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疗护的现状及服务模式课件_第1页
安宁疗护的现状及服务模式课件_第2页
安宁疗护的现状及服务模式课件_第3页
安宁疗护的现状及服务模式课件_第4页
安宁疗护的现状及服务模式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宁疗护的现状及服务模式安宁疗护的起源与发展

02

安宁疗护的现状目录ONTENTS安宁疗护中国的服务模式0103Part

01安宁疗护的起源与发展01安宁护理起源于中世纪的西欧修道院和济贫

院,那里为垂危濒死者提供精心的照料。后来,开展这种护理的国家日益增多,称为安息护理,姑息护理,终末护理或临终关怀

研究中心,开始了对临终病人的研究工作。临终关怀创始于1967年,桑德斯博士在英国创办了第一所圣克里斯多福临终关怀院,被营

为点燃了世界临终关怀运动的灯塔。"I

will

be

a

window

in

your

Homethe

promise

ofDavid

Tasma

of

WarsawSChristophers圣克里斯多弗安宁院

St.

Christopher's

Hospice“一扇家园的窗”2004年:美国的临终关怀计划已达3650个美国医院协会的数据显示,40.9%的公立医院,20.3%营利性医院,和28.8%的唯一的社区医疗保险提供姑息护理服务。共有84.5%的医疗学校都至少有一个医院临终关怀相关的计划。2007年:英国支持临终关怀事业的志愿者总数超过10万人英国实行全民公费医疗,临终关怀机构都属于非盈利性医疗机构。较大的临终关怀院大约70%

以上的资金来源于国民医疗保险,剩余资金来源于慈善团体的捐助以及以各种方式筹措的资金。2009年:加拿大建立的四个癌症监测和流行病学网络更好地了解癌症患者在生命的最后一年的历程。然后资料映射到本地的数据集以创建一个共同

的数据集。这属于临终关怀网络监控系统的早期设计的范畴,有着较好的发展前景。临终关怀工作已发展成为国际性活动世界各国每年都在英国开会交流经验,相互学习,英国式现代意义上的临终关怀的发源地中国的定义指患不治之症的病人在垂危状态

下,由于精神和躯体的极端痛苦,在病人和其亲友的要求下,经医生认可,用人道方法

使病人在无痛苦状态中结束生命过程。安乐死安乐死安宁疗护

区别舒缓治疗安宁疗护服务对象患者患者和家属服务期限无期限小于6个月服务地点医院医院、养老院、家庭服务人员多学科团队多学科团队管理方式医师护士进行病例管理服务内容治疗疼痛缓解症状死亡教育生命关怀全面实施四全照护服务目标控制疼痛缓解症状减轻患者的身心痛苦维护患者的尊严保护患者家属身心健康舒缓治疗又叫姑息治疗。依据WHO

定义,通过控制疼痛、缓

解躯体上的其他不适症状和提供心理、社会和心灵

上支持,为患者和家属赢得尽可能好的生活质量。是指为疾病终末期或老年患者在临终前提供身体、心理、精神等方面的照料和人文

关怀等服务,控制痛苦和不适症状,提高

生命质量,帮助患者舒适、安详、有尊严地离世。安宁疗护安宁疗护的作用不是以治愈为目的,而是使临终期病人能够有尊严、安然、舒适、无

遗憾地走完人生最后路程安宁疗护的内涵死,生命的一过程,也是生活的一部分,每个人即使身体或思想上功

能降到最低仍应得到应有的尊严及

照顾。垂死患者的意愿应受到照顾

及有选择的在最后的日子里生活质

量远比生命长短更重要安宁疗护的意义医学人道主义的发展体现了生命神圣论、生命

质量论、生命价值论

的统一,是对医学中无

伤原则和有利原则的尊

重和实践一是临床医生诊断患者已经处于临终期,现有的医疗水平无法帮助使其得到改善1二、

是尊重患者本人的意愿,只有病人不再具有意识时,家属才有权利代为解决。2安宁疗护的两个条件1、

强调自然死亡,反对安乐死2.不只关注疾病,更关注人3.重视患者的生命安宁疗护的三个特性1.全人:不是聚焦于疾病,而是聚焦于患者的完整感受。2.全家:不仅照顾到患者,也关怀到家庭成员及照护者。3.全程:自病发开始,到治疗过程中,到临终阶段,殡葬事宜乃以及后续的哀伤抚慰。4.全队:由多学科团队通力合作,为家人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二、

安宁疗护的四全照顾五个要素1.重视生命,并认为死亡是一种正常过程2.既不加速死亡,也不延后死亡3.将患者的心理层面纳入整体治疗照护4.提供支持解除痛苦和不适症的办法5.帮助家属面对患者临终及丧亲后心理调适二、

