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安徽省宣城物理八上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安徽省宣城物理八上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安徽省宣城物理八上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安徽省宣城物理八上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安徽省宣城物理八上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安徽省宣城物理八上期末质量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1.如图,这是一款人脸识别门镜一体机,通过摄像镜头捕捉人脸信息,并将所拍图象与系统数据库中预先录入的人脸照片模板进行对比.下面对该装置说法错误的是()A.该摄像镜头相当于凸透镜B.这种镜头可用来矫正近视眼C.这种镜头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D.若镜头的焦距为10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脸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20cm2.陆地上奔跑得最快的是猎豹,其速度可达v1=30m/s;海洋中游得最快的是旗鱼,其速度可达v2=100km/h;在空中飞行得最快的要算小巧的雨燕,其速度可达v3=3km/min。则三者的速度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v3>v1>v2 B.v3>v2>v1C.v2>v1>v3 D.v1>v3>v23.关于声音产生和传播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的传播快慢与温度无关B.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见声音C.物体的振动一旦停止,发声也随之停止D.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最快4.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运动时间越短的物体,其速度就越大B.通过路程越长的物体,其速度就越大C.运动越快的物体,其速度就越大D.通过路程越短的物体,其速度就越大5.下列事例中属于减慢蒸发的措施是()A.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储存 B.用电热吹风机将头发吹干C.用扫把将地面上的积水推开 D.将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6.如图所示的各种运动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行星转动B.鲜花怒放C.骏马奔腾D.枯叶飘落7.有位诗人坐船远眺,写下了著名诗词:“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诗人在诗词中前后两次对山的运动的描述,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A.风和水 B.船和岸 C.山和船 D.风和岸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在凸透镜后20cm的光屏上出现一个清晰的倒立、等大的像,如果将蜡烛移动到凸透镜前15cm处,则()A.将光屏远离凸透镜一段距离,光屏上会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B.将光屏远离凸透镜一段距离,光屏上会出现倒立缩小的实像C.将光屏靠近凸透镜一段距离,光屏上会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D.将光屏靠近凸透镜一段距离,光屏上会出现倒立、缩小的实像二、多选题9.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质的密度比乙的密度大 B.乙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C.体积为的甲物质的质量为10g D.甲、乙质量相同时,乙的体积是甲的2倍10.学习了电学知识后,小明绘制了他家三个用电器各自消耗一度电能持续正常工作时间的柱状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度就是1千瓦时,1kW·h=3.6×106JB.三个用电器正常工作时,通过的电流相等C.三个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空调做功最快D.在一个月内,小明家电视机的用电费用一定比电风扇的用电费用多三、填空题11.如图所示:如果青少年不注意用眼卫生,长时间上网阅读、观看视频,沉迷游戏等,容易导致近视,近视眼看远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_________(选填“前方”或“后方”),需要配戴____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来矫正。12.随着现代教育的普及,我们的教室中都安装了电子白板,它把教师精心准备的各种素材投影在白板上,为同学们获取知识服务,投影仪的镜头是_____镜,当白板上成清晰的实像时,投影仪成像后的像距_____物距(选填“小于”、“大于”或“等于”)。13.同学们用图甲所示的玻璃管做了“测量气泡的速度”的实验,该实验的测量工具有________和______;用测量的数据画出路程—时间图象如图乙,分析乙图象中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14.网购已成为很多人生活中的一部分,开辟了无线网购新体验,让人享受购物新时代。而支付宝最先推出人脸识别支付技术,这种支付方式安全、快捷。实际上识别人脸的摄像机镜头相当于_____镜,人对着镜头能成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缩小的实像。15.如图是苹果下落过程中拍摄的频闪照片,相机每隔0.1s曝光一次,由此可判断苹果的运动是_____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照片上A与B的间距,所对应的苹果的实际运动路程为48cm,下落时间为______s,则苹果在这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m/s。16.王兵在“测量石块的密度”时,测出几组数据,根据这些数据绘出图象,四幅图象中,能正确表示石块“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的图象是______,能正确表示“密度与质量的关系”的图象是______四、作图、实验探究题17.画出图中的BC的入射光线和AO的折射光线____.18.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在平面镜后面所成的像。(______)19.(10分)小明和小华通过实验测量一个实心小石球的密度:(1)图甲是小明正在调节天平平衡时的情景,指出他在操作中的错误是_____;(2)纠正错误后,小明在测量石球质量时在右盘中依次添加1个20g和1个10g的砝码后,指针偏至图乙所示位置,接下来正确操作应是_____;A.向左调节平衡螺母B.取下20g砝码,换上5g砝码C.取下10g砝码,换上5g砝码D.再往右盘加5g砝码(3)完成上一步骤后,小明将游码移至图丙位置,使天平平衡;再把石球浸没在装有30mL水的量筒中,水面升至图丁所示位置,则测得石球密度为_____g/cm3。由于石球吸入部分水,所测得的密度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石球的真实密度;(4)实验中小华不小心把量筒摔破了,一时找不到新的量筒,于是老师又给小华一个烧杯,请完成以下实验步骤并测出石球的密度(水的密度为ρ水):①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石球的质量为m1;②将适量的水倒入烧杯并称出水和烧杯的总质量为m2;③将石球轻放入烧杯内,记下此时水面到达的位置并做好标记;④取出石球,加水到标记处,称出此时水和烧杯的总质量为m3;⑤由此得石球体积表达式为_____,石球密度表达式为_____(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实验时将石球拿出水时,表面带有少量水,则对实验结果_____(选填“有”或“无”)影响。五、计算题20.(6分)10cm3的冰化成水后,体积是多少?(冰的密度ρ=0.9×103kg/m3)21.(6分)有一个铝球的质量为1.35kg,体积为1.2dm3,此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若是空心的,把空心部分装满水,则铝球的总质量为多大?(铝=2.7×103kg/m3)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B【题目详解】ACD.