,一梦何太悲!”梦醒后是无限的惆怅和绝望,“坐见天欲曙,江风吟树枝”,幻梦中的佳人犹在咫尺,梦醒后她的芳魂却不知飘向何方?这样通过梦中情景的描写与梦醒后诗人怅然若失的心情的写照,诗人对妻子的牵挂与思念无形中深情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梦醒后的悲凉更是引起后人无限的感慨。以梦抒情最典型的代表当数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这首词虽然明确以“写梦”为题,但其中真正写梦的只有:“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五句而已,其他都是抒胸臆,诉悲怀。梦中,词人又见到了爱妻当年在窗下梳妆打扮的情形,一派静谧祥和的景象。然而好不容易梦到了妻子,得以暂时的相聚,原想终于找到“话凄凉”处了,那一定得好好说说,谁料真正见面了,却什么也说不出来,什么也不想说,抑或是什么也不用说,两人只是相对而视,默默流泪而已?此时的不语,或是夫妻二人本有千言万语要诉说却不知从何说起,或是时光流转十年之后的相见,一如前文所说“尘满面,鬓如霜”的丈夫自惭形秽,心中悲苦,不知说什么,抑或是丈夫与妻子心有灵犀,默契依然,自是不说也懂。三者兼而有之吧。如此一来,这个梦的片段描写,使得词人的悲怀表现得更具体,更淋漓,同时也点亮了整首词,使整首词达到虚实相生的艺术效果,内涵更加丰富,流传千古,至今不衰。其实,做梦梦见妻子,这个行为本身就是一种念旧顾旧、深情的表现,写进诗词中这种表现力仍然在。此外梦中夫妻相见的一些画面的描写和情节的叙述,可以达到虚实相生的艺术效果,使悼亡诗更具故事性和可读性。(五)写泪抒情古语有云:“男儿有泪不轻弹”,所以古代文学中,尤其是诗中写泪的作品并不多见。然而在悼亡诗中诗人却并不吝惜自己的眼泪,因为伤心处落泪却也是人之常情。眼泪就成为悼亡诗中一个相对独特的抒情意象。所谓哀莫大于死别,悲莫甚于生吊,中国悼亡诗传达的是一种生者的悲死之情。中国文化深受儒家和道家思想的影响,这种思想在悼亡诗中更多的表现为当爱人去世时,忙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诗人们面对死亡却不愿接受死亡,爱人的亡故不仅意味着亲人的丧失,知音的离去,还意味着某种精神支柱的崩塌,因此诗人内心有一种无法言明的痛苦,所以诗人往往会反复回忆逝者生前的景况,固执怀旧,通过回忆,诗人往往为自己的丧失获得了某种心理上的补偿,此时痛哭或是无声落泪也是一种宣泄痛苦和悲伤的方式。乐观豁达如苏轼者,想到亡妻也是“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韦应物在《出还》中亦有“家人劝我餐,对案空垂泪”之句。张耒组诗《悼亡九首》中亦有“独立高楼对残阳日,秋风吹得泪千行。”、“新霜已重菊初残,半死梧桐泣井栏。可是神伤即无泪,哭多清血已应十。”、“千行垂泪对风烟,万事伤心儿女前。”王十朋《宿寂光院》中写道:“人昔共来今不见,数行老泪失烟霞。”悼亡诗中含“泪”之句可谓不胜枚举。赵嘏今存悼亡诗两首,题名《悼亡》,其一中的“虽知不得公然泪,时泣阑干恨更多。”之句可以说是道出古时悼亡人的心声。本来知道大庭广众之下流泪不好,但是实在是太过难过,忍也忍不住。悲痛时哭泣流泪本是人之常情,然而中国的男子,特别是封建社会时期的男子,大丈夫情结相当重,几乎都将“男儿有泪不轻弹”当作自己的一条人生准则,流泪在他们看来就是软弱的表现。同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