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颈部山口病12例mri表现_第1页
头颈部山口病12例mri表现_第2页
头颈部山口病12例mri表现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头颈部山口病12例mri表现

金祠病是1937年首次报道的一种良性淋巴组织增生疾病。当时,金显伟等人首先报道了嗜盐性血清素细胞培养性淋巴肉芽瘤。1948年日本的木村哲二(Kimura)等以“伴有淋巴组织增生的特殊肉芽肿(unusualgranulationcombinedwithhyperplas-ticchangesoflymphatictissue)”对本病进行了系统的描述,之后多数学者遂称此病为(Kimura’sDisease;KD)病。现在国内也多称其为嗜酸性淋巴肉芽肿。本病较少见,影像学表现文献报道更为少见,均为个案报道。笔者收集本院12例临床病理证实为木村病,且MR检查资料完整的病例,着重分析其临床特点和MRI表现,以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1血常规嗜酸性细胞搜集本院2000年3月至2010年3月有完整影像学资料(MRI)且经病理证实的12例木村病患者资料,其中男10例,女2例,年龄9~47岁,平均30岁。病程2~20年,平均6年。患者临床症状大多有相同之处,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一侧腮腺区、耳廓、耳周和或颌下区无痛性肿大或肿块,反复发作,无明确疼痛史,其中2例局部皮肤瘙痒,1例局部皮肤色素沉着。所有患者血常规嗜酸性粒细胞均明显增多占白细胞总数的28%~65%,平均超出正常值约4~5倍。所有患者手术后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局部放疗综合治疗后,肿块大多消失。12例均在术前行颌面和上颈部MR平扫和增强扫描(扫描仪为PhilipsIntera1.5T超导磁共振仪),常规SE序列轴位T1W(TR450ms,TE15ms),T2WI(TR2000ms,TE120ms),层厚5mm,间隔0.5mm,矩阵256×256,FOV=230,对比剂采用Gd-DTPA(0.2ml/kg体重),行横轴位和冠状位增强扫描。2结果2.1肿瘤淋巴结分布本组病12例中,病灶均表现为皮下结节、肿大淋巴结影,病灶主体主要位于腮腺、耳廓、颌下腺;其中有8例(占66.7%)累及同侧腮腺周围淋巴结,累及耳廓区淋巴结3例,颌下腺1例;累及同侧腮腺内淋巴结3例;大多伴有颈深上淋巴结肿大,部分累及颌下淋巴结7例,双侧颈深上淋巴结2例,12个病例主体病灶与肿大淋巴结分布见表1。在衡量肿大淋巴结时,测量淋巴结短径,淋巴结短径均约5~20mm,大部分肿大淋巴结信号均匀,部分融合状,无坏死、囊变,增强后中度均匀强化;1例累及双侧腮腺内淋巴结出现少许坏死,其中2例为双侧颈深上多个淋巴结肿大。3例主要表现为单侧的耳廓肿大,皮肤增厚,同侧腮腺轻度增大,腮腺周边、同侧下颌角及上颈部多发的淋巴结肿大,淋巴结短径均约5~20mm,信号均匀,部分融合状,增强扫描均为轻~中度均匀强化。2.2病理表现3讨论3.1两组病理变化木村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病程较长、以皮下肿块、浅表淋巴结肿大为表现的慢性、良性疾病,是一种少见疾病,主要发生在头颈部,腮腺区为好发部位,可累及皮下组织,大唾液腺及淋巴结,耳廓常受累,但双耳廓同时受累少见。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男性发病率大于女性。部分文献也使用嗜酸性淋巴肉芽肿、嗜酸性淋巴滤泡增生、嗜酸性淋巴滤泡肉芽肿等多种名称。1969年Wells等报道了9例相似病例,称之为皮下血管淋巴样增生伴嗜酸细胞增多症(Subcutaneousangiolymphoidhyperplasiawitheosinophilia,ALHE),认为KD与ALHE是同一疾病或同一病变的不同阶段。而在1979年,Rosai等因ALHE中的内皮呈组织细胞样,随即提出组织细胞样血管瘤(histiocytoidhemangioma,HH)这一命名,并认为Kimura病与HH属于两种不同的病变。1983年Enzinger和Weiss在其编著的软组织肿瘤专著中首次采用了上皮样血管瘤这一名称,并作为ALHE的同义词使用,以示与Kimura病有所区别。随后的一些文献报道进一步证实了ALHE和Kimura病是完全不同的病变。