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1.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A.铁块很难压缩—分子间存在斥力B.物体受热膨胀—分子体积变大C.气体易被压缩—分子间距离大D.水加糖变甜—分子不停地运动2.从平面镜里看到背后墙上挂钟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准确的时间应该是A.1点20分 B.10点20分C.10点40分 D.11点20分3.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4s内通过20m的路程,那么它前面两秒的速度是()A.10m/s B.7.5m
/s C.5m/s D.40m/s4.图所示的是眼睛的结构图,关于眼睛及其视力矫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眼睛的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凹透镜B.物体通过晶状体和角膜所成的像是虚像C.矫正近视眼所配戴的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D.远视眼看不清近处景物,是因为景物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5.已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v1,在钢轨中的传播速度为v2,有人用锤子敲了一下钢轨的一端,另一人在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v2>v1)()A.钢轨的长为B.声音沿钢轨从一端传到另一端所用时间为C.钢轨的长为D.声音沿钢轨从一端传到另一端所用时间为6.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创造了无数的诗歌辞赋,我们在欣赏这些诗歌辞赋时,不仅要挖掘其思想内涵,还可以探究其中所描述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下面是某位同学对部分诗句中蕴涵的物理知识的理解:①“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特征“响度”②“露似珍珠月似弓”——露实际是小水珠,是由冰熔化形成③“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是光源,发出的红光映红了人的脸④“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运动,是以江岸为参照物的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7.在暗室的白墙上挂着一面小平面镜,用手电筒斜着向上照射这块平面镜和墙,则人从镜子的正前方观察到的情况是()A.墙是暗的,镜子是亮的 B.墙是暗的,镜子也是暗的C.墙是亮的,镜子是暗的 D.墙是亮的,镜子也是亮的8.生活中有很多现象和应用都与物态变化有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夏天吃“碎碎冰”解暑,是冰熔化放出了热量B.在皮肤上擦酒精后感觉凉爽是由于酒精汽化从皮肤吸热C.在运输食物的车里放干冰,利用干冰升华放热给食物降温D.被水蒸气烫伤后伤情比同温度的水烫伤更严重,是由于水蒸气液化时吸热所致9.如图所示是电阻甲和乙的U-I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电阻值保持10Ω不变B.乙的电阻值保持20Ω不变C.甲、乙并联接在电压为2V电源上时,乙的功率为0.4WD.甲、乙串联通过电路中电流为0.2A时,经过1s的时间,电阻甲产生的热量为0.6J10.如图描述的四个生活实例,属于光反射现象的是A.手影 B.池水变浅C.叉鱼 D.古书记载的“潜望镜”11.关于声音的特性和利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纹门锁”是依据声音的响度来识别的B.鼓手打鼓用的力越大,鼓声的音调就越高C.“公共场合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的音调要低一些D.超声波能够粉碎体内“结石”是因为声波能传递能量12.明代曾经有一位诗人写下这样一首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其中“桥流水不流”之句应理解成其选择的参照物是A.人 B.桥 C.水 D.地面13.早在我国西汉时期成书的《淮南万毕术》中就有关于冰透镜的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图中关于该记载解释的光路图正确的是()A. B.C. D.14.如图所示,请你估测运动员从蹦床中心点跳起的实际高度大约是A.0.2m B.1.7m C.4.5m D.10m15.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时,某小组有如图甲、乙所示的两种做法,正确的做法是A.图甲所示的做法,只需一次测量 B.图乙所示的做法,需要多次测量C.图甲所示的做法,需要多次测量 D.图乙所示的做法,只需一次测量16.下列现象中需要吸热的是()A.水凝固成冰B.酒精蒸发C.水蒸气液化成水D.钢水浇铸成钢锭17.下列四图分别表示测量物理课本一张纸厚度、硬币直径、铜丝直径、海底深度的方法,其中测量原理相同的是A.甲、乙、丙 B.甲、丁 C.乙、丁 D.甲、丙18.如图所示,表示A、B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B.,C.若mA=mB,则VA>VB D.若VA=VB,则mA<mB19.小明同学在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与什么因素有关”时采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三个完全相同容器中密封了初温和质量都相等的空气).下列实验结果说法不正确的是A.通过U型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反映密闭空气吸收热量的多少,采用了转换法的实验方法B.探究电热和电流的关系应采用乙和丙两容器C.比较h1和h2的关系可以初步得到结论:在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D.比较h2和h3的关系可以初步得到结论:在导体的电阻和通电时间相同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成正比20.对下列四幅图阐述正确的是A.