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社五上-第一单元《寻根问祖》-_第1页
品社五上-第一单元《寻根问祖》-_第2页
品社五上-第一单元《寻根问祖》-_第3页
品社五上-第一单元《寻根问祖》-_第4页
品社五上-第一单元《寻根问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明的曙光第一页第二页,共85页。我们共同的祖先第二页第三页,共85页。在我们这个地球上有几条与人类文明息息相关的古老河流―――尼罗河、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印度河、黄河和长江。在这些大河的两岸,诞生了最早的人类,它们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并孕育出了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中国这四大文明古国。”

第三页第四页,共85页。中国的汉字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埃及的象形文字印度的梵文身着不同服装的孩子各自站立在什么位置上?请你们猜猜看,他们手里举着的是什么身着不同服装的孩子各自站立在什么位置上?请你们猜猜看,他们手里举着的是什么第四页第五页,共85页。身着不同服装的孩子各自站立在什么位置上?请你们猜猜看,他们手里举着的是什么?“我们中国与其他文明古国相比,有哪些特点?

第五页第六页,共85页。至少在一百七十万年前,祖国大地就有了早期人类的足迹。经过漫长的进化与发展,远古先民掌握了定居生活的本领,并培植出了粟和稻,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最早进入农耕文化的国家之一第六页第七页,共85页。在古代,人们的生活艰苦而危险,对许多自然现象无法做出解释。他们相信有神灵控制万物,并且希望神灵的力量能保护自己,这样就产生了种种神话。在没有文字的时代,许多真实事件只能靠口头语言代代相传,这就是传说。神话与传说往往交织在一起,它们既记录了历史,又表达了人类的理想和愿望。关于神农氏的许多故事就是神话与传说。第七页第八页,共85页。我听说历史上有个神农氏,是他教会人们种植粮食的吗?第八页第九页,共85页。华夏之祖炎帝

神农氏,就是炎帝。传说他在统治天下的时候,教人们使用耕田农具。这种农具翻起地来又快又省力。他根据各地土壤的不同性质,教人们怎样播种五谷。他还亲自品尝百草,发明药物并教人治病。第九页第十页,共85页。文明之祖黄帝轩辕氏,就是黄帝。传说5000年前,他与炎帝在中原进行大战,炎帝战败后,两个部落合并为炎黄联盟。不久,他又打败了一个强悍的对手蚩尤,成为各部落联盟的首领。在他统治时期,有很多的发明,比如:舟船、桑蚕、历法、音律、医药等。第十页第十一页,共85页。黄帝同炎帝并称为中华民族的始祖,华夏部落联盟领袖,我们的祖先。以他首先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他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创造文字,始制衣冠,建造舟车,发明指南车,定算数,制音律,创医学等,是开创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先祖。传说中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黄帝与炎帝都被看作是华夏民族的始祖,故中国人有时自称“炎黄子孙”。

第十一页第十二页,共85页。阅读教科书第4页、第5页自由发表意见

我们国家很早就有了农业文明,远古先民很早就懂得了种植小米和水稻。在没有文字之前,历史主要靠人们口头传递,而有关炎帝和黄帝的许多故事就是这样被流传下来的,并且与许多神话结合在一起。

由于没有文字记录,而且时间过于久远,人们很可能把许多人的发明、贡献都归于这两个人物了。

第十二页第十三页,共85页。我还听说,黄帝的妻子嫘祖也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传说养蚕抽丝技术就是她发明的。第十三页第十四页,共85页。距今大约9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种植了粟(谷子)。这种农作物很耐旱,特别适合在气候干燥的黄河流域栽种。晚些时候,在长江流域开始种植水稻以及其他一些喜欢水的农作物,如荸荠、芋头等。第十四页第十五页,共85页。孙中山在《祭黄帝陵文》中写道:“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我先。”请结合下面的材料和自己的生活常识,谈一谈对“世界文明唯我先”一句的理解。第十五页第十六页,共85页。

