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1章地球与地图第2讲等高线地形图考点2地形剖面图课件_第1页
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1章地球与地图第2讲等高线地形图考点2地形剖面图课件_第2页
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1章地球与地图第2讲等高线地形图考点2地形剖面图课件_第3页
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1章地球与地图第2讲等高线地形图考点2地形剖面图课件_第4页
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1章地球与地图第2讲等高线地形图考点2地形剖面图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一章地球与地图第二讲等高线地形图考点二地形剖面图研清教材·固基础研析考题·明方向深化整合·提素能对点训练·促提升课堂巩固·即时练研清教材·固基础1.概念:沿地表某一方向的直线所作的______剖面图,它是在__________________的基础上绘制的。2.比例尺:地形剖面图有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______比例尺往往与原图比例尺一致,垂直比例尺可根据要求确定。3.意义:它在平整土地,修建渠道,修建铁路、公路和其他工程时,可作为计算土石方量的依据。【名师提醒】地形剖面图的判读规则(1)确定剖面线两端点的海拔。(2)确定剖面线经过地区海拔的极大值和极小值。(3)为了使地面高低起伏更明显,垂直比例尺一般要比原图大。垂直等高线地形图水平研析考题·明方向(2019·江苏卷)下图为某地地形与甲地建筑物布局示意图。读图,据此完成(1)~(2)题。(1)与乙地相比,将建筑物布局在甲地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A.地形

B.水源

C.植被

D.坡向D(2)与甲地地形平整方式相符的剖面是(

)B[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甲、乙两地分别布局在河流两侧的山坡上。甲地处于阳坡,采光较好,而乙地处于阴坡,采光较差,D正确。二者地形相差不大,都位于山脊一侧,有一定坡度,并且都靠近水源和植被,因此A、B、C错误。故选D。第(2)题,靠近N一侧,也就是建筑物海拔相对高的一侧,改造后的等高线相对原来的等高线变得更加密集,而在建筑物海拔相对低处变得稀疏,高密低疏则先陡坡再缓陂。靠近M一侧,等高线又变得密集。因此变化后的地形剖面图应当是先陡坡再缓坡再陡坡,地势整体下降。改造后建筑物南侧坡面等高线向低值方向凸出,说明新坡面宽于旧坡面。故选B。深化整合·提素能1.地形剖面图的绘制2.地形剖面图的应用(1)确定是否通视通视问题可通过作地形剖面图来解决。如果过已知两点作的地形剖面图无障碍物(如山地或山脊)阻挡,则两地可互相通视。要特别注意“凹形坡”与“凸形坡”的不同。从山顶向四周,等高线先密后疏,为“凹形坡”,可通视;等高线先疏后密,为“凸形坡”,“凸形坡”容易挡住人们的视线。(如下图)有时仅看两地的高差不能确定视野情况,因为两地之间可能有山脊存在。一般情况下,凸坡不能通视,如下图中,A点不能看到B点。(2)判定河流流向受河流侵蚀作用影响,一般情况下河流上游横剖面图上河谷呈“V”形;下游沉积作用明显,河谷呈“U”形。由此可判定河流上、下游关系及河流流向。【方法技巧】判读地形剖面图,主要抓住以下“三看”对点训练·促提升我国南方某市为了发展旅游经济,计划在该市郊区某处进行旅游开发建设。下图为该区域旅游规划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观景台M、N之间有一条“森林氧吧路”,请说明其呈蛇形的理由。(2)判断在观景台M处能否看到山下的湖泊O处,请画剖面图并进行说明。[答案]

(1)“氧吧路”尽量沿等高线修建,减小道路坡度,方便步行。(2)不能。陡崖顶部阻挡了视线。见解析图:剖面线形态、坐标轴名称、单位、数值、观景台、湖泊。[解析]

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剖面图的画法与应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第(1)题,

据图可知,M、N之间地势起伏比较大,“氧吧路”修建成蛇形是为了尽量沿等高线修建,从而减小道路坡度,方便游客步行。第(2)题,

在横轴上取与MO的长度相同的线段,在纵轴上取适宜的长度,并划分为10等份,每份为100米。找到等高线图中与MO相交的各点,从各点向下作垂线,在纵轴找到该点对应的海拔高度并作水平线,确定垂线和水平线的交点。在剖面图中依次画出等高线图中各交点对应的点,最后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根据剖面图可以看出,受陡崖的阻挡,在观景台M处不能看到山下的湖泊O处。解析图如下:课堂巩固·即时练(2022·辽宁沈阳重点高中一模)下图是我国东南海滨某地略图,该地地形复杂,适合漂流运动,且瀑布较多,成为著名的旅游观光地。图中三个瀑布中,甲瀑布落差最大,丙瀑布落差最小,丙瀑布落差为35米。据此完成1~2题。1.乙瀑布的落差与a等高线数值的差值绝对值可能是(

