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查干哈达矿区饰面花岗岩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_第1页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查干哈达矿区饰面花岗岩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_第2页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查干哈达矿区饰面花岗岩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_第3页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查干哈达矿区饰面花岗岩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_第4页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查干哈达矿区饰面花岗岩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正文目录前言 1一、任务的由来 1二、方案编制目的与任务 1三、编制依据 2四、方案适用年限 5五、编制工作概况 5第一章矿山基本情况 9第一节矿山简介 9第二节矿区范围及拐点坐标 10第三节矿山开发利用方案概述 11第四节矿山开采历史及现状 21第二章矿区基础信息 24第一节矿区自然地理 24第二节矿区地质环境背景 26第三节矿区社会经济概况 38第四节矿区土地利用现状 39第五节矿山及周边其他人类重大工程活动 39第六节矿山及周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案例分析 40第三章矿山地质环境影响和土地损毁评估 46第一节矿山地质环境与土地资源调查概述 46第二节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 47第三节矿山土地损毁预测与评估 57第四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分区与土地复垦范围 63第四章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 70第一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可行性分析 70第二节矿区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 71第五章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工程 81第一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预防 81第二节矿山地质灾害治理 83第三节矿区土地复垦 88第四节含水层破坏修复 92第五节水土环境污染修复 92第六节地形地貌景观破坏防治 93第七节矿山地质环境监测 94第八节矿区土地复垦监测 96第六章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工作部署 98第一节总体工作部署 98第二节阶段实施计划 98第三节近期年度工作安排 99第七章经费估算与进度安排 101第一节经费估算依据 101第二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经费估算 109第三节土地复垦工程经费估算 113第四节总费用汇总与年度安排 118第八章保障措施与效益分析 120第一节组织保障 120第二节技术保障 120第三节资金保障 121第四节监管保障 122第五节效益分析 122第六节公众参与 124第九章结论与建议 126第一节结论 126第二节建议 127附图目录顺序号11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查干哈达矿区饰面石材花岗岩矿(首采区)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现状图1:500022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查干哈达矿区饰面石材花岗岩矿(首采区)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预测图1:500033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查干哈达矿区饰面石材花岗岩矿(首采区)矿山土地损毁预测图1:500044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查干哈达矿区饰面石材花岗岩矿(首采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部署图1:500055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查干哈达矿区饰面石材花岗岩矿(首采区)矿山土地复垦规划图1:500066土地利用现状图1:50000附件目录1、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评审申报表2、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委托书;3、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查干哈达锰、饰面花岗岩矿(1)区勘探勘查许可证;4、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查干哈达锰、饰面花岗岩矿(2)区勘探勘查许可证;5、矿业权人对提供资料真实可靠性承诺书;6、编制单位对提供资料真实可靠性承诺书;7、公众参与调查表;8、《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查干哈达矿区饰面石材花岗岩矿勘探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的复函;9、《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查干哈达矿区饰面石材花岗岩矿勘探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意见书;10.《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查干哈达矿区饰面石材花岗岩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意见书;11、内审意见书。1前言一、任务的由来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查干哈达矿区饰面石材花岗岩矿(以下简称“查干哈达饰面石材花岗岩矿”)属新建矿山,根据阿拉善盟自然资源综合服务中心评审通过的《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查干哈达矿区饰面石材花岗岩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阿矿审字〔2023〕06号),拟设采矿权面积2.30km2,拟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拟建设生产规模为年采荒料量20万立方米/年。该矿山正在办理采矿许可证手续。依据自然资源部2019年8月14日发布的修改后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土地复垦条例》(国务院令第592号)、《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报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土资规〔2016〕21号)及2021年7月29日修订的《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环境保护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采矿权人新建矿山应当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为此,内蒙古金泰仁泰矿业有限公司于2023年6月委托内蒙古科茂地质矿产勘查有限公司承担《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查干哈达矿区饰面石材花岗岩矿(首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编制工作。