给人们带来欢乐的伶伦传说有一天,黄帝命令乐师伶伦制定音律,既要使声音有高低的区别,还要有节奏,以便能够奏出优美动听的音乐。于是,伶伦制定了“五音”,还用不同的材料制成了八种乐器。第十六页第十七页,共85页。勤奋和善于思考的仓颉

仓颉,黄帝时期的史官。传说创造出了文字,被尊为“造字圣人”。今南乐县城西北35华里吴村有仓颉陵、仓颉庙和造书台,史学家认为仓颉在这里出生,在这里去逝。

第十七页第十八页,共85页。中国古代之最A:当欧洲第一张纸问世的时候,已经是我国造纸术发明后的1000多年了。B:公元1190年,英国人才首次提到指南针。而我国早在5000年前,就已创造出指南车。C:世界上第一个借助火箭推进和风筝上升的力量飞行的人,是我国古代的万户。D:我国在6000年前就采用十进位制记数法,而欧洲直到公元976年才采用。第十八页第十九页,共85页。讨论作为中国人,应当了解自己国家的历史。同学们一定都听到过“炎黄子孙”这个名称,谁能来解释一下,它是什么意思?第十九页第二十页,共85页。中华民族共同的祖先是()。(

。传说教人们制作耕田农具、播种五谷、治病的是(

A.大禹

B.炎帝

C.黄帝华夏之祖是()

A.大禹

B.炎帝

C.黄帝文明之祖是

A.大禹

B.炎帝

C.黄帝

炎帝黄帝BBc第二十页第二十一页,共85页。坚韧不拔的炎黄后代第二十一页第二十二页,共85页。精卫填海炎帝有一个女儿名叫“女娃”。有一回她去东海游玩,不幸遇到风浪,被海水吞没,再也没有回来。女娃死后,变成一只鸟,她的头上有彩色的花纹,嘴是白色的,脚是红色的。人们根据她的鸣叫声,把她叫作“精卫”。为了不让别人再像自己一样被大海夺去生命,精卫立志要填平大海。于是,她一刻不停地从西山衔来木、石去填平东海。第二十二页第二十三页,共85页。第二十三页第二十四页,共85页。也许你会说,精卫真傻,海是填不平的。但你想过吗,这样一只小鸟,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从高高的天空中,投下一小段枯枝,或是一粒小石子,想要填平大海,这需要多么顽强的毅力啊!所以,人们称赞她不愧是炎帝的女儿。第二十四页第二十五页,共85页。大禹治水第二十五页第二十六页,共85页。传说在帝尧时期,黄河流域经常发生洪水。为了制止洪水泛滥,保护农业生产,尧帝曾召集部落首领会议,征求治水能手来平息水害。鲧被推荐来负责这项工作。鲧接受任务后,采用堤工障水,作三仞之城,就是用简单的堤埂把居住区围护起来以障洪水,九年而不得成功,最后被放逐羽山而死。舜帝继位以后,任用鲧的儿子禹治水。禹总结父亲的治水经验,改鲧“围堵障”为“疏顺导滞”的方法,就是利用水自高向低流的自然趋势,顺地形把壅塞的川流疏通。把洪水引入疏通的河道、洼地或湖泊,然后合通四海,从而平息了水患,使百姓得以从高地迁回平川居住和从事农业生产。后来禹因此而成为夏朝的第一代君王,并被人们称为“神禹”而传颂与后世。

在大禹治水的过程中,留下了许多感人的事迹。相传他借助自己发明的原始测量工具——准绳和规矩,走遍大河上下,用神斧劈开龙门和伊撅,凿通积石山和青铜峡,使河水畅通无阻。他治水居外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连自己刚出生的孩子都没工夫去爱抚,不畏艰苦,身先士卒,腿上的汗毛都在劳动中被磨光了。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成功地治理黄河水患的治水英雄。

