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基础知识点归纳
宝典(完整版)
第一部分自然地理部分
一、地球与地图
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
为西经度。
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
为南纬度。
3.纬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纬线都是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
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
4.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于南北极点的半圆,长
度都相等。
5.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6.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往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往
西至160°E为西半球。
7.高中低纬的划分:南北纬30°之间为低纬度,30°-60°之间
为中纬度,60°-90°间为高纬度。
8.比例尺大小与图示范围:相同图幅,比例尺愈大,表示的范
围愈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围愈大。
9.地图上方向的确定
①一般情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②有指向标的地图,指
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③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
东西方向。
10.等高线的疏密与坡度:同一幅地图中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
11.等高线的凸向与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向
低处凸出的地方为由脊。
12.不同日期的分界线:零点经线往东至日界线为地球上的“今
天”,往西至日界线为地球上的“昨天”;或日界线东侧为“昨天”,
西侧为“今天”。
13.天体系统的层次地月系一太阳系一银河
系f总星系
14.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⑴主要类型:太阳黑子、耀斑
⑵影响:
①太阳活动对地球的气候造成影响,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
使地球部分地区降水量产生年际变化;②太阳大气抛出的带电
离子流,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
电;③扰动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甚至出现中断现象。
15.太阳的主要成分为H和He。太阳辐射来源于太阳内部
的核聚变反应。
16.九大行星运动特征:共面性、同向性、近圆性
17.日地距离:1.5亿千米
18.宇宙的自然资源:空间资源,矿产资源,太阳能资源
19.地球生命存在的原因(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
①比较稳定和安全的宇宙环境;
②日地距离适中,地球表面温度适宜,存在液态水;
③地球体积和质量适中,有足够引力吸引大量气体,形成大气层;
④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水汽,凝结成液态水,形
成大洋。
20.地球的运动规律
运动形式自转公转
侧视:自西向东
北极上空看:逆时
方向it__.自西向东
南极上空看:顺时
运ft__.
动1恒星年:365日6
恒星日(转360°):23时
规时9分10秒
56分4秒
律周期(直射点)回归年:
太阳日(转360°59'):.
365口5时48分46
24小时.
秒
速角速除南北极外,任何地点都
V近大于V远
度度为15°/h
线速
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度
a.昼夜更替,周期为1太阳
日,即24小时。b.经度每隔
15°,地方时相差1小时,越a.昼夜长短和正午太
意义向东,地方时越早。C.地球表阳高度的变化;
面水平运动的物体,其运动b.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方向发生一定的偏转,北半
球向右,南半球向左。
21.北极星的地平高度与当地纬度的关系:北半球观测,北极星的
地平高度与当地纬度相等。
22.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以北半球为例)
23.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由太阳直射的纬线(正午太阳高度为90°)向南北两侧依次递减;
由太阳直射点(太阳高度为90°)向四周依次递减;昼半球太阳高
度>0°,夜半球<0°;晨昏线上为0°
24.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北半球为例)
夏半年,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极点附近为极昼,夏至
日,昼最长夜最短,极圈以内为极昼;冬半年,昼短夜长,纬度越高,
昼越短,极点附近为极夜,冬至日,昼最短夜最长,极圈以内为极夜。
春秋二分,全球各地昼夜平分;赤道上,终年昼夜等长。
25.四季的划分
我国古代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起点;欧美
国家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为四季的起点;北温带许多国家一般
把3、4、5三个月划分为春季、余类推。
26.五带的划分南北回归线之间(有太阳直射)为热带,极
圈以内(有极昼极夜)为寒带、其余为温带。
二、大气
27.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⑴低层大气的组成:大气是多种气体的混合物,低层大气主要
的成分是①干洁空气、②水汽和③固体杂质组成的。
⑵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氮占78%,氧占主张,氤占0.93%,二
氧化碳占。3%左右。
⑶低层大气主要组成物质的作用。氧,是人类和一切生物维持
生命活动所必须的物质;氮是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组成部分。
二氧化碳①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②对地面起保
温作用。臭氧能大量的吸收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
受过多紫外线的伤害,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而穿透
大气射到地面上的少量的紫外线,又起到杀菌治病作用。
⑷大气垂直各层的主要特征及其成因。
一、对流层:①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②对流运动显著:
③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二、平流层:①气温的垂直分布,下层随高度的变化很小,
在30千米以上,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迅速上升。在22〜27千
米高度,臭氧的含量达到最大值,形成臭氧层。②气流以平流
运动为主。大气晴朗,能见度好,有利于高空飞行。
三、高层大气:气压低,空气密度小。在80s500千米高空,
大气处于高电离状态,能反射无线电波,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
作用。
28.气温的水平分布
纬度越高,气温越低。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冬季相反;“高
温高纬凸,低温低纬凸”;撒哈拉沙漠为全球炎热中心,世界极端最
低出现在南极洲,北半球寒冷中心为西伯利亚地区。
29.大气的热力作用
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
②大气的保温效应(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并通过大气逆辐射
把热量还给地面),又称为“温室效应”。
例1:为什么说青藏高原日照强,而热量少、气温低?