甲图: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用凸透镜矫正B.乙图: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后,用凹透镜矫正C.丙图: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D.丁图:天文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放大镜,目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21.下面四个热现象,是发生在一定温度下且不断放热的是()A.水结成冰B.冬天的霜C.白糖熔化D.干冰变小22.如图所示,在烧杯和试管中都装着水,给烧杯加热使杯中水沸腾,继续加热,则()A.试管中的水将沸腾B.试管中的水温能达到沸点,但不能沸腾C.试管中的水达不到沸点,不能沸腾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发生23.下列用电器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是()A.电视机 B.电风扇C.洗衣机 D.电饭煲24.小敏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测出了液体体积V和量杯总质量m的若干组数据,绘出的V-m图象如图所示。则量杯的质量m0与液体的密度ρ分别是()A.m0=40g;ρ=0.8×103kg/m3 B.m0=20g;ρ=0.8×103kg/m3C.m0=40g;ρ=1.2×103kg/m3 D.m0=20g;ρ=1.2×103kg/m325.下列实例中,对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正确的是A.测量物体的长度B.测量物体的质量C.测量液体的体积D.测量液体的温度26.2019年10月1日是祖国70岁生日,为庆祝祖国70周年,在北京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其中直升机方队组成了“70”字样飞过天安门,如图所示,其中有关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A.直升机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B.某一架直升机相对于其他直升机是运动的C.直升机是运动的,选取的参照物是地面D.直升机是静止的,它们的飞行速度可以不同27.如图,正午时,太阳光直射在水平地面,取一圆形薄透镜正对阳光,在距透镜20cm的地面上得到一个光斑,其直径与透镜直径相等,透镜的焦距是A.10cm B.20cmC.30cm D.40cm28.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中,属于汽化的是()A.河流中冰雪消融 B.草叶间露珠晶莹C.蔬菜上挂满白霜 D.湿衣服干了29.生长在沙漠中的仙人掌针状叶子,可有效减慢体内水分的A.汽化 B.升华 C.液化 D.凝固30.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当光屏调到如图所示位置时,光屏恰好呈现清晰的像。则()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B.此时光屏得到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C.将蜡烛移到35cm刻度处,调节光屏可得到缩小的像D.将蜡烛移到43cm刻度处,能成像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31.真空中的声速是______m/s。32.如图所示,物体A的长度是_____cm。33.平静湖面的上空,一只鸟正冲向水面捕食,它在湖水中的像是____像(选填“虚”或“实”),鸟在向下俯冲的过程中,像的大小___(选填“逐渐变大”、“逐渐变小”或“不变”)。如果以鸟为参照物,鸟的像是____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34.如图所示是在镜中看到的钟面指针位置,则实际时刻是______35.做小孔成像实验时,孔的形状必须为圆形。()36.摩托车上的四冲程热机工作时提供动力的是_______冲程。37.2013年3月17日,一块太空岩石撞击月球,天文学家借助____(望远镜/显微镜)观察到了明亮的闪光。当时地月间相距3.84×108m,撞击产生的闪光需经过___s才能传到地球。天文学家侦听不到撞击声是因为_____。(v光=3×108m/s)38.如图甲所示,完全相同的A、B两物体叠放在水平桌面上,用F1=30N的水平拉力作用在A物体上,A、B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B物块所受的摩擦力为______N;若将A、B按图乙所示紧靠放于该桌面,用水平力F2推A,也能使A、B一起向右匀速直线运动,则此时B施加给A的推力为______N。39.对人体安全的电压是:不高于_____V;家里的电灯、电视、电冰箱等家用电器的连接方式是_____的(填“串联”或“并联”).40.甲图为电影放映机,其成像原理如图乙所示。为让观众看到清晰的实像,应将胶片放在距离透镜_____的位置(选填序号:①一倍焦距以内、②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③二倍焦距以外);当所成的像没有铺满荧幕,若保持荧幕位置不动,应将放映机向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同时适当的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镜头到胶片间的距离,才能得到清晰的图象。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2题,15分)41.一同学根据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猜想:运动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可能与其运动速度有关.他在老师的帮助下利用一些“小纸杯”作为研究对象,用超声测距仪等先进仪器测量“小纸杯”在空中直线下落时的下落距离、速度,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该同学首先测量了单只“小纸杯”在空中下落过程中不同时刻的下落距离,将数据填入下表中,图(a)是对应的路程时间图线.(1)图(a)中的AB段反映了运动物体在做___________运动,表中x处的值约为___________m.接下来,该同学将不同数量(1只、2只、3只、4只、5只)的“小纸杯”先后叠放在一起从空中释放,并分别测出它们的速度一时间图线,如图(b)中图线1、2、3、4、5所示.