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雨霖铃》导学案【使用措施与学法指导】1、把握感情基调,有感情地诵读课文。2、品读课文,做到心临其境,仔细品味语言。【学习目的】通过诵读感受词的感情,提高审美能力。仔细品味词的语言。3、学习分析词的体现手法。【导学过程】1、词调简介
“雨霖铃”一作“雨淋铃”相传唐玄宗入蜀,到斜口,霖雨连日,他通过栈道耳闻铃声勾起往事,于是创作此曲哀悼杨贵妃寄托哀思。我们可以想见这一词调悲怆低回、凄楚欲绝的情味。2、写作背景
当时柳永由于仕途失意,心情郁闷,决定离开京城到外地去,于是与恋人痛别。本词正是他当时心境的体现。
一、自主学习【滴水石穿·扎实基础】1、朗诵指导:①寒蝉凄切——要拖音(“切”字为韵脚,韵脚一般要读得鲜明;尾音读长更能读出词的凄切情感)②竟无语凝噎——要稍重、稍停,并读出哽咽之声、冷涩之感(人物情感的高潮)③念去去要稍重、稍停,拖音(领起字)④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何处”要读出疑问语气,“杨柳岸晓风残月”应一景一顿,声断气不停⑤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要稍重、稍停,拖音(领起字)⑥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要稍重、稍停,拖音(领起字)2、这首词的基调应当是怎样的?3、概括上下阕分别写了什么内容?二、探究讨论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描绘了一副怎样的画面?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思索:“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时应有千言万语,为何却无言了呢?3、“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中“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三种景物与词人的愁绪有何联络?4、“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历来为人传诵,甚至有人拿它来代表柳词。这两句词中的经典景物在我国民族文化老式中有何特殊意义?词人借此体现了怎样的感情?5、连绵不停的愁包围着词人,词人后来的生活将是“此去经年,应试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这两句历来被评为“余恨无穷,余味不尽”,你有无体会到这不尽的余味?请谈谈你的感受。(1)作者设想了后来什么样的情景?(2)为何会是这样一幅图景呢?三、课后延伸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毕下列问题。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家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①,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②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注:①“颙望”即仰望。②“争”同“怎”。1.对该词词句解释不对的的一项是()A.开头两句写雨后江天,澄澈如洗。一种“对”字就写出登临纵目、望尽天涯的境界。B.“苒苒物华休”指美好的景物逐渐凋残。C.“何事苦淹留”:不懂得什么原因流连于此,不忍拜别。D.“正恁凝愁”:许多愁绪凝结,如此难以刹瞬排解。2.对该词词句所作的比较分析不对的的一项()A.“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与《雨霖铃》中的“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两句在全词中所起的作用是相似的。B.“红衰翠减”一句与李清照《如梦令》中“绿肥红瘦”一句从炼字、修辞的角度来看,有相似的妙处。C.“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与姜夔《扬州慢》中的“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同样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D.“关河冷落,残照当楼”与辛弃疾《永遇乐》中的“斜阳草树,寻常巷陌”,描写的都是山河破败之景象。3.对该词有关内容和手法的分析不对的的一项是()A.该词上阕写景。尤其是“是处”与“惟有”两句动静结合,衰荣相对,又蕴含作者优愁。B.下阕抒情。“想佳人”与“争知我”两句对照呼应,刻画出天各一方的一对恋人的相思苦。C.本词情景交融。景是萧条破败之景,与姜夔《扬州慢》中所写之景几近相似;情是离别相思之情,与《雨霖铃》中所抒之情别无二致。D.词中“对”“渐”“望”“叹”“争”等字都一字领起,然后下接几种字或一句。《雨霖铃》导学案参照答案1、这首词的基调应当是怎样的?明确:低沉、哀婉、悲伤、凄清。2、思索词的上下阕分别写了什么内容?(同桌讨论,回答)明确:上片写词人和他心爱的人分别的情景,下片是词人想像别后羁旅生活的情状。3、“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描绘了一副怎样的画面?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明确:这一句作者交代了送别时的时间、地点、天气状况,用“寒蝉”“长亭”“骤雨”三个独立的画面构成一副秋雨傍晚送别图。