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_第1页
一轮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_第2页
一轮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_第3页
一轮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_第4页
一轮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现代史分期七年过渡十年探索十年“文革”两年徘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49-1956年1956-1966年1966-1976年1976-1978年1978年至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政治建设民主政治法制建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祖国统一理论“一国两制”实践香港、澳门的回归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基层民主制度《共同纲领》→1954年宪法→十六字法制方针→1982年宪法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2016高考说明】新政协的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与发展。知识梳理一、前提:新中国的成立——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1949.10.1,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1949.10.1,新中国成立(新民主主义国家)3.成立:2.筹建:1949.9,新政协1.背景:解放战争胜利,国民政府反动统治被推翻4.意义: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进入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七届二中全会,《论人民民主专政》课堂反馈右幅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抗日战争的胜利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C.新中国的成立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一)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政党制度,基本政治制度)1.背景:初步建立形成发展(新阶段)时间标志权限职能1949.91954.91956新政协,北平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北京中共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暂时代行即将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不再代行,作为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存在。国民党反动统治被推翻,联合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筹建新中国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知识梳理2.过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新政协)特点:广泛的代表性内容:——具有临时宪法性质⑵选举中央人民委员会⑴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⑶决定(北京、五星红旗、代国歌、公元纪年)规定国家性质:新民主主义国家,实行人民民主专政规定国家各方面基本方针、政策知识梳理课堂反馈

有学者评价:“它凝结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心血,又经过反复讨论、修改,所以得到了全国各方面人士的一致拥护。”据此判断,“它”是指A.《双十协定》 B.《论联合政府》C.《共同纲领》 D.《论十大关系》课堂反馈

1950年,毛泽东说:“民族资产阶级将来是要被消灭的,但是现在要把他们团结在我们身边,不要把他们推开。我们一方面要同他们作斗争,另一方面要团结他们。”为此,中国共产党的政策是A.欢迎资产阶级参加新政协第一次会议B.吸收民主党派和爱国人士参政C.为将来取消各民主党派做好准备D.进行基层选举,建立各级人民政权现代中国政党制度西方多党制经济基础政党关系生产资料公有制服务于社会主义事业生产资料私有制维护资产阶级统治亲密合作的友党关系法律地位平等、组织独立,执政党与参政党竞争关系执政党与在野党或反对党

民主党派: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历史比较课堂反馈

《中国大趋势》的作者多丽丝·斯比特认为,中国政府非常稳定,政策非常持续,没有被竞选左右的思维模式。西方的问题就是由于竞选导致各个党派互相竞争,他们只能通过达成共识来实施政策,而中国一直在进行长期的战略计划、规划。这段话表明多丽丝·斯比特(

)A.肯定中国共产党一党执政的优势B.认为中国中央集权制度具有积极作用C.称赞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认为西方制度不适合中国的国情1.背景:1954.9,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北京通过1954年《宪法》,建立新一届国家机构《共同纲领》的规定,经济建设的大规模展开、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人民的普选(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知识梳理2.基本形成:标志:内容:3.意义: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民主政治核心,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基础课堂反馈

1953年6月24日《人民日报》报道:当选的代表李长凤老大娘笑着说话了,“旧社会妇女在街上说话都不行,哪有妇女的选举权。……今后大家有什么意见告诉我,我一定给大家带上去。”该新闻报道说明当时(

)A.人民民主原则得到落实B.人民代表大会制建立C.政治协商制度覆盖面广D.民主政治建设法制化《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______________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就以______________的形式确定

___________________。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根本大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内容及成果:原则:性质:知识梳理知识解析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54年宪法的特点。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经济基础阶级本质活动原则相同都是国家政权组织形式都属间接民主(代议制)生产资料公有制生产资料私有制人民民主专政资产阶级专政民主集中制分权与制衡历史比较人民代表大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性质职能产生方式国家权力机关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不是国家机构有决定权政治协商、民主监督人民选举产生各方协商产生历史比较1.背景: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法律依据正式确立时间事件1949.9《共同纲领》规定1954宪法确认为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2.含义:中央政府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设立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利。3.过程:大杂居、小聚居的地理分布特点,发展不平衡;为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知识梳理满足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实现了民族平等;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4.意义: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宁夏回族自治区1958.1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5.10内蒙古自治区1947西藏自治区1965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3五大省级自治区知识梳理课堂反馈