二、方案编制目的与任务(一)编制目的通过开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工作,实现矿产资源开发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效率,避免和减少矿区生态环境破坏和污染,使矿山企业的生产环境和矿区人民的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为建设绿色矿山提供有借鉴性的资料,为自然资源主管部门颁发采矿许可证、矿业权人转让、变更、延续矿权,为实施基金制度,监督、管理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实施情况提供科学依据。基本查明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对矿山生产活动造成的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现状进行分析,根据现状调查和后期矿业活动进行预测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分区,制定出合理可行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措施,最大限度的避免地质灾害对矿山生产的影响,减轻矿山开采对含水层的影响、对矿山及周边水土环境的污染、对地形地貌景观的影响,为实施保护、监测和治理恢复矿山地质环境提供技术依据。2查明矿山土地利用现状,明确土地损毁现状及分布、损毁土地类别、数量、损毁时间、损毁程度;预测后续开采对土地的损毁分析,根据预测损毁情况综合制定土地复垦规划、统计复垦工程量并进行土地复垦费用估算,明确生产建设单位土地复垦的目标、任务、措施和实施步骤等,为土地复垦工作实施以及监督检查、验收提供依据,确保土地复垦落到实处,以期达到合理用地、保护耕地、防止水土流失、恢复生态环境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目的。同时为后续申请采矿许可证提供依据。(二)编制任务1、通过收集资料与野外调查,实地开展矿山地质环境及土地资源等调查,查明矿山概况、矿区地质环境条件和土地资源利用现状;2、查明矿区地质环境问题、地质灾害发育现状及造成的危害,矿区各类土地的损毁情况,分析研究主要地质环境问题的分布规律、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论述土地损毁环节与时序;根据调查情况、矿山采矿地质环境条件对评估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和土地损毁进行现状和预测评估;3、在评估的基础上,进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分区和确定土地复垦区与复垦责任范围;4、从技术、经济、土地适宜性和水土资源平衡等方面进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可行性进行分析;5、提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修复与土地复垦技术措施,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土地复垦监测和管护方案,明确各项工作的目标任务;6、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工作分阶段进行工作部署,并明确近期工作安排情况;7、进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土地复垦工程的经费估算,提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的保障措施。三、编制依据(一)法律法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09年8月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8号,2019年37、《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21年4月修订)价法》(2018年12月修正版);(二)部门规章)(三)政策文件1、《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报有关工作2、《关于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的指导意见》(国土资发[2016]63号);3、《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国发〔2011〕20号,国务院4、国土资源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集约节约用地的通知》的通知(国土资发[2008]16号);5、内蒙古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关于《内蒙古自治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办法》废止后有关事宜的通知(内自然资字[2019]528号);6、《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及矿产资源开发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水保[2004]165号);7、《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69号);8、《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关于取消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建立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基金的指导意见》(财建[2017]638号);9、内蒙古自治区自然资源厅、财政厅、生态环境厅下发《内蒙古自治区矿山地质10、《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自治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实施方案411、《关于加快建设绿色矿山的实施意见》(国土资规〔2017〕4号)12、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自治区绿色矿山建设方案的通知(内政发13、《内蒙古自治区绿色矿山名录管理办法(试行)》;(四)技术标准与规范1、《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指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2、《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DZ/T223-2011);3、《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GB/T40112-2021);4、《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333/T1031-2011);5、《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333/T10362-2013);6、《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17);7、《生产项目土地复垦验收规程》(333/T1044-2014);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2008);9、《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绿色矿山建设要求》的通知》内国土资字[2018]19110、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预算定额标准(试行)》的通知(内财建【2013】600号);11、《内蒙古自治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验收标准(试行)》;12、《非金属矿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DZ/T0312-2018);13、相关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勘查规程、规范;(五)相关技术资料1.2022年8月,内蒙古科茂地质矿产勘查有限公司编制的《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查干哈达矿区饰面石材花岗岩矿勘探报告》(以下简称《勘探报告》);2.2022年11月8日,阿拉善盟自然资源综合服务中心关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查干哈达矿区饰面石材花岗岩矿勘探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意见书(阿自然资储评字[2022]06号);3.2022年11月16日,阿拉善盟自然资源局关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查干哈达矿区饰面石材花岗岩矿勘探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的复函(阿自然资储备字[2022]11号);54.2023年6月,由内蒙古科茂地质矿产勘查有限公司编制的《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查干哈达矿区饰面石材花岗岩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以下简称《开发利用方案》);5.2023年7月15日,阿拉善盟自然资源综合服务中心关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查干哈达矿区饰面石材花岗岩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意见书(阿矿审字〔2023〕06号);6.