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维诺的空间诗学_第1页
卡尔维诺的空间诗学_第2页
卡尔维诺的空间诗学_第3页
卡尔维诺的空间诗学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卡尔维诺的空间诗学1罗锡英(玉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广西玉林537000)摘要:卡尔维诺诗学的核心是“空间”,他借助空间性意象来阐述诗学理论,其空间意象有并置和生成性的特点,卡尔维诺的空间诗学经历了从封闭空间走向开放性空间的转变,从将空间作为场所到将空间作为思维方式的转变。关键词:卡尔维诺;空间诗学;空间转向卡尔维诺是被称为“作家中的作家”,他在文学创作、文学理论、研究、鉴赏和品评作品方面都有着出色的才华。他的诗学理论主要集中于《新千年文学备忘录》、《为什么读经典》、《文学的作用》、《时间零》等著作中。综观卡尔维诺诗学,其核心是“空间”,其表述有空间化的倾向,即卡尔维诺是借空间术语来探索小说的叙事可能性,同时也是对后现代社会空间问题的深入思考。一、卡尔维诺诗学中的空间意象1、 迷宫“迷宫”这个词来自希腊,现代汉语词典对它的解释:“是一种充满复杂通道的建筑物,很难找到从其内部到达入口或从入口到达中心的道路。比喻复杂艰深的问题或难以捉摸的局面。”卡尔维诺曾在1962年发表的题为《挑战迷宫》的论文中指出:“一方面,当今天面对复杂的现实时,我们需要的不是仅仅按照惯常表现世界的简单视野,而是一幅极其详尽的迷宫地图。另一方面,迷宫的精妙之处在于,在迷宫中自我迷失和出口的缺失恰好是人类境遇的真实写照。”⑴这表现了卡尔维诺对待迷宫的复杂态度,对现代人来说生活像迷宫没有出路,作家们努力绘制迷宫是真实反映现实。卡尔维诺认为对作家来说,寻求逃离现代性困境的最好出路是从一座迷宫转向另一座迷宫,这另一座迷宫就是“文学的迷宫”。在这样的背景下“迷宫因它的多层次性和复杂的表征而成为世界文学形象的典型”⑵。2、 时间零时间零出现在卡尔维诺的短篇小说《时间零》(1967)以及论文集《你和零》中。在《你和零》中卡尔维诺对时间零做了精辟的阐述,这也是他用以构建小说新模式的理论基础。猎人去森林狩猎。突然,一头雄狮张牙舞爪,向猎人扑来。猎人急忙挽弓搭箭,向狮子射去。雄狮纵身跃起。羽箭在空中飞鸣。在这一瞬间,犹如电影中的定格一样,呈现出一个绝对的时间。卡尔维诺把它称为时间零(T)。在这一瞬间以后的事态发展,存在着两种可能性。狮子可能张开血盆大口,咬断猎人的喉管,吞噬他的血肉;也可能羽箭射个正着,狮子挣扎一番,一命呜乎。但那都是发生在时间零之后的事情,也就是说,进入了时间一(二),时间二(T),时间三(T3)……。至于狮子跃起与利剑射出以前,那都是发生在时间零以前,即时间负一(T-1),时间负二(T-2),时间负三(T3)。[8][115-116]卡尔维诺所说的时间1零是指小说叙事进程中的一个时封,就好像是电影的定格镜头,故事的结果如何取决于这个绝对时间的表现,是叙事悬而未决的时辰,1基金项目:玉林师范学院青年项目“卡尔维诺的空间诗学”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0YJQN03。是一个魅力无限的小说空间。在实际创作中显然时间零就是发生戏剧性事件的瞬间。卡尔维诺关心怎么样才能使故事能够吸引读者,叙事怎样才能到达一个能生成多种可能性的点,这个点展开去将能变成多个戏剧性事件。小说《寒冬夜行人》就是作家对时间零诗学的实践。3、结品体卡尔维诺从科学著作中获取灵感,注意到“结品体”和“火焰”两种生物形成过程的模式。“一方面最出色地体现于结品体(特殊结构的恒定性),另一方面最出色地体现于火焰(外部形式持久不变,尽管内部无比激动)。”卡尔维诺声称自己是个结品派。