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知识产权制度存在问题的思考-基于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_第1页
对中国知识产权制度存在问题的思考-基于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_第2页
对中国知识产权制度存在问题的思考-基于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_第3页
对中国知识产权制度存在问题的思考-基于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_第4页
对中国知识产权制度存在问题的思考-基于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中国知识产权制度存在问题的思考——基于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第一篇:对中国知识产权制度存在问题的思考——基于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对中国知识产权制度存在问题的思考———基于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黄聃(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福建厦门361000)摘要:全球范围内的国际金融危机像一块试金石,对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能力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只有拥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能力的行业和领域,才能在国际金融危机下生存。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中国知识产权制度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中国应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关键词:国际金融危机;知识产权制度;自主创新主创新的高技术产品仅仅占外贸总额的2%,究其原因来说主要是因为中国的自主创新领域太少。这也充分说明了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领域的自主知识产权数量偏少、质量偏低。这一方面不利于大量科技、品牌优势的保护;另一方面,知识自主产权的能力弱直接导致国家经济的动力不足,抵御金融危机能力弱化。6.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足。在20XX年,中国国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仅为万分之三,99%的企业没有申请专利,60%的企业没有自己的商标。按国际惯例,企业作为自主创新的主体,应该在知识产权的开发中发挥着积极有效的作用,但是中国企业,特别是外向型企业,仍大多是单纯的加工型企业,是在别人提供技术基础之上进行盈利的。这种企业生产方式受制于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国外一些企业缩减了对中国的投资,这就直接导致了中国一些出口企业的减产甚至破产。自主创新能力不足造成了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处于被动的地位。二、对完善中国知识产权制度的若干建议1.国家应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20XX年国务院出台了十项扩大内需措施,其中提出了“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支持高技术产业化建设和产业技术进步。”20XX年4月9日,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这表示着国家将知识产权发展上升到战略意识的角度。国家对知识产权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具有一定的规模,但是就国家整体实力而言和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对于知识产权的支持仍然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中国还应进一步加大对自主知识产权的资金和政策支持,为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稳定的资金保障。2.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力度。目前,中国从地方到中央已经建立了门类多样的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体系,但是为了满足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竞争加剧的需要,中国仍然有必要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体系,形成领域广、深度大、适用性强的法律体系保障。