(2)观察图(b)中单个纸杯的速度一时间图线1可知,小纸杯在直线下落的开始阶段,其运动速度的变化具有___________的特点,小纸杯最后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它所受空气的阻力___________自身重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依据___________原理.(3)单个纸杯和5只叠放纸杯比较,在它们各自到达匀速运动时所受的空气阻力之比为f1:f5=___________;再结合图(6)中的图线1和图线5可知,物体运动时遇到的阻力确实随着速度的增加而增大,但不成正比例关系,理由是:___________.42.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1)小明的三次实验情况如图中甲、乙、丙所示。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在水平木板(或毛巾)、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_______________知识可知,这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小明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关系”时,利用图中甲、乙两组数据比较得出:“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的结论。你认为他这样对比这两组数据就得出这样的结论对吗?_________________(选填“对”或“不对”)。(3)从图中甲、丙两组数据比较、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题,20分)43.有一个玻璃瓶质量为400g,装满水时总质量为900g,装满另一种液体时总质量为800g(已知水的密度p水=1.0×103kg/m3)求:(1)玻璃瓶的容积;(2)另一种液体的密度;(3)玻璃瓶装满密度为1.6×103kg/m3的蜂蜜后总质量.44.一空瓶的质量为0.2kg,装满水后总质量是0.65kg。已知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酒精的密度ρ酒精=0.8×103kg/m3。求:(1)瓶中所装水的体积;(2)此瓶能装酒精的最大质量。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1、B【题目详解】A.铁块很难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物体受热膨胀是因为分子间间隔受热变大,故B错误,符合题意;C.气体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间隔的较大,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水加糖变甜是因为蔗糖分子是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运动到水分子中间去了,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2、C【题目详解】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与物体本身的左右是相反的,因此本题中要读出此时准确的时间,应该从试卷的背面,透过试卷看这个时钟,然后读出读数为10点40分.3、C【题目详解】物体通过的路程s=20m,所用的时间t=4s,物体的速度因为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故前两秒的速度也是5m/s。故选C。4、C【分析】人眼的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近视眼的晶状体较厚,会聚能力较强,看远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需戴凹透镜矫正;远视眼的晶状体较薄,会聚能力较弱,看近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后面,需戴凸透镜矫正。【题目详解】AB.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凸透镜,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B错误;CD.近视眼看不清远处景物,是因为景物的像落在视网膜前方,需戴凹透镜矫正;远视眼看不清近处景物,是因为景物的像落在视网膜后方,所以要佩戴凸透镜使光线提前会聚在视网膜上,故C正确、D错误。5、A【分析】听到两次响声,分别是在空气中和钢轨中传播的声音;已知传播的距离相同,根据公式可求各自传播所用的时间,还知道时间间隔,列出等式求出钢轨的长度;进一步求出声音沿钢轨从一端传到另一端所用时间.【题目详解】AC.设钢轨的长度为L,由可得,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在钢轨中传播的时间为:,时间间隔为:;所以钢管的长度,故A正确、C错误;BD.声音从钢轨从一端传到另一端所用时间为:故BD错误.6、C【解题分析】①“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题中解释正确.②“露似珍珠月似弓”--露实际是小水珠,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题中解释错误.③“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不是光源,它反射太阳光中的红光照在人的脸上,在从人脸上反射出来,人脸就呈现红色;题中解释错误.④“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运动,是以江岸为参照物的;题中解释正确.7、C【题目详解】当光线斜着照射时,镜子表面很平,表面会发生镜面反射,反射光线将向斜上方反射出去,而人是从镜子的正前方观察,并没有反射光线进入人眼,故人看到的镜子是暗的;墙面凹凸不平,手电筒光照射时发生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人从正前方观察,会有一部分光线进入人眼,所以看到的墙是亮的。故选C。8、B【题目详解】A.夏天吃“碎碎冰”解暑,是因为冰熔化会吸收人的热量,故A错误;B.在皮肤上擦酒精后,会感到凉,这是由于酒精汽化时,从皮肤吸收了热量的缘故,故B正确;C.在运输食物的车里放干冰,利用干冰升华吸热给食物降温,故C错误;D.由于水蒸气先液化为液态水,释放一部分热,再和开水一样放热,所以水蒸气烫伤会更严重,故D错误。故选B。9、C【题目详解】A.由图象可知,甲对应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甲电阻的阻值不变,当时,对应的电流为,由可得,甲的电阻值故A错误;B.