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格评估以来各类评估中专家提出的问题汇总_第1页
合格评估以来各类评估中专家提出的问题汇总_第2页
合格评估以来各类评估中专家提出的问题汇总_第3页
合格评估以来各类评估中专家提出的问题汇总_第4页
合格评估以来各类评估中专家提出的问题汇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合格评估以来各类评估中专家提出的问题汇总一、办学定位方面(一)存在问题学校的办学思路、定位体系和发展规划虽较为科学完整,但宣传、解读、实施、落实工作还存在明显缺失。学校各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对办学定位和办学思路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够深刻,贯彻落实的措施还不够扎实,取得成效的显示度还不够明显。例如从服务地方来说,科研成果不多,转化更少。专业办学定位不够明确,专业建设标志性成果不突出,部分专业建设思路与当地区域优势、经济社会发展及行业企业需求结合还不够紧密。部分专业对培养规格、培养目标、能力素质的形象性描述不够完整,格式化、模板化痕迹明显,未能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很好落实到培养方案、专业、课程建设和教学活动等环节。从特色培育来说“传朱子理学"做的不够。这方面不只是找几个专家搞点研究、出点成果,更主要的是如何提炼朱子理学内涵,并渗透到学校办学、特别是人才培养的方方面面,最终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二)整改建议学校要真正坚持以教育为中心,牢固树立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理念,必须将这些理念和思路转化为全校师生员工的共识,贯穿于全校工作的全过程。要结合专家反馈意见,组织开展教育教学理念大讨论,必要时可组织多次专题研讨,在全校师生员工中深入开展升本转型、办学定位、教学理念的大讨论。领导要带头宣讲解读,各职能部门和学院要认真研究政策、积极实践,增强理解力,提升执行力。特别是评估后,更要高度注重从专科到本科办学、从师范向综合应用院校转型的研究和探讨,特别是要加强对办学定位的理解和执行。要研究如何将顶层设计落到实处,真正体现到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的建设上,真正落实到|」各个教学管理和监控的环节和细节上,真正落实到I」应用型人才培养和服务地方上。深入学习贯彻教育部、省教育厅出台的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相关文件精神,紧密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等上位规划,立足资源禀赋与办学实际,量体裁衣、实事求是,优化专业存量,找准专业建设的突破口,合理制定可实现的专业建设发展规划,研究形成可操作的、有特色的专业办学方案。学校要结合办学定位,进一步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落实到课程体系、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活动等环节。二师资队伍(一)存在问题师资队伍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呈现"两多三少”总体不平衡的结构性矛盾,即35岁以下年轻教师多,中低级职称的教师多,高级职称教师少,博士学位教师少,领军人物少(高水平专业带头人不足、高层次人才少)。部分专业生师比不达标,具有专业学科背景的教师数量不足。青年教师素质能力提升途径较少。青年教师参加进修培训、行业企业实践锻炼的人数不多,双师双能比例不高、实践教学能力不强,实践教学专兼职师资队伍不强,团队特征不明显。教师教学任务繁重部分专业教师教学投入不足教学研究积极性不高,高水平的教学改革研究标志性成果偏少。管理队伍的能力建设相对薄弱,各级各类管理人员短缺。学校教职工除去专任教师、实验人员、教辅与后勤人员,真正的专职管理人员不多,缺乏足够的干部储备。对于一所新建本科院校,管理队伍建设和管理能力提升在一定意义上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这是保障学校本科教育教学的一项不能忽视的重点和难点。(二)整改建议在开展师资队伍现状调研的基础上,补齐短板,完善教师队伍发展的十三五规划。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多途径、多渠道充实教师队伍,特别要积极创造和提高引进或培养专业带头人的条件,做好适应学科专业建设需要的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要根据学科专业发展需要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学历、职称结构,尤其要着力解决好"两多三少”问题。要建立健全教师发展中心,加大教师培养培训力度,要出台管理制度和激励措施鼓励青年教师到企业顶岗工作、在企业接受系统培训、承接企业技术改造课题,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和创业指导能力。重视教学团队的建设,提升整体教学改革与研究水平。探索开展教师分类管理制度,支撑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要注重引进和培养管理干部,提高干部的管理能力和现代大学管理意识,增强学校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三、教学资源(一)存在问题课程建设方面,部分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或核心课开设不足或者不合理,部分专业的教材选用、教学内容与人才培养适应度偏低,部分课程教学方法过于传统和简单,多媒体教学偏少。部分专业课程建设目标过高,课程体系不足以支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课程建设成果不显著,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力度不够。部分专业课程结构的优化和教学内容的更新没有凸显应用型转型的特点和需要;校企合作开发课程工作亟需加强。人才培养方案方面,对毕业生核心能力支撑度有待提高。部分专业培养方案制定的论证过程有待加强。部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概括不清晰,专业建设规划与专业定位、专业培养目标衔接不紧密,规划内容针对性不强;缺少与其他高校同类专业的对比分析,没有充分凝练专业特色和优势。产学研基地建设方面,支撑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地方性服务定位的能力和效果明显不足,产学研合作办学水平较低,教师的科研项目在质和量两方面都亟待提升。(二)整改建议开展系统性、有组织的教学改革与研究。凸显地方性特点,加强课堂教学改革,加大课程开发和建设力度,扩大任选课特色课数量。加强校企合作课程的开发。坚持"教学第一”、"学生第一”的办学理念,以"学生学习成效持续改善"为导向,构建具有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和质量保障体系。加强教风学风建设。要充分论证专业的规划和培养目标与学校定位、社会需求以及教学单位实际情况的符合度,论证专业建设现状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符合度,论证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与学校定位及专业培养目标的符合度。