土地利用现状图1:5万,图幅号J48E001011(查干敖包幅);7.本次野外实地调查、实测资料和收集的其它相关资料。四、方案适用年限(一)生产服务年限根据2023年6月,内蒙古科茂地质矿产勘查有限公司编制的《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查干哈达矿区饰面石材花岗岩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阿矿审字〔2023〕06号),矿山建设规模为年采荒料20万立方米,矿山总服务年限约为31.32年,首二采区为Ⅴ号矿体,由于矿山总服务年限较长,故本方案只针对首采区进行设计,即。(二)方案适用年限年,管护期3年,由此确定矿山(首采区)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服务年限为年7月。以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将审查结果向社会公告之日算起。每5年对方案进行修。根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报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土资规〔2016〕21号等文件,采矿权人变更矿山开采方式、矿区范围和生产规模,应当重新编制方案,方案适用年根据矿山服务年限做相应调整。五、编制工作概况(一)工作程序本次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的编写工作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发布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指南》、《矿山地质环境保护6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第一部分:通则》进行。工作程序为:在充分收集和利用既有资料的基础上,通过现场调查评估区内的地质环境条件、社会环境条件、土地资源、现状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的类型、分布规模、稳定程度、活动特点因素,综合分析,进行查干哈达矿区饰面石材花岗岩矿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分区、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并提出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措施、建议,方案编制的工作程序框图见图0-1。图0-1工作程序图(二)工作方法在充分收集、综合分析建设项目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确定调查范围。开展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和土地资源调查,广泛征询土地复垦义务人、政府相关部门、土地使用权人和社会公众的意愿。经资料整理分析,进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和土地损毁评估,在此基础上,进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分区和土地复垦范围确定,制订恢复治理措施和复垦措施,提出保护和预防、恢复治理工程,拟定监测方案,并进行治理经费估算和效益分析。对初步拟定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广泛征询土地复垦义务人、政府相关部门、土地使用权人和社会公众的意愿,从组织、经济、技术、公众接受程度等方面进行可行性论证。最后依据方案协调论证结果,确定土地复垦标7准,优化工程设计,完善工程量测算及投资估算,细化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实施计划安排以及资金、技术和组织管理保障措施等。1、资料收集与分析:在开展野外调查工作前,充分收集、分析、整理相关资料,了解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和土地资源状况,分析已有资料,确定需要补充的资料内容,初步确定现场调查方法、调查路线和主要调查内容。2、野外调查:野外调查采用路线穿插,地质环境点重点追索的调查方法进行。做到了逢人必问、遇沟必看,访问调查与实际调查相结合。野外采用1:2000地形图作野外手图,调查点采用GPS和地形地物校核定位,对可能因采矿活动而受影响的范围进行重点调查,并对灾点和重要地质现象进行详细记录和拍照,保证了调查的质量。(1)利用矿区内已有的地质勘查、开发利用方案和土地现状及规划等资料。(2)确定调查范围:调查范围为评估影响范围,总面积约232.31hm2。(3)野外调查内容:主要对区内交通、矿山建设情况、居民饮用水井、村庄、植被覆盖率、地形地貌、现状下地质环境条件、损毁土地现状、公众参与等进行了调查,基本查明了评估区内的地质环境问题和土地损毁现状。3、室内资料整理及综合分析:室内资料整理及综合分析选定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的标准和措施,明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的目标,确定矿山地质环境评估范围、评估级别以及土地复垦区和复垦责任范围;进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 (包括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和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包括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地损毁分析与预测);根据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分布特征、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结果,进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分区;同时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公众参与意见及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结果,确定土地复垦单元;根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分区及土地复垦单元,提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措施,进行相关治理及复垦工程设计及经费估算,同时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计划进行年度工作安排,给出相应的保障措施,完成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的编制及图件绘制工作。(三)完成的工作量接受委托后,我公司严格按规程、规范开展了矿山地质环境与土地复垦调查,包括资料收集和现场调查,于2023年7月编制完成了该《方案》,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8本方案严格按照《编制指南》、国家现行有关法规、政策、技术标准、规范及有关技术资料进行编制,该《方案》资料真实可信,数据准确,质量满足要求,完成了预期的工作任务,达到了工作目的。