一阵骤雨过后,景色尤其鲜明耀眼,周围都是凄切的蝉鸣声,又正是暮色苍茫时分,对着这送别的长亭,这是多么感人愁思的境界啊。这句词表面上是写景,实际上是在写情,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给人一种无可奈何的感受,打下全词情感的基础,增强下面抒写酒事的真实性和感染力。4、思索:“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时应有千言万语,为何却无言了呢?明确:当登舟分别之际,两个人手拉着手儿,含泪相视着,大概是想把心上人的面容身影再最终一次深深地印进记忆中去吧。此时此地,他们心里该有多少话啊,然而却只是默默相对,谁也说不出一种字来,而他们互相诚挚深沉的爱和内心极度的痛苦却正是通过这彼此竭力克制着的无言的哽噎而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体现。一种“竟”字,突出地强调了这种极为矛盾复杂的感情体现方式。“此时无声胜有声,一切尽在不言中。”古往今来恋人离别都是同样的。有人说这两句“当属离别之情的高潮”。这里通过“兰舟催发”这个场景,抒发了作者不舍之情。5、“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中“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三种景物与词人的愁绪有何联络?明确:浩渺无际的江面上的粼粼水波与词人心头长时间难以排解的惆怅相似;傍晚云雾浓重的特点与词人心情的沉重压抑相似;楚地天空的空旷辽远与愁绪的无边无际相似。词人用比方的修辞措施选用三种有代表性的景物充足体现了离别的愁绪:如千里烟波般的绵长,如沉沉暮霭般的浓重,如楚地天空同样无边无际。相似写法的尚有名句“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全句写景,又写情,诗人想到前路茫茫,自己将越走越远,离心爱的人越来越远,心越来越苦,愁思也越来越深。6、“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历来为人传诵,甚至有人拿它来代表柳词。这两句词中的经典景物在我国民族文化老式中有何特殊意义?词人借此体现了怎样的感情?明确:“杨柳”和别情有关,“年年柳色,灞陵伤别”。自灞桥折柳的故事产生后,杨柳和离别似乎已成为具有必然的联络了。“晓风残月”是天尚未亮时的景象,这时一切景象都尤其凄凉,难以忍受。古时要赶远程的人也往往在这个时候动身,因而也常常在这个时候送别。如温庭筠《菩萨蛮》的“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就是把别情与这时候的景象联络在一起来说的。“酒醒”后的惆怅(离人饮酒,是作为麻醉剂来消减愁怀的,酒醒无异于“愁醒”。通过麻醉后再醒过来的愁,就越发使人无法排遣了)和眼前最能触动离愁的景象(岸上的杨柳,晓风吹拂,残月微明)交融在一起,这情景确实凄凉难耐。可见,这两句中词人集中了许多最能触动离愁的东西入词,构成凄凉的意境,淋漓尽致地抒发了伤离别的悲凉情怀。7、连绵不停的愁包围着词人,词人后来的生活将是“此去经年,应试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这两句历来被评为“余恨无穷,余味不尽”,你有无体会到这不尽的余味?请谈谈你的感受。(1)作者设想了后来什么样的情景?明确:推想到离别之后惨不成欢的情景。(2)为何会是这样一幅图景呢?明确:由于词人深沉地感到虽然有良辰好景值得欣赏流连,可也等于“虚设”,而千种情、万种意又能向谁倾诉呢?以孤寂落寞之情收束全诗,既突出了前景渺茫,又表露出余恨无穷的哀怨。里不仅没关打气,还可附庸风雅。[课后延伸]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毕下列问题。八声甘州〖参照答案:1.C(不是“不忍”,而是不能回家)2.D(不是山河破败)3.C〗附:【赏析】
此词抒写羁旅悲秋,相思愁恨,大概作于游宦江浙时。上片写景。以暮雨、霜风、江流描绘了一幅风雨急骤的秋江雨景:“潇潇”状其雨势之狂猛;“洒江天”状暮雨铺天漫地之浩大,洗出一派清爽秋景。“霜风凄紧”如下写雨后景象:以关河、夕阳之冷落、残照展现骤雨冲洗后苍茫浩阔、清寂高远的江天境象,内蕴了萧瑟、峻肃的悲秋气韵。而“残照当楼”则暗示出此楼即词人登临之地。“是处”二句写“红衰翠减”的近景细节,词人情思转入深致低回,以“物华休”隐喻青春年华的消逝。“长江水”视野转远,景中见情,暗示词人内心惆怅、悲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成为由景入情的过渡,引起下片抒情。“不忍登高”乃是对登楼临远的反应,词人便层层揭示“不忍”的原因:一是遥望家乡,触发“归思难收”;二是羁旅萍踪,深感游宦淹留;三是怜惜“佳人凝望”,相思太苦。层层剖述,婉转深曲,尤其是“想佳人”,揭示出“不忍”之根,更悬想佳人痴望江天,误认归舟的相思苦况;不仅如此,还转进一层反照自身,哀怜佳人怎知我此刻也在倚栏凝望!这篇《八声甘州》,早被苏东坡巨眼识得,说其间佳句“不减唐人高处”。须知这样的赞语,是极高的评价,东坡不曾以此许人的。
注释:
潇潇:雨声急骤;凄紧:形容秋风寒冷萧瑟;
关河:江山河流;残阳:夕阳;
是处红翠衰减:是处:到处;红翠衰减:花朵调零,绿叶枯萎。李商隐《赠荷枪实弹花》的“此荷此叶常相映,红衰翠减愁煞人”句。
苒苒:渐渐地;物华休:美好的景致已不复存在;淹留:久留;顒:昂首;
天际识归舟:谢眺之《宣城出新林浦向板桥》诗:“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误回天际识归舟指多少次将远处来的船误认作是丈夫的归舟,极写思情之深。争知:怎知;恁:如此,这样。凝愁:愁思凝结难解。
