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民俗是社会生活的活化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其中传统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形式之一。由于中国一向都是重农的国家,传统节日一般都起源于农事,是在岁时节令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众所周知,古代的日本主要是从中国吸收先进文化的,包括政治、宗教、建筑等各个方面,当然日本的传统节日也就是日语中的“年中行事”主要也是受中国的影响,但日本文化中有不同于中国的独特因素,所以其年中行事也和中国的传统节日有所不同,下面笔者就截取两国的几个主要节日加以比较。一、岁时民俗活动不同中国新年是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是一年之中最为盛大的节日,它与人们的劳动生活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紧密相连,成为各族人民一年一度“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一次全国性的风俗习惯大展览”,农历岁末腊月二十日左右便开始进入过年阶段了,家家户户动手拭去庭户屋顶的尘秽,俗称“打埃尘”或“掸埃尘”,掸尘后便开始出外购买过年应用之物,因为新年无市,所以,要买足过年所需的东西。农历二十三日、二十四日祭灶,三十日前亲友互赠糕果称为“送年礼”,三十日夜备筵席,祭祀完祖先后,全家入席吃“年夜饭”,长幼围炉团坐,通夕不合眼叫“守岁”。新年到来之际,家家燃放爆竹,以辟邪禳灾,长辈则向小辈分发钱币称“压岁钱”,天亮后合家男女依次向家长拜贺新年,再出拜邻里亲戚。在新年里饮屠苏酒,正月初七吃七种之粥,喜庆祥和的年节气氛一直持续到过完正月十五,这样的过年习俗由来已久。南朝梁宗懔撰《荆楚岁时记》中有如下记载,“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饮桃汤,进屠苏酒、胶牙饧,下五辛盘,进敷于散,服却鬼丸,各进一诗子。凡饮酒次第从小起。梁有饧天下不食荤。荆自此不复食鸡子,以从常贴。……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羮。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发。又造华彩以相遗。登高赋诗。”在日本,新年被称为正月,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各家では十二月十三日ごろ煤を払い、年末には門口に注連飾りをつけ、門松をたてる。屋内には鏡餅が飾られ、年棚がつくられる。十二月三十一日(除夜)には年越しそばを食べ、除夜の鐘が鳴る十二時まで起きて、年神(祖先神)を迎える。元旦には若水を汲み、雑煮を食べる。初詣で、年詣礼などが行われる。子どもたちにはお年玉が与えられる。なお正月七日を七日正月といい七草粥を食べる。”比较之下,中日两国在过新年的习俗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大扫除、吃年饭、祭祖先、守岁、拜年、吃年糕、给压岁钱、喝七草粥、饮屠苏酒,等等。但是有一些民俗两国有所不同,比如说中国过年有祭灶王、放鞭炮、贴春联等习俗,日本取而代之的是立门松、结注连绳、参拜神社等活动,因为日本是信仰神道的国家,其民俗活动中也渗透着神道文化的因素。中国的传统宗教是道教,一些过年的习俗,比如说放鞭炮、贴春联,等等,都含有禳灾辟邪之意。二、的起源及其起源农历的三月三是中国传统的上巳节,上巳是指以干支纪日的历法中的农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周礼·春官·女巫》:“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郑玄注:“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祀,如水上之类;衅浴谓已香薰草药沐浴。”《后汉书·礼仪上》:“是月上巳,官民皆絜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为大。”