摄像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当u>2f时,凸透镜才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摄像机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利用了当u>2f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原理制成.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当人脸和摄像头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也就是大于20cm时,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选项ACD正确.B.矫正近视眼的镜片是凹透镜,不是凸透镜,故B错误.故选B.2、A【题目详解】单位换算:所以v3>v1>v2故选A。3、C【题目详解】A.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A错误;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但振动的频率范围如果不在人耳的听觉范围之内,人也听不到声音,故B错误;C.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随之停止,故C正确;D.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D错误。故选C。4、C【分析】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速度;速度是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由可知,速度的大小是由路程和时间的比值决定的;物体通过路程与速度和时间成正比;物体运动时间与路程成正比,与速度成反比。【题目详解】A.由可知,速度的大小与路程和时间有关,路程不确定,运动时间越短的物体,其速度不一定越大,故A错误;B.由可知,速度的大小与路程和时间有关,时间不确定,通过路程越长的物体,其速度不一定越大,故B错误;C.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所以运动得越快的物体,其速度就越大,故C正确;D.由可知,时间不确定,通过路程越短的物体,其速度不一定越大,故D错误。故选C。5、A【题目详解】A.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储存,减慢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控制了表面积,可以减慢蒸发,故A符合题意;B.洗头发后用电热吹风机吹,提高了液体的温度和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情况,加快了蒸发,故B不符合题意;C.用扫帚把洒在地面上的水向周围扫开,增大了水的表面积,加快了水分的蒸发,故C不符合题意;D.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使衣服的温度升高,而且加快空气流动,加快了衣服上水分的蒸发,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6、B【分析】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机械运动,要判断是不是属于机械运动,就要看物体的位置是不是改变。【题目详解】物体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行星转动、骏马奔腾、枯叶飘落都有位置的改变,都属于机械运动;而鲜花怒放是一种状态没有位置的改变,不属于机械运动故选B。7、B【题目详解】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是以船为参照物,山相对于船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山是运动的;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是以岸为参照物,船是运动的.8、A【题目详解】距离凸透镜20cm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与物体等大的像,所以则f=10cm;如果将蜡烛移动到凸透镜前15cm处,物距减小,像距增大,所以应该将光屏远离凸透镜一段距离,光屏上会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二、多选题9、AD【题目详解】A.由图可知甲的密度为乙的密度为故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故A正确;B.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性质,和质量无关,故B错误;C.由图可知,体积为20cm3的甲物质的质量为20g,故C错误;D.当甲和乙的质量都为10g是,甲的体积为10cm3,乙的体积为20cm3,则乙的体积是甲体积的两倍,故D正确。故选AD。10、AC【题目详解】A.1度等于1千瓦时,1千瓦时等于:;故A项正确;B.由题中的柱状图可知,三个用电器各自消耗一度电能持续正常工作时间中,电风扇正常工作的时间大于电视机正常工作的时间;由可知,电视机的电功率大于电风扇的电功率;由于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都是220V,又由可知,正常工作时,流过电视机的电流大于电风扇的电流;故B项错误;C.由题中的柱状图可知,三个用电器各自消耗一度电能持续正常工作时间中,电风扇正常工作的时间大于电视机正常工作的时间,电视机正常工作的时间大于空调正常工作的时间;由可知,空调的电功率最大;即三个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空调做功最快;故C项正确;D.因不知道在一个月内,这三个用电器工作时间的长短关系,由可知,无法比较其消耗电能的多少,也就不能比较电费,故D错误。三、填空题11、前方凹透镜【题目详解】[1][2]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是因为人眼的晶状体比较厚,对光的偏折能力较强,导致看远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可以利用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矫正,使光线的会聚能力减弱,让像能够呈现在视网膜上,能看清物体。12、凸透大于【题目详解】[1][2]投影仪的镜头是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因此像距大于物距。13、刻度尺停表气泡做匀速直线运动【题目详解】[1][2]测量速度的原理是,即分别测量距离和时间,利用公式计算速度;所以实验中利用的测量工具有:刻度尺和停表;[3]路程—时间图象如图乙,分析乙图象中的信息可知,图像为一直线,说明路程与时间成正比,所以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气泡做匀速直线运动。14、凸透倒立【题目详解】[1][2]根据题意知道,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它的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相同,成倒立、缩小的实像。15、变速0.31.6【题目详解】[1]由图中可知,在相同的时间0.1s内,苹果下落两点之间相隔的间距越来越大,由此可判断苹果在做变速运动;[2]从照片上可以看到下落过程中,A与B之间曝光了四次,则下落的时间为;[3]已知苹果下落的实际路程以及所用时间,则苹果的平均速度为:。16、DB【解题分析】质量是物质属性,不随形状、状态、位置的改变而改变,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体积越大质量越大,因此图象D正确;由ρ=m/V知道,密度不随质量和体积而改变,是一个恒量,因此图象B正确.四、作图、实验探究题17、【题目详解】凹透镜有三条特殊光线: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指向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反向延长通过焦点.其光路图如图所示:18、【题目详解】第一步画出光点A关于平面镜对称点A/;第二步画出光点B关于平面镜对称点B/;第三步用虚线连结A/B/。则A/B/即为物体AB在平面镜后面所成的像。19、调平时游码未归零C3.3大于无【题目详解】(1)[1]天平调节平衡时需首先将游码调至零刻度线处,再将螺母向天平上翘的一端移动直到天平平衡,由图可以看出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天平游码没有归零。(2)[2]在称量时,以从大到小的顺序加减砝码,指针偏右,说明砝码的质量偏大,则应取下10g的砝码,换上5g的砝码,故C正确。(3)[3]由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