“结品体”本属自然科学的概念,指由原子、离子或分子有规律地在三维空间成周期性重复排列,无限延展而成的天然固体或合成固体,外形为规则的几何多面体,组成多面体的平面为琢面。结晶体的特点引发了卡尔维诺对小说创作的思考:结晶体的排列组合对应小说的结构;结品体无限生成对应小说的开放生成;结品体有多个琢面对应小说的多重主题。结品体是作家对小说结构以及主题生成的一种诗学思考。4、开放的大百科全书卡尔维诺在《新千年文学备忘录》中第五个主题“繁复”中提到:“当代小说作为一部百科全书,作为一种知识方法,尤其是作为一个联系不同事件、人物和世间万象的网络。”[3][105]他接着选择作家加达的创作来阐明百科全书式的小说的内涵。开放的大百科全书式的小说是这样一种小说:有繁复的结构,包含多个系统,内部结构是有机生命体可以无限生成。这样的小说在卡尔维诺看来能够把创新的密度和表达的密度与某种无限可能性结合在一起。卡尔维诺对普鲁斯特、博尔赫斯、福楼拜等人的评述就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他对百科全书式小说繁复的结构的喜爱。他称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是一本无法作结的百科全书式小说,“他找不到结尾是因为这本小说以自己内部的有机生命力不断生长,愈来愈密集。连结一切事物的网,也是普鲁斯特的主题,但他的网是由时空中的一个个点构成的,这些点被每个人不断占据,形成了无限繁复的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3][110]他有很多喜爱博尔赫斯的理由,其中最主要的是博尔赫斯的作品也是百科全书式的作品,“我爱他的作品是因为他每一篇作品都包含宇宙的一个模式或宇宙的一个属性”。[3][119]二、卡尔维诺空间诗学的轨迹卡尔维诺的诗学理论中的关键词“结品体”、“时间零”、“百科全书”、“迷宫”、“城市”、“镜子”等都是空间性的。20世纪下半叶西方文化思想界呈现出整体性的空间转向(spatialturn)。空间转向意味着当代文化思想范式的转变,是言说方式和处理问题的重大变革。美国当代学者菲利普韦格纳在空间批评:批评的地理、空间、场所与文本性》一文中提出空间批评的概念,他认为空间批评“以不同的方式改变文学和文化分析”。[们卡尔维诺重视空间的诗学以及小说创作实践契合了20世纪西方后半叶思想文化界的空间转向。卡尔维诺的诗学观表现出与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的较为清晰的联系。对作家和批评家来说,空间是处理文本的一个方式,空间是对世界的一种感知方式。1967年卡尔维诺移居巴黎,在那里停留15年之久,与著名的结构主义大师列维-斯特劳斯(ClaudeLevi-Strauss),符号学家罗兰•巴特(RolandBarthes)等人来往密切,与原样学派和乌力波文学圈交往频繁。在巴黎卡尔维诺与当代先锋思想接轨,符号学、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等思想丰富了他的创作,充实了他的小说诗学。而卡尔维诺本人是一个对形式的探索较为自觉的作家,在他对形式的探索过程中对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表现出明显的取舍、弃留,最终从结构主义的封闭的文学系统论走向后结构主义的开放性、零碎化。迷宫、时间零、结品体和开放的大百科全书这些意象都是空间性的,都有着非单一的复杂结构,空间上呈现并置和生成性的特点。迷宫有错综复杂的通道和死巷;时间零像电影中的定格镜头,好像是一个有无数交叉路口之处;结品体有多个平等的品面;百科全书像一张巨大无比的关系网。空间作为文本的一种处理方式,卡尔维尔倾向于繁复的空间,这表征卡尔维诺对叙事的多层次性和繁复性的追求。