作为国家的执法机关,应不断地提高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力度,提高执法质量;不断地提升自身专业素质,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执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应该通过严格执法为自主知识创新提供一个良好的、稳定的市场环境。3.加强企业知识产权的开发和发展,促进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俗话说,三流企业卖苦力,二流企业卖产品,一流企业卖专利。此次在国际金融危机中倒闭的企业基本上都是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企业的对知识产权的意识、创造性和运用能力不仅决定了自身的生死存亡,也影响到国家的竞争实力。4.加强知识产权宣传,提高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思想的解放才能真正的促进实践的发展。只有明白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居民及企业才能积极地、主动地去开发和保护知识产权。国家应该大力宣传,提高社会各界的知识产权意识,特别是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加深世界各国对中国保护知识产权的认识。知识产权宣传工作应该朝着两个方面来协调发展,既要有利于促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又要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和促进市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5.提高城市创新能力和自主产权能力。城市是国家的基本单位之一,提高其创新能力和自主产权能力,有利于提高国家的整体创新能力和自主产权能力。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管理司司长马维野认为,“创新型城市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延伸。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压力下,国家应该积极推进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的建立。”各个城市应因地制宜地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以知识产权驱动城市发展,发展和完善对知识产权的法律、制度和执法保障体系,形成尊重知识产权的社会氛围。6.加强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建设。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是知识产权制度的重要标志,是衡量知识产权制度是否完善的重要标准,也是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机构保障。目前中国的知识产权中介机构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其仍存在着服务质量不高、人员不专业等缺陷。中国应加强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的建设。首先,制定和完善中介服务机构的管理办法,规范行业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其次,加强对知识产权中介服务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尽快培养一批既能够熟练掌握国内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相关业务,而且能够熟悉相关国际规则和其他国家知识产权法律与实务技能的高水平知识产权代理人和律师。最后,加强对中介服务机构工作人员的思想教育,形成行业自律的氛围。7.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国外的知识产权制度和科技比中国国内要先进和发达很多,加强国际知识产权交流与合作,既可以吸收和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知识产权制度,又可以通过对国外先进科学技术的吸收和利用来重新开发或者加深开发以提高本国知识创新能力,还可以提高中国应对国际产权纠纷的能力。中国应在加强国际合作的基础性上,注重引进和吸收国外关于产权保护的方法和政策;注重引进和消化国外的先进技术,在结合本国实际的情况下对国外的产权制度和技术进行重新组合和深开发。三、结语国际金融危机给中国的知识产权制度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但是也应正视中国知识产权制度本身存在的问题。创新是一个国家生存的不竭动力,而知识产权是创新的重要制度保障,只有知识产权制度的不断完善,才能真正地实现科学、协调和持续的发展。正如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田力普所言,无论从国际压力还是国内需要来说,拥有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是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必须选择。