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所
以日照强;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逆辐射弱,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小,
所以热量少、气温低。
例2:白天多云,气温不高(云层反射作用强);夜晚多云,气
温较高(大气逆辐射强)。
30.风的形成
⑴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
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例:海陆风,山谷
风,城郊风。
⑵气压梯度: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叫做气压梯度。
⑶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垂直等压线,高压指向低压。大小:
等压线越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强。
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由于各纬度获得的太阳辐射能多少不
均,造成高低纬度间温度的差异一大气垂直运动(热升冷降)
一水平气压差一水平气压梯度力(形成风的直接原因)一风
⑸高空大气中的风向(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
用)风向与等压线平行。近地面的风(考虑摩擦力,可减小风
速)风向与等压线之间成一夹角。
31.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7月,太阳直射点北移一气压带风带
北移一雨带北移一动物北迁;1月,直射点南移一气压带风带南移一
雨带南移一动物南迁。
32.大气活动中心的分布
1月份,亚欧大陆形成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副极地低压带被切
断,保留在太平洋上为阿留申低压;7月份,亚欧大陆形成印度低
压,副热带高压带被切断,保留在太平洋上为夏威夷高压。
33.季风成因: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②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
季节移动。冬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因此寒冷、干燥;夏季风
从海洋吹向陆地,因此高温多雨。
东亚季风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我国西南地区及印度一带的
西南季风,由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引起。
34.常见天气系统
类型冷锋暖锋
气团运
冷气团主动移向暖气团暖气团主动移向冷气团
动
锋面图
示
锋面符
▲▲▲
号
过境时
阴天、刮风、下雨、降温多为连续性降水
天气
过境后温度、湿度下降,气压升高,气温、湿度上升,气压下降,
天气天转晴天转晴
降水时
时间短,强度大时间长,强度小
间
降水位
主要在锋后锋前
置
低压(气压中心低、高压(气压中心高、
气压状况锋面气旋
四周高)四周低)
气流状况气旋反气旋
气压梯度从四周垂直指向中心从中心垂直指向四周
力
方向
气北半逆时针方向中心辐合顺时针方向四周辐散
流球上升下沉
流南北顺时针方向中心辐合逆时针方向四周辐散
向球上升下沉
天气状况多阴雨天气多晴朗、干燥天气
平面示意
图.行
<-Kfi<一风内
(北半球)・,用■用力
下降
空间示意
图)1(
夏秋季节东南沿海地
长江流域七、八月份的
举例区经常出现的台风天
伏旱,冬季寒潮
气
35.气候要素:气温、降水、气压(风)
36.气候因素(因子):①太阳辐射(最基本因素);②下垫面;
③大气环流(调整着全球的水热再分布);④人类活动(通过改变大
气成分和改变下垫面状况,对气候产生影响)。
37.气候类型和气候特征(另见表格)
38.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
①农业:一地的气候资源往往决定着该地的种植制度(包括作物
的结构、熟制、配制与种植方式)。②建筑:街道应与子午线成
30°-60°的夹角。③交通:公路、铁路的设计,需注意沿线的暴雨、
大风出现的强度和频率,以及冻土、积雪的深度;机场宜选择低云、
雾和暴雨出现频率较少、风速较小的地方。
39.大气环境保护
类
全球变暖臭氧层遭破坏酸雨
型
除受太阳活动等
除自然原因外,人
自然因子的影响由于燃烧矿物燃料
产为原因:
外,人类使用冰而不断向大气中排
生一是燃.烧矿物燃
箱、空调等制冷放二氧化硫和氮氧
原料向大气中排放大
剂排放大量氟氯化物等酸性气体所
因量C。2;
烽化合物,消耗致。
二是毁林
臭氧
1.造成海平面上
使河湖水酸化,威
升,部分沿海城市1.直接危害人体
胁鱼类生长,危害
被淹没。健康
危森林和农作物的生
2.引起世界降水和2.对生态环境和
害长;腐蚀建筑物和
干湿状况变化,进农林牧渔也造成
文物古迹;危害人
而导致世界各国经破坏
体健康。
济结构的变化。
减少并逐步禁止
防治酸雨,最根本
防1.提高能源的利用氟氯煌等消耗臭
的途径是减少人为
治率,采用新能源氧层的物质的排
SOx和NOx的排放。
措2.加强国际间的合放,①研制新型制
1.发展洁净煤技术
施作冷系统②参与国际
2.清洁燃烧技术
合作
三、陆地与海洋
40.海水温度的水平分布由低纬海区向高纬海区递减。
41.海水温度的垂直分布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加而递减,
1000m以下变化很小。
42.海水盐度的分布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
两侧的高、低纬海区递减。
43.大潮与小潮新月、满月时出现大潮;上
弦月、下弦月时出现小潮。
44.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主要有波浪,潮汐,洋流。
⑴洋流按成因分类: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按性质分
寒流和暖流。
⑵表层洋流的分布
①南北半球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顺南逆);②北
半球以副极地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逆时针)。③南极大陆外围的
西风漂流;④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夏顺冬逆)。
45.海洋资源的类型:海洋化学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底
矿产资源,海洋能源资源,海洋空间资源。
46.海洋环境问题的形成①海洋污染(工业废弃物、核电站
冷却水、农业废水和石油渗漏等);②海洋生态破坏(工程建设、渔
业生产及自然环境的变化等)。
47.海洋权益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沿海国家除拥有12海里领海权外,
其管辖的海域面积可外延至200海里,作为该国的专属经济区,享有