《后汉书·周举传》:“六年三月上巳日,商大会宾客,宴于洛水。”因知在先秦时,这个节日已经成为大规模的民俗节日,主要活动是人们结伴去水边沐浴,称为“祓禊”,此后又增加了祭祀宴饮、曲水流觞等内容。《荆楚岁时记》:“三月三日,四民并出江渚池沼间,临清流为流杯曲水之饮。”魏晋以后,又改该节日为三月初三,故又称重三或三月三。关于这一节日的起源有不同的说法,但其共同的一点在于以春水沐浴驱除邪气。而在日本,三月三是女孩子的节日,被称为桃花节或偶人节,“雛壇に雛人形を飾り、菱餅、白酒、桃の花などをそなえて、女の子の成長を祈る。元来は紙の人形にけがれを移して、これを流すことによって身を清める。”流放雏人偶是一种祓禊活动。如今日本人三月三摆放的内里雏人偶起源于19世纪的宫廷。可见,日本的女儿节基本上与我国相似,都是用初春之水来“祓禊”,不过日本仅仅限于女孩子过这个节,中国则不然。究其原因,《荆楚岁时记》中曰“汉章帝时,平原徐肇,以三月初生三女,至三日俱亡,一村以为怪,乃相兴携酒至东流水边,洗涤去灾。”大概日本视三月三为女儿节的原因也在于此吧。三、日本的“鲤”或“鱼”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民间端午节,亦称重五节。俗信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所以人们在这一天插菖蒲、配茱萸以辟邪,薰苍术、喝雄黄酒以避疫。相传为了纪念大诗人屈原还在这一天用五彩线包粽子投于汨罗江,并举行龙舟比赛,现在投粽于江的习俗已为吃粽子所替代。这一节日由来已久,《荆楚岁时记》上记载“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四民并蹋百草之对。採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以菖蒲,或镂或屑以泛酒,……是日,竞渡,采杂药。……以五彩丝系臂,名曰辟兵。令人不病瘟。又有条达等织组杂物,以相赠遗。取鸲鹆,教之语。”在日本五月五日也称为端午节,“鯉のぼりをたて、武者人形をかざり、菖蒲や粽をそなえて、男の子の成長を祈る”。因此又叫儿童节。古时,端午节除天皇御览走马、骑射外,为驱邪禳灾,还在屋檐下悬挂菖蒲、艾,在帘子、柱上挂香囊、柏饼以及饮菖蒲酒,等等。插戴菖蒲的习俗由来已久,《续日本纪》天平19年五月五日条记“是日,太上天皇诏曰,昔者五日之节,常用菖蒲为鬘,比来已停此事。从今而后,非菖蒲鬘者勿入宫”。中日两国都视菖蒲为吉物,还都在这一天吃粽子。而日本人树鲤鱼旗的习俗是中国所没有的,但鲤鱼崇拜中国自古就有。春秋时,孔子的夫人生下一个男孩,恰巧有人送几尾鲤鱼来,孔子以“嘉以为瑞”,于是为儿子取名鲤,表字伯鱼。由此可见,以鲤为瑞的习俗,在春秋时已经普及。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中国人赋予鲤鱼以丰富的文化内涵,以“鱼水之欢”祝福美满因缘;以“鲤鱼洒子”的仪式祝殖祈育;以“鲤鱼跃龙门”寄托望子成龙的期盼,等等,足见中国人爱鲤崇鲤的习俗已经涉及了生活的许多方面。日本人树鲤鱼旗的习俗是否也来源于我国的鲤鱼信仰还有待于今后的进一步考证。四、日本的七夜节农历七月初七,俗称七夕,是我国古老而富于神奇浪漫色彩的节日之一,它与牛郎织女的爱情传说联系在一起,节日中的拜星、乞巧、化生、卜巧等习俗多与妇女生活相关,故又有女儿节、乞巧节、双星节、乃至情人节等美好的别称。《荆楚岁时记》中记载“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钅俞石为针,陈几筵、酒脯、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有蟢子纲于瓜上,则以为符应。”“‘七夕’穿针,旧俗也。今则以针投之盂中,翌日视其影之所似,以占巧拙。”。日本的七夕节和我国的十分相似,其中只是祓禊的意味更多一些,每逢这一天早上,日本女孩子要洗头发、洗砚、洗祭品,清扫佛具。日本的七夕是与迎接新年的煤祓禊相对应的,即相当于宣布盂兰盆节开始的祓禊。但日本这一天也是期盼女子心灵手巧的节日,“五色の短冊に歌や字を書いてぶらさげ、野菜をそなえて技芸の上達をいのり、終わってから竹を川に流す”。不同的是两国乞巧的方式,日本是将愿望写于短签并悬挂于竹枝上,中国是将针线供在供桌上祈祷。