参考文献:[1]金融危机倒逼中国自主知识产权加速[N].法制日报,20XX-11-19.[2]贺京同,万志华.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J].社会科学辑刊,20XX,(1).[3]曾素梅,陈石清.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构建[J].商场现代化,20XX,(6).[4]王三兴.市场竞争、知识产权与国家创新体系[J].当代经济管理,20XX,(1).[5]张秀娥,杜卓南.完善中国知识产权制度促进自主创新[J].行政与法,20XX,(12).[责任编辑安世友]—196—__第二篇: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班级:08装潢1班姓名:梁世文学号:20XX30113107一、国际金融危机的成因(一)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新自由主义盛行是国际金融危机的理论根源。美国马萨诸塞大学教授大卫·科兹指出,此次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产物,也是资本主义新自由主义盛行结果。我国专家国纪平指出,新自由主义是一套以复兴传统自由主义思想、以尽量减少政府对经济社会的干预为主要经济政策目标的思潮,强调“最少的政府干预,最大化的市场竞争,金融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由于美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主导作用,新自由主义思潮对这一体系形成了极大影响,并最终导致危机的爆发。一些学者认为,此次由美国次贷危机演变而成的国际金融危机,是美国金融衍生品交易体系的过度投机及其管理失控所致,而这些正是新自由主义经济放任政策误导的结果。此次金融危机意味着新自由主义政策的破产。(二)美国赤字政策是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重要原因。吴晓求认为,美国的消费理念与这场影响有深远的关系,美国依靠美元的特殊地位向外过度举债发展,向内过度贷款消费,这种寅吃卯粮的消费模式和赤字政策最终给本国及全世界酿成苦果。美国实行的是赤字财政、高消费和出口管制的政策。美国资本及技术的优势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劣势决定其必须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而出口高科技产品,但美国在大量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同时却严格限制高科技产品出口,导致贸易逆差与日俱增。为解决财政和贸易双赤字,美国在全球发行美元、国债、股票及金融衍生品,通过这种虚拟渠道使全世界的实体资源流入美国。这种美国生产货币、其他国家生产商品的局面是难以长期持续下去的,为金融危机埋下了隐患。(三)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严重脱节积累了金融风险。吴晓求指出,未能处理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是国际金融危机的成因之一。虚拟经济的适度发展可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社会资本配置效率和企业经营效率,但当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严重脱节时就会导致危机产生。林毅夫认为,美国未能很好处理20XX年互联网泡沫破灭问题,而是用降息刺激房地产,从而造成更大的房地产泡沫。随着这一泡沫的破裂,次贷危机愈演愈烈,最终发展成影响全球的金融危机。(四)美元的全球流动导致金融危机全球蔓延。吴敬琏指出,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美元逐渐成为国际主要货币,以硬通货形式遍布全球各地,形成了世界金融体系中的一个个小窟窿。以美元为主导的单级货币体系会带来全球金融体系结构性的不稳定,美国的GDP在全球份额中所占比例不足25%,但美元却占全球外汇储备的64%、外贸结算的48%和外汇交易的83%。凭借这一特殊地位,美国可将国内危机转嫁给世界。通过经常账户的长年逆差,美元在没有约束的情况下向外提供的速度越来越快,美元金融资产也进入加速膨胀的渠道,当从经常项目逆差流出美国的现金又通过金融账户流回美国时,美国本土的债券、股票、金融衍生品等金融资产就会以同样的速度被创造出来,这一过程使美国的金融资产在全球范围内膨胀。如果将美国比作一支股票,运用金融资产总值除以美国GDP算出的市盈率高达30倍左右,具有一定的泡沫性。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旦资产价格上涨停止和泡沫破灭时,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便难以避免。(五)金融监管和治理工具的缺失为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埋下隐患。吴颜指出,利己行为必须在一个约定俗成、符合社会整体利益的框架内活动。在华尔街,这个框架就是金融监管的法规,当“框架”有所扭曲时,在政府的支持和纵容下,华尔街的贪欲变得无限膨胀。