表0-1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工作量统计表项目单位工作量资料收集《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查干哈达矿区饰面石材花岗岩矿勘探报告》份1《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查干哈达矿区饰面石材花岗岩矿勘探报告》评审意见书及备案证明份1《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查干哈达矿区饰面石材花岗岩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份1《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查干哈达矿区饰面石材花岗岩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意见书份1土地利用现状图查干敖包幅,图幅号J48E001011;份1野外调查调查面积hm2232.31评估面积hm2232.31调查线路长km调查点点数码照片张成果提交《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查干哈达矿区饰面石材花岗岩矿(首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份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现状图张1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预测图张1矿区土地损毁预测图张1矿区土地复垦规划图张1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部署图张1土地利用现状图张1(四)方案的真实性和科学性内蒙古金泰仁泰矿业有限公司保证本方案报审资料和编制资料真实、客观、无伪造、编造、变造、篡改等虚假内容,并保证本方案按照规定要求科学、客观、真实进行编制和报审。内蒙古金泰仁泰矿业有限公司对本方案的真实性负责。9第一章矿山基本情况第一节矿山简介一、矿山基本情况根据阿拉善盟自然资源综合服务中心评审通过的《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查干哈达矿区饰面石材花岗岩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阿矿审字〔2023〕06号),拟设采矿权信息如下:采矿权人:内蒙古金泰仁泰矿业有限公司;矿山名称: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查干哈达矿区饰面石材花岗岩矿;开采矿种:饰面石材花岗岩;开采方式:露天开采;m矿区面积:2.30km2(矿区范围由两个采区组成,编号为一采区、二采区);开采标高:1364.22m~1290m标高;其中:一采区:1357.97m~1290m标高;二采区1364.22m~1329m标高;首采区:1354.64m~1293m标高。二、矿区位置及交通(一)矿区位置矿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旗政府所在地巴彦浩特镇西北(314°方向)约200km处,地处阿拉善左旗巴彦诺日公苏木陶力嘎查境内,北东距巴彦诺尔公苏木直线距离约30km。行政区划隶属于阿拉善左旗巴彦诺尔公苏管辖。地理极值坐标(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东经104°22′19.88″~104°26′20.65″;北纬39°46′21.58″~39°47′14.14″。(二)交通条件用柏油硬化路面延伸至达里克庙,并与县道X751(巴彦浩特-孟根)柏油公路相边接,X751柏油公路从矿区北侧通过。距巴彦浩特机场约200km,东距乌吉线吉兰泰火车站约110km,距银川火车站约290km,交通尚属方便,交通位置见图1-1。图1-1交通位置图第二节矿区范围及拐点坐标根据阿拉善盟自然资源综合服务中心评审通过的《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查干哈达矿区饰面石材花岗岩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阿矿审字〔2023〕06号),拟Ⅲ、Ⅳ号矿体)、二采区(Ⅴ号矿体),由14个拐点圈定,总面积:2.30km2,开采标高1364.22m~1290m。拟设采矿权范围拐点坐标详见表1-1。表1-1拟设采矿权范围坐标一览表拐点编号拐点编号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地理坐标)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3°带直角坐标)积(Km2)经度纬度XY一采区104°22′19.88″39°46′57.37″4405579.2935446218.95104°22′54.92″39°46′57.55″4405579.2935447052.87104°22′54.76″39°47′13.94″4406084.7535447052.87104°23′25.65″39°47′14.14″4406085.8735447787.47(5)104°23′25.63″39°46′46.51″4405233.5235447781.35104°23′40.11″39°46′46.42″4405228.6135448125.87104°23′40.34″39°46′21.62″4404463.4935448126.25104°23′15.73″39°46′21.59″4404466.5635447540.41104°23′15.74″39°46′36.58″4404929.1135447543.74(10)104°22′20.07″39°46′36.58″4404938.235446218.95二采区104°26′00.07″39°46′56.40″4405514.3635451458.280.53104°26′20.61″39°46′56.50″4405514.5635451947.21104°26′20.65″39°46′21.58″4404437.5435451941.43(14)104°25′59.69″39°46′21.63″4404442.1135451442.49矿体编号编号资源量估算标高(m)采深标高(m)Ⅰ+1348~+1293+1354.64~+1293Ⅱ+1346~+1290+1351.48~+1290Ⅲ+1347~+1290+1353.20~+1290Ⅳ+1352~+1322+1357.97~+1322Ⅴ+1359~+1329+1364.22~+1329一区+1352~+1290+1357.97~+1290+1359~+1329+1364.22~+1329全矿区+1359~+1290+1364.22~+1290第三节矿山开发利用方案概述根据2023年6月,内蒙古科茂地质矿产勘查有限公司编制的《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查干哈达矿区饰面石材花岗岩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以下简称《开发利用方案》),并通过评审(阿矿审字〔2023〕06号),其开发利用主要情况概述如下:一、矿山开采范围开采范围为《开发利用方案》拟设采矿权范围。由两个采区组成,自西向东编号比较,Ⅰ号主矿体矿段岩体较完整,勘查程度高,未受大的断裂构造破坏,矿体基本裸露,矿段形态简单,荒料花色均一,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首采区为一采区的Ⅰ号矿体。即首先开采一采区的Ⅰ号矿体。确定Ⅰ号矿体为本《方案》首采区,即首先开开采范围由14个拐点圈定,总面积:2.30km2。开采标高范围1364.22m~1290m。开采范围拐点坐标详见表1-1。二、矿山资源储量(一)累计查明资源量根据2022年8月,内蒙古科茂地质矿产勘查有限公司编制的编制完成的《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查干哈达矿区饰面石材花岗岩矿勘探报告》(以下简称勘探报告),该勘探报告于2022年11月8日,经阿拉善盟自然资源综合服务中心评审通过(阿自自然资储备字〔2022〕11号)。探明资源量(矿石量)275.7万立方米,荒料量94.7万立方米;控制资源量(矿石量)895.6万立方米,荒料量308.6万立方米;推断资源量(矿石量)941.4万立方米,(二)开发利用方案利用资源量依据《矿业权评估指南》(2019年修订)规定,结合矿床勘探程度等因素,对于探明资源量(TM)和控制资源量(KZ)全部采用,对于推断资源量(TD)采用80%。经计算全矿区开发利用方案设计可采的资源量(矿石量)1924.4万立方米、荒料量659.4万立方米,首采区设计可采的资源量(矿石量)1049.0万立方米、荒料量378.9万立方米。计算过程详见表1-2。表1-2可采资源储量计算表矿体编号资源量估算标高资源量类型查明资源量荒料率可信度方案设计可采资源储量备注矿石量荒料量%矿石量荒料量Ⅰ+1355~+1293TM168.961.036.131168.961.0区KZ588.3212.536.131588.3212.5TD364.7131.836.130.8291.8105.4Ⅱ+1352~+1290TM34.711.733.84134.711.7KZ71.324.133.84171.324.1TD147.049.833.840.8117.639.8Ⅲ+1354~+1290TM72.122.030.51172.122.0KZ236.072.030.511236.072.0TD136.441.530.510.8109.133.2Ⅳ+1357~+1322TD202.467.133.120.8161.953.7Ⅴ+1365~+1329TD90.929.933.010.872.723.9矿区总计+1365~+1290TM275.794.734.241275.794.7KZ895.6308.61895.6308.6TD941.4320.10.8753.1256.1三、矿山建设规模、服务年限及产品方案年,首采区(Ⅰ号矿体)服务年限约19.25年,即首采区总服务年限为19.25年。