以专业认证为推手,深入开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专业方向开设的论证,明确毕业生所需达成的核心能力,反向设计更加适合专业人才培养需要的课程群,形成行之有效的课程体系,提高课程体系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匹配度,保障培养方案执行的持续性。重视毕业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把其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设计、执行,充分考虑未来工程教育的发展要求及时代背景的变化,以及工程人才所需的基本技能及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有哪些基本要求等。四、应用型人才培养(_)存在问题1.人才培养定位方面,不少专业的实践教学水平和效果远不能满足应用型本科教学的要求,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门数偏低,特别是实验的设置和要求与人才培养的应用型目标结合不紧密、毕业论文选题与学校办学的地方性定位缺乏关联性。2.教学改革方面,力度不大,针对性不强,成果不显著。专业对转型背景下应用型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和对应实践略显不足,教改教研项目针对性不强、特色不鲜明,标志性成果不多。部分专业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比较传统、单一,没有及时引入先进的方法和手段,或者教学方法、手段与考核方式的改革成效没有提炼总结。学校各层面对教学工作及教学改革的激励制度有待加强,相关措施计划尚需落地,以研促教氛围应充分营造。实验实践教学方面,实验室建设经费投入不足,与专业群建设的联系不够紧密。部分专业实验室划分过细,不利于有效管理,利用率与共享程度不足。实验室管理人员不足,普遍缺乏综合性实习基地。部分专业实验室设备陈旧,仪器设备总值和台套数不足,难以满足专业改革发展需求。学校实践教学资源在专业间分布不平衡,与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规模、毕业生核心能力养成需求等匹配度有待提高。实践教学基地不多,利用不够充分;部分专业的学生实习、实训等教学环节还存缺失的情况,实践教学的考核方式较单一。部分教师的毕业设计指导乏力,选题和内容存在虚拟现象,不少专业学生毕业质量还不能完全满足应用型培养的要求。(二)整改建议1.建议学校高度重视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工作,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资源建设、专业教学改革等专题开展系列教学改革与实践,争取获得更多的高级别教学竞赛、教改项目、教学成果奖。平衡和理顺教师教学、教研、科研绩效激励机制,完善绩效考核和职称评定方面的政策措施;充分调动教师参与教育教学方式改革的积极性,鼓励教师多参加应用型教育教学改革的研讨会,鼓励教学改革项目申报和论文发表,形成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良好态势。2.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加强实验室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实验室建设应做好顶层设计,适度整合,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提高实验室利用率。加强实验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校企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充分发挥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作用,真正实现校企合作共同育人。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与服务工作,提高教师投身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建议学校开展专业实践教学设备、场地使用情况调查,据此制定各专业实践教学设备和场地建设年度计划,逐步完善与各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规模、毕业生核心能力养成需求等相匹配的实践教学资源。五、 学生发展(一) 存在问题服务地方方面,在南平地区的招生、就业比例不高,层次偏低。尽管有客观原因,但主观上仍存在努力不够等问题。部分专业第一录取率低,毕业生就业专业对口率不高。部分专业与企业结合不够紧密,专业特色不明显,影响力不足。学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调研、职业发展跟踪调查等方面工作比较薄弱。(二) 整改建议进一步考量专业设置与闽北支柱产业、重点行业的匹配,增强对本地生源的吸引力和在本地的就业率和就专率。扎实开展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调研、职业发展跟踪调查等,为持续改进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依据。六、 质量保障(一)存在问题学校的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虽已初步建立,但总体上仍缺乏健全的系统运行和完善的工作规程。校、院二级督导无明确分工,反馈、调控机制和能力相对较弱,缺少对倾向性、前瞻性和全局性问题的研究。监控的措施还仅仅停留在听课层面,教学质量监控的决策、指挥、信息收集、分析与评估和反馈与调控等环节间的衔接需要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监控存在缺失的情形,教师实习指导和质量管理工作有不到位的嫌疑,毕业论文(设计)和试卷等仅为一般意义上的质量标准和评判,缺乏学生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评价、创业创新能力的全程培养和重点环节把握和反馈控制。学生毕业率和学位授予率比较高、学位授予率与毕业率非常接近,但这一看似较好的数据从一个侧面似乎可以反映出学校对考核环节、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控制还不够严谨和规范。专业层面未充分发挥教师互评、学生评教、教师评学的功能,没有形成针对本专业的具体统计数据,看不出监控效果;专业对自身教学质量调控、改进的措施针对性也不够强。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缺乏激励机制。(二)整改建议学校要以构建校内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为契机,创新制度,健全体系,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与监控的分析与预警机制,形成确保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改进和提升教学管理水平。要进一步强化教学管理部门的服务意识,不断提高教学管理的服务效率和水平,健全校级教学质量管理部门职能,全面组织和协调教学质量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