勘探、开发、利用、保护、管理海床上覆水城及底土自然资源的主权。
48.海洋专题常见问题
(1).渔业资源集中分布在温带沿海大陆架海域,原因:①大陆架
水域,海水较浅,附光充足,光合作用强盛;②寒暖流交汇或冬季冷
海水上泛,将海底营养物质带至表层;⑧入海河流带来丰富营养盐类,
浮游生物繁盛,鱼类饵料充足,易形成大渔场。
(2).海底矿产资源分布规律:①近岸带的滨海砂矿:砂、贝壳等
建筑材料和金属矿产;②大陆架浅海海底:石油、天然气以及煤、硫、
磷等矿产资源③海盆:深海镒结核(主要集中,北太平洋)
(3).盐度最高的是红海,原因:①地处副热带海区,降水稀少,
蒸发旺盛;②周围是热带沙漠地区,缺少大河注入。
(4).盐度最低的是波罗的海,原因:①地处较高纬度,气温低,
蒸发弱。②周围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有淡水注入。
(5).巴尔喀什湖东咸西淡的原因:①东部:地处内陆,降水稀少,
蒸发旺盛;缺少河流注入;②北部:有河流注入,起稀释作用,巴尔
喀什湖中部窄,不利于两边水体交换,造成两侧盐度差异较大。
(6).世界表层海水盐度的水平分布规律: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
海区分别向两侧的低纬度和高纬度递减。海水盐度的高低,主要取
决于蒸发量和降水量之差。
(7).判断某洋流性质为寒(暖)流,判断理由是:温度方面:洋流
流经海区温度较同纬度其他海区低(高),方向方面:由较高(低)纬度
流向较低(高)纬度。
49.地壳主要化学组成元素:氧、硅、铝、铁、钙、钠、钾、镁
等。
50.地壳物质循环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新岩浆的产
生,这一运动变化过程,构成了地壳物质循环。
51.地质作用
①定义:引起地壳及其表面形态不断发生变化的作用。②分类:
按其能量来源,可分为内力作用(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
作用等,使地表隆起或凹陷,形成高山或盆地)和外力作用(表现为
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把盆地填平.)。
52.板块构造学说
全球岩石圈共分为六大板块。一般说来,板块内部,地壳较稳定;
两个板块交界处,地壳较活跃,火山和地震也多集中分布在这一地带。
板块张裂处,常形成裂谷或海洋,板块相撞挤压处,常形成山脉。
53.地质构造
①褶皱(a.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常成为山岭,有时成谷;b.向
斜:岩层向下弯曲,常成为谷地,有时成山)。②断层(a.地垒:相
对上升的岩块,常形成块状山地或高地;b.地堑:相对下沉的岩块,
常形成谷地或低地)。
54.地质构造与生产:了解地质构造规律,对于找矿、找水、工
程建设等有很大帮助。含石油、天然气的岩层,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
造;向斜构造盆地,利于储存地下水。水库等大型工程选址,应避开
断层带,以免诱发断层活动。
55.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其流量变化与降水量变化相一致;冰川融
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其流量变化与气温变化有密切的关系;河流水与
湖泊水、地下水之间可相互补给,湖泊对河流径流还起调蓄作用。
56.水循环自然界的水在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所作的连
续运动的过程,按其发生领域分为海陆间大循环、内陆循环和海上内
循环。
57.植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莲(水湿环境)、骆驼刺(干旱
环境)、铁芒箕(酸性土壤环境)、碱蓬(盐碱性土壤环境)、旗形
树冠(风向)、矮牵牛(大气中二氧化硫污染)。
58.植被的环境效益净化空气、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
水土、防风固沙、保持农田、吸烟除尘、降低噪声、美化环境。
59.陆地环境的整体性陆地环境各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
构成了陆地环境的整体性。
60.陆地环境的地域差异
①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以热量为主导分异因素,自然带沿
着纬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②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以
水分为主导分异因素,自然带从沿海向内陆作有规律的更替);③山
地垂直地域分异(由于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
而变化,形成了垂直气候带,自然景观也相应地呈现出垂直分布的特
点)。
61.地质地形小专题:
(1)南极发现有丰富煤炭(北极地区埋藏丰富石油),说明:南极(北
极)地区曾经位于温暖湿润地区,森林茂密,后经大陆漂移至此,这
是板块构造学说的有力佐证。
(2)刚果盆地的形成原因:刚果盆地原来是内陆湖,后经地壳抬升,
河流下切,湖水外泻而成。
(3)死海(贝加尔湖、坦喝尼喀湖、汾河谷地、渭河谷地)成因:内
力作用一一断裂陷落
(4)北美五大淡水湖(欧洲峡湾地形、湖泊)成因:外力作用…一
冰川作用
(5)庐山(华山、泰山)的形成:断块山地
(6)七大洲地形特色:
亚洲I:①地形复杂多样,起伏很大,高原、山地面积广;②地势
中部高,四周低,平原多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
非洲:①地形以高原为主,地面地伏不大;②东部纵贯着巨大的
东非裂谷带;③地势特点:东南高,西北低
欧洲:①欧洲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平原面积广大,占总面
积2/3;②地势低平,为世界地势最低一洲(300m),地势南北高,
中部低;③冰川地形广布
北美洲:①地势东西高,中部低;②南北纵列三大地形区,西部
是山地,东部是山地、高原,中部是平原;③冰川地形在大陆北半部
广布。
南美洲:①西部为南北纵贯的安第斯山脉;②东部为平原、高原
相间排列
大洋洲I:①地势低平,地表起伏和缓;②地形为南北三个纵列带,
东部为山地,中部为平原,西部为高地。
南极洲:①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一洲(2350m);②大陆冰川广布,
冰层平均厚度达2000米,冰层以下地形多样。
(7)开凿隧道问题
开凿隧道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渗漏问题;二是塌方问题。因此,
开凿隧道要选择在背斜处,因为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地下水向两侧渗
流,不容易发生渗漏问题;并且,背斜为穹形构造,不易塌方。
四、自然资源与自然灾害
62.自然资源分类:按性质分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
按利用类型分类: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