师子奇对这种“贪婪”的膨胀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分析:美国央行对抵押贷款标准的降低使相当一部分信用不佳的购房者通过贷款购买房屋;对评级机构监管的放松也增强了产品评级的主观性,评级机构的信用增级促进了次贷衍生品的热销,而市场环境改变后大范围调低评级又极大打击了投资者信心,加剧了市场恐慌;对银行和证券公司监管的放宽也使其将很多亏损的投资科目不列入资产负债表,以达到迷惑投资者的目的,而监管者并未制定更详细的规则打击这种有害行为。除美国金融监管的缺位外,全球治理的严重滞后也是金融危机成因之一。经济全球化使全球经济风险扩散效应成倍扩大,客观上要求加强全球治理,改革现行的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金融体系。二、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一)对资本流动性的影响。金融危机使发达国家的金融机构损失惨重,加之市场信心缺失,使金融机构谨慎放贷,国际金融体系从原来的流动性过剩转变成流动性偏紧,许多欧美金融机构出现资金短缺。由于中国与美国利差的倒挂及我国经济的稳健增长,在早期次贷危机阶段,流入我国的资金不减反增,快速增长的FDI表明外资正加速流入中国。但当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元的走强及回流给中国带来了资本逆转的威胁。(二)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国际金融危机使发达国家贸易环境恶化:欧元大幅升值削弱了欧元区产品的竞争力。欧盟统计局20XX年7月1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欧元区20XX年5月份外贸逆差约46亿欧元,大大超过此前预测的10亿欧元逆差。日本财务省发布的20XX年8月份贸易统计速报称,由于进口大幅增加、出口增幅微弱,日本20XX年8月份出现了26年来首次月度贸易逆差,逆差额达3240亿日元。金融危机引起的美国市场需求收缩和人民币_升值预期同样影响着中国对外贸易。据我国商务部数据,20XX年前8个月中国出口增长22.4%,同比回落5.4%。其中,对美国增长10.6%,回落6.1%,对欧盟出口增长26.3%,回落5.3%。(三)对通货膨胀率的影响。一些学者认为,金融危机主要从两个方向对世界价格水平产生影亮:一是经济放缓抑制市场需求,缓解国际商品价格上涨压力。二是各国央行降低利率,将增加价格上涨的压力。据世界银行统计,20XX年1~7月,全球各种初级产品和能源价格大幅上涨。其中,能源价格累计上涨48.3%,非能源价格上涨19.4%,农产品价格上涨19.5%。而8~9月,全球初级产品价格有所回落,与7月份相比,9月份能源价格下降23.5%,非能源价格下降11.5%,农产品价格下降13.2%。可见,在早期次贷危机阶段,第二种影响更大。当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市场需求的萎缩使通胀压力有所缓解。(四)对制造业的影响。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美国制造业活动指数20XX年10月大幅收缩,降到26年来最低点。欧元区制造业活动指数同期也跌至创纪录的低点,欧元区三个主要经济体的产出量、订单数及就业率均下降,欧元区采购经理人指数(PMI)降至41.1,是指数建立11年来的最低水平。多数学者认为,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金融危机在给欧美发达国家制度业带来冲击的同时,也给其他发达国家和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制造业增加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冲击使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20XX年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基本停滞。据IMF测算,发达国家20XX年经济增长1.5%,比上年回落1.1%,发展中国家20XX年经济增长6.9%,比上年回落1.1%。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背景下,中国亦难独善其身。目前,中国经济总体开放度已超过80%,中国经济与美国及世界经济波动的同步性愈来愈高。20XX年以后,中美两国GDP增长率之间的皮尔逊相关系数高于0.9。据经济学家估算,如果美国GDP增速下降1%,中国GDP增速将下降1%至1.33%。20XX年10月上旬,国际投行高盛、瑞银、巴克莱的中国区经济学家纷纷发出报告,分别将20XX年中国GDP增速调降为8.7%、8%、9%,明显低于以前的预期。三、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对策(一)把握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适度平衡。此次金融危机爆发的核心原因在于过度的金融创新使虚拟经济的膨胀程度超过了实体经济的承载能力。逄锦聚指出,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首先要妥善处理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当虚拟经济发展与实体经济发展相适应时,虚拟经济发展会促进整个经济发展,当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而过度膨胀时则会产生经济泡沫。