由图象可知,乙电阻的阻值在变化,故B错误;C.甲、乙并联时,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且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所以,由图象可知,当电源的电压为2V时,通过甲、乙的电流,时符合,此时电路总电流则乙的功率故C正确;D.由图象可知,甲、乙串联,电路中的电流为0.2A时,甲乙两端电压分别为、经过1s的时间,电阻甲产生的热量故D错误。故选C。10、D【题目详解】A、手影,是手的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池水变浅是因光的折射看上去池底升高了,这是光的折射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C、叉鱼时看到鱼的位置比真实鱼的位置变浅了,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D、因潜望镜内部装有平面镜,故其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故D符合题意;故选D【题目点拨】光沿直线传播的事例有小孔成像、日食、月食及影子等;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人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是光的折射现象;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11、D【题目详解】A.声纹门锁是依据声音的音色来识别的,因为每个人的音色都不一样,A错误;B.鼓手用力越大,鼓的振幅越大,响度也就越大,B错误;C.公共场合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声音的响度低,C错误;D.超声波能粉碎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D正确.12、C【题目详解】“桥流水不流”可以理解为“桥动水不动”,意思就是说桥在运动,研究对象应该是桥;A、以人为参照物,因为人在桥上走,人与桥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桥是运动的,而水与人的位置也发生了变化,所以水也是运动的,与题意不符,故A错误;B、以桥为参照物,则桥是静止的,而水与桥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则水是运动的,与题意不符,故B错误;C、以水的参照物,桥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则桥是运动的,与题意相符,故C正确;D、以地面为参照物,地面与桥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桥是静止的,水与地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水也是运动的,故D错误.故选C.13、A【分析】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成一点;根据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来分析解答此题。【题目详解】由冰透镜对着大阳却能聚光,使艾绒着火,由此可知冰透镜是凸透镜,因为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且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成一点,故选A。14、B【解题分析】由图知,运动员蹦起的高度与运动员的身高差不多,运动员身高约为1.7m,则蹦起的高度约1.7m。故选B。15、B【题目详解】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刻度尺有刻度线的一侧要紧贴被测物体,故图甲错误,图乙正确;在长度测量中,可以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误差,故只有B正确。故选B。16、B【题目详解】A.水凝固成冰,是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此过程需要放热,故A不符合题意;B.酒精蒸发,是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汽化现象,此过程需要吸热,故B符合题意;C.水蒸气液化成水,是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此过程需要放热,故C不符合题意;D.钢水浇铸成钢锭,是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凝固现象,此过程需要放热,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17、D【题目详解】物理课本一张纸厚度小于刻度尺的分度值,先测1物理课本的厚度,再除以物理课本纸的张数,故甲采用的方法叫累积法;由于乒乓球直径的长度端点位置不易确定,因此不能用刻度尺直接测量,需要借助于三角板或桌面将待测物体卡住,把不可直接测量的长度转移到刻度尺上,故乙采用的方法是卡测法;铜丝直径很小,无法直接测量,把铜丝紧密的绕在铅笔上,用刻度尺测量出铜线圈的总长度,数一下铜丝一共的匝数,然后计算铜丝的直径,故丙采用的方法叫累积法;海底深度无法直接测量,但可以利用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时间,由s=vt/2计算得出,故丁采用的方法叫转换法,综上所述只有甲、丙所用的方法相同,故选D.18、B【题目详解】AB.由图可知它们的密度分别为所以ρA>ρ水>ρB故B正确,A错误;C.由图可知,若mA=mB则VA<VB故C错误;D.由图可知,若VA=VB则mA>mB故D错误。故选B。19、D【题目详解】A.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不能直接观察,但液体温度的变化可以通过液面高度差的变化来反映,这种研究方法叫转换法,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B.探究电流产生热量跟电流关系时,控制通电时间和电阻不变,改变电流;因此需要电阻并联,原干路电流在丙处被分流,起到了控制电流大小的作用,故选择乙丙比较可以探究电热和电流的关系,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C.