矿产资源等。
63.陆地自然资源的分布土地、水、生物等资源,受水热条
件的影响,其分布一般具有明显的地带性;矿产资源的分布则主要受
地质作用的制约。
64.主要气象灾害类型:台风、暴雨洪涝、干旱、寒潮等。
65.地质灾害类型:地震、火山喷发、滑坡和泥石流。
世界上有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一喜马拉
雅地震带
66.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一个地域内的若干种地质灾害,它们在成因上是相关的。如我国
川、滇、黔接壤地带,形成了以地震、滑坡、泥石流为主的灾害系统。
67、自然灾害小专题
主要自然灾害类型: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生物灾害(蝗虫、鼠
害、森林虫害)等等。
类型一.洪涝灾害
1、河流易发生洪涝灾害的原因分析:
自然原因(主要从三个方面考虑:水系特征、水文特征、气候特
征);
人为原因(主要从两个方面考虑:植被破坏、围湖造田)。
2、例析:
⑴我国典型地区:东北: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海、淮河流
域;珠江流域等。
产生的原因:
自然原因:(气侯)①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集中(如长江流域的
梅雨天气);②夏季风的强弱变化(副高强,南旱北涝;副高弱,南涝
北旱):③台风的影响;④厄尔尼诺现象(水文水系);⑤缺少天然的入
海河道(淮河);⑥.水系支流多(扇形水系、树枝状水系),汇水集中:
⑦河道弯曲(荆江河段)。(地形)⑧地势低洼(海河、珠江)。
人为原因:①滥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抬升;②围湖
造田;③不合理水利工程建设(渭河流域)。
治理措施:①植树造林,建设防护林体系;②退耕还湖;③修建
水利工程;④裁弯取直,加固大堤;⑤开挖入海河道(淮河);⑥修建
分洪区;⑦建立洪水预报预警系统等。
具体应用:
长江洪灾的原因:
★自然原因:
1.水系特征:
(1)流域广,支流多;
(2)中上游植被破坏严重,含沙量增大;
(3)中下游多为平原.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水流不畅。
2.水文特征: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干流汛期长,水量大。
3.气候特征:有些年份,气候异常,流域内普降暴雨,造成洪
水泛滥。
★人为原因:
1.过度砍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造成流域涵养水
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能力降低;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
道的泄洪能力降低。
2.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从而导致湖泊萎缩,调蓄洪峰能力
下降。
(2)盂加拉国涝灾严重的原因:
自然原因:①西南季风强盛,多暴雨,降水丰沛;②地势低洼.排
水不畅;③恒河与布拉马普特拉河在此交汇且同时进入汛期;
人为原因:人口密度大,上游植被破坏较多,水土流失严重。
(3)印度旱涝灾害频繁的原因:西南季风强盛,或来得早,退得
晚,易造成涝灾;反之会造成旱灾。
(4)亚马孙河流量大的原因:①地处赤道附近,受赤道低压影响,
多上升气流,降水丰沛;②平原地形及三面高、向东敞开的地形地势,
利于大西洋水汽进入;③水汽进入内陆后,受高原、山地的抬升,多
地形雨;④流域面积广,地表水从三面向亚马孙河汇集。
3、河流的治理措施
①上游:治理原则是调洪,做法是修水库、植树造林;②中游:治
理原则是分洪、蓄洪,做法是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③下游:
治理原则是泄洪、束水,做法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
4、凌汛的形成条件
凌汛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冰期;二是低纬流向高纬。
主要发生在秋末和初春。在我国凌汛最严重的是黄河,主要发生在上
游河段和下游河段(即山东河段)。
5、潜水等水位线的应用
判定潜水的流向:垂直于潜水等水位线从高水位指向低水位的方
向,即为潜水流向。
潜水面的坡度(潜水水力坡度):确定潜水流向之后,在流向上任
取两点的水位高差,除以两点问的实际距离,即为潜水面的坡度。
潜水埋藏深度:等水位线与地形等高线相交点,二者高程差即为
潜水埋藏深度。特所求地点的位置小在等水位线与地形等高线交点
处,则可用内插法求出该点地面与潜水面的高程,潜水的埋藏深度即
可求得。
潜水与地表水的相互关系:根据潜水流向来判定。
利用等水位图合理地布设取水井和排水沟:为了能最大限度地使
潜水流入水井和排水沟,一般应沿等水位线布设水井和排水沟。
类型二.沙尘暴现象
我国典型地区:西北;华北地区
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①气候干旱,降水少:②快行冷锋天气
影响,春季大风日数多;③地表植被稀少等。
(2)人为原因:①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破坏植被;②
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③开矿。
治理措施:①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符理;②控制载
畜量;③营造“三北防护林”;④退耕还林、还牧;⑤建设人工草场,
推广轮牧;⑥禁止采伐发菜等
类型三.地震
我国典型地区:东部沿海;西南、西北地区
形成原因: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
地壳活动剧烈。
造成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的原因可能有:震级大,破坏性大;震
中附近城市分布多,人口集中;
浅源地震:发生的时间可能在夜间;诱发其他灾害等。
,减轻灾害的措施: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
环保和减灾意识:建立灾害监测预报体系;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
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植树造林,
建立防护林体系;加强国际合作等。
类型四.西南地区地质灾害严重
形成原因:(1)自然原因:①地壳运动强烈、山体中断层发育,岩
石破碎;②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起伏大;③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
(2)人为原因:对植被的破坏
治理措施:恢复植被
类型五.咸潮
1、发生时间、地区:咸潮多发生在沿海(或河口)地区,以枯水年、
枯水季节(我国为冬季)、天文大潮时期最为严重。
2、咸潮的形成原因主要有哪些?