因此,应根据实体经济发展状况来积极发展虚拟经济,使二者相互适应、相互促进,而不能相互脱节。钟茂初认为,当金融规模超过实体经济所需规模后,会加剧整个经济体系的风险。因此,各层面的债务应限定在理性范围内。李杨认为,金融改革与金融创新应服务于实体经济。金融与实体经济“疏远化”倾向在国内也有所表现。因此,要切实加强金融业的风险管理,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保证有充足的资本储备来应对危机。(二)构建适应金融创新和全球资本流动的新监管体制。林毅夫认为,此次危机的发生与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风潮有关,应认识金融创新的风险,使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齐头并进。逄锦聚认为,由于金融具有特殊的运作规律,金融创新风险具有一定的严重性。因此,必须处理好金融创新与风险防范的关系,在推进金融创新的同时,预见金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并建立监管和防范机制。多数学者认为,除各国应加强对金融创新的监管外,构建全球资本流动的监管机制也十分必要。汤敏指出,目前资本的全球流动规模和速度都在不断增加,过去20XX中,全球GDP年均增长了3.5%,国际贸易年均增长了7%,而国际资本流动年均增长高达14%,但对资本流动的监管却各自为政,对金融创新产品的监管力度更差,因此建立一个高透明度的、有问责机制的、有效的国际监控资本流动的全球协调机制对中国乃至世界各国都具有重要意义。(四)实现市场机制作用和政府宏观调控作用的平衡。唐双宁认为,此次金融危机要求有新理论的出现来指导金融实践,新理论的内核是阐述好“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的辩证关系,不能把二者对立起来。从长远看,“看不见的手”为“第一性”,“看得见的手”发挥辅助作用,但在某种特殊场合,“看得见的手”要发挥更大的作用。逄锦聚指出,我们应认识并妥善处理市场经济自发发展与政府宏观调控的关系,市场经济充分发展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但也存在着市场主体决策分散问题。因此,现代市场经济应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重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四、简要述评从此次以美国次贷危机为发端的国际金融危机的成因来看,其理论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基本矛盾的对抗性爆发,思想基础是美国新自由主义理论,它推动了美国赤字经济的发展和虚拟经济的过度膨胀,积聚了金融风险,金融监管的缺失和美元的霸主地位又加快了这种风险的全球传递,国际金融危机由此爆发。这场危机造成了国际贸易环境的恶化和短期投机性资本的频繁流动,引发了全球的降息浪潮及主要货币汇率的大幅波动,对制造业产生了严重冲击,减缓了全球经济的增长速度。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诱因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其对全球经济所造成的损害需要经过长时间的修复,因此多种紧急的救市政策并不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金融危机的根本治理呼唤各项彻底的、综合的、配套性的改革措施出台,这是一个需要全球各个国家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的漫长过程。第三篇: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工业影响突出国际金融危机蔓延迅速,波及广泛,世界经济严重受挫。概括几句话就是金融体系融资功能严重失效、流动性大量短缺,全球主要原材料和运输价格大幅度跌落,影响实体经济增速大幅度下滑实体经济:大概只要是经过注册的有生产服务活动的经济组织都可以算作是实体经济,这其中金融服务业则是例外,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次贷危机等类型。近年来的金融危机越来越呈现出某种混合形式的危机。从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华尔街风暴,现在已经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这个过程发展之快,数量之大,影响之巨,可以说是人们始料不及的。大体上说,可以划成三个阶段:一是债务危机,借了住房贷款人,不能按时还本付息引起的问题。第二个阶段是流动性的危机。这些金融机构由于债务危机导致的一些有关金融机构不能够及时有一个足够的流动性对付债权人变现的要求。第三个阶段,信用危机。就是说,人们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金融活动产生怀疑,造成这样的危机。第四篇:对金融危机引发信访问题的思考对金融危机引发信访问题的思考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经济形势对社会稳定的影响日益突出,经济利益纠纷、民工工资已成为当前突出的信访热点问题,尤其是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企业与个人经济利益的纠纷、拖欠民工工资等信访问题更为突出。