产品方案为饰面石材花岗岩荒料。四、矿山开采方案(一)矿区开采总体规划矿区开采范围为拟设采矿权范围内的全部矿体,全矿区共圈定5个饰面石材花岗一采区和二采区地表相距约3.6km,拟设采矿权面积2.30km2。个矿体分析比较,Ⅰ号矿体岩体较完整,未受大的断裂构造破坏,矿体基本裸露。矿段形态简单,荒料花色均一。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开发方案》推荐首先开采已采区Ⅰ号矿体,后期接续开采一采区的Ⅱ、Ⅲ、Ⅳ和二采区的Ⅴ号矿体。拟设采矿权范围、各采区与矿体范围相对位置关系见图1-2。图1-2拟设采矿权范围、各采区与矿体范围相对位置关系图(二)开采方式根据矿区内矿体赋存条件和开采技术条件,《开发利用方案》拟开采的饰面石材花岗岩矿体赋存于近地表,矿体埋藏浅,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等,露天开采优势明显,故本方案推荐矿床开采方式为凹陷型露天开采。(三)开拓运输方案根据采矿工艺设计圈定的矿床开采范围和矿体赋存条件,《开发利用方案》推荐矿山开拓运输方案采用公路开拓—汽车运输方案,采用折返式坑线开拓方式进入凹陷采坑的坑底。矿山开拓运输道路总长约9270米,路面为泥结碎石,路宽约9米,最小转弯半径荒料运输采用40t平板汽车运输,采场废石运输采用25t自卸汽车运输。(四)露天开采主要参数(1)境界剥采比小于或等于经济合理剥采比,同时圈定的露天开采境界不超出拟设采矿权的范围。经济合理剥采比选取0.83:1.0m/m33。根据地质资料,全矿区平均剥采比(剥离量:矿石量)为0.10:1.0m3/m3,首采区(Ⅰ号矿体)平均剥采比(剥离量:矿石量)为0.10:1.0m3/m3。(2)矿区首采区最终边坡最大高度约为55m。开发利用方案确定露天采场最终边坡角不大于60°,(3)露天采场最终边坡要素切割分层台阶高度1.2m(10个分层并为一个台阶),并段台阶高度12m,并段台阶坡面角<75°,安全平台宽6m,清扫平台宽6m;采场最终边坡角≤60°,采场最小作业平台≥40m。(4)采场最小底宽方荒料运输采用40t平板汽车运输,采场废石运输采用25t自卸汽车运输。采用全断面、环形调车汽车运输掘沟,计算得出沟底最小宽度为40m。(5)露天开采境界圈定矿体露天开采境界特征见表1-3。(6)开采回采率根据矿体赋存状态、开采技术条件及推荐的采矿方法,参照类似矿山的实际指标,方案所确定的矿石开采回采率95%,开采损失率5%。表1-3查干哈达饰面石材花岗岩矿露天开采境界表项目名称位特征值特征值Ⅲ号矿体特征值Ⅳ号矿体特征值Ⅴ号矿体特征值备注露天采场标高最高标高m55545865最低标高m93902229开采最大深度m626264赋矿最高标高m48475259最低标高m93902229采矿深度m采剥台阶台阶最高顶标高m48475259台阶最低底标高m93902229开采台阶数量个4647482525终了台阶数量个33322台阶高度采剥台阶高度m22222并段台阶高度m台阶宽度安全平台m66666每个并段台阶设置一个安全清扫平台清扫平台m66666运输平台m66666台阶坡面角切割分层台阶9090909090并段台阶最终边坡角6060606060采场平面尺寸地表:长×宽m863×348406×191400×386310×270底部:长×宽m802×278332×121318×292275×228264×134境界内矿岩量矿石量m31121.9253444.5202.490.9荒料资源量m3405.385.6135.567.129.9岩石量m3132.126.753.338.716.3矿岩总量m354279.7497.8241.1107.2剥采比m3/m30.120.110.120.190.18理论荒料率%36.1333.8430.5133.1233.01矿石平均体重t/m32.63(五)防治水方案1、地表水防治矿区虽然水文地质条件较为简单,地处低山丘陵及戈壁滩地貌区,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雨量稀少,矿区地形具有较好的排泄条件,常年河谷干枯,无地表径流。矿山采用凹陷型露天开采方式,采坑积水需要机械排出,以避免矿坑被淹而影响正常生产。同时在采区上口汇水区域内设置截水沟,经排水渠引流至采场外沟谷内,防止采场外围的地表汇水进入矿坑。矿山运输公路靠山的一侧挖排水沟,防止雨季雨水冲坏公路。除应用上述排水系统以外,针对山坡上可能存在的积水位置要设置泄水沟,并且要在雨季到来之前进行疏通,确保排水通畅。深0.5m,平缓地带坡度3‰,首采区截水沟长度约1.0km,从高处流入低洼处。在矿山建设和生产期间应对防洪排涝引起足够重视。加强与当地水利、气象部门的联系,及时处理有关防洪排涝问题,确保矿山建设及生产的安全。2、采场内水防治该矿床采用露天方式开采,矿区无地表水,通过钻孔抽水试验基岩裂隙水甚微,对露天采矿基本无影响,故矿体充水水源是大气降水直接渗入及形成的地表径流汇入露天采坑的水量。矿床处于典型的内陆干旱荒漠气候带,降水稀少。根据巴彦诺尔公国家基准气候站近10年年平均降雨量为102mm,降雨集中于6~9月份,因此选取年降雨量为102mm,10年日最大降雨量为46.2mm。由此可见在一般降水条件下基本上是不会造成矿坑充水事故的,仅在瞬间强降水会对露天采坑造成危害。md度,以及采场的服务年限,为降低排水设备的运行成本,采坑设计选用4台潜水泵(二用二备),单台流量Q=300m3/h,扬程H=80m,功率55kw。按照采场即将形成汇水区域的面积计算,分批购置。(六)开采工艺方案采用圆盘锯机械切割与金刚石绳锯联合切割分离法,荒料开采工艺为:切割→分离→叉装→运输→清理场地等五个工序。1、切割、分离按所划定的荒料规格尺寸,采用KSJ-4000型圆盘式锯石机在岩体上按设计规格进行纵向、横向切割,切割深度为工作台阶高度1.2m。然后采用金刚石绳锯进行水平底部切割分离,使规格成型的荒料脱离岩体,切割分离出长条状块石。长条块石规格一般长2~5m,宽度1~2m,厚度1.2m,即开采切割荒料规格。2、叉装矿山配备XJ998-45型叉装机,将荒料直接装车或进行短途运输,无需转载,运输方便。3、荒料运输荒料采用40吨平板车运输,运输车辆进入采场后,进入荒料装车地点,采用XJ998-45型叉装机直接装车后,沿运输平台驶出采场运到荒料临时堆放场储存,卸载后返回采场开始下一个工作循环。4、清理场地采场切割分离的废石,集中由SY700H(4.0m3)挖掘机装入25吨自卸车运往废石堆场堆存,大块废石采用液压碎石机进行破碎。5、废石综合利用本地区饰面石材花岗岩矿石资源虽然丰富,但随着绿色矿山建设要求和自然资源的有序开发要求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不可再生性日益突显。由于矿山荒料率指标(32%)限制,矿山在开采饰面石材用花岗岩荒料的同时,必然会出现大量的废石,多数废石是因为节理裂隙、色斑色差或规格形状等原因不能作为饰面石材荒料进行后续的切割应用,但由于花岗岩矿石自身的坚硬、抗压、耐磨、抗酸碱抗风化能力强等特点,用途十分广泛。矿山开发过程中拟对开采出的大块废石进行综合利用,综合利用方向:一是用于建设矿山采坑周边防护用途的条石围挡墙,二是对具有一定块度且节理裂隙较少的块石加工成道牙石、主场地砖等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制成斧剁石作为水利工程用石,如桥墩、堤坝基石、房屋建筑用石等,粗面板、碑石等,四是开采过程中的矿石可加工成米石、石粉用于部分建筑工程骨料、筑路路基垫层等。矿山废石综合利用前景广阔,预计综合利用率可达60%以上,矿山建成后通过资源综合利用,即可以增加矿山企业收入,减少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和排土场土地占用,降低矿山成本,更有利于环境保护。(七)矿山总平面布置矿区范围内地表设施主要为露天采场、矿山工业场地、荒料临时堆放场、废石场、截水沟和矿区道路组成。详见矿山总平面布置图1-3。现分述如下:1、露天采场范,故编号为Ⅰ号露天采场。开发利用方案确定露天采场最终边坡角不大于60°;确定生产台阶高度为1.2m,台阶坡面角小于75°,生产安全平台宽6m,清扫平台宽度为6m,运输平台宽度6m;露天采场最终台阶高12m。(1)Ⅰ号露天采场Ⅰ号露天采场境界标高为1354.64m-1293m,设计采用凹陷露天开采,采场最大深度55m,上口境界面积为240000m2,下口境界面积为175909m2。全部在拟设采矿权范围之内。其上口、下口境界范围拐点坐标见表1-4。