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部分专题过关突破过关微专题十六逻辑思维与辩证思维核心考点二运用辩证思维真题回放·悟高考知识深化·析重点易错清零·免失误预测演练·巧押题真题回放·悟高考1.(2022·山东济宁一模)外太空是人类未来发展的深度空间,也是科学技术的制高点。我国在加速航天事业发展方面制定了三步走的战略: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开展空间应用实验;第二步,发射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第三步,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我国成功实施载人航天战略(
)①用事实佐证了人类终有一天可以穷尽太空的奥秘
②启示我们要正确认识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渐进性与飞跃性③反映了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④表明动态性的辩证思维能科学把握事物发展过程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C【解析】从我国在加速航天事业发展方面制定的三步走战略可以看出,动态性的辩证思维能科学把握事物发展过程,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渐进性与飞跃性,正确处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②④符合题意;实践是无限发展的,人类的认识随着实践而无限发展,实践中不断产生新的问题,人类不可能穷尽太空的奥秘,①错误;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但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不是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③错误。2.(2022·山东卷)科技赋能北京冬奥令世人惊叹。北京冬奥组委选择了全球范围内还较少被使用的二氧化碳制冰技术。相较于会对大气造成污染的传统制冷剂,二氧化碳制冷剂无毒无害,非常环保,其破坏臭氧层潜能值为0,全球变暖潜能值仅为1。北京冬奥会为推广二氧化碳制冰技术提供了契机。选择使用二氧化碳制冰技术,体现出北京冬奥组委(
)①运用超前思维,创造制冰技术发展的趋势②坚持辩证思维,分析制冰技术运用的内在矛盾③运用发散思维,围绕环保轴心进行思维收敛和集中④遵循逻辑推理,把握制冷剂使用与环境保护的因果关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C【解析】超前思维是在多角度、全方位地分析事物的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从事物发展的现实情况出发,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状态,运用合理的推理和想象,判断事物未来发展趋势的思维形态,北京冬奥组委选择使用二氧化碳制冰技术,是判断制冰技术发展的趋势,而不是创造其发展趋势,①说法错误;相较于会对大气造成污染的传统制冷剂,二氧化碳制冷剂无毒无害,非常环保,其破坏臭氧层潜能值为0,全球变暖潜能值仅为1,说明北京冬奥组委坚持辩证思维,分析制冰技术运用的内在矛盾;同时遵循逻辑推理,把握制冷剂使用与环境保护的因果关系,②④符合题意;发散思维是从一个出发点向四面八方扩散、辐射,而不是进行思维的收敛和集中,③说法错误。3.(2022·山东日照一模)在富有文化味和生活气的二十四节气中,小满是个特殊的存在。有小暑也有大暑,有小雪也有大雪,有小寒也有大寒,唯独小满,没有大满与之对应,这是因为中国人认为过满招损,过满则溢,小满不多不少,一切刚刚好。这启示我们做事情要(
)①注意分寸,把握适度原则②积极创造条件,维持事物稳定③坚持折中思维,适应事物的存在状态
④注意质变的节点,防止不利的质变发生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C【解析】
“过满招损,过满则溢”说明量要适当,必须适度,控制好质变的节点,防止事物向不利方向转化,故①④符合题意;当需要保持事物特定的质时,需要创造条件,保持事物稳定;当需要改变所不需要的事物特定的质时,就要积极创造条件,促成事物的质变,②说法错误;折中思维是消极的思维方式,③说法错误。4.(2022·山东济宁二模)2022年3月23日,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课堂”中向人们展示了太空“冰雪”实验,袋子里挤出的溶液会形成一个液体球,当球体与沾了结晶核的毛根碰触后迅速变成“冰球”。王亚平解释说,在微重力环境下饱和乙酸钠溶液只要碰到一丁点的晶体,就能迅速打破稳定状态,析出大量的晶体,从而变成了一个“冰球”。但在地球上由于受到重力等因素影响,形成的晶体形状是不规则的。据此,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①从观察结晶球形成实验到知晓其中的原理蕴含着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的过程②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每一个细节,因为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重要来源③天宫实验呈现出的实验结果有别于地面,印证了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④研究晶体形成形状的异同需要排除重力等因素干扰,这是思维抽象的分离环节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A【解析】在“天宫课堂”中,从观察结晶球形成实验到知晓其中的原理蕴含着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的过程,①正确;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重要来源”说法错误。②排除;天宫实验呈现出的实验结果有别于地面,印证了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③正确;研究晶体形成形状的异同需要排除重力等因素干扰,这是思维抽象的提纯环节,而不是分离环节,④错误。知识深化·析重点1.辩证思维的含义与特征(1)含义:所谓辩证思维,就是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其实质和核心是运用矛盾分析方法,在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2)特征
整体性动态性原因任何认识对象都是由它的各个要素、各种联系构成的有机整体客观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人们的思维要正确地反映事物实际存在的过程,就必须以动态的方式去思考认识对象
整体性动态性内涵辩证思维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将认识对象的各个要素、各种联系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在头脑中再现出来,并从整体角度去思考如何解决问题用动态性的辩证思维看问题,就是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用矛盾运动的观点看问题作用①整体性的辩证思维能够科学地处理