因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型信访事件频繁发生,并且规模较大、人次较多,对金融危机引发的信访问题的探索和思考,有利于切实有效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一、金融危机引发信访问题的类型及原因受金融危机影响,企业倒闭、投资理财亏损和非法融资等现象增多,因企业减产、调整、倒闭而引起的失业也将增多,由此主要形成以下四大方面的信访问题:一是因企业破产倒闭,拖欠职工工资引发群体性信访问题。这类信访问题具有三个方面特征:信访事件具有突发性。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企业融资面临很多困难,尤其是传统产业、粗放型企业随时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危机,个别企业业主在突如其来的资金危机面前,采取外逃,躲避债务的方法,造成职工追讨拖欠工资无门,只能通过上访,要求政府维护其合法权益。企业主外逃的发生都具有突发性,事先没有征兆。从表面上看大多数企业仍处于生产经营状态,有些企业还发放职工部分生活费用,掩盖了拖欠职工工资的事实。如:某箱包玩具有限公司六月份还日夜赶制救灾帐篷,向员工发放生活费,八月份突然停业,造成员工百余人集体上访。涉及人数较多。工业企业尤其是规模企业职工人数少则一、二百人,多则上千人,拖欠的职工工资少则三、五十万,多则上百万,涉及的利益群体人数多、资金额度高、上访规模大、处理难度大。有些仅一家公司就涉及几百多人,欠薪金额达几百万,而且外来人员所占比重较大。组织化倾向明显。相同的利益关系很容易结成利益共同体,形成较为密切的组织,通过信访这一特殊形式向政府施压,信访人情绪容易激动,甚至采取静坐、示威、围堵机关大门、影响正常的办公秩序等非正常手段,还很有可能被一些心术不正者利用,引起更大的不稳定事件。此类信访问题产生的原因:由于企业自有资金的不足,需要通过融资来解决资金不足的困难和进行扩大再生产,使企业处在负债经营的状态,财务风险较高,容易陷入债务危机。今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银根紧缩,使企业融资困难,再加上原材料涨价、出口受阻,不少企业为解决资金困难,冒着极大的风险,向个人高息借款,一旦发生意外,资金链断裂,企业就会陷入绝境。二是因工程承包亏损,拖欠民工工资引发的信访问题:由于建筑工程施工时间短、企业流动性强、民工固定性差,甚至存在层层转包的现象,因此,建筑行业因拖欠民工工资引发的上访信访已成为突出信访问题。此类问题在年关会集中凸显。产生的原因:一是一些建设单位在资金没落实或资金没到位的情况下就盲目开工建设,开工后不能及时拨付施工企业工程款,使施工企业无力支付农民工工资。二是建筑行业存在层层转包现象。工程款结算出现漏洞,不少建筑企业只负责和项目经理结算工程款,2对民工工资的支付缺乏有效的监管,甚至发生中间小包工头却因诸多原因携款出逃,民工工资得不到保障。三是企业减员,要求补偿而引发的信访问题:从信访部门和劳动仲裁部门受理的案件看,劳动合同纠纷有关信访问题有所上升。新《劳动合同法》对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和企业裁员有相关规定,企业如果未按劳动法支付相关的经济补偿,引发部分因解除劳动合同而上访的纠纷。二、预防和化解金融危机引发的信访问题的对策:要加强对形势的分析判断,预测信访活动趋势,增强工作前瞻性和预见性。各部门要上下联动,积极配合,及时处置,尽快化解矛盾。1、加强“网络化”管理。劳动监察部门要健全工作网络,把企业用工情况和劳动工资支付情况纳入信息化管理,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对企业劳动工资信息进行分析,及时发现隐患,并将“网络化”管理与目前监管措施的有效结合起来,层层推进,减少隐患。2、建立劳动工资预警机制。建立企业劳动工资发放报告制度,建立企业劳动工资“三色预警”管理机制,对6个月以上没有按时足额职工劳动工资的企业,发出“红牌”警告,由县级相关部门介入调查该企业财务状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对3个月没有按时足额发放劳动工资的企业,发出“黄牌”警告,并由所在乡镇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对按时足额发放职工工资的企业,实行“绿色通道”政策。3、启动“一线矛盾处置联动工作机制”。群体性上访事件发生后,各相关部门迅速启动“一线矛盾处置联动工作机制”,企业所在的乡镇领导、各部门及时介入,由主要领导带队,分管领导和职能科室配合,成立调查小组,深入了解整个事件的过程,拟定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采取相关措施,稳定事态,化解矛盾,切实维护职工的根本利益。4、加强法制教育,增强法制观念。广泛开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积极引导企业主依法经营、遵纪守法、增强法制意识。教育职工和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用法律武器保障和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教育、引导民间借贷人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经济利益矛盾。5、坚决打击恶意拖欠工资行为。对少数恶意拖欠和为逃避债务外逃的企业主,有关部门要坚决依法打击,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同时,法院要及时介入破产企业的清产核资、债务处理。