)A.35米

B.47米C.50米

D.65米2.图示漂流河段平均流速由快到慢的排序是(

)A.①②③ B.①③②C.③①② D.③②①BD[解析]

第1题,图中等高距为100米,根据图中等高线信息可知,河流干流大致自西向东流,图中0m等高线应为海岸线,其右侧为海域,a等高线位于海上,可能为海上凸出的一个小岛,所以a等高线为该小岛的岸线,其数值也应为0。由材料可知丙地瀑布落差最小,甲瀑布落差最大,丙瀑布落差为35米,乙瀑布的落差应大于35米,A错误。但由于甲、乙瀑布位于两条相邻的等高线之间,两瀑布落差的和应小于100米,所以乙瀑布的落差一定小于50米,否则乙瀑布的落差将大于甲瀑布,C、D错误。所以乙瀑布的落差与a等高线数值的差值绝对值可能是47米,B正确。第2题,读图可知,①②③三段河流长度相似,首尾高差大小决定平均流速快慢。①②段相比,终点相同,但②段起点为100米,而①段起点低于100米,因此②段高差大于①段,②段平均流速快于①段;图中②③段起点海拔相同,但③段终点比②段低,因此③段高差大于②段,③段平均流速快于②段。由此判断,平均流速由快到慢的排序是③②①。故选D。(2023·河北石家庄质检)下图为北美洲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据此完成3~4题。3.下列表示从甲地到乙地的地形剖面的是(

)C4.该区域的地理特征是(

)A.丙地海拔为180mB.米尔河自西南流向东北C.东南山峰坡度最大D.区域最大高差为380mB[解析]

第3题,根据该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可知,由甲地到乙地等高线稀疏程度为疏—密—疏,数值变化为小—大—小—大—小,且等高线穿过图中米尔河,可知米尔河两侧等高线应呈对称分布关系。结合上述分析可知,该等高线剖面图应为坡度由小到大再到小,海拔为低—高—低—高—低,海拔最高处为甲地东南方向的等高线闭合区,海拔最低处为米尔河,乙地海拔低于甲地,乙地海拔在120~140m。A图中乙地海拔高于甲地,A错误。B图中乙地海拔大于200m,B错误。C图符合从甲地到乙地的地形变化特征,C正确。D图中海拔最低处为乙处,并非米尔河附近,D错误。第4题,根据图示可知,丙地位于200m等高线内的闭合曲线上,其海拔是220m,A错误。河谷等高线向高数值方向凸出,图中河流两侧等高线向西南方向凸出,故该河流应是自西南向东北流,B正确。东南山峰等高线稀疏,坡度较平缓,C错误。图中海拔最高处为甲地东南侧的山丘,海拔为380~400m,海拔最低处为图上东北部河流下游,海拔为0~20m,故最大高差可能超过380m,D错误。5.(2023·湖南郴州质量监测)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G镇常住人口约3万,是我国江南丘陵某旅游名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旅游中心,以流域下游的L湖为主要水源,近年来,水源短缺、水质变差等问题突出。L湖为小型人工水库,依赖雨水补给,正常蓄水水位为990米,是该景区著名景点。中段为顶部可泄洪的溢流坝,大坝坝顶的公路桥是G镇对外联系的交通要道(如图)。(1)使用图例中的大坝符号,在“L湖周边地形示意图”绘出L湖大坝的正确位置。(2)简析L湖建造溢流坝的必要性。(3)推断G镇为实现L湖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采取的具体措施。[答案]

(1)如图所示。所绘大坝必须满足以下两个要求才能给分:一是必须位于两座山峰之间;二是不能与1000米等高线相交。(2)流域降水年际、季节差异大;(溢流坝)降水少时,能保有一定的蓄水量供应(G镇)用水,以及营造景观;降水多时,坝顶泄洪避免洪涝及潜在的地质灾害,保障公路桥正常运营;控制淹没范围,减少对景区的破坏。(3)防治水污染,如污水净化达标排放等;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如水资源循环利用等;减少水资源需求,如根据水源供给能力控制游客数量,G镇常住人口迁至山脚居住等。[解析]

第(1)题,绘出大坝的正确位置需要依据材料信息“正常蓄水水位为990米”,所以所绘大坝不能与1000米等高线相交;图中两座山峰之间为口袋形地形的出口处,是建大坝的理想地形,大坝应标在此处。第(2)题,由材料信息可知,L湖地处我国江南丘陵地区,水源依赖雨水补给,受季风气候影响,L湖流域降水年际、季节差异大,降水少时,溢流坝能保有一定的蓄水量供应G镇用水,以及营造景区景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