“此”与“彼”之间的关系②辩证思维能够科学地处理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③辩证思维是把多层次、多视角的认识综合起来,整体性地思考问题的动态性的辩证思维能够科学地把握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能把握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动态性与相对静态性的关系
动态性相对静态性区别含义动态性是指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的性质相对静态性指的是事物的相对静止、相对稳定的性质特点动态性即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物质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属性,是物质存在的根本方式相对静态性是指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静止并不是不运动,而是指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的稳定和平衡状态知识交汇
动态性相对静态性联系动态性和相对静态性是相互贯穿、相互渗透的,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绝对运动中包含有相对静止,即动中有静。相对静止中又有绝对运动,即静中有动2.分析和综合的比较
分析综合含义把认识对象分解为各个部分、各个要素、各个层次,或者把认识对象的复杂的发展过程分解为若干阶段,分别加以认识的一种思维方法是一种把认识对象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各个层次和不同发展阶段,按照其固有的联系联结和统一起来进行考察的思维方法具体方法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因果分析、功能分析等结构综合、功能综合等
分析综合作用只有对各要素首先作出周密的分析,才可能从整体上进行正确的综合,从而真正地认识客观对象只有对事物各种要素从内在联系上加以综合,才能正确地认识整个客观对象3.量变与质变比较项量变质变区别含义量的变化。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以及事物构成因素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方式质的变化。质是一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部固有的规定性根本标志发生在度的范围之内超出度的范围状态渐进性和连续性间断性与飞跃性比较项量变质变联系①量变与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基本状态。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②质变不仅体现并保存量变的成果,而且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③量变与质变的关系是辩证的。事物的矛盾运动表现为量变与质变及其相互转化4.准确理解掌握适度原则“得当”适当原则在思考和处理问题时把握好“分寸”反对极端化错误“得中”适度思维积极认识、推动事物发展,把持有度反对折中主义适度原则要在“度”的范围内寻求和把握事物发展的适当程度,要推动事物发展的最佳状态,当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要积极促成事物的质变5.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比较项肯定否定区别①事物保持自身存在的方面,即肯定这一事物为它自身的方面②肯定方面维持着事物的质的规定性,当肯定方面处于优势时,事物就会保持其原有的性质和自身的存在①促使该事物灭亡的方面,即促使它转化为他事物的方面②当否定方面在事物发展中取得支配地位时,事物就会改变自己的根本性质,实现对自身的否定比较项肯定否定联系①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与否定两个方面②事物内部的肯定方面与否定方面是对立统一的③肯定中包含否定,否定中包含肯定④辩证的否定具有肯定与否定的双重性比较辩证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类别辩证否定观形而上学否定观否定的动力事物自身的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双方斗争的结果,是通过事物内部矛盾进行的自我否定否定是外力强加给事物的,是外力作用的结果,是主观任意的否定知识拓展类别辩证否定观形而上学否定观否定与肯定的关系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是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把否定与肯定绝对地割裂,主张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否定同联系发展的关系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和发展的环节否定是发展的中断6.感性具体与思维具体比较项感性具体思维具体区别含义是一种直观的整体表象,是事物多种多样的现象和外部联系在头脑中的反映指在理性认识的层次上反映事物具体整体的认识,是人们在思维中把事物各个方面的本质规定按照其内在联系综合起来,形成关于事物整体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它是多样性统一的事物整体在思维中的再现比较项感性具体思维具体区别地位是认识的起点,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思维活动的结果,是认识的发展和升华意义感性具体是由思维抽象上升到思维具体的前提和准备最终完成的思维具体是飞跃的终点,它是对认识对象整体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联系感性具体是认识的起点,经过科学的思维抽象和正确地选择思维上升的环节,感性具体能够上升为思维具体易错清零·免失误1.形而上学思维完全切断事物及其各个部分、各种性质之间的联系,无法反映事物的面貌。()提示:
形而上学思维完全切断事物及其各个部分、各种性质之间的联系,不能正确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貌。2.综合是对分析的汇总。()提示:
分析是综合的基础,分析为综合做准备,但综合不是对分析的简单汇总。3.分析与综合方法的注意力主要放在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上。()提示:
综合方法的注意力主要放在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上。×××4.质变是量变的必要前提,量变是质变的必然结果。()提示: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5.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间断性是指事物在量上发生了变化。()提示:
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间断性是指事物在质上发生了变化。6.任何时候都要坚持适度原则。()提示:
为了保持我们所需要的事物特定的质,应当把事物的变化控制在度的范围内,防止过犹不及。×××7.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相对于否定阶段来说,肯定阶段是较后也是较高的环节。()提示:
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相对于肯定阶段来说,否定阶段是较后也是较高的环节。8.坚持辩证否定,要原封不动保留事物的合理因素。()提示:
即使对合理因素的保留,也不是原封不动地将它照搬到新事物之中,而是经过改造,把它们包含在新事物之中。××9.感性具体是指从多样性统一的事物整体中抽取某一方面的本质规定,或者从其个性中抽取共性的思维活动。()提示:
思维抽象是指从多样性统一的事物整体中抽取某一方面的本质规定,或者从其个性中抽取共性的思维活动。10.思维从思维具体开始,经历思维抽象,形成感性具体。()提示:
思维从最一般的抽象规定开始,通过各个上升环节,达到再现事物多样性的统一。最终完成的思维具体是飞跃的终点。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再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思维过程的这两个阶段相互依赖、不可分割。××预测演练·巧押题1.(2022·北京延庆区一模)下图是一个通用的写作模型——金字塔结构。其最顶端的内容是主要信息或结论;下一层是支撑结论的关键信息;再往下一层是支持关键信息的次要信息。运用金字塔结构进行思考,能帮助我们在写作时梳理和厘清各类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这启示我们(
)B①要在辩证的分析与综合中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②要学会用逆向思维方式认识事物变化、把握事物的发展③将注意力集中在问题的各个“点”上就能全面而深刻地认识事物④要想深刻认识事物,就必须运用矛盾分析法认识事物的矛盾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依据题意,运用金字塔结构进行思考,能帮助我们在写作时梳理和厘清各类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这启示我们要在辩证的分析与综合中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要想深刻认识事物,就必须运用矛盾分析法认识事物的矛盾,①④入选;材料并未涉及用逆向思维方式认识事物变化、把握事物的发展,②不选;将注意力集中在问题的各个“点”上,力图把具体的“点”认识透彻,而不是全面而深刻地认识事物,且说法过于绝对,③不选。2.(2022·山东淄博三模)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研究证实,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不是线性关系,而是“倒U型曲线”(如右图所示)关系,动机处于适宜强度时,工作效率最佳;动机强度过低时,缺乏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工作效率不可能提高;动机强度超过顶峰时,工作效率会随强度增加而不断下降,因为过强的动机会使机体处于过度焦虑和紧张的心理状态,干扰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的正常活动。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C①坚持折衷主义的态度,做到动机和效率之间不偏不倚②坚持适度思维,实现适宜动机强度和最佳工作效率统一③坚持定量分析,找到适合不同性质任务的同一动机强度④坚持动态性思维,找到适合不同性质任务的动机强度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折衷主义是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和固定的立场,只把各种不同的思潮、理论,无原则地、机械地拼凑在一起的思维方式,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一种表现形式。动机强度和工作效率不能折中,而是要适度思维,实现适宜动机强度和最佳工作效率统一,①错误;动机强度适宜、过低、超过顶峰,工作效率不同,这启示我们坚持适度思维,实现适宜动机强度和最佳工作效率统一,坚持动态性思维,找到适合不同性质任务的动机强度,②④符合题意;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找到适合不同性质任务的同一动机强度”说法错误,而且应坚持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③排除。3.(2022·山东潍坊二模)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此次在轨飞行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驻留,创造了中国航天员连续在轨飞行时长新纪录。航天员在轨飞行期间,先后进行了2次出舱活动,开展了手控遥操作交会对接、机械臂辅助舱段转位等多项科学技术实(试)验,验证了航天员长期驻留保障、再生生保、空间物资补给、出舱活动、舱外操作、在轨维修等关键技术。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C①神舟十三号从发射到成功着陆,意味着我们对航天科技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的过程②中国航天员连续在轨飞行时长创造新纪录,意味着渐进性过程的中断,中国航天技术又一次实现了飞跃③航天员开展了多项科学技术实验,验证了多项关键技术,发挥了思维正逆互补的作用
④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的圆满成功,是建立在对以往航天科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初级焊工安全知识培训
-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肾衰竭合并重症心力衰竭的价值
- 车载SINS-GNSS紧组合导航系统研究
- 基于混合样本的对抗对比域适应算法及理论
- 播种绿色安全教育课件
- 护理临床教学工作介绍
- 二零二五年个人快递包裹配送与物流成本控制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个人面包车租赁违约责任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个人医疗借款合同编制说明2篇
- 锌钢围栏施工方案
- 胆汁淤积性肝硬化护理
- 油气行业人才需求预测-洞察分析
- 《数据采集技术》课件-Scrapy 框架的基本操作
- (2024)河南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 围城读书分享课件
- 2025年河北省单招语文模拟测试二(原卷版)
- 2024版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内容解读
- 工作计划 2025年度医院工作计划
- 高一化学《活泼的金属单质-钠》分层练习含答案解析
- DB34∕T 4010-2021 水利工程外观质量评定规程
- 2024年内蒙古中考英语试卷五套合卷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