第二十六页第二十七页,共85页。这两个故事反映了什么样的精神和优秀品质

精卫填海的故事反映的是顽强、勇敢、不畏艰难、坚定不移的精神。大禹治水的故事反映的是公而忘私、大公无私、坚持不懈等优秀品质。第二十七页第二十八页,共85页。坚韧不拔第二十八页第二十九页,共85页。与历史为伴第二十九页第三十页,共85页。

历史能够告诉我们发生在很久以前的事情,比如前面学习过的炎帝和黄帝,就生活在几千年前。但是这么长的时间,人们怎样表达它呢?公元元年第三十页第三十一页,共85页。世纪一个世纪是一百年,通常是指连续的一百年。当用来计算日子时,世纪通常从可以被100整除的年代或此后一年开始,例如2000年或2001年。因此第一世纪从公元1年到公元100年,而20世纪则从公元1901年到公元2000年,因此2001年是21世纪的第一年。不过,有人将公元1世纪定为99年,而以后的世纪则为100年,如果按照这种定义的话,2000年则为21世纪的第一年。

第三十一页第三十二页,共85页。世纪世纪的划分:公元纪年是从公元元年(即公元1年)开始计算的,(之前谓之公元前),每100年划分为一个世纪。例如:公元1世纪(也就是第一个100年),为公元1年~公元100年的历史时期,公元20世纪(也就是第二十个100年)就是1901年~2000年的历史时期。第三十二页第三十三页,共85页。年代

年代,将一个世纪以连续的十年为阶段进行划分的叫法,通常适用于用公元纪年。一个世纪为100年,依次按每10年为一个历史时期进行划分为10个年代,依次分别叫做10年代,20年代,30年代,......,90年代,100年代。要明白年代的划分,得首先明白世纪的划分。年代的划分:从一个世纪的第1年开始,每10年划分为一个年代。例如,公元20世纪10年代,为1901年~1910年的时期,20世纪80年代,就是1971年~1980年的时期。

第三十三页第三十四页,共85页。

公元1世纪10年代公元1年~公元10年;

公元1世纪100年代公元91年~公元100年;

公元20世纪10年代公元1901年~1910年;

公元20世纪90年代公元1981年~1990年;

公元20世纪100年代公元1991年~2000年。第三十四页第三十五页,共85页。按照公元纪年法,以每10年为一个单位,称为一个“年代”;以每100年为一个时间单位,称为一个“世纪”。请你想一想,我们现在生活在哪个世纪呢?第三十五页第三十六页,共85页。第三十六页第三十七页,共85页。是谁发明了风筝?第三十七页第三十八页,共85页。中国是风筝的故乡,制作风筝至少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风筝的种类很多,一般是用细竹扎成骨架,在糊上纸或绢,系上长线制成的。最早的风筝主要用于军事活动,比如侦查和传递书信等,用于娱乐的风筝是在唐朝出现的。早在1000多年前的宋代,放风筝成为大人和小孩都喜爱的游戏。第三十八页第三十九页,共85页。风筝传到欧洲不过400多年的历史,可是欧州人将风筝的制作原理应用到科学发明方面。据说美国西雅图太平洋航天科技馆陈列着一个画有孙悟空的大风筝,他们说:“最早的飞行器是中国人的风筝火和箭”第三十九页第四十页,共85页。

存在于我们身边的事物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们都有自己的历史,比如我们使用的物品、吃的食物都是如此。我们的国家、我们所在的家庭,以及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历史,历史和我们的生活相依相伴,它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第四十页第四十一页,共85页。爱我中华第四十一页第四十二页,共85页。2.伟大的发明第四十二页第四十三页,共85页。

默读课文10~13页。时间:3分钟传递文明的纸第四十三页第四十四页,共85页。竹简(Bamboo)第四十四页第四十五页,共85页。竹简(Bamboo)第四十五页第四十六页,共85页。竹简(Bamboo)第四十六页第四十七页,共85页。