如图甲乙,两个电阻串联在电路中,目的是使通过电阻的电流相同,通电时间相同,电阻不同,运用控制变量法,探究电流产生热量跟电阻的关系,由此可得结论:比较h2和h3的关系可以初步得到结论:在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D.如图乙丙,两个电阻并联在电路中,目的是使通过电阻的电阻相同,通电时间相同,电流不同,运用控制变量法,探究电流产生热量跟电流的关系,由此可得结论:比较h2和h3的关系可以初步得到结论:在导体的电阻和通电时间相同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故D错误.【题目点拨】(1)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不能直接观察,但液体温度的变化可以通过液面高度差的变化来反映,这种研究方法叫转换法;(2)探究电流产生热量跟电流关系时,控制通电时间和电阻不变,改变电流,因此需要电阻并联;(3)如图甲乙,两个电阻串联在电路中,目的是使通过电阻的电流相同,通电时间相同,电阻不同,运用控制变量法,探究电流产生热量跟电阻的关系;(4)电流产生的热量跟电流大小、电阻大小、通电时间有关,探究电流产生热量跟电阻关系时,控制通电时间和电流不变.20、C【题目详解】A.由甲图可知: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故该眼睛是近视眼,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故A错误;B.乙图中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面,该眼睛是远视眼,远视眼应该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故B错误;C.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成放大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放大的虚像,故C正确;D.望远镜中物镜的作用相当于照相机,使远处的物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正好落在目镜焦距内的位置,目镜相当于放大镜,再对这个像进行放大.故D错误;故选C。【题目点拨】(1)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增强,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矫正;(2)远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减弱,使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面,需要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3)光学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成倒立的像,放大倍数较大.物镜焦距短,目镜焦距长,是为了使像放大更大的倍数;(4)望远镜是由两组透镜组成,物镜成缩小的实像,目镜成放大的虚像。21、A【题目详解】A.水结冰属于凝固,有固定的温度,且不断放热,故A符合题意;B.霜是凝华形成的,温度不固定,故B不符合题意;C.白糖熔化吸热,故C不符合题意;D.干冰变小是升华,需要吸热,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22、B【题目详解】在烧杯底部加热使烧杯内的水沸腾,继续加热,根据沸腾的特点可知烧杯内的水温度将不再变化,所以试管内的水温度能达到100℃但不能继续吸热,所以试管内的水不能沸腾;故选B.23、D【分析】电流的热效应就是把电能转化为内能,可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分析哪一用电器是利用了电流的热效应.【题目详解】电视机在工作时,主要将电能转化为光能和声能;电风扇、洗衣机主要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都不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故ABC不合题意;电饭煲工作时把电能转化为内能,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故D符合题意.故选D.24、B【题目详解】设量杯的质量为m杯,液体的密度为ρ,读图可知,当液体体积为V1=25cm3时,液体和杯的总质量:m总1=m1+m杯=40g,由ρ=mVρ×25cm3+m杯=40g−−−①当液体体积为V2=50cm3时,液体和杯的总质量:m总2=m2+m杯=60g,可得:ρ×50cm3+m杯=60g−−−②由①−②得,液体的密度:ρ=0.8g/cm3=0.8×103kg/m3,代入①得:m杯=20g。故选B。25、D【解题分析】A.测量物理的长度时刻度尺的需要与被测量长度平齐,图中刻度尺倾斜了,故A错误;B.天平的砝码必须使用镊子夹取,严禁直接用手拿去,称量时左盘放物体,右盘放砝码,图中违反了这两条规则,故B错误;C.使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且与液面相平,图中视线倾斜了,故C错误;D.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玻璃泡完全浸没在被测液体中,并且没有与容器底和侧壁接触,读数时,温度计应留在被测液体中,且视线应和液面相平,故D正确。26、C【题目详解】AC.直升机相对地面发生了位置的改变,以地面为参照物,直升机是运动的,故A错误、C正确;B.某一架直升机相对于其他直升机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以其他直升机为参照物,某一架直升机是静止的,故B错误;D.直升机的飞行速度是相同的,故D错误。故选C。27、A【题目详解】由图可知该透镜为凸透镜,根据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以及在距透镜20cm的地面上得到一个光斑的直径与透镜直径相等,得到透镜的焦距是。故B、C、D项不符合题意,A项符合题意。28、D【题目详解】A.冰雪消融,冰由固态变为液态,属于熔化现象,故A项不符合题意;B.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B项不符合题意;C.蔬菜上挂的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固态小冰晶,故C项不符合题意;D.湿衣服逐渐变干,是液态水变为气态水蒸气的汽化现象,故D项符合题意。故选D。29、A【题目详解】生活在沙漠中的仙人掌针状的叶子,是通过减小液体的表面积来减缓水分的蒸发,而蒸发是汽化的一种方式,故A正确,BCD错误。30、D【题目详解】AB.