2012年以来,国家正式启动“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这是一项由教育部、发展改革委、国家民委、财政部、人事部等五部委联合实施的人才培养计划。这一计划的启动说明(

)A.民族自治区自治权从此有了国家保障B.落实民族平等和发展政策须与时俱进C.少数民族地区已率先完成了义务教育D.当前民族政策的贯彻表现为人才培养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前提:新中国的成立内容:特点:本质:性质:人民当家作主社会主义民主小结法律保障:临时宪法: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共同纲领》(1949.9)54年宪法课堂反馈下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某时期政权组织结构示意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①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的领导②具有新民主主义政权性质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履行职权④领导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课堂反馈

1953年1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宪法起草委员会。宪法起草委员会由32人组成,除中共外,民革、民盟、民建各2位,其余民主党派及人民团体各1位。这一举措(

)A.初步确立多党合作制度B.建立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C.体现了民主协商的精神D.确立了“依法治国”的方略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2016高考说明】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治的践踏;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及其意义。一、“文革”对民主法治的践踏(1966-1976)知识梳理1.“文革”爆发的根源党内指导思想的“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2.“文革”对民主法制践踏的表现③民主政治制度中断②对法制的践踏(一纸空文、非法夺取、破坏社会秩序)①对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人身自由的践踏3.“文革”的教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1.条件:2.措施:3.成就: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①平反各种冤假错案(刘少奇冤案)②加紧全面立法工作形成以

为核心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

,为

奠定重要基础。二、法律制度走向健全③1999年将“依法治国”载入宪法时间:内容:(1982年修订宪法)宪法制度化、法律化依法治国法制建设方针知识梳理课堂反馈

1980年,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特作决议:撤销中发[68]152号文件中加给刘少奇同志的罪名和对他的处理决议,恢复刘少奇同志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之一的名誉。该决议(

)A.标志组织路线拨乱反正的开始B.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C.表明政治路线拨乱反正的完成D.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课堂反馈

通常情况下,修改宪法都以前一部宪法为基础。1982年,我国修订宪法时,邓小平等一些领导人主张不能以1978年或者1975年宪法为基础,而应该以1954年宪法为基础进行修订。这一主张从侧面说明(

)A.1954年宪法确定的若干原则一度被破坏B.“文化大革命”期间宪法修订违背了社会主义原则C.新时期法制建设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D.宪法的修订要敢于突破传统思想的束缚课堂反馈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99年修正案第六项将宪法第二十八条“……镇压叛国和其他反革命的活动……”修改为“……镇压叛国和其他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活动……”这一修改(

)A.强化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B.完善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C.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变化D.有利于法治社会的建立三、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1.恢复2)进一步完善民主政治制度1982年

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方针(进一步完善)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1998年九届人大常委会《村民委员会组织法》2.发展:(直接民主)村民自治核心: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知识梳理1)重新召开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城市居民委员会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课堂反馈观察下列图片所反映的历史现象,表述不正确的是《把自己最满意的人选出来了》(1953年钱大均作)和选民证(1953年)A.基层民主选举制度基本确立

B.用普选的方式产生人民代表C.《共同纲领》是选举的法律依据

D.选举产生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课堂反馈

有学者认为,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延续过程。改革开放后30年我们在民主政治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在前30年民主建设成就的基础上取得的。没有前30年的民主存量,就不可能有后30年的民主增量。下列内容属于“民主增量”的有(

)①首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②中共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③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④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民主与法制的关系?相辅相成:民主是法制的前提和基础法制是民主的体现和保障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曲折:“文革”践踏民主与法制发展:法制走向健全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小结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2016高考说明】“一国两制”的构想;香港、澳门的回归;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知识梳理一、“一国两制”的构想3.形成过程1981年,叶剑英发表谈话(叶九条)建议国共两党谈判、合作,阐述对台基本方针政策(高度自治,台湾可保留军队)20c80s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1.背景1949年国民党退往台湾,两岸处于隔绝敌对状态2.目的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台湾问题是内战遗留问题,属于中国内政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首次提出以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从武力解决到和平统一)

课堂反馈

2016年1月1日《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7周年。它的发表在当时引起了巨大反响并被看成是海峡两岸由对立走向对话的第一步。这主要是因为它(