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杰出的发明创造。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丝的国家,古人以上等蚕茧抽丝织绸,剩下的恶茧、病茧等则用漂絮法制取丝绵。漂絮完毕,篾席上会遗留一些残絮。当漂絮的次数多了,篾席上的残絮便积成一层纤维薄片,经晾干之后剥离下来,可用于书写。这种漂絮的副产物数量不多,在古书上称它为赫蹏或方絮。这表明了中国造纸术的起源同丝絮有着渊源关系。第四十七页第四十八页,共85页。

造纸术有五个主要的步骤。从图中可知当时中国的造纸业已经相当成熟,每道工序的专家各司其职,并且已开发出一些造纸专用的设备。

第四十八页第四十九页,共85页。

造纸术首先传入与我国毗邻的朝鲜和越南,随后传到了日本。在蔡伦改进造纸术后不久,朝鲜和越南就有了纸。

当朝鲜半岛各国先后都学会了造纸的技术,大约公元四世纪末,百济在中国人的帮助下学会了造纸,不久高丽、新罗也掌握了造纸技术。此后高丽造纸的技术不断提高,到了唐宋时,高丽的皮纸反向中国出口。西晋时,越南人也掌握了造纸技术。公元610年,朝鲜和尚昙征渡海到日本,把造纸术献给日本摄政王圣德太子,圣德太子下令推广全国,后来日本人民称他为纸神。第四十九页第五十页,共85页。

中国的造纸技术也传播到了中亚的一些国家,并从此通过贸易传播到达了印度。造纸术传入阿拉伯是在公元751年。那一年,唐朝安西节度使高仙芝率部与阿拉伯军队交战,唐军大败,被俘士兵中有从军的造纸工人。阿拉伯最早的造纸场,是由中国人帮助建造起来的,造纸术也是由中国工人亲自传授的。10世纪造纸技术传到了叙利亚的大马士革、开罗、埃及与摩洛哥。欧洲人是通过阿拉伯人了解造纸技术的,最早接触纸和造纸技术的欧洲国家是一度为阿拉伯人统治的西班牙。公元1150年,阿拉伯人在西班牙的萨狄瓦,建立了欧洲第一个造纸场。公元1276年,意大利的第一家造纸场在蒙地法罗建成,生产麻纸。第五十页第五十一页,共85页。

法国于公元1348年,在巴黎东南的特鲁瓦附近建立造纸场。此后又建立几家造纸场,这样法国不仅国内纸张供应充分,而且还向德国出口。德国是14世纪才有自己的造纸场。英国因为与欧洲大陆有一海之隔,造纸技术传入比较晚,15世纪才有了自己的造纸厂。瑞典1573年建立了最早的造纸厂,丹麦于1635年开始造纸,1690年建于奥斯陆的造纸厂是瑞典最早的纸厂。到了17世纪欧洲几个主要国家都有了自己的造纸业。西班牙人移居墨西哥后,最先在美洲大陆建立了造纸厂,墨西哥造纸始于1575年。第五十一页第五十二页,共85页。美国在独立之前于1690年在费城附近建立了第一家造纸厂。到19世纪中国的造纸术已传遍五洲各国。

第五十二页第五十三页,共85页。斩竹漂塘:

砍下竹子置于水塘浸泡,使纤维充分吸收水。可以再加上树皮、麻头、和旧鱼网等植物原料捣碎。煮楻足火:把碎料煮烂,使纤维分散,直到煮成纸浆。图中可见大锅中的碎料用大石压住,有助于完全煮烂。荡料入帘:待纸浆冷却,再使用平板式的竹帘把纸浆捞起,过滤水分,成为纸膜。此一步骤要有纯熟的技巧,才能捞出厚薄适中、分布均匀的纸膜。覆帘压纸:捞好的纸膜一张张叠好,用木板压紧,上置重石,将水压出。透火焙干:把压到半干的纸膜贴在炉火边上烘干,揭下即为成品。第五十三页第五十四页,共85页。

默读课文14~15页。

时间:2分钟“文明之母”——印刷术第五十四页第五十五页,共85页。印刷(Print)第五十五页第五十六页,共85页。活字印刷术(Movabletypeprintingtechniquebook)第五十六页第五十七页,共85页。活字印刷术(Movabletypeprintingtechniquebook)第五十七页第五十八页,共85页。雕版印书术(Woodblockprintedbookssurgery)第五十八页第五十九页,共85页。