迄今为止,人们发现了kimura病的多种致病因素,包括:自体免疫功能失常、过敏、肿瘤性增生、以及昆虫叮咬、寄生虫和念珠菌感染导致的炎症性疾病等。现在多认为该病属于一种慢性炎症性疾患。kimura病组织学上以小血管增生、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淋巴细胞增生及滤泡形成、纤维组织增生为基本病变。病变所累及腮腺、颌下腺组织腺体破坏、腺泡萎缩、炎细胞浸润。值得一提的是淋巴结内和增生的淋巴滤泡、生发中心均呈反应性增生。所有上述改变,均提示KD在病理上是一系列慢性炎症的组织学改变。近年有学者发现患者血清IgE抗体增加,增生之淋巴滤泡内亦有IgE存在,从而考虑此病可能属于特异性变态反应性疾患。本病好发于青壮年男性,多发于20~40岁。本组病例,男10例,女2例(男∶女=5∶1),临床上患者多以单侧头颈部皮下肿块就诊,好发于大的唾液腺区,尤其是腮腺区、颌下腺区、耳前或耳后或颌下区;近半数病例可伴有区域淋巴结肿大,淋巴结肿大可呈多灶性,较少有融合。患者的病史常达数年,本组病程2~20年,平均6年。实验室检查常显示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血清IgE增高,其中12例外周血检查中嗜酸性粒细胞均有增高,占白细胞总数的28%~65%。本组7例侵犯单侧腮腺,1例累及双侧腮腺;其中有8例(占66.7%)累及同侧腮腺周围淋巴结,累及耳廓区3例,颌下腺1例;累及同侧腮腺内淋巴结4例;大多伴有颈深上淋巴结肿大。3.2双侧phb评分笔者总结本组12例MRI表现,并参考文献,认为本病MRI表现有以下几个特点:(1)发生部位:单侧多见,主要位于颈部皮下、腮腺、颌下腺、耳廓周围;其中腮腺区病灶主要累及腮腺周围,部分病灶侵犯腮腺内;发生于腮腺区病灶中,大多数病例为单侧腮腺区稍肿大,信号稍增高;发生于耳廓肿大病例中,腮腺仅轻度增大;可出现双侧腮腺内病灶,本组有1例出现双侧腮腺内病变;(2)淋巴结情况。同侧腮腺周围、颌下腺区和单侧或双侧上颈部淋巴结受累,淋巴结信号均匀,强化均匀,边缘光整,未见融合;(3)受累组织、淋巴结信号特征。T2WI常表现为稍高信号,T1为等或稍低信号,强化后大多均匀强化。个别病例强化后有不同程度的强化,这主要与组织内纤维成份与血管增生程度不相同有关。本组有1例病例累及双侧腮腺内,病灶有液化坏死,这与文献报道均匀强化有所不同,但腮腺周围、颈深部肿大淋巴结均匀信号,无坏死表现。3.3从影像学角度对照应具有的mri特点本病由于发病率低,以前对该病的认识有限,文献上多为病例报道,或者是针对临床特征及病理特点的讨论,少见影像学的相关描述。影像医师和临床医师若对本病认识不深,故术前大多被误诊为恶性淋巴瘤、Castleman病、转移瘤、结核等。本组12例术前亦有8例误诊,以后随着查阅文献,了解病史,明显加强了认识。本病诊断的关键是提高认识,熟悉临床、结合实验室检查。若MRI表现(或CT表现)为腮腺区或内单个或多个结节,同时累及面部及其皮下组织和皮肤时,影像表现类似恶性肿瘤。此时,应详细询问病史,结合临床进行诊断。如有以下表现,则应考虑木村病:(1)中青年男性,单侧腮腺、耳廓区慢性无痛性肿大或肿块,反复发作病程较长;(2)局部淋巴结肿大;皮下结节、肿大淋巴结信号均匀,无明确坏死;(3)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成倍增多。本病首先要与ALHE鉴别。影像学鉴别有一点难度,大多表现为颈部、面部皮下结节、淋巴结肿大,主要鉴别点主要以临床为主:(1)KD病好发于男性,而ALHE好发于女性。ALHE累及皮下为主,为单发无痛性皮下小结节或红色丘疹样病变,平均直径多在1cm以下,可有淋巴结肿大;而KD病主要累及淋巴结,尤其是腮腺周围淋巴结为主,结节灶或肿大的淋巴结一般较ALHE为大,其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数量远明显于ALHE。颈部淋巴结结核主要较少发生在腮腺、耳廓周围,肿大的淋巴结多位于胸锁乳突肌前侧及深面部、颈动脉鞘外、后侧;直径约数毫米至约3cm,其信号不均匀,常出现淋巴结坏死,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有助于鉴别;颈部淋巴瘤单发或多发,单侧或双侧发病,病灶信号较均匀,大小约在3-6cm不等,部位与结核发生相近,肿大的淋巴结往往位于颈深面部,也较少发生在腮腺、耳廓周围。Castleman病也可单发或多发于颈部,信号均匀,边缘光整,有时与kimura病有一定相似;但该病主要在颈部表浅区,直径长大于2cm,且单发结节多见,可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