)A.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B.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C.重申“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D.倡议两党之间进行对等谈判4.内涵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一国两制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主义制度(主体)、资本主义制度(前提和基础)高度自治知识梳理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实现民族复兴的指导思想;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5.意义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想和方式;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1982年《宪法》第三十一条:“国家在必要的时候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

法律保证稳定性课堂反馈

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指出:香港主权回归后,中国在香港设特别行政区,除国防和外交事务外,特区享有高度自治权,特区保持原有资本主义制度50年不变。这体现了(

)A.三权分立原则 B.地方自治原则C.主权平等原则 D.“一国两制”原则课堂反馈

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其回忆录中说:“我只想把香港留在英国的治下。……但这不可能。于是我想到了邓先生的‘一国两制’,这为保持香港的独特性提供了机会。”材料中“香港的独特性”是指(

)A.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B.保留英国对香港的治权C.自由港和世界金融中心D.保持香港既有的社会制度课堂反馈

香港回归中国之际,阿根廷总统梅内姆表示要仿效香港的“一国两制”方式和平解决马岛主权问题。这主要表明“一国两制”(

)A.符合中阿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B.是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新模式C.是反对殖民统治的有效方式D.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特别行政区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区别解决问题设立区域指导原则自治程度社会制度相同处港澳台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沿海特定地区“一国两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管理方法高度自治权一定的自治权无自治权资本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国家统一民族问题发展经济对外开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范围内、中央政府统一管辖下的地方行政区域,没有独立主权二、香港、澳门的回归1.问题由来:①1982年邓小平和撒切尔夫人的会谈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的发表2.外交协商:②1987年《中葡联合声明》的发表香港:1997.7.1澳门:1999.12.20殖民主义侵略遗留问题3.回归:知识梳理1)洗雪了被侵占的国耻,开创了港澳和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5.意义:2)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提供范例,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根本)4.原因:课堂反馈

1984年通过的《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可同联合王国和其他国家建立互利的经济关系”“可以‘中国香港’名义单独地同各国、各地区及有关国际组织保持和发展经济、文化关系,并签订有关协定”。据此,下面表述合理的是(

)A.《声明》为英国干涉香港事务埋下了伏笔B.香港可根据需要开展独立外交活动C.香港获得了独立处理涉外事务的权利D.香港将享有受法律保护的高度自治权课堂反馈

周恩来曾说,关于香港,有一个密谋,或者说阴谋,正在策划中,即令香港成为自治领(注:自治领是殖民地制度下的特殊国家体制)……中国希望无论如何至少香港现有的殖民地状态可以保持不变。这表明中国政府(

)①对香港问题持谨慎态度,避免问题复杂化②尊重英国解决香港问题的立场和态度③试图警告英国不能破坏“一国两制”政策④维护国家主权的高度原则性与灵活性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课堂反馈

在境外敌对势力支持下,香港反对派策划已久、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意欲搞乱香港的“占中”(即:占领中环,中环——香港的政治经济中心,香港最核心的地区)事件,在香港各界民众的反对下终于自行沉寂了。这表明(

)A.回归给香港社会带来了持久动乱B.香港警方对“占中”进行了严厉镇压C.中国遭到西方所有国家敌视干涉D.“一国两制”适合香港显示强大活力三、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1979198719901992199320052008人民解放军停止炮击金门,实现真正停火台湾当局允许赴陆探亲,进行经济文化交流成立海基会、海协会(民间团体)“汪辜会谈”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访问大陆两岸直接“三通”实现中央人民政府倡议两岸直接实行“三通”——打破隔绝,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七八十年代打破隔绝90s新突破2000以来新发展——促进两岸关系新发展知识梳理“九二共识”:两岸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课堂反馈

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曾写下了著名诗作《望大陆》:“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此诗最有可能创作于(

)A.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B.1987年台湾允许居民赴大陆探亲时C.1993年汪道涵和辜振甫举行会谈时D.1997年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后课堂反馈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期间透露,中国愿同美国谈判,也准备同蒋介石谈判,以便能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同时,毛泽东也主动通过外国来访者表示,台湾问题可以用谈判来解决,中国尤其希望和美国签订和平条约。材料表明(

)A.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已正式确定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以正式确立C.中国已成为世界外交舞台的强国D.台湾问题已牵涉中美外交问题课堂反馈

1983年,中共中央提出:说到统一,有一个用什么“统”的问题。照我们的意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