安宁疗护的五个要素安宁疗护团队社工心理义工转介资源医生护士护工身

病人家庭

社灵家庭支援中心

模式图手牵手Part

02安宁疗护中国的发展现状成立了善终服务促进会,开展了有关舒缓治疗知识和信息的普及与传播成立第一所独立的宁养病院--白普理宁养中心12间公立医疗机构开设舒缓治疗护理服务,居亚洲第二位19821983198619922004舒缓治疗机构开始了家庭舒缓治疗服务,还包括为家属提供居丧服务香港九龙圣母医院提出了善终服务,建立了第一个

舒缓治疗小组,推行舒缓护理台湾学者谢美娥在撰文介绍了舒缓治疗,最早是从对国外

的舒缓治疗理论文献的引进开始的台湾马偕医院主持主办了第一次舒缓治疗的学术研讨会1990年3月马楷医院建立第一所临终关怀安宁病房,目

前已有机构8个左右。约有病床300张台湾实施《安宁缓和医疗条例》《病人自主权利法》于初公布,亚洲第一部保障每个人的

善终权",三年后实施。198219861990199620167月成立"天津医科大学临终关怀研究中心"10月在上海成立第一所临终关怀医院一南汇护理院3月:召开了首次全国临终关怀学术研讨会暨讲习班“1998年香港李嘉诚基金会先后在全国20家大型综合医院创

办“宁养院”。至今目前已有120多家临终关怀服务机构5月,北京老年医院设立临终关怀病区,正式将临终关怀服务纳入到老年医学服务模式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缓和医疗分会成立标志我国的安宁疗护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2月9日,卫计委发布安宁疗护系列文件19881991199820062010201520174月16日,中国生命关怀协会成立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2017年发布《安宁疗

护中心基本标准及管

理规范》《安宁疗护实践指南》国家卫计委政策支持我国安宁疗护在推行过程中存在的

问题(1)安宁疗护宣传不够,公民对于死亡的观念较为传统(2)我国安宁疗护地区发展不平衡,人力资源及团队不足(3)我国关于安宁疗护的法律规定较为宽泛(4)安宁疗护服务中病情告知不足,容易引发医疗纠纷(1)加强安宁疗护的宣传及公众对死亡的认知教育(2)平衡地区差异,打造全方位医护团队(3)加强安宁疗护的法律保障,规范安宁疗护制度(4)完善安宁疗护病情告知,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推行安宁疗护的对策及建训Part

03安宁疗护发展的模式03PART●首都医科大学李义庭教授的PDS“一、三、九”模式三个方位一个中心以解除临终患者的病痛为中心在服务层面上--坚持临终关怀医院、社区临终关怀服务与家庭临终关怀病房相结合在服务主体上--坚持国家、集体、民营共办临终关怀事业相结合在服务费用上--坚持国家、集体和社会(团体和个人捐助)投入相结合。九个结合涉及面极广,是趋于理想化的模式服务费用需从多渠道筹集服务模式需多样化参与机构和人员有限PDS

模式的特点以家庭为核心提供养老服务和养老资金逐渐被居家养老所替代,

转而依赖国家、集体和个人共同负担养老资金、提供养老服务合肥市:医院内设养老机构长沙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与医疗机构整

合青岛市:对老年参保患者试行医疗专护管理郑州市: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联手天津市: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上海的安宁疗护事业有着政府主导的浓重色彩,在政府的

要求和引导下,安宁疗护服务最终主要落实到公立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最近几年,上海的安宁疗护事业进入快车道,不仅服务能力很快提高,还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

被称为中国内地安宁疗护的“上海模式”。“上海模式”很快体现出在效率方面的优势,目前,上海

能够提供的专业安宁疗护病床有890张,居家床位801张,

5年累计服务临终患者2.87万人次。上海模式社区化运营打造上海

模式施氏模式主要着眼点在乡村,其核心是家庭临终照护。应尊重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临终患者的祈望,有利于老人及家庭的利益有利于社会卫生资源的公正分配。施氏模式提出:①要统一认识,全面规划,把我国乡村的临终关怀事业纳入老年医疗保健的总体规划,制定临终关怀的政策法规、家庭临终照护的相应政策,使

家庭临终照护模式有章可循,健康运转。②要建立乡村家庭临终照护指导中心,对所管辖的家庭临终照护进行统管,提高

全科医生、家庭临终照护的家属和有关人员的业务技能、研究能力和协调水平。③认为全科医生是乡村卫生工作中一支不可替代的力量,全科医生的种种特性使其在家庭临终照护模式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提出了针对全科医生进行有

计划、有组织的临终关怀培训。④为防止患者家属或照顾者对患者不愿或不好好照顾,有必要制订“家庭临终护理公约”。⑤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由依赖、顺从、被动的“主妇”名分,上升到独立、自由、主动的主角地位。因此,需要提高妇女角色意识,使她们更好地配合全科医生共

同做好家庭临终照护。施氏模式的基本理论:将重点放在乡村的家庭病房的建立上,看到了乡村建立家庭临终照护的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