劳动保障、信访、所在乡镇要及时做好信访人思想稳定工作,避免发生更大的不稳定因素。杨建丽第五篇:08国际金融危机的思考08国际金融危机的思考【摘要】从08金融危机爆发至今已四余年,它爆发的原因复杂难解,对世界的影响更是深远。金融危机的爆发是资本主义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必然结果,同时也引起我们对新自由主义的反思。危机过后,中国当局通过调整政策与完善制度,力使中国摆脱金融危机的牢笼。本文着力于08金融危机爆发原因以及应对策略,提出个人的思考与见解。【关键词】金融危机,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对中国影响及应对,世界经济走势预测08金融危机的爆发来,美国的经济一路呈现滑坡趋势,有学者认为美国至少削弱了自己在未来3~5年内的世界经济地位,然而今天我们可以看到,美国的经济地位在短期内是不可能被超越的。美国次贷危机为导火索,所引发的一些列从金融行业到经济实体的蝴蝶效应,波及了世界各国。在经济降温的今天,我们不得不深层剖析问题发生的原因,以求得世界经济健康,快速复苏。一.金融危机的成因金融危机爆发后,经济学界专家学者对于危机的成因进行了全方位的分解,有学者将金融危机的爆发归因于生产过剩,有学者认为美国金融危机实质上是信用危机,也有学者认为是因为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结构的不对称,总之,一切原因都指向一个方向,那就是美国在急于扩张的同时没有遵循经济的发展规律。而我认为,危机的形成是因为资本主义世界忽略了群众的收入与有限消费。首先,资本主义为追求利润最大化,忽略市场原本的消费能力与限度,急于扩张自己的经济势力,以金融衍生品为保证追求更高的资金贷款,妄想用杠杆原理以小点撬动大点,从而导致生产的极度过剩,人民的超前消费;其次,新自由主义的时兴,使得国家在自由贸易中丧失了一部分的发言权,金融市场脱于管制,导致21世纪初,虚拟经济早不再附着实体经济,而是自我孵化,自我膨胀;再者,市场上的投机者昌盛,总是想通过投机谋取更大的利益;最后,金融危机的爆发1更是因为美国产业结构的严重失衡,美国作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在选择产业时,将具有丰厚利润的电子高新产业锁定在国内,将人力密集型、高污染的制造业等投放在中国等发达国家,以此建造空中楼阁,以使自己在面临危机是不能做出有效调整,没法保证基础产业。美国的新自由主义反对凯恩斯的政府应适当干预经济的理论,以自由发展贸易为信条,使得美国政府丧失了在经济活动中的干预能力。马克思经济理论指出,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由于与私有制的矛盾,必然会周而复始的产生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必须有高度发达的信用关系和信用制度相配合。新自由主义的错误思想,资本主义以利润最大化为最终目标,至此,资本的弊端在经济危机中得以严重凸显。二.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以及中国的应对策略(一)中国的出口贸易缩水大批出口导向型中小公司倒闭破产。中国作为新兴发展中国家,以美国为主的不少发达国家,将高耗能、高污染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投资到中国,随着西方经济泡沫,发达国家对中国的投资必定大大减少,导致中国的加工企业濒临瘫痪,甚至破产。(二)中国股市动荡,出现大幅下跌局面20XX年10月26日,华尔街日报又爆出周五全线股市大幅下挫的报道,中国股市再稍稍回暖后,又出现反复,可见在中国未能摆脱金融危机的余震。(三)中国外汇的极度缩水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元贬值,中国一直实施出口导向型经济策略,因此在长期贸易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美元,金融危机是中国的外汇缩水严重。(四)金融危机加剧了中国的贸易摩擦众多学者认为中国的贸易摩擦加剧是因为美国等发达国家为抑制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并提起其他国家对中国商品进口的警觉性,从而引起了羊群效应。而我认为除此原因之外,更是由于全球经济的滑坡,使得一些国家想趁机钻中国市场不规范的空隙,从另一个角度,提高中国进口商品价格以保护国内产业同时,利用罚款等谋取额外的利益以补贴本国企业。中国在金融危机后,应该及时调整政策方针,第一,应该加大力度研发,减弱对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的依赖;第二,加大对股市交易的管制,防止一些个人或国家以套汇为目的扰乱本国股市;第三,中国持有美元比重较大,金融危机后不少学者分析了其利弊,中国当局应该调整一篮子货币中美元的比例,利用提供美元贷款、进口采取美元支付等措施消耗一些美元的外汇;第四,有关于绿色壁垒、知识产权侵犯、反补贴贸易等贸易摩擦方面,中国在与他国保持友好关系同时,应该尽快建立起有关预警机制,能够达到预防摩擦的效用,此外,还应增强企业的法律意识,培养法律专人,在出现摩擦时,能够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第五,美国金融业酿成的信任危机也提醒中国对金融机构实施严格管制,切忌信用泛滥酿成大祸。另外在探讨金融危机对中国影响的同时,我们不得不考虑一些潜在的威胁,这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