由图可知物距u=20cm,像距v=20cm,物距等于像距等于二倍焦距即透镜的焦距为此时光屏上呈现倒立等大的实像,故AB不符合题意;C.将蜡烛移到35cm刻度处,则物距u=15cm,位于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C不符合题意;D.将蜡烛移到43cm刻度处,物距u=7cm,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D符合题意。故选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31、0【解题分析】声音传播需要介质,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所以,真空中的声速是0m/s。32、2.69~2.71【分析】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刻度尺相邻两刻度线表示的长度;刻度尺的使用要注意其量程和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题目详解】图中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1mm,即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A左侧与零刻度线对齐,右侧与3.5cm对齐,加上估读位,则物体A的长度为2.70cm。33、虚不变运动【题目详解】[1]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一只鸟正冲向水面捕食,水面上出现的小鸟的倒影就是小鸟在水面上成的虚像;[2]由于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所以,鸟在向下俯冲的过程中,像的大小不变;[3]如果以鸟为参照物,鸟的像相当于鸟的位置是变化的,所以,是运动的的。34、9:30【题目详解】平面镜所成的像关于平面镜对称,所以图中实际的时刻是9:30。35、错误【题目详解】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所以,成像情况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小孔所成的像一定是倒立的实像,至于成像的大小与像到小孔的距离、物到小孔的距离有关。36、做功【题目详解】热机工作过程有四个冲程,分别是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其中做功冲程为热机通过动力。37、望远镜1.28真空不能传声【题目详解】[1]由于是看远处的东西,故应该用望远镜观察;[2]产生的光传到地球的时间t=[3]由于撞击是发生在月球上的,而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是不能够传声的,故天文学空侦听不到撞击声。38、015【题目详解】[1]用F1=30N的水平拉力作用在A物体上,A、B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AB之间没有相对运动趋势,B物块不会受到摩擦力,故B物块受到摩擦力为0N;由于AB处于平衡状态,水平方向上拉力F1和地面对A的摩擦力fA是平衡力,地面对A的摩擦力fA=F1=30N[2]若将A、B按图乙所示紧靠放于该桌面,用水平力F2推A,AB对地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地面对AB的摩擦力不变,摩擦力的大小为30N,A、B一起向右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推力F2和摩擦力是平衡力,推力F2=fAB=30N物体A受到推力F2、B给A的推力FBA和地面对A的摩擦力,AB两个物体完全相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有关,A对地面的压力等于AB总压力的一半,地面对A的摩擦力fA1=fAB=×30N=15NB施加给A的推力FBA=F2-fA1=30N-15N=15N39、36并联【题目详解】(1)不高于36V的电压是安全电压;(2)家中的电灯、电视、电冰箱等家用电器必须独立工作,相互之间不能影响,所以它们的连接方式是并联的;40、②左减少【题目详解】[1]电影放映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可以成放大的实像,则此时物距的范围为2f>u>f,即胶片应放在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育学原理练习题库
- 2025年河北省秦皇岛市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及答案1套
- 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教师资格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模考试卷1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上册 寒假教学设计day 1
- 2024四川泸州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招聘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单元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 2025年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学生专用
- 2024中国平煤神马集团环保节能公司面向集团内部招聘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第1章网络概述1.2网络的类型 -高中教学同步《信息技术-网络基础》教学设计(人教-中图版2019)
- 反恐防暴器械与战术应用讲解
- 浙江省2024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含答案)
- 海迈工程量清单计价软件使用说明书-20220226100603
- 图解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领域数据安全管理办法》
- 快消品配送管理方案
- 2024落实意识形态责任清单及风险点台账
- 高校排球教案全集-专项课
- 教师师德师风培训专题课件
- 2024年乡镇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总结模板
- 手术室压疮预防课件
- 中国假肢行业分析报告:进出口贸易、行业现状、前景研究(智研咨询发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