表1-4Ⅴ号露天采场境界范围拐点坐标一览表拐点编号平面直角坐标(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3度带)上口境界下口境界XYXY14405132.2835446542.404405093.86535447376.917724405212.2835446667.404405253.03435447154.895934405229.9635446907.924405198.28735446911.076144405286013544715307440518570235446674470454405102.9635447408.924405115.69635446574.450964404937.0135447403.334404972.86335446575.827174404940.7235446543.744404969.99835447372.4692面积:240000m2面积:175909m22、矿山工业场地拟设工业场地在一采区中北部,占地面积约6.00hm2,设有综合办公室、材料库、汽车库、机修车间、加油站、汽车洗车台及供水、供电等设施,大部分为钢混结构少量为砖混结构建筑物,其中砖混结构建筑物占地面积为0.10hm2。其范围拐点坐标见表1-5。表1-5矿山工业场地范围拐点坐标一览表拐点编号平面直角坐标((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3度带))XY14406078.4435447077.2724406078.4435447477.2734405928.4435447477.2744405928443544707727面积:60000m23、荒料临时堆放场荒料临时堆放场地位于一采区4个矿体中间,占地面积4.0hm2,全部在拟设采矿权范围之内。主要用于矿山开采出的荒料临时周转存放用地,其范围拐点坐标见表1-6。表1-6荒料临时堆放场地范围拐点坐标一览表拐点编号平面直角坐标((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3度带))XY14405287.2935447529.042440528729354477290434405087.2935447729.0444405087.2935447529.04面积:40000m24、废石堆场(1)废石量计算m为根据荒料率,计算得出Ⅰ号矿体开采荒料时产生的废石量=矿石量-荒料量=1049-378.9=670.1万m3,根据剥采比,计算得出Ⅰ号矿体开采矿石时产生的废石量=670.1+104.9=775万m3,矿山剥离的废石和不满足荒料规格要求的小料完全可以加工成建筑用石料和砂石骨料进行综合利用,综合利用率60%,经过再利用后剩余的废石量=总的废石量×(1-60%)=775×(1-60%)=310万m3。表1-7Ⅰ号露天采场产生的总的废石量计算表单位:万m3矿石量荒料率36.13废石(小料)670.1荒料量378.9剥采比0.10废石(剥离量)104.9Ⅰ号露天采场容积=矿石量+剥离量=1049+104.9=1153.9废石总量775综合利用率60%剩余废石310×104m3。开发利用方案规划矿山达产后5年即可局部开采至最低开采标高,形成的采区面积6.32hm2,后续采出的废石即可直接排入采空区,矿山5年内的废石排放量为采坑,后续不会增加废石堆场压占面积。(2)废石堆场布置mm权范围之内,主要用于堆放无法再利用的废石及废石加工后的筛余物。设计堆高20m,最终0m废石量为98.6mm见表1-8。表1-8废石堆场范围拐点坐标一览表拐点编号平面直角坐标((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3度带))XY14405569.1335446362.942440556913354471129434405369.1335447112.9444405369.1335446362.94面积:150000m25.截水沟设置规划矿区首采区截水沟长约1000m,上口宽1m,下口宽0.6m,高0.5m,平缓地带6.矿区道路设置规划矿山道路长约9270m,宽约9m,占地面积83600m2,泥结碎石路面,最小转弯m%,最大纵坡8%。图1-3《开发利用方案》设计总平面布置图五、矿山固体废弃物、废水的排放及处置情况环境保护是关系到人类生存环境和企业长远发展的大事,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该项目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主要有“粉尘、废水、噪声、废渣”等,矿山在建设、生产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环保措施,对其进行有组织有计划治理,以全面达到国家规定环保标准,治理措施如下:1、固体废弃物该矿为露天开采矿山,达产后年生产饰面石材花岗岩荒料20×104m3。根据《开发利用方案》圈定露天开采境界,预计矿山首采区服务期内共产生废石及废料量约775×104m3。在开采荒料的同时,对小规格石料进行综合利用。其中接近0.5m3的块石,1可制成斧剁石、粗面板、碑石等;其余小规格块石,应根据矿床附近建设工程需要进行综合利用,可作为水利工程用石,如桥墩、堤坝基石、房屋建筑用石等;荒料的边角废料可用其修路。实际综合利用率为60%。则经过综合再利用后,剩余废石排放量为310×104m3。全部用于回填采坑。生活垃圾收集后运送到指定的垃圾处理场填埋,不会对环境造成大的影响。2、废水的排放量及处置情况废水主要来自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生产废水主要来自设备清洗、设备冷却等环节,对不能回收利用的废水经沉淀达标后排放。生活污水主要为职工洗浴用水,不含有毒有害物质,可达标排放,也可以用于厂区绿化。3、粉尘、烟尘防治露天矿所使用的设备,如推土机、汽车等在运行时均产生粉尘。采掘作业采用湿式凿岩,出矿前对矿岩进行喷雾洒水,以防治和控制粉尘。爆破时产生的炮烟,进入大气稀释后,对环境影响不大。工业区路面扬尘也是粉尘源之一,方案采用洒水降尘。方案在其服务年限终了时,在上面种植耐寒树种,防止扬尘污染。4、噪声污染防治噪声主要来自采矿的采掘设备及破碎车间的破碎机、振动筛等,另外还有除尘风机、空压机等。对于噪音超标的设备在安装时应采取减振措施,值班室与机房隔开。要对操作工人采取个体防护,免受噪音损害。这些噪音经砖墙等外围屏障作用及大气吸收后,在厂界外将会明显降低。由于当地人烟稀少,不会对周围人群造成危害。六、矿山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矿山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9。表1-9综合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项目位指标备注一地质资源1资源量11矿石量m321127TM+KZ+TD〔2757+8956+9414)2荒料率(η)%34.24.3荒料资源量(Q)m3723.4TM+KZ+TD(94.7+308.6+320.1)131可利用荒料资源量(q)m36594TM+KZ+TD×80%二采矿1生产规模(年产荒料量)(A)104m3/a20.00荒料(r=2.63t/m3)1.1生产规模(年采剥矿岩总69.30A1=A(1+k)(1+n)/η22服务年限a31.32服务年限T=q*K/A(1-ρ)q-可采矿量、K-采矿综合回收率、A-规模、ρ-贫化率(0)四投资1项目总投资万元12654.381.1建设投资(含设备投资)万元5320元、其他(前期投资)万元7334.38可采荒料量*10=6594万元五成本费用1采选成本费用元/m34641.492管理费用万元/a902.645总成本费用合计万元/a5544.135.1其中:可变成本万元/a2400.00原辅材料+燃料动力+计件工资5.2万元/a3144.13折旧+摊销+修理费+工资薪酬+其他费用6单位荒料成本元/m3277.217经营成本万元/a4302.63总成本-折旧-摊销-财务费用(或:原辅材料+燃料动力+工资薪酬福利费+修理费+其他制造费用)六经济指标1产品销售收入(不含税)万元/年8000不含税价格:400元/m3(含税价:468元/m3)2税费万元/年670.92(不含增值税1011.28)3利润总额万元/a1784.964所得税万元/a446.245税后利润万元/a1338.72七盈利能力1投资利税率%63.79%年利税总额/建设总投资2投资利润率%12.76%年利润总额/建设总投资3投资回收期年4.43Pt=累计净现金流量出现正值年份-1+(上年累计净现金流量绝对值/当年净现金流量)八敏感性分析价格最为敏感价格、销量第四节矿山开采历史及现状“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查干哈达锰、饰面花岗岩矿勘探”探矿权首次于2013年1月23日设立,原探矿权人阿拉善盟和泰裕通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通过置换方式取得探矿权,2014年5月,探矿权人变更为内蒙古金泰仁泰矿业有限公司。经综合勘查-拉善左旗查干哈达矿区饰面石材花岗岩矿勘探报告》,经阿拉善盟自然资源综合服务中心评审通过(阿自然资储评字〔2022〕06号),并在阿拉善盟自然资源局备案(阿自然资储备字〔2022〕11号)。3根据2023年6月,内蒙古科茂地质矿产勘查有限公司编制了《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查干哈达矿区饰面石材花岗岩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经阿拉善盟自然资源综合服务中心评审通过(阿自然资储评字〔2022〕07号)。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查干哈达矿区饰面石材花岗岩矿为新建矿山,前期只进行了地质勘查工作,勘查过程中未挖探槽,已施工的钻孔已做封孔处理。现状条件下,矿山无其他开挖及基础活动(见图1-4、1-5)。