《雨霖铃》鉴赏此词为抒写离情别绪的千古名篇,也是柳词和有宋一代婉约词的杰出代表。词中,作者将他离开汴京与恋人惜别时的真情实感体现得缠绵悱恻,凄婉感人。词的上片写临别的情景,下片重要想象离别后的情景。全词起伏跌宕,声情双绘,是宋元时期流行的“宋金十大曲”之一。起首三句写别时之景,点明了地点和节序。《礼记。月令》云:“孟秋之月,寒蝉鸣。”可见时间大概农历七月。然而词人并没有纯客观地铺叙自然景物,而是通过景物的描写,气氛的渲染,融情入景,暗寓别意。秋季,暮色,骤雨寒蝉,词人所见所闻,无处不凄凉。“对长亭晚”一句,中间插刀,极顿挫吞咽之致,更精确地传达了这种凄凉况味。这三句景色的铺写,也为后两句的“无绪”和“催发”,设下伏笔。“都门帐饮”,语本江淹《别赋》:“帐饮东都,送客金谷。”他的恋人都门外长亭摆下酒筵给他送别,然而面对美酒佳肴,词人毫无兴致。接下去说:“留恋处、兰舟催发”,这七个字完全是写实,然却以精炼之笔刻画了经典环境与经典心理:一边是留恋情浓,一边是兰舟催发,这样的矛盾冲突何其类锐!这里的“兰舟催发”,却以直笔写离别之紧迫,虽没有他们含蕴缠绵,但却直而能纡,更能促使感情的深化。于是背面便迸出“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二句。寥寥十一字,语言通俗而感情深挚,形象逼真,如目前。真是力敌千钧!
词人凝噎喉的就“念去去”二句的内心独白。这里的去声“念”字用得尤其好,读去声,作为领格,上承“凝噎”而自然一转,下启“千里”如下而一气流贯。“念”字后“去去”二字连用,则愈益显示出激越的声情,读时一字一顿,遂觉去路茫茫,道里修远。“千里”如下,声调友好,景色如绘。既曰“烟波”,又曰“暮霭”,更曰“沉沉”,着色一层浓似一层;既曰“千里”,又曰“阔”,一程远似一程。道尽了恋人分手时难舍的别情。上片正面话别,下片则宕开一笔,先作泛论,从个别说到一般。“多情自古伤离别”意谓伤离惜别,并不自我始,自古皆然。接以“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一句,则极言时当冷落凄凉的秋季,离情更甚于常时。“清秋节”一辞,映射起首三句,前后照应,针线极为绵密;而冠以“更那堪”三个虚字,则加强了感情色彩,比起首三句的以景寓情更为明显、深刻。“今宵”三句蝉联上句而来,是全篇之警策。成为柳永光耀词史的名句。这三句本是想象今宵旅途中的况味,遥想很快之后一舟临岸,词人酒醒梦回,却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杨柳梢头。整个画面充斥了凄清的气氛,客情之冷落,风景之清幽,离愁之绵邈,完全凝聚这画面之中。这句景语似工笔小帧,无比清丽。清人刘熙载《艺概》中说:“词有点,有染。柳耆卿《雨霖铃》云:”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上二句点出离别冷落,’今宵‘二句乃就上二句意染之。点染之间,不得有他语相隔,隔则警句亦成死灰矣。“也就是说,这四句密不可分,互相烘托,互相陪衬,中间若插上此外一句,就破坏了意境的完整性,形象的统一性,而背面这两个警句,也将失去光彩。“此去经年”四句,改用情语。他们相聚之日,每逢良辰好景,总感到欢娱;可是别后非止一日,年复一年,纵有良辰好景,也引不起欣赏的兴致,只能徒增枨触而已。“此去”二字,遥应上片“念去去”:“经年”二字,近应“今宵”,时间与思绪上均是环环相扣,步步推进。“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以问句归纳全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煤矿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2030热熔线标涂料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2025-2030激光粒度分析仪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重点企业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清香型白酒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润肤霜产业政府战略管理与区域发展战略研究咨询报告
- 2025-2030汽车音响行业并购重组机会及投融资战略研究咨询报告
- 2025-2030汽车对一切(V2X)通信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重点企业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氧化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2030气体运输船行业应用领域规模及投资运行模式规划报告
- 2025-2030武术培训行业深度分析及投资战略研究咨询报告
- 执业助理医师报考执业医师执业期考核证明【范本模板】
- 矫治器及其制作技术-固定矫治器(口腔正畸学课件)
- 新概念二册课文电子版
- 动物传染病的传染与流行过程(动物传染病)
- 北师大五下《包装的学问》评课稿
- CNAS-GL039 分子诊断检验程序性能验证指南
- 2018年中考化学双向细目表
- 院内按病种分值付费(DIP)专题培训
- DBJ51-143-2020 四川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 全国英语等级考试一级真题及答案
-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