自然原因:(气候)①冬季降水少,气候干旱,河流正处枯水期,
流量较小;②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地形)③地势地平.河汉纵横;
(天文)④朔望月天文大潮加剧了咸潮。
人为原因:①人类生产、生活用水增多;②下游无序采沙,使河
床降低等。
3、咸潮发生时可能对当地的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带来什么危
害?
①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②对企业生产造成威胁,生产设备容易
氧化、腐蚀,锅炉容易积垢;③造成地下水和土壤内的盐度升高,危
害到当地的植物生存。
4、从长远看,防治咸潮可采取哪些措施:
①加强监测,建立预警机制;②采取调水以淡压咸;③对河流水
资源及河道泥沙等加强统一调度、统一管理;④节约用水
类型六.台风
⑴台风的形成与分布:
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带来强风、特大暴雨
和风暴潮台风灾害。
⑵台风多发生夏秋季节。我国多发生在东南沿海的7—9月份。
⑶主要发生海域为:西北太平洋、西北大西洋、孟加拉湾,西北
太平洋是全球台风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的海域。
⑷台风对我国的有利方面:带来丰沛降水,缓解长江中下游的伏
旱;缓解高温酷暑天气
⑸如何减小台风损失:加强台风的监测和预报(气象卫星跟踪、
沿海雷达监测)
第二部分人文地理部分
——区位条件分析专题
一、农业问题
㈠农业区位条件分析包括:
1、自然条件
‘①气候(光热条件与农作物种类、复种制度和产量关系密切);
<②地形(影响耕作的难易、农业的类型和农作物的垂直分布);
③土壤(影响作物种类和产量);
④水源(指灌溉水源注);
⑤自然因素的改造:通过培育良种、改良耕作制度等技术改革,扩
大某种农作物的区位范围;人们根据经济技术条件,对不适宜农业生
产的自然因素进行改造,使之适宜发展农业。
2、社会经济因素
⑴市场:市场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市场区
位及需求的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为突出。
⑵交通运输: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
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在为扩展,即市场对农业区
位的影响减小。在最适宜的地方形成区域专业化生产,从而形成区域
性或世界性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
阿根廷5国成为世界主要商品粮生产国、荷兰、丹麦、新西兰等成为
世界主要的乳畜产品供应国;拉丁美洲、非洲以及东南亚和南亚成为
世界热带经济作物的生产基地。
⑶政策(对农业产生一定的干预)
⑷劳动力
⑸科技
⑹工业基础
㈡如何分析某一作物生长的气候条件
1.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个方面分析;
2.从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气象灾害等方面去分析;
3.从春、夏、秋、冬4个季节的气候条件分段分析。
例如,试分析华北地区棉花生长的气候条件。
棉花生长习性:喜光热、生长期长、根系要求土壤透气性强。
有利条件: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秋季雨水少,天气晴朗,
有利于棉花后期生长和收摘。
不利条件:播种期适逢春旱,灌溉水源不足。
影响日照时间长短的因素:昼长;地势(地势高,日出早,日落晚,
日照时间长);天气状况。
㈢农业地域类型案例
1.灌溉农业区位分析
典型地区: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南疆等
分析自然区位因素:有利:①热量充足,温差大;②地形平坦;
③土壤肥沃;④滩溉水源充足。
不利:①水资源短缺;②冬季受寒潮和暴风雪影响;③土壤的盐
碱化等。
2.商品谷物农业
我国典型地区:东北地区
分析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①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②地
形平坦开阔;(3)土壤肥沃;④水源充足。
(2}社会经济因素:①地广人稀,农产品商品率高;②生产规模
大,机械化水平高;③交通便利;④市场广阔;⑤工业比较发达;⑥
国家政策扶持。
(3)不利:(1)热量不足;②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加剧;③土壤肥
力下降;冬季受寒潮和冻害的影响等。
与美国商品谷物农业比较:
相同点:①农业地域类型相同;②地广人稀,农产品商品率高;
③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④交通便利;⑤市场广阔;⑥工业比
较发达;⑦农业生产过程的自然条件相似。
不同点:
国家经营方式专业化水科技水平、劳动生粮食单
平产率产
美国家庭农场高高高
中国国家农场低低低
3、我国水稻种植业
典型地区: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等
分析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①热量充足,雨热同期;②三角
洲地形平坦;③土壤肥沃;④河网密布,水源充足。
(2)社会经济因素:①劳动力充足;②市场广阔;③历史悠久;④
喜食偏好。
(3)不利:①人多地少;②受台风、暴雨造成的洪涝灾害影响;③
酸雨危害。
4.畜牧业
典型地区:内蒙古草原(四大草场:内蒙古、青海、新疆、西藏)
分析区位冈素:(1)自然因素:草场面积广阔;没有大型食肉动
物;东部地区夏季降水多些,有利于牧草生长(降水从东向西递减)。
(2)社会经济因素:牧业生产经验丰富;市场潜力广阔;国家政策
扶持等。
(3)不利:气候干旱,降水少;草场退化;荒漠化加剧;冬季暴风
雪、寒潮影响;鼠灾、蝗灾严重。
5.乳畜业
典型地区:西欧、美国东北部、新西兰等地区和国家(温带海洋
法气候区和城市郊区)
分析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①气候温和湿润,不利于种植业
成熟,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②草场面积广阔;③地形平坦,平原
面积广(新西兰除外)。
(2)社会经济因素:①城市分布集中,人口密集,消费市场广阔;
②交通便捷。
6.大牧场放牧业
典型地区: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
分析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气候温和,草类茂盛;草场面积大。
(2)社会经济因素:①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②距离海港近:⑨
交通条件改善,冷藏技术的进步。
7.混合农业
典型地区:澳大利亚墨累一达令盆地.