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开始于隋朝的雕版印刷,经宋仁宗时代的毕升发展、完善,产生了活字印刷,由蒙

古人传至了欧洲,所以后人称毕升为印刷术的始祖。中国的印刷术是人类近代文明的先导,为知识的广泛传播、交流创造了条件。印刷术先后传到朝鲜、日本、中亚、西亚和欧洲。第五十九页第六十页,共85页。

印刷术的起源

印章在先秦时就有,一般只有几个字,表示姓名,官职或机构。印文均刻成反体,有阴文、阳文之别。在纸没有出现之前,公文或书信都写在简牍上,写好之后,用绳扎好。

第六十页第六十一页,共85页。

印刷术起源于中国的原因

毛笔和墨的发明,使得读书人不仅能读书还能书写,不必像刀笔时代那样需要一个刻写匠随时侍候,而且更方便记录自己的思想。春秋以前,我国历史上虽然不乏大政治家、大思想家,但没有一人亲自著书,原因就在这里。第六十一页第六十二页,共85页。指南针沈括约1041-1048年字存中天文学家第六十二页第六十三页,共85页。指南针的进步司南缕悬法指南针水浮法指南针元代支承龟清代旱罗盘第六十三页第六十四页,共85页。指南针大约在十二世纪末到十三世纪初,指南针由海路传入阿拉伯,然后由阿拉伯传入欧洲。第六十四页第六十五页,共85页。

火药是中国古代炼丹家在炼丹过程中发明的。人类最早使用的火药是黑火药,它是我国劳动人民在一千多年前发明的。它的发明,闻名于世,被称为我国古代科技的四大发明之一,在化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火药的介绍第六十五页第六十六页,共85页。火药炼丹炼丹引爆图第六十六页第六十七页,共85页。北宋末——爆炸性火器:霹雳炮宋初——燃烧性火器火药箭火禽、火兽梨花枪、火龙刀火药箭南宋——管型火器元铜炮(1332)火药武器的发展第六十七页第六十八页,共85页。火药火药:在12,13世纪,火药首先传入阿拉伯国家,然后传到希腊和欧洲乃至世界各地。第六十八页第六十九页,共85页。知识回顾:填一填四大发明名称发明者发明时间作用或意义第六十九页第七十页,共85页。心语心得

了解了四大发明之后,我觉得发明火药、指南针、纸、印刷的人非常伟大、聪明。这代表着中国人的聪明才智。使得中国历史上有了前所未有的一大进步!第七十页第七十一页,共85页。品德与社会3.杰出的智者第七十一页第七十二页,共85页。悠久的历史长河春秋孔子思想家春秋、战国孙子军事家东汉张衡地理学家论语孙子兵法地动仪三国华佗医学家麻沸散两晋南北朝祖冲之数学家圆周率π

隋唐一行天文学家大衍历元郭守敬天文学家授时历明李时珍医学家本草纲目1、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2、江山倍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第七十二页第七十三页,共85页。至圣:孔子

孔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被誉为“万世师表”、“千古圣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山东孔庙万世师表第七十三页第七十四页,共85页。孔子论“三友”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侫损矣。1、你的朋友是哪种?2、你有没有经常帮助你的朋友进步?第七十四页第七十五页,共85页。兵圣:孙子

孙武,春秋末期军事家。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兵圣。

《孙子兵法》是从战国时期起就风靡流传的军事著作,在现世仍有广泛的应用。孙武祠第七十五页第七十六页,共85页。兵圣:孙子

孙武,春秋末期军事家。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兵圣。

《孙子兵法》是从战国时期起就风靡流传的军事著作,在现世仍有广泛的应用。孙武祠第七十六页第七十七页,共85页。张衡

张衡,字平子。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为我国天文学、机械技术、地震学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由于他的贡献突出,联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