卡尔维诺用空间位置上的并置与或不同的组合生成来说明故事或情节线索之间的关联,用并置的不同的空间场景与画面来表达对繁复叙事的追求。除空间并置外,卡尔维诺诗学观的另一个特点是生成性,迷宫、时间零、结品体和开放的大百科全书都表明空间在不断变化和生成状态中。尽管迷宫一般来说是封闭的,但它迷宫的内部是不断蔓延的。时间零既是时间又是空间,那一刻的时间维度用空间运行轨迹的斜逸横出、变化莫测来表现。卡尔维诺对空间的认识不断深化,经历了从封闭空间走向开放性空间的转变,从将空间作为场所到将空间作为思维方式的转变。在最初的迷宫诗学中,卡尔维诺将现代社会的世界、社会、人生比作没有出路的迷宫。他在一系列的小说里建筑了一座座的迷宫,如《通向蜘蛛巢的小路》、《阿根廷蚂蚁》、《命运交叉的城堡》、《看不见的城市》等等。卡尔维诺欣赏散文家和思想家瓦莱里,“他提倡以精神秩序战胜世界的混乱”⑷[277],卡尔维诺本人的迷宫写作何尝不也是以精神秩序战胜世界的混乱。迷宫是没有出路的,这种空间体验是当代社会人们的生存体验。对应这种空间体验,卡尔维诺最初设想文学是一个封闭的系统,正如他本人所说:“文学只不过是一组数量有限的成分和功能的反复的转换变化而已”。卡尔维诺大量运用了互文写作的方式,如《命运交叉的城堡》引入了众多的文本:李尔王的故事、奥尔兰多的故事、浮士德的故事等等,这些戏仿文本和原文本形成一种壮观的互文景观。时间零诗学虽没有强调自成系统或封闭性,但其中可以看出其受时间性思维影响较深。时间的正负两轴其实还是历时性的思维。时间零这个点被卡尔维诺刻意放大,卡尔维诺在接受吕同六的采访提到《寒冬夜行人》时说:“在这本小说中,我想研究一下小说的开局具有怎样特殊的力量,研究一下小说吸引读者的艺术技巧;研究使读者成为戏剧性事件'俘虏’的技巧。”[5]079]时间零这个点成为与众不同的点,是高潮的点,实际创作中显然时间零就是发生戏剧性事件的瞬间。在故事即将展开的时候,在叙事渐渐具有开放性的时候,叙事中止。但到结品体诗学中,卡尔维诺摒弃了迷宫诗学的封闭性和时间零的高潮,结品体是一个多面结构,不断生成不断变化,每一个品面都同等重要,不存在逻辑秩序和时间秩序。《看不见的城市》中55个城市在不同的序列中,但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开放的大百科全书又在开放性上走得更远,因为结品体结构,是一种具有规则的周期性、对称性排列形式。“当代小说作为一部百科全书,作为一种知识方法,尤其是作为一个联系不同事件、人物和世间万象的网络。”[3][105]开放的大百科全书真正走向了非中心、无规则、多元化的后结构主义。迷宫和时间零还有空间场所的意义,但在结品体、开放的大百科全书概念中,空间思维的意义大于场所的意义,空间最终启发了卡尔维诺对叙事问题的思考。空间是卡尔维诺诗学的核心概念,在文学批评和创作实践上其对空间的巧妙处理使他跻身于世界一流文学大师之列。传统小说多是一维的、不可逆转的时间范式,但在卡尔维诺的小说创作和小说诗学中,可以见出他力推一种多维的、可逆的空间范式的小说。卡尔维诺曾这样形容自己的创作:“我的创作,从一开始就力求追踪精神电路的电光,它们抓住并连接时空里远离彼此的点。”⑶[卡尔维诺处理文本的方式多么像当今以网络为中心构建的后现代空间特点。参考文献:[ICalvino.Challengetolabyrinth.转弓|自KathrynHume:Calvino,sFiction:CogitoandcosmosClarendonpress.Oxford,1992,76.笔者自译。⑵BenoWeiss.UnderstandingItaloCalvino.UniversityofSouthCarolinaPress,1993,71.[3]卡尔维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