墨累一达令盆地混合农业优点:①农场成为一个良性的农业生态系
统;②农民可有效地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③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
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
比较基塘农业与墨累一达令盆地混合农业生产特点的异同
国家农产品经营方科技水平机械化水
式平
澳大利羊肉、小麦家庭农高高
亚场
基塘农鱼、桑蚕、甘蔗家庭低低
业等
8.郊区农业
典型地区:上海市郊区农业
分析区位:(1)自然因素;①热量充足,雨热同期;②地形平坦;③
土壤肥沃;④水源充足。
(2)社会经济因素:①市场消费量大;②交通方便;③发展花卉、
蔬菜等农作物单位面积的价值高,可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④土地面
积小,有利于集约化生产。
发展方向:绿色农业;观光农业;生态旅游。
9.农业专题小问题:
⑴茶叶生长的有利条件:①气候湿润多雨;②排水良好的坡地。
⑵青藏高原生产青棵的自然条件:地势高,气温低,温差大,降
水少,光照充足。
⑶尼罗河三角洲(南疆)盛产长绒棉的原因:夏季光照充足,降水
稀少,土壤肥沃,有便利的灌溉条件。
⑷澳大利亚畜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①有大面积干旱、半干旱区
域,草原优良;②自流井多,可供牲畜饮水;③无大型野生肉食动物。
⑸西欧(美国东北部)发展乳畜业的有利条件:①纬度高,气温低,
云量大,雨大多,光照弱,土壤贫瘠,不适宜发展种植业,适宜多汁
牧草的生长(自然条件)②人口、城市密集,市场需求量大,交通便利,
经济发达.(社会经济条件)
⑹季风气候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利: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生长;
弊:旱涝灾害频繁。
变式:温带季风气候(黄淮海平原)发展棉花种植的有利条件:①
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利于棉花生长;②秋季雨水少,天气晴朗,
利于棉花的后期生长和收摘。
⑺中亚地区农业以荒漠畜牧业和灌溉农业为主,原因:①中亚深
居内陆,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适
宜发展荒漠畜牧业:②境内有额尔齐斯河、阿姆河、锡尔河等河流,
宜发展灌溉农业。
⑻热带经济作物经营方式:企业化种植园
生产特点: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
主要分布:南亚、东南亚、撒哈拉以南非洲、拉丁美洲
所在国经济结构特点:以热带企业化种植园为主的单一经济
所在国如何发展经济:①继续发挥优势,抓好热带经济作物生产;
②狠抓粮食生产,努力增产粮食;③调整产业结构,建立独立的、完
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④加强“南南合作”;⑤加强“南北
对话",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9)非洲粮食问题突出的原因:①人口自然增长率高;②自然条
件恶劣;③乱垦滥伐,过度放牧,加剧了干旱和土地沙漠化。
(10)新加坡缺水、缺粮的原因:①国土面积狭小,虽地处热带雨
林区,但无大河,径流量小;②国土面积狭小,耕地面积小,粮食产
量低。
(ID复种指数问题:
①俄罗斯复种指数和产量低的原因:纬度较高,农业生产热量不
足。
②澳火利亚复种指数问题:纬度较低,但复种指数较低的原因是:
与农业经济结构有关,其混合农业区是小麦和畜牧业交替进行,小麦
复种指数低,且有大量的休耕地。
复种指数低对土地的有利影响是:有利于土壤肥力的恢复
③中国复种指数高的原因:纬度低,人均耕地少
(12)美国、印度的国土面积小于中国,但耕地面积远远大于中国,
其原因是:
(从气候和地形两方面分析)①美国、印度平原占国土面积大,干
旱区面积相对较小;②中国平原占国土面积小,干旱区所占面积大。
二、工业区位条件分析
㈠、分析工业生产的区位因素。
影响工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有:
「土地(上业建设要求有一定数量的平整、结实的建筑用地、土地
的祖金)
水源(有比较近便的、丰富而优质的水源,以用于原料、冷却等)
<资源(要接近原料地、能源地,以减少运输费用)
环境(电子和感光器材等工厂,需要有比较洁净的空气)
农业(接近农业基地可获得劳动力、粮食、副食品、原料等)
I市场(接近市场可减少运输费用、及时了解信息)
交通(接近铁路、港口、高速公路与机场,对工业生产至关重要)
协作(良好的社会协作条件,利于工业生产)
劳动力(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宜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高
等教育和科技发达的地区,.宜发展技术密集型工业)
基础(发展早、基础好的地区,利于工业生产)
分布(工业分布在一个国家和地区内应适当平衡)
政策(国家政策、政府行为,会对工业生产产生影响)
环保(发展:工业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
注:①原料地对工广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原因是工业所用原料
的范围越来越广,越来越多,加上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②市场对
工厂区位的影响在逐渐加强;③沿海、铁路枢纽、高速公路沿线地区,
对工业具有很大的吸引力;④信息通信网络的通达性越来越重要;⑤
劳动力素质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在逐渐加强。
㈡、区域工业发展条件分析
分析思路
某地发展工业的条件,一般从以下几方面来加以分析:地理位置;
资源条件;农业基础(农业可以为工业提供粮食、副食品、原料、劳
动力等);交通条件;市场条件;劳动力条件;技术条件;历史条件;
政策条件等9个大的方面。
注:①在分析某地工业发展条件时,不需要把每个方面都分析到,
要抓住当地特色,前面提供的只是分析角度;②分析时应从有利条件
和不利条件两个大的方面去分析。
例析:
★分析我国沿海四大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条件是:(1)均位于我
国东部沿海,海运方便,有利于对外开放,铁路、公路、水运、管道
运输连接国内各地,便于物资、人员、信息交流;(2)当地及邻近地区
资源或原料丰富.如,辽中南地区的铁、石油,京津唐地区的煤、铁、
石油、海盐、棉花等;(3)京津唐和沪宁杭地区科技力量雄厚,辽中南
地区工业基础好,珠江二角洲靠近港澳台和东南亚,为侨乡,有吸引
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优势;(4)四大基地中有不少的开放城市
和经济特区,享有发展经济的优惠政策。
★上海建立大型钢铁企业的有利条件是什么?海南为何目前仍
没有建立钢铁企业?
