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刺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病的治疗体会_第1页
点刺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病的治疗体会_第2页
点刺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病的治疗体会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点刺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病的治疗体会

乳房增生相当于中医的“乳房雌激素”。是多发于中青年女性的常见病,发病率占乳腺病的首位,据文献报道有癌变的可能。因此治疗本病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笔者1999年9月~2003年9月采用点刺肝俞、膏肓俞为主治疗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病78例,并与口服乳癖消片治疗40例作对照,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数据1.1各年龄性别学生或年龄特征网络10例,年龄大小为19.3040岁118例全部为门诊病例,均为女性,经本院外科确诊为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8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50岁,其中18~20岁6例,21~30岁28例,31~40岁36例,41~50岁8例;病程最短3月,最长13a,其中1a以上者54例,1~5a20例,5a以上者4例。对照组40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49岁,其中19~20岁2例,21~30岁15例,31~40岁20例,41~50岁3例;病程最短2月,最长11a,其中1a以上28例,1~5a10例,5a以上者2例。1.2乳房组织病理学检查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5年1月1日实施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①多数在乳房外上象限有一扁平肿块,扪之有豆粒大小韧硬结节,可有触痛。肿块边界欠清,与周围组织粘连。②乳房可有胀痛,每随喜怒而消长,常在月经前加重,月经后缓解。③本病多见于20~40岁妇女。④钼钯X线乳房摄片,冷光源强光照射,液晶热图像等检查有助诊断。必要时作组织病理学检查。1.3综合征和气候基准肝郁痰凝型主证:乳房肿块随喜怒消长,伴有胸闷肋胀,善郁易怒,失眠多梦,心烦口苦。舌苔薄黄,脉弦滑。2治疗方法2.1平补平泻、闪火拔罐组①主穴:肝俞、膏肓俞。②配穴:丰隆、臂中。③操作方法: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穴位常规皮肤消毒。臂中穴选用28号1寸毫针,直刺0.5~0.8寸;丰隆选用28号1.5寸毫针,直刺1~1.5寸,行平补平泻手法。留针20~30min,10min行针1次,出针后,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随后再行俯卧位,取膏肓俞、肝俞常规消毒,选用中号三棱针点刺0.1~0.2寸,接着用大号火罐,在该穴处用闪火法拔罐,吸拔8~10min,必须拔出血液2ml左右,方可见效。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5~7d,再进行第2个疗程,隔日治疗1次,按此方法连续治疗3个疗程。2.2制定目标药物对照组采用辽宁省恒仁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乳癖消片[批号:22-0237-辽卫药准字(1996)第0066号]口服,每次6片,每日3次,30d为1个疗程,连服2个疗程。3绩效标准和结果3.1乳房疼痛,总参数痊愈:肿块完全消失,乳房亦无疼痛;显效:肿块缩小或数量减少在1/2以上,乳房疼痛明显减轻,偶有痛感,或仅有轻微触痛;有效:肿块缩小或数量减少,但不及1/2,自觉乳房疼痛及触痛均有所减轻;无效:肿块基本无变化,疼痛亦无明显减轻。3.2治疗效果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9.34,P<0.05)。3.3即时单次给药后乳痛疗效两组均以第一次治疗后的效果作依据。止痛效果分为:即效:乳痛即刻消失;显效:乳痛明显减轻;好转:乳痛等症状有所改善;无效:乳痛无减轻。见表2。由表2可见,治疗组即时止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χ2=14.22,P<0.01)。4注外来药,中西药巴某,女,32岁,工人,已婚,2001年6月10日初诊。以右乳疼痛伴肿块3a为主诉就诊,患者3a前始感右乳呈阵发性胀痛,多在经前、劳累或生气后加重,乳痛处可扪及肿块。曾多次服中西药无效而来就诊。平素个性急躁,月经多提前,无家族史。检查:右乳外上象限可触及约3cm×3.5cm和2cm×3cm包块各一,触痛明显,边界不清,可活动,无粘连,双腋下未扪及淋巴结。经我院钼钯X线乳房摄片检查,诊断为右侧乳腺增生。症见胸闷肋胀,善郁易怒,失眠多梦,心烦口苦,舌质暗,苔薄黄,脉弦滑。中医诊断:乳癖(肝郁痰凝型)。治以疏肝解郁,化痰散结。按以上点刺肝俞、膏肓俞为主治疗1个疗程后,乳痛明显减轻,肿块变小变软。3个疗程后乳痛消失。复查钼钯X线乳房摄片示肿块消失。5丰隆穴治乳房案乳腺增生病是中青年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其临床表现为乳房肿胀,乳房肿块,月经前加重,并多伴有胸闷、心烦、易怒等症状。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与卵巢功能失调有关,可能是黄体素与雌激素比例不平衡所致;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多因情志不遂,忧郁不解、久郁伤肝或受到精神刺激,急躁恼怒,致使肝气郁结,气机瘀滞,蕴结于乳房胃络,乳络经脉阻塞不通,继则引起乳房疼痛,肝气郁久化热,热煎津液为痰,气郁痰凝,血瘀滞可形成乳房肿块。《外科正宗》云:“忧郁伤肝,思虑伤脾,积想在心,所愿不得志者,致经络痞塞,聚结成核,初如豆大,渐若棋子。”阐明了该病的病因和病机。又乳房为足阳明胃经所过,乳头为足厥阴肝经所属,其病多由忧郁伤肝、饮食不节,思虑伤脾,内生痰湿导致气郁痰凝,或肝失条达,肝气郁滞,气不行血,导致气滞血瘀酿成。故乳腺增生的发生,究其病因不外是气滞、血瘀、痰凝,使经络气血郁阻,聚结成核所致。膏肓穴位于上臂足太阳膀胱经上,前应于乳房;肝俞乃肝脏精气汇聚之处,二穴点刺放血既可疏肝理气,又可活血化瘀、散结。臂中穴为经外奇穴,位于手厥阴心包经上,其经“循经出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