矿山在完成勘查工作后,至今一直未进行采矿活动,没有建设任何与矿山开采相关的基础设施,只进行了矿山相关建设手续办理工作。图1-4矿区现状地形地貌图1-5钻孔封孔图片4第二章矿区基础信息第一节矿区自然地理一、气象特征矿区位于地处中纬度北、沙漠边缘、内陆干旱荒漠腹地,属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气日照充足,年平均日照时长3178.50h;2015年最大降水量为120.10mm,2016年最小降水量为31.90mm,平均降水量74.40mm,主要集中在6-9月,一小时最大降水量为2887.50mm,平均3207.80mm;年平均无霜期约110天,封冻期一般在11月初至次年3月下旬,最大冻土层深度150cm;冬春两季多风,最大风速22.70m/s,以西北风为主。主要气象灾害有干旱、高温、大风、霜冻、沙尘风尘暴等,其中干旱是影响农牧业最主要的气象灾害。详见表2-1。表2-1巴彦诺日公气象站2012-2021年气象资料统计表年份年平均降水量(mm)年平均蒸发量 (mm)年平均日照时长(h)年平均气温(℃)年日最高气温 ℃)年日最低气温 (℃)年平均风速(m/风速(m/s)一小时最大降水量(mm)最大冻土深度 (cm)201276.703042.03102.414.9035.50-23.807.9020.0023.30201362.403003.03313.116.2437.60-34.407.7018.407.20201478.403345.03328.415.3738.80-27.707.9017.408.30201598.803639.02867.714.4740.70-25.908.6021.8015.40201653.803337.52954.314.1837.10-26.907.3018.608.302017120.103232.53061.613.6135.10-29.107.1016.6010.60201831.903357.63192.617.5337.40-28.207.2016.304.30201978.503114.03368.115.8536.40-28.807.0022.706.30202087.63213.63370.514.4037.50-26.407.6019.608.30202151.303120.13226.115.2037.70-26.807.5018.409.30二、水文矿区内水系不发育,无常年地表径流,只有雨季大雨、暴雨时,偶尔形成洪流,洪水以面流的形式流出矿区。5三、地形地貌矿区位于腾格里沙漠的北东边缘,地形地貌类型属剥蚀的低山丘陵区,植被稀少,见有零星野草及少量胡杨树,长势低矮,生态脆弱。矿区地势较平坦,属花岗岩构成的剥蚀残山丘陵区,北高南低,海拔1501m~1481m,无明显的地形切割,相对高差较小,约20m。勘查区地形地貌见图2-1。图2-1勘查区地形地貌特征四、土壤矿区基岩裸露,仅在矿区低洼处有第四系冲积物,岩性为砾石、砂、等,厚度约0.1~0.2m。见图2-2。图2-2勘查区土壤特征五、植被6矿区内植被不发育,仅有小灌木和稀少野草生长,植被覆盖率约为10%,植被结构简单,种类较少,主要有白刺、沙蒿、芨芨草,长势矮小。见图2-3。植被第二节矿区地质环境背景一、地层岩性(一)地层矿区内出露地层简单,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冲积物(Qh3pl),分布于勘查区东部与西部边缘内低洼地带,岩性主要为第四系洪积砂、砂砾及含砂砾石层,地表为腐殖土,厚度0.1~2.50m。(二)岩浆岩勘查区出露岩浆岩主要为中细粒、中粒二叠纪二长花岗岩(P1ηγ),东南部出露三叠纪肉红色中细粒花岗细晶岩。(P1ηγ)大面积分布于勘查区内,位于诺尔公花岗岩基的边缘相,为诺尔公花岗岩基的主要岩石类型。岩性以灰白色-浅肉红色中细、中粒二长花岗岩为主,较均一,出露较好,属中深成岩基,剥蚀程度较浅,裸露岩石多具平缓的球状风化,地势平坦,呈岩基产出。二长花岗岩颜色主要为灰白色与浅肉红色,花岗结构,以中细、中粗粒结构为主(粒经0.4~6mm)。矿物成分主要为有石英(含量20~25%)、碱性长石(含量40~55%)、斜长石(含量25~35%);次要矿物有黑云母(3~4%)、角闪石(1%)等;副矿物有磷灰石、榍石及其他不透明矿物等,含量小于1%。7零星分布于勘查区东南部,合计分布面积约0.37km2,呈岩株、岩枝及岩脉分布,岩石风化面呈灰黑色、灰褐色,新鲜面灰白色、浅肉红色,细晶花岗结构(粒径<1mm),块状构造,主要由酸性斜长石、石英和钠长石组成,含少量黑云母(<5%)。(三)脉岩勘查区脉岩较发育,特别是在断裂构造位置及其节理密集区分布的脉岩较多,是决定能否将花岗岩圈定为饰面石材用途的主要影响地质因素之一。勘查区地表分布的g饰面石材花岗岩矿体中及周边围岩的主要脉岩特征叙述如下:1、细晶花岗岩脉细粒结构,主要成分钾长石(45~50%)、斜长石(20~30%)、石英(25~30%)、黑云母(5%左右),及少量副矿物:锆石、榍石、磷灰石及金属矿物。脉体两侧岩石蚀变强烈,抗压强度较低。见图2-4。图2-4勘查区①号细粒花岗岩脉出露特征体中的夹石。③号细晶花岗岩脉(γι):分布于Ⅴ号矿体南侧(详查圈定K5矿体中部),脉体。82、闪长玢岩脉色,斑状结构,斑晶中长石-拉长石及少量黑云母,粒径0.5~1.7mm,含量10~20%。基质为拉长石-中长石、石英、角闪石、黑云母等,粒径小于1mm。3、石英脉⑤号石英脉(g):分布于Ⅴ号矿体南侧,F5断层西端,长度约50m,宽度1-3m,产状与F5断层一致,为Ⅴ号矿体南界。⑥号石英脉(g):分布于Ⅴ号矿体南侧,F5断层东端,长度约35m,宽度2-3m,产状与F5断层一致,为Ⅴ号矿体南界。二、地质构造与地震等级(一)地质构造勘查区内地势较平坦,基岩出露较好。依据勘探阶段1:2000地质测量,未发现褶皱构造,但断裂构造较发育,这些断裂构造,对花岗岩体完整性形成了破坏作用。勘查区发育的断层主要有北西向、近东西向及近南北向3组,特征叙述如下;一、断层(一)北西向断层分布于勘查区西南部,出露长度>4.2km,北西端第四系覆盖,南东端延伸出矿界,花岗质碎裂岩、断层泥组成,地貌上呈凹形地势。断层上盘的1条次级分枝断层充填有走向340°、长约475m花岗细晶岩脉(编号为①号岩脉),将详查阶段圈定的K1矿体分割为东、西、南、北4个部分。断层两侧北北西向扭节理极其发育。分布于勘查区中部,为区域F80断裂,西北部从ZK5-19钻孔北侧通过,出露长度倾向31°,倾角80°-85°,性质正断层。断裂由花岗质碎裂岩、断层泥组成,地貌上呈凹形地势。断层两侧北北西向扭节理发育。9穿过本勘查区,形成破碎带宽度约2~5m,局部可达10~30m,走向297°,倾向27°,倾角80°,性质正断层。断裂由花岗质碎裂岩、断层泥组成,地貌上呈凹形断沟。断层两侧北北西向扭节理及裂隙发育。(二)近东西向断层分布于勘查区西南部,详查阶段圈定的K1矿体中部,现Ⅰ号与Ⅲ号矿体之间,长度200m,宽度约3~5m,走向95°,倾向不明。断裂由花岗质碎裂岩、断层泥组成,地貌上呈凹形地势。该断层切割F1北西向断层及①号花岗细晶岩脉,两侧扭节理及裂隙发育。分布于勘查区东部,详查阶段圈定的K5矿体中部,现Ⅴ号矿体南侧,长度275m,宽度约3~5m,走向95°,倾向不明。断裂由花岗质碎裂岩、断层泥组成,地貌上呈凹形地势。该断层充填有⑤号石英脉及⑥号石英脉,脉长30-50m,两侧扭节理及裂隙发育。(三)近南北向断层分布于勘查区东部,Ⅴ号矿体西侧,长度约600m,宽度约2~3m,走向3°,倾凹形地势,形成Ⅴ号矿体西界。分布于勘查区东部,Ⅴ号矿体东侧,长度约900m,宽度约2~3m,走向5°,倾凹形地势,形成Ⅴ号矿体东界。(二)地震等级GB0.10g,对照烈度为Ⅶ度。区内地形起伏不大,降水量少,未见滑坡、崩塌、泥石流、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不良地质作用及地质灾害。四、水文地质条件30矿区地处大陆性沙漠区干旱气候,矿区地形属中低山-丘陵地形,干旱少雨,蒸发量大,地下水贫乏,地下水补给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矿区内岩性主要以花岗岩为主,矿物颗粒镶嵌紧密,充水性差,花岗岩风化裂隙水富水性弱,矿区冲沟的第四系低洼地段存在有限的浅部孔隙水和裂隙水属于潜水,埋藏深度小于5m。开采不受地下水的危害,有利于露天开采。影响矿山花岗石矿体开采的主要是雨季大气降水形成的短暂地表径流(山洪),矿体开采深度在地表以下50m,但矿体一般远离冲沟且位于高于沟底数米的地段,拟设采区东西两侧分布的冲沟有利于自然排水,但为确保矿山安全生产局部需作防洪围坝。矿山开采以机械锯切为主,不使用化学物品,不会造成地表径流和地下水质污染。矿区水文地质勘查类型确定为简单类型。五、工程地质条件矿区处于残山丘陵区,地形平坦,地形有利于自然排水,地质构造简单、岩性单一,为二长花岗岩,强风化带厚度2.3-3.1m,局部最深可达4.3m。矿体及围岩均为二长花岗岩,根据矿区21组矿石物理力学性能测试,矿石体积密度平均值为2.60g/cm3,矿石平均水饱和压缩强度为137.1MPa,平均干燥压缩强度154.1MPa,平均冻融循环压缩强度93.96MPa;平均水饱和弯曲强度11.06MPa,平均干燥弯曲强度13.21MPa,平均凝聚力5.56MPa,平均滑动面内摩擦角39.6º,矿体及围岩物理性质属坚硬岩石。根据验算的开采边坡角计算结果,矿区最终边坡角≤60°是稳定的。矿体及围岩均由坚硬块状花岗岩组成,力学强度大,整体岩石的稳定性较强,构造不发育。矿床工程地质条件属于第二类第一型,即块状岩类工程地质简单类型。