上海无煤无铁,缺乏原料、燃料,它之所以能发展钢铁工业具有
以下有利条件:
(1)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处,居我国人陆南北
沿海航运中点,京沪、沪杭两条铁路在此相接,是水陆交通枢纽。可
以利用便利海运、廉价的河运从内地和国外输入煤铁,发展临海型钢
铁工业。
(2)接近消费市场。上海市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上海所
在的长江三角洲工业区又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区,各种工业的发
展需要消耗大量钢铁,建立钢铁企业,可以就地消费,减少运输费用,
降低成本。
(3)工业用水方便。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大型现代化宝山钢铁联
合企业就建立在长江之滨,工业用水极为方便。
(4)技术力量雄厚。上海工业的发展有悠久的历史,是我国沿海地
区老工业基地,知识技术密集,高等教育、科学技术都很发达,能为
我国生产高、精、尖、新的产品,为全国钢铁企业培养和输送高级技
术和管理人才。
★海南岛虽然蕴藏着丰富的富铁矿,但由于能源短缺,开发较晚,
技术落后,市场狭小,目前还没有建立大型钢铁企业。自从1986年
成立海南省以来,它已成为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随着改革开放的逐
步深入,海南的钢铁工业也会兴起的。
㈢案例分析:
1.辽中南重工业基地
区位分析:
(1)地理位置:濒临渤海、黄海;地理位置优越。
(2)自然因素:气候温和,地形平坦;士壤肥沃;以辽河为水源。
(3)社会经济因素:煤铁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
农业资源支持;国家政策支持;国防安全,土地租金不高等。
不足:许多矿产资源濒临枯竭,资源相对不足;水资源不足;科
技发展水平不高;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市场经济不发达,计划经济影
响大;区内环境污染大。
调整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加强
交能、通信等基础设的建设;大力发展科技,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国
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积极引进外资;治理环境
污染。
2.京津唐工业基地(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区位分析:
(1)地理位置:位于温带季风区,濒临渤海,区内有全国的政治中
心和重要的经济中心,地理位置重要。
(2)自然因素:温带季风区,气候温和,地形平坦。
(3)社会经济因素:资源丰富(华北油田、开滦煤田、长芦盐场、
棉花等);交通便利(海运、铁路、高速公路、航空、管道类型齐全);
科技发达: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能源充足(靠近山西能源基地)。
不足:水源不足;污染严重发展方向:资源型工业和高新技术产
业
3.沪宁杭工业基地(我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
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最高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区位分析:
(1)位于亚热带地区;濒临长江、东海,地理位置优越。
(2)自然因素: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富,雨热同期;
三角洲地形,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网密布,水源充足。
(3)社会经济因素:历史悠久:工业基础雄厚:科技力量强;水
陆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素质高;市场广阔;经济腹地宽广;工业
联系好:政策扶持:浦尔开发提供新的发展机遇;丰富的农副产品等。
不足:能源、资源缺乏;人多地少,土地紧张;污染严重。
发展:高、精、尖方向发展;结构轻型化。
4.珠江三角洲轻工业基地(轻工业为主)
区位分析:
(1)地理位置:位于亚热带地区,濒临南海,靠近港澳地区。
(2)自然因素: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三角洲地形地形平坦;
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3)社会经济因素:海陆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靠近港澳地区便
于引进外资和技术管理;地处侨乡,借助华侨和华人引进外资利技术;
市场经济发达。
不足:能源、资源不足
5.东部沿海工业地带
范围:5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厦门、汕头、海南)、14个沿海
开放城市(84年)(广东、广州、湛江X广东92年沿海、沿边、沿
江开放城市:珠海、深圳、汕头)、四个工业基地。
优势条件:有众多优良港口和通达国内外许多地区利国家的海运
航线;便于引进外资、发展外向型企业,开展对外贸易:经济发达、
技术雄厚、基础好。
发展:大秦铁路、神骅铁路;秦皇岛港煤炭输出港;秦山、大亚
湾、田湾、岭澳核电站;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工程。
6.长江沿岸工业地带
范围:以沪宁杭为中心工业区;以武汉为中心钢铁、轻纺工业;以
宜昌、重庆为中心的电力等工业发展;以攀枝花为中心钢铁工业;以
西昌为中心的火箭发射基地;湘赣地区多种有色金属工业等。
优势条件:
①工农业发达;②人口众多;③矿产、水利资源丰富;
④水运得天独厚;⑤经济腹地广阔。
7.陇海一兰新铁路工业地带
范围:连云港、徐州、关B州、洛阳、西安、兰州、新疆乌鲁木齐
优势条件:能源丰富、资源丰富;第二条欧亚大陆桥
8.意大利新兴工业基地和我国乡镇企业(浙江温州)
区位分析:大批廉价劳动力;20世纪70年代原料能源大幅度涨
价;发达的银行信贷体系;意大利经济高度开放;政府的大力支持。
特点:①以中小企业为主;②轻工业为主;③生产过程分散;④
资本集中程度低;⑤分布在小城镇或农村。
相同点:(同上)
不同点:①企业之间相互竞争;②没有形成机构完善、功能齐全
的生产一销售一服务一信息刚络。
调整措施:①重视专业分工和团结合作;②形成机构完善、功能
齐全的生产一销伟一服务一信息网络:③加大产品研发投入,实施产
业升级,提高产品技术含量;④及时把握国际市场产品的需求信息,
积极开拓国际市场;⑤形成规模生产;⑥树立品牌意识;⑦加大培训,
提高职工的技术素质;⑧与国外大个业进行合作,提升产品质量和管
理水平。
9.“硅谷”
典型地区:美国硅谷、德国慕尼黑、日本的九州岛、英国的苏格兰
中部地区、印度的班加罗尔。
区位分析:
(1)自然因素: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宜人
(2)社会经济因素:科技发达(有高等院校):便捷的交通(高速公路、
航空港);军事定货(美国硅谷)。
特点:①科技人才比例高:②增长速度快:③产品更新换代周期
短;④研究开发费用比例高;⑤产品面向世界市场。
发展变化原因:利用迁入地区劳动力、土地便宜的优势条件。
10.传统工业区
典型地区: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区、美国东北区、我国辽中南
工业基地等
区位分析:
(1)自然因素:气候温和,地形平坦;丰富水源。
(2)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开发早;煤铁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
农业资源支持;广阔的市场。
特点:煤铁资源丰富;以传统工业为主;以大型工业企业为中心
整治措施:省略(鲁尔区)
11.城市工业布局
区位因素:(经济效益)土地租金一一大型企业占地面积大,远
郊布局;中型企业,近郊;小企业,市内;
交通一一沿交通线分布,可节省运输成本;资源-城市外围尽可
能靠近资源分布区(例如:钢铁靠近铁矿、发电厂靠近煤炭基地):
工业联系一一投入一产出联系密切。可集中布局
(环境效益)主导风向一一盛行风的下风地带、与季风区主导风向
垂直的郊外、最大风频的下风向(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城市热力环流
之外;
水源一一产生污水工业布局在河流的下游或远离水源;
距离城市的远近一一规模小无污染的工业布局在城区、对环境污
染严重的工业布局远离城区;
地形一山谷、盆地地形易形成逆温,废气不宜扩散,不能布局冶
金、化工等工业;
设置防护带一一工业区与居民区之间设置防护带减少对居民区
的直接污染,美化环境:
环境一■■高科技工业布局在环境优美的地区;
(社会效益)
12.工业集聚和分散
集聚有利意义:①充分利用基础设施;②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交
流和协作;④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④扩大总体生产能力、降低
生产成本、获得规模效益。
不利意义:①工业集聚导致企业之间争地、争水、争公共设施,加
剧资源、能源紧张状况;②加剧地区的环境污染。
分散区位因素:①产品“轻、薄、短、小”,便于航空运输。②
接近市场;接近劳动力丰富地区;接近原料地;接近土地租金较低的
地区。③减少环境污染。
美国工业向西部和南部迁移的原因:①西部和南部新兴工业发展
快,就业机会多;②环境优美,污染少。
分散有利:①寻找最优区位,降低生产成本;②减少污染
不利:①不能充分利用基础设施,不利于信息交流与协作;②运
输成本加大;③集聚、规模效益低。
13.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带(五个工业区)
区位条件:有利一一岛国,多优良港口;工业基础好;不利一一
矿产资源贫乏,市场狭小。
促进发展的原因:深刻的历史原因;重视科技;发展教育。
14.埃及的经济支柱:石油、运河、侨汇、旅游。
15.新加坡的经济支柱:炼油、造船、电子电器、海上钻井平台
制造。
三、交通区位条件分析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单板加工生产流程优化与质量控制考核试卷
- 中介服务行业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考核试卷
- 城市轨道交通的维护与检修工作考核试卷
- 初中生科学探索精神的培养与科学实验活动考核试卷
- 2025年度鱼塘承包与渔业电子商务合作合同
- 保健食品营养均衡发展策略实施效果评估考核试卷
- 儿童玩具用户需求调研考核试卷
- 大气污染治理与生态补偿机制研究考核试卷
- 动物园保育项目的参与考核试卷
- 信号设备在高铁运行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上海某建筑基础及上部结构加固工程施工方案砖木结构 砖混结构
- 精神病医院财务后勤总务管理制度
- 停车场施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GB/T 37238-2018篡改(污损)文件鉴定技术规范
-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简介(湘教版)
- 河道治理工程监理通知单、回复单范本
- 超分子化学简介课件
- 高二下学期英语阅读提升练习(一)
- 易制爆化学品合法用途说明
- 【PPT】压力性损伤预防敷料选择和剪裁技巧
- 大气喜庆迎新元旦晚会PPT背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