五、兰盆公园附家所农历七月十五日的上元节又称盂兰盆节、鬼节,等等,是由目莲僧救母的宗教传说形成的超度亡灵的大祭礼。该节的行事内容不一,风俗也特别杂芜。节日中,有追祀祖先、礼佛敬道和放焰口、燃河灯、烧纸钱等活动,浙江《杭州府志》(同上)中记载有,“今俗‘盂兰盆会’,城中衢巷分段举行,冥镪、楮衣,至期山积。夕则延僧施食,多至十余坛。以素纸绘死亡祆厉故事糊灯,遍张墙壁,童稚纵观,嬉游彻夕,俗呼‘兰盆盛会’……先是八月之望泛舟西湖,自万历中,太监孙隆每于七月十五夜合乐放灯湖上,观者杂(沓),至今习为故事”。《荆楚岁时记》有“七月十五日,僧尼道俗,悉营盆供诸佛”的记载。日本的这个节日也叫中元节或盂兰盆节,远比中国隆重得多,是仅次于新年的一大节日,有俗语讲“盆と正月が一緒に来た”,来形容双喜临门,喜上加喜,足见这一节日在日本人心目中的地位,在这一节日里“各家では墓掃除をし、精霊棚をつくり仏壇の位牌を並べる。また山からとってきた盆花、茄子や胡瓜つくった馬や牛、粥、水などがそなえられる。十三日夕方、墓または門口で迎え火をたいて祖霊を招く。盆の間は僧侶が各家を訪ねて読経をする。また本家や目上の人の家を訪ねる盆礼がなされる。一方、各家で祭られない無縁仏や亡霊を鎮めるために施餓鬼や盆踊りが行われる。十六日、精霊棚にそなえた供物を蓮の葉などにくるみ、船形の入れ物に入れて川や海に流す。同日夜には、門口で送り火をたいて祖霊を送る。”在这一天祭祖灵,放河灯是两国共同的习俗,但中国人要为祖先烧纸钱,这是因为人们相信人死后会到另外一个世界——阴间,烧纸钱是给在阴曹地府的先祖用,而日本人的传统信仰神道不相信来世和阴间,认为先祖去世后就会变成神灵来保护子孙,所以日本人不烧纸钱而以燃火迎送祖灵的习俗也就不难理解了。六、吃7月、赏东南角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比较隆重的一个节日,有祭月、拜月、赏月、走月、请月姑、吃月饼等节俗,有着浓厚的思亲团圆色彩,在月圆之夜,全家围坐桌前,吃月饼、赏月亮已经成为中秋节的一道民俗风景线。《杭州府志》中记载“贵家富室绮席华筵,银烛金樽,笙歌缥缈,兰麝氤氲;民间以月饼相馈遗”。日本也有过中秋的习俗,这一天日本人将芒草、胡枝子、黄花龙芽等秋草插在瓶子里,供上水果和糯米团子。日本人称这时的明月为豆明月,因为正值大豆的收获季节,意喻大豆丰收祭祀。可见日本的中秋节的含义与中国已经大不相同,而且对中秋节远远没有中国人重视,并且这一天现在已经作为敬老日固定了下来,中秋的意味就更淡了。七、保留着一些节日通过以上对中日两国传统节日的比较,我们不难看出,日本的传统节日与中国有众多的相似之处,两国的岁时节日的交流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一些在中国已经被人淡忘的节日在日本依然保留着,例如说三月三上巳节、七夕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程试验培训课件
- 二零二五年度离婚全流程法律支持与证件清单合同
- 2025版CIF和FOB国际贸易绿色物流及环保服务合同
- 畜牧业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合同
- 工程统计培训课件
- 疫情中的线上家长会课件
- 疫情下的中国课件
- 高新技术产业化合作项目立项合同协议书
- 贵州三校生高考数学试卷
- 贵州历年专升本数学试卷
- 汽车车身涂胶设计规范
- 危化品经营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 2025至2030再加工一次性设备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2025年危险化学品安全作业特种作业操作证考试试卷备考攻略
- 2025年人工智能教育应用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
- 护理专业组长竞聘
- 计算机网络学习基础教案课程
- 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常规
- 2025年江苏高考真题化学试题+解析(参考版)
- MEMS扭转微镜力学特性的多维度剖析与前沿洞察
- 卷烟消费者行为分析及市场定位研究-洞察阐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