六、环境地质条件矿区位于腾格里沙漠的东北部边缘,矿体出露良好,花岗岩抗风化性强,矿体裸露光滑,无植被和盖层,花岗石矿山开采以台段式开发机械锯切为主,无爆破,不产生矿沫和粉尘,对空气的污染较小,花岗石不含有毒有害的矿物元素。区内未发生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依据对矿区饰面用花岗岩矿石放射性强度测试,内照射指数ⅠRa为0.11与0.19;料放射性核素限量》3.2.1A类装饰装修材料要求,矿区内花岗岩矿体伽玛值ⅠRa≤1.0,家A类装修材料,可用于任何建筑物内外墙体装饰,其强度很低,对人体健康不会造成危害。31依据区域水质资料及查干哈达矿区水质化验结果及《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评价本地区水质较好,矿区水质属2级“良好”水。矿区矿石和废石化学成分稳定,无其它环境地质隐患,矿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对照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地质环境类型为第一类,即矿区地质环境质量良好。综上所述:根据矿区各类地质条件,矿区内矿体大部分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上,底板以上基岩裂隙含水微弱,故矿区水文地质勘查类型确定为简单类型;矿体顶板围岩为弱风化带岩石,但稳定性能较好,矿床工程地质条件属于简单类型;环境地质属良好型,且地震等级属弱震区;因此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属简单类型,即Ⅰ类型。七、矿体地质特征(一)、矿体特征饰面石材花岗岩矿赋矿岩石为二叠纪二长花岗岩(P1ηγ)。呈岩基产出,总体出露较好,多具平缓的球状风化。根据矿区内岩体的出露及节理裂隙带发育情况共圈定5位于矿区西南部。由KP7、KP8(详查编号7、8线)勘查线及加密KP25、KP30、KP31勘查线ZK25-1、ZK25-2、ZK5-1(详查孔)、ZK7-1、ZK30-1、ZK30-2、ZK30-3、K31-1、ZK31-2、ZK31-3、ZK5-3(详查孔)、ZK8-1共计12个钻孔控制。确定第Ⅰ勘查类型,KP31勘查线以西250m×200m工程间距探求控制资源量,以东125m×125m工程间距探求探明资源量。矿体地表自然形态呈近椭圆形,东西长度1235m,南北宽度>456m,南部延伸出矿界外。工程控制矿体形态呈长方体,工程控制地段(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内)矿体东矿标高1350m~1293m。矿体内地势较平坦,最大高差约3.32m。范围内花岗岩出露较好,全部裸露地表。矿体内无夹石。矿体完整、形态简单。总体颜色呈浅肉红色(或浅黄色),荒料花色均一。矿体理论荒料率36.13%。勘查线ZK31-1、ZK31-2、ZK31-3、K5-5(详查孔)、ZK9-1、ZK5-6(详查孔)共计6个钻孔控制。确定第Ⅱ勘查类型,矿体南段160m×80m工程间距探求控制资源量,北段80m×80m工程间距探求探明资源量。32矿体地表自然形态呈近椭圆形,南北长度>500m,东西宽度275m,西部及南部主体延伸出矿界外。工程控制矿体形态呈长方体,工程控制地段(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内)矿体南北长度416m,东西宽度187m,面积约6.99×104m2,矿体厚度58m。赋矿标高1348m~1290m。矿体内地势较平坦,最大高差约2.17m。范围内花岗岩出露较好,全部裸露地表。矿体内无夹石。矿体完整、形态简单。总体颜色呈浅肉红色(或浅黄色)),荒料花色均一。矿体理论荒料率33.84%。3.Ⅲ号矿体线及加密KP33、KP34勘查线ZK5-7(详查孔)、ZK5-8(详查孔)、ZK5-10(详查孔)、ZK11-1共计13个钻孔控制(注:加密ZK33-1、ZK33-2钻孔裂隙、脉岩发育,不能利用)。确定第Ⅱ勘查类型,以160m×160m工程间距估算控制资源量,以80m×80m工程间距估算探明资源量。矿体地表自然形态呈近圆形,南北长度约597m,东西宽度478m,东部以天然牧草地保护范围为界。工程控制矿体形态呈正方体,工程控制地段(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内)矿体南北长度415m,东西宽度340m,面积约10.99×104m2,矿体厚度59m。赋矿标高1349m~1290m。矿体内地势较平坦,最大高差约2.66m。范围内花岗岩出露较好,全部裸露地表。矿体内分布G1夹石1处(②号细粒花岗岩脉,ZK34-1孔南侧)。矿体较完整、形态简单。总体颜色以浅灰色为主,荒料花色均一。矿体理论荒料率30.51%。Ⅲ号矿体ZK5-10钻孔(详查施工),孔深60.05m,0m~19.90m处见11条裂隙,裂隙与钻孔轴夹角50°~85°,线裂隙率0.55条/m,19.90m~60.05m岩石完整,可做为饰面石材花岗岩矿体圈定,但剥采比达1:2超出指标要求,资源量估算边界以相邻圈矿工程1/2线距圈定,矿体部分估算控制资源量。4.Ⅳ号矿体勘查线K5-2(详查孔)、ZK8-7、ZK9-6、ZK9-7共计4个钻孔控制。确定第Ⅲ勘查类型,以200m×200m工程间距及外推部分估算推断资源量。矿体地表自然形态呈不规则状,南北长度约635m,东西宽度331m,工程控制矿体形态呈正方体,工程控制地段(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内)矿体南北长度297m,东西宽度260m,面积约7.63×104m2,矿体厚度30m。赋矿标高1355m~1325m。矿体内地势平坦,33最大高差约3.32m。范围内花岗岩体西部裸露地表,东部被第四系覆盖,覆盖层厚度约0.8cm~1.5m。矿体内无夹石。矿体完整、形态简单。总体颜色呈浅肉红色、浅灰色,荒料花色均一,偶见暗灰色色斑,色斑直径一般2cm~5cm之间。矿体理论荒料率33.12%。位于勘查区东部。由KP1(详查编号1线)勘查线及加密KP51勘查线ZK1-1(详查孔)、ZK51-1共计2个钻孔控制。确定第Ⅲ勘查类型,以200m工程间距及外推部分估算推断资源量。矿体地表自然形态呈南北不规则状,圈定矿体东西两侧以南北走向F6、F7断层为界,工程控制矿体形态呈长方体,工程控制地段(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内)矿体南北长mmm矿体内地势较平坦,最大高差约4.14m。范围内花岗岩出露较好,全部裸露地表。矿体内无夹石。矿体完整、形态简单。总体颜色以浅灰色为主,荒料花色均一。矿体理论荒料率34.82%。矿体厚度:勘查区内赋矿岩石各向均一,矿体厚度随矿体分布位置、地形条件及地表与深部的矿石质量等均无明显变化。矿体厚度计算取值来源于钻孔勘查工程控制的厚度,勘查工程中矿体机械岩心钻探的新鲜岩石深度,剔除节理裂隙密集带即为矿体的厚度。6.矿体形态及规模矿体长度863m~287m,宽度340m~140m,矿体顶界分布标高一般为+1360m~+1318m,控制矿体底界分布标高一般为+1330m~+1290m,控制矿体厚度59m~30m,平均厚度46.8m,向下仍有延伸。矿体厚度变化系数为50%,矿体厚度变化较稳定。面积m该矿床规模属大型。矿体大部属裸露的饰面石材花岗岩矿体,含矿岩石主要为中细-中粗粒二长花岗岩,各矿体赋存状态较为完整,未受到大的断裂构造破坏,脉岩不发育。矿体形态多呈多边规则状展布,内含少量不连续的夹石,矿体形态简单,荒料花色品种较单一,存在一定的色差。(二)矿石质量1.矿石矿物组成34矿体饰面花岗岩矿石为中-粗粒二长花岗岩,呈浅灰-浅肉红色,组成矿石的矿物成分主要有:石英(含量20~25%)、碱性长石(含量40~55%)、斜长石(含量25~35%),次要矿物为黑云母(3~4%);副矿物有榍石、角闪石、磷灰石、磁铁矿等,含量小于1%。碱性长石呈半自形板状-它形粒状分布,主要类型为条纹长石,粒径一般0.1~2mm,少部分大于2~8.6mm的形成斑晶,粒度较大者包含斜长石,碱性长石不同程度具高岭土化;斜长石呈半自形板状-它形粒状分布,其类型主要为更-中长石,粒径一般0.1~2mm,具不同程度的钠黝帘石化、高岭土化;石英呈它形粒状分布于长石矿物颗粒间,粒度0.05~2mm,部分粒度大于2.0mm。黑云母呈鳞片状-叶片状或集合体状分布,部分不同程度铁质化,片径0.05~0.8mm。不透明矿物(磁铁矿)呈星散状充填于其它矿物颗粒1%。见图2-5、图2-6。图2-5b2二长花岗岩(正交偏光)示早期斜长石被条纹长石包裹1-早期斜长石,2-条纹长石图2-6g2-2钛铁矿星散状分布反光1-钛铁矿,2-非金属矿物2.矿石结构构造35饰面石材花岗岩矿体矿石为二长花岗岩,颜色为灰白-肉红色,中细、中粗粒(粒经一般0.2~2mm,少部分粒度>2.0㎜),花岗结构,块状构造,局部似斑状构造,斑晶为碱性长石,粒径一般为4~8mm,个别可达15mm。3.矿石的化学成分矿石化学成分见表2-2。表2-2矿区饰面石材花岗岩矿体矿石化学成分表室编号委托号SiO2Al2O3Fe2O3MgOCaONa2OK2O备注22D398-1HX0172.4012.030.390.843.964.13单位(%)22D398-2HX0269.3413.670.6183.884.8722D398-3HX0375.2012.020.180.723.904.29室编号委托号TiO2MnOP2O5LOISO3FeOCl-2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